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檀硐寻根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龙形山村杨发权简介资料 黄檀硐寻根记

黄檀硐寻根记

2024-07-15 01:32: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黄檀硐寻根记-参考资料

 黄檀硐寻根记-参考资料   卢氏的起源和分支 亚洲卢氏网和卢研会 卢武铉先生在世卢會发表书面贺辞 福建首届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卢文良) 《范阳卢氏文化研究专刊》召开创刊一周年座谈会 黄檀硐古村落 黄坦洞:一个消逝的背影 靛青水已逝 黄檀硐依旧 盧姓起源 黄檀硐社会调查 谁来抢救谁来抢救800岁古村 古民居保护存在三大困境 浙江省乐清市黄檀硐村 景观村落评审考察 乐清黄檀正式启动 给乐清市侨务办公室的信 参考资料01 卢氏的起源和分支 一、姓名源流 卢(Lú)姓源出有六: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齐太公后裔孙高傒而来,以邑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人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西周时炎帝后裔姜尚,字子牙,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春秋时代,齐太公的后裔高傒食采于卢,“因邑为姓”,故其后裔姓卢也。此居卢姓主要来源之首位。 出自复姓改单姓为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代,齐桓公之后,有一支取卢蒲氏,后来改成姓卢;又据《魏书·氏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卢氏为卢姓。是为河南洛阳卢姓。还有一支取“葛卢”为姓的,后来也改姓为卢。 古代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芦”的,后来改为姓“芦”,再后来则去掉草字头,归于卢姓。又有少数民族姓“吐伏卢”、“豆卢”或“奚什卢”的,也改为姓卢。 出自他姓赐卢氏。据《隋书·卢太翼传》所载,隋炀帝赐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姓卢,很有才华,备受隋炀帝看重,受赐姓“卢”,子孙也就随之归于卢姓。此支是为河间郡(治今河北献县东南)卢姓。 出自他姓改卢姓。如祖籍河北省范阳(后望于河南省光山)的雷姓人氏在北周之初改为卢姓;唐代有三原(后望于陕西省三原)的闾姓,经当朝皇帝特批,改姓为卢。 春秋时代的庐子国,有人以“庐”为姓,后则改为卢。

得姓始祖:高傒(傒公)。傒公是吕尚的十一世裔孙,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卢以故城卢邑为中心。卢邑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偏西南),其子孙遂以卢为姓。傒公“厚德载物”的品德普遍获得人们的赞许,为史家所称颂。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孙无知勾结边将管至父和连称,杀了齐襄公自立为君。此行为引起齐国臣民的不满,便求助于国舅高傒,高傒接受了群臣的要求,邀请管、连二人来家赴宴,二人于席间被预伏甲兵斩杀,然后高傒迎立姜小白回来继位,就是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齐桓公。齐桓公在登位(公元前685年)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把卢邑(故址在今山东省长清县)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傒公便成为卢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卢姓的发源地在今山东省长清的西南,春秋时在齐国繁衍,自“田氏代齐”后,卢姓便散居燕秦之间。秦时,有博士卢敖在涿郡定居,世称涿郡卢氏。秦末,卢敖裔孙卢绾随汉高祖起兵反秦,因功封燕王,封国在涿郡,后涿郡卢姓又称范阳卢姓,为五大望族之一,历汉魏南北朝隋唐千余年而不衰。与此同时,有卢姓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以东汉王卢芳为始祖。而传自齐桓公的那支复姓卢蒲,改卢姓后亦在涿郡繁衍。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卢姓大举南迁,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于江浙一带;又有一支卢姓北上辽沈,后发展成为辽西卢姓大族,此支卢姓,为后魏太保,录尚书事卢鲁元(昌黎徒河〔今辽宁省锦州〕之族所在)。唐代卢姓称盛于黄河流域,唐宪宗时有卢姓入闽粤。据《始兴范阳卢氏五修族谱》所载,迁居南京的范阳后裔卢富,率子孙迁江右虔化县(今江西省宁都),曾孙卢光稠平黄巢起义有功而封开国侯,其次子的八世孙迁居福建蒲田、考满。其支派有十七郎迁居广东东莞,而在此以前,有奇女子卢眉娘已名闻粤乡,据文献,她是广东省南海人,可见在唐代时,卢姓在北方已称盛于黄河流域,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名,南迁则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广东一带。元明清之际,卢姓已遍及全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卢姓人氏,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得姓较早,加之源于山东,后又沿着黄河,在河北、河南繁衍发展,现如今卢姓已遍布全国,尤以广东、河北、广西等省区多此姓,三省区卢姓约占全国汉族卢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卢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二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七。

回目录

参考资料02 亚洲卢氏网和卢研会 电 话Tel: 010—67238951 传 真Fax: 010—67236151 联系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二区23幢1101室 邮编:100077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回目录

参考资料03 卢武铉先生在世卢會发表书面贺辞 韩国总统 世卢会顾问 卢武铉先生发表书面贺辞 我认为卢氏世界宗亲会第二次定期总会在卢氏得姓地中国长清召开有着很深的意义。我衷心地祝贺总会的召开,在此向参加会议的世界各国宗亲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2003年和今年,我在首尔青瓦台亲自接见了世界源流研究会的各位。那时大家所赋予的热情,现在还记忆忧新。真心实意地支援我履行好总统的职务,对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们卢氏家族有深厚的根基,并致力于教育,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创造了辉煌业绩的祖先。

至今3200万宗亲们在祖先的恩惠和教导下,世界各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活跃宗亲之间的交流而努力对发扬家族的荣光和为子孙的更大繁荣是很有意义的。祝愿这次总会成为加强宗亲之间的友谊和增进协作和团结的大会。

我们为了给宗亲们带来自豪,尽职尽力,也为了成为子孙们的楷模而努力工作。

向筹备总会不怕辛苦的各位表示感谢,并祝愿世界源流研究会的大发展和宗亲们的幸福!

谢谢大家!

回目录

参考资料04 福建首届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卢文良) 图中左二为台北市卢氏宗亲会理事长卢忠义,中为台北市卢氏宗亲会总干事卢庆南

10月2日至4日,福建省首届卢氏源流学术研讨会在石狮市隆重召开。当日《石狮日报》以整版套红喜报热烈祝贺研讨会开幕;省、市相关领导亲临大会致辞,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与会代表除福建省各市的卢氏宗亲123人外,还有港澳台、菲律宾的卢氏代表团148人,及涿州、江西、浙江、广东、湖南、上海、北京等外省市嘉宾16人;各级新闻媒体争相采访、录像。本届研讨会参加人数之多,与会人员层次之高及代表性之广,堪称卢氏文化学术研讨之最,盛况空前。

研讨会分别由福建省委办公厅保卫处长、卢氏委员会副主任卢瑞华先生及省检察院副厅级检察官、卢氏委员会监委卢光振先生主持。

研讨会筹委会副主任、沙美村党支部书记卢建筑先生致欢迎词。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荣利集团主席卢文瑞先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宝源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温胜先生,台北市卢氏宗亲会理事长卢忠义先生,菲律宾菲商会侨领、卢氏宗亲会长卢祖荫先生,我市范阳卢氏联谊会顾问、卢氏文化研究专刊发行人王大峰先生及外省市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对研讨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研讨会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讨论了编修《福建卢氏汇谱》事宜,讨论并通过了成立修谱联络机构及福建省卢氏委员会成员名单,卢氏委员会主任卢同笋先生报告了大会筹备情况,《卢氏信息专刊》主编卢进忠先生发表了涉及卢氏联谊及卢氏文化研究的讲话,福建省文史馆馆长、卢氏委员会名誉会长卢美松先生作“福建省卢氏委员会工作情况介绍”并就卢氏源流及弘扬卢氏文化等专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说。研讨会体现了学术民主和科学精神,取得了圆满成功。

卢美松先生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福建完成汇谱后将联系到卢氏的发祥地范阳(涿州),范阳卢氏根深叶茂。他号召海内外卢氏宗亲都要到涿州参观,关心祖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在祖地投资置业。

王大峰先生重点介绍了河北省及涿州市领导对卢氏文化的高度重视,介绍了卢氏文化景区的宏伟规划及卢家场村近年来文明生态建设突飞猛进的情况。他在表示要向各地卢氏联谊会虚心学习后,对与会的海内外卢氏宗亲说:“欢迎卢氏宗亲及企业家常回家看看。欢迎大家的不仅有鲜花、美酒和亲情,而且有涿州市委、市政府体现亲情的优惠政策。我们珍视友谊,重视过程,不只是在乎结果;在亲情交往中促进了解和信任,互利双赢就一定硕果可期,这是涿州人民的诚意。”

在研讨会上,在盛大的宴会中,在亲情洋溢的联欢晚会上,海内外卢氏宗亲出于对祖地的热爱与期待而处处给我们以最高礼遇。联欢会上,当全国政协委员卢温胜先生和台北卢氏宗亲会总干事卢庆南先生为涿州代表献歌,唱到“你是谁,为了谁”这句歌词,并走下台来把麦克递给王大峰先生时,全场掌声热烈,香港代表还来献了花。应邀与会的卢氏文化研究室梁华主任深受感动地说:“海内外卢氏宗亲对祖地这样热爱,真震撼了我的心!我们一定要诚心诚意地团结海内外卢氏宗亲,虚心学习,为弘扬卢氏文化而努力做好工作!”

回目录

参考资料05 《范阳卢氏文化研究专刊》召开创刊一周年座谈会   

7月26日,本刊在涿州市委二楼会议室召开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刘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秘书长梁满仓,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诗人、作家、现代文人画家卢祖品,著名企业家、诗人、北京奥凯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甲举,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卢建海。     

莅临座谈会的市领导有:市人大主任邸建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邢建国,副市长刘蕴英,市政协副主席兼市委统战部部长于雪辉。     

参加座谈会的还有:原涿州市委副书记杨少山,原涿州市档案局局长刘桂郁,原涿州市信用联社主任刘阗,清凉寺办事处党委书记马树海,清凉寺办事处主任徐航,市文物旅游局局长王铁锋,市文联主席吴迪,市文体局副局长张卫华,市文物保管所所长杨卫东及本刊全体编委。     

本次座谈会由原市政协副主席、本刊发行人王大峰主持。座谈会以总结经验,多谈不足,如何进一步提升专刊质量为主题展开座谈。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在充分肯定本刊一年来所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现根据会议记录,摘登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王大峰:今天,我及编委会全体都很高兴,《范阳卢氏文化研究专刊》一岁了,整整一年的办报过程中有欢欣,有烦恼,这里面倾注了各位专家学者、各级领导、专刊全体编委及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我作为专刊的发行人和今天座谈会的主持人,对大家一年来的鼎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我总结这一年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知难而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专刊在各种条件都很艰难的情况下起步,靠着各位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成长了起来,得到了海内外朋友及学术界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与各位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同时也给予了我更加坚定的信心。我们的专刊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更高质量地办下去,这也是今天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我希望今天的会议,大家能少提表扬,多说不足,多提建议,以期继续办好刊物,为涿州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     

刘弛:《卢氏文化研究专刊》作为一种姓氏文化的研究专刊,目前在国内浩如烟海的报刊中是独一无二的,并且能够坚持每月出一期,更是难能可贵。从历史的角度讲,卢姓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贵族大姓,但到了今天,它的脉络已经不是很清晰了,如何通过发掘卢氏文化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使之与涿州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历史文化资源为本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我们办报的主要目的。作为学术性较强的一种报刊,从研究者的范围来讲,我认为不仅要大力培养、发展本土、本姓研究人员,还要扩大外埠、外姓研究人员的广泛加入,政府还应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更多的关注。     

梁满仓:有幸参加《专刊》创刊一周年座谈会,我感到非常荣幸。报刊每月出版一期,涵盖内容又如此广泛,这其中各位领导及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卢氏文化可以说是涿州的骄傲,还要大力发扬,深入研究,其范围和成果还要进一步发掘。从大的方面讲,研究卢氏文化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辅助作用。具体来说,这项研究工作对宣传涿州也是极为有益的。卢氏文化自古以来绵延不断,名人辈出,这种家族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我们要力争把涿州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卢氏文化研究基地,这对涿州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蒋元明:以如此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把专刊办得如此成功,真是值得赞许。涿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三国、卢氏、郦道元、邵雍等等,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利用好这种资源能够有力地带动涿州的发展。涿州市委、市政府具有远大的目光,高瞻远瞩,对专刊给予了大力支持,居功甚伟。这个刊物相当有品位,很讲究,从我个人来讲,我更加看重报刊第四版,希望内容能够更丰富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卢氏家族的范围,使之更活泼,更具可看性。对于报刊的长远发展,我建议可以和一些大报联合搞一些活动,扩大影响面,还可以成立个基金会,把卢氏家族的成功人士吸收进来,扩充经费来源。祝愿卢氏专刊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出色,更有特色。     

