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德决定的因素 【王伟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王伟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2024-07-11 18:01: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伟光】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其道德基础,使得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关系问题又一次进入了当前理论争论的视野。新中国成立以来,伦理学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的讨论说到底无非是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在阶级社会中,相互对立的或不同的阶级有没有共同的道德;二是剥削阶级的道德能否继承。归根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回答这个问题,单凭道德现象例证的罗列,或者只就某个侧面进行逻辑的推演,是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关于道德的一般结论

首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定性定位的一般分析,从中得出关于道德的一般结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道德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受人们的社会生活条件诸因素的制约,是由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第一,社会的物质经济条件是道德的基础,道德的形成、发展、变化受其制约。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物质生产的谋取方式,是人类的道德观念所赖以存在的基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同(其生活环境则是由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力所决定的衣食住行等条件所决定的),会形成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形成不同的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存在永恒不变的道德戒律。如穿袒胸露背的服饰在热带非洲是正常的道德风尚,而在东方则相反。

当然,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生活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原始社会的维护共同利益、热爱劳动、团结互助、血仇、群婚等道德原则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奴隶主杀奴、鄙视劳动、自私等奴隶主阶级的道德同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相一致;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忠君孝亲、男尊女卑、三纲五常、厌恶劳动的道德同农民阶级的要求平等、勤劳节俭之间的道德对立是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原则是同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相一致的;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是与大生产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道德思想范畴。例如伦理学界经常列举的“勿偷盗”的道德范畴,只不过是基于私有制这种经济关系的道德现象。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财产公有,偷盗问题不存在,何谓“勿偷盗”的道德规范?到了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极大的丰富,由私有制诱发的偷盗动机已不复存在,“勿偷盗”的道德规范也将归于灭亡。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就是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顶多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偷盗的社会里,如果一个道德说教者想庄严地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勿偷盗,那他将会遭到什么样的嘲笑啊!”[1](P435)

再有,很容易被人们看成永恒道德的婚配关系上的道德也有其发展过程。在群婚状态,有婚配关系的男女的离异是合理的,在对偶婚状态男女离异也不能看作是不道德的;只有在私有制出现,产生了一夫一妻制,离异才被看作是不道德的(当然这种道德是建立在女子因经济原因不得不委身于某个男子的基础上的)。到了共产主义,夫妻双方因感情不和而离婚恰恰是道德的,而因其他原因虚伪地保持夫妻关系反而是不道德的。可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一定的道德观念,当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道德观念迟早也要随之而变,适合一切条件、一切时代、一切阶级的永恒的道德原则是根本不存在的。

如果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甚至不同时期的人处于相似的社会生活条件、相似的经济条件中,那么为社会所共同接受、共同遵循的道德也能存在,但无论如何这是相对的,因为任何经济条件只是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相似。如人类的阶级社会都是基于私有制这个共同的经济基础,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私有制发展为不同的阶段,即便是同一阶级的道德也具有差异性。例如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是在私有制以来的社会中为不同的阶级所共同倡导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之所以为各个阶级所倡导,在于每个阶级都存在如何处理个人与本阶级整体利益的关系,因而每个阶级都要推崇本阶级先公后私的突出人物作为典范。然而,这种道德规范的共同性是相对而言,首先,不同阶级的大公无私的内涵不同,剥削阶级作为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其大公无私首先是为巩固其阶级统治服务的,而劳动人民的大公无私则更多地体现了扶贫济困、舍己为人的人类美德,无产阶级由于把消灭阶级作为其阶级要求,因而其作为一个阶级就是大公无私的;其次,即便同是剥削阶级的大公无私,在不同阶级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公”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如基于血亲关系的封建统治者更看重“忠孝”,而基于金钱力量的资产阶级则更推崇“拼命挣钱”的新教伦理。

