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长宁区智慧养老产业园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07-14 06:39: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1月4日在长宁区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长宁区区长   张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长宁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一年来,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提升防控能力,优化防控措施,防控成果不断巩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牢牢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确保政策调整在我区平稳落地。

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面对空前严峻复杂的新一波疫情,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迅速激活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以快制快开展疫情处置,刻不容缓推进“四应四尽”,持续开展十大攻坚行动。累计开设18家集中隔离点,建成区级方舱7个,定点医院床位扩容至500张,我区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死亡。加强物资保供,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立体保供网络,封控期间,有序做好政府礼包发放,累计发放8批共278.95万份。经过艰苦努力,与全市一起迎来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

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持续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四项机制”,组建常态化应急处置专班,保持24小时响应。强化“三公(工)一大”,高效协同开展风险人员排查、落实管控措施、流调溯源等应急处置工作。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按规定持续做好重点行业、重点场所相关环境监测和人员核酸筛查。加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出入口管理,全面推进“场所码”“数字哨兵”部署应用。做好入境人员闭环转运,严格落实集中隔离闭环管理。强化来沪返沪人员管理,实现快速检测、动态跟踪。加强疾控体系常态长效建设,优化区疾控中心功能布局。常态化防控期间区新增病例数在全市始终保持低位。

全力打好疫情防控主动仗。紧密对接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动态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及力量配置,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聚焦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持续扩大全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面,累计完成全程接种73.4万人,接种率106%。出台防护指南、就医指南,公布发热门诊、发热哨点、服务咨询热线,普及科学防护知识,不断优化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抓好分级分类诊疗,全面关注脆弱人群,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全力保障居民治疗、用药等需求。积极做好医疗设施设备、防疫物资、隔离房源等筹措储备。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构建多元化粮食供应网络,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二)抓牢第一要务,增强发展动能,区域经济恢复向好。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区域经济的冲击影响,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推动区域经济加快恢复、“V”型反弹、持续向好,前三季度GDP增速率先实现翻正,增速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5.6亿元,同比增长3.5%,位居中心城区第三,其中区级税收完成146.2亿元,同比增长7.8%,位居中心城区第二。在留抵退税规模达99.86亿元、总量仅次于浦东新区的背景下,税收仍实现正增长实属不易。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8%,其中区级税收增长13.9%。

全力以赴抓招商、优服务。构建“1+8+4”联合招商新模式,积极融入“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动,举办进博专场推介会,全区共引进重点项目730家,上当年引进重点项目产税22.3亿元。楼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72幢重点商务楼宇平均单位面积产税达到10706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1.78%。亿元楼达33幢,其中金虹桥国际中心成为去年全市首幢税收“百亿楼”,南丰城、新虹桥中心大厦分别成为月双亿楼、月亿楼。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出台区“暖才惠企36条”。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提供融资支持超21亿元,“长宁企业贷”担保贷款增幅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做深做优“三级三系”服务体系,走访企业2万余次,问题解决率达95%,助力1家企业成功上市、2家企业上市申请获批。

全力以赴强产业、增动能。“3+3”重点产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实现综合税收258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56%。其中,金融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生命健康产业增势良好,分别同比增长62.1%、36.7%、20%。三大新兴产业能级稳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集聚产业链关联企业460家;认定首批3家金融科技企业,区内首家公募基金泉果基金入驻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修订生命健康产业政策,拟定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动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总部增能”计划,连续举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重点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家,累计达80家。加快前瞻布局,制定元宇宙、智能终端、绿色低碳三个新赛道区级行动方案,揭牌成立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虹桥分院)。