卢祖品:我对涿州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相当了解。谈几点看法:第一,对于卢氏得姓的研究,正如大峰先生文章中所论述的,而别人没有提出不同的观点,事实证明这种论点是正确的。第二,涿州市委、市政府的眼光是长远的,看到了文化资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远大影响,对专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第三,卢氏文化研究要解决的就是“源”和“流”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源’的问题已无大的争议,现在要讨论的是‘流’的问题。”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拘泥不化。现在涿州从事卢氏文化研究的学者,具我所知,很多不是姓卢的,他们也没有从家谱“寻流”入手,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很好,干得非常出色。我还要提两点建议:一是要把我们的研究工作和全国各地卢氏族谱的研究工作结合起来。二是我们的研究难免还会有缺漏,我们要多团结一些作者,多探讨,多交流。在涿州市委、市政府,清凉寺办事处的领导下,范阳卢氏文化研究有了一个根,我相信这里搞好了,别的地方的研究工作也就搞好了。     

卢甲举:关于姓氏研究的专门刊物,我是第一次看到,而这份报纸对历史精髓的研究成果如此丰硕,我感到惊喜。每一个卢姓家族都有一个故事,如果能把这些故事都联系起来,多做这些方面的工作,对我们的研究是有帮助的。涿州市政府的支持和研究人员执着的精神是值得敬仰的,也是所有卢氏族人应该感谢的。我认为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报刊的发行量还要大一些,提高扩充报刊的知名度,让每一名卢氏族人都知道涿州有这么一个研究团体,有这么一份刊物,另外,还要想办法激励卢姓族人多多贡献力量。     

莅临座谈会的市领导对专刊的继续创办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希望。其他部门领导王铁锋、吴笛、张卫华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对专刊的完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全体编委会成员一致表示今后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各尽所能,为使专刊更上一层楼贡献力量。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回目录

参考资料06 黄檀硐古村落

黄檀硐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全村350户,1400多人。村落由寨门、村口、村巷、溪流沟渠、宗祠、庙宇、院落构成,为浙江省现存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

黄檀硐群山怀抱,东有五龙谷瀑布和关公洞,西有西龙瀑和古城门,南北两边均为高耸百米的陡峭石壁,形成“两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毗邻相接,村口寨门险要狭窄”的理肌形态。古人称“寻得桃源”至为精辟。

村落内民宅依山而建,因势而造,大多为上百年的三合院。保留明清时期的木刻、窗花及雕饰,蕴涵着木石的天然本色,极具明清建筑特色。村内大小古宗祠庙宇六处,其中始建于清末的卢氏宗祠保存完整,门拱、柱础、木雕、彩画、戏台等颇具特色。

黄檀硐古村落人文意境浓郁。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和5棵有着500年历史的古罗汉松、抱石树,可谓中国古村入口的经典。村外小道田间遗留的大大小小圆形坑痕,让人感受靛青传统制作的工艺。古村落内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民间杂祀、戏曲传统、饮食文化等。

整个古村落,从民居和院落的单体布局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孔孟之道宗法观念的法理和秩序。从村落选址和总体布局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崇尚与自然的融合、和谐。

回目录

参考资料07 黄坦洞:一个消逝的背影

作者:黄崇森

来到黄坦洞前,虽然对这个古村落有所了解,但是当汽车在山顶盘旋而下,她的真面目第一次无障碍地呈现在眼前,我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她的视觉冲击力。

这是一个初春的中午,山间的风很冷,树木还没有抽出新芽,山野上枯草倒伏。

其实,我看到的还仅仅是村口,峻峭的山峰下,沿着狭长的谷地,一座座只有旧照片中才能找到江南古民居,错落有致地排列溪岸上。好像我又沿着时间之河回溯,来到了明清时代的一个山村。在她的东面,竖立着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在几乎垂直的石壁上,有一个黑咕隆咚的山洞,我凭直觉猜想这可能就是黄坦洞。后来,村民告诉我,黄檀洞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二,一是洞中石纹似黄檀,二是以前洞口有一棵大黄檀树。但叫着叫着叫成了现在的黄坦洞。

告别黄檀洞下静美的修竹,听着淙淙的溪水,我终于进入了村子。走进入村子后,久违的阳光也刺破灰蒙蒙的云层,给石墙灰瓦涂上一层金黄。透明的溪水环绕着鳞次栉比的老屋,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一条金色的绸带。似乎为了眼前印证的景色,在一间老屋的大门上,我看到一副墨色陈旧的对联: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和泰顺三魁、平阳顺溪一带的大屋相比,这里的老屋少了一些气派、精致,多了一些乡野的质直、古朴,尤其是那些溪间浑圆的蛮石、扁平的石块堆叠起来的石墙,看似随意,其实却有一种丝丝入扣的天然之趣。

黄檀洞村是卢氏聚族而居的地方,全村240余户仅一户姓黄。现在留下的这些老屋大多是清代建筑物,距今有200多年,而她的文明史,则可以追溯到600年前。据卢氏后裔口耳相传,南宋时期,一位姓卢的通判,因避北方战乱,带着家族一帮人来到这荒山僻壤,就成了黄檀洞村的开山始祖。经过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卢氏一族已有一千多人,但是现在留在村子里还不到200人,并且绝大多数是老人。村头巷尾,迎脸走来的只有三五个步履蹒跚、眉眼慈祥的老人。

看着他们走过石板桥,就像回望一个旧时代农业文明徐徐消逝的背影,我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痛和美。

由一个热心的村民带路,我沿村前的东溪而行,溪岸前的龟山下有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叶色青翠如玉。溪岸的另一侧是平整的田园,种着一些绿油油的蔬菜。田园边山野的一排树木中,有五棵大树,三棵罗汉松和一棵红楠,树龄达300多年,还有一棵南方红豆杉更是穿越500多年的时空。五棵大树中,南方红豆杉气冲霄汉,罗汉松和红楠则老干虬枝,树影婆娑。

黄檀洞村四面环山,只有四条小路穿过窄窄的谷口,通向外面的世界。据说在很早的时候,黄檀洞村曾经以盛产一种叫靛青的染料,而富甲一方。生产靛青的原料,就是现在极具知名度的中草药:板蓝根。富裕的黄檀洞村,时常引来盗贼,为保护村民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村民在东西南北的四个谷口,垒起高高的城墙,每天午后四点左右就紧闭城门。现在四个城门只剩下两个,村民把我带到西边的城门。如果你站在城门口的石门槛上,眺望城门外幽深的峡谷,的确可以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

东溪水流到紧挨着西门的西龙谷,汇入一条天然的龙形石渠,冲至谷口,飞身直下,就成了颇为壮观的西龙谷瀑布。当天深夜,我和几个临时赶来的旅伴,坐在谷底瀑布旁的鹅卵石滩上,中天一轮圆月,似乎把所有的月色都倾倒在我们身上,银光四泻,如梦似幻,叫人不知身在何处?人在何时?心在何方?

尘儿 - 2005-10-24 11:43:09

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我记得那里的一个为我们带路的女孩,当地人都说她的智商有问题。可是我明明看到了那孩子眼中那一抹纯静。

回目录

参考资料08 靛青水已逝 黄檀硐依旧 作者: 来源: 温州都市报 2007-03-28

走进历史文化村镇⑿   

乐清市城北乡的黄檀硐古村落,是一个的确漂亮的地方——   

门前小溪流水汩汩,山边田园杂草吐绿,屋后山野满眼苍翠。淋漓大雨,敲打石墙黛瓦荡起一层轻烟薄雾,透着一股城市里难觅的清澈,溪边的油菜花肆意绽放,以一种触手可及的声色渲染春的气息。   

黄檀硐古村落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地方——   

这里分布的大大小小的建筑,均采用来自周边山上扁平如年糕的石块砌墙。这些丝毫未经人工雕凿的石块,以一副原生态垒出自己的风格,美名其曰“凤凰尾”,日后又叫“玉米墙”。难以置信的是,这里还保存有堪称印染工艺活化石的靛青提炼行当,只是濒临消亡。   

封闭的黄檀硐古村落,如今还自成一家——   

地处山谷底部,环村皆山,悬崖峭壁。除东南西北各设一处寨门外(目前仅存西寨门与东寨门),别无途径可以进入。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许正是这种全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至今仍有一股世外桃源的意味。   

1.村因黄檀树得名   

黄檀硐古村落,距离乐清市城北乡政府驻地有着12公里多的路程,该村有确切记事的年代远在明朝永乐年间。   

于是,此次走进黄檀硐也就颇费一番苦力——从乐成驱车前行了一段路程后,在该村会计的带领下,借道永(嘉)乐(清)古道一段,穿过一条简易隧道,踩着现代化的水泥路继续步行六七公里,然后再沿着山路进村。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路程里,我们经历了阳光照耀汗流浃背、小雨淅沥借伞慢行、山风劲拂凉热难堪的多元化折腾,真不知所谓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否说的就是这种情境。   

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环境,使得这里遗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老建筑。于是,背着辎重打着伞,沿着已被水泥覆盖了的小巷开始寻觅历史散落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据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卢尧林称,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有过叫得响的辉煌。在清末民初时,这里的财主不少。现在乐清的柳市、虹桥、白石、乐成等地,当年均有相当一部分田地系黄檀硐村的财主们所有。他解释说,黄檀硐村的财主们在社会上的职位并不高,但钱很多,同时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他们大量置办田产。出于防患需求,他们还在村里修建城门。据称,当年除了走城门方可进入村子外,其他无路可走。   

尽管这样,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这里还是无可避免地遭到侵袭,据称在清光绪年间,永嘉境内有一恶势力,专门在永乐边境一带打杀抢掠。当时,他们非常眼红黄檀硐财主们的家产,于1906年10月的一个晚上,用计翻入寨门企图抢劫。结果被村里人发现,于是大家鸣锣呐喊,召集村民,将四扇城门关闭,围歼部分劫匪。   

对族内历史颇有掌握的卢尧林称,黄檀硐村建村的历史很难说清,就拿始祖卢尧盛来说,当时任温州通判的他,在南宋年间举家由福建迁入村里避难,不知为何,这位卢通判在乱世平息后,却独自离开了,留下了家人在这里生活。他称这只是一个传说,没有文字记载。   

直到明朝永乐年间,清江蔡岙有一位叫卢柯穆的,同样因为逃难而迁入此村。人丁兴旺、事业发展后的卢柯穆,于是召集族人重修家谱,遂以卢尧盛为始祖。在村东口,如今尚有一座卢柯穆的坟墓。他称,村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基本上认定就从这里开始。   

这个村究竟是否在南宋时期形成,目前尚无定论。但对于卢氏迁入黄檀硐的时间、当年的逃难路线(系从白石沿溪上溯至此)、卢柯穆死时时间及卢氏家族的财力与文化水平状况等,相对来说比较明确。日后若有人士从上述信息入手,不知可否找到该村的历史源头。   

但关于这个村名,大家的意见还是基本一致的,村庄对面的山上,有一片黄檀树,于是叫黄檀硐。这些黄檀树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期间被大量砍伐用于烧炭,如今不复再见了。   

2.古朴天然“玉米墙”   

在古村里,记者看到,村里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老宅院,多数占地面积不大,大门或门楼基本没有精工细雕;建筑主体多数为坐北向南;建筑材料基本以原木和石材构成;院墙均为花式纹理等自成一色。而这些,就如现在的黄檀硐村一样,没有显赫的背景或耀眼的过去。   

相比泰顺百福岩的宅院,黄檀硐村的老宅规模确实不大;相比青街池氏大屋的精雕细刻,黄檀硐村是会显得粗糙一些;相比筱村林氏大屋地面精美的细石纹案,黄檀硐几处老宅天井的地面铺砌确实有些寒碜。但对于石墙的建筑特色,上述几个地方又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些用原生态石块砌成的石墙,不但纹理清晰而且几乎未加粉饰,如今还能看到大小不一的石块所构成的的缝隙,而且越接近山墙顶端,石块就来得越小。卢尧林告诉记者,这墙上由石块构成的纹路,原来叫“凤凰尾”,后来连同墙被叫做“玉米墙”,原因是与挂着的玉米棒极为相似。   

村民们称,黄檀硐村周边的石头,开采出来后,呈层叠状,像是千层糕。即使到了如今也一样。但他们说不出这种石材属于什么质地。只是知道先人就地取材而不加任何雕琢地用于砌墙,不过,乡土文化所特有的那份宁静、淡泊,与这种原生态的石材倒是非常谐调,不知这是否可理解为卢氏先人崇尚自然、强调因地制宜、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流露?   

