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详解「英国国家美术馆」30幅必看名画(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达芬奇作品美术鉴赏 高清详解「英国国家美术馆」30幅必看名画(上)

高清详解「英国国家美术馆」30幅必看名画(上)

2024-06-28 13:2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欧洲最伟大

藏品最丰富的艺术圣殿之一

英国国家美术馆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英国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坐落在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北侧,以收藏从中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初的作品为主。

这些珍贵的展品中,有30件镇馆之宝,官方称其为「30幅必看名画」,达·芬奇、拉斐尔、提香、莫奈、梵·高等大师之作均位列其中。

下面我将按照这30幅画的年代顺序,逐一盘点它们的细节,并根据个人喜好,为每一幅画作配上古典音乐。

01

威尔顿双联画

Wilton Diptych

为英王理查二世而作

For King Richard II of England

| 1395-1399 |

音乐推荐

贝多芬「天佑吾王」变奏曲

这件中世纪晚期蛋彩画,出自一位英国或法国的无名画师,采用了黄金和青金石等昂贵材料,有着「国际哥特主义」华丽、神圣、庄严的风格。

它由两块用铰链接合的橡木板组成,像书本一样可以开合,轻便易携而不会磨损内部画面,打开即可以立在祭台上。

左侧人物衣着的纹理、右侧圣母和天使衣服、翅膀的自然渐变、圣婴光圈中的荆棘王冠.....这些细节精美华丽的程度,在当时是罕见的。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画面描绘了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君王,理查二世,跪拜圣母和圣婴的情景。理查二世身后从右到左依次是:施洗约翰、忏悔者爱德华、烈士埃德蒙。

理查二世信奉君权神授,天使手举着代表王权的圣乔治十字旗,示意赐予其王权,旗顶圆球上有英格兰版图缩影。

「用金冠拴住的白鹿」是理查二世的个人标志,他和天使们的胸前都有佩戴,他的红袍上也饰有金鹿。此外,他和天使们还配有金雀花荚状项链,这是金雀花王朝的标志。

← 滑动查看正反两面的四幅画

02

阿诺菲尼的婚礼

The Arnolfini Portrait

扬·凡·艾克

Jan van Eyck

| 1434 |

音乐推荐

阿沃·帕特「镜中镜」

「早期尼德兰画派」的代表人,扬·凡·艾克,是艺术史上一个横空出世的奇迹!被誉为油画之父的他,率先采用更具色彩表现力、更能捕捉光线层次感的油彩,取代了中世纪盛行的蛋彩。

他所描绘的画面之精密着实令人惊叹,光线、镜面构建的画面空间里,充满了细节与隐喻,永远能让观赏者发现新的惊喜。

这幅《阿诺菲尼的婚礼》尺寸并不大,细节之丰富简直匪夷所思,地上的木拖鞋、窗台上的橘子、床头的女神像、吊灯上的蜡烛、人物佩戴的首饰和站立的方位都有特殊寓意。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后方墙壁上的圆形凸面镜,巧妙延展了画面空间,精准呈现了镜面中轻微扭曲的倒影,看到了这对夫妻面对着的两个人物:红色衣服的是教士,蓝色衣服的是画家本人。

圆镜上方的墙壁上标有拉丁文:扬·凡·艾克在场,1434。环绕圆镜的十个圆形镜面绘里有耶稣受难的故事,上方的吊灯精美繁复,金属质地的光泽、立体层次感展现了非凡画艺。

艾克对不同质地的物件细节刻画近乎完美:小狗的绒毛、男主人身上的皮草和天鹅绒、女主人的裙褶、头纱和服饰上的毛料、镜旁的水晶念珠.....

03

圣罗马诺之战

The Battle of San Romano

保罗·乌切洛

Paolo Uccello

| 1438-1440 |

音乐推荐

肖邦「军队」波罗乃兹

保罗·乌切洛所生活的年代,处于中世纪末期和文艺复兴初期,他对数学和建筑都有极大的兴趣,一生痴迷于钻研透视法,将这种对空间立体层次的表现手法与国际哥特主义风格融合。

1432年6月1日,一场军事冲突在圣罗马诺爆发,仅一日之内,便以佛罗伦萨军队的胜利告终。保罗·乌切洛以这场战争为题材,创作了三幅在木板上绘制的蛋彩画,展现了从早到晚三个混战场景。

