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第92话》无删减完整版韩漫&全文免费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仓鼠咬破了皮要打针吗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第92话》无删减完整版韩漫&全文免费阅读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第92话》无删减完整版韩漫&全文免费阅读

2024-07-16 08:5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7年1月1日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射雕英雄传》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5月出版的《射雕英雄传》(共4册)

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的英文版《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

一九八三年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二○○三年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金庸曾把自己小说名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

射雕英雄传

1994年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北京三联书店推出《金庸作品集》,这是香港作家金庸首次授权内地出版其全部小说作品,在金庸作品的传播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其实,上世纪80年代,金庸作品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传入内地,并掀起“金庸热”。在这些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创作于1957—1959年,是金庸的中期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该作品将故事设定于宋元易代之际,以少年郭靖携手少女黄蓉闯荡江湖、终成长为一代侠侣的经历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恢宏的充满中国文化诗意的武侠世界,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用电报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举动”

1957年1月1日,新年伊始,《香港商报》副刊结束了连载整整一年的《碧血剑》,开始连载一部全新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作者仍为金庸。《射雕英雄传》是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之后,金庸的第三部武侠小说。这一年,他34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几句开场诗之后,牛家村郭啸天、杨铁心两家登场,丘处机道长也随后“踏雪而来”,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金庸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并没有想到,《射雕英雄传》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在今后的一个甲子乃至更长时间内,被持续阅读、阐释乃至演绎。

毕竟,金庸写作武侠小说,最初完全是无心插柳。

1954年初,为吸引读者、增加销量,香港《新晚报》决定在副刊连载武侠小说,副刊编辑陈文统打头阵,以“梁羽生”的笔名开始连载处女作《龙虎斗京华》。1955年2月初,为接上档期,报馆向同为《新晚报》编辑的查良镛紧急约稿,从未写过武侠小说、甚至从未写过小说的查良镛“赶鸭子上架”,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署名“金庸”——取将“镛”字拆成两半之意。金庸后来说:“如果我一开始写小说就算是文学创作,那么当时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做一件工作。”《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金梁并称,一时瑜亮。”《香港商报》也上门邀稿,遂有《碧血剑》及《射雕英雄传》。

从1957年1月1日起,《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共刊出862段,其间金庸偶尔生病才会停下两天,直到1959年5月19日全部刊完。此后,金庸又创作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作品互相独立又有一定联系,被称为“射雕三部曲”。

金庸一生创作武侠小说15部,哪部最好?读者各有偏爱,金庸自己也没有确切答案。但人们有定论的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是《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连载之时,每天报纸一出来,人们会首先翻到副刊去看连载,看过连载,又看坊间书店应时集结的每“回”一本的小册子,还要看最后结集出版的单行本。热潮波及东南亚,曼谷每一家中文报纸都转载金庸作品,当时各报靠每天的班机送来香港的报纸再转载,但到了故事的紧要关头,有的报馆为了抢先,不惜拍发电报,以至后人感慨:“用电报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举动。”经济学家张五常当时正在加拿大求学,从当地华文报纸上读到这部小说,日日追读,并将之与《水浒传》相提并论。学者夏济安一直认为“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一定想法子写武侠小说”,而读到《射雕英雄传》后,借用《虬髯客传》的典故叹曰:“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香港作家倪匡点评金庸小说,只肯将《射雕英雄传》排在第7名,但他也承认“这是一部结构完整得天衣无缝的小说,是金庸成熟的象征”,《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巨匠’的地位,人们不再怀疑金庸能否写出大作品来”。倪匡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有的地位已经和民间传说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地位相埒,并举例说,香港长洲民间过年巡游时常扮上猪八戒、孙悟空等人物造型,有一年,黄蓉、郭靖赫然在列,其受欢迎及深入民间程度可见一斑。金庸自己也说,“《射雕》比较得到欢迎,很早就拍粤语电影,在泰国上演潮州剧的连台本戏”,“他人冒名演衍的小说如《江南七侠》《九指神丐》等等种类也颇不少”。

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内地读者后来读到的《射雕英雄传》与当初报纸连载的版本是有相当差异的。作为商业化催生的报纸连载产品,每天一段,随写随刊,《射雕英雄传》的最初创作有粗疏之处在所难免。因此,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封笔,并从1970年起,用十年时间对其全部作品进行了重新修订。

《射雕英雄传》修订版重新编次回目,将旧版的80回合并为40回,并大段增删、逐字推敲,删去了杨过生母秦南琴这个人物,与穆念慈合而为一,情节也有一些增删。如删去一些过于传奇荒诞的情节;又如增加开场时张十五说书的情节,金庸在后记中解释称:“我国传统小说发源于说书,以说书作为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修订版对人物个性也进行了更为自觉的塑造和强调,比如使杨康这个人物更为立体化;又比如旧版中对郭靖的性格、智力定位有前后矛盾之处,曾说“这孩子生得筋骨强壮,聪明伶俐”,在修订版中则强化了他“老实迟钝”的特点。

如果说,为了吸引读者,旧版更为直截了当、快速进入故事的话,修订版叙事则更加从容。“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这个苍劲古朴、文学意蕴浓厚的开头,就是这次修订时重写的。

正是这个修订版,为《射雕英雄传》日后在内地吸引无数拥趸乃至走上“经典化”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这一代的近视,集体可以怪到金庸头上”

内地“《射雕》热”比香港晚了20多年——某种意义上说,《射雕英雄传》传入内地、引发热潮的过程,暗合并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史。

如果不计民间渠道的流传,内地读者对于金庸的认识,应从1981年7月《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开始。1981年,在改革前沿广州,由广东省体委与科普出版社广州分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内地第一本武术类杂志《武林》创刊。为了“刊物必须有可读性”,编辑部决定突破一下“禁区”,刊登长期被视为“非主流”的武侠小说。编辑部通过与香港文化界有着较深交往的广东老一辈文人刘逸生,落实了金庸、梁羽生小说的转载事宜,并于创刊号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武侠小说第一次在大陆公开出版物上刊发。创刊号首印30万册,迅即脱销,第二期印数70万册,三、四期以后达到100万册。不过这次连载仅至小说第四回便夭折,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盗版书籍后来居上”,已无连载必要。

198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对金庸小说的大规模传播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关于这部剧集的引进,从湖北黄石《东楚晚报》的一篇报道中可略窥一二。“黄石最先看到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的人,是原黄石电视台党支部书记向开昌。1984年,向开昌应邀到深圳参加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展示会。这是一次看片会,主办方邀请全国除央视和省台以外的地方电视台观看《射雕英雄传》。虽然大家只看了其中两集,但这部古装武侠片让所有与会者眼前一亮。当时国内电视剧非常少,也没有武打片、动作片。《射雕英雄传》的出现让大家感到新鲜。当主办方向各地方台代表提出是否购买这部电视连续剧时,‘买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买!’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喊出来。”1985年春节前后,剧集开始陆续在各地播放,万人空巷,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武侠传奇世界。“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的主题歌响彻街巷,郭靖、黄蓉扮演者黄日华、翁美玲等港台演员的贴画被中小学生收藏,大漠夕阳如血、郭靖弯弓射雕的画面,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循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剧集而知金庸,循《射雕英雄传》原著而读金庸其他武侠小说,进而读梁羽生、古龙等其他港台作家的武侠小说,是很多人的阅读轨迹。与此同时,内地有数十家出版社同时出版了金庸各部作品,仅《射雕英雄传》就有七八个版本。不过,在版权意识淡漠的当时,基本未获得金庸本人的授权,以至于后来金庸提及自己的作品“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

作为无数读者中的一个,多年后,“70后”作家毛尖在《就此别过》中为这一代人的金庸阅读史写下注脚:“我们这一代的近视,集体可以怪到金庸头上,我们在课桌下看被窝里看披星戴月看呕心沥血看,我们不是用眼睛看,我们用身体填入萧峰阿朱令狐冲任盈盈郭靖黄蓉,所以影像史上最难满足的观众就是金庸迷,因为我们曾经把自己的脸庞给他们,我们曾经把恋人的眼神给他们。”

喜爱《射雕英雄传》的,不仅是普通读者,更有许多科学家、人文学者,并由此推动金庸由坊间流传进入学院派视野。

1981年,红学研究专家冯其庸赴美讲学,偶然读到金庸作品,遂有“卧读金书通宵不寐之乐”,后来到耶鲁大学遇到余英时,畅谈的内容之一就是金庸的小说。作家余华说自己看《射雕英雄传》,“比《三个火枪手》更看得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北大教授孔庆东“遭遇金庸”的缘起,就是读书期间从同学手中一本脱落了封面的通俗文学期刊读到了两章《射雕英雄传》,立即被深深吸引,并和同学一起向导师钱理群推荐。“没有炒作,没有指导,甚至没有正版,是亿万人的阅读实践,把金庸的名字铭刻到了人类的文学史上。”孔庆东如是说。

金庸的读者里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政治家邓小平,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华罗庚、周光召、黄昆、王选,文史专家陈世骧、程千帆、许倬云……北大教授严家炎将之称为“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在科学昌盛的20世纪,金庸的武侠小说竟然拥有这样多的读者;在‘五四’文学革命过了七十多年,新文学早已占有绝对优势的今天,武侠小说忽然又如此风靡不衰;这难道不是本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巨大的谜吗?”正是为了解开这谜底,众多学者对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小说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究。唐代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直至20世纪的《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等,中国整个武侠小说脉络,也在探究中逐渐清晰起来。

“所包含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的侠义小说作家中,是极为突出、极为罕见的”

缘何《射雕英雄传》如此深入人心?金庸自己曾有说法。

在1975年12月为《射雕英雄传》修订本所写的后记中,他说:“《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

他还说到其中的写作技巧:“写《射雕》时,我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然而,这些理由并不足以解释《射雕英雄传》何以能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在后来各方读者和研究者的阐释中,小说所呈现的家国想象和历史情怀、对侠义精神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抱持,被认为是其作品深层魅力所在。

内地最早系统研究金庸小说的陈墨说:“《射雕英雄传》当然是一部武侠小说,是一个长长的武侠传奇故事。然而,它与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之处,是它有着其他武侠小说所不具备的历史真实感及忧国忧民的心怀。”《射雕英雄传》主人公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寓意不忘靖康之耻,从他们被命名开始,其个人命运就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金庸曾说,郭靖“较多地体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射雕英雄传》故事即将结束时,主人公郭靖和成吉思汗有过一场关于“何为英雄”的争论。成吉思汗认为自己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是天下英雄,而郭靖这个年轻人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小说终篇,郭靖家仇已报,与黄蓉终成眷属,似是大团圆结局,但山河破碎之时,个人焉有真正欢愉:“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到了《神雕侠侣》中,郭靖更对杨过说:“行侠仗义,救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严家炎在《金庸小说论稿》中对这些情节详加论述,他认为,义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而金庸超越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赋予了义新的内涵,“金庸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这些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也是金庸小说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新的提升。”何平在《侠义英雄的荣与衰——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解述》中,则将侠义英雄与儒学相联系,称郭靖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儒。

“如果有谁要我介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入门书的话,我会毫不迟疑地向他推荐钱钟书的《谈艺录》和金庸的十四部小说。”胡河清认为金庸小说提供了“典型的中国诗性文化的现实氛围”:“黄药师的桃花岛布满了与神秘星相对应的奇门五行机关,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汇集着道家智慧的精髓,黄蓉的美味佳肴飘动着中国食文化的香韵,一灯大师闪着灵光的一阳指则是佛法无边的标志。”《射雕英雄传》的人物塑造也接续着传统文化的沃壤,金庸曾说起“东邪”黄药师和老顽童周伯通的原型,前者来自“伯夷、叔齐、介子推、庄周、柳下惠,《论语》中的楚狂人接舆、长沮、桀溺,以及魏晋时的阮籍、嵇康,有一个极长的传统”,后者则集聚了“汉时的东方朔,《三国演义》中的于吉,后来寒山拾得、济公活佛等等”的形象,“他们嬉笑怒骂,游戏人间,到老还保存着天真。”

冯其庸是较早撰文称赞金庸小说的大陆知名学者。1986年《中国》杂志第8期刊登冯其庸的《读金庸》,热情谈及观感:“金庸小说所包含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的侠义小说作家中,是极为突出、极为罕见的”,并认为其在包罗万象的思想文化、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行文与境界的文学性、奇而不奇的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几个方面虽是就金庸小说总体而言,但用于描述《射雕英雄传》也恰如其分。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1994年5月,主打学术文化的北京三联书店隆重推出36册《金庸作品集》。在经历了漫长而不无尴尬的“盗版史”后,这是金庸首次授权内地出版其全部小说作品。

促成此事的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后来坦承:“我思想斗争得很厉害,虽然我自己喜欢读金庸的书,也很想把他的书引进来,但是我也一直在考虑三联的品牌究竟适不适合做金庸。”“武侠小说的名声不太好,我们要先把自己说服。”最终使她下定决心的是两个考虑:一是“金庸是以武侠小说而出名,但本质上是一流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进文学殿堂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经营状况窘迫、甚至需要租借地下室为办公室的三联书店,看中金庸作品带来的巨大现金流。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最终问世,以整齐划一的古典山水画作为封面设计,定价688元,只做整套售卖。

三联版《金庸作品集》获得巨大成功,1992年,三联全年销售的总码洋才711万元,而该书每年带来几千万元的回款量。有论者认为,三联版金庸作品的出现,意味着金庸小说“已经从单纯的阅读和消费价值转变成经典文本才具有的收藏价值”。

这一年,还有两件事情广受注意。一是北京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教授头衔,严家炎在仪式上致辞说,金庸是以精英文化改造通俗文化的“全能冠军”,“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这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地进行着的革命。”二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将金庸排在第4位,并选录《射雕英雄传》,舆论哗然,称此举“颠覆教科书,石惊文坛”。

几件事情叠加,经媒体放大乃至变形,引来激烈争议。此后几年,关于对金庸作品评价的争议不时见诸媒体,王朔、王彬彬、何满子、袁良骏、李国文等都表达了对金庸作品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持论大多是:武侠小说是陈腐、落后的文艺形式,不宜过度解读。而严家炎、陈平原、徐岱、宋伟杰等,则从文化生态平衡和武侠小说命运、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等角度,在百年文学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金庸小说乃至武侠小说的价值。

在围绕金庸小说展开的雅俗之辨、经典建构等争鸣与探讨中,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价值日益被重视。1995年出版的冰心、董乃斌、钱理群主编的《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将金庸小说作为“现代通俗小说”成熟的标志第一次写入文学史;199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设专门章节介绍金庸。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选取了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有关章节。

在民间,普通读者则构成了阐释金庸作品的另一大主力。从最初的BBS到早期新浪网上的“金庸客栈”论坛直至今天跟金庸有关的贴吧乃至微信公号,互联网的兴起为他们提供了言说平台,甚至有“网络金学研究”之说。吊诡的是,面对着伴网络小说兴起的更新奇的小说类型时,许多网友怀念“抱持中华文化传统”的金庸,对于新一代读者来说,雅俗之辨又有了新的参照。

进入新世纪,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金庸新修订的《金庸作品集》,其中对部分人物关系的重写,引起激烈争议。《射雕英雄传》又多次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每次也会引起关注与论争。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正说明金庸作品中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改之不易。

2018年10月30日,94岁的金庸在香港辞世,消息传来,社交媒体上开始了一场盛大的追悼。人们回忆金庸与自己的阅读史、成长史的交集,重温金庸作品,也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射雕英雄传》仍是人们绕不过的回忆之源。

(作者:付小悦,系本报编辑)

传播与影响

1959年,由香港峨嵋影片公司出品的粤语电影《射雕英雄传》(两集)上映,影片开拍时,原著报纸连载还未完结。1977年,由香港佳视出品,白彪、米雪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1983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该剧汇聚了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曾江、谢贤等演员,《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首主题曲及《桃花开》《肯去承担爱》等插曲,由黄霑作词、顾嘉辉作曲,罗文和甄妮演唱。1988年,由台湾中视出品,黄文豪、陈玉莲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1994年,TVB再次拍摄《射雕英雄传》,由张智霖和朱茵主演。

2003年,由张纪中担任制片人,李亚鹏、周迅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这是内地首次将《射雕英雄传》搬上荧屏。2008年,由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胡歌、林依晨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2017年,由爱奇艺等网络影视公司出品、“90后”演员挑大梁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

2018年2月,瑞典汉学家郝玉青(Anna Holmwood)英译的《射雕英雄传》《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第一卷《A Hero Born》(《英雄出世》)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首月即加印到第7版。此后,香港译者张菁加入译介,第二部《被取消的誓约》(A Bond Undone)2019年1月出版。该书共4卷,预计于2021年出齐,推介中,有书店介绍为“中国的《魔戒》”。该书对人物名号、武功等的翻译,也引起外界兴趣。

(付小悦、郭超整理)

自傷(自伤),◆1.自我傷感。○《史記‧蘇秦列傳》:“[蘇秦]聞之而慚自傷,乃閉室不出。”○《後漢書‧應奉傳》:“及黨事起,[奉]乃慨然以疾自退。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數萬言。”○[唐][顧況]《酬唐起居前後見寄》詩:“自傷庚子日,鵩鳥上承塵。”◆2.自己傷害自己。○《國語‧吳語》:“使淫樂於諸夏之國,以自傷也。”○《莊子‧達生》:“公則自傷,鬼惡能傷公?”

重傷風(重伤风),◆指流行性感冒。○《顏氏家藏尺牘》卷一:“弟自初三日擾回,即重傷風,鼻塞痰嗽,至今尚未豁然。”

重傷(重伤),◆I嚴重的傷害。`14`◆II1.再次傷害已經受傷的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唐][駱賓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賊諾沒弄楊虔柳露布》:“禮不重傷,班白必存於寬宥。”◆2.雙重損傷。《莊子‧讓王》:“不能自勝而強不從者,此之謂重傷。重傷之人,無壽類矣。”○[成玄英]疏:“情既不勝,強生抑挫,情欲已損,抑又乖心,故名重傷也。”

中傷(中伤),◆1.受傷;受害。○《列子‧天瑞》:“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後漢書‧龐參傳》:“太尉[龐參]竭忠盡節,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群邪之間,自處中傷之地。”○[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四摺:“逼的箇[呂溫侯]逃命荒,八健將已中傷。”◆2.誣衊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佞倖傳‧石顯》:“內深賊,持詭辯以中傷人。”○[清][劉大櫆]《贈姚詠棠序》:“讒言其亦足中傷人也。”○[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我實在憎惡那暗地裏中傷我的人。”

致命傷(致命伤),◆1.足以造成死亡的損傷。如:他受的是致命傷,只活了三天。◆2.比喻要害之處。○[魯迅]《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上)》:“用玩笑來應付敵人,自然也是一種好戰法,但觸着之處,須是對手的致命傷。”

折傷,◆挫伤;损伤。○《汉书·伍被传》:“南越賓服,羌、僰貢獻,東甌入朝,廣長榆,開朔方,匈奴折傷。”○又《冯奉世传》:“往者數不料敵,而師至於折傷。”

賊傷(贼伤),◆傷害;殘殺。○《墨子‧號令》:“詐為自賊傷以辟事者,族之。”○[漢][焦贛]《易林‧井之蠱》:“無事召禍,自取災殃;畜狼養虎,必見賊傷。”○[宋][司馬光]《聞喜縣重修至聖文宣王廟記》:“人日益眾,物日益寡,視此或不足,視彼或有餘,能相與守死而勿爭乎?爭而不已,相賊傷,相滅亡,人之類蓋可計日而盡也。”

有傷風化(有伤风化),◆指對社會風俗、教化產生不良的影響。多用於指摘男女關係不正常。○[魯迅]《墳‧堅壁清野主義》:“據說,教育當局因為公共娛樂場中常常發生有傷風化情事,所以令行各校,禁止女學生往游藝場和公園;並通知女生家屬,協同禁止。”○[魯迅]《墳‧堅壁清野主義》:“未有游藝場和公園以前,閨秀不出門,小家女也逛廟會,看祭賽,誰能說‘有傷風化’情事,比高門大族為多呢?”◆补证条目■指对社会风俗、教化产生不良的影响。多用于指摘男女关系不正常。○元柯丹丘《荆钗记·遣音》:“貞潔可誇,恁捐生就死令人訝,恁萱親怎不詳察,全不道有傷風化。”○明杨仪《明良记》:“丘瓊臺濬、王三原恕並以大賢立朝,然不相能。王謂丘作《五倫全備》傳奇,有傷風化,失文宗體。”

隱傷(隐伤),◆猶隱痛。○[應修人]《雪夜》:“這像我底生活的節奏,刺我心魂隱傷。”

以養傷身(以养伤身),◆為了獲得養育自己的條件,反而使身體受到損害。比喻得不償失。○《莊子‧讓王》:“夫[大王亶父],可謂能尊生矣。能尊生者,雖貴富,不以養傷身;雖貧賤,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見利輕亡其身,豈不惑哉!”按,此語亦見《呂氏春秋‧審為》與《淮南子‧道應訓》。

遺傷(遗伤),◆前代留下的感傷。○[宋][陸游]《曉發金牛》詩:“[阿瞞]([唐玄宗])狼狽地,千古有遺傷。”原注:“自[金牛]以西,皆[明皇]幸[蜀]地。”

夷傷(夷伤),◆1.殺傷;創傷。○《戰國策‧齊策五》:“死者破家而葬,夷傷者空財而共藥。”○[漢][王充]《論衡‧禍虛》:“天下心未定,夷傷未瘳。”○[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胡氏》:“兩相沖擊,互有夷傷。”◆2.指被殺傷或受傷害的人。○《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補卒乘,繕甲兵,展車馬,雞鳴而食,唯命是聽。”○《舊唐書‧裴度傳》:“招懷孤疾,字撫夷傷。”◆3.破壞,毀壞。○[宋][葉適]《上陳提舉啟》:“金鐵所藏,山脈有夷傷之患。”

養傷(养伤),◆因受傷而休息調治。○《新民晚報》1992.5.29:“報道說他‘養傷一個月’,可見打得不輕,影響很大。”

養虎傷身(养虎伤身),◆飼養老虎,自傷其身。比喻縱敵留患。○[明][沈采]《千金記‧入關》:“大王,你只宜乘早擊之,若遲便有養虎傷身之害矣。”○《說岳全傳》第五七回:“[兀朮]聽了,大叫道:‘罷了,罷了!此乃養虎傷身也!’”

言多傷行(言多伤行),◆話多易出問題,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損害。○[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三摺:“不是我把不定,無記性,言多傷行。”一本作“言多傷幸”。亦作“言多傷倖”。○[元][石德玉]《紫雲庭》第一摺:“他那裏問言多傷倖,絮得些家宅神長是不安寧。”

刑傷(刑伤),◆1.殺傷。○《漢書‧衡山王劉賜傳》:“[徐來]兄至[衡山],太子與飲,以刃刑傷之。”◆2.受刑後的創傷。○《天雨花》第七回:“前番打死親生女,遍體刑傷紫又青。”○[李強][杜印]《在風雨中長大》:“可是,[小明]爸爸的牢房裏,有一個身材高大,滿臉刑傷的難友卻緊鎖着雙眉,閉口不唱。”

心傷(心伤),◆1.害怕。○《六韜‧動靜》:“吾欲令敵人將帥恐懼,士卒心傷,行陳不固。”◆2.傷心。○《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聽了這片言語,暗自心傷,簌簌的淚下。”○[清][李漁]《奈何天‧軟誆》:“貯人空有黃金屋,繫人枉設風流獄。風流獄,心傷目慘,有聲難哭。”

相傷(相伤),◆互相傷害、妨礙。○《老子》:“夫兩不相傷,而德交歸焉。”○[唐][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十六:“交流列四瀆,清濁不相傷。”○[宋][陳師道]《嗚呼行》:“似聞為政不為費,兩不相傷兩相濟。”○《東周列國志》第七七回:“朋友之義,相成而不相傷。”

衋傷(衋伤),◆《書‧酒誥》:“民罔不衋傷心。”本謂衋然傷痛,後指悲傷,悲痛。○[唐][白居易]《田布贈右僕射制》:“聳動人聽,衋傷我懷。”○《金史‧祁宰傳》:“慕義之士,衋傷厥心。”參見“衋然”。

物傷其類(物伤其类),◆因同類遭受不幸而感到悲傷。○《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老龍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紅樓夢》第七三回:“俗語說的‘物傷其類,唇亡齒寒’,我自然有些心驚麼!”[魯迅]《偽自由書‧從盛宣懷說到有理的壓迫》:“那是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袁世凱]是‘物傷其類’,他自己也是賣國賊。”

五勞七傷(五劳七伤),◆泛指各種疾病和致病因素。○[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摺:“太醫云:‘我會醫四肢八脈。’[糊突蟲]云:‘我會醫五勞七傷。’”○《中國現在記》第三回:“任是你五勞七傷,一切疑難雜症,一經他治,無不手到病除。”○[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三章:“大同之世,生人最樂,內無五勞七傷之感,外極飲食、宮室、什器、服用、道路之精。”參見“五勞”、“七傷”。◆补证条目■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宋苏轼《东坡志林·论医和语》:“五勞七傷,皆熱中而蒸,晦淫者不爲蠱則中風,皆熱之所生也。”

無傷大體(无伤大体),◆猶無傷大雅。○[清][無名氏]《靜居緒言》:“後人摘集中累句譏之,亦是吹毛求疵,無傷大體,自有公論。”○[魯迅]《華蓋集‧並非閑話》:“即使是自以為公平的批評家,偏袒也在所不免的……然而也沒有什麼要緊,局外人那裏會知道這許多底細呢,無傷大體的。”

無傷(无伤),◆1.沒有什麼關係;不妨。○《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唐][杜甫]《壯游》詩:“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水滸傳》第七回:“衙內怕[林沖]是箇好漢,不敢欺他,這個無傷。”○[清][吳敏樹]《淮陰侯論》:“[漢]誠勝[楚],[信]則為[漢]臣,無傷者。”◆2.不損害;不傷害。○《韓非子‧說難》:“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晉][支遁]《還東山上哀帝書》:“篤慈孝之愛,蠕動無傷;銜撫惜之哀,永悼不仁。”◆3.即罔象。神話傳說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無傷]。”一說,水神名。參閱《莊子‧達生》“水有[無傷]”[唐][陸德明]釋文。

外傷(外伤),◆1.指因受外來刺激而產生的忿恨憂慮等情緒。○[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和樂者,生之外泰也;精神者,生之內充也;外泰不若內充,而況外傷乎?忿恤憂恨者,生之傷也;和說勸善者,生之養也。”◆2.身體或物體由於外界物體的打擊、碰撞或化學物質的侵蝕等造成的外部損傷。

外感內傷(外感内伤),◆1.《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次日便覺得有些鼻塞聲重,胸悶頭暈,懨懨的就成了一個外感內傷的病。”◆2.比喻內外煎迫。○[馮玉祥]《我的生活》第六章:“經過長期的折沖,交涉處處掣肘,因此外感內傷。一位晚[清]最負盛名的外交家,就輕輕殂謝了。”

所傷(所伤),◆傷害。○[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二摺:“待不前去,又怕那賊漢趕來,所傷了我的性命,怎生是好?”

死傷(死伤),◆1.死亡和創傷。○《荀子‧榮辱》:“爭飲食,無廉恥,不知是非,不辟死傷。”○《史記‧高祖本紀》:“今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2.指死傷的人。舊題[漢][李陵]《答蘇武書》:“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餘不滿百。”○[茅盾]《子夜》十七:“到現在死傷不下三十萬。”

數傷(数伤),◆猶侮辱。○[元][無名氏]《神奴兒》楔子:“你就罵我做驢前馬後,數傷我父母。”

受傷(受伤),◆身體或物體部分地受到損傷。○《紅樓夢》第六二回:“素日又不大吃雜項東西,如今吃一兩杯酒,若不多吃些東西,怕受傷。”○[清][采衡子]《蟲鳴漫錄》卷二:“此脛受傷甚劇。”○[丁玲]《松子》:“她從搖籃裏跌出來過,他為這事挨了很利害的打,可是她一點也沒有受傷。”

視下如傷(视下如伤),◆見“視民如傷”。

視人如傷(视人如伤),◆見“視民如傷”。

視民如傷(视民如伤),◆形容帝王、官吏極其顧恤民眾疾苦。○《左傳‧哀公元年》:“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孟子‧離婁下》:“[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趙岐]注:“視民如傷者,雍容不動擾也。”○[孫奭]疏:“言[文王]常有恤民之心,故視下民常若有所傷,而不敢以橫役擾動之。”○[晉][潘岳]《關中詩》:“明明天子,視民如傷。”亦作“視下如傷”、“視人如傷”。○《北史‧魏紀三‧孝文帝紀論》:“加以雄才大略,愛奇好士,視下如傷,役己利物,亦無得而稱之。”○[唐][楊炯]《為梓州官屬祭陸郪縣文》:“居傳其政,愛人如子;山則有梁,鎮茲一方;君宏其道,視人如傷。”◆补证条目■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明焦竑《玉堂丛语·退让》:“古人一介不取,視民如傷,某之貪酷多矣。”○章炳麟《满洲总督侵吞赈款状》:“欲使官常整飭,視民如傷,必非滿洲政府所能爲也。”

食傷(食伤),◆中醫病名。傷食。○[郭沫若]《集外‧從典型說起》:“本來也還想多寫一些,但就因為種種的關係,又怕使讀者食傷,僅僅成了半打便告了終結。”

神傷(神伤),◆傷神,傷心。○[晉][孫盛]《晉陽秋》:“﹝[荀粲]﹞婦偶病亡,未殯,[傅嘏]往唁,[粲]不哭神傷,曰‘佳人難得’,痛悼不已。”○[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荀奉倩]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再生緣》第五五回:“心掛[麗君]賢小姐,神傷[映雪]女嬋娟。”○[鄒韜奮]《患難餘生記》第一章:“突然在[芝加哥]最著名的《論壇報》上看到長電,詳載《新生》事件的發生及[杜先生]含冤入獄的情形,初則為之驚愕,繼則為之神傷,珠淚奪眶而出。”

傷折(伤折),◆受傷和死亡或因受傷而死亡。○[宋][范仲淹]《讓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表》:“自西事以來,[延安東路]、[北路]官軍傷折萬餘人。”○[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在短短的七八天內,各村落的牲口幾乎傷折了一半。”

傷員(伤员),◆受傷的人員。多指作戰受傷的戰土。○[知俠]《鋪草》:“民兵說:‘咱搶救傷員算啥?比比同志們和敵人拼命差遠了!’”[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九章:“[蘭英]和[銀鳳]們在[石家圪嶗]給傷員們端湯遞水,直到三更天才全部結束了救護工作。”

傷夷(伤夷),◆見“傷痍”。

傷藥(伤药),◆治療身體內傷或外傷的藥物。○《中國民間故事選‧紅軍的故事‧火雲鳥》:“[王得發]把小孩背回連部,衛生員給他敷了傷藥。”

傷心樹,◆指杨柳。○唐刘希夷《公子行》:“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清朱彝尊《同曹侍郎遥和王司理士禛秋柳之作》:“春來已是傷心樹,猶記青青送玉鞍。”

傷心疾首(伤心疾首),◆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五四”愛國運動資料‧學界風潮紀》:“吾民傷心疾首之事,孰有過於是耶!”

傷心(伤心),◆1.心靈受傷,形容極其悲痛。○《書‧酒誥》:“民罔不衋傷心。”○[孔]傳:“民無不衋然痛傷其心。”○[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晉][陸機]《吊魏武帝文》:“今乃傷心百年之際,興哀無情之地,意者無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識情之可無乎?”[宋][陸游]《重過沈園作》詩之一:“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元][薩都剌]《百字令‧登石頭城》詞:“傷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巴金]《五十多個》:“[孫二嫂]坐在雪地上,埋下頭搖着她懷裏的死孩子,哭得很傷心。”◆2.極甚之詞,猶言萬分。○[唐][李白]《菩薩蠻》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唐][杜甫]《滕王亭子》詩之一:“清江錦石傷心麗,嫩蕊濃花滿目斑。”○[明][劉基]《摸魚兒‧金陵秋夜》詞:“回首碧空無際,空引睇,但滿眼芙蓉黃菊傷心麗。”

傷味(伤味),◆懊惱。○[巴金]《豬與雞》:“為了這些雞兒我不曉得操多少心,嘔多少氣,說起來真傷味。”

傷亡事故(伤亡事故),◆工人、職員在生產區域中所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受傷或死亡的事故。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一章:“咱們工程隊發生的‘傷亡事故’,擺了很長時間,不作處理,這太不像話。”

傷亡(伤亡),◆1.陣亡。○[清][曾國藩]《金陵軍營官紳昭忠祠記》:“[同治]六年之冬,乃建[昭忠祠]於[蓮花第五橋]……其東一室,祀三年至十年城外大營傷亡之員。”◆2.受傷和死亡。○[毛澤東]《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和今後的任務》:“在[朝鮮]戰爭中,敵人傷亡了一百零九萬人。”○[魏巍]《東方》第六部第七章:“如果讓紅旗退回去,同志們就會遭到更大的傷亡。”◆3.指受傷和死亡的人數。杜鵬程《保衛延安》第二章二:“他,心情沉重。因為他指揮的第五連傷亡很大,連長、指導員統犧牲了。”

傷俗(伤俗),◆1.失之俗氣。○《梁書‧文學傳上‧何遜》:“[雲]([陸雲])謂所親曰:‘頃觀文人,質則過儒,麗則傷俗。其能含清濁,中今古,見之[何]生矣。’”◆2.謂不合世俗。○[宋][歐陽修]《鑒畫》:“餘非知畫者,強為之說,但恐未必然也。然世謂好畫者,亦未必能知此也。此字不乃傷俗耶?”