位于村落西部山坡高台上一座名为“卢福涛家宅”的院落,依山而建,距今据称已有200余年历史。此宅西边有条小涧,屋前为陡坡,屋后为山坡,据称比较符合风水中所谓的“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也就是说“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演绎得比较到位。   

说到房子,村里还有一处名叫“东■宅院”。此宅整体建筑保持相对完好,特别是门台,上面的“山川亟秀”及“竹苞松茂”等字均在。关于此名的来历,竟然是卢尧林自己根据故事会上的相关故事而改的。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读过这样的故事,某甲将房子卖给某乙时,在售房契约上写明“■找■赎”,乙方文化不高,认为卖断。过了若干年后,甲方竟然向乙方要求赎回房子,乙方当然不肯,于是两人打官司。县官明白此字的意思,遂判买家将房子还给卖方。原来此字并非“不”字,而是“■”,当地方言认为是一截或一半的意思。   

卢尧林称,看到这个故事时,想到此宅无名,于是根据此宅在村里所处的地理位置,认为它应该是位于村子东半截的一幢宅院,于是就取用了这个字,将此宅取名为“东■宅院”。   

卢尧林个人看法是,尽管黄檀硐村没有出现过大官或是特别有才华的人,但这里的文化气息还是挺浓郁的。记者在卢氏大宗里看到,这个宗祠里还完好保存一座古戏台,在戏台上,还有两箱戏服行头。据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个仅有1000余人口的小村,居然有两个小型的越剧戏班。   

3.濒临消逝的靛青工艺   

因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迁出村子了,这里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使得村子基本保持当年的面貌;也可能因为一部分老人故土难离,这里还能见着炊烟袅袅、鸡犬相闻、走家串门的情境。于是,小巷、矮墙、黛瓦、青烟等构成的一副乡村图画还是挺经典的。   

其实,更经典的是,在这里,你还能找得到濒临消逝的靛青提炼工艺!这在来此采访前,还真未曾想到。但有些遗憾的是,记者只是看到了一些早年的工具,而没法见识全过程。   

这个有着“印染工艺活化石”之称的行当,据称目前在我市苍南县宜山境内还一息尚存,此外就是该村了。据说,村里只有两位老人懂得这项工艺的各个环节,但因多年未操旧业,有些关键环节的技巧也记不清了。真不知会否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这块土地上消失?   

据卢尧林称,村里这个行当起源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就他知道的,村里原先只提炼靛青用于出售,设在如今的下土羊大宅曾是当地最大的靛青作坊。据说,夹缬曾在温州形成几个中心,但作为染料的靛青,则以乐清黄檀硐产的品质最佳。   

春天里种下蓝靛后,直到冬天才能收割。据卢尧林介绍,割下蓝靛的叶与茎后,放入坑里让其腐烂,然后放入缸里搅浆打花并将渣捞出,再往里倒入蛎灰水进行均匀搅拌,等到沉淀后再将缸里的水放掉,沉淀在缸底的那一层就是靛青。大致的过程是这样,共有10余道工序,前后要花费20余天。   

文前提到,黄檀硐产的靛青品质最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黄檀硐人掌握了用口舌来辨别靛青水的酸碱度的技能,其次是这里的山高水好风凉的自然因素所致。   

据有关资料上载明,生意最盛的时候,蓝靛在黄檀硐的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全村有近700亩田地)。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经过了最后一个辉煌时期后,靛青制作在黄檀硐开始式微了。   

如今在村里还能见到早年的一些工具,在村外田间里还能见到几个种有一些蔬菜的圆形大坑,还有一些埋在地里的大水缸,这些就是当年制作靛青所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若干年后,人们再见到这些工具时,恐怕得翻史料才能明白它们的功用了。   

4.一片难得的净土   

采访结束,即将离开这个如今才有百余村民留守的村落时,心里显得有些空落落,隐隐地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想留下来的意念——是对这份与世隔绝后所独具的宁静无争的向往?还是对“鸡鸣桑树巅,犬吠深巷中”的那种踏实详和的投缘?   

其实,自己也不明白究竟。但有一个事实是明确的,这是一片净土,难得!

回目录

参考资料09 盧姓起源 盧姓繁體字圖騰

盧姓繁體字簡介

上古盧人與盧字

在上古時代,我國西部地區有一支遊牧部落。這支部落的人攜帶一種用柳枝等編織成的、特制的、盛食物用的器皿——盧器,轉移各地,過着原始的群體遊牧生活。

他們爲了生存首先必須解饑禦寒,在原始的勞動條件下必須尋覓水草地,追逐和飼養利生的動物,以取爲衣食之用。同時,他們也必須逃避和抵抗毒蛇猛獸,以便保全自己的生命。他們對于百獸之王——老虎十分崇拜。在初民崇拜圖騰的時期,他們選取虎爲圖騰而頂禮膜拜。在原始人畫圖造字時,盧字取了虎字的上部。

古人用盧的繁體字(廑)。這個繁體字上面部分是虎字頭,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盧人特制的器皿,即前文所講的盧器。

古代盧人經常在盧水流域和盧山地區活動。因爲要追逐水草地進行遊牧式勞動生産,所以他們遷徙的範圍比較大,包括了我國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區,可謂流動性強,而影響面寬。

沈括在他的名著《夢溪筆談》中指出:“夷人謂黑曰盧。”而黑也往往寫作“烏”。今四川省雅砻江古時就稱爲盧水,岷江上遊現在還有叫盧水的河流。其他不少地方的山、河、城鄉和社區,直到今日還有許多取名爲盧山、盧水、盧河、盧溪、盧溝、盧灣、盧縣、盧氏縣、盧城、盧園、盧家村、盧龍、盧奴、黑山、黑河、黑水、烏山和烏江的。

自從人類發明與使用火之後,盧人把柳條編制的盧器糊上泥土的濃漿,再反複用火燒烤,成爲原始的陶器。這種陶器雖然原始,卻可以用來蒸煮食物和貯存生活所需的水及其他東西,這種陶器經受煙薰火燎後,往往殘留一種黑色的煙灰,所以古人自然而然把“盧”與“黑”聯系在一起。初民造字時考慮到“廑”與“火”結合成“燎”(簡體字“爐”),這包含着把糊上泥漿的盧器在爐中經火燒制的意思,也可以說用火把盧器燒制成原始的爐子。要制造爐子,火和盧都不能少。

盧姓來源之要有四:

一、是出自姜姓,爲炎帝神農氏之後裔,

神農炎帝世系

炎帝和黃帝一樣,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華夏民族共同的遠祖,同稱“人文初祖”。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于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國語?晉語》叙炎帝與黃帝的關系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男女相及,以生民也”。神農時代末期(軍事民主制後期),部落之間争戰不已,以緻神農作爲部落聯盟的酋長也無力平息。黃帝即于此時,繼神農而崛起,取得盟主地位。所以人們認爲,黃帝與神農(炎帝),都不隻是一個人,而是部落的稱号(因而也是“朝代”稱号),或是部落首領通用的稱号。當然,有可能是以最初一任部落酋長的名字(名号)命名部落的。

神農早于黃帝,一般認爲,神農即炎帝。炎、黃二帝皆處于原始社會末期。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一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與炎帝戰于版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諸侯鹹尊軒轅爲天子,代神農氏,是爲黃帝。”說明在神農(炎帝)氏世衰力弱、德能不孚之時,黃帝繼起。其最主要原因是,兩大部落 (族)爲争奪本族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而發生争端,世代争戰。黃帝聯合四方部落,經過多次戰争,才得以打敗炎帝神農氏,實現中華民族曆史上的第一次大聯合(大統一)。

《帝王世紀》較詳細地記述了炎帝的誕生神話:“炎帝,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嬌氏之女,名女登,爲少典妃。遊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長于姜水,因以姓焉。有聖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陳(今河南淮陽),又徙魯(今山東曲阜)。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潛夫論?五德志》載:“有神龍,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農,代伏羲氏。其德火紀,故爲火師而火名。”《說文》雲:“神農居姜水,以爲姓。”《竹書紀年》載:炎帝“育于姜水,故姜爲姓”,“其起本烈山,号烈山氏”。《三皇本紀》曰:“神農氏、姜姓”,“長于姜水,因以爲姓。”

黃帝、炎帝是同出于少典氏之兩兄弟(應爲少典部落聯盟的兩個胞族部落),因其分別居于西北黃土高原之姬水、姜水流域,故得姓不同。姜水即岐水,在今陝西省岐山、武功縣一帶,屬渭水支流,源出岐山,南向與橫水合流,人雍河。上述炎帝姓姜,是因姜水而得;反之,也可能姜水因有姜姓(炎帝)部族人的長期居處而得名。鄭樵說:“姓之爲氏,與地之爲氏,其初一也。皆因所居而命。得賜者爲姓,不得賜者爲地”,“姜之得賜,居于姜水故也。故曰因生以賜姓。”“姜”字從羊,與羌同音、義,表明他們是上古時代羌族的一支,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牧羊)民族;“姜”字又從女,作爲部族人員的共名,即是部族的姓稱,源于共同的始祖母,有着共同的血脈統緒。在神農氏父系氏族社會以前,曾經經曆過長期的母系氏族社會。這個時期的重要遺産之一,就是氏族的共同姓氏稱号。盡管到了後世,這一部族的許多分支,有許多氏稱,但他們的祖姓是統(同)一的,是不會磨滅或被忘卻的。周代,許多姜姓氏族(支族)人共同尊奉他們的始祖炎帝;春秋時期即使是已被周人視爲“夷狄”的“姜姓諸戎”也不例外。

《禮記?月令》正義引《春秋說》雲:“炎帝号大庭氏,下爲地皇,作耒耜,播百谷,曰神農。”看來炎帝隻是帝号,而神農則是人們對他的尊稱。從實質上看,神農氏是從事農業生産的部落,其領袖号稱炎帝。古書又載:“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作耒耜,故曰神農。”炎帝神農是一神而具兩個功德。?有學者認爲,神農氏在黃帝之前,是古代“三皇”之一,炎帝是神農氏的後裔。炎帝即赤帝,是日神之子,即火神。《左傳》 “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載:“炎帝爲火師;姜姓,其後也。”

《漢書?食貨志》說:“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斫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爲市,緻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貨通。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食與貨是生民、養民之本,二者皆肇始于神農炎帝,其功堪稱不朽。

陸賈《新語?道基》載:“民人食肉、飲血、衣皮毛。至于神農,以爲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白虎通?号》雲:“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而化之,故謂之神農也。”《淮南子?修務訓》載:“神農乃教民播種五谷,相土地宜、燥濕、肥沃、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他無疑是帶領先民從蒙昧走向文明的拓荒者和創業者。據《繹史》卷四引《周書》雲:“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斧斤,爲耒耜鋤,以墾草莽。然後五谷興助,百果蕨實。”《易?系辭》曰:“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農業的發明的确頗具神話色彩,古人津津樂道,渲染已甚。其中最多的,是把神農的政治思想理想化了,加進後世儒生自己的觀點。

《商君書?畫策》篇載:“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

《莊子?盜跖》篇載:“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越絕書》稱:“昔者神農氏之治天下,務利之而已矣,不望其極。不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不以其智能自貴于人,而天下共尊之。”表現神農氏的無私、英明與賢能。《綱鑒》載:炎帝“治天下,其俗樸,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無制令而民從,威厲而不殺,法省而不煩”,描繪出炎帝領導下的原始社會生活。

《路史?後記》(宋羅泌著)記述炎帝的政治理論和思想,說他主張“民爲邦本,食爲民天”;“士丁壯而不耕,則受其饑;女當年而不織,則受其寒”,“耕不強者亡(無)以養其生,織不力者莫以蓋其形”。

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種;耕田爲土,鑿地爲井;正節氣,立曆日;親嘗百草,發明醫藥;治麻爲布,創制衣裳;日中爲市,倡導貿易;削桐結絲,制作樂器;治木爲弧矢,創造武器;“教之桑麻”,“耕而作陶”;制竈作具,以利民用。他無疑是我國農耕文化的開創者,親手締造了中華古國的文明。因他“始教天下種谷”,“教耕生谷,以緻民利”,故後世尊他爲神農。傳說他的死也是輝煌而悲壯的:晚年巡視南方,嘗百草爲民治病,“一日而遇七十毒”,終因誤嘗斷腸草而不幸身亡。傳說他葬于今湖南酃縣塘田鄉的鹿原陂,後世稱其墓爲炎帝陵。