第二,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除经济关系以外,其他社会关系也给予道德的形成、发展、变化以深刻的影响,而且往往作为直接呈现的事实存在于具体历史进程中。道德作为反映和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人类社会共在的,道德所反映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而且也包括其他广泛的社会关系,像家庭关系、朋友关系、民族关系等,这些关系一方面受制于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具有独立性。因此,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道德,不仅直接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或通过其他社会关系而受经济关系的影响,而且也受除经济关系以外的社会关系本身相对独立发展的影响。如果把一切道德观念的形成都简单地归结于经济关系,那是一种并不能说明问题的解释。例如尊老携幼,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重要道德原则,这种道德是直接同人与人自然繁衍的共同利益相适应的,产生于人与人的自然关系,当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尊老爱幼也有不同的客观内容。再如不要随地吐痰、文明礼貌,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以来所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是同保持人类良好的环境、保持人类的身体健康的共同利益有关的。可见,基于人类共同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和共同利益也会形成某些为一定时代、一定的阶级所共同的道德。但是这仍然是相对的,即使不准随地吐痰,也不是永恒的,一旦人们自觉地承担这种责任,这种道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三,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一经产生,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道德观念的发展也受其自身内在规律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规律。从道德本身的逻辑发展看,当一种道德体系不适应已经发展的历史条件时,人们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慢慢地约定俗成,兼收并蓄旧道德的合理成分,形成新的道德规范,然后由思想家加以概括形成道德理论体系。把道德概念这种本身的逻辑发展仅仅解释成“语言沿用”或“抽象继承”是不对的。道德的这种逻辑发展当然包括某种共性的东西。如爱国主义,这不单单是名词沿用,也不是抽象继承,它始终含有人们对自己祖国所担负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的逻辑继承性包含着共同性。无论哪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无论具有何种阶级内容、何等的阶级局限性,都包含热爱祖国、为道德献身的道德责任。同样清楚的是,爱国主义所共同具有的这种道德责任,总是和具体的国家形态相联系的,没有抽象的爱国主义,只有具体的爱国主义。那种声称只爱“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不爱社会主义中国的说法,理论上就站不住。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得出关于道德的一般结论:道德是历史的范畴,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阶级,适用于一切条件的超历史的永恒的道德是根本不存在的。一定的道德只不过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但是囿于共同的历史条件、共同的公共社会关系、共同的道德逻辑发展的规律,也会形成适合于一定时代、一定条件、一定的对立或不同阶级的共同的道德。不过这种道德的共同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就是道德的个性与共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与继承性

其次,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一般结论,说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及其相互关系。

1.道德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大量的道德是阶级的道德,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阶级社会不过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经济关系必然制约影响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当然包括道德。各阶级由于在生产中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阶级利益必然不同。这种不同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不同的人们的生活实践的差别和对立,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道德观念。各个阶级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一方面需要把道德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决定了为本阶级所特有的道德体系。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都有各自不同的道德。对立的阶级有相互对立的道德,不同的阶级也有不同的道德原则,所以阶级社会中一切道德理论体系都是有阶级性的。

但是,不可否认,在阶级社会中,也存在为对立的阶级或不同阶级所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其表现形式有二:一是同一道德具有阶级性和共同性的二重性;二是社会公德。这是因为:一是由于道德是受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同一个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各个阶级的道德,都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有共同的历史背景,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处于一个共同的经济基础的社会中,有共同生活风俗习惯的民族,尽管分成不同的阶级,但是都有为本民族共同遵守的道德风俗;二是由于各个阶级既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社会中,都要进行相互交往,那么必然会形成不同于阶级关系的其他社会关系,必然会有一些起码的、必要的、共同的社会公德;三是由于道德自身的逻辑发展规律,道德必然表现出某种承继性、某种共同性。尽管如此,道德的共同方面也或多或少、直接间接、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发展经济状况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受阶级关系的影响。某一道德准则尽管为各个阶级共同接受,但每个阶级对这一规范的理解不同,所取得立场不同、态度不同,实行的程度也不同,或多或少地掺加了本阶级的解释。

总之,在阶级社会中最基本的主要的道德范畴、以理论体系形式存在的道德体系是有阶级性的,是阶级的道德。但不可否认现实中也存在为对立的阶级、不同的阶级接受的共同的道德,但这些道德或多或少地受阶级关系的制约、局限和影响。