上图如今收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另外两幅分别收藏在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和巴黎卢浮宫。美第奇家族十分钟爱这几幅作品,画面里有他们的家徽「橘子」。

← 滑动查看三幅大战图

收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的这幅,描绘的是早晨的战况,头戴红巾、骑着白马冲锋陷阵的佛罗伦萨将领是整个画面的核心。

他身后蜂拥而上的士兵、散落在地的武器和尸身、在他前方四位激烈厮杀的骑兵、向远处延展的山坡......这些形象前后交叠,构成了复杂的空间关系。

保罗·乌切洛在注重透视法运用的同时,对盔甲上的鳞片和镂花、远处橘子树上的枝叶等细节的表现也是丝丝入扣的,但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则比较刻板。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04

耶稣受洗

The Baptism of Christ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

Piero della Francesca

| 1448-1450 |

音乐推荐

布洛赫「祈祷」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艺术家,他在透视法、光线与色彩的运用上造诣颇深,撰写过相关的理论著作。

他的作品虽然看上去非常平静、质朴、单纯,殊不知这种神圣的和谐感背后有着黄金比例的几何结构和精细的计算。

下面是这幅蛋彩画《耶稣受洗》的结构示意图,鸽子、碗和耶稣的身体构成了整个画面的中轴,鸽子、耶稣的头和肚脐,旁边人物的肢体等位置都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

除了结构上的完美和谐,画作的整体色彩也十分柔和安详,自然光的笼罩下,画面散发着珍珠或象牙般的光泽。鸽子与浮云、白杨树与耶稣的皮肤、天使与远处人物的衣服颜色形成呼应。

耶稣脚下的流水和倒影澄澈宁静,这是约旦河的缩影。他身后的的丘壑柔缓舒展,远处的建筑和草地树木,给人清新明快的视觉感受,透视法的运用增添了空间纵深感。

画面定格在施洗约翰手中的水将要落下的瞬间,耶稣与三位天使的面部,流露出一种带有喜感而不失严肃的神情,充满了人性光辉。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05

爱神与战神

Venus and Mars

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

| 1485 |

音乐推荐

柴可夫斯基「甜梦」

波提切利是「佛罗伦萨画派」早期代表人,也达·芬奇早年的同学。他深受美第奇家族赏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春》和《维纳斯的诞生》。

这幅《爱神与战神》似乎寓意着「爱的力量胜于战争」:战神在与爱神维纳斯一番激情缠绵后,精疲力竭地沉睡过去,任凭吹螺号的小羊人和马蜂窝在耳畔喧哗也睁不开眼。

房事后的维纳斯,平静而满足地望着“被缴械”了的战神。他的长矛和盔甲被爱恶作剧的小羊人任意摆弄。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战神耳畔飞舞的马蜂,代表了委约创作这幅画的「韦斯普奇家族」。长矛和海螺,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这幅画很有可能是为庆祝新婚而作。

画中人物的身体轮廓被黑色的笔墨清晰地勾勒出来,战神的肌肉线条柔美饱满,光线暧昧地照射在他性感的大腿、胸脯和颈部。

维纳斯虽然没有裸露,但睡袍褶皱被处理得轻盈贴身,这一遮一裸两个对比形象散发强烈的、迷人的肉欲感。

06

岩间圣母

Virgin of the Rocks

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 1495–1508 |

音乐推荐

卡契尼/瓦维洛夫「圣母颂」

达·芬奇创作过两幅《岩间圣母》,都是在意大利米兰完成的,第一幅收藏在巴黎卢浮宫,第二幅收藏在伦敦国家美术馆。达·芬奇在画作中展现出了他高超的「晕涂法」技艺。

两幅作品的完成时间相差二十多年,在画面的结构布局上大致是一样的,有一些细微差异:天使的手势、眼神和服饰不同、婴儿的头发和光圈也不同。

收藏于卢浮宫的《岩间圣母》

| 1483–1486 |

画面中,圣母处于中心位置,她的手抚摸着耶稣,另一侧由天使看护着的是婴儿时期的施洗约翰。据考证,这幅画虽然有部分内容是由助手绘制,但主要还是出自达·芬奇本人之手。

能明显感觉到两幅画在对人物肌理、远处山峦和水面的处理上差异较大。卢浮宫版较为朦胧,色调偏暖,对服饰褶皱和花草的刻画更精细;伦敦版轮廓更加清晰,色调偏冷,删去了大量植物细节。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研究者对伦敦版画作进行了扫描,发现了覆盖在图层之下的草稿,与如今看到的版本差别非常大!