傷司(伤司),◆迷信謂執役的鬼魂。○《何典》第九回:“便教催命鬼領了一群白面傷司到荒山裏去捉鬼。”○《何典》第九回:“那些傷司巴不得有事為榮。”

傷水(伤水),◆指牲口飲水不節而致病。○《流沙墜簡考釋‧方技類》:“治馬傷水方:薑、桂、細辛、皂莢、付子各三分,遠志五分,桔梗五分,雞子十五枚。”電影劇本《青松嶺》十七:“[老滿]問:‘大哥,這馬得什麼病啦?’[張萬山]回答道:‘傷水啦!’”

傷勢(伤势),◆受傷的情況。○[柳青]《銅墻鐵壁》第十九章:“[銀鳳]仔細問清楚他的傷勢,輕輕嘆了一口氣。”

傷世(伤世),◆傷害世俗的教化。○《史記‧樂書》:“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張守節]正義:“樂教不時,傷世俗之化也。”

傷時(伤时),◆因時世不如所願而哀傷。○[漢][王逸]有《九思‧傷時》篇。○[唐][杜甫]《通泉驛》詩:“傷時愧[孔父],去國同[王粲]。”○[前蜀][韋莊]《中渡晚眺》詩:“[魏王堤]畔草如煙,有客傷時獨扣舷。”○[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第二章五:“有的看見禾黍,發出國破的悲吟,有的生逢亂世,發出傷時的哀感。”

傷食(伤食),◆中醫學病症名。由飲食過量,脾胃損傷所致。○《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清胃理脾湯》:“清胃理脾治濕熱,傷食平胃酌三黃,大便粘穢小便赤,飲食愛冷口舌瘡。”注:“傷食,謂傷食病症,如痞脹、噦嘔、不食、吞酸、惡心、噫氣之類。”○《老殘游記》第十一回:“可知太痛快了不是好事:吃得痛快,傷食;飲得痛快,病酒。”

傷生(伤生),◆1.傷害生命。○《莊子‧讓王》:“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宋][蘇軾]《代張方平諫用兵書》:“臣聞好兵猶好色也,傷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賊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花月痕》第五回:“蓋積勞所以致疾,而久鬱所以傷生。”◆2.妨害活人。○《孝經‧喪親》:“三日而食,教民不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喪祭無度,傷生之蠹也。”○[隋][王通]《中說‧天地》:“古者不以死傷生,不以厚為禮。”◆3.猶殺生。○《西游記》第七六回:“師父看見,又說我們傷生,只調柄子來打罷。”○[巴金]《秋》三四:“[張惠如]像對小孩子說話似地哂笑道:‘……我吃素,其實我只是不吃肉,這是因為我不贊成傷生。’”◆4.因活着而感到哀傷。○[明][李贄]《焚書‧傷逝》:“人莫不欲生,然卒不能使之久生;人莫不傷逝,然卒不能止之使勿逝……故吾直謂死不必傷,唯有生乃可傷耳。勿傷逝,願傷生也。”

傷神(伤神),◆1.耗損精神。○《韓非子‧解老》:“故以[詹子]之察,苦心傷神,而後與五尺之愚童子同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志盛者思銳以勝勞,氣衰者慮密以傷神。”○[唐][韋應物]《漢武帝雜歌》之二:“[柏梁]沉飲自傷神,猶聞駐顏七十春。”○[巴金]《探索與回憶‧說夢》:“人說做夢傷神,又說做夢精神得不到休息,等於不睡。”◆2.傷心。○[南朝][梁][江淹]《別賦》:“造分手而銜涕,咸寂寞而傷神。”○[唐][楊炯]《溫江縣令任冕神道碑》:“佳人不再,[荀奉倩]之傷神,赤子無期,[潘安仁]之慘慟。”○[宋][梅堯臣]《范饒州夫人輓詞》之一:“江邊有孤鶴,嘹唳獨傷神。”○[郭沫若]《恢復‧歸來》:“她來時有時竟不敢和我見面,只坐在偏僻處,望着我傷神。”

傷身(伤身),◆1.傷害身體。○[漢][賈誼]《惜誓》:“非重軀以慮難兮,惜傷身之無功。”○[三國][魏][嵇康]《養生論》:“而世常謂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傷身。”◆2.謂小產。○《後漢書‧華佗傳》:“有[李將軍]者,妻病,呼[佗]視脈。○[佗]曰:‘傷身而胎不去。’”[清][黃生]《義府》卷下:“傷身,今小產也。”

傷熱(伤热),◆蔬菜或水果因受熱而損壞。

傷秋(伤秋),◆悲秋,對秋景而傷感。○[唐][韓愈]《祖席‧秋字》詩:“[淮南]悲木落,而我亦傷秋。”○[唐][盧綸]《秋夜同暢當宿藏公院》詩:“風螢方喜夜,露槿已傷秋。”

傷情(伤情),◆傷感。○[漢][班彪]《北征賦》:“日晻晻其將暮兮,睹牛羊之下來;寤曠怨之傷情兮,哀詩人之歎時。”○[唐][元稹]《寄樂天》詩:“閑夜思君坐到明,追尋往事倍傷情。”○[宋][孫光憲]《浣溪沙》詞:“落絮飛花滿帝城,看看春盡又傷情。”

傷切,◆悲伤凄切。○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徐铁臼》:“日日駡詈,時復歌云:‘桃李花,嚴霜落奈何;桃李子,嚴霜早落已。’聲甚傷切,似是自悼不得成長也。”

傷氣(伤气),◆1.謂心志受挫。○《文選‧宋玉<高唐賦>》:“感心動耳,迴腸傷氣。”○[李善]注:“言上諸聲,能迴轉人腸,傷斷人氣。”○[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2.謂發怒。○[唐][趙璘]《因話錄‧商上》:“而與屬吏言,未曾傷氣,不叱責一官。”◆3.損傷元氣。○[老舍]《龍鬚溝》第一幕:“發瘧子傷氣,得吃呀,[趙大爺]!”◆4.方言。謂情緒低落。○[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二十章:“‘你甭傷氣。’‘哎呀!看你說的!群眾議論一下,我能躺倒嗎?’”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比喻處理工作,解決問題,寧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徹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五章第九節:“對於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於敵,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

傷破(伤破),◆1.傷害,損傷。○《列子‧黃帝》:“[子華]使其俠客以智鄙相攻,彊弱相凌。雖傷破於前,不用介意。”○《百喻經‧以梨打破頭喻》:“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2.殘破。○[南朝][宋][謝靈運]《勸伐河北表》:“昔[隴西]傷破,[晁錯]興言;[匈奴]慢侮,[賈誼]憤歎。”

傷鳥(伤鸟),◆受過箭傷的鳥。○[唐][白居易]《得微之到官書備知通州之事悵然有感因成四章》詩之四:“傷鳥有弦驚不定,臥龍無水動應難。”參見“傷禽”。◆补证条目■受过箭伤的鸟。比喻受过打击或经过祸患而心有余悸的人。○《陈书·留异传》:“既祅氛盪定,氣沮心孤,類傷鳥之驚弦,等窮獸之謀觸。”

傷目(伤目),◆謂見之令人傷感。○[南朝][梁][王僧孺]《從子永寧令誄》:“生人之望已冥,死歸之期又阻。痛心傷目,豈伊一事。”○[明][柯丹邱]《荊釵記‧哭鞋》:“幸喜得日暖風恬,相送起程,傷目兮桑榆暮景。”

傷命(伤命),◆1.傷害天子的詔命。謂天子的命令不能實行。○《漢書‧匈奴傳下》:“上直欲從單于求之,為有不得,傷命損威。”○[顏師古]注:“詔命不行,故云傷命也。”◆2.耗損精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是以[曹公]懼為文之傷命,[陸雲]歎用思之困神,非虛談也。”

傷亂(伤乱),◆1.傷害,損害。○《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楊宣]對曰:‘五侯封日,天氣赤黃,[丁][傅]復然。此殆爵土過制,傷亂土氣之祥也。’”◆2.指悲傷離亂。○[聶紺弩]《兔先生的發言》:“兔先生飽經傷亂,精神漸漸頹喪。”

傷離(伤离),◆為離別而感傷。○[唐][王昌齡]《送程六》詩:“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鱠橙虀。”○[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蓋古樂府多托於閨情女思,[青蓮]深於樂府,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郁達夫]《贈別》詩:“傷離我亦天涯客,一樣青衫有淚痕。”

傷苦(伤苦),◆1.怕苦。○《晏子春秋‧問上四》:“用智者不偷業,用力者不傷苦。”◆2.傷害。○[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銓曹》:“[陸元方]常任天官侍郎,臨終曰:‘吾年當壽,但以領選之日傷苦心神。’言訖而歿。”◆3.悲傷,悲痛。○《花月痕》第十三回:“[癡珠]病中見[阿寶]兄弟前來辭行,又是一番傷苦。”

傷口(伤口),◆受傷破裂的地方。多指人或其他動物的皮膚、肌肉、黏膜等而言。○[魏巍]《東方》第四部第十九章:“沒有繃帶,她們就把自己的被單扯了,消消毒,給戰士們裹扎傷口。”○[巴金]《英雄的故事‧軍長的心》:“就在這路口有一棵大樹,枝上有一個新的傷口。”

傷刻(伤刻),◆謂過於刻薄。○[晉][葛洪]《抱樸子‧行品》:“出繩墨以傷刻,心好殺而安忍者,虐人也。”

傷科(伤科),◆中醫名詞。指專治跌打損傷的醫科。古為正骨兼金鏃科。

傷酒(伤酒),◆因飲酒過度而致病。○《醫宗金鑒‧雜病心法要訣‧葛花解酲湯》“葛花解酲發酒汗”注:“傷酒宜用葛花解酲湯汗之,汗出立愈。其證頭痛懶食,嘔吐身熱,倦怠而煩,似乎外感而實非外感,皆因酒所致也。”○[宋][晏殊]《寓意》詩:“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煙中。”

傷今(伤今),◆憂思今日。常用以表達對現狀的不滿。○[宋][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再賦》詞:“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右手淋浪才有用,閑卻持螯左手。漫贏得、傷今感舊。”○[明][李時勉]《<犁眉公集>序》:“傷今悼古,牢籠百態,可以超邁當世者,則於《覆瓿集》見之。”○[魯迅]《准風月談‧雙十懷古》:“附記:這一篇沒有能夠刊出,大約是被抽去了的,蓋雙十盛典,‘傷今’固難,‘懷古’也不易了。”

傷教敗俗(伤教败俗),◆見“傷化敗俗”。

傷家(伤家),◆病人。○[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摺:“只願的依本分,傷家沒變證,慢慢的傳受陰陽。”

傷疾(伤疾),◆因受創傷而造成的疾病。○《左傳‧昭公二年》:“秋,[鄭][公孫黑]將作亂,欲去[游氏]而代其位,傷疾作而不果。”

傷懷(伤怀),◆傷心。○《詩‧小雅‧白華》:“嘯歌傷懷,念彼碩人。”○《史記‧高祖本紀》:“[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傷懷。”○[宋][秦觀]《滿庭芳》詞:“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明][謝讜]《四喜記‧紅樓遣思》:“對景越傷懷,並頭花空滿臺,今番受盡相思害。”○[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

傷化敗俗(伤化败俗),◆敗壞教化和風俗。○《漢書‧貨殖傳》:“又況掘冢搏掩,犯姦成富,[曲叔]、[稽發]、[雍樂成]之徒,猶復齒列,傷化敗俗,大亂之道也。”○《三國志‧吳志‧孫休傳》:“夫所尚不惇,則傷化敗俗。”○《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姦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亦作“傷教敗俗”。○[明][馬中錫]《罪言》:“今諸小道家淺陋無理,葬得善地,雖殺人巨盜,亦可獲福;課得美占,雖弒父與君,亦無大害。傷教敗俗,莫過於此。”

傷化(伤化),◆損害教化。○《漢書‧平帝紀》:“搆怨傷化,百姓苦之。”○[唐][司空圖]《成均賦》:“緬推傷化之源,克裕閑邪之範。”

傷和(伤和),◆1.謂傷害天地中和之氣。○《後漢書‧質帝紀》:“怨氣傷和,以致災眚。”○《後漢書‧霍諝傳》:“傷和致災,為害滋甚。”◆2.指違反為人的中和之道。○[宋][陳師道]《送檢法趙奉議》詩:“勇銳閉房猶着酒,切深疾惡反傷和。”

傷號(伤号),◆受傷的人。多指受傷的士兵。○[柳青]《銅墻鐵壁》第六章:“我們完全沒想到每個傷號能分到三顆蘋果。”○[沙汀]《闖關》二:“四科才一個事務員,一個小鬼,就把五六十名傷號送起走了。”○[郭澄清]《大刀記》第九章:“我們要找傷號兒。”

傷寒(伤寒),◆1.由傷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自然病程約一個月。主要症狀為持續發熱,熱度在39℃-40℃之間,脈搏緩慢,脾臟腫大,腹部有玫瑰色疹。嚴重時,可因腸出血,腸穿孔而死亡。又稱腸傷寒。◆2.中醫學上泛指一切熱性病。又指風寒侵入人體而引起的疾病。症狀為頭痛,項強,畏寒,發熱,骨節痠痛,無汗脈緊等。

傷官(伤官),◆1.迷信謂鬼神的差役。○[清][錢泳]《履園叢話‧鬼神‧馬公宋相》:“或雲[馬公]、[宋相]俱是五通神部下傷官。”◆2.舊時按年辰八字推算命運所用的術語。謂八字中犯此,將不利本主。○《紅樓夢》第八六回:“老爺和眾人說:‘不管他錯不錯,照八字算去。’那先生便說:‘甲申年,正月丙寅,這四個字內有傷官、敗財。’”

傷弓之鳥(伤弓之鸟),◆受過箭傷的鳥。比喻經過禍患、心有餘悸的人。典出《戰國策‧楚策四》:“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着頭,只顧走。”○[趙本夫]《賣驢》:“此時,[孫三]老漢猶如‘傷弓之鳥,落於虛發’,經不得一點風吹草動了!”

傷弓(伤弓),◆受過箭傷的鳥,聽到拉弓開弦的聲音也害怕。比喻經過禍患,心有餘悸。○[唐][杜甫]《歸雁》詩之二:“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一:“當是時,執政者皆歎息[魯公]傷弓,故慮患之深也。”

傷感(伤感),◆因感觸而悲傷。○[唐][馮贄]《南部煙花記‧色如桃花》:“[侯夫人]一日自經於棟下,臂懸錦囊,中有文,左右取以進,帝反覆傷感。”○[宋][柳永]《滿江紅》詞:“添傷感,將何計?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醒世恒言‧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見牡丹茂盛如初,傷感不已。”○《紅樓夢》第二六回:“‘你今兒不叫我進來,難道明兒就不見面了?’﹝[黛玉]﹞越想越傷感起來。”○[巴金]《家》十五:“我想了兩句詩:‘往事依稀渾似夢,都隨風雨到心頭’。你想,這情景怎不叫人傷感!”

傷負(伤负),◆傷害。○[郭沫若]《孔雀膽》第二幕:“因此我也傷負了好些人的感情。他們說我的偏見很深。”○[艾蕪]《左手行禮的兵士》:“別的同我熟識的傷兵,見我變了臉色,知道剛才有些話確是傷負了我。”

傷風化(伤风化),◆敗壞風俗教化。○[聶紺弩]《探春論》:“其意曰:傷風化是我們的特權,奴才下輩公然仿效,就未免膽大妄為了。”

傷風敗俗(伤风败俗),◆亦作“傷風敗化”。◆敗壞良好的風俗。○《梁書‧何敬容傳論》:“望白署空,是稱清貴;恪勤匪懈,終滯鄙俗……嗚呼!傷風敗俗,曾莫之悟。”○[唐][韓愈]《論佛骨表》:“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宋][謝庭芳]《辨惑論》:“是故病疫之家,人皆惴惴焉,無敢踵其門而問之,甚而父子兄弟亦不相救,傷風敗俗,莫甚於斯。”○《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當作‘情’字,所以作出傷風敗化的事來,還自謂風月多情,無關緊要。”○[聶紺弩]《探春論》:“嗟呼,香囊而繡着妖精打架,其欺天害理,傷風敗俗,無君無父,斷子絕孫為何如乎!”

傷風敗化(伤风败化),◆見“傷風敗俗”。

傷風(伤风),◆1.即感冒。○《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傷風》“肺主皮毛感邪風”注:“傷風者,風邪傷衛也。衛主皮毛,內合於肺,故令身體發熱憎寒,頭疼有汗,嚏涕鼻塞聲重,不時咳嗽也。”○《五燈會元‧雪峰存禪師法嗣‧鼓山神晏國師》:“[鼓山]門下不得咳嗽,時有僧咳嗽一聲,師曰:‘作甚麼?’曰:‘傷風。’”[魯迅]《書信集‧致曹靖華》:“[上海]已熱起來,我們總算好的,但因天氣及衛生設備不好,常不免小病,如傷風及肚瀉之類。”◆2.為風所傷犯。○[宋][朱淑真]《春日雜書》詩:“月篩窗幌好風生,病眼傷風淚欲傾。”

傷單(伤单),◆仵作驗傷後填寫的受傷者或因傷致死者的傷痕檢驗單。單中傷痕等重要項目,舊時亦有由州縣長官親筆填寫者。○《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知縣﹞取了傷單,回到縣中,將一乾人犯口詞取了。”○[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印官親驗》:“凡傷痕等項,俱宜本官親筆填記,口供令刑書寫記。記畢,本官看明判日,同親記傷單,親帶回衙。”

傷辭(伤辞),◆古時為相識者死亡而作的哀辭。○《禮記‧曲禮上》“知生者弔,知死者傷”[唐][孔穎達]疏:“若存之與亡並識,則遣設弔辭、傷辭兼行。若但識生而不識亡,則唯遣設弔辭,而無傷辭。若但識亡,唯施傷辭,而無弔辭也。”○[章炳麟]《國故論衡‧正齎送》:“古者弔有傷辭,謚有誄,祭有頌,其餘皆禱祝之辭,非箸竹帛者也。”

傷春(伤春),◆1.因春天到來而引起憂傷、苦悶。○[唐][司空曙]《送鄭明府貶嶺南》詩:“青楓江色晚,[楚]客獨傷春。”○[唐][朱絳]《春女怨》詩:“欲知無限傷春意,盡在停針不語時。”○[明][高明]《琵琶記‧牛氏規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說這話。○[惜春]年紀小,也怪他傷春不得。你年紀這般老大,也說這般傷春的話,成甚麼樣子!”[清][龔自珍]《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來但賦傷春詩。”◆2.舊指春日施刑,不順天時,故謂之傷春。○《舊唐書‧于志寧傳》:“令時屬陽和,萬物生育而特行刑罰,此謂傷春。竊案《左傳》[聲子]曰:‘賞以春夏,刑以秋冬。’順天時也。”

傷楚(伤楚),◆哀痛。○《晉書‧孔坦傳》:“得八月十五日書,知疾患轉篤,遂不起濟,悲恨傷楚,不能自勝。”○《魏書‧酷吏傳‧于洛侯》:“乃立四柱磔其手足,命將絕,始斬其首,支解四體,分懸道路。見之者無不傷楚,闔州驚震,人懷怨憤。”

傷殘(伤残),◆1.損害,傷害。○[唐][呂岩]《憶江南》詞:“[彭祖]得之年八百,世人因此轉傷殘,誰是識陰丹。”○《再生緣》第二二回:“這個演武場中,只許各人賭勝,不可傷殘。”◆2.殘缺,殘破。○[宋][蘇軾]《詠怪石》詩:“傷殘破碎為世役,雖有小用烏足賢。”○[清][魏源]《聖武記》卷九:“新起之賊,實多於剿除之數,地方之傷殘更甚,黎庶之疾苦更深。”○[魯迅]《華蓋集續編‧記談話》:“[中國]的文明,就是這樣破壞了又修補,破壞了又修補的疲乏傷殘可憐的東西。”◆3.受傷殘廢。○[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附上兗州蔡太尊之四》:“今賦役未清,反遭荼毒,肢體傷殘,甚於賠累,是卑職之申請適有以誤之也。”○[李強][杜印]《在風雨中長大》九:“[小明]爸爸艱難地移動着傷殘的身體爬到他跟前。”

傷財勞民,◆同“勞民傷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監司劾奏杭州不卹荒政,游宴興作,傷財勞民。”

傷病員(伤病员),◆作戰受傷或生病的人員。○[陳其通]《萬水千山》第二幕:“大娘,我們的傷病員已經住了老鄉的一些房子了,怎麼能再擠你們哪!”

傷兵(伤兵),◆作戰受傷的士兵。○[洪深]《香稻米》第一幕:“話還未完,只見一個身上穿着便服,下身仍着軍褲,繃帶吊着左手的傷兵,追至門口。”○[茅盾]《子夜》二:“市面上的消息也許過甚其詞。可是這次來的傷兵真不少!”

傷別(伤别),◆因離別而悲傷。○[唐][李白]《憶秦娥》詞:“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鄭振鐸]《海燕‧離別》:“在強裝的笑容間,我看出萬難遮蓋的傷別的陰影。”

傷敗(伤败),◆1.謂作戰受挫失敗。○《管子‧任法》:“故遵主令而行之,雖有傷敗,無罰。”○《史記‧楚世家》:“會[吳王]弟[夫概]見[吳王]傷敗,乃亡歸,自立為王。”○《後漢書‧西羌傳論》:“﹝群種﹞東犯[趙][魏]之郊,南入[漢][蜀]之鄙,塞[湟中]、斷[隴道],燒陵園,剽城市,傷敗踵係,羽書日聞。”○[宋][李如箎]《東園叢說‧春秋‧詩亡然後作春秋》:“逮[桓王]之立,諸侯背叛,王師傷敗。”◆2.敗壞。○[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雜藝》:“[蕭子雲]改易字體,[邵陵王]頗行偽字……朝野翕然以為楷式,畫虎不成,多所傷敗。”○[宋][蘇軾]《繳還詞頭奏狀‧李定》:“今既言者如此,朝廷勘會得實,而使無母不孝之人,猶得以通議大夫分司南京,即是朝廷亦許如此等類得據高位,傷敗風教,為害不淺。”

殺傷力(杀伤力),◆指武器的殺傷威力。○[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我們的平射炮》:“我騎着馬跑到前方,實地查看大炮殺傷力。”

情傷(情伤),◆傷心,悲傷。○[南朝][宋][謝靈運]《送雷次宗》詩:“志苦離念結,情傷日月慆。”○[後蜀][顧敻]《浣溪沙》詞:“惆悵經年別[謝娘],月窗花院好風光,此時相望最情傷。”

青傷(青伤),◆謂皮膚受傷發青。○《紅樓夢》第二六回:“[薛蟠]見他面上有些青傷,便笑道:‘這臉上,又和誰揮拳來,掛了幌子了。’”[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疑獄》:“[鴻]再命視腹下,果有青傷如杯口大者一。”○[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例如前幾天,《申報》上就記着一個女人控訴她的丈夫強迫雞奸並毆打得皮膚上成了青傷的事。”

七傷(七伤),◆中醫學名詞。○[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以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不節傷志為七傷。同書又指生殖系的七種疾病:“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裏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濟。”○[喻嘉言]則以《金匱要略》之食傷、憂傷、飲傷、房屋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為七傷。

破傷風(破伤风),◆急性傳染病的一種。因破傷風杆菌從創口侵入體內而引起。○[宋][洪邁]《夷堅丁志‧張顏承節》:“我為主公所擊,已中破傷風,恐不得活。”○《元典章‧刑部四‧諸殺》:“八歲男[汪驢兒]先用土塊擲打十歲[趙引兒]本人卻用土塊還打,誤傷五歲男[汪黑廝],因破傷風身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包龍圖]密地分付牢子每不准難為[劉安住],又分付衙門中人張揚出去,只說[安住]破傷風發,不久待死。”○《花城》1981年第6期:“根據人道主義,我還得給你縫好!你要是不服從,破傷風送了命,我可不負責任!”

破傷(破伤),◆受挫傷、損傷。○《漢書‧晁錯傳》:“自[高后]以來,[隴西]三困於[匈奴]矣,民氣破傷,亡有勝意。”

內傷(内伤),◆1.心中悲痛。○《楚辭‧九章‧悲回風》:“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唐][杜甫]《入衡州》詩:“恕己獨在此,多憂增內傷。”○《清史稿‧后妃傳‧高宗孝賢皇后》:“致黯然以內傷兮,遂邈爾而長逝。”◆2.中醫學名詞。指七情過極、勞累過度、飲食不調等原因所引起的臟氣損傷。○《漢書‧藝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3.中醫學名詞。泛指因跌、打、擠、碰等引起的血、氣、臟腑、經絡等的損傷。○[老舍]《四世同堂》三三:“他很怕兩腿是受了內傷,永遠不能行走!”

面傷(面伤),◆謂面目受損傷。○《左傳‧哀公二年》:“敢告無絕筋,無折骨,無面傷,以集大事。”○《國語‧楚語上》:“王親面傷,則[雍子]之為也。”○[韋昭]注:“面傷,謂[呂錡]射其目。”

流傷(流伤),◆謂疫病傳染流行。○《後漢書‧律曆志中》:“癘疫之氣,流傷於牛,農本不播。”

兩傷(两伤),◆雙方都受到損傷。○[晉][陸機]《文賦》:“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

離傷(离伤),◆1.受傷。○《漢書‧霍去病傳》:“戰士不離傷,十萬之眾畢懷集服。”○[顏師古]注:“離,遭也。”◆2.因離別引起傷感。○[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二:“如何金石交,一旦更離傷。”◆3.指因離別引起的傷感。○[唐][王昌齡]《送柴侍御》詩:“流水通波接[武崗],送君不覺有離傷。”

老大徒傷(老大徒伤),◆見“老大徒傷悲”。

勞傷(劳伤),◆中醫指因過度勞累而引起的內傷。

勞民傷財(劳民伤财),◆既使人勞苦,又浪費錢財。○《西游記》第九二回:“以後你府縣再不可供獻金燈,勞民傷財也。”○《明史‧田經傳》:“[經]等言:‘是知供用未必缺,而徒導陛下以勞民傷財之事也。’”[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九》:“至於你的來[廈],我以為大可不必,‘勞民傷財’,都無益處。”◆补证条目■既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金史·耨盌温敦思忠传》:“謙意宫殿被火,將復興工役,勞民傷財,乃上表乞權紓修建。”○《元史·李元礼传》:“夫財不天降,皆出於民,今日支持調度,方之曩時百倍,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可傷(可伤),◆可悲;可憐。○[明][李贄]《史綱評要‧周紀‧襄王》:“未有代德而有二王(可傷!),亦叔父之所惡也。”○《水滸後傳》第一回:“可傷[宋公明]被奸臣藥死,我念平日情分,到山寨祭奠。”

九傷(九伤),◆無限地哀傷。○[南朝][梁][江淹]《麗色賦》:“憶雜佩兮且一欷,念錦衾兮以九傷。”

金傷(金伤),◆猶金瘡。○《水滸傳》第一一○回:“托聖上洪福齊天,臣等眾將雖有金傷,俱各無事。”◆补证条目■犹金疮。金属利器所致的创伤。○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医方《五十二病方》十二:“令金傷毋痛,毋出血。”又十四:“令金傷毋般(瘢),取彘膏,□衍并治,傅之。”

懷傷(怀伤),◆心懷憂傷。○[漢武帝]《悼李夫人賦》:“慘鬱鬱其蕪穢兮,隱處幽而懷傷。”○[晉][傅咸]《斑鳩賦》:“慨感物以哀鳴,聲楚切以懷傷。”○《晉書‧明帝紀》:“佐命功臣,碩德名賢……禋祀不傳,甚用懷傷。”

孤傷(孤伤),◆1.孤獨憂傷。○《史記‧春申君列傳》:“父子老弱係脰束手為群虜者相及於路。鬼神孤傷,無所血食。”○[宋][王安石]《有感》詩:“笙篁不入耳,又不甘醪羞,那知抱孤傷,罷頓不能遒。”◆2.幼年喪失父母。○[漢][焦贛]《易林‧豐之履》:“夭命絕後,孤傷無主,彷徨兩社,獨不得酒。”

工傷(工伤),◆多指工人在為國家或集體生產勞動過程中受到的意外傷害。

感傷(感伤),◆1.有所感觸而悲傷。○《詩‧陳風‧澤陂序》:“言[靈公]君臣淫其國,男女相悅,憂心感傷焉。”○[晉][張載]《七哀詩》之二:“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感傷道:‘這兩個老人家就窮苦到這個地步!’”[茅盾]《<呼蘭河傳>序》:“今年四月,第二次到[香港],我是帶着幾分感傷的心情的。”◆2.感染疾病。○[漢][王充]《論衡‧氣壽》:“所產子死,所懷子凶者,字乳亟數,氣薄不能成也。雖成人形體,則易感傷。”◆3.觸犯,損傷。○《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大王勳業已盛,四方無事,唯宜修政養民,順時蒐狩,何必盛夏驅逐,感傷和氣。”○[宋][蘇轍]《論吏額不便二事札子》:“下則眾口怨謗,感傷和氣。”

負傷(负伤),◆受傷。○[魏巍]《東方》第三部第八章:“[郭祥]的負傷,使[周僕]的心頭感到异常沉重。”

浮傷(浮伤),◆表層的輕傷。○[老舍]《二馬》第四段:“[伊太太]雖然愛兒子,可是她決不會因為兒子受一點浮傷就這麼生氣。”

反傷(反伤),◆指樹木的倒勾刺。○《山海經‧中山經》:“[講山]……有木焉,名曰帝屋,葉狀如椒,反傷赤實,可以禦凶。”○[郭璞]注:“反傷,刺下勾也。”○[袁珂]校注:“傷,刺也;《方言》卷三[郭璞]注云:‘《山海經》謂刺為傷也。’”

惡語傷人六月寒(恶语伤人六月寒),◆謂用惡毒的言語中傷別人,使人倍感寒心。○[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一摺:“哎!抵多少惡語傷人六月寒。”○[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摺:“別人行甜言蜜語三冬暖,我根前惡語傷人六月寒。”

惡意中傷,◆怀着恶毒的用心对人诬陷伤害。○孙树棻《喋血松陵》:“职道这样做,也无非是警诫之意,谁知道他却不识好歹,心怀怨恨,时常在背地里飞长流短,对职道恶意中伤。”○柯岩《一个诗人眼中的宋庆龄》:“她(宋庆龄)正是从血与火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爱侣早逝,无耻的背叛和恶意中伤更多是来自昔日的同志和至亲骨肉。”

雕傷(雕傷),◆凋傷,死亡。○[清][顧炎武]《關中雜詩》:“徂謝良朋盡,雕傷節士空。”

出語傷人,◆同“出口傷人”。○《封神演义》第七四回:“丘引大怒曰:‘你這叛賊,反出語傷人!你箭射、鐧打、槍刺,你心下便自爽然。今日被擒,不求自生,又以惡語狂言辱吾!’”

出言傷人,◆同“出口傷人”。○《禅真逸史》第二四回:“分明是公子的不是,爲何就出言傷人?杜君亦不可如此粗鹵,要全令叔體面。”

出口傷人,◆一说出话来就伤害别人。形容说话蛮横无理。○《封神演义》第四八回:“趙公明大怒:‘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傷人,欺吾太甚!’”○《何典》第八回:“活死人怪他出口傷人,便道:‘你怎眼眼弗生,人頭弗認得,就這般出言無狀,是何道理?’”○刘流《烈火金钢》第十一回:“何世清也用手一指他:‘你不能出口伤人!’”