由于神農氏的發明和倡導,姜姓戎族開始從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轉入定居耕種的農業生活。神農炎帝的确是開天辟地、功勳超卓的偉人。

炎帝族的活動範圍遍及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山東、湖北、湖南。炎帝子孫繼承農業生産傳統,又有新的創造發明。《國語?魯語上》載:“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爲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後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爲社。”烈山氏又叫厲山氏,是炎帝之号;因炎帝起于烈山。烈山在今湖北省随縣(今随州市)。

炎帝号爲神農,“教民耕稼、蠟祭、醫藥、交易之事,開萬世衣食相生相養之原。”後人稱頌神農,“其功如天”,“盛德不孤,萬世同仁”。商周之際的大賢人伯夷、叔齊兄弟曾經哀歌:“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适歸兮?”東漢張衡作《東京賦》慨稱:“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晉陶淵明在《飲酒》詩中有“羲、農去我久,舉世歎複真”的惋惜;他在《感士不遇賦》中更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的怨慨。可知炎帝時代曾令衆多士人向往。《屍子》解釋神農之神爲:“神農氏治天下,欲雨則雨。五日爲行雨,旬爲谷雨,旬五日爲時雨。正四時之制,萬物鹹利,故爲之神。”

周武王滅殷纣之後,“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于焦(今安徽亳州市)”,代表當時人們對炎帝功業的紀念和褒揚。

炎帝的世系,據《禮記?祭法》疏引《春秋命曆序》曰:“炎帝傳八世,合五百二十歲。”八世所傳,《易?系辭》疏引《帝王世系》載:“神農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納奔水氏女曰聽潑,生帝臨魁;次帝承,次帝明,次帝直,次帝厘,次帝哀,次帝榆罔。凡八代,及軒轅氏。”

《萬姓統譜》載稱:“炎帝神農氏,姜姓,生于厲山,長于姜水,因以爲姓氏。繼無懷氏位,承太昊木德,以火德王,故曰炎帝。都魯。在位一百四十年。”

《呂氏春秋?慎勢覽》稱,“神農氏十七世有天下”,可能比較接近史實。如此,則上述所傳八世,可能隻是其中較著名而有影響者。

《萬姓統譜》所載世系與《帝王世系》同,但注明“已上七代,襲神農氏之号,三百六年,至榆罔失政,諸侯相伐,黃帝征之,天下鹹歸焉。”

《漢書?律曆志》說:神農氏“号炎帝”,“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烈山氏”。

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姜姓,牛圖騰。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嶽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後(一日先仕于炎帝),出自羊水,仕于黃帝。爲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爲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号炎帝。後作兵伐黃帝,并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爲黃帝擊敗于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産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後裔。性格暴戾,易于爲非。相傳因與颛顼争強爲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緻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爲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爲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谷。”一般認爲烈山氏爲炎帝後裔,仍爲農神、谷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嶽氏:首領爲伯夷,姜姓,傳爲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嚣,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嚣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呂,爲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炎帝後裔

神農氏後裔繁衍發展,支族甚多。在商、周時期,分建很多國家(方國)。傳說神農姓姜名軌,一名石年。神農之子,有神氏、農氏、列氏、厲氏和柱等。厲氏分衍出麗氏和賴氏。自柱開始稱炎帝,其後的世系分衍: 帝柱生慶甲;慶甲生甲氏和帝臨;帝臨傳帝承;帝承傳帝魁;帝魁傳帝明;帝明傳帝直;帝直傳帝厘;帝厘傳帝居(亦稱帝哀);帝居傳節莖。節莖之後,有節氏、戲氏、克氏三支。克傳帝榆罔(參盧),其後衍生榆氏、露、赤狄和白狄;戲傳器和小帝。器的後裔爲钜、伯陵、祝庸三支。钜之後有封氏、钜氏、封父、富父氏;伯陵生蜂氏和逢氏,逢生殳氏、延氏和鼓,鼓生靈契,靈契生氐氏;祝庸氏胄胤更加發達:祝庸生術嚣,術嚣生條、勾龍(即後土);勾龍平水土有功,後人紀念,尊爲社神;勾龍之後有勾氏、勾龍氏、共工氏、信、垂;共工氏衍生共氏、龔氏;信生誇父;垂生噎鳴(即伯夷)。 伯夷之後爲太嶽、骀氏、怡氏;太嶽即四嶽,其後裔于商、周時期受分封,于是有呂、申、隋、淳、向、薄、甘、州、文叔、嶽氏、先龍。

炎黃之戰

史載炎帝與黃帝本爲同族(“兄弟”),皆生活于西北地區,炎帝在姜水流域(寶雞城),黃帝在姬水流域(即岐山下之岐水)。他們原本是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帶的遊牧民族。《帝王世紀》雲:“女登,爲少典妃。遊于華陽,有神龍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女登感于常羊而生炎帝,以姜爲姓,這隐約說明炎帝出自羌族(牧羊部落)。

自神農氏發明農業後,開始半定居、半遷徙的農業生活。他們順着渭水流域東下,來到黃河以南的大平原上,這個地區适于原始農業生産,于是神農氏成爲最早定居的農業部落。他們開始建城立邑,初都于陳(今河南淮陽),再遷于魯,都曲阜。故山東地區也有姜姓部落聚居。周初,武王分封姜子牙一族到山東建立齊國,有其曆史原因和社會基礎。

炎帝氏族傳到帝榆罔時,開始衰落。部落内的蚩尤族爲争權而發動戰争,打敗帝榆罔,奪得帝位,仍稱炎帝,居于涿鹿。此時黃帝部落興起,與榆罔一族聯合,大敗蚩尤族于涿鹿。黃帝取代炎帝,成了炎、黃部落聯盟的共同首領。

帝榆罔族人除了部分合并于黃帝部落,定居北方外,另一部分南遷于江漢之間,仍然襲稱神農氏或炎帝族。他們成爲南方部落聯盟的首領。

《禮記?月令》說:“南方曰炎天,其帝炎帝。”

《後漢書?郡國志》曰:“炎帝神農氏,葬長沙”。

《輿地紀勝》稱,葬于茶陵縣南,茶鄉之尾。

《路史?後紀四》雲,炎帝柱之裔炎帝慶甲、來(即厘),“俱兆(葬)茶陵”

宋太祖趙匡胤建國以後,于乾德五年(公元967年),特派大臣在茶鄉白鹿原訪尋到炎帝陵,因加修葺,并立廟奉祀。

炎帝姜姓部族沿渭水、.黃河向東遷移,其中一支到山東境内,在黃河下遊與淄水之間活動。随後定居下來,逐步派生出許多支氏,

呂尚受封于齊建齊國

呂尚又稱姜尚、子牙、太公望、師尚父、齊太公。他在公元前11世紀,奉周武王(姬發)之命統兵征讨商纣王,從而成爲滅纣輔周的大功臣。

在商朝末年,纣是一個朝野痛恨的暴虐君主,姬昌曾經受封爲西伯,人們稱他西伯侯。西伯侯因得罪了纣王,曾經被纣王囚禁在菱裏(今河南省湯陰之北)。他獲釋後率兵滅了周圍黎(今山西省長治市西南)、邗(今河南省沁陽西北)、崇(今河南省嵩縣之北)等小國。在豐邑 (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建立了他的統治中心。

西伯侯在世時未能完成其推翻商朝黑暗統治的宿願,到臨終時,他便囑咐次子姬發作好準備,盡早興兵伐商。姬發在即将親率兵将征讨商纣時,向呂尚讨教有什麽克敵制勝的妙法。呂尚對姬發說:“纣王因其暴虐,殘害許多平民百姓,失去了民心,我們必定要與纣王相反,要撫愛百姓,以賢能英明來對付纣王的冥頑無道。倘若我們赢得民衆的歸心和擁護,一定可以取勝。”這就是呂尚提出的克敵制勝的“文經”謀略。另一方面則是他的“武緯”謀略。利用敵對陣營中的矛盾,使其産生内亂,相互削弱力量,甚至達到完全瓦解的地步。其次則是講軍力的運籌部署和用兵的韬略。

在滅商的過程中,呂尚曾經作爲姬發大軍的前鋒,麾動虎贲、戎車沖人商纣軍中。他率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縣西南)與纣王軍隊進行大決戰。在激烈的戰鬥中,商軍中的奴隸和戰俘紛紛起義,并反戈回擊。商纣王走投無路,最後登鹿台自焚而死。姬發遂率軍順利占領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宣告了商朝最後滅亡。商滅後,姬發遂建立西周王朝,定都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南),号稱“宗周”。姬發死後,廟号武王。其子姬誦承襲王位,稱爲周成王。

周成王鑒于呂尚在輔周滅商中立有大功,遂封呂尚爲齊侯。呂尚得到大片封賜的土地——齊。他在齊建立了諸侯國齊國,并選擇營丘(今山東省臨淄之北)爲國都。呂尚封齊建國,“尊賢智,賞有功”遂使齊國,成爲西周及春秋戰國時代強國。

受姓及創姓始祖——高傒

高傒是姜太公第十一代孫,身曆數朝,世襲上卿之職,其妹又是齊襄公夫人,人稱“高舅”。高俣爲齊國重臣,因擁立齊桓公受封于盧邑,盧氏由此發祥。據記載,齊太公第七代孫是文公呂赤,文公有子名高,公子高的孫子呂(亻奚),“以王父(案祖父)字爲氏”,故姓高,稱高(亻奚)。高俣字敬仲,号祖望,頗有外交和治國才幹。一生曆僖、襄、桓、孝公四代。襄、桓時代,正是齊國多事之秋,高俣執政,齊襄公失德無道,驕奢淫逸,被臣下連稱、管至父所殺,二大夫擁立公孫無知爲齊君。無知封連、管二人爲正卿、亞卿,諸大夫心中不服,高、國二執政看事不可爲,稱病不朝,無知也不敢罷黜他。

齊國諸大夫對無知篡位極端不滿,大夫雍廪與衆大夫共謀除逆,複立先君之子。他們商議認爲:“高敬仲,國之世臣,素有才望,爲人信服。”策劃使高俣置酒,以招連、管二人,二人必然信而赴宴,到時刺殺二賊,必能成功。此計告于高俣,高慨然許諾。高(亻奚)宴客,雍廪先人宮殺了無知,高府預伏的武士也殺了連、管二人。衆大夫遂在高府議立新君;齊襄公有二子爲公子糾和小白,皆因襄公無道,早已避禍各奔魯國與莒國。高俣原與公子小白交情甚笃,與同宗國氏大夫商量,要暗中把公子小白從莒國召回。這時,魯君知道無知已死,也要發兵護送先前逃來母舅家避難的公子糾回國即位;并令公子糾手下人管仲,先帶一批軍隊攔住莒國至齊的通道,與護送小白回國的隊伍發生戰鬥。小白被管仲射中帶鈎,裝死躺下,被人 載在車中,快速馳人齊都。管仲上當,派人報魯,魯急送公子糾赴齊。等公子糾一幫人到時,小白早巳到達。因有高(亻奚)等人做内應,小白迅速登位爲君,稱齊桓公。

桓公即位後,發兵攻魯,想殺管仲。鮑叔牙勸桓公說:“君将治齊,即高俣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桓公聽從鮑叔牙建議,捐棄前嫌,以厚禮聘管仲爲大夫,委以政事。《左傳》莊公九年(公元前685年)載: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爲相,說:“管夷吾治于高俣,使相可也。”高(亻奚)不争功貪位而識大體,忠心輔佐桓公。《國語?齊語》載:管仲向桓公建議,爲增強軍力,建立三軍:桓公帥中軍“五鄉”(萬人),國子、高子皆齊之上卿,各率“五鄉”,爲左、右軍。“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橫)行天下”,大國也莫能當。

桓公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亻奚)等,發展漁鹽之利,救濟貧窮,齊國百姓傾心擁護。齊桓公即位以後,修援立之功,對高、國世卿,皆加賜采邑。他以盧邑賜予高(亻奚)。高氏家族,繼續秉持國政,與國氏家族俱爲齊國重臣。齊桓公在衆臣的輔佐下,國力迅速增強,成爲春秋首霸。當時,魯國因有莊公夫人(哀姜)與慶父(莊公弟)之亂,莊公死後,二人被殺,國絕無人,“曠年無君”。齊桓公派高俣到魯國,執行“存魯”之重大使命。《春秋》闵公二年(公元前 660年)載:“齊高子來盟”,即指高俣受齊桓公命,“将南陽之甲”3 000人至魯,幫助魯國“立僖公而城魯”。他與僖公訂盟,穩定了魯國政局;同時,命令甲士幫助魯人築鹿門之城,以防邾、莒之變。魯人以此爲美談,“曰猶望高子也”。世人稱贊高(亻奚)“能深執忠臣之義,勉其君于霸”。《左傳》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647年)載,周襄王以齊相管仲有平戎扶周之功,欲”以上卿之禮飨管仲”。管仲謙謝曰:齊國有“天子之二守國、高在”,堅決辭讓,隻受下卿之禮。