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促进有效投资,推动晶耀虹桥等4个经济楼宇开工建设、文化大厦等3个经济楼宇竣工。配合市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北横通道长宁路路面恢复及配套绿化建设提升。激发消费活力,承办上海制造佳品汇、上海邻里生活节启动仪式,凯田路分时步行街正式开街,获评上海时尚之都建设示范区。亿元以上交易量的电商平台21个,交易总额居全市前列。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48万亿元,增速位居全市前列。新开首店102家,占全市比重超过10%。积极稳外资稳外贸,组织33家企业参展第五届进博会,意向采购金额创历届新高。盒马跨境GO新零售模式落地东虹桥中心。长宁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正式运营。全年实到外资6亿美元,同比增长0.84%。

(三)把握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优势进一步厚植。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大机遇叠加赋能、联动发展,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打响“最虹桥”品牌。成立东虹桥发展办公室,发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清单、重点产业目录以及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推动总体方案26项高含金量政策落地,其中设立招收面向全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等20项政策有效实施,研究形成新一轮虹桥政策升级版建议清单。长宁片区综合税收同比增长23.7%(剔除留抵退),占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比重近40%。“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成为第三个市级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制定发布生态园18条政策。与上海地产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促进老虹桥地区产业和形态提升。宜家荟聚、春秋总部、虹桥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优化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功能,持续打造“大虹桥商务会客厅”和“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品牌,举办大讲堂活动116场,服务2.6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虹桥友谊联盟”影响力,推荐3位外籍人士荣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5位荣获“白玉兰纪念奖”,均居全市首位。

深化“数字长宁”建设。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复苏的主引擎,成功举办首届上海数字贸易论坛,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落地长宁。尚街创邑空间获评首批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58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综合税收同比增长32%,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54%。软件信息服务业营收达到2520亿元,占全市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数字生活便民惠民,应用场景不断延展,便捷就医2.0版实现区属医疗机构全覆盖,北新泾街道智慧社区入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智赋百景”。启动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养老)建设,发布全市首个数字养老报告,开展首批“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试点。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建设,率先完成数字基座区校两级部署。长宁图书馆“新页书房”成为全市首个“智慧图书馆”。数字治理智慧高效,深入推进“一网通办”,网办率位居全市前列。扎实推进“一网统管”,城运平台3.0版上线运行。新建5G基站380个,全区5G信号基本全覆盖,助力机场集团“5G+数字孪生国际航空枢纽应用示范”项目获批国家新基建项目。建成数字长宁体验馆并运行良好。

做强改革创新引擎。发布实施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在全市首发注册许可容缺办理事项清单。加速推广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应用,推广比100%,位居全市前列。稳步推进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等改革试点。持续扩大“一业一证”试点,行业覆盖数和制证发证数均居全市第二。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签约合作,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深化“科创中国”试点,推荐6家企业机构入选年度“科创中国”榜单,“虹桥智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获评年度上海唯一的优秀双创示范基地,“上海硅巷”科创街区落地长宁。率先试点人才引进市场化评价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人才引进落户全程网办。出台留学回国(境)人员过渡期内租住人才公寓支持政策,首例新政引进的留学人才落户长宁。全年办理人才类落户6022人,其中留学生2036人,接近上年总量的5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关停并转”企业50家。

(四)坚持以人为本,办好民生实事,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全力打造更富品质的“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1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年度预定目标,持续推进民心工程,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破解“老小旧远”难题。优化为老服务供给,新增养老床位208张,完成适老化改造400户,万宏悦馨养老院正式开业,清池路养老院项目启动建设。入选全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区。发布全市首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优化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5所公办幼儿园新设托班,顺利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督导。着力改善居住环境,制定新式里弄卫生设施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新开工5万平方米,精品小区建设开工130万平方米、竣工65万平方米。加快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进度,全年开工312台、完工301台、签约510台。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新增居民错峰停车泊位310个。新建市级充电桩示范小区21个,居全市首位。