殘傷(残伤),◆殘害;受傷害。○《史記‧商君列傳》:“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京劇《將相和》第二一場:“好一位賢明[藺丞相],保國家怎能叫手足殘傷。”

敗俗傷化(败俗伤化),◆謂敗壞社會道德風氣。○《漢書‧敘傳下》:“侯服玉食,敗俗傷化。”○《晉書‧羊祜傳》:“[王夷甫]方以盛名處大位,然敗俗傷化,必此人也。”亦作“敗俗傷風”、“敗化傷風”。○[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詐靜以惑眾,則敗俗傷風。”○[明][孫仁孺]《東郭記‧鑽穴隙》:“笑你個[齊]人太妄,可正是敗化傷風輕薄郎。”○《西游記》第七一回:“奈何他玷污了皇后,敗俗傷風,壞倫亂法,卻是該他死罪。”

敗俗傷風(败俗伤风),◆見“敗俗傷化”。

敗化傷風(败化伤风),◆見“敗俗傷化”。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表面温柔实则无情攻x小可怜卑微痴情受,追妻火葬场下雪天要吃冰淇淋ABO协议结婚后我渣了那个A学。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表面温柔实则无情攻x小可怜卑微痴情受顾止当了商亦纣七年的替身情人,战战兢兢,恪守本分,有朝一日终。

书法略小引

(因帚谈中时或泛及成案,为评议故,并录此引于首简。)

书法者,小艺道路也。此道不明,视南成北。古今名家不惜笔舌,亦云勤矣,惜乎盲儿非但不知他人好丑,亦复不识自己妍媸。先哲立言,付之乌有,皆翰墨耻也。书法多跂,各有妙用,惜不淳耳。如东观、墨池、钩玄、佩觿、书苑、书谱、指南、□录之类,不下数十家,一皆杂附浮浅不急之务,未必专论字法。今取其运笔结构之要,录为书法略一卷,或古人未发,则有寒山帚谈如左。

帚谈小引

帚谈者,补书法未竟也。古有以白垩帚作字,一时兴到,遂得佳书。及以善豪楮墨更作,翻去之远矣。故知兴到作书,乃逑书第一义。能事不迫,与知者道。弊帚何爱焉,因作帚谈,以表其事。古今成言故烦,然详略失所者不乏,补所未发,续貂毋避焉。

权舆一

帚谈有权舆,有了义。权舆不嫌其浅易,贵直而简;了义不嫌其深克,贵婉而玄。

文字古法,子母相生,集多成体,不必构合而各自成像,故分合皆宜。其法不传,要非中古可及。世降而为篆,曰大,曰小,曰缪。从一法生,负抱俯仰,构结不离,犹之地天否泰,阴阳混合,算可分坼。其法若存若亡,亦非后世可及。再变而为徒隶,纵逸为体,波折为用,体用相乖,跳踯飞动,以过为德,而书道衰矣。其法揣摸成体,或得或失。三变而为真书,偏侧为体,挑剔为用,本来形义,荡然乌有,书道绝矣。其法恣为妍媚,举世自好,古今皆是也。四变而为稿草书,就势为体,放逸为用,取影忘真,时露相氐,除是恶俗野狐,名家者流未必无合。道在宇宙,无往不复。书家习一忘多,则大昧小是,未握其机耳。

书法每云:学书先学篆隶,而后真草。又云:作字须略知篆势,能使落笔不庸。是故文字从轨矩准绳中来,不期古而古;不从此来,不期俗而俗。书法所称蜂腰鹤膝、头重末轻、左低右昂、中高两下者,皆俗态也,一皆篆法所不容。由篆造真,此态自远。

古篆为真草相氐,真草为古篆生机。飞白、分隶,传驿而定耳。作小楷先学署书。得署书,小楷传驿而定耳。○象形古文,方圆不移。大小二篆,惟圆用事。八分以圆法行方,真楷以方法行圆。行简法楷,章草法分,稿书法古,二篆则自相为法,署书、摹印,略窃其绪馀。字以格力为主。作古文形事诸书,以顽而能锐、锐而还朴为格力。作大小籀篆诸书,以圆而能方、方不露圭角为格力。作分隶、飞白,以锋杪取波、借波成折为格力。作徒隶、真楷,以小字如大、大字如小为格力。作行书、稿草,以主客分明、引带不杂为格力。体法互用,取近斯显,不得不分属以著其说耳,泥则穷矣。

时尚徒隶,谓之真书,真书行而百家废矣。书法欲粗识篆体,岂惟篆乎?即各体无不相关。借势低昂,全合草法;波折向背,全合隶法;大小随宜,全合钟鼎;行次贯珠,全合周秦;收锋则垂露,纵笔则悬针;拂借柳叶,捺仿倒薤;一法不具,不称大家。

真书波折飞转,出于分隶、飞白,行止收纵,出于垂露悬针;戈拂挑剔,出于柳叶倒薤;至于附体构结,则十九不用矣。若辵之在闼,

之在

之在寺,韦之在围,或之在国,必须就简结束。若仍用独体之法,便不是书。俗眼似媚,难逃识者。一于真字无情,一于草字无性,一于篆乏流盼,一于隶失根据。篆、隶之于真、草亦然。字之横直波折必有来历,书家漫然写去,未始不快,虽然,终是糊人耳目。因形得篆,因篆得隶,因隶得真、行、稿、草,便是顶门上针,无所不达。且易为力,力简功多,算此为便,不知者反视为难,正是不得其道,无门可入。求是门者,不必求人。何代法书书法不洞开无隐乎?人自不求就此周行耳。

真书不师篆、古,行草不师章、分,如人食粟衣丝,而不知蚕茧禾苗所出也。晋唐名帖,每有奇钩怪引、转盼非常之文,未始不疑其阙误。及观古迹,宛然恍遇,回视前日,都成梦幻。

书法止言真书须粗知篆体,余则以为岂惟真之取篆,即篆、隶不得真、草不成名家。常谓一法不通,儒者所耻,若一体不通,亦书家所耻也。篆无隶法,不得飞动;无草法,不得古雅;无斯法,不得严肃。一篆如此,展转可推。但篆之集美,可以言粗,若诸体法篆,粗则浮浅。蒙庄言: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时俗之书常逢颠踬者,正以不知篆法,即知亦或粗耳。

学法书,必不可先学下品轨辙。古人云:法上仅中。浅言之也。至其实际,要知中由上出,下由中来。不师其师而师其徒,谬审矣,愚极矣。故凡学大篆必籀鼓,小篆必斯碑,古隶必锺太尉,行草必王右军,徒隶必欧、虞诸公之书。从此参求古今名迹而后可。真楷不取锺、王者,小字无佳帖,从唐求晋,不得已耳,非画于唐也。不得佳帖而漫然好古,取其败处临摹,徒资识者一粲。不从上来学者,竟不自知。

篆法常谈铁画银钩。画易解,钩难明。唐、宋而下骨力柔弱者,此语蔽之也。篆之宛转处宜匀者勿论矣,其不必匀者,会须迭荡顿挫,始有笔意。近见镌工改而相配,便不成观。此意与行草过脉处着意于笔锋之说相类,然似是而非。篆笔主到,行草不必到,篆是实体,草是意兴,故不侔也。

阳冰、伯琦,各自名家,惜其骨俗,时限之也。阳冰可取处少而去古近,伯琦可取处多而去古远。近顾取少者,珠玉在侧也;远顾取多者,时媚继出也。故曰时限之也。何谓近?曰圆;何谓远?曰方。篆法圆不法方,以定二公优劣。或谓三代遗文,世多有之,未始以圆为法。是不然。论篆不论三代,三代何书乎?古文非一法可定,篆则中古一法而已。今之俗人,去真、草、隶书而外通混称篆,此为可笑耳。请别名号,而后可与言实体。不然梦中说梦,何时醒乎!

隶书以锺元常为法,尽阅汉碑,博采唐隶,游戏章草以及国朝名家。国朝隶书,直接汉法,未可轻也。

徒隶书,挑剔波折,故不可废。然但作带笔引锋,不可倚为结构作用。世俗不知,致力于此,便不是书。名家作字,挑剔波折,有无一致。俗书则不然,去此便觉欠一肢者,然是即奴书也。世传高祖皇帝憎国学门题额右赘挑剔,而罪中书郎,以为塞我贤路,命左右去之。即未必果然,然正合书法之妙,天纵大圣,言为师范,俗人不知已矣。以书名世者,代不乏人,都未及此,何耶?

真书挑剔,多不如少,少不如无。至若内有字则外必省,如门口之类,下有字则上必省,如木水之类。即使带笔,只宜行草。真书务于洁净精微,省一笔,一笔功,省一曲,一曲功。晋人斜拂,上存古意,下启唐、宋而下俗骨。智者见之益其智,愚者见之增其愚。好而知恶,斯为善学。

真书虽各有所取,总之一门。古今推锺、王二家,二家无佳帖,须阅后世趣步二家者,以求二家阃奥而后可。虞得其正锋,欧得其结构,智永得其圆而体俗,孟頫得其活而骨柔,仲温学而未成,伯机成而未至,一皆病多于药,勿中其毒。

徒隶独推锺、王,须知二人不可及处。元常骨力去古未远,所以不失根原;逸少韵度会逢其时,所以得其遒迈。

仿真楷书,必遵虞、欧方为正法。论粗迹,虞得一笔法,欧得一字法。语其妙,则虞结在肺腑,欧结在肢节,大不侔也。虞专内略外,欧事外失内,故俗眼左虞右欧,正自不然。

今之徒隶书,不特抑左扬右,诸偏侧为不典,即上下半体,名家法书中十九上半居左,下半偏右,以为奇逸。前字如此,后字改辙,以为多能。单书必作波折,众画必相变更,以为奇妙。一画两端,粗细异态,一点首尾,转折逞妍,本来字义蔑如也。如此作字,可谓不真不正,而乃通称之为真书、正书,加之美名谓之端楷,义将何出!惟徒隶之名为适宜。法由分隶习成,且以便俗。

虞世南妙在正锋而结构未妥,欧阳询妙在结构而锋锷多侧。欧出于虞,故得其貌如青蓝,失其体髓同苍素。至小欧书,滥觞乃公者也。书法云:不曰画而曰勒者,策起画终,勒有力量也。余谓此言尚未及指出要领。凡执笔在手,十九不能全直。斜倚于右,坦向于后者,皆是后人习俗之短。不策而画,锋必向前,不能全正。策者,为正锋也,为藏锋也,所谓如锥画沙,如屋漏痕是也。此因病投药,不可谓正法。李北海、米襄阳诸人,用笔求正,是以画必担子,竖必挺胸,此又因药成病,贤者之过也。好而知恶,恶而知美,三人我师。

作字先后笔。余有楷法贯珠,详于长笺百七十六卷。偶见唐、宋诸帖中作变字,因更及之。凡名家书,分体合体,各是成形,是以善书者十九可离可合,其不可合者乃破体格也。变字从言从丝,正法也,上画覆丝,则破体也。正法中起言完而及丝无论矣,破体亦言完及丝,人不知也。凡三结字,必中完及傍,如亦兴等字之类。变字则先点画,次二,次口,次左糸,次右糸,攴仍为殿。正破虽殊,先后不异。若误以为作言而先伸其上,以俟两糸补之者,书法不然也。浅生常谈,用则不误,问则不知。余则以为谓之不知,势必有误,其不误者,偶中耳,非所愿闻也。于不误中辨其有误,期在明此法,不在明此字。法明则字必明,以一字明多字,一法明多法可也。否则不特不知变字先后之叙,亦复不知言字离合失所之差。一字浑则多字浑,一法浑则多法浑矣。

欲作署书,先想一字体裁得所,以至多字体裁得所,然后拈笔。落中笔时,即作全体想。落左笔,意在右;落右笔,意在左。上下同之。署书须覃思乃佳,故杂念不得。泛写数十额中,未免有神遇,然未可以为常也。求书者未解乎此,枉费纸墨,点污轩居,人自取之,于我何有哉。鲜于太常云:仅免违命之责云尔。未必谦退,乃实语者。

署额配合,同结者无论矣,异结者须于格外致思,别出一调,方能如法。此未可以言语尽,须数四比量,此特聊及其糟粕。

小楷不愧大字,大字不愧署额,始可与言书法。行、草不离真、楷,真、楷不离篆籀,始可与言书学。画不可作点,点可以作画,故曰小楷不愧大字,大字不愧署额。宜挑剔处可以省,无挑剔处不可赘,故曰行、草不离真、楷,真、楷不离篆籀。

文字原流久矣。名家作法颇多,集美故是书家能事。若未有所得,驰向多门,徒滋识者讪诮,不成书也。会须甄别,认定趣向,寓目皆师,所谓多多益善,非狂走者同年而语也。若浑浑从事,东看则西,南观成北,不成文矣。俗人之言,不过曰真、草、篆、隶,自谓尽于此矣。此大可笑。真书中一曰正书,如欧、虞、颜以及后世姜、蒋、二沈之类。一曰楷书,如右军黄庭、乐毅论、东方赞之类。一曰蝇头书,如麻姑坛、文氏文赋之类。一曰署书,如苍龙白虎之类,此法不传而流落后世,带草则徐武功得之,方正则官家中秘郎得之,然俗不堪齿矣。一曰行楷,如季直表、丙舍帖、曹娥碑、兰亭帖之类。已上五种,世俗通谓之真书,天地悬绝。

草书中亦曰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怀仁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唐人所称入院体者是也。一曰行草,如二王帖中稍纵体,孙过庭书谱之类皆是也。一曰章草,如章帝辰宿列张帖,索靖出师表,二王帖中章草法帖皆是也。一曰稿草书,或真或行或草,大小疏密随宜,如颜平原坐位、祭侄二帖是也。一曰狂草,如张芝、张旭、怀素诸帖是也。已上五种,通称草书,亦有分矣。

隶书中一曰飞白,篆法将变,正侧杂出,燥润相宣,故曰飞曰白。后世失传,飞而不白者似隶,白而不飞者似篆,皆飞白之流别也。一曰分隶,隶法初成,十一蹈篆,但用笔背分与篆分途矣。一曰汉隶,如锺元常诸帖之类,此隶书之最也。一曰唐隶,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然法度实备,取裁可也。一曰徒隶,六朝诸碑文多作此字,绝似童子初执笔不成文者,然有古色,披沙拣金,往往见宝,不可尽废。近代隶书,颇谓淳雅,然皆倚真书为骨,而遥想汉法为之,虽无徒隶之短,然并近于真书,亦其流也。以上五种,通谓之隶,意亦混混。

古人兴到作飞白书,是以白而不飞者有之,飞而不白者有之。书法云:飞白不传者,谓不必传可,必不传不可。韦氏、萧氏有解于此,惜各守其偏耳。虽然,二子可言者,非若求之骊黄而内之。徒将字字求飞,画画求白,浑身是假,古意荡然,此正飞白不传矣。

作飞白书当有馀地,无馀墨;当有馀情,无馀形。

篆书之名尤为浑乱。自周太史籀始立篆名,秦相效作,谓之小篆。因秦书通行,遂但以籀称大篆,亦已赘矣,何乃无古无今,概呼作篆?可怪也已。籀而前,但可以时代名,如古文、夏书、商书之类。籀而后,概呼作篆可也。何也?籀斯为后人趋步指归,莫能出其围范,即不得编讨古昔,聊识其可摹者如左。一曰古文,始于象形,迄于夏商,代非一人,人非一体,但可作文字,未可合篇章也。二曰雕戈文,雕虫篆刻,尚文之作,多不可解,亦难以下笔,汉章或稍一见之,亦未甚一律也。一曰籀篆,诅楚文、钟鼎识及啸堂录以至杨氏书统所载,及古篆诸韵,取其合于许氏所取作籀书者采焉。一曰大篆,石鼓文是也。一曰小篆,绎山、会稽诸碑是也。从此流传,变而弱者,一曰缪篆,唐、宋、元诸人如李阳冰、僧梦英,以至我明程南云、李东阳、文氏父子诸人是也。变而强者,一曰玉箸篆,如胜国周伯琦之类是也。任笔成文者,一曰飞白,篆貌隶骨,杂用古今之法。勉作草篆,为器所使,自我作之,不得不然也。一曰刻符,秦汉红文印章用之。其前此任字略章者,玺书诸文皆是也。一曰摹印,汉白文印用之。后此章不摄字者,六代而下皆是也。以上十种,世俗通呼作篆,失之远矣。因俗解释,聊采二十五种,有心此道,取为法式,思过半矣。

学楷须先学图字,大口小口,广袤随宜,竖得是,画得是,转得是,折得是,方合楷字。如以一点当小竖,一捺当小画,又以一钩一镝当转折者,皆市井小儿记账体也,何以谓之楷乎?楷者,端正之称。其原虽出于徒隶,至小楷则又从粗入细,返俗还雅,故命之嘉名。法具名中,可以想见。

行书之带笔,乃其过脉处,锋势与本文必有节奏,其字始有骨力。若其浑去不分者,狂草则可,不然败笔也。名家作家,但宁念本文,其锋势引带无意得之。不知者先已宁意引带,何暇分出本文?是以浑浑失之远矣。即有意分出,意又杂乱,临仿法书,至有引带诸字,直临本文,勿临带笔,本文成熟,带笔自随,随正文出,自然节奏。此临仿要诀,不可不知。

学行草,须审古人引势来历,方得不谬。若但依曲效直,不问创法所自,势必以讹传讹,一字字画成花押,数传之后,不知笔画为何物。求来历如何,不得于真,求之篆隶,篆隶又异,多从章草,章草则杂用古文奇字,如

之类,因古今通行,不知其怪耳。否则佳隹不分,左右一致,其可乎?能解乎此,方能理会粗识篆义之语。

晋人行草不多引锋,前引则后必断,前断则后可引,一字数断者有之。后世狂草,浑身缠以丝索,或连篇数字不绝者,谓之精练可耳,不成雅道也。淳化帖第六卷首行蹈此失,其伪可知。至若悬针,用之绝少。后世妄书一篇数见者,不特非法,望之可憎。

行草书中,引笔作实而重,用者偶然失所,可也,若本体作引而轻拂者,漫兴败笔矣,未可也。果能意到,必无此失。世之皮相者,去彼取此,此何以故?后失近乎轻清,前失入于重浊。重浊乃书中大病,如是取裁,未为非是。但须甄别功过,方为赏识。

草书须刚柔相济乃得佳。直则刚,曲则柔;折则刚,转则柔;轻重捺笔则刚,首尾匀裹则柔。曲直转折易见,轻重首尾难知。主客分明,心手听令矣。字形实体,主也;顾瞻引带,客也。客过重,可;主过轻,不可。

怀素自叙妙在骨力,是以人不可到。若但取狂荡,真野狐矣。

学章草书多入粗俗险怪诸恶道,然草书之所必由也。作草祖章,便无苦气。挑剔最忌苦气。稍用章法,此病自远。

书体流传,法非一代,代非一人。然徒拥其名而不见其形者众也。所可遵者,常取十体,欲著其妙,疏之下方。 (详于母原,刻在长笺第九十六卷,因欲废彼,重录于此,似为重出。)

一曰古文。本来之形,非古非今,不必始于何代。象其形似,交错成文。世用者虽今亦存,不用者虽古亦略。旁搜奇形异状,必有所据,始可下笔。或金石模糊,传写舛谬,乃得以意正之,虽未成书,而篆从此出。各体具在,不加强合,随小大,任方圆,匠意为之。后人取其一文,定为法度,矫众文而协同之,始有篇章结构。此文字之本原,不可废也。

二曰古篆。三代之书,见于金石铭识,不能多有所考。虚象因篆而成形,实象因篆而废形。篆者,传也,传物理以至无穷也。前此未始有篆,其名其义,至是始立。然体裁异同,竹帛兴革,无法不具,世或求钟鼎于一律,则知大谬。有附义而成文者,有舍义而成文者。夏、商延于象形,周末渐于大篆。今所取者,谓之古篆,若雕戈文之类。虽不尽出于圣人之手,想当文晟之时,赏鉴家有谓蚊脚鹄头,定为夏书是矣。轨度典丽,即未必古始,断非后及。籀斯由来,结构由立,惜不多见,有遗恨焉。采其散见彝器者录之,聊备古法云耳。

三曰大篆。石鼓十章,相传史籀作宣王猎碣,或谓秦穆公时文,虽无定据,必非秦下可及,即词藻亦岂后世可攻。汉无篆,则又去之更远,过此则益不能窥其门户,其周季书无疑。累代播迁,剥蚀殆半,后大为宝重。世主有以金填其文者,胡人剔金弃石,或遭杵臼之厄,或经修斫之异。剥落之馀,犹有不易者,在信体结构,自成篇章,小大正欹,不律而合。至若钩引纷披,作轻云卷舒,依倚磊落,如危岩乍阙。文施也异。用无定方,立有成法,圆不致规,方不致矩。可摸者仅三百馀言,赖前人释文能补其缺,遂为书家指归。

四曰小篆。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一画,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妍婧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乘承,任其所之,莫不中律。大篆敦而圆,骨而逸,小篆柔而方,刚而和,筋骨而藏端楷。籀则简缩,斯乃舒盈,书法至此,无以加矣。唐李阳冰得大篆之圆而弱于骨,得小篆之柔而缓于筋。后世莫不由此而出,各就偏长,别立门户。及野火煨烬之后,泰山、绎碑可拓者二十馀言,世有徐铉摹本,而先秦之文仅存百一矣,反为所掩也。

五曰缪篆。阳冰独步,缙云庙碑可为概代冠冕,若谦卦强作,遂入恶道。其自许云:李斯之后,直至老夫,因五百年是执绝响。汉人独印章擅美,而篆书无闻。杂王杂霸,刀笔如之。古篆隶真,一皆采摘,填满为式,是其用心。昔人刻符填篆用于婚媾契书,以革盗伪,非淳古之作也。

六曰奇篆。采择杂体,就简避烦,趋逸去拙,其本来之形,与夫累代之制,皆不泥也。格借玉箸,体间碧落,情杂钟鼎,势分八分;点画以大篆为宗,波折以真草托迹,规矩绳墨,终束于斯。昔之文字,因脚引垂,今此奇篆,因垂引脚,书法之变,此大谬也。所尚者,简洁飞动,妍态取容,举世尚奇,去彼取此。从兹而降,好古之士锐其垂而为悬针,注其垂而为垂露,纵其垂而为柳叶,收其垂而为倒薤,顿而为科斗,折而为蜩虫,蹲墨为芝英,枯笔为飞白,龙蛇云鸟,转宿偃波,此其滥觞也。而莫知其所由师,昔存其名迹则莫考,效颦臆说,书法外道,翰墨之厄。

七曰分隶。八分、散隶,合而为之也。篆籀相向成文,分隶背戾各分。其势波折左右,其形结屈钩连。篆势有转无折,隶笔有折无转,分则兼之。杜甫联称八分、小篆,故知八分犹杂篆体。后世因是以小篆为八分,曲说有以为损大篆十分之二为小篆者。今按小篆茂密,而大篆简易,其谬不辨而明。今隶宗匠锺元常,八分之省便。而真书之效古者,古隶出于篆,今隶依乎真。汉孔安国以隶写籀,谓之隶古。唐明皇不喜古文,凡不合开元文字,谓之野书,于是后人罕睹前人之迹。一变曰徒隶,再变曰草隶,人自为之,无论也。上不足考古,下不合时王,聊合为一说。分不骇族,隶不蹈时,以续古今脉络可耳。然今之真书多有取是改作者。草、分隶之波折,真书变而为曲直,若分隶之起伏,真书变而为撇拂。郑樵谓篆通隶僻,篆巧隶拙,真书则犹其流之逾深也。

八曰真书。近代时书,而国朝之所通行。古文邈远,小学不兴。无学者蹈俗忘本,稍通者束义背时。古今意义恒同,蹊径每异。譬之三代文不得与秦汉合,汉魏诗不得与近体合。佛、老、庄、骚,饾饤入公车掌故家语,徒为知者喷饭。今拟古词,肖而不夺;此学彼行,似而莫移。时王之制,何得己见妄为变更?若用古体作今书,不堪眩世,徒足自惑,不特义不可行,而势亦难达也。但俗书之最谬者,与夫世俗之固加偏傍者,所当正耳。一以正俗,一以革古,而悉协于时中,真书是也。

九曰草书。起于削国,天下有事,急就为之。或起草他简,然后正书,皆不暇致详而作。汉人遂以名家,杜度、锺、张飞扬俊逸,其圆转得于篆籀,波折得于分隶,简而有合,不大相离。上古结绳而治,刻契而与,丶识而别,剖竹而官,粗迹之于文故无足重,奚以草之去古为异乎?故文以达词,词以达志,草书虽去古而可达古文。且有真未必合,草未必离,如隹佳等字,古、草皆合,真书有愧矣。草鹿首岐,草山虚下。夜前垂乍,草正真讹。乃至臼旧秊(年)驱(駈)窻(窓)称(秤)乐(乐)两(刃)尽(尽),翻草书以成俗体,无以下笔,岂草之罪乎!

篆书一笔不得杜撰,而字字皆可变化。徒隶俗体杂陈,而一笔不可转移。何也?古者万国,人自为法,变是其本分耳。至于后世,作者不兴,同文有禁,所谓依样胡卢者非邪,此亦人之大不幸矣。

格调二

夫物有格调,文章以体制为格,音响为调;文字以体法为格,锋势为调。格不古则时俗,调不韵则犷野。故籀鼓、斯碑,鼎彝铭识,若锺之隶,索之章,张之草,王之行,虞、欧之真楷,皆上格也。若藏锋运肘,波折顾盼,画之平,竖之正,点之活,钩之和,撇拂之相生,挑剔之相顾,皆逸调也。

作字三法:一用笔,二结构,三知趋向。用笔欲其有起止,无圭角,结构欲其有节奏,无斧凿,趋向欲其有规矩,无固执。

能结构不能用笔,犹得成体。若但知用笔,不知结构,全不成形矣。俗人取笔不取结构,盲相师也。用笔取虞,结构取欧,虞先欧后。结构易更,用笔难革,此笔一误,废尽心力。

学用笔法,能作一画;学结构法,能作二画三画,已上可类推也。不然,千万画无一画之几乎道,千万字无一字之几乎道。始而卤莽作字,稍闻此道,则见笔笔倔强,不知字字畸邪不合,才觉甚难,始是进德。未难即易,不足与言。

凡用笔如聚材,结构如堂构。用笔如树,结构如林。用笔为体,结构为用。用笔如貌,结构如容。用笔为情,结构为性。用笔如皮肤,结构如筋骨。用笔如四肢百骸,结构如全体形貌。用笔如三十二相,结构如八十随好。用笔如饮食,结构如衣裳。用笔如善书,结构如能文。

用笔、结构二法,取大字帖指示,以显小字帖之阃奥,取真迹帖以临墨本帖之悬殊,取古善刻参按,以辨翻摹之脱失,取学人自书,逐字逐笔褒弹得失,以便趋避轨范。如是教诲,未有不于俄顷间爽然自失,转暗为明,转无为有,转妄为真,转愚为慧者矣。若教工刻字,亦须此法。

近代时俗书,独事运笔取妍媚,不知结构为何物。总猎时名,识者不取。正如画像者但描颜面,身相容态则他人也;画花者但描须瓣,枝干扶疏则异木也,尚可称能画乎!

字体有从中及傍者,如兴水字之类;有从傍及中者,如中国之类。从中,须着念全体,然后下笔;从傍,则转移其念,凡作左,着念在右,凡作右,着念在左。凡作点缀收锋,又着念全体。此上乘也。若着念在阙漏处,此下乘也。任意完结者,不成书矣。

字全在流行照顾,勿得失粘。有去无来谓之截,有来无去谓之赘。截之失生,赘之失俗。生可熟,俗不可医。○正锋不难于横画,而难于竖画;不难于右拂,而难于左撇;不难于点画,而难于转折。试观佣书小吏,偃笔侧头,即使作前所易,直易从耳;设令求前所难,一笔不成文也。以此法考欧率更,则知全是侧锋,其横画之正者,乃偶合耳。或以为正侧兼用,观者忽之。

凡正侧锋,横正竖侧,已非佳书。近代此道茫昧,横竖皆侧,依然作大名士。世无人耳,悲夫!毋论字画恶劣,即作书时横侧竖侧,必其手腕笔札一皆臬兀不安,而后得成此字乎!习而弗察,亦劳止矣。一日有知,愧恨何已。

点画不得着粗气,运转不得着俗气,挑剔不得有苦气,顾盼不得有稚气,引带不得有杂气。永、苏诸人不能无俗,米、黄诸人不能无粗,不妨各自名家,但苦稚杂乱,不足道也。

字必取筋骨。自诅楚而下无筋,自石鼓而下无骨,独秦斯能藏筋骨于皮相间。过此而往,此道传于徒隶中。唐阳冰自谓直至老夫,今日而在,必生愧怍。字法故多,不出用笔、结构、体裁、顾盼,四者之外,无他能也。至若筋骨在学力功夫,逸锋在意兴去就。唐人尚功,晋人任逸,自此而往,不可求其端倪矣。何谓用笔?正锋起伏,下笔有意是也。何谓结构?疏密得宜,联络排偶是也。何谓体裁?格制裁益,不拘绳墨是也。何谓顾盼?左右上下,往来有情是也。何谓筋骨?强弱得所,和而不乖是也。何谓逸锋?乌衣子弟,翩翩爽爽,到处有致是也。字有四法,曰骨,曰脉,曰格,曰调。方圆肥瘦,我自能主,谓之骨;缓急从意,流转不穷,谓之脉;取法乎上,不蹈时俗,谓之格;情游物外,不囿法中,谓之调。字有四病,曰拘,曰稚,曰俗,曰野。为法所系谓之拘,为笔所使谓之稚,为墨所使谓之俗,为手所使谓之野。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笔圆而用方,谓之遒;体方而用圆,谓之逸。逸近于媚,遒近于疏。媚则俗,疏则野。惟媚与疏,即未入恶道,亦野俗之滥觞乎!预防其流毒,斯不为魔中。

书法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正有不必拘者,如欧氏作飞字四点如一,作灵字八点无差。以至结构对偶,画画未尝改易,而亦未始不善。若虞氏作书字,则上二画下三画俱平,中三画抑左扬右,便符前法,此有得于王氏。作三字则二画相从,下画别出;作佳字其左圭上如士,下如重点。或上画先作,中二联绵,此下画仰承之法也。故知各有所取,无往不善。除是无学,不可与言虞、欧师徒也,故比量说之。○真、草虽并有挑踢,大半从飞白得之,或引带过脉,无一笔虚设。虚设可已,可已不已,已非高格。至若世俗稚笔,全然借挑踢以补其阙漏,即不能除,谓之救药可耳。若惟此是务,未是书也。笔发于上,意先在下;字起于左,心先在右。假如真书草头作萑,草敛其足,穴头作邃,遂束其首;篆书水傍作满,水让右,水傍作江,水浸右工,心意不先,何以措置?故曰:胸中具个完字。难者曰:江满并出,将异结乎?通篇章法,古今不然也。曰:此中最难。须全然锻炼一翻,自有个生息。苟不诸体备具,涵漾于胸中者,未可轻议也。庄周云: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其间必有游刃之地,满志藏刀,故曰得意。

结构名义,不可不分。负抱联络者,结也;疏谧纵衡者,构也。学书从用笔来,先得结法;从措意来,先得构法。构为筋骨,结为节奏。有结无构,字则不立;有构无结,字则不圆。结构兼至,近之矣。尚无腴也,故济以运笔。运笔晋人为最,晋必王,王必羲,义别详之。

运笔者,一画中之结构也。低昂巨细是其构,起伏显谧是其结。书家不学而熟之者,亦能结。学而未熟者,但能构。构为意念,结为情性。有结无构则习俗,有构无结则粗疏。粗俗都捐,近之矣,然无韵也,会须师古。师古晋人为最,羲之故善,又须去其似是而非者,黄、米诸家辨之详矣。

字之左右相对体,或打围字,下左笔时可纵情落墨,下右笔时则毫不得纵,全要顾左。凡舒敛曲直,圆锐肥瘠,一一照应,始无后悔。否则败矣。

笔锋引带,如词章中过文。虽然,似是而非也。笔锋乃无中生有,本是虚器;过文全篇脉络,去此离矣,是则实语者。

用笔品藻,古人亦云详矣,但多昧于结构、破体二法。晋人结构囿于情,唐人结构囿于法。以法显情,其义斯显。情为法缚,皆桎梏也,勿论可矣。破体有篆破真不破,有真破篆不破,有篆真俱破,有可破不可破,有有义之破,有无义之破。不必破者,勿论可也。世谬以笔法为结构,或呼野狐怪俗之书为破体者,皆不知书法名义者也。名义尚昧,书道何有哉!因取同部结构有异者,著之于篇。若风衣人心水草火手木肉页黑十二部字,并左右上下内外俯仰,真篆全省,正破古俗。因势取裁,其法不定。不定为法,翻合书法。

字须结束,不可涣散;须自然,不可勉然。各自成像而结束者,自然也;曲直避让而结束者,勉然也。若夫交错纷拿而结束者,妖邪野狐,无足道也。

法书在在成形,全有全结,半有半结,偶有偶结,独有独结。大令不逮乃公,是以求妍于成字之后,识者弹之。虽然,要知大令受病何处,多中于破体一门耳。作破体时,全以诸体会成一局,方可下笔,若随意绷补,却不是书。

正体法略不相涉,破体则相为依倚。若似破不破,又非正体。犹之堪舆家言,欲过不过,大凶宅相。

一字诸画,当粘者勿断,当断者勿粘。当断而粘则固,当粘而断则离。逐字推敲,其意自出。当断竟断,如欧、颜诸家作正书乃及等字,上钩作一笔,下钩别起是也。当粘竟粘,如作光先等字,下撇之首直从上画之末拂出是也。若疑惑不决,全无主意,便不是书。

置于竹帛谓之书,书成而后行款具,行整而后结构章法森然不紊矣。前此不然也。一字结构谓之字法,前言议之详矣。通篇结构谓之章法,譬之白曰二字为行列,则白首出之局外;田甲二字为行列,则甲垂出之局外;主甲二字为行列,则首足皆出。摹印阔边,特设此格是也。即摹印家多不解此,况书家乎!