《春秋》魯桓公十四年(公元前698年)載:“鄭伯使其弟語來盟。”鄭伯派人來齊尋盟,事如魯隐公三年之盟于石門。魯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1年),《春秋》載,魯公“及齊高(亻奚)盟于防”,魯莊公以國君身份,與齊國上卿(大夫)高(亻奚)訂盟于防,

齊惠公卒時(公元前599年),高氏、國氏擁立惠公之子頃公(名無野)即位;恐崔杼(原來有寵于惠公)掌權不利于己,便驅逐崔,崔杼出走衛國。齊靈公時(公元前566年),齊國滅掉萊國,高厚與崔杼一起“定其田”(即劃定其田産分配)。齊靈公因寵愛戎姬,更立太子牙,令高厚任牙之師傅。《春秋》魯成公十七年(公元前574年)載:“齊高無咎出奔莒”。《左傳》記述其因:齊靈公聽信婦人讒言,“刖鮑牽,而逐高無咎。無咎奔莒。高弱以盧叛。”這是高氏以盧邑爲根據地,對齊君不明所表示的第一次抗議。齊侯任用崔杼爲大夫,令慶克佐之,“帥師圍盧”。不久國佐之師自外回來,也參與圍盧,盧邑終于投降。

齊靈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5年),高厚率師伐魯國國都北邊,後又退還。同年冬,魯君會合十二國之師,進攻齊國。其中晉将趙武、韓起“以上軍圍盧,弗克”,由此可見盧城之強固。次年(公元前554年),齊靈公去世,崔杼擁立前太子光爲莊公,殺掉太子牙,又殺高厚,齊國因此大亂。齊景公元年(公元前547年),崔杼被滅族,慶封、慶舍先後專權,田氏與鮑氏、高氏、栾氏四家聯兵擊破慶氏。齊景公五年(公元前543年)九月,齊國公孫虿、公孫竈(二人皆高氏之族),“放其大夫高止于北燕”,據稱是因爲他“好以事自爲功,且專”。高豎對此很不滿,不久就又“以盧叛”,表示抗議。齊令闾邱嬰“帥師圍盧”。高豎提出條件說:“苟使高氏有後,請緻邑”,即要求保存高氏的後嗣和宗廟祭祀,而後獻城投降。得到允諾後,高豎終于将盧邑獻出,出奔晉國;晉人建綿城以安置高豎家族。

齊平公元年(公元前480年)又有“高無丕出奔北燕”。可知高氏有一支就在燕地(可能即後之範陽)定居并傳衍下來,成爲其後興起的盧氏的先祖。齊景公病重時(公元前490年),命國惠子、高昭子共同擁立荼爲太子,而驅逐諸公子;景公死後,呂荼立,是爲晏孺子。這時仍由高、國秉政,田乞僞裝順從而事奉高、國,背後卻诽謗他們兩家。不久,田乞、鮑牧與諸大夫調集武裝,進入宮廷,且欲攻擊高昭子。昭子聞訊,即與國惠子一起出兵救齊公(晏孺子)。兵敗之後,田乞窮追,國惠子投奔莒國,高昭子遇害。田乞另立景公之子陽生,是爲悼公。後田常弑悼公 (公元前481年)而立平公,自爲齊相,專齊之政。直到齊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5年),田常的曾孫田和代齊而爲諸侯,“遷康公于海上,食一城以祠太公以下”(《風俗通義?六國》)。公元前379年康公卒,田氏代齊之後,呂氏絕社稷宗廟之祀,子孫因失國而離散。他們起先多在北方各地遷居,各以其先人所受封邑之名爲氏,由姜姓高氏子孫更氏爲盧,世代延續下來。

二、改姓和賜姓

西周時代,姜太公呂尚的子孫就有人取姓“盧蒲”,其後代把“蒲”字去掉,姓盧。

春秋時代,齊國國君桓公的後代有一支取“盧蒲”爲姓的,後來改成姓盧;還有一支取“葛盧”爲姓的,後來也改姓爲盧。

春秋時代的廬子國,有人以“廬”爲姓,後則改爲盧。

北周之初祖籍河北範陽的雷姓人氏改爲盧姓。據《魏唐書?盧祖尚傳》所載,盧祖尚的祖先曾經改姓雷爲盧。

隋代的章仇太翼,很有才華,備受隋炀帝(楊廣)看重,受賜姓“盧”,子孫也就随之歸于盧姓。

唐代有姓闾的人,經當朝皇帝特批,改姓爲盧。唐高宗曾經批準倉部郎中闾雲保名換姓,即改爲盧雲,其後代自然也以盧爲姓了。

此外還有:

古代有女嫁到夫家者,改與夫家同姓變成姓盧;

有男方本非姓盧,因被招婿,到女方(姓盧者)落戶成家,其子孫以盧爲姓;

有因逃難避禍改姓爲盧的;

有外國人來華,“人鄉随俗”,自願改名換姓,變成姓盧的(古代有之,今亦有之);

有外國人,其遠祖是姓盧的中國人(如原韓國總統盧泰愚),前輩、本人及子孫均以盧冠姓。

三、少數民族改姓

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拓跋部有姓“莫蘆”的,後來改爲姓“蘆”,再後來則去掉草字頭,歸于盧姓。又有少數民族姓“吐伏盧”、“豆盧”或“奚什盧”的,也改爲姓盧。

我國西南部和中南部有一個少數民族叫赉(cong,音:叢)人,現今主要分布在四川和湖南一帶。他們也有取盧爲姓的。

我國台灣的高山族同胞也有取盧爲姓者。

介紹文件

盧姓遷徙史

五次大遷徙

(一)戰國時期田氏篡齊

春秋時陳國的大夫陳完,系厲公之子,因陳國内亂,懼禍而出走,逃至齊國,爲齊桓公收留,欲聘以卿位。陳完開始時謙讓,堅辭不受,改任工正之職,并改陳姓爲田姓,此後逐步在齊國收攬人心,培植黨翼。田氏集團一代一代積蓄力量,至第七世田常(時任齊國正卿),于公元前481年殺掉齊簡公。再傳三世至田和,于公元前386年正式篡奪齊國王位。當時盧姓因與齊國舊貴族關系密切,爲避免禍害而成群從盧邑遷徙至燕秦各地。

(二)唐代“安史之亂”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發生“安史之亂”。當時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與平盧兵馬使史思明等人,在範陽帶兵叛唐,并攻人洛陽。次年安祿山稱帝,自立燕國,改元聖武。又遣軍人潼關,攻下長安。所過之處燒殺淫掠,人民流離失所。部将史思明攻占了黃河以北十三郡地。由于範陽乃“安史之亂”策源地,盧姓裔孫遭遇浩劫,四處逃散, 主要分赴今山東、山西、陝西、河南、河北等地。 (三)唐末黃巢起義

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原起義軍首領王仙芝戰死,黃巢被推尊爲王,号沖天大将軍,立年号爲王霸。不久,黃巢率領起義大軍渡江南下,經今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而轉戰各地。廣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又渡江北上,不久即攻克洛陽、長安,推翻唐朝廷,自立“大齊”國,改年号爲“金統”。黃巢即帝王位。但由于黃巢在政策與策略上屢犯錯誤,加上大将朱溫等人叛變,起義終歸失敗,數十萬農民起義大軍潰散。黃巢也于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在敵軍追至的情急之下自殺身亡。在曆經10年的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大起義過程中,“世家大族”被作爲打擊對象。盧姓也不例外。所以,盧姓裔孫紛紛避亂,向四鄰遷徙。其中向贛、閩、粵等南方地區疏散者爲數不少。例如,一部分盧姓子弟跟随王潮、王審知人閩(二王自立“閩王國”),定居今福建各地,事隔已久即成爲“閩籍之人”。這批盧姓人的後裔如今又擴散到海内外各地區。

(四)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和江南地區

宋欽宗(趙桓)靖康元年、金朝完顔晟天會四年(公元 1126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俘獲宋徽宗及宋欽宗二帝,北宋滅亡。不久,金兵又轉戰今河南、陝西、山東等地。靖康二年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上帝位(名爲宋高宗),南宋建立。不久,在金兵步步進逼之下,宋高宗倉皇渡江,逃竄到鎮江、杭州、越州(分浙江省紹興市)、明州(今浙江省甯波市)、定海、溫州等地。金兵在滅亡北宋王朝和追捕南宋皇帝宋高宗的過程中,對中原和江南大片地區實施擄掠。在動亂之中,盧姓族人紛紛四處逃難,其中以逃至今江西、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等省爲多。

(五)明代與

清代内亂外侵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在明代中葉即遭倭寇侵擾,緻使人民生産活動與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破壞。江、浙、閩、粵四省的盧姓子孫爲逃避戰亂而四處奔走。清以後,因人口大量增殖、海外貿易發展,盧氏族人(特別是沿海地區的)紛紛到海外謀生,因而出現海外移民浪潮。

盧氏遷入台灣

始于明代,至今居在台姓氏的第39位。盧人島内各地都有,尤以台南爲最多,俗稱“南河盧”。

盧經編修的《青陽範陽盧氏族譜》記載,福建長泰青陽盧氏三世祖盧志盛操行高潔,爲人厚道,因得風水先生指點,本支須離祖家才得昌盛,300年後再回鄉祭祖。他因此于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渡海人台,墾荒創業。遷居台南的盧志盛派下裔孫,經300多年傳衍,已成望族。到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他們後裔遵從祖上訓示,派人回青陽尋祖。青陽9世孫盧錫堂和10世孫盧挺等,先後到台南定居傳衍。盧若騰于南明隆武朝任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佥都禦史,明亡後,與部将回祖籍長泰縣青陽村,伺機舉兵抗清,盧氏宗人不少投其幕下;後來,他們加入鄭成功軍,鄭待盧若騰爲上賓,拜作軍師。盧氏亦有随鄭氏入台。

清康熙年間,盧雲廣人墾于台北縣淡水鎮蕃薯裏,此地今名雲廣坑。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有廣東籍義民盧俊德,移居彰化,因大甲西社番人(土著)變亂,他與彰化縣阿束社鄉民18人,馳救淡水同知而被害。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有盧某爲大肚上堡牛罵社番人佃耕。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有盧永清爲感恩社番人佃耕。乾隆末年,同安人盧某,人墾今台北縣八裏鄉店子村店仔,并開墾小坑村。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盧讓老遷居今台南市經商,店号“義和”。這時,台南盧姓人漸多,終緻稱盛于台南。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盧瑗,捐資助修嘉義縣城。當代著名科學家盧嘉錫,祖居永定縣坎市鎮浮山村,其高祖盧潔齋于18世紀乘船沿汀江從永定出海,到台灣謀生。日人占領台灣後,其祖父又從台南攜家眷遷回廈門。

福建龍海縣海澄鎮(舊屬海澄縣)西頭山麓的“三社盧” (三個村社盧姓200多戶、近千口人),據載是初唐開漳将領盧如金的後裔,其肇基始祖盧震素于明正統年間(公元1436~1449年),人墾定居于西門坑。至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族人開始陸續向台灣遷徙。其中長房第十四世孫、十五世孫移居台灣水窟頭;次房第十四世孫移居台北;三房第十六世孫、第十七世孫移居基隆。三社盧氏移台後,農耕經商,發展順利,與祖家交往特別密切。他們在台北、基隆的親族稱“龍門堂”盧氏,以示不忘祖地;老人去世有歸葬祖地的,回鄉建宅有稱“台灣厝”的;每年清明節,必派一批人回鄉祭祖,返台時往往又帶一批鄉親族人随往定居謀生。

據統計,明清時期,漳州府7縣98姓5 000多人遷居台灣開基,其中盧姓的有海澄縣6人、漳浦縣1人、南靖縣6人、诏安縣1人、平和縣7人、長泰縣2人、漳州府2人。當然,實際人數可能遠不止這25人之數。