07

埋葬基督

The Entombment

米开朗琪罗

Michelangelo

| 1500-1501 |

音乐推荐

海顿「临终七言」引子

《埋葬》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可以看到右下角及右上角的岩石空隙都留有空白,还有许多地方还没上色。

画面描绘了刚被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耶稣遗体,被身穿红衣的圣约翰,以及身后亚利马太的约瑟用绷带架起来送去坟墓,左下角跪着抹大拉的玛丽亚,空白处很有可能是为圣母预留的。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相比大多数画家笔下的耶稣和圣约翰,米开朗琪罗的这幅中,他们的体态非常健硕有力,肌肉轮廓看起来非常强壮,有着雕塑般的质感。

甚至这幅画到底是不是米开朗琪罗的,尚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是他学生的作品或其他画家的效仿之作,也有人推断当时他受邀雕刻《大卫》而搁置了手头的这幅画。

08

列奥纳多·洛雷丹总督肖像

Portrait of Doge Leonardo Loredan

乔凡尼·贝利尼

Giovanni Bellini

| 1501 |

音乐推荐

霍尔斯特「神秘者」

乔凡尼·贝利尼与他的父亲和兄长,是「威尼斯画派」的奠基者。他早期以蛋彩作画为主,后来极力推崇油画技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幅《列奥纳多·洛雷丹总督肖像》被视为他的艺术极品。威尼斯总督的身后是一片带有渐变的蓝色背景,背景光线的处理,与人物面部和服饰上的光泽贴合得非常自然。

仔细看人物脸部、衣服与背景融合的部分,几乎看不到刻意勾勒的描边,整个轮廓非常自然地过渡到环境中。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总督面部细腻的神态,在画家笔下流露出深刻复杂的性格特征,嘴角的那抹若隐若现的微笑比“蒙娜丽莎”更神秘扑朔。

他的神情中有威严、坚定、狡黠和几分傲慢,也有着莫名的伤感、憔悴和对世俗百态的厌倦,他的嘴角泛着一丝不由衷的强颜微笑。从眼角、嘴角到下颌的每一根皱纹都是散发着人物自身的气场。

他帽子上的金色宽边上的纹路、身上由金银丝线制成的礼服、核桃形状的一串纽扣刻画得非常精细。

09

粉色的圣母

Madonna of the Pinks

拉斐尔

Rembrandt

| 1506-1507 |

音乐推荐

弗雷「柔情」

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被后世并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三杰」,圣母画像是他最擅长的题材。

这幅《粉色的圣母》尺寸不大,差不多比普通的书籍封面大一点。图中圣母脸色红润,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她坐在窗口,与怀中的小耶稣一同把玩着手中的康乃馨。

拉斐尔娴熟地掌握着对光线和阴影的表现技巧,圣母宽松的衣服、轻盈透明的头纱和小耶稣身下蓬松的垫子,质感跃然眼帘。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10

酒神与阿里阿德涅

Bacchus and Ariadne

提香

Titian

| 1506-1507 |

音乐推荐

圣·桑「酒神之舞」

费拉拉公爵阿方索•德斯特委托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为他创作一批以罗马神话故事为主题的世俗装饰画。

这些大师中包括:威尼斯画派的贝利尼、菲拉腊派的多索•多西、佛罗伦萨画派的巴尔托洛梅奥和罗马画派的拉斐尔。但是,后两位在草稿阶段便辞世了,于是这项工作转交给了提香。

这幅《酒神与阿里阿德涅》色调鲜艳明亮,采用了许多昂贵的异国颜料。静止的画面有着不可思议的动感张力,在当时的作品中是罕见的。那种热烈狂欢的原始力量仿佛能冲破画纸!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许多人都听过「克里特岛迷宫」的故事:英雄忒修斯在阿里阿德涅帮助下,进入迷宫杀死了牛头怪;之后他们私奔到纳克索斯岛,命运女神托梦让忒修斯离开,于是阿里阿德涅被抛弃在岛上。

在古罗马诗人那里,这个伤感故事有了出人意料的后续:酒神带着酒香四溢、欢歌热舞的随从路过,看到阿里阿德涅的瞬间,立刻爱上了她,兴奋地跃向她!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酒神头戴葡萄藤王冠,青春健康的肉体与酒红色披风,迸发着冲动炽热的爱欲,他兴奋地跃起,与阿里阿德涅吃惊的样子形成夸张的呼应。

森林之神们粗犷豪迈的肌肉线条在酣畅痛饮后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在这种迷醉癫狂的状态下,爱欲这种原始本能如洪流般势不可挡!