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姑置疏法,先言其密。众文合字,文自成形,字自成像,小聚大聚,少聚多聚,各得其所。难其聚者,用破体法,如随游悠岁冥众左右之类。至若特为改作者,势不得不然也,如水人

图片描述

手,岂能上下四傍不变形体乎?但不必变者而固欲从俗,此可憎耳。

方结者从其方,不可方者垂其脚,如十中廾之类。左右适均者从其峙,不可峙者上下出,如节斯亏群之类。上下适均者勿避其整,苟可避者,以一画担之,如台耋之类。

三合并列者,一为傍,二为合,如识谢抑涤之类。左右同体者,中立而附耳,如斑雠嚻之类。

字之结构,绝似词家之对偶。有可以正对,有可以借对,有可以影射对,有可以走马对。泥于形似,则质而不文;专于影射,则巫而不重。近体似真书,古词似篆籀。于篆之中,近体似小篆,古词似大篆。近体拟合而时或不合,古词拟散而时或不散。近体合以形,古词合以意。

偏傍势变,岂惟徒隶,篆亦有法。由古至今,法如是,故风部门部所领诸字详于他简,此不更赘。是以字之结构无处不有,姑举其多者为法。如篆之门部,楷之风部,一皆随在变体;若拘于一律,是则不知书者。别详字法剺合攵,长卷一百七十六卷。文多不具录。

作大字如小字,书法恒言之矣。作小字如大字,古今未之及也。作大如小谓用笔,作小如大谓结构。用笔有不学而能者矣,亦有困学而不能者矣。至若结构,不学必不能,学必能之。能解乎此,未有不知书者。不解乎此,未有可与言书者。字之结构,如几席间排设燕享之具,右羹左食,并不失款;即罢而行撒,一盂一鼎,亦皆法器,各自成像,可陈可列。非若后世俗书,如佣奴聚食,远望亦似丰盈,近之则见杯盘狼籍,不成雅观;至若破缶缺盆,折几残凳,苟失支撑倚着,几何而不倒仆哉!端人过之,掩鼻走矣,见其不成享也。

作字有难于结构者,一为学力不到,一为平方正直尘腐之魔胶固胸膈间。平直故是正法,其势有不得平直者,不可以此拘拘也。即可以平直而不成文章者,亦不可以是拘拘也。乍满乍阙,让左让右,或齐首敛足,或齐足空首,或上下俱空,无所不宜。一字务于成文,一篇务于成章可矣。何谓文?交错盘互,得所是也。何谓章?音十为章,合集众形不使乖张是也。所谓难结构若何?如盥字之类。常考石经,作盥亦不甚雅,覃思不已,变文作,自谓可观,然不免改作。近有童子誊写一书,谬作直旁二白,始笑绝倒,既而爽然,翻可取法。三人我师,今而益信。因言其得失,其义安在,即不过自相结构,二白先自让避,其锋有归耳。

有篆满而真阙者,有篆阙而真满者;有篆省而真全者,有篆全而真阙者。此两者无非为结构去取。以结构持心,有馀豫矣。

配合数字,须字字锻炼,始成篇章;画画有据,始得成文;画画造立,始得成字。有据无立,书奴而已;有立无据,遂成野狐。笔逾少,字逾难,犹印之有章法。字法死,章法活。至若笔法,则又出于形骸之外,未可以言语形容。

字之增减笔,惟篆书两用之,若徒隶、真草,有减无增。何也?不特义训在篆,非隶可窥,且真书之法,俗尚简省,篆书减笔贵古雅,增笔贵丰赡,无适而不可,是以兼得。汉已上,夫文用之,夫人能之。唐已下,文不皆用,万无一得。后代何尝不增损改作字体乎?增则益其配态,损则呈其鄙野。试探古今摹印,虚心比量,不能逃识者冰鉴。

古人书自然合法,不加强附,即后世名家亦多不杂厕,是以古印章如玺书。先秦之法,直作数字而章法具在。至汉而后,章法字法,必相顾相须而成,然后合法。后世无其学而不勉效其事,遂有配合章法之说,此下乘也。犹之古无韵书而诗不废者,韵学具也。沈氏始能作韵,后世依韵题诗,亦下乘矣。诗法绝似印法,故比量言之。

人知疏体可阙可让矣,而不知密体亦可阙可让也。此理一开,人人自得,即造立世界,由此而广,岂惟文学。

仿书时,不可先着宋人以下纤媚之笔入眼。严沧浪所谓不可令下劣诗魔落吾肺腑,余谓字学尤甚。诗止于迷心,字兼魅其手腕。两贼夹攻,所存有几。故不学则已,学必先晋,晋必王,王必羲,羲必汰去似是而非诸帖。何乃训蒙先生特索现在名家写法帖,愚亦甚矣。

用指不用腕,则画成点而不庄。能正腕而不正锋,则形如刷而不典。

落笔须点检馀渖,收笔须点检残锋。唐已前无有此失,宋而下方出此丑,沾沾自好,增其恶态。宋人诮王安石写字似大忙中作,不知自家亦坐此病。若持心缜密者,必无野笔。野笔净尽,方入雅调,否则终是卑格。

何谓野笔?当突而锐,当直而曲,当平而波,当注而引,当撇而镝,当捺而牵,当缩而故延之,当纤而故浓之。楷之馀为章,章之馀为草,草更张之,皆野狐也。游心于外能结构,游心于内能运笔。简牍广狭,外也;波折妍媚,内也。偏者各有一蔽,游心于范围近之矣。不在全简而在全体,不在豪素而在腕指,是之谓心意骨力,始可与言书。近世皮相文字,不知如是语言为何物,标致用事,亦足自豪者,姑置勿论。

字须配合,配合有二种。结构之合,不必画画对偶,要在离合之势可指而目睹方是;使转之合,不必丝丝贯珠,要死活之脉可想见会心方是。能学问不能文章,此儒家之学究;能文章不能翰墨,此君子中伧父;能翰墨不能法帖,此名士中野狐;能法帖不能遵古,此好事中俗调,皆所不取。

学力三

先读书法,后摹法书,能为古人忠臣,败笔可略,笔误可谅,俗工失款可正,剥落模糊可补。苟不知书法,遂不知法书矣。何者是得?何者是失?何人是浮名?何人是实学?何以为工?何以为妙?谁是全能?谁是偏胜?何处可及?何处不可及?书从何来?法从何授?一似梦中苦乐,总成妄诞,不惟无成,且枉费心力。

粗能识得好恶,即须严加趋避。得一字好,即思未得时丑字革去。得一笔好,即思未得时恶笔革去。作一字不好,必求一好字易之。作一笔不好,必求一好笔易之。三人我师,言言实学,勿轻放过。遇好求恶,境逆而易;逢恶求好,境顺而难。若多看法书,顺境成易;多读书法,逆境不难。若不学空求,多遵谬妄。逸少中岁进德,每作一衡如惊蛇之曲,此九四跃渊之龙,不可遂认作飞空夭矫之文也。释典参悟而后功行,三阿僧祇始得成佛,未进此步,辟支禅也。若发愿不深,不求最上一乘,便并二乘亦不可得。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民斯为下。是以大根大器,宁受顶堕罪业,无宁自画小成。

字无百日功,非虚语也。岂惟百日,即开卷注意,步步移形,三日刮目,诚然有之。至若学问了义,虽尽平生,何厌足之有!譬释典云:指爪作佛面已成佛道。又云:三阿僧祇然后成佛。须于此中参透,始知顿渐两途即是一法。

字学二途:一途文章,一途翰墨。文章游内,翰墨游外,一皆六艺小学。而世以外属小,内属大,不然也。虽然,要皆大学之门户,不从此入,何由得睹宗庙百官。后世失传,拆而为三,文章斥而传疏烦,翰墨斥而流别异。何如求本寻原,所握者简,所施者博,不亦多乎!吾道一贯,彼此相证。

诗文忌老忌旧,文字惟老惟旧是遵。诗文忌蹈袭,文字亦忌蹈袭。旧与蹈袭故自有分矣,格调、形似之异也。

不专攻一家,不能入作者阃奥;不泛滥诸帖,不能辨自己妍媸。阃奥即在面前,不妍则忽而不觉其美。是以专治一家,帖不必改而新意自出。见得昨日临摹一画非是,乃是进德。苟新意不出,皆皮相也。若此帖果无新意,非佳书矣,便须改图而后可。自己妍媸多在骨髓;不博则习而不觉其恶。是以博览名家,帖虽不同而书法一轨,见得他人得失,各具一短长,乃是自知。苟得失无辨,皆耳食也。若果无所见,莫得强议,便须加功而后可。加功在读书谱,改图在玩法帖。至于识鉴,虽曰非人所能,然未有耽玩日久而识鉴不稍为之开发者矣。要在立志高,发愿固,未有不得者。若泛泛从事之人,姑置勿论。

不专一家,不得其髓;不博众妙,熟取其腴。髓似胜腴,然人役也,其机死矣,腴乃转生,生始为我物。

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凡玩一帖,须字字经意,比量与我已得未得。若已得者,功在加熟;若未得者,作稀有想,藏之胸中,掩卷记忆。不能记忆,更开卷重玩,必使全记不忘而后已,他时再转便作已得想。

阅一帖中字,有相同者,即于同处求其异,若无同字,须想别帖同字相参。苟不记他帖,即以自己念中欲作之字相参,虚心比量,何处不相似,何处可到,何处不可到。如是探讨,真是真非无遁形矣。

攻一帖为当家,若不能生发,流而为绣工描样。集众美为大家,若不能取裁,流而为乡愿媚世。一为浅俗,一为时俗,俗等耳。浅易革,时难移。何也?世人共趋也。昔贤不说恶紫,几乎浑至今日。时俗书者,书家之三隅也。

学后人帖,须见其原委,然后可以从事。如祝希哲真楷学锺元常,即先玩祝书无妨,名家所得者深故也。但得旋讨锺帖,便见其学由彼而得。于是求二人合处以取法,察古今变化以观妙,始可兼其二益,所得多矣。其行书出于章草,稿草出于芝素,可类推也。一人如此,其他可类推也。文待诏真楷之于黄庭帖,行书之于太宗帖,大草之于山谷书,亦类也。又若王文学真楷之于虞学士,行书之于右军父子,亦类也。又若宋仲温学王氏之章草,文休承学怀素之千文,亦类也。又若陈复甫学芾之苍古而失其圆妙,黄淳甫学献之遒韵而不得其严整,亦类也。苟不究其根本,皮相大能偾事。

名家书有下笔便佳者,有用意辄好,不用意即不佳者,有不用意反好,用意即不佳者,此天工人工之异也。天工是其先世之人工,人工是其后世之天工。天人交至,上也;得人无天,次也;得天无人者,见世过世俱无利益者也。切莫自委,自委即自弃矣。其不用意即不佳者,佳非我有也。不用意亦佳者,胸中无有不佳之物也。无有不佳,全在识量。识量似天而实人,人可不学乎!

经史最误人处,在后世俗书。俗书一入,牢不可破。故少时授经,即与善本,善本须先一代得一分之力。写字即与名帖,名帖须先一代得一分之力。晋唐而上,合法者多。晋唐而下,合法者少。其得其失,具之晋、唐。晋、唐去古未远,典刑尚存,是其得也。攻于妍媚,不问来历,是其失也。余作刊误中有法帖刊误一类,此卷当冠诸误。何也?经史之误,未必出于作者,誊写俗工偶然失之,不知起于何年。惟名家手书碑帖,而失则自供其短,便见此误出于何代何人作用矣。无论真楷已上不当杜撰,即行书狂草,古人十九不失矩步也。试拈二王、张、素诸帖,可概见矣。

学书者,博采众美,始得成家。若专习一书,即使乱真,无过假迹,书奴而已。拔其尤为师范,以诸家副之,必勿取法于中,落下劣阱。学篆,必籀鼓、斯碑,博之以坛山、诅楚诸金石,唐宋而下,一字不得入吾肺腑。学隶,必锺传、汉碑,博之以蔡邕而上诸碑碣,六代而下不得窥也。学正书,必欧、虞、颜、褚,博之以锺、王,锺、王非得唐迹不显其妙,宋人而下不得习也。学行书,必二王,博之以诸家法帖,诸帖非二王不能淘汰入正途,宋人书不得习也。学稿草,必颠、素,博之以章、索,章、索非颠、素不成文也,宋人而下亦不得习。如是五家,各为书法门户,苟先看后辈,便是醉生梦死。

学一名家书竟,旋取他人之学彼者,参意得失。如学锺司徒,必以右军、卫夫人、宋儋、羊欣诸家为学徒而参究之;学王右军,以大令、智永、孙过庭、虞世南、赵孟頫、鲜于枢、宋仲温、文徵仲诸人为学徒,以及颜真卿临东方朔像赞而参究之;学大令,以虞世南、王履吉、黄淳甫为学徒而参究之;学率更,以小欧阳以及蜀本石经之似欧诸家而参究之。大抵前人书法不可多得,故借后人学力以辅吾不及。不可执近忘远,认药成病,反增一蔽。

书法云:意在笔前,字居心后。即泛言心意。心意何居,当令有所。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第92话》无删减完整版韩漫&全文免费阅读

着意若何?意在到未也,意在流转未也,意在合法未也,意在圆熟未也,意在纵横飞动未也,意在逸韵流迈未也,意在淳适而不合于流俗,乃得佳书。一法未融,便落魔境。大抵因药致病,偏方杀人者众矣。如将措意,须觉意中所着者何物。

书法云:作字不可急促。王介甫书一似大忙中作,不知此公有如许忙。嗟乎,可怜忙忙作字,岂惟字丑,人品亦从此分矣,可不勉乎!余常论食饮徐徐而进,诸病不作,何也?寒者可令稍温,热者可令稍凉。饥时渐入,饱时量加,喉未通渐开,性不喜渐别,是故不惟百病不作,即有疾可瘳矣。作字缓下笔,不惟谬妄不侵,即败笔可补矣。我辈粗疏,极坐此病,正如识药而不肯服也,须痛惩之。

右军书无一笔不到,而能处处流转;无一笔粗俗,而能字字用力。非夫时时着意在忘形者,不能池水尽墨。书家非止一人,不知者妄讥其益美,余则以讥者为益恶。

法法具者,谓因病投药、因药虑病可耳,非若畏首畏尾、执中无权者同年语也。执中之患,逾于无学。儒家谓之乡愿,恶其似是而非,惑世深也。释家谓之愚痴,东看则西,南观成北,恶其不闻道也。若更执以为正法,此所谓障正法眼,极重罪过,地狱道摄之,不可不慎。

人之恒言:清俗在骨,能否在学。余则以为入门正,骨始生;师友直,学始立。前此未窥名家门户,骨未生也;不遭名师箴规,学未立也。若但委之血肉之骨,乃是大障;任己孤陋寡闻,乃是死魔。何谓力量?同是刚劲之称,深浅粗细从可分也。力浅量深,力粗量细,力卑量高,力易量难。露筋骨为力,藏筋骨为量。无筋骨为弱,急疾偏锋为露。正锋不滞为藏,柔媚宛转曰弱。

世间恶札,一种但弄笔画妍媚,一种但顾雕体圆整,一种但识气象豪逸。求其骨力,若罔闻知;更进而与谈韵度,尤不知其九天之外也。如是书家亦足名世,可怜哉!骨力者,字法也;韵度者,笔法也。一取之实,一得之虚。取之在学,得之在识,二者相须,亦每相病。偏则失,合乃得。

字法恶无骨。书状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此主客不分耳。凡作行草,意在主不在客。主有作用,客无作用。主立客从,筋骨自振,筋骨振而二病瘳矣。

近代不知书人,作态自好,一日有知,皇愧何已。古人能书无论矣,其不能书者,老实随俗而已,何尝强弄出许多丑态如今日乎!若欲作书,须以法书为舟楫,书法为棹师,无为他时自己悔恨,何但他人议其后而已。

学无偏好则不深,有偏好又多病。此中最难,不惟不当偏于短处,即偏于所长处,亦自褊心之疾。且如集羲之圣教序,非不字字生妍,但偏于修整,拘而可憎,宗之者一时谓之入院体。智永导其流,孟頫扬其沫,似为淳雅,实有三分俗气。临仿法帖,字字拟古,人知之矣;笔笔自好,知者益鲜也。不拟古无格,不自好无调。无格不立,无调不成。是以有格者多,成功者少,不自好者载道耳。世人不知书法,每每自好,及至法度现前,退舍辟易者众矣。何也?知法则愧自生耳。知愧而不忘自好,方能进德;若妄与怯,皆过也。

学者须虚心,自考功过,着意力为去就。即自己不辨,须凭赏识家弹射受病要害,一不得先具成心,使嘉言不入于耳。古今书法,是其功过二案;古今法帖,是其功过佐证。两造具备,无可逃避,然后逐笔考验以对症,方起其膏肓。骨弱者强之,筋缓者固之,肉浮者摋之,节解者收之,纤巧者以韵易取,流荡者以逸锻炼。雅俗对照,欣厌自生。具有肝胆而复是非倒置,无人心者也。苟能取书法条例,采为箴砭丹石,即起死回生不难。其不治者,一在不识,一在不救耳。可不学乎!

书家有迟有速。迟,其本色也,古人无有急速者。急,自芝、旭、素式不过三四辈耳。虽然,也须能迟,乃妙于速。若必不迟,鄙俚野俗杂然而陈矣。

幼学即仿佳帖,其法从骨髓中来,可令邪魔辟易,不必大加甄别,不必外取去就,尽自有冰鉴。若中岁知书,虽得换骨神丹,必须用力数翻,方能扫垢。至若老年进学,百倍加功,难追俗骨。余实蹈此,自亲其事,故言之切中,亦已晚矣。后生勉之,毋为后悔。

人各有能有不能。或以小字见委,每为苦之,至于书扇,尤非所长也。常怪唐、宋而下诸家,作真草太易,作篆古太难,此以各不得其妙耳。余不能真草而能古篆,即方丈一笔,自顾得意。至若以飞白作篆体,即上古不可得。后代不可知,自秦斯而下,居然不肯让人。试为拈按,知余言之不妄。

凡为学,不进则退,无有停机。惟书亦然。故名家作字,随在变化,各当其妙,此非固为苟难以求眩目也,日新又新,生发不穷,乌得不进,进则乌得不变。若无名伪迹,描定一局,到处摆弄,终似优倡一付行头,略无自得真境。无真境则自己亦觉可憎,可憎则勉强改作,改作无门,杜撰杂出,于是并所效颦成法亦已渐忘,乌得不退,退则死矣。

凡为道,不损则益。释典云:万法退转乃是不退转。书学小道,亦然。于百丑退转,斯为不退转。譬如人面,诸丑不灵,便是佳人。

赏鉴须见古人真实妙境,又须别名家真差别处;摹仿须见法书真不可到处,又要见自己真能学处。不然皆皮相也,即使学到白首,终是瞎着,总瞒得不知者,瞒知者不得;总瞒得眼前,瞒后世不得;总瞒得他人,瞒此心不得。何谓能学?法度是也。何谓不可到?全其法度是也。一法不具,不成名家,法法皆具,犹然皮相。皮相而往,便不可说。学力到处,自然心开。未到而开者,十九野狐,吾见其人矣。

书法变幻,故自妙境。若无学而变,宁不变也。宋人作诗有禁体,弄出许多丑态。覆车前辙,亦可畏矣。古人谓老年才尽,余则以为学尽耳,非才之罪也。诗文如是,书法亦然。

法书之于字学,如诗有别才,非关学;诗有别趣,非关理;又似八珍之于庖丁,非关服食,而但取其适口;丽人之于后庭,非关伉俪,而但取其适御。是或一道。虽然,创法究竟,又未始不同。诸体法度相关无论矣,但隶、真、草三体之左右倾侧,与篆毫不相关,然世人因习颇便,最难革除。学篆者,须取平分诸篆及左右反体相向诸字,书之薄蹄,翻覆取正,见其欹邪丑态,极力自惩,痛革其失,非翻覆数四,不易得也。要在入门正耳。管直而锋自正,锋正则体不欹。此法不过矫世俗之弊耳。譬人无疾,千金良药,亦何所投。

养身家调身法固严,余以为作字亦尔。身手头足,必须端舒。倚胸俯首,无文士气,作姿摇态,尤为可憎。此身最是一件大器用,器用不调,终非雅调。

学书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历,下谓采其末流孙支。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原则笔势顺而易为功。何谓本?字必晋、唐,晋、唐必汉、魏,汉、魏必周、秦篆隶,篆隶必籀斯、邕鹄,此数家又须仿之鼎彝铭识,而后不为野狐惑乱。虽然,为学有二品。其高者,如前说无论矣。急功之徒,则不必然,凡阅一帖,不须字字全仿,但会心处临摹,及胸中未有者记着,若平调文字,即有可观,能自为力,何用彼为。此亦取效之捷径也。

昔人云:能草不能真,无本之学。余因而进之曰:真不知篆,草不知章,隶不知古,而妄作妄议,皆盲儿也。又郑樵云:六书明则六经如指掌。此语其大者耳,如以细,则将退而曰:六书明则诸体如探囊。斯可以概前说。

凡临仿拓本,要须作真迹想。临仿后人镌刻,要须作古人佳帖想。否则瀸染其失处,大谬也。如模糊混杂乃剥蚀误之,挑踢狂肆乃俗学改作。故凡仿一代人书,须致此心于彼时风气中,始不失汉、魏、晋、唐规范。不然名为学古,都成杜撰,即使成就,不过宋、元波折而已。

本原来历为上,支分末流为下。不知本无以下笔,不知末昧于使转。务上则不情,甘下则不典。

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知好不知恶,亦能进德,不能省过。好恶通晓,德日进,过日退矣。

落笔偶侧,不宜更侧,遂成村鄙。使转误重,不宜更重,遂成粗俗。引带偶离,不宜固阔,遂成脱落。偶粘,不宜固着,遂成秽垢。点缀振救处偶大者,不宜益其大;作赘疣偶小者,不宜更贬小。如乌有左右相顾处,偶然参差,不宜更远,遂相龃龉;偶然透错,不宜更进,遂相纷拿。

无意而得处,不可认为村鄙;自然而成处,不可认为粗俗。抑扬顿挫处,不可认作脱误;散诞不羁处,不可认作野狐。此皆神逸妙用,顾其人如何,其造诣如何,其作用究竟如何,未可以一笔一字定其功过也。若通篇赏鉴,便无此失。

运笔谓正侧使转,起伏纤涩。结构谓疏密短长,参差巨细。顾盼谓负抱乘承,引带谓本体连珠。收锋、悬针、垂露。结束、补漏、赘阙。宾主谓有无虚实,可有可无。来历谓字义血脉、笔意原流。体格谓古今名世。韵调谓作用趋尚。意谓正借古俗。义谓古今得失。

作字作绘,并有清浊雅俗之殊。出于笔头者清,出于笔根者浊。雅俗随分,端在于此,可不慎择!入门一蹉,白首茫然。

绘氏将求名家画谱,以难得真本为歉。余曰:画无谱,方得真。客曰:子言若是,那得笔奇?余曰:无谱乃得奇。君所求者奇枝邪,何树不吾师;所求者奇石邪,何山不吾师。展转回旋,岂惟三人,择善在我。常论画人物以容貌不同为良工,何不着想交知贵贱间千百异彩,皆笔端造化,何乃舍真求假,认假为真,下至并真图不得,而专事传摹粉本。此何异不知书法而师字迹,不得真迹而师墨本,不得古拓而师后世翻刻,下至舍古法而效时人书,何异出宫娃大家,而悦颦眉西子?愚亦甚矣。书画一道,因比量详及之。

字尚筋骨,粗犷非骨也,齿角耳,骨在结构;纷拿非筋也,爪牙耳,筋在锋势。一藏一露,雅俗斯呈。

魏鹤山作乡字从邑,世人之效颦者写卿亦邑,识者举以诮之。馀谓岂直一字一人之谬已乎,近时后生见具字三画,并且字亦三,见真字从匕,并直字亦匕;见處字从

首倾,他山亦倾;见有右首屈,并左在亦屈之类。书法诲人粗识篆体,余则以为惟其粗识,乃有此误。粗识者,大谬之端也。医道称初知药性者不治。○刘须溪谓魏鹤山好识奇字,讥之曰:六经无一奇字,不可谓其文章无奇也。又见鹤山取篆字施之行草,笑其自苦无益。嗟乎,陋儒浅见,一至此乎!六经何尝不奇,习熟则见其易耳。奇字何尝不易,不习则见其难耳,一谬也。字体原流,同门异派,故草书或取于篆,或取于隶,或取于真,无法不具。世人谓草出于真,此浅俗之见。汉章帝时已好草书,彼时曾有今世之真楷乎?又如其字草作

如是诸文,不由古篆,何以自解?二谬也。书道之乐,无乐如之,至于学古,其乐更多。不知学乐,以苦加人,三谬也。为学日益,古学甚今。不学古,古道几绝。万古长夜,从此而醒。寐者不苏,反骂无益,四谬也。儒家云:一法不通,儒者所耻。以儒讥儒,独举六经,六经而外,更无一法乎?不然也。六经而外,尽付祖龙乎?不敢也。不然而云,浅矣;不敢而云,伪矣。浅且伪陋至此乎,五谬也。

临仿四

仿帖不得不记前人笔画,又不得全泥前人笔画。比量彼之同异,生发我之作用,变化随疑,始称善学。若钞取故物,佣奴而已。即不失形,似屋下架屋,士君子不取。字字取裁,家家勿用,方得脱骨神丹。苟不精熟,势必纪念旧画,杂乱系心,何由得流转不穷之妙,求成就不可得也。

仿书时不得预求流转,预求流转不得其形似,反弄成卤莽。亦不可不预知流转。不知流转,到底不能生发,竟成描写佣工。

临帖作我书,盗也,非学也。参古作我书,借也,非盗也。变彼作我书,阶也,非借也。融会作我书,是即师资也,非直阶梯也,乃始是学。能具此念而作书,即笔笔临摹,无妨盗比,但问初心何心耳。若中道而废,肝胆未易明白。

临仿法书,要明明指出何处不如古人,不妨十数改作,必肖而后已。既能肖,必令熟;若不能肖,又不能自显其不合处,而一时眩惑者,则将权且放下,宜别作字,待后更临。更临不似,如前暂止,三四临摹,无有不肖矣。虽然,此特皮相。皮相既熟,筋骨精髓自然充裕。凡求皮相,以自家临仿之恶札比照法书。凡求筋骨,以他人临仿之佳书比照真迹。凡求精髓,以翻拓古拓之异同相为比照。凡求神妙,以真迹墨本相为比照。如此重重参考,如玉石之辨,无有不矍然醒悟者。○仿书,始不可不拘,后不可不纵。一于拘,不为我有;一于纵,古法全乖。故曲士不情,达士不典。仿大字作小字,欲其拘也;仿小字作大字,欲其纵也。

常言仿大作小,仿小作大,为仿书要诀。更进乎须此仿纵逸帖为修整书,仿修整帖为纵逸书,以至篆、隶、真、草悉相为用,乃是善学。善学者师其意,不师其迹。迹蹂便落野狐中,中此魔便是心腹之疾,去之极难,虽有箴砭,无补毒螫。此无他,从学力来。方自喜不暇,舍其故步,能无吝心,无怪也已。

仿书胜临摹者,心目不敌故也。先泛观后研察者,神貌不敌故也。流览得其精神,摹勒得其形似。得神遗形者高,得形遗神者卑。形失易革,神失难知。为学似倒,成功翻顺。书法云:作字急不如缓。虽然,有说急则失形,缓则失神,未可偏废。视力去就,可以满志。

仿大帖作小楷才不苟且,麻姑坛记是也。仿小帖作大书才见力量,东方朔赞是也。麻姑坛字小而八法具,此小可以化大。方朔赞字大而用减笔,此大可以化小。书法至唐始有轨矩,可以言传,欧、颜尤称楚楚。但欧书无二体,故独举颜帖示人。颜虽近于方俗,然每帖有异,与晋王氏父子殊途同轨。置晋不谈,何居晋人之妙?藏法于韵,可以己力求,不可以人言尽,故姑置勿论。

小大互临,不特使后日事事无碍,且能及时笔笔着力。着力则不苟,无碍遂为腕中神物。

阅古帖,逐字掩卷如在目前,想见此帖佳书在我笔端,方能不失。若虽能悬想想见此字,而不在笔端,则写时仍惘然不类。

古名迹不易得,求之金石文。金石善本不易得,当以同文数本并观,高下真假,自然呈露。又须淹灌前人书法,然后能校法书。否则不无行迷失路。

阅同帖异刻,比量其不侔处,得失是非,校若白黑,方能得力。凡翻工之与正本,势必天渊。时帖或是二刻俱翻,通非善本,即偶中两是,百无一二。会须着眼辨之,自无水鉴,仿之哲匠。

书仿正本,勿仿副本。墨迹为正,石刻为副。原刻为正,翻刻为副。前翻为正,后翻为副。全文为正,集文为副。可类推也。墨石之殊,古新之异无论矣,至若集古误人,人多昧此。譬之仿右军而遵圣教者,是未始窥见右军者也。彼集帖人收拾多字,择圆整如其意者填入,非不美至,殊失晋人风度矣。凡行草章法笔法,大半借势成形,巨细短长,方圆流转,任其所用,是以古人不可及,尤难于全局。若但捱字成形,数画成字,亦何必难!故曰独遵圣教,未见右军者也。若评论此帖,不必最初佳本,已自百倍新刻,何乃置之恶帖之末乎?要知割裂之害不浅耳。至若新帖之恶,谁不憭然,故可略矣。割取之弊,岂惟不见其失,世人反以为善者,十室九人。此古今大梦,不得不详言之。在儒为乡愿,在释为天魔。又谓之相似法最难祛遣,传者误称春秋责备贤者,不知经旨者也。善恶显著,何烦责备,略可言矣。

临仿须用拓本,把玩须用墨迹。人一家言,不无出入,而气象自如。凡帖一经摩勒,败笔故少,而自得真境索然矣。至若书家亲炙,便是庄诵坟典,百千遍后,妙理自出,字字言言,皆我心髓,不以因人成事、受人指纵者比论也。

刻石能振救书家之败笔者,此其小补而有大害事处。何也?善学书者多于败处为功,始见名家脂髓,一经改缀,虽若无漏,瞒人多矣。不特无以求作者用心,真境亦已索然。至若集古诸帖,则又后人拣择多帖中方圆平直合法者而加之整顿,全是后人作用,非不淳正,晋风扫地矣。余是以于圣教、兴福等帖每不喜观。

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临摹法帖,不必字字趋步。泛览一周,觉有得失,便握管拟作。伎痒不已,然后再阅,会心处喜不自胜,或依仿结构,或顿其波折而为之。再四再三,不得即已,三四仿阅,妙迹自呈。十数翻摹,古人败笔亦已不掩。能辨得失,败笔皆我师资。

往见学书人,于近代名家无所不学,于古法帖反复茫然。即稍知仿效,不过浮慕几字几笔,遂杜撰改作,附名某家体法,大可怪也。临仿法书,始而仿佛,不必拘泥,拘则难成而易倦。数临不得形似,然后细阅古帖,求彼好处,求我恶处,参照相左在于何所,逐笔逐画,依曲效直,详细描写,一字不似不已,一笔不似不已。如是数过,字字记忆,笔笔不忘,至不用意亦不误时,然后着念自己笔端,自有一得意佳字在我眼中矣。心手相适,古今不倍,书乃淳雅,为我之物矣。既得则须求熟,能熟而后任意纵横,小大损益,无所不宜,故曰得意。不循此功,而但拘拘为之,不过书奴,则见书苦。未到此境,而莽莽为之,遂作野狐,不知书乐。家承旨云:夏月据案作书,可以忘暑,胸中自有清凉,炎熇自是不敌。

凡学书时,一笔不可苟且,一念不可他移。移即苟,苟即鄙俗俱出。鄙俗成熟,法器自远。书远于法,古雅两字,一生无分,不可不慎。从不苟中生纵逸,始得佳字。否则纵令艺成,时露鄙野。试拈古今高下名迹,虚心较量,何尝不悬如日月。

仿书有二病:一不知去取,败笔效颦;二未窥人长,先求人短。二者皆非也。学生初基,笔笔趋承无论矣。稍知去就,对帖握管,趋其所长,弃其所短,苟胜前哲,何乐不为。如不可及,随力改辙,数变不得,然后回观前人,工拙具现,自觉恍然,不患不到。

好奇之徒每效古帖中怪异结构,未始不自谓有本有原。及考校法书,众刻罗列,始知大半石剥墨残,翻工巧饰,造此丑态,工匠过十一,效颦过十九。回视怪妄之书,如屠沽儿厕群贤中,可胜愧恨!须实见得方可下笔。尝历指古今翻摹诸异同得失,别详他谱,不能尽录。

仿帖先学他妙处,自是不倦。自书先革己恶处,自是不窘。处长故正法,因病设药,不若拔其尤为易遵。

临帖得手处,自能会心。如书法所列某出于某之类,初基人读之大自不解,正如水木芙蓉,动植射干,人研钟馗。一皆殊类齐名,以至数种海棠同谓名花,一茎茄的分条良药,或取于姿态,或求其性情,是乎非乎,终成鬼物。是牝牡骊黄求骨法者,视同一致也。否则纵令逼真,不失故步,遭逢识者,皮相何有焉。