全面提升社会事业水平。聚焦“五个有活力”,促进教育高品质发展,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模调控达成目标。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同仁医院、程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选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全市首创社区全科医师在互联网医院多点执业。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光华医院获评全国中医特色重点中医医院。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打破医院围墙,跨前一步将心理服务送往校园、楼宇,做实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入选第五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以“何以爱长宁”为主题,打造6条音乐、艺术、非遗巴士微旅行线路,举办虹桥国际音乐节,推出云观展、云赏戏等线上“万千百”文化惠民活动,选送作品《爱上这座城》获第十九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虹桥街道入选上海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街镇。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全力以赴稳岗促就业,出台区级稳就业政策措施,举办“百日千企万岗”招聘系列活动,稳就业补贴惠及企业650余家,稳定就业岗位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2.96万个,完成全年目标110.28%,完成率居全市第一,仙霞新村街道获评第五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深化救助领域“政策找人”,全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额2.1亿元,惠及31万人次。区民政局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率先实现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措8472套,廉租住房做到应保尽保。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颁发首批优待证。推动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征兵、双拥、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对台、侨务、档案、残疾人服务、对口帮扶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坚持精品精细,推动绿色发展,善治效能充分彰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制定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指标体系,明确50项具体指标任务。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区治理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切实加强精细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户外招牌设施设置规划导则2.0版。新改建3座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创建8条市级精品道路,完成81项市政市容建设提升项目,延安西路凯旋路、延安西路江苏路等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延安高架长宁段、苏州河沿线重点楼宇景观照明提升工程完工,愚园路、西郊宾馆周边入选高标准保洁区域(道路)。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全年竣工25公里,累计竣工118.56公里,全区完成率70.52%,居全市第一。北新泾街道成为全市首个无架空线全要素整治示范街区。提升垃圾分类减量效率,加强湿垃圾就地处理,推广智能回收箱、装修(大件)垃圾清运模式,试点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一体化监管。

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启动实施新一轮城市更新“60+X”项目,完成中山公园区域融合开放品质提升及万航渡路道路改造工程,实现“六个百年”无缝衔接。新建公共绿地1.88万平方米、立体绿化2.56万平方米。苏州河中环桥下空间集约开发节地模式入选自然资源部《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并向全国推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PM2.5均值位居全市前列,入选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新启动8座社区生境花园建设,生境花园网络构建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建成市容环境观察点9个,入选市首批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示范单位2家。开展节水“清瓶行动”,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在中心城区率先完成整区域街镇林长制建设工作,36个河道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平均水质优Ⅲ比例达97.2%,居全市前列,朱家浜、午潮港获全市“美丽河湖”称号。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逐步扩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光伏建设规模。

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创新社区治理“一街一品”“家门口工程”,编制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社区评估指标体系,虹桥街道推进全过程民主基层实践获上海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十大优秀案例,上海市参与式社区规划导则发布会在长宁举办。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区社工协会完成换届选举,挂牌成立全市首家区级社工总站。“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项目完成118项,新华路街道行动规划获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年度卓越设计优秀奖,建成全市首家社区营造中心。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布局便民商业网点千余个,新增早餐网点35家,其中市级示范点8家,江苏路街道、华阳路街道入选上海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坚决守牢城区安全底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危险化学品、燃气安全、自建房安全等系列专项行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建成愚园路俭德坊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点。严把食品安全关,建立健全分层分级、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制,首批食品安全总监正式上岗。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聚焦电信网络诈骗等高发类案,坚持从严打击力度不减。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因地制宜开展“平安屋”“平安商户联盟”建设。

(六)坚持刀刃向内,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强化政务服务建设。规范行政许可运行,发布区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深化审批流程再造,创新“免申即享”改革,覆盖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医疗救助等项目领域。持续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新增11个自助服务专区,累计建成47个,终端办理业务超13.8万件。完成区行政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全区政务服务好评率超过99.9%。

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选聘新一轮区委、区政府法律顾问17名。细化落实八五普法责任清单,设立30个法治观察点。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率先设立涉企政策意见征集点,首创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联系点进园区、进社区、进窗口、进学校。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推进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

