对话萧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龚正祖籍 对话萧平

对话萧平

2024-06-26 16:2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萧平,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1942年生于重庆,祖籍扬州。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于南京博物院任书画鉴定之职19年,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等于一身。1983年以来,多次应邀赴美国及欧亚洲各地讲学、考察,出席国际艺术史高层论坛并发表论文和演讲,出版《丹青论古今》《萧平之书、画、鉴、藏、论》等研究专著13部。

  周学手记

  “夫榕者,南国胜植,秀甲于林。阅尽人间春色,看惯万物枯荣。美哉其冠,浓荫蔽日,缤纷炫煌,壮哉其根,参差百曲,捭阖苍穹。”萧平,书画鉴定界的“江南一眼”,他集书法、国画、鉴赏、史论、收藏等于一身,在诸多方面均有不凡的造诣和建树。萧平的绘画、书法作品不拘一格,借古开今,清新放逸。他的作品中既洋溢着新金陵画派诸家的生活情味,又具有宋元明清诸家的雅致和气韵,除此之外,他雅善书法,善于在书与画的联系中相互参悟,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20世纪60年代初,萧平从江苏省国画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南京博物院,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萧平有幸得入徐邦达之门,因出色的鉴定能力与学识受到徐邦达老先生的赏识,被带在身边亲自教导培养,并倾囊相授。“国眼”徐邦达,与启功、谢稚柳并称为中国书画鉴定三大家,是当代中国书画鉴定大师,人称“徐半尺”。一件作品只展开半尺,也就是十几厘米,他就能够判断出作品出自何人之手,定出真伪。徐邦达先生用各地征集和收购到的3500幅珍贵书画作品为基础,重建了故宫博物院书画馆。

  古稀之年的萧平,谈起自己的恩师,依然激动不已。也正是受到了徐邦达等前辈先贤的影响,萧平从不敢懈怠,借笔为橹、艺海泛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曾说过:“自己相信,建筑一个广阔、深厚的基础,才有成功塑造大厦的可能。”正如学界对他“古榕派”的定义,萧平也成了书画界的“艺术辞海”。

  在不惑之年,萧平将自己的画室“朝华馆”改名为“爱莲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成了萧平的偶像。在他眼中,荷是一大珍品,从物质到精神,可归纳为一个“美”字——“淡薄于功利,不依不傍,唯真、善、美是求”。

  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萧平曾经用20年的时间致力于吕凤子先生的艺术推广,搜集凤先生的作品及史料,研究凤先生的理论和思想,呼吁世人重视对凤先生的研究。在《凤先生是不能忘却的》一文中,萧平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儒、道、释,真、善、美,凤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艺术家。荷也罢,凤先生也罢,或许正是萧平对于自己人生意义和价值所寻找到的答案。“一个文化人、艺术家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自己的真性情,但同时一定要有社会担当。”萧平说。

  “金陵画派”与“新金陵画派”

  周学:说到绘画,不得不提及南京的“金陵画派”和“新金陵画派”。金陵画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南京地区的艺术流派,以龚贤为首。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以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一批画家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这两个画派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萧平:我这几十年都生活在南京,所以对南京的历史以及人物都特别有感情。明末清初,金陵处于绘画艺术辉煌发展的时期。龚贤曾经讲过:“今日画家以江南为盛,江南十四郡以首郡(南京)为盛,郡中著名者且数十辈,但能吮笔者奚啻千人!”能够动笔画画的超千人,足以说明当时南京绘画的风气之盛。现在所说的金陵画派,就诞生于这个时期。绘画史上一般不称为“画派”,只有“金陵八家”之说。但“八家”并不包括其时居于南京的重要的文人画家,如龚贤所称的“二溪”—石溪与清溪(程正揆)。鉴藏界对当时金陵画坛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称之为“金陵风”即“金陵风气”。放宽些,还是可以称为画派的。

  “金陵画派”与“新金陵画派”有没有联系?肯定有联系。但有多少联系?很难说。两个画派之间有一个共同点 :除龚贤是文人画家外,“金陵八家”大都是职业画家,他们的作品受到“院画”的影响,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 , 物象交代清晰且好看。这个传统在“新金陵画派”中得到了发挥,体现出来就是写实精神,这是其一。还有龚贤、石涛对于傅抱石的影响,髡残技法在钱松喦创作中的借用等,都反映了新金陵画派对于金陵传统的继承与出新。“新金陵画派”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将旧形式与新内容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中国画的笔墨来反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和新风尚。“新金陵画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画坛出现的被公认的第一个大画派。

  周学:20世纪80年代,您在《以龚贤为代表的“八家”艺术》一文中提到,作为“八家”之首的龚贤,和与之并列的其他七位画家,无论艺术造诣还是成就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完全可以自成体系。为什么您如此看重龚贤,从中国绘画史来看,龚贤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萧平:明末清初时期,山水画的主导风格是简淡,作画时多用枯笔皴擦。元代时期,中国的绘画从主要使用绢转向使用纸张,纸的表现性能远比绢好。所以元代开始出现了枯笔,枯笔易于造就苍茫的气息,而这是山水画所追求的。以前在绢上是没办法画枯笔的。明代以后,风气有所转变。明末清初时,山水画再度重于枯笔,并有发展。龚贤在40岁以前的画,也多取简淡的风格。

  根据龚贤的自述,他在中年时看过米芾的作品,他常常在梦寐中惊醒,脑海中是米芾作品中一团团一片片的黑。因为米芾是用泼墨的方法画山水画。龚贤改泼墨法为积墨法,绘画也从简淡风格的“白龚”慢慢地过渡到“灰龚”。“灰龚”是我在写作《龚贤》这本书时创造的词汇,因为他的创作确实存在一个由白向黑过渡的阶段,从“灰龚”慢慢变成了“黑龚”,成了中国山水画史上“最黑的面孔”,那就是龚贤。他将积墨法用到了极致,最多可以十多次反复地积墨。同样的黑,积墨法画出来的,便有空气感,是活的。

  将积墨法用到极致,这是龚贤绘画的一个重要特点。龚贤绘画的第二个特点是写实,他画过很多金陵的山水。龚贤同时也是位大诗人、书法家,他曾经编辑过中晚唐的诗集。他自己的诗集叫作《草香堂集》。当时,一位四川籍的诗人费密来看望龚贤,他们一起登上清凉山的清凉台,看到长江的景色,龚贤写下了《与费密登清凉台》:“与尔倾杯酒,闲登山上台。台高出城阙,一望大江开。日入牛羊下,天空鸿雁来。寓之在何处,满地是苍苔。”因为“台高出城阙,一望大江开”这句诗的阔大气概,傅抱石先生画过好几件《一望大江开》,亚明先生也反复地画过这个题材,我也画过若干幅。这也是金陵艺术之脉的一种传承。

  (本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对话》,萧平系著名书画家、鉴定家、江苏民进江海书画会会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