俗人评书但闻笔意,学者评书但闻帖意,未免各中一魔。作用在笔,鉴赏在帖。虽然,受病故自有重轻也。苟为无学,被人指出丑态,能不辟易千里。

初临帖时,求其逼真,勿求美好。既得形似,但求美好,勿求逼真。

仿书与临帖,绝然两途,若认作一道,大谬也。临帖,丝发惟肖无论矣。仿书,但仿其用笔,仿其结构,若肥瘠短长,置之牝牡骊黄之外,至于引带粘断,勿问可也。若留心于所不当留,枉费一生力气。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绿波,于美人何有?而远近皆以为比,固知人情在阿堵中。

引笔联贯处不宜粗浊,不惟不雅,且于义不通。何也?本无之物,非所当有,况重取妨正乎!无已,上引可浓,下引必淡。行笔时贵着念,起笔处无停思,着念或重,不停自轻,势所必然也。拓本中或有反是者,皆钩刻之过,剥蚀误翻。须以意逆,勿为器使。

永兴用笔善圆,如鱼浮雀跃,矢落丸流。不善学者,翻成木强,分崩脱落矣。率更结构善方,如飞甍镂楯,檐牙交错。不善学者,遂作布马排筹,折钉斫橛矣。临仿不能悉摹,切以彼有得失,我有去取,不得不然耳。因以彩色识其旁,自佳帖全仿外,一取汉、魏、晋韵度法则,二取奇逸巧构,三取有异通俗,四取烦不嫌其太多,简不避其太少,五取草出于章,真由于篆,不失来历,六取败笔为功,非名家不能到此,七取正结构、异结构、难结构三者得失处,八取我之所难,彼之所易,作我师资,九取彼死此活,彼讹此正,彼阙此全诸刻,十取各代名流自署名姓,或异或同,奇正得失。凡阅帖前先转一过,阅帖后再转一过,大能提撕警觉,勿以琐细而忽诸。

用料五

偏才擅场,如真楷隶篆不能兼善者无论矣,即器用亦复如是。有善用败帚者,有必须佳毫者。毫之刚柔,人各异取。苟所遭相左,即所造殊功。此无他,心手无权耳。能权之士,无所不宜。权正兼济,斯称大方。

昔人言能书不择笔,有旨哉!择笔而书,笔也,非书也,雅士不为。不择笔者,谓取舍非谓作用,兰亭得之败笔是矣。笔锐宜法方,笔颓宜法圆,则又不能不择笔也。米老自考云:臣刷字,而每以书自豪。此老能得不择之恉欤?○书法云:学书不须佳笔,须佳纸。用恶笔使后不择笔,用佳纸使后不慑。似矣,未尽也。择笔则事皮肉而忘其骨,纸疏则墨不堪留笔,即有善思,无从自见,即有丑态,无从自考。余故曰:笔欠佳不妨,纸恶大病。近代名家有以模糊相掩、自蔽蔽人者,大谬不然也。○用败笔学书,以见字不在皮相而在筋骨脂髓。须善毫作字,以见字不苟且,勿以拖泥带水瞒人。二器兼长,乃是杰作。

恶笔无妨,恶墨有妨。恶墨可,恶楮不可。三恶尚可,词恶最不堪也,而世间不免,无地可逃。

搦管要如弄丸,使圆转活泼,其机自熟。作字之顷,任吾指使。无论作字未作字时,时时作一物在吾指端流转,其学自进。

未作字先,管欲不死。已作字顷,指欲不活。活则成字无骨,大病也。

书法云:腕欲动而指不知,谓小楷可耳。若作篆署,则又不然。篆法圆转相续处,若指不转,锋何粘续。

正锋全在握管。握管直,则求其锋侧不可得也;握管袤,则求其锋正不可得也。锋不正,不成画;画不成,字有独成者乎?鄙俗审矣。

正字全在用腕。用腕似难而实易。管直则求其用指不能也,若置腕使指,蜂腰鹤膝,籧篨戚施,丑态尽出。唐已前得法者多无论矣,宋已下惟米氏纵横正锋,然不能祛籧篨之病。彼能因病投药,不能药于未病之先,得之目,不得之心,是以不称上乘。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第92话》无删减完整版韩漫&全文免费阅读

晋已前藉地而坐,书必就膝。楷书就几,几广不过四五寸,修不过一二尺。惟天子玉几,广尺二,修三尺耳。故悬掌不期悬而悬,正锋不期正而正。又按古人作字不甚大小,至大不过二寸,至小不过五分。题石则稍大,如坛山、绎山之类,署书则就版而题,可以任其广狭,否则膝间无可大之道也。即张颠、素狂,亦就屏障始可纵逸成草,已非古法。今之作者,须先定古今器用,始可作古今字体。

悬掌,故古人之顺境,今人之逆境也。自唐已前,虽有隐几,聊借掎阁而已。后世巧作台椅,安逸自恣,少而习之,不知身手死矣。及长而后知书法,将革前非,心手斗逆,反称甚难。苟能于小时始入家塾即教正法,何尝不顺,更有何难。

用笔得之锋杪,纤而不文;得之笔根,涩而不韵。故濡欲透毫,运毋竭墨,不纤不涩,始合雅道。意在笔前者,岂惟运笔之顷,即濡翰而前,已具全意。世俗取纤嫩为合时,誉粗涩为古雅者,皆漫兴喝彩而已。

书法言执笔法,凡作楷离笔头若干,作行书离若干,即不必详其离毫离管之异,然与其过近,宁过远,与其粘案,宁虚掌,以至与其浮动,宁坚执。近有不知书者誉一名家云:无论其书之妙,即观其作字提笔,指间若无多重也。嗟乎左矣!无论古人掣笔故事与夫后世铁管学法两重公案,但腕中无力必不得佳书。纵令成就,不过苏眉山、赵吴兴辈软弱弄笔、姿态媚俗之书耳,岂上乘乎!呜呼,不善譬者,誉亦毁矣!

作书须能用材,无使材屈无伸可也。常谓怀素诸草帖,疑今之笔墨非复往时。及得燕中所造水笔与砚式,知必此器为之,每用作字甚适也。近有西吴王生,脱格造笔,南工几欲废北。一时名流亦颇知善,但莫悉其合古法耳。有一名士反不善之,恶之特甚。一日过我作书,余曰:独有王生笔,不称君手,奈何?无已,姑试之。喜曰:大良器也。索数矢而去。异日相晤,乃云:前笔独所用一矢耳,馀皆弃物。余因叹息,可怜谁诉。昔宣城陈生,其先世为右军笔,至柳学士但取其常品,最者不收,何待今日哉!因讼笔冤,而录用材法于左。笔墨未合,一冤;墨水未入,二冤;楮笔不相发,三冤;笔不函字,四冤;客毫未退,五冤;急作未舒,六冤;多作透弱,七冤;任器不任指,八冤;滞墨胶涩,九冤;扫墨旋锋,十冤。冤不可极,姑识十端。秦相碑、狂僧叙,纤瘦不弱,浓润不腴,知古人多用水笔,合法在腕不在器,所以妙也。作篆时每阙此笔,颇觉不便。造笔合法,全在软毫,故柔而不弱,能大能小,且能经久,法书碑帖可想见矣。而后之俗子翻指为恶笔者,十常六七,大可怪叹,重为讼冤,作毛生百厄疏。凡渍笔,毋论巨细,必须过三四分已上,始能尽毫之才,亦能任指之用。俗子累濡分杪,全欲使器供其妍媚,亦可丑矣,一厄也。书后墨胶不令洒透,二厄也。晋汉已往砚用凤池,唐宋而下翻作陵阪,甚至钅敖心,遂令笔锋带扁,或歧而二三者有之。书生不觉其病,故字皆侧锋,及乎阁笔重书,归罪于笔,三厄也。醉饱肥鲜,污口吮毫,令毫卷缩,四厄也。向日毫开,五厄也。蜂入管端,失于墐塞,六厄也。因不知书法,遂不知用法,扫而不染,七厄也。疏砚,八厄也。灰墨,九厄也。稿纸,十厄也。十厄十乖,百厄具也。○濡墨宁赡毋窘,用可大之笔作小字,笔为我用,字为我作;用不可大之笔作大字,我为笔使,字亦笔成。○墨欲赡,勿尽用渖;笔欲和,勿尽用毫。腕欲劲,勿尽用力;指欲活,勿尽用转。目欲专,勿滞方所;意欲完,勿离锋杪。是以作书,墨须有馀。故古人晨起作墨,及用墨时,墨稍过,字便丑;有馀墨而不用,乃得佳书。余常有言:磨墨须奢,用墨须俭,渍笔须深,用笔须浅。

墨傅其笔,笔傅其字,字乃成形。墨浮于笔,笔浮于字,字乃神妙。墨不傅笔,笔不傅字,不成形矣。傅则支,浮则赡,不傅窘矣。虽然,赡不尽其材也,尽其材,病过于窘,书法谓之墨猪,余又谓之书道涂炭。

用草书笔作楷,具眼者不昧;以真书笔作草,能者亦乖。俗人反是者,其中无主,听令于笔耳。听令于笔,尚可谓之书乎!

余喜作草篆,以续飞白之脉,其任率自好,若谓前无作者。或诘之曰:大小诸篆,何有此法?既谓之篆,惟古是遵,何得改辙?余曰:有说。凡事取真不取假,用实不用浮,贵自然不贵勉然。大小篆书必有大小篆器,今器异昔,何堪效颦。必如昔书,势必虚假勉然而后可。子言故是,但须出之蒙将军未作用前而后可。如以将军笔作丞相书,吾见其难为矣。古今兴革,故有不可知者,子姑执笔临楮,然后破我未晚也。

作晋、汉以上书,不特今时强笔勿用,必资软毫柔颖而后可,即墨须如漆,纸须如皮,研须如盂,掌须如木鸡,一物不称,终作时俗之书而已。

书法云:学书宜恶笔,使后不择笔。又云:强纸用弱笔,弱笔用强纸。二说并后世人语也。案前人帖初无强笔,所谓恶笔乃败笔耳。亦无弱纸,纸之疏弱皆后世俗工所为。宋以上无此法,况晋、唐乎!试探稍古名帖,求其字画,虽极纵逸处,用笔无有不圆熟者,结构无有不了然者;即于锋交墨互中,未始不森森楚楚,果恶笔弱纸而能如是乎!能书不择,谓鉴赏,非谓作用也。强弱相济,谓救时,非谓相须也。但垩帚飞白,古法莫传,后世想成,而以枯笔燥墨为之者,是乎非乎,不可知矣。是则弱纸便于白,强笔便于飞。就世改辙,古法疏矣。强弱纸笔,遇此器即出此法。苟非我之长伎,亦须改弦易辙以勉就之。不然指器相左,心手不符,即不成书。今时弱纸满天下,要知古人全是强纸,全是弱笔,世俗不善用,遂谓过滑过软,不堪着墨者,因指间无有骨力,将听令于器耳。若胸中有个佳字,心能役腕,随在得意,即使与古人弱纸,亦自无妨,况强纸对名手乎!外境皆牝牡骊黄,何能碍我作用。

凡强纸用墨,使墨有馀;浓墨用笔,使笔勿竭。饮墨如贪,吐墨如吝。不贪则不赡,不吝则不清。不赡可,不清未可,俗最忌也。

纸有三品之异,量才施用。一古佳纸,如宋经笺、高丽茧之类。二宣德纸,泾县古千之类。三则满世间疏漏恶札是也。上纸须用古作法,中纸随意皆可,下非飞白、稿草不能就其犷劣也。

弱毫,重墨轻用得佳书,轻墨重用其书恶,轻墨轻用其书纤,重墨重用其书俗。强笔,轻墨轻用则不腴,重墨轻用则不润,轻墨重用则犷而离,重墨重用则粗而俗,四者无一可者也。是以古人必须弱毫。握管之法,有单钩、双钩之殊,用大指挺管,食指钩,中指送,谓之单钩;食中二指齐钩,名指独送,谓之双钩。胜国吾子行善单憎双,试之果验。单则左右上下任意纵横,双则多所拘碍,且名指力弱于中指,送亦软怯矣。小时习双,今欲改之,增我一障,详说以示初习书者。凡单钩情胜,双钩力胜,双钩骨胜,单钩筋胜。单钩宜真,双钩宜草,双钩宜大,单钩宜小。

描字不必憎恶楮,塑字不必厌灰墨。若运管舒毫,恶材绝不堪用矣。不惟腻涩难于使转,即对之败兴,宁得佳书。常戏为之语曰:靠笔成画,恰似描样;靠墨成形,何如塑像。二意似殊,总之一致。临池抚卷,到此自知。

晋、唐、宋三品研式,笔锋功过所系,不特为石所使,亦为墨所使也。凤池墨阿,饮笔不及阿底而墨自足。陵阪锋石,半着钅敖心。则二器全相挹取,乌得不扁且歧乎?必如俗儿扫墨从事,扌卷锋向楮,尤为偾事。

钩帖、镌刻二人,先与讲解数日,然后下手,更取其所钩所刻之字对按,指其得失。一指用笔正侧锋;次指一字负抱顾盼形势;三指连字引带;四指每行起止不同;或曾经割动之帖,可以意裁。五指主客失所败笔;或本帖原作败笔,可以意裁。六指写字名家人人具有得失,不得以我意改同之;七指唐已上帖,不得改软曲纤巧之笔,失其时代;八指晋已上帖,不得改时俗通行之体,乱其来历;九指疏密不得改移,失其避就;十指挑剔不得混晋转唐折殊法;十一指不得失晋人圆转逸韵;十二指不得失汉魏章草古涩妙境。

工人能刻绘事,未必能刻文字;能刻文字,未必能刻名家善书;能刻名家善书,未必能刻古人法帖;能刻古人法帖,未必能刻同本异摹诸拓。刻同本异摹诸拓,工拙必露矣。

评鉴六

昔人言:善鉴者不书,善书者不鉴,一未到,一不屑耳。谓不能鉴者,无是理也;果不能鉴,必不能书。

阅名人书,须具有只眼。不然未得其佳处,先蹈其败笔,效颦之态,见之欲呕。是则不如无学,翻有一分自适处。

古人书直是气象不同。晋、汉帖无有晋、汉人气象,即知是伪。故旧帖虽非善本,自有作用,新帖虽极力揣摹,直是弃物。何也?出自浅学之手,不知书法为何物,直以俗笔厕古书,分明别造一个宇宙,何取于古帖乎!

凡字收锋增美者,会稽以上也;收锋补过者,大令而下也。先哲言求妍媚于成字之后,大令所以去之更远。

字有三品:曰庸,曰高,曰奇。庸之极致曰时,高之极致曰妙,奇之极致便不可知。不可知,其机甚危,学足以济之,识可以该之,则超乎高妙;学识不足以该济,而但思高出人上者,野狐何有哉!虽然,吾又恶庸。庸人趋时,作世俗事业,便无出头日。佛法中学道时宁落地狱,不愿畜牲,近之矣。曰:宁恶毋庸,有说乎?曰:有。恶故自豪,唾骂者载道,自然有日自觉其丑态。庸俗之作,甄别者世不多见,十人九人赞叹其美,历世愈久,庸根愈深,落此深坑,何时出离。

画后策,竖后打,谓之能品。策如马头,打如鹤膝,谓之俗品。不策能藏,不打能正,藏不颓,正不锐,谓之高品。随势而施,无所拘碍,谓之逸品。若乃皮相飞黄、野狐骨胳者,怪妄自不能外掩,可谓低品。是以书法不道,世多蹈此,故稍及之。名义具书法中。

古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全字有全字法,半字有半字法,一画有一画法,一点有一点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蹉过。近有墨客,以画遮点,以体遮画,以上下文遮一二字,以通篇气象豪逸遮却一生丑态,尚可谓之书乎!其最下者,借佳纸浓墨掩其拙笔,或以笔势波折掩其谬结,皆书中穿窬之流,识者耻之。

古书佳处,在方圆斜直,不拘绳检。今人恶处,却与古同。古人胸中自有个佳字,任其所施耳。今则不然,上者只记忆古人成按,下者以无绳检遮掩其拙,以糊人耳目。谓貌则同,其造就处天地悬绝。

名家书法,满亦佳,空亦佳;长亦佳,短亦佳;端方亦佳,斜倚亦佳;方圆平直,无不宜之。后世俗书,缩大为小,传瘦为肥,一字字弄作团团,无有潠漏。逐字观之,非不端楷,却增一团和气。

整顿之失,即智永亲传家法作千字文,怀仁博采真迹集圣教序,已自磨砻熟烂,况其下者乎!虽然,二僧释子也,法如是故。何乃文人墨客,不师其全体作用,而师其整顿一门,正似盲儿摸象耳者谓象如箕,摸象尾者谓象如帚乎!

集古诸帖,岂惟修改误人,即其顾盼起伏,略不可得矣。名家作书,行款上下尚不可移易,况集取强合乎!往往见移行诸帖,行首无故而来,行末无故而往,甚至强割联丝,意义失所。不知者效颦从事,已自可憎。集古比之移行,又天渊矣。集古之取圆整,有不得不然者,失势故也。凡观集帖,又须缘情,欲定其罪,罪在乱次,不在取圆。

古人笔锋纵逸处,翻摹诸人,十九收敛圆整,十一扬波怪妄,一时俗,一野狐,皆畔于书法。圆满故是正法,逸兴乃其权巧。初学者可与正,未可以权。虽然,若不能权,不知书法者也,即能权,而补缀从事改过成功可耳。若恃其后笔,即非上乘,大令且以取嗤,岂惟他人。

字以知好恶难别。他人好恶易别,自己好恶难识。古人名家好处易识,古人名家恶处难识。今无名人恶处易识,今无名人好处难识。如此识得如白黑不差,方是识好恶。此无难,多看法书得之矣。

皎皎而好为好书,混混而好为恶书,翩翩而好为佳书,莽莽而好为野书。佳好故难,野恶何难。不知愧何难,知愧斯难。

后世以笔锋掩书,已自俗谬。至于近代,又将以墨汁掩笔,大可怪也。古人未始无之,此偶然落笔,浓淡失所,谓不伤于书可耳。若遮此丑态,法果如是乎?譬之残印章、烂画片、折足鼎、阙池砚,妙处不在破而在全,去其妙处,独取残阙,识者喷饭。

世人多谓余拙于真楷,故作篆书,名言哉,真堪药石乎!惜未悉余病也。余故贪夫,常谓遇事不见根柢,宁不学。书法言作字粗通篆法,因此一语,每为致思。篆无粗通义,粗通即有俗恶二魔投手腕中,俟得我便矣。此无他,后世知见,善机不熟,俗习易染耳。有心书道,必从顶门着力。字之必篆,犹学诗者必熟读三百篇,作文者必贯通九经正史。不然皆野狐也。余之作篆者,书之始也;不作徒隶者,未究其终也。世之讥我者,但知用字之终,不愿闻横直点拂从何处来,从何下落,故余之不作真楷,功未到耳。世之讥我似矣,但卤莽横加,故曰药石哉未中余病。请以此良剂自灌肺腑,毋令俗魔中汝膏肓。

余无世资,习以成性,以至作字。岂惟不能随波逐流,即唐、宋而下,却不喜效颦,是以每受世嗤。有见作飞白者,曰象道士画符;有见作古文者,曰如武夫戈戟;有见作小篆者,乃始解颐曰:写得太平。嗟嗟,何俗眼之局于一边,更不解开咫尺哉!心目都在胸中,牝牡骊黄何关千里逸足。且道士画符,何者非篆体?立戈持刀,何者非心画?余作书时,因文定法,故不泥者有之。颜鲁公家庙碑、方朔赞诸法书帖,旨义各别,徒隶尚尔,岂惟篆籀而无其说乎!悲盲儿摹像,作法书全帖,见谓字从胸中取由内照。能解于此,始可以得二王署名千变万化之妙。不然,妄谓二子好怪者,此真无耳目人也,请借蒙古人皇缝虞学士马尾,合其两眼,他时有目者出,出与共赏。

子建云:文之好丑,我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至于今之世,岂惟好处人不知其得,即丑处亦不知其失也。成败横于衷,毁誉梏于外,评者不得其实,听者莫之的从,未曾实用一翻功夫,总之梦中说梦。人之用功而不知者有矣,未有无功而知者也。知而不能言者有矣,未有能言而不知者也。

后世书家,恶态百出。有工为波折以诬人者,有倚此模糊以浑人者,有故为丝曲以媚人者,有率其粗犷以欺人者,有任其放纵以凌人者,皆不知书者也。果能此道,所谓名教中自有乐地,可善取之,勿遗开眼后惭愧。

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恶道;趋时不知古,侵侵陷于时俗。宁恶毋俗,宁俗无时。恶俗有觉了之日,时俗则方将轩轩自好,何能出离火坑。不见古人书不能洒俗,不见今人书不能祛妄。问如何作书,曰:画得出,竖得出,撇得,点得,辏得,便是书法。

真能有得,自一至十,即是法帖;或永或图,一字可蔽。

评书不特毁人书难,即誉人书亦难。尝怍书遇败笔,世人漫然喝彩者无论矣,至真认以为好誉之,益令书者愧怍。

有一友人初作卖书肆,索余写柔翰林三字匾额,期得佳书。余以其果属意也,构思日夕,始下笔,览之自觉飞动,四顾踟蹰可以满志。儿子请留正本,与之钩本足矣。余取初心夺以畀之。及后相见,略不色喜,稍间,曰:象道士画符。余亦不怏怏自若也,但戒他时俗地勿作佳书耳。

友人请余作堂联,联中有瞑字。恶其近冥也,以为不祥,戒曰:幸用俗眠。余如其请,不惜蹈俗,并十字并作通时小篆。一日有一大名士过之,见其方整,误认非余作者,颇称奖。及知余书,因自饰曰:写得太平,悲哉世乎!就俗用俗,何必余书,帚可焚矣。

字熟必变,熟而不变者庸俗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取笑矣。故熟而不变,虽熟犹生,何也?非描工即写照耳,离此疏矣。变不由熟,虽变亦庸,何也?所变者非狂醒即昏梦耳,醒来耻矣。

字避笔俗。俗有多种,有粗俗,有恶俗,有村俗,有妩媚俗,有趋时俗。粗俗可,恶俗不可,村俗尤不可,妩媚则全无士夫气,趋时则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世人顾多尚之,目为通方者有矣。此以恶紫特甚,须痛惩之。

近代善刻,如遥望美人,未见不好。及观真迹,如觌面相对,大半可憎矣。古人墨本,则骨胳筋肉一时呈露。至于古迹,语言举止趋步皆可师资。至若锺、王、张、索,名世贤哲,则风神顾盼,千里一息,非足迹可到,但得遐想,未可追踪仰止。若何不多阅真迹,不辨名家败笔,不多参拓本,不显镌工无稽?遵败笔,效伪镌,都成一笑。

学者稍知字画,即弹射好丑。及至法书在侧,太半若罔闻之;书法在笥,全然不知何物;甚至临摹步武,亦但悦在近代时尚俗体而已,何怪乎叶公好龙哉!余是以断彼沈梦中人也。书家而不酷嗜古帖者皆是也。即好矣,而又但能视若玩器,以至翻其题跋,摸其剥蚀,考诸证佐,以验真伪而低昂其货值者,一皆茫昧于此道之徒,勿论可也。

评论镌工,古以不失体为高手,今以不失笔为高手。不知者左今右古,大谬不然也。笔可自取,体须导师。试揣近代江左诸人,何人不能巧弄笔意,如花似柳,描成一段春色?至于结果收拾,无所措置矣。是以古人之结构体裁,揽其妙境,真有不知手舞足蹈之快。若夫锋袅鲜妍,不过漫然称赏而已,岂可同年而语哉!

阅墨刻,如十六观经之象;观真迹,如佛观;若亲炙名家濡毫运帚,则是开眼合眼,大圣现前,如羹如墙,芳轨不远。倘逢伪迹,等视天魔,必不为所娆乱,其有正法眼在。

古帖模糊者翻觉校好,何也?镌工那得无漏,丑不呈也。善学者得其好处,我自不糊涂;不善学者认模糊作一段妙境,谬矣。更有以模糊糊人耳目者,此非士君子所为,小人伎俩耳,诈矣。不知者谓字既模糊,掩则通掩,露则通露,何独丑态不呈。大抵玩帖人必稍具鉴识,古帖骨格不失,而我胸中自有佳赏快心处,以意逆名家法度,是以但见其好,何疑乎。所以蒙董人只取明爽,稍涉模糊,略不流目。尝戏为之语曰:取帖愈明,其人愈昏。

阅名家书,须识其来历。古帖无论矣,如吾吴文氏父子待诏,出于太宗而目为右军者,是截其血脉也;掌故出于藏真而目为襄阳者,是断其源流也。评者过犹不及,皆非是。

鉴赏法书之乐,声色美好一不足以当之。玩好虽佳,无益于我,惟法书时时作我师范,不可斯须去身。常谓博古之士而不好法帖,是未尝博一古;善书之士而不好法帖,是未尝写一字。名家亦有但贵墨迹而不贵拓本者,此正不知真好者也。墨迹故佳不可得,而善帖为稀世之宝矣。善拓又不可得,而常拓亦为不可阙之物矣。即使其家多藏墨迹,或一帖不具,则刻本终不可少也。如是鉴赏,方是好古,方是知书,方是识去取,方是识好恶,不然皆浮慕也。

米、黄诸君,鉴别真伪,凿凿不爽,所赏诸帖,即不墨迹亦必善拓,所以如别白黑。今则不然,后出诸碑大半传摸失真,无论好处弄坏,即恶处又多为好事人修饰遮掩,以眩世目,真伪几乎不可辨矣。故寒山法书集特设后出续帖,自为一类,窃比释典中单译经不与入重译藏,恐未免亥豕,疑以传疑。

善鉴者取书忘笔,取笔忘刀,取刀忘绢素楮墨,即取绢素楮墨者,亦须忘装潢色泽而后可。不然,鲜不为所乱惑。

仿书知其好处固要,知其不好处尤要。败笔人人不免,名家即不过差少过失耳。善学者取其长,不善学者兼其短。何也?无真鉴也。至于不经事少年,惟败笔是效,何也?败是我家故物,不自觉,其易入释家所谓熟境易于渐染。苟能开眼,痛惩何难,但恐大梦中翻怪人推觉,此最难治。

法书七

汉人书不期合而合,晋人、六朝能以不合而合。唐人造立许多法度,宋以下尚能造诣于法,元则标致用事,抑末也。世人趋之,可怜哉!

求帖先寻古文篆隶,始可以窥章、锺秘奥,得章、锺而后可以别二王优劣。优劣浑浑,勿与说书。

晋人法度不露圭角,无处揣摸,直以韵胜。唐人法度历历可数,颜有颜法,欧有欧法,虞有虞法。虞实近古而返拘,欧似习俗而入妙,颜则全用后世法矣。其他随人指纵,不足道也。

晋人以无意得之,唐人以有意得之,宋、元诸人有意不能得。今之书家无意求,亦不知所得者何物。

不学唐字无法,不学晋字无韵。不惟无韵,且断古人血脉;不惟无法,且昧宗支家数。谓晋无法、唐无韵,不可也,晋法藏于韵,唐韵拘于法。能具只眼,直学晋可也。不具只眼而薄唐趋晋,十九谬妄。

时书之于法书,分明别是一重世界。时帖之于古帖,分明别是一重世界。拓本之于真迹,分明别是一重世界。泛尝名家书之于第一流书,分明别是一重世界。不宁惟是,即一人之作,平时书之于得意时书,分明别是一重世界。学者玩法书,必如是重重互案,等而上之,等而下之,无不烛照数计,始可以为鉴赏之真。如是赏鉴,其书必进,迹不从心者亦或有之。至于雅俗当前,水镜之辨如薰莸苍素,必不为所撼摇矣。

善帖遭庸工,良工逢伪迹,虽皆恶道,然亦不皆空过也。家藏木本十七帖粗恶异常,然而晋人笔意十存八九者,此善帖遇庸工本也。他石本字故可观,晋风扫地矣,此良工逢伪迹本也。具眼者自能甄别,定其取舍,尽成良药。若无目握此,各中其毒,好而知恶,恶而知美,可以此言进。

有识之士,直教钩帖人倒本从事,宁使失粘,骨力形似故在也,即不得前人书妙境,亦不杂后工丑态。苟能不失形似,伎俩足矣,其神情庶几自取。若后世丑态一入腕中,即百翻洒拂,未必净尽。何也?用后世耳目着后世皮相,气味易于相投,一染难革,势所必至。常谓熟境能熟,生境能生,非祖师不能道。晋人行草不多引锋,前引则后必断,前断则后必引,一字数断者有之。后世狂草浑身缠以丝索,或联篇数字不绝者,谓之精练可耳,不成雅道也。淳化帖第六卷首帖蹈此失,无论善恶,其伪可知。至若悬针,用之绝少。后世妄书一篇数见者,不特非法,望之可憎。○我朝已还,吾吴以书画甲天下,至于今日,家至户到。夫人而能握三寸管以自好,车载斗量,不可胜算。惜乎一皆因人成事,不似前朝诸公自立门户、不愧古人者流也。常恐易世而往,扫地尽矣。画非吾事,书法一道,可不补前贤未发之蕴,以冀同调友生相与上下其论为不刊之典乎!自己作字,每见其情,阅他人书,宁无水鉴。士衡所谓盖所能言者具于此云。

颜真卿骨力有馀,逸韵不足。方朔像赞取资右军,晋风稍有存者,当为平原正书中第一帖。褚遂良志在妍媚,古雅罔闻,唐三藏叙比量集王帖,如伎女之并宫娃,兼葭之倚玉树,非其伦矣。略无唐家气骨,敢望晋乎?别论可也。颜伤于方,褚伤于圆。虽然,颜氏上达,褚氏下达,柳公权亦褚辈人也。

智永千文学右军,其妙在圆,而晋人实无此圆。真卿画赞学右军,其妙在方,而晋人实无此方。孟頫一生学右军,妙在烂熟,而晋人实无此烂熟。过庭一生学右军,妙在疏旷,而晋人实无此疏旷。其他或得其端媚者,而非晋人之端媚,或得其狂逸者,而非晋人之狂逸。岂必后人失策已邪,即大令遒迈,已自大去乃公;怀仁拘束,亦且翻累本体,况其他乎!