現今台灣盧姓在台灣地區總人口中排名居第39位。在台南府,盧氏原爲府轄四大姓之一。台島各地盧姓人中,絕大部分爲閩籍人,粵籍人次之。外省籍盧姓,以台北市爲最多。

台灣盧氏,也有山胞(高山族同胞)改爲盧姓的,但爲數不多。據統計屏東縣560人、花蓮縣265人、台東縣165人、苗栗縣約25人、宜蘭縣約10餘人。

移居澳門

盧姓裔孫還有移居到澳門的。清代鹹豐年間,公元1852年前後,盧九住居澳門。盧九擅長于經商,很快就發财了,成爲澳門的富商。盧九在澳門購得一大片地,拟建成盧家私人花園。這個計劃由盧九的長子盧廉若完成了。盧家私人花園模仿蘇州園林的體例,小橋流水、回廊曲徑、台榭樓閣、荷池柳岸等江南花園的特點一應俱全。1927年6月盧廉若逝世。此後盧家花園幾經滄桑,現已修繕擴建,成爲澳門八景之一,名爲“盧園攬勝”。盧廉若生前富甲一方,而且樂善好施,曾經籌措巨款創辦學校、醫院、保嬰所等,平時也經常接濟窮困的人,深受當地群衆的尊敬。

移居海外

朝鮮 唐吏部侍郎盧從願之後盧鴻表任徐州刺史,其子盧震順任兖州刺史,震順子盧穗(原名惠)翰林學士、官上護軍(比正三品),盧穗子盧垓爲翰林學士。唐末,“國無善政,禍機潛發,禁盧氏不得與人婚嫁”。于是,盧穗率其九子及家眷,偕7名大學士,“翻然航海而東”。初栖于朝鮮南部平安北道定州菱裏,後遷平安南道龍岡雙梯村,“終老于雞林郡”。當時,正值新羅國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國王在東京(今慶州)以國賓禮遇盧穗。盧穗及其九子“盡忠王室,自有攘斥之功”,爲擊退百濟與渤海國的進攻做出貢獻,“分封九邑”,盧氏遂分布于朝鮮光州、交河、安康、平壤等地。據統計,盧氏在朝鮮半島繁衍發展總人數已達30萬人(其中在韓國約有20萬人,在各姓氏排名中居第46位)。

泰國 據記載約在清末民初,廣東梅縣西陽、大坪盧氏,遠度重洋,進人馬來西亞吉打州林麻玩坑,從事采礦及種植橡膠園。後來,泰國南部邊陲勿洞、昔羅大森林地區獎勵人們開墾,種植橡膠。這些盧人遂北移,遷入泰國南部。其時,由泰國人乃南爲向導,選擇四條碑地段,劃出1.2萬萊山地給盧人種植(泰政府規定,一人可請100萊森林荒地)。經過10年胼手胝足的勞動,終于開發成功。勿洞盧氏開基祖和開拓者是廣東梅縣西陽新田鄉人盧宏康,在馬來西亞吉打州林麻坑開拓出東成橡膠園。其子盧煥樞進入泰國勿洞,開拓出橡膠園,稱“枕亞園”。梅縣西陽清簡人盧木月,在勿洞種植橡膠園,取名“協成園”;梅縣新田人盧文海在勿洞建“東升園”橡膠園;梅縣大密村人盧福興,在勿洞辦“振标園”橡膠園;梅縣大坪人盧坤興辦“添興園”。盧卓梅還參加華人在勿洞辦的“橡林學校”,教育華人後代。

家譜

家譜文件

盧姓家譜介紹

族譜又稱宗譜、家乘、祖譜、公譜、譜書、家牒、族牒。它是記錄家族曆史發展和族事活動情況的檔案材料。

修譜

古人重視修族譜,認爲“自古氏族立譜,以時修輯,而垂示後裔”。一般而言,修譜的目的在于“溯淵源,分疏戚,序尊卑”。族譜編修興于宋代,盛于明清,一般爲30年一修。宋明以後,各地盧氏族人,因爲人口發展繁衍,以及社會動亂等原因,造成了分離遷徙。因此,他們都十分注意編撰自己家族、房派的曆史,叙明源流,載述祖宗懿德業績,勾劃傳衍脈系等。盧氏家譜、族譜,現存最早有修于宋代者。明清時期,因遷徙流轉之事甚多,故家譜、族譜的編修、記述也特多、特詳,爲今人了解盧氏發展變遷提供很大方便。而家(族)譜中,最有價值首推序言,特選載部分以供參考。

族譜的内容

族譜内容主要包括序言(縷述淵源,記述遷徙傳衍情況等)、世系、輩序、田産、族規、墓苑、祠廟、祀典、著名族人事迹以及戶口情況等等,内容十分豐富。其核心内容在于記載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緣統緒。

盧氏族譜在記述相傳世系和遷徙傳衍情況中,内容較爲翔實;介紹先祖業績與風範,一般比較客觀,有的還補充或訂正了曆史事實(如盧琰之後“九支盧”)。宗族有識之士認爲,修譜“藉使族人皆能效法基祖之力行,鑒前事之得失,而因時通變,精誠團結,互愛互助”,“不諱短缺,不尚文飾,誠足以警惕族人”。

盧姓家譜文獻目錄

福建漳州《範陽盧氏宗譜》清道光抄本

《墨溪盧氏族譜》

《青洋盧氏族譜》

《盧氏族譜》

《靈山盧氏宗譜》

《範陽郡世傳家乘》

湖南靖州《盧氏族譜》

《範陽盧氏宗譜》

《新編禮儀盧氏支譜》

《忠義世家盧氏族譜》

盧姓字輩

廣東潮州先祖盧侗所拟族譜輩份:

惠澤益千萬,尚學士應光。淑德在儒修,詩書敏以求。邦家瞻碩範,平治裕鴻猷。

福建福州市郊盧濱洲村世序排行詞:

字行:天蔚日宏,世代興隆。詩書濟美,忠孝連芳。

文章啓運,禮樂傳家。積德爲寶,作述輝明。

(正字)名行:口口口口,生财有道。卿相賢良,才能俊秀。

成功可永,修善克昌。學宗孔孟,邦國時光。(代字)

福建順昌榜山《忠義世家盧氏族譜》排行詩:

甲辛生金,玉賢成德。均齊方正,安富尊榮。

文章禮樂,爵鼎冠裳。功豐績偉,祚永澤長。

江西修水盧鑒公派下(二十八世起)行輩詞:

崇儒重道從先進,盛德鴻才作大方。忠厚傳家昌世緒,文章華國啓賢良。

二協懿親爲令嗣,恩培吉士佐中邦。谷贻早幸前谟永,祥發同瞻福祚長。

江西銅鼓縣尹公派下(二十一世起)行輩詞:

日新全美德,禮義振人綱。道通和順性,雍睦裕嘉祥。忠賢方晉拔,澤遠慶源長。

浙江靈山《盧氏宗譜》新編排字母(自第二十九世起):

禮義廉能,惠愛慈謹,雅淑淳清,尊榮顯耀,

谟烈鼎新,肅雍敦睦,倫叙修明,淵源昭穆。

回目录

参考资料10 黄檀硐社会调查(卢安坚改标题) 本期介绍制作夹被的传统植物染料——靛青。

靛青的植株称“蓝”,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浙南地区的温州市、台州市、丽水市等,均有种植记载。其中,中雁一带的赤水垟、黄檀硐等村庄,所出靛青质优量多,在当年堪称前茅。

黄檀硐村落规模小于赤水垟;因交通不便,远离城镇,基本保持原始形态,相对适合田野调查。

财产多得出奇

黄檀硐海拔400多米,是灵山景区的山谷盆地。站在村头,从东往北点过去,依次是石嶂岩、桃岩、岭根山、龙洞山、蒲溪根山、门前山、上岗坪、横岗、岩上岗等,密匝匝地将村子抱了个严实。

根据老村长卢发铎提供的资料,黄村约在1426年(明宣德年间),由卢姓先祖开发而成。至今全村男丁姓卢,种植稻谷、番薯、靛青等作物(当地人习惯将蓝和靛统统称为靛青)。稻谷番薯充饥食用;蓝打制成靛后,流通市场,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正是靛蓝使黄檀硐引起外界注意。

蓝,春天下种,冬季收获。制靛时需经过十几道工序,如采摘、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等,虽然繁琐,且需要一定的技能,但由于收益远胜于稻谷,所以获利颇丰。黄檀硐山高、水好,加上气候、土壤适宜,所出靛青颜正色纯,价格自然又和别处不同。

村头闲憩的老人告诉我们,黄檀硐的祖上曾经靠靛青累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当地人叫做“财产多得出奇”。如晚清时,黄村的太祖们在乐清到处买田,最多时仅水田就拥有7000多亩!后来土匪垂涎黄村的富庶,拉帮结伙来骚扰,村中的几家大户一口气买了12杆枪来自卫——12杆枪,在当时都可以武装一个排了。再后来,“土改”定成份,不足200户的村子,居然有40来户富农地主!最富的一户人家有田1000多亩;最穷的20份人家,是“田不够种”。苦大仇深的长工、雇农,黄村竟找不出一个……

但是黄村的发家史也非直线上升。这主要取决于制约靛青生产的两个因素。一是荒年,民以食为天,靛农必然大量削减蓝株种植面积;另外是因为化学染料硫化蓝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温州的颜氏染坊即记载有引进德国硫化蓝事。化学染料虽对人体、环境不利,但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自问世伊始便是植物染料的头号劲敌。

(根据资料显示,上世纪我国靛青的生产曲线,与硫化蓝相关的主要是4个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诸国便有硫化蓝行销世界各国,至二十年代呈上升趋势,我国靛青生产开始受影响;二战结束后,德国是战败国,英国则忙于战后建设,无瑕顾及染料等化轻工业,我国靛青的生产、使用得以恢复;此后由于内战等因素,农业方面受影响,硫化蓝又大行其道;建国初期,因无外币购买洋靛——硫化蓝,国产土靛最后一次得到快速发展。)

黄檀硐人最确切的靛青盛事便是在建国初期的1950-1952年。以69岁的卢发钊为例,当时他20来岁,正长成劳力,家中的10亩田在父亲的分配下,种水稻3亩、靛青3亩、番薯4亩。收成获利为:3亩水稻收谷1200斤,按时价可卖24银元;4亩番薯收番薯干3000斤,可卖20银元;而3亩靛青,制靛约26缸,1缸时价15银元,当年共得400银元!将近水稻番薯总和的10倍。

(关于靛青的几个换算数字:1亩靛青植株约可收3000斤靛草;1斤靛草可打靛0.35-0.40斤靛青;打制靛青的坑称地缸,约350斤靛草可打靛1缸;1缸靛青约120斤左右。)

但黄檀硐人坚持称靛青是“副业”。用卢发铎的话来解释,是“再贵,也当不得饭吃。”水稻、番薯的种植面积一直被保持。1954年后,黄村进入“合作社”,靛青盛年从此一去不返。

制蓝成靛

如果详细介绍“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还得从蓝说起。

做为农业社会里获利颇丰且日常需用的经济作物,我国的古典文献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均详细记有蓝的相关知识。根据记载,蓝本植物里可制靛的有菘蓝、蓼蓝、山蓝(马蓝)、吴蓝、苋蓝等五种。浙南地区种植的多为山蓝。

山蓝春天植条,冬季收割,喜阴,最有利的生长环境是大树遮蔽下的腐殖土,成熟植株以叶片厚、黑为上品。枝叶可制靛,也可入药。根部即是中草药里的板蓝根。

农历十月间,靛蓝植株完全成熟(约60公分),截取下半部的枝节存于地窖,用作第二年压条;上半部的枝叶赶在第一场霜降前,打制成靛。

打靛是力气活,也费时间。

先是将300多斤的枝叶挑到地缸里(地缸,在田头挖的专用于制靛的土坑,深1米许,直径2米多,内用石灰或水泥抹平),放足水,用一根2米多长的竹棍将满坑的蓝枝蓝叶来回搅拌,至少每天3次,使其充分浸泡。约5-6天后,枝叶腐软发黑,捞至地缸上方的“浸渣园”里(按:浸渣园是一个圆形小地坑,顾名思义是将已浸泡的枝叶再浸泡一次,物尽其用)。然后往地缸加海灰(每百斤蓝靛叶约加海灰10斤,时价0.22元/斤,购自邻近的白石镇。运输费另计),完全拌匀后,开始打靛花。

打花赶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熟练的靛农边打花边观察靛水颜色,称为看“水门”,日照之下坑水反光,“水门”很难目测准确。不会看“水门”的靛农一般用舌尖尝试靛水咸淡,来判断火候),用两把自制的“靛耙”,二个人面对面举着,站在坑两边,你来我回地使劲朝坑里打,一打半个多小时,直至坑水翻起成堆的靛花。

取菜籽油,滴入几羹匙,随手搅拌约半分钟,靛花烟消云逝。沉淀3-6小时,放掉上部的清水。然后在地缸下方的“地园”(也叫“地凹”,长方形小地坑)上架“卷筛”,用小桶舀取地缸底部浓汁,过筛,汁水流入地园;废渣团成小块,丢弃。