拉战车的两头美洲豹,是费拉拉公爵本人的打猎坐骑。画面中缠绕着蛇的壮汉和拖着牛头的半羊儿童,灵感源自当时对罗马遗迹的考古发现。

11

三王来朝

The Adoration of the Kings

约翰·戈塞特

Jan Gossaert

| 1510-1515 |

音乐推荐

梅西安「对圣婴耶稣的二十凝视」

尼德兰绘画大师约翰·戈赛特,被视为北方文艺复兴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常以宗教为创作题材,并热衷于在绘画中表现建筑。

「三王来朝」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常见的主题,源自圣经中的故事:东方三博士循着一颗明亮的星来到了耶稣诞生地,献上了三件礼物,黄金代表了高贵和信念,乳香代表了圣洁,殁药预示耶稣未来将受难。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尽管后世评论者认为戈赛特对人物的性格刻画是刻板生硬的,但不得不佩服他对人物与空间的排布是如此精湛,二十多个人物和九位天使置身于破败的古建筑中,犹如一盘巧妙的棋局。

在高超的科学透视法运用下,残旧的地砖和墙面,破败的拱门,构成了一个具有纵深感的神圣空间。

抱着耶稣的圣母是整幅画的核心,她头上方,圣诞星下面的鸽子代表了圣灵,与圣母和耶稣构成「三位一体」。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是雨果·凡·德·古斯的《蒙福特祭坛画》,画面最前方的两条狗显示出了画家对施恩高尔和丢勒的致敬。画面右侧人群最后一个只露出半个头的白帽人,据说是画家的自画像。

▲ Hugo van der Goes-Monforte Altarpiece

▲ Martin Schongauer-Adoration of the Kings

▲ Dürer-Saint Eustace

12

两个使节

The Ambassadors

小汉斯·荷尔拜因

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 1533 |

音乐推荐

舒曼「异国和异国的人们」

这幅画中的两个人物是按照真实比例绘制的,左边的男人是法国驻英外交官,佩剑上刻着他的年龄是29;右边是法国的神职人员,胳膊下的书页标有他的年龄是25。

这幅绘画是小汉斯·荷尔拜因的代表作,当时他在伦敦的事业主要是为英王和宫廷大臣创作肖像画,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超技艺,留下了两位外交官于1533年造访伦敦的情景。地面上的花纹,显示这里是威斯特敏斯特修道院。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画面中的各种仪器、乐器、书籍和装饰品,不仅反映出了两位年轻外交官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不凡的修养和品味,还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文面貌。

那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都完成了他们伟大的海洋探险。画面中精密的地球仪和天象仪,显示了当时的人们对世界地图和天文星座的认知已经很成熟了,许多精密的仪器也反映出了科学的发展。俩人的衣着服饰看起来也很像“哥伦布”。

下方的琉特琴和竖笛是当时最盛行的乐器,打开的谱面上可以看到当时已经用了五线谱和圆头符号记录音的时值和高低。书页上有马丁·路德的赞美诗,反映了当时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画面最前方的地上,有一个压扁的、倾斜的骷髅头骨的图案,以一种超现实的、不和谐的样子插入高度写实的画面中,在特定角度可以看到它的逼真的立体效果。

骷髅头骨在画中的寓意是个谜,一个相对可靠的解读方式是,它与上方的地球仪,以及架子顶端的天象仪共同构成了“地狱-人间-天堂”三个世界。

▲ 站在画作左下方朝斜上方看到的骷髅头

13

在伊默斯的晚餐

Supper at Emmaus

卡拉瓦乔

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

| 1601 |

音乐推荐

马克思·里希特「慈悲」

1601年,卡拉瓦乔受当时的罗马红衣主教委托,创作了这幅《在伊默斯的晚餐》,这幅画是他的艺术生涯迈向成熟期的标志。五年后,他又创作了一幅相同题材的作品。

画面描述了耶稣复活后,在耶路撒冷的一个小酒馆内,向两位门徒显现出自己面貌的情景。两位门徒不可置信但又充满惊喜,一位惊讶得扶住椅子似乎要跳了起来,另一位虔诚地张开双臂。站在后方的酒店老板不可思议地望着眼前的情景。