余论书极致,少所许可,如篆断自籀、斯,真行断自羲、献,分隶断自锺、梁,狂草则古今无有无疵者。人以为过,举曰:即子书佳,未必如说;子书未佳,空言何补?则将应之曰:二典三谟,夫人能说;尧、禹、汤、武,未见其人。如以不尧、禹遂废谟训,有是理乎?言之无当,谟训亦疑;如其有当,宁问谁口。

锺、王并称,锺以格胜,王以调胜。晋、唐媲美,晋以韵胜,唐以力胜。格力名近,品位殊绝矣。晋韵独冠古今,自足千古,骨似稍逊,力足以扶之。后之学书者不得振救,方徒事妩媚态,流而不返,法书何有哉。

好整饰家书故是雅调,而意兴每为之塞,永、赵、欧、颜是也。好狂逸家书故是妙用,而气质或随之坏,张、素、米、黄是也。

篆隶必秦、汉,秦、汉而下不取。真草必晋、唐。晋、唐而下不取。人孰不曰:己所不能,何以取信?余则以为此必恶闻谠言之徒,距人千里之外者。言果未是,直置不必相诘;言而果是,何嫌出之能不能之口!桥门说书,未是周、孔,而听者三千;法座谈经,何尝活佛,而顶礼万众。立言立功,本是三途,何妨兼称千秋不朽。

览晋、唐而上法书,惟恐其尽。何也?取裁多也。然唐、宋而下旧迹欠伸随之矣,何也?兴易尽也。虽然,未阅书法之徒,未可与此言进。

具只眼者,方能辨墨本法书。古刻贵在能改削败笔,今刻贵在不许改败笔。

古刻即非名家亲自斟酌,必其工人实解此道,然后下手,是以去败笔是贵。今刻无论工人下劣,即当代书家亦谬,自谓但取笔意飞扬而已。自己本无真知实见,是以一经改动,即不益其丑态,便翻作刻工之书,漫然泛观,兼有浮议,可以一粲。

仿书得佳帖故善,不必佳帖亦善。但后人翻刻失真者,不具只眼,未免有所累耳。佳帖无论矣,不佳本亦善。何居?凡古碑剥蚀及摹拓不精者,其锋锷浑浑不清。学者以意求之,苟得形似,自觉妙境。及后获遇真迹,或古善拓本,比量前此所学,合则恍然自喜,乖则惘然自失,乖合之间皆大师也。若无此误,未必能生稀有之想。短长结构,故有定法,若巨细断粘,必取名家真迹始可为法。若临本墨本,虽形似具在,顾盼起伏,大不然矣,未可据以为师法也。先读书法,具有成见,则真伪临拓,皆我师资。

凡唐已上墨迹,十九伪书,虽不可不仿,尤不可过仿。不仿则无本,过仿则不特效颦败笔,并伪人漫兴俗笔都入肺腑,大害事也。诘者谓十九黜伪,不以过乎?余曰:试案圣教诸帖,摹集而成,校之通行晋帖,已别是一类。何乃当代好事家收藏重价之帖,略不见有可喜可愕人所不能及处?至于重摹入石者,遂与世俗通行恶帖无辨,亦有出自名家手勒者。虽其字画遒媚,而又略无晋、唐气味矣,安望锺、王流风遗韵乎?是以余谓好事家宝藏墨迹,以至万岁通天所进唐摹晋帖之类,即不必亲炙旧迹,已能悉辨其伪矣。诘者又曰:借使古今彼此文字不类,乌知子见为真彼见为妄乎?余曰:世间法书何啻千百,以多证少,就常黜变,万不失一。

凡剥蚀碑刻,拓不如石。何也?纸面不全,碑底具在也。是以名家遭逢古碑,作希有想,坐卧其下,目不暂舍,实有不忍舍处,三昼夜留宿碑旁,吾以为尚速。石本木本,具有得失。凡刻石,钩墨一失,填帡二失,上石三失,椎凿四失。至于木,则四失皆无,独易于圆颓,使锋芒早失,不成佳赏耳,识者殆不妨领会其妙也。至若版伸缩,石不动;版工粗,碑工细;版工愚,碑工慧;版工轻易,碑工慎重,皆石胜木,是又天渊。然而善知书者,即不过牝牡骊黄,何伤神骏?苟能版得良工,拓得初本,便须远出石上。阁帖亦木,千缗不售,夫复何疑。

校雠法帖,大能速化。即使伧父,若详校一二名帖,未有不爽然生欣厌者。其笔墨肥瘠,引带断粘,顾盼乖合,起止来去,各有得失。若其结构权正,笔锋正侧,虽别详之,而校雠时尤一佐证。常阅时俗恶帖,出于近代名家名手,纸墨拓装皆精绝,无不啧啧称赏,余唾恨挥去。人言或是原帖非真有之,其摹刻妙绝,非大高手不能。余曰:止见其恶耳。作此帖者,非伎低即眼低,非眼低即品低耳。不然,宁肯善伎就此恶帖?误主误人,先已自误,何所取之。

客以余憎圣教诸帖为过,曰:岂以结集者多补缀杂厕乎?亦太难为矣。曰:非也。即字字羲之,非羲之矣。曰:何故?曰:取君百篇割集一首,犹然属之尊作,肯认取乎?客曰:通篇则非,句字还是。曰:句字说诗,何异笔画取字?以笔取字,此最下乘,君谈下乘,吾不敢非子矣。客爽然自失。

常憎篇韵浅漏,墨污版阙,别列字样,大为可笑无论矣。名家摹帖亦多有之,如得之为得,问之为问,中之为中,贤之为贤,曰之为曰,事之为事,足之为足之类,渐草渐省,遂至不知来历,反以全体为怪耳。此谬甚也。或见古帖全文反删改就俗,此其可笑,比之篇韵坌比丘何如?是故行草帖中每有欠笔,或未必是所释之字,阙疑可也,若据以为实,是效颦耳。

后世名家即不可师法,然亦各有所长,无以一眚掩众美,人自取裁可也。苏氏不文,取其任率;米氏不雅,取其任放;黄氏不精,取其任野;蔡氏不古,取其任时。米最蔡殿,锋势正侧,自能呈露其短长,非我雌黄上下其手口。

近代吴中四家并学二王行草,仲温得其苍,希哲得其古,徵仲得其端,履吉得其韵。一于苍则芜,一于古则野,一于端则时,一于韵则荡,四者皆过也。能渐其髓,四病皆可勿药而治,偏则无有不为膏肓之患者。何谓髓?处其中以润泽四肢,如心为王,百骸听令,内有所主,故变化不穷。非若后世集于一家而不能化,或效颦杂态以相惑识者,见之几乎欲呕。

书道与时高下,古今未暇为之品列,亦陈言具在,无俟添足。国朝独钟于吾吴,又同起于武、世二庙,如祝、文、王、陈四君子者,后先不过一甲子中,尽一时之盛。前乎此者,犹之舜、禹、周、孔未生之初,未始无圣善,要不能担当一代师表,无迹可求耳。京兆大成,待诏淳适,履吉之韵逸,复甫之清苍,皆第一流书。何后世求全,漫讥祝野、文时,王拘、陈纵,将概千古责备一人,非公论也。谓祝得魏肉,文得晋腴,王得晋脉,陈得唐、宋而下筋骨,惜乎不及头目髓脑。如是判断,便不能为之曲蔽矣。若前朝二沈,后代两文,以及徐、李、吴、黄,各擅偏长,雁门亚祝,姬水亚王,其他非所比伦矣。

了义八

尝梦与人论字法,忽见持字,彼人不解。余于梦境为之解曰:乃古人作文字之本体,释为持字。凡文字以一笔持之,譬之文词犹一篇中之正义,一联中之眼目也。其变者,若众横中一直,稿草中悬针之类。又若众长独短,杂侧加点,又其变之奇者,未可以绳墨拘也。但安此一画,意在笔前,宜长者墧乎其长,宜短者墧乎其短,但不可欲短不短,欲长不长。严氏弹诗,所谓拖泥带水便不是诗,论字亦然。

正法以一笔担之,有二笔担之者,变也。如辛、

二字。辛字以下画担其上二笔,必缩以让其下,若上画先长,则首尾不称矣。

字以上次画担其下二画,必缩以让其上,若下画亦长,两大不胜矣。宇宙二字,宇以五担,宙以三担,可以类推。书法详言永字八法,似未得其要领也。凡字不出五法,上有上法,下有下法,左有左法,右有右法,中有中法是也。一言蔽之者,都会是也。作十分字,都会在四五是也。至其流变,不可胜纪。汉有汉法,晋有晋法,唐有唐法。一代之中,官家有入院体,学士有金石文,作者自得之。至若一点一画,殊形变貌,或上锐下圆如瓜子,或起止流转作凝云,或作横画,或作直竖。有掷笔得者,有钩锋取者,有刺而得者,有打而得者,有拂者,有引者。凡此之类,无所不至,随宜措置,借势成形,自有完局。必如书法所言,则点点依其使转而后谓之书乎,如此则不特百家同轨、万手齐匀已也。设一人之书,字字如此,画画如此,点点如此,纵令大佳,见之可厌,尚可称文人之书乎?书奴计功可耳。米芾言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五人亦微近一偏。欲去此病,各求对治之药。对治之药不必仙山灵草,即就毒药中求,自有活人妙用,牛溲马勃,神医所不弃。

势从内出者已得也,从外作者未得也。已得则无论大小短长、平直倚侧,无往不佳,锺、王诸人是也。未得则临卷结构,思前算后,其书稍不方正,大半体解矣,智永、孟頫诸人是也。

化工之妙,无论取大作小,取小作大;亦无论取欧作虞,取虞作欧,即汉、魏可以作晋、唐,晋、唐可以作汉、魏。推此微言,取篆、隶作真、草,取真、草作篆、隶,以至取文字作绘画,取绘画作山林川泽,何尝异轨。

古人学问无穷,故作字无有定体。右军署名无一同者,非有意改作也,因其学进,不觉其自变耳。常与绘画之士谈画,但须写景,莫须写画。写画有尽,写景无穷。景无穷,学尤无穷也。书道与画正通。

凡字先作稿,即不得佳书,兴尽故也。鄙言恶楮,即不得佳书,兴不到故也,乃有不韵之客谓难其事,大不然哉。未始不勉应人,徒增世间一可憎事。何所取之,戒勿更作。

书不择笔,乃名家入神妙用,如释氏学不曾嚼着一粒米,不曾挂着一丝缕。苟非此道透彻,不能解此大话。尝状好酒之徒,见酒辄饮,不问浓淡甘酸,醉而后已,乃是真好。若拣择佳酿,即非真酒人也。又如好色之徒,嫫母、无盐,欣然相悦。昔曾听此辈人言,凡具形体,即具好恶,相与悦时,只想其好处,自足动情。又如真好闲适人,一丘一壑,盘桓自不能舍。若待婚嫁毕,而后游五岳名山,此向子尘心未断,未可与言真闲适也。巢父不必代庖,此中真实开眼,即后见得真手真文字,好恶如别苍素,何暇择笔然后定其妍媸乎?皮相之人,别论可也。

书家有专攻古人一帖者,此骨董匡,非书也。有专熟自己一家者,此佣工调,非书也。何也?妙不在彼帖,亦不在此腕,骊黄而外,方是妙境。

未入壳繂者,作时笔笔用意,书成字字无情。已入壳繂者,作时字字无心,书成笔笔有法。

谓骨胜肉则可,去肉偏胜,字则不成。譬偏于肉而强之,骨亦佳,偏于骨而强之,肉亦佳,乃是大方。若但能此而不彼,纵八法具,终非法器。

论书而言好某家,即非真赏鉴。学书而言学某家,即非真学力。以至好篆隶,好真草,或独善大署书,或独善小楷字,皆非真好恶者也。果能真知焯见,则目中自有佳处,任其短长肥瘠,雅俗古今,无所不可。应趋者取于造次间,应避者惩于得意处,如此了义,方是知书。

识得败笔,一生不误;败处为功,一生不窘。法如禅机,笔如辨才,处处生涯,头头活泼,方是流转不穷。

字法了义,非言可竟。若详说之,会须刚柔相经,权正相兼,平险相措,筋肉相着,古今相参,圆阙相让,纤涩相宣,理事相符,意兴相发,必如是而后字法能事尽。一于刚则不和,过此乖矣。一于柔则不振,过此靡矣。一于权则不典,过此野矣。一于正则不韵,过此腐矣。一于平易则不奇,过此鄙矣。一于险怪则不律,过此贼矣。一于筋骨则不情,过此疏矣。一于皮肉则不力,过此俗矣。一于古则不妍,过此死矣。一于今则不雅,过此市矣。一于圆则不逸,过此描矣。一于阙则不庄,过此残矣。一于纤则不文,过此弱矣。一于涩则不媚,过此枯矣。一于理字义。则不通,过此束矣。一于事字体。则不合,过此坼矣。一于意结构用笔。则不玄,过此滞矣。一于兴格调。则不韪,过此狂矣。

附录一

金石林绪论

△篆籀部

字须遵古。古文故烦,惟篆可法。上以溯古,下以通时。篆明而诸体具,故先字义,以冠诸帖。

坛山刻石。相传武、成、穆三王及太史籀书。即皆未有的据,然文字之妙,古今二秦文之祖,不须置辨,惜止于四字耳。

石鼓诗十章。三代而下整齐文字,独此猎碣。无论笔画之妙,即风雅颂数十章删后稀世之宝也。其词诘屈,其石剥残,不能成读者十八九。余得是帖,再求再拓者数四,抚玩临摹,转得妙境,时时刮目,千古常新。会诸释,断己见,为之章句,为之补亡,为之翻刻,全阙二本。即后胜我者出,而此石剥落,恐又不逮今日之文矣。日见伤残,不得不急,知我罪我,亦复何辞。

诅楚文。三代文字莫善于秦。三篇全文,即莫可得,得其合作一篇,足为法式。放学为之,以补其阙,字即不类,揣摩鼎彝而为之。

泰山碑。补秦文故佳矣。始皇壹宇宙而往,尤称楚楚。诸碑惜不并传。此碑所传字二十馀文,窃比绎山、会稽。其次则依摹传四面减小样制之式,补其阙损,不能无忝,奈何。四面传摹一百四十四字,尚须全拓。

绎山碑。秦碑全具者,惟绎山、会稽。而绎碑翻刻颇非一本。昔人评云:长安第一,绍兴第二,浦江第三,应天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邹县第七。今以第一者为主,而以诸本考校得失,分毫短长,不枉其功过,翻作千古师资。

会稽山碑。世传绎山为徐铉摹本。今按会稽字画,与之绝类,岂亦徐摹邪?其为新迹无疑,特以泰山小不同,故有此物议耳。按铉奉敕校说文,又为窜改五音韵谱二书,无论字画乖异,秦文阙略,即绎字且从俗作峄矣。岂铉矛盾至此乎?

琅邪台刻石文补。此刻全无所存,流传惟文章在。余为补写一过,聊以画虎,宁避续貂。

之罘山刻石文补。按汝州帖聊存数字,死马骨耳。补如泰山、瑯邪。

之罘东观铭补。全篇皆无,亦补同上。

碣石刻石文补。补同东观。

天禄辟邪四字。此柳叶篆体之祖。未睹真碑所传者,汝刻恐未必如此疏野也。然亦自有古色,在聊传其影响而已。

钱志钱文。其文不一,雅俗杂收,十九不成观者去之。采其合法善者,以考时代作用之异。平准有书,作法可考。文即不多,实典可据。足为文字之史,似亦不可阙者。

刚卯谶词。义在汉书。词有二篇,其一颇不成读,一篇奇古。三十二格,三十四文,世失其读,余为考正。字本绝细难明,摹作大书,释其文句,一讽而义自明。

碧落碑。割列饾饤,杂然而出,以启梦英十八体之恶道。但此碑所采政自有佳书,惜摹失十之八九。偏长足采,不可无一,苟为无学,便中其毒,所得不偿所失矣。

李阳冰诸碑。不下数十种。其笔过柔,其格最下,颇无所取。但顾盼烂熟,亦足自好耳。缙云县城隍庙碑却有骨力,谦卦怪恶甚于他碑,而多奇迈。过中求功,是或一道。同时李潮,宋僧梦英,国朝程南云,全蹈其辙。

王著法帖跋。著难浅陋,于阁帖每卷之尾篆十馀字,亦不甚恶。今本帖分割,以类相从,不泯其所作,留附篆帖之末,不欲遗弃成书耳,无可取也。

款识部

三代、汉、唐款识。夏商如符印,周秦而下,始成书册,文多不及详论。汉别出一调,在摹印则可取法,比之古文,一段俗气。自鼎彝真文而外,有考古、博古二图,薛尚功集摹廿卷,如出一手,是其蔽也。啸堂录版不如石,近复翻刻二本,不成观矣。书法印法,两有师资,此博协之大海也。故后篆先印。

凡款识之式,一字以至五六字者,皆刻符体,当备印法之祖。款故白文,而作印须红,与摹印篆不类。摹印则宜白不宜红。其成篇之文,文字兼长者,若齐侯镈钟、秦铭勋钟之类,皆可为籀鼓、斯碑师法权舆,所当别列为帖者也。

符印部

世不用篆而用印,自至尊而下,及掌故亭长,非印不遵;即亲简摛文,亦非印不信,则篆之重于徒隶可知。篆不能废于今日有据,宁堪付之俗工逞骛乎?印法莫传,非一日矣。赵氏、吾氏诸好事家,稍有记述,寥寥无几。得睹旧印文者,吾吴惟文国博、许文学、王舍人诸人,而外无从遥度。自顾氏印薮刊布大集,然后人人得睹汉人面目。然皮相而已,真境蔑如也。章法刀法,世或稍窥,至于字法,全然不省。拘者束于说文,狂者逞其野俗。过犹不及,都成诞妄。昔常与黄表圣论印:翻摹旧章,孰与全考摹印?表圣往矣,抚卷慨然。今取往代玺书而下,先秦、炎汉、六朝而止,入此律者,方为字法。其不堪入印诸家之篆,所谓道其所道,非印之所为道也。析若苍素,明如日星,欲尽此道,别有刻符、经传、表疏,自为一集,详之长笺一百七十五卷矣。独取字法入于金石林,附以时代欣厌,其他悉略不采。

秦玺书。凡印出于玺书。玺书之流,传者独此二面,各九文耳。虽未必无讹,亦非后人可及。并世所摹盘螭钮文,同取作法,为刻符之祖。

虎符文。此刻符书之小变,作汉篆之法式。字亦不多,以存一代制度,姑附于此。

分隶部

分隶非古也,又不堪通时,名号不典,而文士每每间作此。何以故?古法不传,取其易与。若谓可鄙矣,然不可阙者,不特汉人摹印必资,波折流变,古今藉此通贯,故后篆先真。

蔡邕夏丞碑。八分正法,尚存篆体,笔势背分,此分书之始。九凝山、郭有道诸碑皆是也。校官碑失氏名矣,亦托之邕。程邈故始于秦,然未甚行世,至锺繇而艺益尊,为分隶之最,若卒史、受禅,皆名世之作。至梁鹄、孔羡等碑,与锺雁行。其后继作不绝,汉世勒石,十九皆隶,若韩敕、孔宙、尹宙、郑固、张迁、郙阁、曹全以及隶释所列数十百通,即不悉睹全碑,而太半具于汉隶分韵。惜其板刻苟简,影响而已。唐隶虽云去古,典则不爽,若泰山颂、孝经传并出御札,若夷齐、恒山等碑,韩择木、蔡有邻、史惟则、孙师范、张廷珪皆其表表。裴平孔庙新门记亦可观,宋僧云胜圣教序不失唐法。胜国无甚名家,至国朝则僧宗泐、滕氏兄弟学唐,文氏父子学汉,并是杰作。不暇殚论,聊举所见于此。

小楷部

小楷世用极博,锺繇、二王居然立极。锺逼古,王圆融,自古及今,皆两家耳孙。唐四大家,虽别立门户,何尝出其范围,具眼者直鉴其脂髓。宋、元或纵或拘,纵则野,拘则俗,皆畔于二子者也。虽然,不有后世名家,无能洞悉古人妙境,去其太无当者。徒隶便于用惟小楷,故大书后之。体似逆,用则顺。

锺元常楷书惟宣示、昨疏、墓田三帖,而赏鉴家多谓并出逸少临本。墓田爽朗无论矣,宣示当必有据而云。

季直表后出,虽临摹失真,然古逸并至,必非后人可及。戎路表字法疑出二帖之间,似亦非伪作,但失真更甚于前。惟力命表全放季直为之,略无奇处,其为效颦可知。总之季直伤肉,宣示伤骨,戎路则皮相而已。

王逸少行草不甚相远,而真楷诸帖迥出异手。故知字小者钩临易失,重摹数四,遂成胡越。犹有恃者,临摹诸人必稍知书法,然后下手,典则犹有存者。是以面目虽殊,脾肺肝胆总能成就,学者未必无补。学力足以持之,皆师资也。但其败处,非无学所能辨。

《黄庭经》,束修儒行君子也。《乐毅论》,如策略谋臣力士哉。方朔赞在二者之间,各得其妙,仙仙乎飞举矣。《曹娥碑》犹之缜静处子,女中丈夫乎?至若内景等伪迹,一不暇论。

子敬洛神,畅绝千古,惜其不能消磨纨袴习气,是亦王家子弟故态,直得忍其跌荡恣睢矣。惜所存惟十有三行耳。近世溢出多本,可以一粲。

虞世南破邪叙,纤笔无亏。颜真卿麻姑坛,蝇书有势。褚遂良尊胜、阴符、灵宝等经,并趋步黄庭,消灾护命,亦其亚也,而不题名。般若心妄题欧氏,何处似之?即未必尽褚,总之唐人名帖耳。

王廙、僧虔、萧子云、宋儋皆出于锺,儋犹步武。

卫夫人及隋、唐诸内札,十九拟王,而太宗其醉心者也。

真书部

淳化诸帖所见者无论,智永临王告墓而下,直过唐人。虞世南用笔第一,正锋善圆,结构善逸。书不正锋,一笔非是,即有他善,枉费功夫。尝谓写得一画,方知用笔,写得二画,方知结构。书法能事,尽于此矣。

孔庙碑为世所重,其他不甚流传,即淳化阁所摹无几。停云馆小楷破邪序,稍大者皆行草。至若汝南公主,未可遽信,别论可也。蜀本石孝经、左氏传,字法全虞,与他经异。

欧阳询结构第一,似过其师。方整严肃,实难步武。学者须透其一着,始可得力。否则不堕刻板,即沾尘腐矣。求其方中之圆,死中之活,顶虞蹈通,皮肉髓脑,皆呈露矣。虞恭公九成宫、皇甫君化度寺四帖行世。姚公碑未得。若停云馆小楷中般若心字固甚佳,非公笔也,独有衔款一行耳。蜀本石易、书二经及仪礼,全学欧书,与他经异。

欧阳通学父未融,可补乃公之阙,似亦不可少者。道因碑泛观欲废,详玩则结构森然,可谓不堕严训者也。其棱角峭厉,智者见之益其智,愚者见之增其愚,须具只眼而后辨此。

宋卢经慎刑箴,僧正蒙书梦英赠诗,皆学欧者。

颜真卿严整第一,稍有一分俗气。唐人独推此公,亦以品第增重耳。东方朔像赞取资右军,故独脱凡骨,碑阴即本色矣。家庙碑名过于实,多宝塔已资多口,疑是刻工之过。公书颇多,不能详及。

徐浩广智和尚碑,似颜而稍时矣。

褚遂良书固大佳,不堪自立门户,欲会众长,作入院格。及写圣教序,事事筋骨,颇异唐法,岂惟不似平时之作而已。竟不可解,聊存一体。

柳公权专事波折,大去唐法。过于流转,后世能事,此其滥觞也。

玄秘塔铭亦无所取。

李北海妙过于前,亦柳辈人也。南岳碑亦颇有名。

裴休圭峰碑、僧契元尊胜咒,各有可采,惜不清耳。

大书、署书同部

署额不传,以稍大书比量为之,即小楷八法不甚明显,须稍大者始可指示得失。故古人大书尤称最要。若颜真卿中兴颂、蔡襄万安桥之正书,唐玄宗太山颂之分隶,以至宋苏轼之二记,大观之五礼,元赵孟頫之赤壁,悉勿轻过。旧迹所存者,有萧氏之阿育塔,李阳冰之黄帝祠宇、生公讲台,虞廷臣之寒泉、无量寿佛,米芾之第一山,赵孟頫之云居。国朝人写吾吴诸额,如徐有贞文正义泽,故自奇逸。中街路清嘉坊、生幼堂,皆公书也。祝允明之夏氏药室,文徵明自书翰林郡衙之承流宣化,皆入院体之选。字大不能摹入法帖,论书为学之士,遇之须坐卧其下,过三日而后去。

章草法部

章草为行草之祖,不可不学。辰宿列张帖,乃集古成篇,不必拟为何氏。昔人云周兴嗣采羲之千字集成,即不皆羲,断非后人可到。

索靖出师颂,及萧子云、皇象、张芝、锺繇,二王,无不间作急就章,翻摹虽失,居然周行也。嗣响则近代宋克通时,祝允明通古,其学锺体,尤融通入妙。

行楷部

汉晋行书,不真不草,无大无小。近真者行楷也。兰亭为冠,淳化停云等帖厘而出之,皆是矣。李北海云麾将军、叶有道碑稍舒其体,褚遂良哀册、虞世南汝南志,则稍束其体。虞未必真取为类耳。宋王著法帖标目亦所不遗。后代名家不暇及矣。

王仲英北岳,张仁愿唐宪庙,蔡卞曹娥,皆行楷也。

行草部

说具前条。近草者行草也,亦用诸帖厘出。唐太宗御题碑石颇多,晋祠铭、栖霞记皆是。后代继作极烦,悉不详及。

兰亭,古今辨悉,如水鉴之照人物,何尝不真,犹未免相左耳。桑世昌之兰亭考亦云详矣,陶九成辍耕录尤自烂然。我辈所见,即不过近刻,彼善于此,不必置喙。善本既莫可得,须集数十种对按鉴赏,妍媸自是不能掩。择善而从,事在能者。

狂草部

汉张芝、杜度不可多得,唐张旭、怀素始有流传,杨凝式为奇逸之品。僧彦修学芝、旭之狂。颜氏坐位、祭侄,皆无意得之,各有妙境。宋黄氏黄庭,米氏天马,皆其最者。国朝祝文多作无论,王宠白雀绝笔尤佳。余家藏焦露诸诗可以伯仲。近与陈令入楚,不可得矣。所存者仙山障子歌差足雁行。若其生平大小真草,虽极其逸韵,皆常调也,不暇品第矣。狂草格宽,不类他本,故别自为集。

二王全帖部

行草为通俗之用,独举二王,拔其尤也。凡淳化诸本,及潭、绛、汝、鼎、黔江、长沙、武陵、温陵、蔡州、彭州、利州、太清、菁华、戏鱼、星凤、宝晋、真赏、淳熙、元祐及圣教、兴福、绛庙,以至近代二王十七帖,东书堂、宝贤、赐书、甲秀、停云、归来、戏鸿、郁冈、墨池、兰白诸本所具,去其伪,辨其错,别其割集效作之异,托名强名之殊,自为一部。集羲之帖,惟圣教叙精核无忝,然可摹而不可仿,仿其作用如闺閤处子,无士夫气,集者磨砻饾饤,不得不取其圆整入格耳,何得拟而自拘,岂逸少意乎?王氏诸帖具在,可按而得也。兴福、绛庙、栖霞去之更远,后世效颦,近代尤繁,以待祖龙一炬。

冒羲之书,尤可憎厌。家自为法,何所不可,一作假物,呈其丑态矣。或未必彼人作伪,太半为后世强说,沭猴而冠,以邀资斧。观者效者勿堕其云雾中,但取其偏长,取裁取法,无不可者。

字义部

此类居首,因入法帖,移置于后,视表殊途。为学惟文,事文惟字,明字惟义。求义惟说文。说文表者,表说文生生之次也。慎祖贾逵,始一终亥。铉改许慎,始东终甲。二家略无统领,杂然而出。此表即贾、许之说,追其子母而为之次,从其义训而列之门,一览瞭然,不令浑浑。字由篆,篆有义,义惟此书。汉、唐遵守,后代因之,故为第一。即有未安,成书具在。

谐声表者,韵学之祖也,取其字全而有统领。故楷体入帖,与说文相为表里。前表主义形,后表主音声。其书作音训颇繁,此特单文表谱而已。义详本书长笺一百四十八九卷。

明字表者,推广贾、许未尽意义,穷搜古今解字形训也。一法可通,不嫌重出,择善而取,事在后贤。但欲详说相生次等,不使他时诖漏得失。幖表相生,非篆不显,许、徐殊途,我书未布,视前稍详,不免重列。前二表者,亦古未有,然全依本说此。虽我自作之,亦略不自用,黜其无当,翻觉明了。详于长笺九十九卷。

徐锴部叙篆目。贾、许始一终亥之书,后人莫知二人作用,锴作系传,取彼五百四十部,联络二篇。其间不无穿凿窦漏,然亦大半可通。或与书先后不全伦处,稍为正之,阙略处一为补之。程氏解易作叙卦,全蹈其轨,足取法耳。其书小篆颇佳,因摹入帖。

梦英偏旁,次同贾、许,互乱者一二,用徐锴部叙更定补足。字效阳冰而加丑俗。周伯琦字原,亦即贾许五百四十,小有更改,都不救正,一仍其书。篆法文字,亚锴迈英,后来之后,惜乎古色荡然。世之不古,亦可知也。

张参五经文字。字体累代有更,无论矣,自玄宗以己意定为开元天宝文字,而孟蜀一遵其制,于是有五经文字之设,悬之象魏,不敢移易。百代人文,定于一人之手,文之厄会也。虽然,此碑一立,可断无学之漫。然改作者以力学运而为取舍,未必无补云。

京兆府学移经碑。字法字义皆无足采,欲考秦蜀石经始末,以破后人妄语,似不可无,故附入帖。

唐玄度九经字样,义同张参而广之。

颜元孙干禄字书,亦张、唐流也,可供棘围文字法式。十谬三四,小学之最浅者。但出真卿,似不应阙。若其正通俗三法,创法之便,亦自可取。

广干禄字书,能广而不能正,备员而已。

书法部

作字无书法,如狂奔失路,无有不颠踬者。况出名迹,执柯伐柯,取则尤切。孙过庭自书书谱,赵孟頫书姜尧章续书谱,宋克书锺王小传,以及墨池编、书苑菁华数家所载,采其最要者名家补作,续为完璧。

评叙部

不有评叙得失,莫彰古今。繁言故多,此但取名家书自为一类。如笔阵图,不必假王为嫌,亦烂然可取。梁武帝书评,僧智果书,不足者足之,二家评有别异者参之,亦成完璧。詹孟举书王宾叙字,虽云浅近,亦所不遗。祝允明自书托言无名氏书述,大能褒弹近代,不无言过其实。

千文部

千字文,法书下乘,有便初学。古今各家亦多作之,故特自为集。相传梁后取羲之千字,命周兴嗣集成。即未必然,按淳化阁辰宿帖章草书,古帝犹存,即非章帝,亦汉晋良工也。因采急就索、萧、二王诸帖,补续所阙,无采者直阙之。智永真草二体,怀素大小二篇,大者杨少师笔耳。张旭真草残本犹在,欧阳询正书近出讹作。阳冰缪篆拟斯无当,徽宗大草实出大素,梦英、南云又学于冰,米芾、赵模之大小,孟頫六体可观,俞和四体无取。周伯琦玉箸,蒋勉廷晖姜立纲篆真,并可供中书郎效仿。邵时登,学周者也。文徵明金兰小楷极精,三体自作,篆则国博仿蒋续貂。祝允明诸体效赵,陆士仁四体效文。王宠真草,和仲小篆,其他继作不能悉数。七十二体千古恶道,在所黜也。

类聚部

类聚为最下乘,然便于俗。钟鼎篆韵四种,六书统,篆累集,若篆诀,若草诀,隶韵、草韵及草书□□之类,或同字异体,或同体异用。初学诱奖,庶几可存,故勉录之。折扬黄荂,白雪共落,异趣者众矣。试以质之世人,吾知其去彼取此。

附录二

拾遗

汉晋遗迹,即名家临摹,已失故步,数翻而往,面目全乖。至于小楷,每帖各别矣。犹然属之一人之作,作真迹想,是邪,非邪。若谓古人诸体悉具,用意不同,亦或有之,未尽然也。何以见之?按淳化十七、兰亭诸帖,虽有小变,望去自然一家之作,何尝如小楷诸篇之豪不相类乎?如是判断,则今时所传诸帖将尽废乎?是又不然。汉晋人书法,法皆具,后世名家各得一偏,再摹再勒,若出两手,皮相虽殊,骨胳自在。具眼者取资不薄,但直认作汉、晋对面,一步一趋,此梦中梦耳。会须多阅名帖,虚心赏鉴。若识量不足,则资访前评,内外加功,无有不得者矣。目中爰然有汉、晋人真面目,其肥瘦古俗,辨若苍素,然后临仿。岂惟异迹不殊,即恶刻皆明师也。──临仿

作书不必因字大而加笔,不必因字小而减笔。颜鲁公东方朔像赞冈八等字,何尝单弱。虽其取法右军,仿楷作署,然而亦其胸中不为大地所慑耳。元人蒋冕作小字千文,苟可借者,尽削偏傍。知后人局量不广,自呈其短。请须自宽,然后游刃。──学力

古今临摹取舍,绝然两途。古人不畏无笔势而畏无结构,今人惟笔势自务,而不知结构为何物。毋论唐摹晋帖有结构无笔势为佐证,按淳化、太清二帖,即不过同朝百年间物耳,取舍顿异,何有于今日乎!竟不知笔势人人可以自取,结构非力学则全不知也。今不逮古,何言待辨。──格调

夏已前文字别一世界,周、秦、汉别一世界,分隶草真别一世界,心思智虑,器用取舍,无一物相通。使周秦人作云英蛟鹄,坐见其废;唐晋人作大籀、小斯,判亦徒然。何后之俗竖,握今时纸笔,描成物怪神妖!──格调

状分隶恒言蚕头燕尾,又曰斩钉截铁。邕、邈当其前,繇、鹄得其后。虽然,古人作字,一字之中少画得其前,多画得其后,主画得其前,从画得其后,偏于前则不清,偏于后则不合。不清乖时,不合乖法。乖时可,乖法不可。俗眼反是,夫复何言。──权舆

不知字学,未可与作篆。不知篆书,未可与作印。作篆可,全篆不可;作印可,全印不可。全篆谓小大长短,全印谓红白阴阳。短篇可,长篇不可;白篇可,红篇不可。──权舆

今不逮古,当缘其情。常论印章何尝不着力趋步汉人,而十不得一者,犹之南人讲经,时时系念敲打官话,即有妙意,因之阻塞。非若京都辇毂间,人但须一心析理,随口而出,如流水行云,任其纵横,可以满志。所以后世刻印,即能刻者不能书,能书者不知字义,审义者不能博采,能采者不知邪正,能正者不知变通。人心几何,百计汇集,顷刻取办,何以得佳。然则如何而可,请加学力,徐徐动手。──力学

古今法帖,别其功过,定吾取舍,否则去就褒贬皆不得其当矣。古帖善本无论矣,即不善本,亦大胜时帖。何也?人人当家,字字师范也。后世诸刻,恶本无论矣,即名世善本,不堪比并前作。何也?所采未必当家,所刻滥及题跋,并其恶俗印章及观者恶札名姓都厕首尾,枉费无益,此何谓也。虽然,时帖佳本,妙在名家手裁,镌工精核,此其所以不可阙耳。若文氏之停云馆,因待诏、国博、掌故上林卫晖,诸公父子祖孙为翰墨渊苑,海内以名迹求赏鉴者之所必遵。于是出其馀资,手自摹勒,倩章简甫、吴才鼎诸良工,耳提面命,精一为之。稍不称意,即从刊削,不惜数四,恰情无忝,然后入卷,居然为明兴第一流。前无作者无论矣,后之继者亦未睹其人也,可不宝诸。──评鉴