地园里的汁水再经一周左右时间的沉淀,基本汁水分离。放掉水,下部积淀的就是稠糊状的靛青了。

靛农一般置备1-2套地缸,轮流作业。打靛期间,地园里的成品靛可以数次叠存,此时上门的买主可直接去田头提取。待一季作业全部结束,才将靛青挖取回家,密封在大青缸里(现为塑料桶),可保3年不变质。

(制靛过程中,靛农们常一再强调“赶在霜降前打”、“不在太阳下打”,说是祖祖辈辈传下的经验,不然打不出好靛。若用科普知识分析,其实是发酵与酸碱度两个概念的被神秘化。靛青是活性染料,需25-30摄氏度才能发酵,降霜时气温过低,自然无法打制。而酸碱度,虽然一张试纸或一杆试笔即能搞定,但传统的靛农没有运用现代科技工具,依靠的仍旧是几百年来目测口试的累积经验,于是平添了许多紧张。)

黄檀硐传统的做法是“一年打二次靛”,即七八月间,家里的老人、孩子、妇女先上阵,去田间一张张摘下已成熟的叶子,先打一次叶;到农历十月,再割下植株上半截,打第二次靛。这些年由于靛青卖价太低,黄村人连枝带叶都懒得打,自然谈不上“先打一次叶”了。仅余的几块靛青田里,第一批成熟的叶子由于无人采摘,枯萎脱落,黑黑地遮了一田垄。

4个种靛人

黄檀硐最多时种植靛青200多亩。比较起来,现在实在是式微了:2003年,全村6人种靛;2004年,全村4人种靛,种植面积4.2亩。并且是仅种植,将植株分段出售——枝叶卖给附近村子里尚在打靛的几个人,如山脚下里章村的黄宣法,0.20元/斤;根部(板蓝根)售给药材店,新鲜时1.00元/斤,晒干后约5.00元/斤。

(至于打靛,黄檀硐停止已有二三十年。村东、村西废弃的两排地缸,或堆肥料,或种白菜,旧日模样已渐依稀。当年近水楼台开张的两家染坊,也早已人天相隔,渺无踪迹。)

4个种靛人中的卢发康55岁,今年种稻谷20亩、番薯2.5亩、靛青生姜各2亩,在村里是种植大户。问他种植方面的收入,说是“没处讲,多了不行,少了又不行”,不愿透露。但显然,靛青占的比例已微乎其微。

卢发康说自己是想打靛的,虽然现在靛青卖得太便宜,1斤大约就1.00元钱,最贵也只卖到1.50元/斤左右,但比起卖枝叶,无论如何,终究是多赚几毛钱。

卢在村里找了一圈,找出2只较完整的地缸,出钱转让过来。打靛需要两个劳力搭档,就去动员比自己小2岁的卢宋钦。卢宋钦种靛一直种到去年才停,觉得“没意思透了”。见卢发康找上门,马上泼冷水:“甭打哪,把俫妆起打!值几分番钱?白白力用得爻……”

价格低、市场需求量小,这是摆在靛青面前的两座大山。卢发康找不出理由说服卢宋钦,干脆连自己也取消了念头,不打了。于是又是卖枝叶、卖板蓝根。

从药效来说,“双年”板蓝根(山蓝第一年收割后如不挖出根部,第二年仍可抽出枝叶,成长植株)优于单年根。两者在外形上区别不大,仅双年根略粗于单年根。黄檀硐人现在是越省事越好,经常连根也懒得挖,等上两年了,才用锄头锄出来。药材商上门收购时,黄檀硐人说:是双年根呢。药材商淡淡一笑:我晓得双年根好,但买的人多半不相信呢。如此几次,黄檀硐人连单年双年也懒得说了,称掉就算,反正是自己图省事,第一年不用掘桩,第二年不用栽种……

惟一兴奋的卖“桩”事,是去年“非典”期间,新鲜的板蓝根1斤卖到25元!那几天种靛人简直似过节,一个劲地担心夜里遭窃。卢发康将电线从家里一直架到田头,点起灯,日以继夜地挖。

(据我们了解,中雁一带的靛青曾经有过一线转机。约10年前,忽然有外国人向邻近的XX村订购靛青,1.50元/斤,价格高于国内市价。最重要的是,这个外国的什么公司需求量大,几乎是有多少要多少。当时这一带基本上已不种靛,受此消息鼓舞,卢发康他们又纷纷恢复种植。

但好景仅持续了四、五年。原因是XX村的种靛人在靛青里做手脚——将水库里的淤泥拌上化学染粉,掺进靛青,霎时使100多斤的靛青膨胀成600多斤!这几户种靛人当年大赚了一把,据说盖了好几排房子。带给本地区的结果则是:对方抽回了订单,至今不再光顾。)

眼见黄檀硐人越种越少,山脚下的打靛人黄宣法劝卢发康:你甭只种起卖丐我,妆起打嘛!

卢发康说自己不会打。黄宣法又劝:黄檀硐人勿会打靛?!你妆起打哪,我走来帮你。

卢发康其实会打靛,只不过没达到看“水门”的水平。但他终究没有重新举起祖传的“靛耙”,只是下决心将靛青种下去,种到自己种不动为止,“不过也就我这一辈,儿子一辈是不种的。”

卢发康的几个子女都在县城做工开店,基本不回山村。

伢郎钱云桃

靛青伢郎(经纪人)在黄檀硐的生成发展经过几个阶段的演变。

黄檀硐人开始时纯种植,由染坊派人上门收靛;其后由于染坊众多,温州的平阳、台州的黄岩等地,出现中间商靛青行,靛农肩挑船运,将靛青送到靛青行,再由靛青行贩给各处染坊;再后来,靛农里面分化出职业(或兼职)靛伢郎,跳过靛青行,直接将靛青从生产地卖到染坊。平阳靛青行受此影响,生意大落,改而中转矾、红糖、茶叶等土产。

据说黄檀硐的伢郎最多时达20多个。不过我们今天采访的,是邱星伟先生推荐的赤水垟钱云桃师傅。邱先生是白石人,对地方文史很感兴趣,这两年正在准备将自家祖辈的染布事整理成篇,对钱师傅们较了解。

钱师傅祖居赤水垟,“太公手里开始种靛”,父亲每年打30多缸靛青,称得上靛青大户,但不参与买卖。钱师傅1923年生,在村里的书院念过《孟子》、《大学》,后随父亲务农种靛。20岁时介入伢郎行业,至1955年“打击投机倒把”运动时止。

钱师傅说,刚开始时,他仅试着将自家的靛青挑出去叫卖。浙南染坊遍地开花,并且必定搭着个6米多高的染布棚,远远地就能看见一幅幅新染就的蓝布在风里摇晃,很好认。走到染坊门头,问一句“老板,靛青要否?”挺简单的。

但开头几年利润很低。比如有一年,好像是民国十几年,靛青卖价很高,伢郎上门收货是25银元1缸。但卖到染坊,也就27-30银元,扣除运费,其实所赚不多。为什么?钱分析原因,认为是染坊虽多,靛青也多,“你一间店开着,吾也走来问——靛要否?渠也走来问——靛要否?你就会拣。颜色白的讲冇力;价格高的讲太贵。自然只能赚一点点。”

真正尝到甜头是在五六年后,入行时间长了,染布店认着人了,靛农也认牢人了,这个时候生意就做大了——据钱师傅回忆,最多时一条船就“放去”5000斤!利润自然上去了。

当年钱师傅贩靛的路线是:赤水垟起步,雇工挑到白石河埠头,雇“河泥溜”(小船)划到有陡门的地方,如乌牛浦、七里港、万丈埭及灰桥、飞云江等,然后换大船,直奔平阳、文成、泰顺、温岭等地而去。也有几处不用换船,如瑞安,可以“河泥溜”一溜儿撑过去,顺路经过永强。

如用承卖点来标注,是:温州地区仅永嘉没去,永嘉染坊多用地产靛;丽水地区去过玉壶(现属文成);台州地区去过路桥、松门,路桥当时开着3家靛青行;最南去过福鼎铜山,宁德那边没去……

钱师傅最大的主顾在平阳、瑞安(平阳靛青行此时已停做靛青生意)。据他回忆:当时平阳染布店最发达的是在金乡和湖广店。金乡有王金华染坊、徐广源染坊等老字号,湖广店的戴氏染坊有乃玉、乃快等兄弟。两处都是用靛大户,乃快家的用量甚至超过王金华染坊。“湖广店染布、染纱,生意做大显。渠拉染布,用板夹也有,用石灰堆也有”,但“店面比金乡小,金乡是大老板。”(按:“用石灰堆”指灰染,即蓝印花布。当时戴家为打开福建北部市场,既制作夹染,也制作印染。)

牙郎将靛青一路迢迢脱卖到染坊后,如看到当地某物价格低廉,经常会用到手的银元大量购买,以期回程捎带着再赚一些。钱师傅当年常买的是谷、牛。有时谷买得太多,运输累赘,又在下一地用2000斤谷换成1头牛。牛是农家的好帮手,路上赶着也温顺。惟一担惊受怕的,是日寇横行时期。

有一次钱师傅搭青田船一路下来,快到温州西角时,鬼子的飞机“呜呜”叫着抄过来。钱师傅直叫皇天:“冇界!冇界!日本人眙着,牛会丐打爻显!”急忙扯了块篷布连牛带人遮上。

黄村夜谈

我们对黄檀硐的调查始自2001年10月份。本次进村,是想做一个现状普查。70岁的老村长卢发铎忙前忙后,帮着我们白天找人、夜晚开座谈会。

黄檀硐的日子随着靛青的式微而一落千丈。现在的黄村,户籍册上挂着375户,实际仅住67户。村居环境本来漂亮,人一少,更是幽靜得像座疗养院。

   黄檀硐村实住居民统计表: 年龄 男 女 总计 -9 1 5 6 10-19 6 2 8 20-29 1 1 2 30-39 3 1 4 40-49 9 8 17 50-59 8 7 15 60-69 17 11 28 70-79 22 28 50 80-89 3 7 10 90+ - 2 2 总计 70 72 142 其中:弱智5名,残疾3名;

40-59岁鳏夫7名(此年龄段女性无寡居。如丈夫去世,通常是将子女拉扯成人后,改嫁至外村);

村干部8名全部为男性。如遇“计生”宣传,临时找1名女性居民配合。

黄檀硐目前的生活水平在乐清市属贫困级。乡政府处记录的2003年人均收入2366元,基本由外迁户创造,住村居民距此颇远。眼下黄村最突出的问题是老年人群的赡养事宜。全村60岁以上的居民,享有退休金的仅2人,其他的人多靠自给自足。(乐清市民政局“低保”该村13人,每月资助100元;另每年年终选择困难对象约5户,各补助300-400元。)

据知情人透露,外迁下辈定时付钱付粮食给父母的,不多。老年人如夫妇俱在的,生活上还算有个照应;若配偶已去世,通常就是孤独一人守着一大座老房子——直至生病卧床,才被接到子女家中(或由邻居上门照顾)。

另如公共设施方面:

无医疗场所(村里的2家日杂店兼售感冒药。如生病,需打电话到10公里外的三峰垟村,请赤脚医生上门诊治);

无教育场所(原有小学一座,已于去年撤消);

无娱乐场所(不放电影。卢氏宗祠盖有戏台,曾经有村班频频粉墨登场,至1990年曲终人散。现有的娱乐形式是下象棋或看电视,67份人家约有30个电视机,彩色,可收6个频道。老人活动室有一架对外开外。另老人协会的成员每隔2-3年可免费去雁荡山等本地景区旅游一趟);

无菜场(仅有一个肉摊,“菜蓝子”工程基本靠在自家院子里种几棵白菜解决。偶有山下的鱼贩拉一车鱼进山叫卖)……

2004年11月6日,黄村肉摊售价和县城、市区比较(单位:元/斤):

黄檀硐村 乐清县城 温州市区

瘦肉 10.00 9.00 9.00-10.00

白肉 6.00 6.00 5.50-6.00

排骨 8.00 8.50-9.00 9.50-10.50

猪肝 10.00 10.00 10.00

猪脚 7.00-8.00 7.00-8.00 8.00-8.50

又如职业方面,除基本为农业人群外,另有特殊者5人:肉贩1个;剃头匠1个;粗石匠1个;神汉1个;传教士1个。 (原有木匠1个,因年高已歇业。)

(粗石匠是黄檀硐特有的职业。黄村的房屋底层基本由青石垒成,富户另在室内铺排木板。粗石匠专门替人垒石头墙,工资比泥水匠稍低。)

通讯、交通:目前手机无信号,电话13部(其中2部为公共电话,拨打乐清市话1次0.50元);盘山公路1条,1辆私人巴士每天往返县城2趟,路程15公里,票价6.00元/张。

再谈黄村人的信仰。黄村基本信仰佛道(其实是道,但黄村人说自已“信佛”),盖有娘娘宫1个、梅花宫1个、地主爷殿1个、赤岩殿1个、下殿1个。近年渐有人改信耶稣、基督,但村民不准其盖教堂,若“设在屋里”做礼拜,则“由他”。神宫香火颇盛,每逢初一、十五,女性居民结伴而行,花大半天时间,将5处香火逐一点上。引用63岁的黄阿娇原话,是:“反正冇事干”。

回目录

参考资料11 谁来抢救谁来抢救800岁古村 古民居保护存在三大困境

http://www.66wz.com   2007年06月20日 09:08

破旧不堪的古民居亟待保护。   

温州网讯 古村落承载着乡土中国千年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被“遗忘”在乡村的“老宅群”往往年久失修,坍塌,荒弃,被保护开发的只是“冰山一角”。   

偏远山村来了联合国官员   

6月15日,乐清市城北乡黄坦硐村干部卢琴桂在村口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边,回忆起几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组成的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团来村里考察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   

“那天乐清市里的领导陪同他们一道过来考察时,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住的村子在专家眼里是件了不得的宝贝啊!”   