抓实能力作风建设。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江苏路街道办事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面开展“促发展、保安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工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正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落实落细。坚持过紧日子要求,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力度,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空前复杂的疫情形势和稳增长促发展的压力挑战,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我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在推动经济恢复重振中我们务实苦干、奋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我们把握机遇、主动作为,在人民城市建设中我们以人为本、相互成就,取得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长宁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尤其是在疫情防控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各条战线工作人员,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宁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地缘冲突导致粮食、能源多重危机同步显现,疫情反复延宕,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统筹好稳增长、促发展、保安全依然面临较大考验。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均衡,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韧性及抗风险、抗波动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产业能级还有待提升,营商环境仍有完善空间,企业对政策和服务的精准性、直达性有着更高期待。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需要不断提升,城区管理效能与安全运行保障仍需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在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就业等公共服务上还需下更大功夫。我们将直面这些问题,以更扎实的举措,尽心竭力改进工作,不辜负全区人民的重托!

二、2023年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力争与全市保持同步,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5%,精品小区开工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加装电梯完工300台、开工400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全面完成16项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以及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可再生能源建设等目标任务,做好“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巩固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稳增长、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能级,培育新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夯实稳增长机制举措。将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稳增长专班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调度,多措并举持续稳固经济复苏基础。细化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持续走访排摸,主动沟通服务,力争“多增少降”。

提升产业体系能级。以“3+3”重点产业为支撑,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加快航空服务业复苏,提升上海时尚之都建设示范区影响力,推动航空服务业、时尚创意产业迈上千亿级台阶。围绕“十百千万亿”目标,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抢抓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谋划布局未来产业,进一步提升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金融服务业的显示度和贡献度,推动元宇宙、智能终端、绿色低碳三大新赛道区级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加快集聚一批成长性高、创新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赛道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深化企业服务效能。不断优化“1+8+4”联合招商机制,统筹运用各类招商政策资源和力量,主动走出去招商,持续办好创投沙龙,进一步发挥营商合作伙伴积极性,形成更强招商合力。用好新修订的租税联动政策,进一步调动产业楼宇业主、经营者的招商积极性,加快存量楼宇企业转化和新建楼宇源头招商,持续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梯度培育更多亿元楼、月亿楼。坚持招商与稳商并举,跨前提供服务和政策,提高企业对区域的根植性。持续深化“三级三系”服务体系,及时回应企业诉求,加强跟踪服务,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着力扩内需稳外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办好长宁五五购物节、金秋旅游购物季等促消费活动,优化升级地标商圈,打造特色商业街,进一步激活街面经济,持续做强首店首发经济。依托平台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促进消费中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东航K1-01地块和程家桥街道250街坊项目开工。稳固外资外贸,搭建中欧企业交流平台,创建运输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区。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与上海海关签署第四轮合作备忘录。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推动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建设。

(二)擦亮“最虹桥”品牌,巩固提升先发优势。深度融入国家战略,聚焦开放特征最鲜明、高端产业最集聚、城区功能最完备、辐射作用最突出的发展目标,全面落实“最虹桥”引领行动,努力将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加快新老虹桥联动。建立要素互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政策叠加共享,推动新老虹桥招商联动、项目联动、功能联动。通过老虹桥城市更新、新虹桥开拓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区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中的势能和影响力。从品质形态、功能业态、人文空间、服务配套等方面促进虹桥-古北商圈焕新升级。加快实施国展中心项目,抓紧引进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相关国际化专业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服务能级。加速推进晶耀虹桥、天山路街道115街坊商办项目、娄山关路445弄综合项目、15号线娄山关路站换乘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虹桥31号地块源头招商。完善商业配套,塑造消费特色,提升商圈消费吸引力。完成虹桥公园更新改造,将其打造为商圈核心公共空间。