法书首尾题跋鉴赏诸文,亦不可少。但谓之古玩奇珍则可,刻入法帖则不可。佳者犹之试官取士,及髦俊立朝之日,试官何有;不佳者犹之问官鞫狱,囚犯的决之顷,问官何与。──材用

古字直,今字曲,时也,习也。小儿直,老人曲,势也,趋也。学则直,不学则曲,正学也。学古则直,学今则曲,俗学也。唐已前字未始有曲,唐已后字始开曲之门户。李北海、柳公权为时俗之祖,从此而往,惟曲是遵矣。流毒至于胜国诸人,谓曲为妙境,直为简率,故学者但悦时俗名家,谓为近人,置古雅法帖投之于高阁。如是颠倒,沦于肌肤,入于骨髓,即使晚岁省晤,猝难拔其深根,可不慎欤!──格调

诗人论云:诗直词曲,可夺诗乎,不可也;绘曲文直,绘能夺文乎,不能也。故曰弄笔逞妍,谓之画字是也。时俗人尚曲毋论矣,吾家承旨自谓深于此道,惟右军是遵,右军何尝有此忸怩巧弄乎!智永虽有一分俗气,俗故书家大忌也,比之忸怩尚末减。──格调

字有难作者,但可作时俗体。胸中未有佳字,名家未之前作,无可师资,一时构思不及,须数四揣摹,思之不得,不妨阁笔。一时苟就,不妨改作,改后继得,不妨再更。其间会心处,真不可言语形容,到此自知。白仙翁尝论画竹云:不至意穷,不入妙境。庖丁满志,蒙庄而后,直至今日。──了义

凡为学,为魔所中,不须痛惩,还须学力,足以胜之。往往见自负于晋而陷入波折飞扬者,时俗魔也;自负于汉魏而陷入皮相粗迹者,村俗魔也;自负于奇古而陷入爪牙张露者,野俗魔也。故学晋当知晋韵由古雅来,学汉、魏当知汉、魏由八分、章草来,学奇古当知奇古由字义形意来。苟无是学,即勿恃才,恃才之过,逾于无学。无学不过浅近而已,恃才弄出许多丑态,如何令人不呕。学与无学,识足以持之,不妨从容中道。──了义

作字者落笔失所,勿因失而改辙,腕中自有得所处,可以振救。观字者评此败札,须原情而赏鉴,眼中自有不败处,可以取裁。──评鉴

古帖即不甚知名者,必有可取,后世知名士亦远不逮。虽云时代下趋,亦作用有异两限之耳。何谓作用,古人重事,不善不止,故必有自得处,自得乃真实妙境,自足师资。今人逞才,稍可即骄,故无非慲人之作,慲人则一团假面,乌得不憎。──评鉴

学时笔,笔仿古;成功字,字自作。但仿古如学究讲诵,而自作如狂狡无仪。──了义

时人语言,言不由衷,即甘何益。书生文字,字非自作,虽好何干。故谄语临字,君子耻之。──了义

汉摹印虽云雅俗互用,然其法度位制有不易者在,别详之刻符经叙例,长笺一百七七五卷。无论矣。俗刻章法,上下交错,左右撑拿,可憎特甚。

友人戏曰:搭夜航人,肩磨背擦,稍得一隙,两脚伸来,何以异此。余亦云:昔昆氏有断弦不续而专房越僣者,亲知戏曰,谁教他座子空闲,不自觉其尻髀辗上去矣。闻者一齐喷饭,正是俗印章法。──评鉴

或倩善印者刻一引首示余,评鉴颇不佳,曰:彼非良工欤?曰:无出其右者。曰:何以不称?曰:古无引首,无可师资,故不称。曰:人苦无能耳,能则何必效颦而后称善乎?余曰:譬高才博学娴于词赋矣,请作公车章句,能入彀否?引首之例,汉章非其类乎?──临仿

客问:世人皆好,子总不好;世人皆不好,而子总好,何居?曰:粗工造器,细工磨括,尚笔书似之。造磨俱粗,髻工色泽,尚墨书似之。器髹并恶,洒拂得所,镌摹粗到书似之。彼三种书,识者见之憎,俗人见之赏。──评鉴

凡字纵则疏,拘则怯。大小先后,各有分量,始可与言书。庄子:大智闲闲,小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此公逍遥,从人间得之。──了义

作字须取四馀,勿取四极。有馀墨则赡,有馀笔则清,有馀楮则泰,有馀意则安。墨极而浊,笔极而鄙,楮极则窘,意极则危。──了义

熟烂字法,不可令初学者效颦,犹之杜甫诗、韩愈文未始不好,若圆熟诗文,先落肺腑,出词吐气,不免尘腐。因其磨砻圭角,以恰好夺俊逸,如布帛菽粟,虽生人必资,市奇者不顾。若夫率意成家之帖,人人具一出入,作者述者,取舍自由,患不知趋避耳,不患他人得失也。──临仿

用笔须淳,不可杂出。金石款识之杂出者,法未定时之作也,定则规矩制度一毫不可逾矣。古文用锐,倒薤、柳叶用捺,大小二篆用圆,刻符描印用方,刻符借古,摹印借篆,分隶、徒隶方圆任取。分隶有定局,徒隶无拘关,无拘关中而能辨得有法度处,方是杰作。否则狂奔肆逸,全不成文,即有可观,狐狸跳梁耳。──格调

恶人斋戒,可祀上帝;嫫母束修,无辨远人。浊海生紫澜,乱山成青碧,各有可观。若指谪其垢,十九可废矣。狂生乱涂,有似于此。──评鉴

俗人妄谓双钩为飞白,前已详辨。然此法不可阙者,但资摹古翻刻之用。凡摹刻而单钩,锋出则肥,锋入则瘦,皆失也。惟双钩从中发刀,弃其馀墨,不失故步。──用材

鉴赏须取其全体,仿效勿取其全体。取全即并其败笔为我效颦之资,大能偾事。──临仿

作篆须于刚中求和,作真须于和中求刚。草则刚柔互出,急就用事,不得不尔。八分刚夺其柔,命之曰隶,克称其名。──权舆

字格之取调,犹人体之加饰,无饰不文,无体不立。又如食物之有五味,五味故不可阙,然不得失其调和。岂惟调和难,即迟速之叙,自有先后。若盐醯齐入,不成享矣。世俗人舍格取调,所谓何暇及此,无学逞妍,皆此类也。──格调

字须一笔成就乃佳,若以点缀飞转补其前失,即是伪物,况可独藉肥瘠秾纤瞒人耳目乎!是以不具胸中完字,必毋动笔。不淹贯法书,书法必无完文,无完文非法器。──力学

妄自好人作书,如昏梦中认梦为醒,虽具有苦乐,无甚痛痒。赏鉴家甄别,为苏醒中觉梦为梦,虽欣厌满前,游戏自在。──学力

真书之习俗而不可变易,篆古之取正而翻可转移,前言备矣。惟分隶兼此二俗,莫之或非,何也?徒隶、分隶二家,本变乱成法,不可以字义求,是则古无与为辨矣。又不遵时制,不必以通塞废,是则今无与相剥矣。无天于上,无地于下,独不能逃于法眼。──权舆

书求本原,前言详矣。若末流不察,亦乌能趋避。譬之尚锺之丰腴,流而为苏、赵;尚王之俊逸,流而为宋、元;尚虞之圆正,流而为姜、蒋;尚欧之刚方,流而为宋版;尚颜之整密,流而为今版。至若拙如鲁直,放如元章,妍如河南,恣如北海,未始无本,不可不遏其滔滔耳。试观吾吴书家,若履吉之妩媚,效颦者流而为崛强脱落;希哲之苍古,效颦者流而为披命胡涂;徵仲之清秀,效颦者流而为举吴纤弱;二沈之熟健,效颦者流而为官家时俗,一皆有趋无避之过也。──力学

仿书择善,前言详矣。不善当前,须出己善胜之,胜故佳,不胜亦佳。一时以为己胜,而他时以为未胜,尤佳。大抵我失难觉,人失易彰,久则我失更彰于人失也。若前未力学,便无案自考,何以自惩。──力学

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可。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若弱纸缓书,则笔墨不为我用矣。凡字不由缓中求速,即使有成,终是诡遇,是以古人都无弱纸。──用材

笔翰极致,本自相通,故画字转音为雘,去声。训作图画之画,后世省改作画画,并俗。二字分用,殆不必也。古今能书遂能画者,若画谱所载周、秦、汉、魏以及晋、唐锺、王而下诸人是矣,然无迹可求。至若宋之苏米,又若国朝之祝、陈,并以书翰游戏于图画。若倪、沈、唐、谢以绘事兼善于书题,胸中自有得意,涵泳而出,皆为我用,不为外境拘使。刘安所谓以内乐外者,诸公有焉。他人但能以外乐内,即无以与此。──了义

国朝吾吴以书画甲天下,惜乎风气所钟,又陷于善书不鉴一语。趋其华不趋其实,遂令名世者多,传家者寡。苟不必争名,即不必避善鉴不书之诮。余作帚谈绪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金石,穷案极断。试令轩颉籀、斯,当必为我击节。上古无论,切按丞相、中郎、太尉、右军以及晋、唐而下名世大家,无不有笔法,条论具在。其间托名伪作者无论矣,其人自书勒石者何限,而谓善书不鉴,善鉴不书,正不然也。──评鉴

原标题: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1957年1月1日,《射雕英雄传》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5月出版的《射雕英雄传》(共4册)

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2018年2月出版的英文版《射雕英雄传》第一卷《英雄诞生》

一九八三年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二○○三年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

金庸曾把自己小说名的首字连成一副对联

射雕英雄传

1994年,北京三联书店推出《金庸作品集》,这是香港作家金庸首次授权内地出版其全部小说作品,在金庸作品的传播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其实,上世纪80年代,金庸作品就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传入内地,并掀起“金庸热”。在这些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射雕英雄传》创作于1957—1959年,是金庸的中期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该作品将故事设定于宋元易代之际,以少年郭靖携手少女黄蓉闯荡江湖、终成长为一代侠侣的经历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恢宏的充满中国文化诗意的武侠世界,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

“用电报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举动”

1957年1月1日,新年伊始,《香港商报》副刊结束了连载整整一年的《碧血剑》,开始连载一部全新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作者仍为金庸。《射雕英雄传》是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之后,金庸的第三部武侠小说。这一年,他34岁。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几句开场诗之后,牛家村郭啸天、杨铁心两家登场,丘处机道长也随后“踏雪而来”,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金庸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并没有想到,《射雕英雄传》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在今后的一个甲子乃至更长时间内,被持续阅读、阐释乃至演绎。

毕竟,金庸写作武侠小说,最初完全是无心插柳。

1954年初,为吸引读者、增加销量,香港《新晚报》决定在副刊连载武侠小说,副刊编辑陈文统打头阵,以“梁羽生”的笔名开始连载处女作《龙虎斗京华》。1955年2月初,为接上档期,报馆向同为《新晚报》编辑的查良镛紧急约稿,从未写过武侠小说、甚至从未写过小说的查良镛“赶鸭子上架”,开始连载《书剑恩仇录》,署名“金庸”——取将“镛”字拆成两半之意。金庸后来说:“如果我一开始写小说就算是文学创作,那么当时写作的目的只是为做一件工作。”《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金梁并称,一时瑜亮。”《香港商报》也上门邀稿,遂有《碧血剑》及《射雕英雄传》。

从1957年1月1日起,《射雕英雄传》在《香港商报》共刊出862段,其间金庸偶尔生病才会停下两天,直到1959年5月19日全部刊完。此后,金庸又创作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这三部作品互相独立又有一定联系,被称为“射雕三部曲”。

金庸一生创作武侠小说15部,哪部最好?读者各有偏爱,金庸自己也没有确切答案。但人们有定论的是:流传最广、最受读者欢迎的是《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连载之时,每天报纸一出来,人们会首先翻到副刊去看连载,看过连载,又看坊间书店应时集结的每“回”一本的小册子,还要看最后结集出版的单行本。热潮波及东南亚,曼谷每一家中文报纸都转载金庸作品,当时各报靠每天的班机送来香港的报纸再转载,但到了故事的紧要关头,有的报馆为了抢先,不惜拍发电报,以至后人感慨:“用电报来拍发武侠小说,这在报业史上恐怕是破天荒的举动。”经济学家张五常当时正在加拿大求学,从当地华文报纸上读到这部小说,日日追读,并将之与《水浒传》相提并论。学者夏济安一直认为“武侠小说这门东西,大有可为”,“将来要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一定想法子写武侠小说”,而读到《射雕英雄传》后,借用《虬髯客传》的典故叹曰:“真命天子已经出现,我只好到扶余国去了。”

香港作家倪匡点评金庸小说,只肯将《射雕英雄传》排在第7名,但他也承认“这是一部结构完整得天衣无缝的小说,是金庸成熟的象征”,《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巨匠’的地位,人们不再怀疑金庸能否写出大作品来”。倪匡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有的地位已经和民间传说或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地位相埒,并举例说,香港长洲民间过年巡游时常扮上猪八戒、孙悟空等人物造型,有一年,黄蓉、郭靖赫然在列,其受欢迎及深入民间程度可见一斑。金庸自己也说,“《射雕》比较得到欢迎,很早就拍粤语电影,在泰国上演潮州剧的连台本戏”,“他人冒名演衍的小说如《江南七侠》《九指神丐》等等种类也颇不少”。

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内地读者后来读到的《射雕英雄传》与当初报纸连载的版本是有相当差异的。作为商业化催生的报纸连载产品,每天一段,随写随刊,《射雕英雄传》的最初创作有粗疏之处在所难免。因此,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封笔,并从1970年起,用十年时间对其全部作品进行了重新修订。

《射雕英雄传》修订版重新编次回目,将旧版的80回合并为40回,并大段增删、逐字推敲,删去了杨过生母秦南琴这个人物,与穆念慈合而为一,情节也有一些增删。如删去一些过于传奇荒诞的情节;又如增加开场时张十五说书的情节,金庸在后记中解释称:“我国传统小说发源于说书,以说书作为引子,以示不忘本源之意。”修订版对人物个性也进行了更为自觉的塑造和强调,比如使杨康这个人物更为立体化;又比如旧版中对郭靖的性格、智力定位有前后矛盾之处,曾说“这孩子生得筋骨强壮,聪明伶俐”,在修订版中则强化了他“老实迟钝”的特点。

如果说,为了吸引读者,旧版更为直截了当、快速进入故事的话,修订版叙事则更加从容。“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桕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这个苍劲古朴、文学意蕴浓厚的开头,就是这次修订时重写的。

正是这个修订版,为《射雕英雄传》日后在内地吸引无数拥趸乃至走上“经典化”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这一代的近视,集体可以怪到金庸头上”

内地“《射雕》热”比香港晚了20多年——某种意义上说,《射雕英雄传》传入内地、引发热潮的过程,暗合并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史。

如果不计民间渠道的流传,内地读者对于金庸的认识,应从1981年7月《武林》杂志连载《射雕英雄传》开始。1981年,在改革前沿广州,由广东省体委与科普出版社广州分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内地第一本武术类杂志《武林》创刊。为了“刊物必须有可读性”,编辑部决定突破一下“禁区”,刊登长期被视为“非主流”的武侠小说。编辑部通过与香港文化界有着较深交往的广东老一辈文人刘逸生,落实了金庸、梁羽生小说的转载事宜,并于创刊号开始连载《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武侠小说第一次在大陆公开出版物上刊发。创刊号首印30万册,迅即脱销,第二期印数70万册,三、四期以后达到100万册。不过这次连载仅至小说第四回便夭折,原因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说法是“盗版书籍后来居上”,已无连载必要。

1983年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对金庸小说的大规模传播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关于这部剧集的引进,从湖北黄石《东楚晚报》的一篇报道中可略窥一二。“黄石最先看到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的人,是原黄石电视台党支部书记向开昌。1984年,向开昌应邀到深圳参加全国城市电视台节目展示会。这是一次看片会,主办方邀请全国除央视和省台以外的地方电视台观看《射雕英雄传》。虽然大家只看了其中两集,但这部古装武侠片让所有与会者眼前一亮。当时国内电视剧非常少,也没有武打片、动作片。《射雕英雄传》的出现让大家感到新鲜。当主办方向各地方台代表提出是否购买这部电视连续剧时,‘买!买!’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喊出来。”1985年春节前后,剧集开始陆续在各地播放,万人空巷,为人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武侠传奇世界。“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的主题歌响彻街巷,郭靖、黄蓉扮演者黄日华、翁美玲等港台演员的贴画被中小学生收藏,大漠夕阳如血、郭靖弯弓射雕的画面,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循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剧集而知金庸,循《射雕英雄传》原著而读金庸其他武侠小说,进而读梁羽生、古龙等其他港台作家的武侠小说,是很多人的阅读轨迹。与此同时,内地有数十家出版社同时出版了金庸各部作品,仅《射雕英雄传》就有七八个版本。不过,在版权意识淡漠的当时,基本未获得金庸本人的授权,以至于后来金庸提及自己的作品“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

作为无数读者中的一个,多年后,“70后”作家毛尖在《就此别过》中为这一代人的金庸阅读史写下注脚:“我们这一代的近视,集体可以怪到金庸头上,我们在课桌下看被窝里看披星戴月看呕心沥血看,我们不是用眼睛看,我们用身体填入萧峰阿朱令狐冲任盈盈郭靖黄蓉,所以影像史上最难满足的观众就是金庸迷,因为我们曾经把自己的脸庞给他们,我们曾经把恋人的眼神给他们。”

喜爱《射雕英雄传》的,不仅是普通读者,更有许多科学家、人文学者,并由此推动金庸由坊间流传进入学院派视野。

1981年,红学研究专家冯其庸赴美讲学,偶然读到金庸作品,遂有“卧读金书通宵不寐之乐”,后来到耶鲁大学遇到余英时,畅谈的内容之一就是金庸的小说。北大教授孔庆东“遭遇金庸”的缘起,就是读书期间从同学手中一本脱落了封面的通俗文学期刊读到了两章《射雕英雄传》,立即被深深吸引,并和同学一起向导师钱理群推荐。“没有炒作,没有指导,甚至没有正版,是亿万人的阅读实践,把金庸的名字铭刻到了人类的文学史上。”孔庆东如是说。

金庸的读者里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政治家邓小平,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陈省身、华罗庚、周光召、黄昆、王选,文史专家陈世骧、程千帆、许倬云……北大教授严家炎将之称为“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在科学昌盛的20世纪,金庸的武侠小说竟然拥有这样多的读者;在‘五四’文学革命过了七十多年,新文学早已占有绝对优势的今天,武侠小说忽然又如此风靡不衰;这难道不是本世纪中华文化的一个巨大的谜吗?”正是为了解开这谜底,众多学者对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小说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究。唐代豪侠小说、清代侠义小说直至20世纪的《江湖奇侠传》《蜀山剑侠传》等,中国整个武侠小说脉络,也在探究中逐渐清晰起来。

“所包含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的侠义小说作家中,是极为突出、极为罕见的”

缘何《射雕英雄传》如此深入人心?金庸自己曾有说法。

在1975年12月为《射雕英雄传》修订本所写的后记中,他说:“《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大概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

他还说到其中的写作技巧:“写《射雕》时,我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然而,这些理由并不足以解释《射雕英雄传》何以能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在后来各方读者和研究者的阐释中,小说所呈现的家国想象和历史情怀、对侠义精神的提升、对传统文化的抱持,被认为是其作品深层魅力所在。

内地最早系统研究金庸小说的陈墨说:“《射雕英雄传》当然是一部武侠小说,是一个长长的武侠传奇故事。然而,它与一般的武侠小说不同之处,是它有着其他武侠小说所不具备的历史真实感及忧国忧民的心怀。”《射雕英雄传》主人公郭靖和杨康的名字寓意不忘靖康之耻,从他们被命名开始,其个人命运就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金庸曾说,郭靖“较多地体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射雕英雄传》故事即将结束时,主人公郭靖和成吉思汗有过一场关于“何为英雄”的争论。成吉思汗认为自己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是天下英雄,而郭靖这个年轻人说:“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小说终篇,郭靖家仇已报,与黄蓉终成眷属,似是大团圆结局,但山河破碎之时,个人焉有真正欢愉:“两人一路上但见骷髅白骨散处长草之间,不禁感慨不已,心想两人鸳盟虽谐,可称无憾,但世人苦难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到了《神雕侠侣》中,郭靖更对杨过说:“行侠仗义,救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严家炎在《金庸小说论稿》中对这些情节详加论述,他认为,义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而金庸超越了传统武侠小说的“快意恩仇”,赋予了义新的内涵,“金庸笔下最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这些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一种最高的人生价值观,也是金庸小说对武侠精神的一种新的提升。”何平在《侠义英雄的荣与衰——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解述》中,则将侠义英雄与儒学相联系,称郭靖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儒。

“如果有谁要我介绍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入门书的话,我会毫不迟疑地向他推荐钱钟书的《谈艺录》和金庸的十四部小说。”胡河清认为金庸小说提供了“典型的中国诗性文化的现实氛围”:“黄药师的桃花岛布满了与神秘星相对应的奇门五行机关,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汇集着道家智慧的精髓,黄蓉的美味佳肴飘动着中国食文化的香韵,一灯大师闪着灵光的一阳指则是佛法无边的标志。”《射雕英雄传》的人物塑造也接续着传统文化的沃壤,金庸曾说起“东邪”黄药师和老顽童周伯通的原型,前者来自“伯夷、叔齐、介子推、庄周、柳下惠,《论语》中的楚狂人接舆、长沮、桀溺,以及魏晋时的阮籍、嵇康,有一个极长的传统”,后者则集聚了“汉时的东方朔,《三国演义》中的于吉,后来寒山拾得、济公活佛等等”的形象,“他们嬉笑怒骂,游戏人间,到老还保存着天真。”

冯其庸是较早撰文称赞金庸小说的大陆知名学者。1986年《中国》杂志第8期刊登冯其庸的《读金庸》,热情谈及观感:“金庸小说所包含的历史的、社会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当代的侠义小说作家中,是极为突出、极为罕见的”,并认为其在包罗万象的思想文化、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行文与境界的文学性、奇而不奇的故事情节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功。这几个方面虽是就金庸小说总体而言,但用于描述《射雕英雄传》也恰如其分。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1994年5月,主打学术文化的北京三联书店隆重推出36册《金庸作品集》。在经历了漫长而不无尴尬的“盗版史”后,这是金庸首次授权内地出版其全部小说作品。

促成此事的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后来坦承:“我思想斗争得很厉害,虽然我自己喜欢读金庸的书,也很想把他的书引进来,但是我也一直在考虑三联的品牌究竟适不适合做金庸。”“武侠小说的名声不太好,我们要先把自己说服。”最终使她下定决心的是两个考虑:一是“金庸是以武侠小说而出名,但本质上是一流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进文学殿堂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经营状况窘迫、甚至需要租借地下室为办公室的三联书店,看中金庸作品带来的巨大现金流。三联版《金庸作品集》最终问世,以整齐划一的古典山水画作为封面设计,定价688元,只做整套售卖。

三联版《金庸作品集》获得巨大成功,1992年,三联全年销售的总码洋才711万元,而该书每年带来几千万元的回款量。有论者认为,三联版金庸作品的出现,意味着金庸小说“已经从单纯的阅读和消费价值转变成经典文本才具有的收藏价值”。

这一年,还有两件事情广受注意。一是北京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教授头衔,严家炎在仪式上致辞说,金庸是以精英文化改造通俗文化的“全能冠军”,“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这是另一场文学革命,是一场静悄悄地进行着的革命。”二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将金庸排在第4位,并选录《射雕英雄传》,舆论哗然,称此举“颠覆教科书,石惊文坛”。

几件事情叠加,经媒体放大乃至变形,引来激烈争议。此后几年,关于对金庸作品评价的争议不时见诸媒体,王朔、王彬彬、何满子、袁良骏、李国文等都表达了对金庸作品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持论大多是:武侠小说是陈腐、落后的文艺形式,不宜过度解读。而严家炎、陈平原、徐岱、宋伟杰等,则从文化生态平衡和武侠小说命运、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等角度,在百年文学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金庸小说乃至武侠小说的价值。

在围绕金庸小说展开的雅俗之辨、经典建构等争鸣与探讨中,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价值日益被重视。1995年出版的冰心、董乃斌、钱理群主编的《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将金庸小说作为“现代通俗小说”成熟的标志第一次写入文学史;1999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设专门章节介绍金庸。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外读本选取了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有关章节。

在民间,普通读者则构成了阐释金庸作品的另一大主力。从最初的BBS到早期新浪网上的“金庸客栈”论坛直至今天跟金庸有关的贴吧乃至微信公号,互联网的兴起为他们提供了言说平台,甚至有“网络金学研究”之说。吊诡的是,面对着伴网络小说兴起的更新奇的小说类型时,许多网友怀念“抱持中华文化传统”的金庸,对于新一代读者来说,雅俗之辨又有了新的参照。

进入新世纪,广州出版社和花城出版社联合出版金庸新修订的《金庸作品集》,其中对部分人物关系的重写,引起激烈争议。《射雕英雄传》又多次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每次也会引起关注与论争。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正说明金庸作品中人物形象已深入人心,改之不易。

2018年10月30日,94岁的金庸在香港辞世,消息传来,社交媒体上开始了一场盛大的追悼。人们回忆金庸与自己的阅读史、成长史的交集,重温金庸作品,也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射雕英雄传》仍是人们绕不过的回忆之源。

(作者:付小悦,系本报编辑)

传播与影响

1959年,由香港峨嵋影片公司出品的粤语电影《射雕英雄传》(两集)上映,影片开拍时,原著报纸连载还未完结。1977年,由香港佳视出品,白彪、米雪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1983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TVB)拍摄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该剧汇聚了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曾江、谢贤等演员,《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首主题曲及《桃花开》《肯去承担爱》等插曲,由黄霑作词、顾嘉辉作曲,罗文和甄妮演唱。1988年,由台湾中视出品,黄文豪、陈玉莲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1994年,TVB再次拍摄《射雕英雄传》,由张智霖和朱茵主演。

2003年,由张纪中担任制片人,李亚鹏、周迅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这是内地首次将《射雕英雄传》搬上荧屏。2008年,由上海唐人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出品,胡歌、林依晨主演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2017年,由爱奇艺等网络影视公司出品、“90后”演员挑大梁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播出。

2018年2月,瑞典汉学家郝玉青(Anna Holmwood)英译的《射雕英雄传》《Legends of the Condor Heroes》第一卷《A Hero Born》(《英雄出世》)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发行,首月即加印到第7版。此后,香港译者张菁加入译介,第二部《被取消的誓约》(A Bond Undone)2019年1月出版。该书共4卷,预计于2021年出齐,推介中,有书店介绍为“中国的《魔戒》”。该书对人物名号、武功等的翻译,也引起外界兴趣。

(付小悦、郭超整理)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心里有不少话想找人倾诉,可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明明有时被别人误解了,也不去做过多解释,继续过自己的生活;明明经历的事情多了,但越来越喜欢沉默的感觉了。看到一段话:

“挫折经历得太少,才会觉得鸡毛蒜皮都是烦恼。当你经历越多真实与虚假,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之后,反而没有那么多的酸情。你会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

其实,沉默是一种成熟。看淡了许多事,看清了许多人,不喧哗,不声张,自有不动声色的力量。

1

沉默,是更好的解释年少时,总是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听到闲言碎语就耿耿于心,被误会了就急于争辩,遇到一点委屈逢人就说。随着年纪渐长,渐渐懂得:与其苦口婆心地解释,不如笑笑而过,问心无愧即可。生活是自己的,不必过给别人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说多错多,沉默比解释更有说服力。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曰: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很认同一句话:“人生在世,有两种事应该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为人处事,没必要理会太多旁人的指责与误解,只需专心走好自己的路,努力读书、运动、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对那些恶意的嘲讽最好的回应。时间不语,却总能回答所有问题;沉默不语,就是 zui 好的解释。

2

适时沉默,是一种成熟

很多时候,人们在沟通中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完全不顾对方的感受,导致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却拉的越远,徒增矛盾。有句话讲:“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会开口说话,是天性,会闭嘴,是本事。当一个人懂得适时沉默,才是成熟的开始。张爱玲曾有一个好友炎樱,本来二人感情要好,但炎樱有一点不好,她总在张爱玲落魄时,炫耀自己的好。

比如,张爱玲去美国后,经济困难,炎樱却时常夸耀自己如何赚钱;张爱玲孀居多年,炎樱却大谈自己与丈夫的甜蜜恩爱。直到张爱玲再也无法忍受,索性与她绝交。

很多时候,安慰朋友的 zui 好方法往往不是谈天说地,而是适时地沉默,耐心的倾听,如果对方也不想说话,那就一起保持安静,这样对方会感到更舒服,心情也能更快恢复过来。正如顾城的一句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沉默,有时比开口更能直达人心。

3

沉默,是无声的力量

朱自清说过:“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漫漫人生路,跌倒了、吃苦了,受委屈了,难免想要找人倾诉,一吐苦水;不过也要明白:沉默有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能教会你坚强,帮助你沉淀自己,让你的精神世界在宁静中致远,越发充盈。每次逛朋友圈,只要看到何姐分享的照片,都忍不住多看几遍。何姐很喜欢在周末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静坐、读书,她会把周围的景物拍成照片,一朵花,一片叶,一座小亭子,甚至是一滴露珠,细看就能感受到那份宁静的力量。其实,何姐去年曾因为婚姻发生变故而一度消沉了很长日子,艰难的时期熬过来后,她也没跟我们聊起那段日子的事情,若有人问起,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说都过去了。何姐还是个做事不动声色的人,上个月,她们单位要举行一项设计比赛,谁知道竟是何姐拿到了冠军,让大家惊叹不已。我曾好奇的问她,什么时候有设计这项技能?她轻描淡写地说,也就是每晚等孩子睡觉了,自己在电脑上一点点自学的。很喜欢一句话:“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远是沉默的。”水深不语,人稳不言。面对生活百态掀起的风浪,优秀的人会用沉默来替代杂音,不动声色的积蓄力量,从容面对,活得格外精彩。沉默是无声的语言,却有着磅礴的力量。就如树木一般,在一个又一个的年轮里默默的扎根,终究会迎来蓬勃的生长。

4

不知不觉间,人生已过半渐渐懂得了沉默的智慧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遇上冷风雨,休太认真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笑骂由人,洒脱地做人任你怎么说,安守我本分始终相信,沉默是金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七月,卢沟桥畔、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500余件套精选的历史文物,8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全国60家主题纪念馆联合推出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珍贵文物史料背后不屈的抗争、动人的故事,凝结着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反抗的顽强意志,蕴藏着一个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密码。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山河为证,精神不朽,薪火长传。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这样写道。后来,梁启超将其凝练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短短八个字,精辟概括了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文化渊源,深刻阐明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文化根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空前高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时代最强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炮击沈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热血青年走上街头,呼喊着爱国救亡的口号,为唤醒国人反抗侵略而英勇奋斗。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这阕词是后人为纪念抗日名将杨靖宇所作。中国东北沦丧后,杨靖宇受党组织委派组建游击队,后发展成为东北抗联,屡挫日军,威震东北。1940年他被叛徒出卖,最终被敌残忍杀害。在与敌周旋的过程中,一位老乡劝他投降,他痛心地回复:“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句诗的作者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935年被捕后惨遭酷刑,但她坚贞不屈。审讯赵一曼的军官后来回忆称,赵一曼是他很钦佩的一名女子,当时她的呼喊声他都依然记得,终生难忘。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从战火中走出的抗日将领,面对东北沦丧、山河破碎,他于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佟麟阁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一腔爱国豪情化作怒向凶顽日寇的勇敢坚毅,最后在1934年年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

一段段血火交融的凝重历史,一曲曲回肠荡气的英雄壮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为国而战的英雄们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以血肉之躯构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在烽燹血战、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爱国主义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斗志。进入新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国人民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信念支撑,是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所系……无数感人的瞬间,都闪耀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熠熠光辉。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爱国主义是我们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937年秋,一群热血青年组成的“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征在即,战士王建堂的父亲托人送来一面旗帜。展开后,一个大写的“死”字震撼人心。“死”字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年迈的父亲送子奔赴战场,在场者无不动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点血!”北京密云,邓玉芬支持丈夫和5个孩子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农家妇女白文冠被日寇作为人质,要挟其儿子马本斋,白文冠拒绝写劝降信,绝食7天牺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民族气节从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滚烫的血液中,刻在中华儿女倔强的骨头上。193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的大会上说,几十万人的壮烈牺牲,是“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定战胜黑暗,这是中国人民坚信的颠扑不灭的真理。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惨遭屠杀,大好河山遭践踏,滚滚长江翻血浪。无数中国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因为他们知道,牺牲自己,为的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那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抗日英烈,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他们的名字逐渐走进历史深处,但他们改天换地、以身许国的精神却不断传承下来,闪耀在罗布泊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中、闪耀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闪耀在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背影中、闪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熠熠生辉,恒久照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决死”谓何?且看彼时之日本,有着“东方一等”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主义国家;再观同时代的中国,百年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在经历了长年列强入侵、军阀割据混战后,已然千疮百孔、一盘散沙。然而,号称亚洲第一强国、狂悖叫嚣几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日本,最终被他们口中的“东亚病夫”打得铩羽暴鳞、惨败而归。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达14年之久。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斗争像抗日战争这样,抗击时间如此长久、社会动员如此广泛、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必胜信念如此坚定。