黄坦硐村位于海拔400余米的高山上,据卢氏族谱记载,800年前,卢氏族人来此定居建村。历史上盛产靛青,现以种植水稻为主。该村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村内古屋、古庙宇、古祠堂、古匾、古木雕装饰,以及古老的习俗文化存留尚好。   

6月2日,当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团的专家,踏上这片深藏在大山腹地的美丽乡村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着惊叹。   

黄坦硐村入围首批中国景观村落的消息传出后,卢琴桂和许多村民都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由联合国教科文等专家组成的评审团是乐清市规划建设局邀请前来的。据评审团专家介绍,“中国景观村落”的概念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景观”。据介绍,有优美的山水环境,有数百年以上的建村历史的自然村落,村落里有一定存量的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并体现景观的独特性、文化的多样性和审美的艺术性等,均有条件参选“中国景观村落”。   

中国景观村落自去年11月份正式确定后,通过专家推荐和地方申报,第一批入围中国景观村落的全国共有20多个古村落,温州市仅黄坦硐村入围。   

然而,欣喜之余的黄坦硐村民心里更多了一份担忧,和温州许多乡村的古村落一样,黄坦硐村那些“老宅群”因年久失修,不少已濒临坍塌、荒弃,如何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村民面临的现实问题。

承载百年沧桑的老宅   

坐落在黄坦硐村西边的两进屋,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民居,正房及两侧厢房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此外,村里还有古色古香的下垟大宅,雕梁画栋的卢文周家宅和卢福涛家宅等8处百年以上的大宅院。   

从小就在古宅里长大的黄坦硐村主任卢国友,对这里每一座老屋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黄坦硐的古民居有30多座,村里最多时容纳了卢氏300户人家。原先有1000多人的村子现在只有100多人仍坚守着这些古宅,大多是老人、小孩。由于年久失修,一些古民居已岌岌可危,两进屋正房的柱子已经倾斜。卢文周家宅两侧正房与厢房转角悬梁连接处已经塌陷,不得不用木棍支撑着,下垟大宅里,原先雕花的木窗子腐烂后,全部改为现代的玻璃窗代替,使得原先古朴庄重的百年老宅变得有点不伦不类。“再不保护,这些明代、清代建筑恐怕只能在照片里看到了。”卢国友说。   

卢琴桂告诉记者,黄坦硐村由于经费限制,目前受保护的古宅只有10家,还不到全村古民居的三分之一,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在外地做生意、打工,许多房子成空宅,“个别村民嫌老宅难看,近年拆掉了老宅建起了红砖房,有些人外出打工多年没回来,老房子塌了也没人管。”   

乐清市文物馆退休干部陈纬是当地有名的文物专家。据他介绍,二十年前,他踏遍乐清山山水水,进行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当时仅仙溪南就有多座明末清初的建筑,但现在,保存完好的已寥若晨星,像黄坦硐村这样连片的古民居更是难得一见。

古民居保护的三大困境   

黄坦硐村古民居既然有那么高的文化价值,为什么在保护中会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据我市文化界一些人士透露,现行的古民居保护存在三大困境。   

一是认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误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运动,存在简单的城市化倾向,造成乡村民族地域特色的丧失。   

二是维修费用高,资金匮乏。许多古民居的维修费用甚至高于新建建筑,居民的保护积极性普遍不高。而且,按照现行的政策,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不能补贴私人产权的文物,不少重要价值的古民居,因而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保护。   

三是政策法律滞后。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不能完全适应古民居的保护需要,一些地方性法规也有明显的局限性。由于法律的滞后,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对古民居一些物品和构件进行大肆的收购、走私,同样也给古民居保护带来损害。   

保护黄坦硐村古民居最缺的还是钱,虽然村里迄今投下的资金已逾百万,但惠及的古民居也仅是“冰山一角”。   

对于保护资金,卢琴桂算了一笔帐,如果黄坦硐村全村古民居要保护起来的话,那么投入的资金将是千万元之巨,但是对于这个人均年收入只有1200元的穷山村来说,毕竟这是个不现实的事情。

谁来抢救800岁古村 古民居保护存在三大困境(图)

--------------------------------------------------------------------------------

http://www.66wz.com   2007年06月20日 09:08   

破局还要讲究策略   

对黄坦硐村古民居的保护,目前除了乐清市旅游局向该村投了部分造路和建厕资金外,政府对黄坦硐村古民居的保护资金投入还是零。但是,由于最近黄坦硐村入围中国景观村落,乐清市规划设计院院长陈显秀表示,下步将会考虑在这方面投入一些保护资金。   

“古民居靠单纯的保护,事实上还是很低效。”乐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刘顺祥,对古民居保护曾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乐清市可以借鉴宁波、绍兴、乌镇等地的经验,对一些地处偏僻,不便于保护的古民居采取异地迁建的办法,即整体拆除,拆下的构件集中保存,用于修建古民居一条街,或者迁移到公园等处重新利用。   

市人大代表陈立森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要把黄坦硐村的古村落保护好,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关键要让老百姓从保护中获得真正的实惠,这样老百姓才会配合,不论发展旅游业还是做博物馆,一定要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要让他们感受到保护的好处,然后才会有自豪感,才会有保护的自觉性。   

陈立森代表另外还提到,央视最近报道了安徽省黄山市出台《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向海内外推介全新的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黄山市首批推出106个村落,海内外人士可认领保护古村落或单幢古建,认领者可获得古民居的居住和使用权。“事实上,黄山的经验不失也是解决黄坦硐村的一个好办法。”陈立森说。   

记者蓝盾 通讯员徐琴微

回目录

   参考资料12 浙江省乐清市黄檀硐村

中国乡村开发网

村落名称: 黄檀硐村

行政所属 浙江省乐清市城北乡

规模大小: 古村落面积5.1公顷,建筑数量52座,保存古建数量38座

现有人口: 1035人

荣誉称号: 2006年被评为第一批“温州市级历史文化名村”

自然环境: 黄檀硐古村落坐落在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北雁荡风景区和中雁荡风景区的中部,古村落地处山谷底部,群山环抱之中,空间形态艺术性高,有“世外桃源”的环境氛围。

历史年代: 建村于南宋,距今800余年

宗  祠: 卢氏宗祠一座

古树名木: 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南方红豆杉一株,树龄500年

国家二级保护古树:罗汉松三株,树龄300年,红楠一株,树龄300年

国家三级保护古树:樟树一株,树龄130年

著名建筑: 古村落建筑大多以明清建筑为主,以整体取胜,古建筑高高低低坐落在狭长的山坡上,因势而造。其中以卢氏宗祠、下垟大宅、卢(财主)家宅、卢耀达、卢孔华家宅等13座古建筑较为出名。

历史名人:

村落介绍:   

黄檀硐古村落座落于四周群山环抱之中,布局要素由寨门、村口、街巷网络、溪河沟渠、宗祠、庙宇、院落构成,形成了“两溪穿村,石桥横卧,巷道纵横交错,院落毗邻相接、寨门险要狭窄”的肌理形态。村落布局巧妙自然,高处俯瞰古村落,山色、石质及黑瓦、石墙、木板壁的古屋浑然一体,其完整性和原真性实属罕见。   

村落内建筑大多为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民宅,极具明清建筑特色,还有少量宗祠、宗教建筑。民居多为三合院,蕴含着木石的天然本色。从个体院落看,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院墙多为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式纹理,浑厚、封闭;建筑单体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院落大门有门楼并有石雕或石刻;建筑材料都是山里的原木、山石及少量的砖和白灰。原木和山石都保持着它们天然的本色,弯的就让它弯,糙的就让它糙。建筑基本多为石材,上部为木结构,屋顶为小青瓦。从群体布局看,古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狭长的山坡上,因势而造,随周边山势的走向而蜿蜒。石级台阶在民居间折上或折下,形成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   

黄檀硐古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a、与形成村落的山水环境紧密相接,村落形态完整紧凑和奇特,上下水口皆有瀑布飞漱其间,村落空间十分封闭幽静,其意境最为接近桃花源记,古人称“寻得桃源”至为精辟。b、新建筑极少,建筑群整体性甚好,加上村口的古关隘,古石刻,古山道,村中的堪称浙江之最的天然盆景古罗汉松,实属罕见。c、乡土气极浓,它的山石墙、驳岸、房屋及跨溪小桥等就地取材,极少修饰,无程式化和脂粉气。表现出乡土文化的那份淡泊宁静、淳厚自然,集中体现了浙南农耕文化的氤氲。d、古村落保留了较完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形态,同时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拥有从靛青提炼到印染工艺的“活化石”——夹缬生产最为完整的一套工艺流程最为出名。 因此整个古村落从民居和院落的单体布局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孔孟之道宗法观念的法理和秩序。从村落选址和总体布局上强调因地制宜,并崇尚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回目录

参考资料13   景观村落评审考察 乐清黄檀正式启动

中国景观村落评审考察工作正式启动!6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杜晓帆官员、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副秘书长周珂等一行五人在浙江乐清黄檀硐古村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乐清市副市长李银巧、乐清城市规划建设局局长詹必华、副局长林瑾瑜、乐清规划设计院院长陈显秀陪同考察并进行就黄檀硐村的保护与发展前景进行广泛交流。副市长当场表态,乐清有这样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是乐清的财富,将加大支持力度并落到实处,促进黄檀硐村保护。

回目录

给乐清市侨务办公室的信

乐建女士,您好!   

五月份到乐清探亲时市侨办给我们全家的热情招待,现在记忆犹深,再次感谢你们。我的大儿子卢艟已知你们需要拙著《美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一事,已经从北京寄出,相信你们不久就可收到。   

在乐清期间,我实现了到城北黄檀硐寻访祖居的愿望。回到美国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所以写了一篇《黄檀硐寻根记》的短文,并且将它寄给了其祥兄。原来只想写一篇感想。写到后来,就萌发了希望能让有关的领导部门作参考的想法。所以,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我想将它发给你们是最合适的。现通过电子邮件寄给您,请您和吴主任以及其他朋友们提出宝贵意见。如蒙转交市里有关领导,则预表感谢。如您认为有必要,我可以通过邮局寄上带有超级连接的原文,它可以在阅读时配上我拍照和收集的图片,更形象些。   

在这篇文章中,我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访问以后的喜悦之情。与此同时,也担忧这个文化古村落的现状,觉得它频临被历史湮没,保护它已迫在眉睫。最后分析了一些有利条件和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保护、激活和振兴黄檀硐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我认为,保护古村落与单纯的开发旅游资源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前者是保护传统文化。古村落是由村民和他们的居住建筑、文化传统(包括宗族观念)、宗教信仰和一切传统的生活环境构成的。离开了本村的居民,保护古村落就无从谈起。国家新近颁布了物权法。如何处理个人、政府,以及公司之间的关系,都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拙文中表达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毕竟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精华和糟粕)对我的影响很深,同时又离家很久,未免脱离当前的社会现实。不过我想,只要有一颗真诚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该当不难辩正。   

请向吴寿喜主任和周越女女士代好,并转达我对陈胜峰部长的问候。

     

卢安坚

  

2007年8月6日于美国华盛顿

回目录

  回《故国景观》主页 - 回《休闲保健》主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