认清道德的阶级性必须弄清这样几个问题。(1)认清剥削阶级道德的超阶级的虚伪形式及其实际的阶级实质。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体系往往具有超阶级的虚伪性,不能误以为这就是道德的共同性。例如平等观念在阶级社会中有鲜明的阶级内容,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平等观。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就披着超阶级平等的外衣。(2)把道德的理论体系和具体道德准则、社会公德区别开来。在阶级社会中任何道德思想体系都是阶级的。而某些具体的社会公德却可以是共同的。不能用某些共同的社会公德否定道德的阶级性。(3)把道德的阶级性和道德受阶级影响区别开。道德的阶级性就是说道德是阶级的道德,其本质是阶级性。而道德受阶级影响,是指某些社会公德本身(如某些文明举止)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要受到阶级关系的渗透和影响(如由此区分所谓的“文明人”和“野蛮人”)。(4)勿把偶然的、特殊的、脱离一般规律的特例当作普遍现象来看。“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从属的阶级为转移,这是很可能的”。[2](P183)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特例是存在的,某个人不以本阶级道德规范为准则而采取另一个阶级的道德的现象是存在的,但这是特例,不能说明普遍的规律。(5)在历史上有许多道德规范,像“忠”、“勇”、“孝”,等等,无论哪一个时代,哪一个阶级都曾使用,这是不是名词上的沿用,或是抽象的继承呢?如果这样,那么或是否认了道德之间的联系和继承性,或是抽去了道德的具体历史内容。实际上任何道德规范都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特定的内容,“忠”只不过是相互忠诚信任的特定的道德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运用到不同的具体关系。(6)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其他阶级社会,是一个阶级走向灭亡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越发展,道德的共同性成分越多。我们不能用社会主义社会的情况说明阶级社会的道德现象。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的阶级性在其性质上、程度上都与阶级社会大不相同,不能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共同性来说明阶级社会中道德的共同性。

2.关于道德的继承性。

道德的阶级性问题一解决,道德继承性问题也会很好地得到解决。人类共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共同性、连续性,人类共同的生活利益的一致性,道德本身逻辑发展的继承性,必然造成道德发展的继承性。剥削阶级的道德同样具备这种条件,同样也有可继承的一面。(一)任何一个剥削阶级在其上升时期总是有顺应历史、代表新生产力的积极方面,该阶级顺应历史发展、适应新的生产力的道德范畴必然有可以继承的一面。(二)在一定的社会中互相对立的阶级共处一个社会,那么对立的阶级之间在一定条件也存在共同的社会利益,剥削阶级处理这种共同社会利益的道德规范也有其可取的一面。如当民族国家遭受外族侵略时,民族存在对任何阶级都是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的爱国情操也可以批判继承。(三)统治阶级内部也分上、中、下、左、中、右不同阶层,一般地说其下层往往接近人民、同情人民,他们可以从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提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多少能反映劳动人民利益的要求。与此相适应,剥削阶级道德在与劳动人民道德根本对立的前提下,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与劳动人民道德一致的方面,这些成分也是可以批判继承的。(四)任何统治阶级在其顺应历史、接近同情人民的某个侧面上表现出来的道德规范必须继承前人道德体系中的积极成分,这种道德体系的继承性是不可否认的。

必须明确,我们说道德的继承性,前提是承认社会主义道德的进步性,亦即其高于并终将超越资本主义道德的历史趋势。如果把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道德视为“普世价值”,那就不是道德的继承性问题,而是道德的颠覆和价值观的扭曲,就不能仅从道德的角度加以探讨,而必须从世界观、历史观方面去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普世价值”问题本质上不是价值观问题,而是立场和世界观问题。

总之,无产阶级应当依据基本的历史事实确定对历史上剥削阶级道德的具体态度。一概否认或一概肯定都是错误的。在批判否定的同时,又要对其多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与劳动人民利益一致、对无产阶级社会实践有积极意义的成分加以批判的改造,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也只有持这种态度,才能正确解决对剥削阶级道德的历史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

王伟光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原载《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8期。录入编辑:乾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