加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加大总体方案和新一轮政策推进力度,推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储备、民营企业总部培育、内外资投资类企业注册等政策落地,力争虹桥机场国际航运功能、保税维修等高含金量政策取得突破。拓展光大安石虹桥中心企业服务集成审批功能,推进涉外民商事调解中心、航空争议调解中心有效运作。

加快发展能级跃升。围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四高五新”产业导向,加快建设大虹桥生命科学创新中心、虹桥财富管理走廊,推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功能落地,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能级整体跃升。大力实施“总部增能”计划,注重结合总部企业功能调整、提升,及时做好配套服务,抓好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引进落地。提升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功能,发挥长宁RCEP企业服务咨询站作用,助力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加强与北向拓展带地区联动,打造高水平、一站式会客厅功能,推动地区间互联互通、有效合作。

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持续完善长宁片区早餐会、双周会商制度,与五大驻场单位紧密沟通、协同联动,全力推动机场东片区更新改造。加快临空12号地块、春秋总部地块、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发进度,推动福泉路地道、通协路人行天桥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外环线抬升主体工程、迎宾三路东延伸工作,深化完善“四纵十八横”路网体系。加快虹桥人才公寓、临空租赁住宅建设,促进职住平衡。

(三)聚力“数字长宁”建设,筑牢转型发展根基。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巩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提升数字生活服务水平,完善数字治理体系,纵深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聚焦在线新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全力打造“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推动尚街创邑空间、东虹桥数字中心等直播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直播经济、内容经济、无人经济和共享经济,不断丰富数字产业生态圈。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组建数字化和去碳化“双D”创新领跑者联盟,培育并引进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推动数字、低碳融合发展。

持续拓展生活数字化服务。围绕教育教学、医疗服务、健康养老、智慧生活等领域,提高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水平。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特色项目建设,建立应用场景引入、监管和评价机制。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完善医疗领域线上平台功能,实现多学科会诊、救治和双向转诊。迭代升级智慧养老平台,探索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模式。积极推进“AI+早餐”、智慧菜场、智慧停车场建设,实现民生服务新体验。

不断优化治理数字化应用。加快部署物联网“神经元”感知节点,推进5G室外基站和城市综合杆建设。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归集,完善“一网通办”全方位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推动长三角“一网通办”。深化“一网统管”观管防一体化建设,探索建立基于“以虚强实”数字孪生城市的运行感知等新型功能。持续攻坚公共数据治理支撑两网融合应用,加强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规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长效治理机制。

(四)增强改革创新动能,激活创新发展引擎。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创新。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推进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各类教育内涵品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打造创新高地,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以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食品“一址两用”,探索在食品研发中心基础上试点核发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拓展在线新经济灵活就业人员注册工作,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产业集聚生态。探索新业态“一业一证”,做好许可与监管工作有效衔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级分类、事后奖惩修复全环节监管。落实营商环境体验官机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6.0版各项工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企业转型发展。

以创新创业激发潜在活力。加快推进“虹桥智谷”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化与创业孵化基地、科技载体、双创联盟单位交流合作,在组织创新、学术引领、产学融合等方面协同联动,营造良好双创生态。发布长宁“双创地图”,提升双创载体标识度。积极打造“上海硅巷”科创街区,促进街区焕新、城市更新和科创元素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原始创新型企业,夯实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做强“荟萃长宁”赛事平台,办好系列创新创业赛事。培育创新文化,推进青少年“微芯”科创教育实验室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以优质服务集聚优秀人才。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开展“人才荟”逐梦行动,深化人才引进全程网办、市场化评价标准动态调整改革试点,实施“伯乐引智”行动,吸引高端、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聚。加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实施高精尖特人才“宁聚”计划,培育集聚各类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打造全区首个移民事务中心,完善“虹桥人才荟”站点布局,建设特色人才服务分中心。优化人才配套服务,加强人才安居工程建设,用好用足优秀人才租房补贴,扩大社会化人才公寓供应量。