卡拉瓦乔受达·芬奇画作影响颇深,他偏爱较暗的画面和深色背景。人物在画面中,就像是在漆黑的舞台上,被来自左上方的光束照亮。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这种强烈的明暗对照,赋予画面生动的戏剧感,人物的肢体和神态也更加清晰地通过光影轮廓展现。与那些色调鲜艳明朗的宗教画比,卡拉瓦乔的作品更具有一种神秘的、深邃的、华丽而不失神圣的美感。

卡拉瓦乔对真实、自然的追求是极致的,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的影子,包括桌上食物和餐具的影子,都符合光源的立体投影,且视距离的远近顺序和物体质地有阴影深浅的渐变。

桌布、酒杯、葡萄等不同材质的物体也泛着相应的光泽。酒和面包代表了耶稣的血肉,典故源自「最后的晚餐」。盘子里的鸡和石榴,分别代表了肉体的死亡和精神的永恒。

收藏于米兰布雷拉美术馆的同名作

| 1606 |

14

参孙与达丽拉

Samson and Delilah

彼得·保罗·鲁本斯

Sir Peter Paul Rubens

| 1609-1610 |

音乐推荐

圣·桑「参孙与达丽拉」选段

「参孙与达丽拉」是一个经典的圣经故事:希伯来英雄参孙天生神力,腓力斯丁人为了击败他,派蛇蝎美人达丽拉去引诱参孙,并得知了他的神力源于他的头发。

深夜,参孙在与达丽拉缠绵后沉睡过去,剃头匠趁机剪去了他的头发,躲在门外的士兵将参孙擒住,剜去双目,百般羞辱,并困在神殿柱子上当众举办庆典。

绝望中参孙向上帝祈祷,他又再次获得了神力,并推倒大殿的石柱,与数千腓力斯丁人同归于尽。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佛兰德斯绘画巨匠鲁本斯,是巴洛克艺术早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之一,他对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等人的作品风格有着非常细致的研究和借鉴。

他以独特的油彩调配和模糊轮廓的手法,产生富有光泽的色调反差,和富有动态流动感的线条。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艳丽,有着一种阴谋进行的气氛。参孙像个孩子般睡倒在达丽拉怀中,两个匠人一个露出狡诈邪笑,一个小心翼翼地剪去参孙的头发,门口的士兵迫不及待要冲进房间。

达丽拉的眼中流露出了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她对参孙仍然怀有爱意,可以看出一丝母性的慈爱与怜悯,另一方面,她嘴角和眼神中的冷酷,反映了她狠毒的内心。

这幅作品的两幅草稿

15

骑马的查理一世

Equestrian Portrait of Charles I

安东尼·凡·戴克

Anthony van Dyck

| 1637-1638 |

音乐推荐

巴伯「漫游集」第三首

安东尼·凡·戴克是「安特卫普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被认为是水彩画和蚀刻画的创始人,与雅各布·乔登斯和鲁本斯并称为「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三杰」。

他为英国皇室创作有大量高质量的肖像,查理一世对他的才华颇为欣赏,被聘为宫廷首席画家,为其绘制了超过四十幅肖像。

不同于大多宫廷画师,凡·戴克的绘画并不会刻意去营造威严、庄重、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氛,相反,他笔下的国王看起来十分亲民,轻松优雅,神情悠哉富有生活情趣。

← 滑动查看更多细节图

这幅画完成两年之后,英国便爆发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查理一世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中被送上了断头台。

凡·戴克本人在画作完成三年后,不幸染病逝世,被安葬在了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内。

另一幅查理一世骑马图

| 1633|

由于文章篇幅较长,30幅名画鉴赏分两期推送,下一篇文章中,将为大家详解伦勃朗及其之后的艺术大师的15幅名画。

,可以查看之前推送过的几篇与美术、展览相关的文章:

【免费分享】2417幅超清大图

向小编要下载链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