(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全面推广“社区云+精准帮扶”救助模式,深化“政策找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救助顾问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力以赴稳就业,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充分就业社区及特色创业型社区建设,结对帮扶社区就业困难人员,守牢困难群体就业底线。强化供需适配,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及供应,实现更多群众的安居梦。持续加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

加强重点人群服务。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加大家庭照护床位推广力度,持续优化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加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推进清池路养老院项目建设。加快社区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完成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城区赋能支持中心建设。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示范街镇创建活动,推动上海市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加快普惠性托育点建设,实现托幼一体占比50%的目标。扩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项目,完善残疾人福利保障。推进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和军休机构用房达标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质效。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落实教育综合改革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认定。持续推进同仁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社区儿科、中医、康复等特色服务项目建设,提高慢病管理水平,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办好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上海女子半程马拉松赛等文体赛事。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

(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大力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增强城区功能,提档升级宜居品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体验度。

深入开展城市有机更新。有序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60+X”项目,加快推进一纺机、置信电气等产业类项目更新建设。以上海影城改造提升为重点,推动番禺路城市更新。落实“两旧一村”改造,持续推进精品小区建设和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加快北横通道、苏州河深隧、国际体操中心等市、区重大工程建设。

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全面完成第二轮美丽街区建设,实现所有街镇全覆盖。持续深耕“艺术愚园”“静雅武夷”“人文新华”“漫步番禺”4个示范街区,进一步提升街区颜值与品质。持续优化苏州河沿岸公共空间,植入文化、休闲、健身等更多活力元素。引导区域企事业单位附属空间对社会开放。推进桥下空间形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剑河路、江苏北路跨苏州河桥下空间,推动桥下空间、口袋公园等碎片化空间转变为活力开放的功能性空间。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开展“好风景”添彩行动,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建成外环林带生态绿道驿站。全面推进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无废城市”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保持我区9个市级考核断面持续达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和“海绵+”理念,大力推进光伏建设,持续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充电桩示范小区、海绵工程建设。完成区绿色基础设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制定生境指标体系,新建一批社区生境花园。

(七)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建设安全韧性城区。深入推进“全周期、全时段、全覆盖”的精细化管理,夯实长效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城区治理现代化步伐。

加强精细化管理。完成城市管理精细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以绣花功夫提升市容环境、道路景观、绿化养护、城管执法、小区管理等各领域管理水平。持续推进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加强户外广告、景观灯光管理,打造城市夜景名片。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一步推广装修(大件)垃圾不落地工作及箱式转运技术,提高居民交投可回收物便利化水平。拓展非现场执法功能,提升城区管理智能化水平。

深化社区治理创新。在“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创新社区治理“一街一品”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鼓励多元参与,打造一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社区。结合上海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逐步发展数字社区商业,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和新体验。探索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新模式,健全“五社联动”机制,实施高质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发挥全市首家社区营造中心功能效应,推进参与式社区规划。

优化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平稳有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最大程度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优化资源力量配置,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健全重症救治工作机制。推动资源力量下沉,不断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社区发热门诊和哨点作用。完善转诊机制,畅通急诊和住院病区收治通道,确保重点人群得到及时救治。持续做好医疗物资储备、新冠疫苗接种、科普宣传引导等工作,切实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强化韧性城区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紧盯关键环节,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坚持数字赋能,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水平。深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宁。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有效提升治理能力。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等方面持续用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落实审计整改,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

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范围和内容,持续办好政府开放月活动。完善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不断创新“免申即享”服务项目,丰富“随申办”长宁旗舰店服务功能,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积极探索首席数据官试点,加强政务服务窗口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促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持续锤炼过硬作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坚持过紧日子,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确保把宝贵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发扬敢于担当、勇于斗争的精神,始终保持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新时代工作新业绩。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沿着党的二十大指明的方向,聚焦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