战争期间,日军凭借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一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进行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妄图以此来彻底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面对困苦和磨难,中华儿女没有屈服,而是愈挫愈勇、不惧牺牲、奋起抗争。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中国人民依旧凭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38年台儿庄大捷,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让日军为之胆寒,不得不承认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堑壕中尸山血河,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战死后,日军电台冠以“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之名。

就连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都贴上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

列强寇疆,血雨腥风满山峦,英雄出征,猛士如云唱大风。80多年前,一代中国青年正是唱着“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的八路军军歌,浩浩荡荡,誓复失地逐强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如今山河无恙,万象更新,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改变不了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不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那段拿着大刀长矛对抗飞机大炮的悲壮历史虽已远去,但绝不能忘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依旧,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概不变,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我们的事业必将一往无前。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翻开1945年9月3日的《新华日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映入眼帘:“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此前一天,日本签字投降,无数人热泪盈眶。中国人民浴血抗战14年,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这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对强大工业国的胜利,力量对比悬殊,早已注定战争的残酷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半国土被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战中从未屈服。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牺牲多么巨大,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光复河山的决心。

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7000多枚鲜红的手印,拓在钢化玻璃碑上,重重叠叠,以排山倒海之势,阵列成抗战老兵手印碑林,一如雄壮的抗战队伍。七八十年前,正是这些手掌,以及无数同样的手掌,握着钢枪大刀,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伸手合上这些掌印,仿佛握上老兵的手,仍可感受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不屈意志。正如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的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较量中,“速胜论”和“亡国论”都站不住脚,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就是照亮艰苦岁月的明灯,激励着万千军民忍辱负重,坚持抗战、持久抗战,百折而不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内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通道全被切断。滇西20万各族群众自带干粮,敲石凿山,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滇缅公路,开辟出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通道。

一开始,不仅日本不相信中国能凿通这条公路,就连美英等国也持怀疑态度。外国专家断言,3年之内不可能修成此路。结果,9个多月后,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不仅在物资供应上,更在精神和信念上,有力回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妄想。

“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正是这场战争的真实写照和最好总结。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几间简陋的土墙教室,无言地述说着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在战火的硝烟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坚定必胜信念,辗转敌后坚持战斗,播撒科学救国的种子。在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学校培养了8000多名学生,先后走出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院士等栋梁之材。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面对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攻克无数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夺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社会大动员,无数英雄迎难而上,逆向前行,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如期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从历史走向未来,不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本报记者钟超刘华东周洪双)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来源:作者:光明日报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七月,卢沟桥畔、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500余件套精选的历史文物,8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全国60家主题纪念馆联合推出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珍贵文物史料背后不屈的抗争、动人的故事,凝结着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反抗的顽强意志,蕴藏着一个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密码。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山河为证,精神不朽,薪火长传。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这样写道。后来,梁启超将其凝练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短短八个字,精辟概括了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文化渊源,深刻阐明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文化根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空前高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时代最强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炮击沈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热血青年走上街头,呼喊着爱国救亡的口号,为唤醒国人反抗侵略而英勇奋斗。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这阕词是后人为纪念抗日名将杨靖宇所作。中国东北沦丧后,杨靖宇受党组织委派组建游击队,后发展成为东北抗联,屡挫日军,威震东北。1940年他被叛徒出卖,最终被敌残忍杀害。在与敌周旋的过程中,一位老乡劝他投降,他痛心地回复:“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句诗的作者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935年被捕后惨遭酷刑,但她坚贞不屈。审讯赵一曼的军官后来回忆称,赵一曼是他很钦佩的一名女子,当时她的呼喊声他都依然记得,终生难忘。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从战火中走出的抗日将领,面对东北沦丧、山河破碎,他于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佟麟阁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一腔爱国豪情化作怒向凶顽日寇的勇敢坚毅,最后在1934年年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

一段段血火交融的凝重历史,一曲曲回肠荡气的英雄壮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为国而战的英雄们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以血肉之躯构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在烽燹血战、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爱国主义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斗志。进入新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国人民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信念支撑,是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所系……无数感人的瞬间,都闪耀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熠熠光辉。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爱国主义是我们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937年秋,一群热血青年组成的“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征在即,战士王建堂的父亲托人送来一面旗帜。展开后,一个大写的“死”字震撼人心。“死”字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年迈的父亲送子奔赴战场,在场者无不动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点血!”北京密云,邓玉芬支持丈夫和5个孩子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农家妇女白文冠被日寇作为人质,要挟其儿子马本斋,白文冠拒绝写劝降信,绝食7天牺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民族气节从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滚烫的血液中,刻在中华儿女倔强的骨头上。193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的大会上说,几十万人的壮烈牺牲,是“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定战胜黑暗,这是中国人民坚信的颠扑不灭的真理。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惨遭屠杀,大好河山遭践踏,滚滚长江翻血浪。无数中国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因为他们知道,牺牲自己,为的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那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抗日英烈,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他们的名字逐渐走进历史深处,但他们改天换地、以身许国的精神却不断传承下来,闪耀在罗布泊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中、闪耀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闪耀在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背影中、闪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熠熠生辉,恒久照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决死”谓何?且看彼时之日本,有着“东方一等”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主义国家;再观同时代的中国,百年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在经历了长年列强入侵、军阀割据混战后,已然千疮百孔、一盘散沙。然而,号称亚洲第一强国、狂悖叫嚣几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日本,最终被他们口中的“东亚病夫”打得铩羽暴鳞、惨败而归。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达14年之久。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斗争像抗日战争这样,抗击时间如此长久、社会动员如此广泛、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必胜信念如此坚定。

战争期间,日军凭借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一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进行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妄图以此来彻底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面对困苦和磨难,中华儿女没有屈服,而是愈挫愈勇、不惧牺牲、奋起抗争。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中国人民依旧凭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38年台儿庄大捷,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让日军为之胆寒,不得不承认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堑壕中尸山血河,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战死后,日军电台冠以“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之名。

就连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都贴上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

列强寇疆,血雨腥风满山峦,英雄出征,猛士如云唱大风。80多年前,一代中国青年正是唱着“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的八路军军歌,浩浩荡荡,誓复失地逐强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如今山河无恙,万象更新,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改变不了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不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那段拿着大刀长矛对抗飞机大炮的悲壮历史虽已远去,但绝不能忘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依旧,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概不变,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我们的事业必将一往无前。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翻开1945年9月3日的《新华日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映入眼帘:“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此前一天,日本签字投降,无数人热泪盈眶。中国人民浴血抗战14年,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这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对强大工业国的胜利,力量对比悬殊,早已注定战争的残酷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半国土被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战中从未屈服。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牺牲多么巨大,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光复河山的决心。

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7000多枚鲜红的手印,拓在钢化玻璃碑上,重重叠叠,以排山倒海之势,阵列成抗战老兵手印碑林,一如雄壮的抗战队伍。七八十年前,正是这些手掌,以及无数同样的手掌,握着钢枪大刀,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伸手合上这些掌印,仿佛握上老兵的手,仍可感受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不屈意志。正如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的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较量中,“速胜论”和“亡国论”都站不住脚,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就是照亮艰苦岁月的明灯,激励着万千军民忍辱负重,坚持抗战、持久抗战,百折而不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内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通道全被切断。滇西20万各族群众自带干粮,敲石凿山,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滇缅公路,开辟出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通道。

一开始,不仅日本不相信中国能凿通这条公路,就连美英等国也持怀疑态度。外国专家断言,3年之内不可能修成此路。结果,9个多月后,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不仅在物资供应上,更在精神和信念上,有力回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妄想。

“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正是这场战争的真实写照和最好总结。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几间简陋的土墙教室,无言地述说着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在战火的硝烟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坚定必胜信念,辗转敌后坚持战斗,播撒科学救国的种子。在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学校培养了8000多名学生,先后走出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院士等栋梁之材。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面对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攻克无数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夺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社会大动员,无数英雄迎难而上,逆向前行,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如期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从历史走向未来,不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本报记者 钟超 刘华东 周洪双)

替身本分玩物本分by 寒山茶灼文案表面温柔实则无情攻x小可怜卑微痴情受商亦纣从夜总会救下了顾止,于是一个为人一个为钱。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表面温柔实则无情攻x小可怜卑微痴情受商亦纣从夜总会救下了顾止,于是一个为人一个为钱,顾止当了赵纣。替身本分by 寒山茶灼虐恋·狗血·豪门 表面温柔实则无情攻X小可怜卑微痴情受受当了攻七年的替身情人,一直恪守本分,有朝一。

不仅是情人,还是替身 商亦纣把顾止捧成了一个不温不火的明星,顾止一直以为自己是商亦纣的替身预备役第一名,直至另一个小。

那一年,靖安侯夫妇不知为何,突然带着她和七皇子出远门。

说是带他们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风景,可一路上并不见多少悠闲,反而有些急匆匆的意味。

这个木盒,就是在他们最后停留的地方得到的。

当时她身边多了个木盒,只有七皇子问了一句,靖安侯夫妇始终不曾关注到。

婉妤嘲讽的笑了笑,要是真如外人想的那样疼爱她,何至于这样事也没发现?

她得到木盒后,花了一年的功夫才将之打开。

里面放着一本孤零零的书籍。

不是什么武功秘籍。

是一位无名氏留下的书籍。

上面的字,龙飞凤舞,她断断续续看了两三年才看懂。

里面记的都是些杀人于无形的毒。

以及配方。

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觉得里面记着的东西太过恶毒。

后来,她却觉得这个东西用来防身,很不错。

上头的内容,她早就熟记于心。

婉妤慢慢打开木盒,将秘籍取出,摸索翻看了一会。

下床,拿出床底的火盆,点燃秘籍,看着秘籍被一点点烧起来,最后变成灰烬。

这样的东西,放在哪里都是不安全的,还是销毁的好。

没有证据,谁也无法抓住她!

婉妤回到床上,靠在迎枕上,闭上眼。

*

阿琅原本到老太太的院子里,是想要试探下婉妤。

既然不在……

她脚尖转了个弯,又朝老太太的内室走去。

门口,守门的丫鬟拦住阿琅,

“六姑娘,老太太说不许你进院子的……”

意思就是院子都不让进,更别说进内室了。

阿琅似笑非笑地看着那丫鬟,

“上京谁不知道祖母对我疼爱有加,就算说过,那也是气话。”

“你再横加阻拦,我可要说你居心叵测了啊。”

守门丫鬟脸色白了白,她可不敢忘记上次六姑娘对张嬷嬷说过的话……

阿琅掀开帘子,转头对那丫鬟说,“我和祖母有话说,你就在这里守着,对了,我不想七姑娘那么快过来。你懂吧?”

丫鬟流汗,她连忙摇头,就是刚刚想让人去报信,这会也不敢了。

阿琅进了内室,屋内,并没有人,门窗紧闭,一股药味混杂着暗沉垂暮之气扑面而来。

她走到窗边,看了看,打开一条缝,那缝并没有对着床那头的方向。

既通气,又不会吹到床上躺着的老太太。

老太太睡得并不沉,半梦半醒之间,听到有动静,有气无力的,

“妤儿,不是让你去歇着吗?怎又过来了?”

阿琅径直走到床前,从暖壶里倒了杯水,放置在床前的小矮柜上。

“老太太,是我。”

她坐在床前的榻上,看着床上头发花白,面颊凹陷,眼窝青青的老太太。

心头叹了口气。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用在老太太身上再合适不过。

听到阿琅的声音,老太太猛得睁开眼睛,嫌恶的,

“说了不许你进来的,你出去。”

阿琅微笑,倾身过去,帮老太太的被子掖了掖,

“祖母病了,我这个做孙女的,怎么能不在跟前侍疾呢?”

“婉妤姑娘累倒了,就让我来尽尽孙女的本分呀。”

老太太直勾勾盯着阿琅,胸膛剧烈起伏,呼吸沉重。

阿琅微笑着回望过去。

良久,老太太吐出一口浊气,并没有如预想中的暴跳如雷,反而放缓了态度。

“阿琅,这几日怎么不回来?侍疾不侍疾的,没什么。”

“府里这么多丫鬟,养着干什么呢?”

“你说你出去几日就不回家,外人怎么看侯府?”

她喘了口气,

“你这个孩子!”

“你怎么就不能理解长辈的一片苦心呢?”

阿琅轻笑,“还请老太太为我解惑,这片苦心是什么苦心,又是为何?”

老太太深深地望着阿琅,

“这侯府到底是你父亲用命换来的,这府里,也不光只有你一个人。”

“你爹娘走后,我一个老婆子把这府撑起来不容易,指望着照儿能够上进。”

“偏生他如今又那个样子,还有妤儿,她是你的亲姐妹。”

“从前都过去了,往后咱们一家子好好过日子,让侯府再往前走一走,不好吗?”

阿琅想着,这是准备换一种方式,用感情的攻势,想要收拢她吗?

好像有些晚了呢。

若是她刚回来那会,老太太不是那样剑拔弩张,她也许真的会把老太太当成家人吧。

谁不想要一个家呢?

犹记得当初康王带着张嬷嬷找上门时,江婶喜不自禁的对她说:

“姑娘,这是上天对你的垂怜呢,知道你没了爹娘,又送你一房家人。”

这哪里是上天的垂怜呢?

这是老天爷给她的磨炼啊。

阿琅声音平稳,淡淡地问,“我一直想问老太太一个问题,我爹是您亲生的吧?”

“我也是我爹亲生的吧?”

老太太没有看阿琅,低低地答道,“自然是。”

阿琅笑了,“原本我也觉得应该是,可是老太太的态度,我无论都不敢相信,我们居然是骨肉至亲。”

她回来之前,也是抱过幻想的呀。

如果没有张嬷嬷的那些冷嘲热讽,如果没有那场谋杀。

如果没有上京里那些大肆的传言。

老太太不看她,脸转向里侧,

“阿琅,事到如今,也说不上谁的错,可你要折腾下去,侯府就要倒了。”

“是么?”阿琅回道,“我以为侯府早就要倒了呀。”

“你们害我,我可以不在乎,毕竟,我们虽有血脉的牵绊,彼此都是陌生人。”

“可是,你们为什么要害我娘呢?”

“侯府固然是父亲用命换来的,难道就没有我娘的一分功劳吗?她也是陪着父亲四处奔走的呀。”

原本平缓的老太太只觉头顶一凉,那种感觉就像是寒冬腊月,被人抓着头发按在冰窟里。

她挣扎着偏头去看阿琅,却被一股无名的巨大力量按着,怎么也挣脱不开。

脑子里冒出个可怕的念头,她真的是个妖怪,否则是怎么知道的?

老太太一寸一寸转过头,寻找到了阿琅平静无波的脸,手指头几乎要抠进被褥里,

“你胡说什么,你娘是听到你爹身亡的消息,痛不欲生,自尽而亡。”

阿琅同样是心头倒抽一口冷气,震惊到了。

她刚刚那句话,不过是随口的试探。

却没想到,一探,就把老太太给逼了出来。

也不知道,这么多年,她有没有做过噩梦!

“是么?老太太大概不知道吧?我今日去了慈云庵,见着慧静师太了,她……”

“不是我杀的,明惠雪不是我杀的,不关我的事!”

老太太汗毛倒竖眼冒金星,声音尖利地否认:“我没杀明惠雪。”

阿琅注释着脸色青白的老太太,“老太太说什么呢,我只是说慧静师太告诉我,我娘的死有些奇怪。”

“没说是你杀的呀。”

老太太冷汗如雨。

“老太太,你早就知道我娘死于非命,是不是?”阿琅把话题转了个方向,这才是重点。

“你一直知道我娘是枉死的,不是什么为我爹殉情,可是为了让侯府更上一个名声,你还是包庇了那个凶手。”

阿琅的声音极轻,轻飘飘的声音却好像一个重锤,砸得老太太三魂六魄都离了体。

老太太重重打了个哆嗦,心里就像是藏了一只兔子,活蹦乱跳着,跳得老太太脸上的肌肉也跟着抽搐不停。

“不是,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也是刚知道不久,我也是在调查。”

对,就是这样的,老太太心里这样告诉自己,并且深信这个是事实。

只有这样,才能让阿琅也相信这个事实。

“呵”一声冷笑,从阿琅的唇间溢出,“老太太,这种话骗骗你自己就好了,谁还是傻子了?”

她见过很多想要荣华富贵的,却没见过老太太这样的。

为了荣华富贵,儿媳妇可以舍弃,亲孙女也可以不要。

她那点心思,只要一猜就能明白。

儿媳妇死了,那丰厚的家产就能握在手中,侯府的权利也可以握在她的手中。

亲孙女算什么?远不如她手中握着的东西重要。

可真是贪得无厌的王八蛋。

“你血口喷人。”老太太抬手就要挥在阿琅身上。

阿琅抓住老太太挥过来的手,冷冷讥笑,

“老太太,照儿的叛逆让你很绝望吧?告诉你,以后他会让你更绝望的。”

“你不屑要我这个身上流着明惠雪的孙女,情愿要一个来路不明的孙女,是因为她能被你握在掌心里,是吗?”

老太太好似被晴天霹雳当头一击,身子僵硬,手疲软的往下滑。

死一样安静里,阿琅眼泪滚出来,

“老太太,你大概不知道吧!明老大人就要到上京了,听说他很疼我娘,你说,他要是知道了,会不会把我娘嫁妆要回去呢?”

“还有宫里,当年娘娘就察觉我娘的死因有问题,是你拦着不让查。”

“她要是知道了真相,会如何呢?”

老太太那样看重荣华富贵,她就把这些从她手里夺走!

老太太上下牙齿剧烈碰撞,发出咯咯咯的声响,她抓住阿琅的手,抖着声音道,

“阿琅,你不能这样,这可是你爹命换来的啊,你不能这样。”

“没有侯府,你就什么都不是了,你养父养母死了,你爹娘死了。”

“侯府再倒,你就成什么了?克夫克母克家啊,谁敢要你。”

“祖母是你如今唯一的亲人啊,侯府就是你的依靠啊。”

老太太惊恐万分,紧紧抓着阿琅的手不放,这些,她一样都不能失去。

大不了,她把明惠雪的嫁妆分一半出来给阿琅啊。

以后再也不针对她,给她好好的寻个婆家。

只要她不和婉妤抢七皇子就好。

阿琅看着她的眼睛,坚决地一根一根掰开她的手指头,灿然一笑。

克夫克母克家,有什么!

她不嫁人不就是了么?

克父克母克家,不知道她和长风哪个人更厉害呢?

想到韩长风,阿琅的心有些发堵,很快,就被她甩开。

她想不到这一趟的收获这样大,果然,人病着的时候,心理防线会卸下来。

“你现在终于想起你还是我的亲人了?可惜,晚了。”

“这个世界上,我一个亲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了。”

阿琅慢吞吞的,看了看浑身颤抖的老太太,羞涩地对她柔和一笑。

“老太太,不如这样吧,你想要我什么都不说,那不如将今日我们俩说的话从到尾给我写个字据。”

“还有,我母亲的嫁妆,连册子和字据都给我,写明,这东西只给我一人。”

老太太恶狠狠地看着阿琅,“我不会写的。”

阿琅‘哦’了一声,笑了笑,“老太太真的不写吗?当日陛下说让我自由择婿呢,我觉得七皇子挺不错的呢。”

“你想做什么?”老太太闻言,不由尖声质问。

阿琅道,“我没空总是和你纠缠,趁着今日咱们谈到了这个地步,为了防止日后老太太翻脸不认账。”

“你还是好好的写下这一份证据,把你明知道我娘死于非命,却包庇凶手的事,以及婉妤明明不是侯府血脉,却还是将她留在府里。”

“你的目的是什么,都好好地写一份出来,我安心,日后你也别折腾。”

“你这是想要害死我,害死侯府么?如果我不写呢?你就要去告发么?”

“怎么会是害死祖母呢?”阿琅平静地看着气急败坏的老太太,垂眸平和地说,

“我既然平白要担了这些名头,不如今日就将这罪名给坐实了?”

“我的死活不用老太太管,我只知道婉妤就要为老太太守孝一年。”

“听说七皇子频繁出入丞相府呢,老太太,一年过后……怕是七皇子就要和别人入洞房了呢。“

她温温柔柔地弯起眼眸对老太太笑起来,眸光潋滟,在烛光中却透出叫人惊骇的阴冷。

老太太怔怔地看着阿琅,见她显然是只要钱财不要命了,果然是她的血脉吗?

要不是留着明惠雪的血,她也不会这样对她了。

她沙哑着声音对阿琅说,“顾云琅,你这样恶毒的对长辈,日后定然不得好死。”

阿琅歪歪头,“写不写字据呢?”

她的那句一年过后,就是最戳中老太太恐惧的。

不论阿琅弄死她,还是去告发,婉妤势必都不能嫁给七皇子,眼睁睁地看着七皇子和其他女人成亲吗?

的确是最恶毒的办法。

如今多少朝臣的目光都聚集在七皇子身上。

只等着太子病逝,七皇子上位。

就算不上位,那也要他快些为皇家开枝散叶,七皇子能等到如今都没有成亲,已经很难得。

再等一年?

丞相府可在边上虎视眈眈的。

老太太呼吸急促,看着阿琅温婉的眼睛,颤抖着手,“我写。”

她绝对不可以叫七皇子去娶别的人。

“我起不来,我说你写。”老太太说。

阿琅也不含糊,走到靠窗的榻上,小几上摆放着一些书籍,笔墨纸张。

想来,是婉妤照顾老太太时打发时间用的。

她将事情捋了一遍,写下,随后拿给老太太。

“摁手印。”

她一脸的纯良,看起来很是无害,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叫老太太觉得她恶毒的就像个妖怪。

她满怀怨恨地摁了手印,咬着牙看着阿琅认真地折叠了这份字据,抬头对她展颜一笑,

“多谢老太太大方,明日我就让娘娘派人帮我清点母亲的嫁妆呢。”

“我还会说服娘娘给七皇子和婉妤姑娘赐婚的呢。”

“你就等着做皇子妃的祖母吧。”

她乖乖地看着老太太,凑近老太太的耳边,低声道,“哦,老太太,这个字据你到时可千万别说是我胁迫你写的哟。”

阿琅直起身子,将字据放进袖兜,朝老太太眨眨眼。

老太太看着笑得格外俏皮的阿琅,心里一片冰凉。

这个死丫头,抓住了她的弱点,她没法挟制这个死丫头了。

她就是想着到时候阿琅真要拿走明惠雪的嫁妆,她就闹起来。

那张字据的字不是她的,有手印?

她病倒在床上,哪里能反抗呢。

现在,死丫头说那字迹不可能要挟到她,也就是说,这个死丫头会好几种笔法。

只要她敢有妄动,死丫头就能拉婉妤下水。

也好,若是能让婉妤嫁给七皇子,也不枉她把明惠雪的嫁妆给她。

怕什么呢,侯府这些年也是存了些家财的,给了婉妤,总是有更多的回报。

她盯着阿琅,“你好恶毒。”

她第一次发现,原来这样的恶毒,放在自己身上,是一件叫她绝望的事。

阿琅看着老太太要昏厥的样子,弯了弯眼睛,“没有你恶毒呢,老太太。”

亲孙女可以不要,要个假孙女。

儿媳妇死于非命,也能摁下。

老太太气极,抓起小矮柜上的杯子,狠狠地朝阿琅砸去。

水泼在阿琅身上,杯子重重砸在阿琅脚背上,痛得阿琅叫了一声。

门外守门的丫鬟冲了进来,就见阿琅弯着腰,眼睛里挂着泪,哽咽地说,

“祖母,您不喜欢阿琅在这里,阿琅走就是了。你可要好好保重自己呀。”

“可不能让阿琅失了爹娘,又失了你啊。”

情真意切的。

丫鬟作为老太太身边服侍的大丫鬟,这会听了也对阿琅起了些怜悯心。

虽说这位六姑娘脾气古怪了些,可到底是老太太的亲孙女呀。

竟也能下去手。

阿琅抬手摸了摸泪,瘸着腿,一拐一拐地往外走。

看的那守门丫鬟心头泛起一股酸楚。

阿琅出了院子,动了动脚,表情淡然平和的往自己的院走去。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不,她不用等几年。

今日,她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老太太要包庇的那个凶手,就是婉妤。

在回侯府的马车上,清河郡王曾同她说过,最后一个去见生母的人,就是婉妤。

王嬷嬷也曾经同她说过,是婉妤第一个发现生母自尽的人。

阿琅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笑,老太太那么想让婉妤嫁给七皇子,那就如她所愿啊。

反正,七皇子和婉妤也算是绝配了。

男盗女娼,渣男贱女!

真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呀!

七皇子和婉妤这样天作之合的一对佳偶,谁都不能拆散他们。

丞相府的姑娘也不行。

第二日,阿琅就进宫去了。

皇后见她进宫,很是诧异,

“本还以为你还要在外头多住几日呢,怎这么快回宫了?”

说是这么说,皇后还是很高兴阿琅又进宫来。

阿琅慢吞吞的走到皇后面前,坐下,表情有些不自然。

皇后很敏锐的察觉到了,打量着阿琅,“你这是怎么了?病了?你的脚?摔了?”

阿琅摇摇头,安抚皇后,“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怕娘娘孤单,就进宫来了。”

皇后眼神凌厉,到了她跟前,四处摸了摸,等摸到脚面时,见阿琅眉心蹙了蹙,立刻就明白过来。

叫了宫人过来,把阿琅的鞋袜给脱了,见着那脚面上一片骇人的青紫,顿时嘴唇发抖。

伤得这样重!

皇后脸立刻就沉了下来,派人去请太医过来,又扶着阿琅,盯着她问,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府上老太太弄的?”

阿琅摇摇头,“子不言父过,老太太是阿琅的长辈。”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光明日报记者 钟超 刘华东 周洪双

七月,卢沟桥畔、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里,一场“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参观。500余件套精选的历史文物,8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4周年,全国60家主题纪念馆联合推出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专题展。珍贵文物史料背后不屈的抗争、动人的故事,凝结着一个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反抗的顽强意志,蕴藏着一个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密码。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山河为证,精神不朽,薪火长传。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太行铁壁(中国画)王迎春杨力舟

二○二一年七月七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八十四周年仪式在京举行。新华社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这样写道。后来,梁启超将其凝练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短短八个字,精辟概括了中华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文化渊源,深刻阐明了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文化根由。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华儿女爱国精神空前高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时代最强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炮击沈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热血青年走上街头,呼喊着爱国救亡的口号,为唤醒国人反抗侵略而英勇奋斗。

“雪漫残阳,冰著寒山,铁骨傲风。笑倭奴痴妄,徒施伎俩;丈夫矢志,为复国兴。”这阕词是后人为纪念抗日名将杨靖宇所作。中国东北沦丧后,杨靖宇受党组织委派组建游击队,后发展成为东北抗联,屡挫日军,威震东北。1940年他被叛徒出卖,最终被敌残忍杀害。在与敌周旋的过程中,一位老乡劝他投降,他痛心地回复:“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句诗的作者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1935年被捕后惨遭酷刑,但她坚贞不屈。审讯赵一曼的军官后来回忆称,赵一曼是他很钦佩的一名女子,当时她的呼喊声他都依然记得,终生难忘。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从战火中走出的抗日将领,面对东北沦丧、山河破碎,他于1933年与冯玉祥、方振武、佟麟阁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将一腔爱国豪情化作怒向凶顽日寇的勇敢坚毅,最后在1934年年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

一段段血火交融的凝重历史,一曲曲回肠荡气的英雄壮歌。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到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为国而战的英雄们用热血书写忠诚,用生命践行使命,以血肉之躯构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铸就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在烽燹血战、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爱国主义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斗志。进入新时代,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国人民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信念支撑,是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所系……无数感人的瞬间,都闪耀着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熠熠光辉。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爱国主义是我们攻坚克难、再创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1937年秋,一群热血青年组成的“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出征在即,战士王建堂的父亲托人送来一面旗帜。展开后,一个大写的“死”字震撼人心。“死”字左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尸。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年迈的父亲送子奔赴战场,在场者无不动容。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今天南北战场上,是争着死,抢着死”。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点血!”北京密云,邓玉芬支持丈夫和5个孩子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农家妇女白文冠被日寇作为人质,要挟其儿子马本斋,白文冠拒绝写劝降信,绝食7天牺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样的民族气节从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滚烫的血液中,刻在中华儿女倔强的骨头上。1938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的大会上说,几十万人的壮烈牺牲,是“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必定战胜黑暗,这是中国人民坚信的颠扑不灭的真理。城市遭到轰炸,村庄遭到焚烧,父老兄弟惨遭屠杀,大好河山遭践踏,滚滚长江翻血浪。无数中国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因为他们知道,牺牲自己,为的是换取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独立自由。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崇高的土地上,必然成长起许多高尚的精神。”那些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抗日英烈,他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不屈脊梁,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节。他们的名字逐渐走进历史深处,但他们改天换地、以身许国的精神却不断传承下来,闪耀在罗布泊横空出世的一声巨响中、闪耀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闪耀在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背影中、闪耀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熠熠生辉,恒久照亮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决死”谓何?且看彼时之日本,有着“东方一等”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主义国家;再观同时代的中国,百年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淖,在经历了长年列强入侵、军阀割据混战后,已然千疮百孔、一盘散沙。然而,号称亚洲第一强国、狂悖叫嚣几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日本,最终被他们口中的“东亚病夫”打得铩羽暴鳞、惨败而归。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达14年之久。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斗争像抗日战争这样,抗击时间如此长久、社会动员如此广泛、民族觉醒如此深刻、战斗意志如此顽强、必胜信念如此坚定。

战争期间,日军凭借军事和经济上的优势,一度侵占我国大片领土,进行骇人听闻的屠杀、迫害、奴役和摧残,妄图以此来彻底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日意志。面对困苦和磨难,中华儿女没有屈服,而是愈挫愈勇、不惧牺牲、奋起抗争。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中国人民依旧凭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38年台儿庄大捷,中国军人的英勇抗战让日军为之胆寒,不得不承认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堑壕中尸山血河,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

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的张自忠战死后,日军电台冠以“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之名。

就连华北平原上的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都贴上这样一副对联:“万众一心保障国家独立,百折不挠争取民族解放”,横批“抗战到底”。

列强寇疆,血雨腥风满山峦,英雄出征,猛士如云唱大风。80多年前,一代中国青年正是唱着“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的八路军军歌,浩浩荡荡,誓复失地逐强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如今山河无恙,万象更新,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改变不了中国的前进方向,阻挠不了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那段拿着大刀长矛对抗飞机大炮的悲壮历史虽已远去,但绝不能忘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歪曲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和丑化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依旧,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概不变,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我们的事业必将一往无前。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翻开1945年9月3日的《新华日报》,毛泽东同志笔力遒劲的题词映入眼帘:“庆祝抗日胜利,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此前一天,日本签字投降,无数人热泪盈眶。中国人民浴血抗战14年,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也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这是一个落后农业国对强大工业国的胜利,力量对比悬殊,早已注定战争的残酷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半国土被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尽管如此,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战中从未屈服。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牺牲多么巨大,中国人民从来都没有动摇光复河山的决心。

四川成都,建川博物馆,7000多枚鲜红的手印,拓在钢化玻璃碑上,重重叠叠,以排山倒海之势,阵列成抗战老兵手印碑林,一如雄壮的抗战队伍。七八十年前,正是这些手掌,以及无数同样的手掌,握着钢枪大刀,捍卫了我们的国家,拯救了我们的民族。

伸手合上这些掌印,仿佛握上老兵的手,仍可感受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服输的不屈意志。正如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日出征誓师大会上,八路军振臂高呼的誓词——“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较量中,“速胜论”和“亡国论”都站不住脚,抗日战争只能是一场持久战。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就是照亮艰苦岁月的明灯,激励着万千军民忍辱负重,坚持抗战、持久抗战,百折而不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内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通道全被切断。滇西20万各族群众自带干粮,敲石凿山,用最原始的工具打通滇缅公路,开辟出一条维系抗战的生命通道。

一开始,不仅日本不相信中国能凿通这条公路,就连美英等国也持怀疑态度。外国专家断言,3年之内不可能修成此路。结果,9个多月后,滇缅公路全线通车,不仅在物资供应上,更在精神和信念上,有力回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妄想。

“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正是这场战争的真实写照和最好总结。

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几间简陋的土墙教室,无言地述说着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的光荣历史。在战火的硝烟中,中国的知识分子坚定必胜信念,辗转敌后坚持战斗,播撒科学救国的种子。在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学校培养了8000多名学生,先后走出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0多位院士等栋梁之材。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深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惧艰险、奋勇前进,坚忍不拔、一往无前,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面对贫困这一世界难题,我们党领导人民,攻克无数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夺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社会大动员,无数英雄迎难而上,逆向前行,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我们如期在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没有什么挑战不可战胜。

从历史走向未来,不断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必将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5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唐朝的女性中,首先会令人联想到的是武则天。但若评个妇女模范,武则天却未必能担当重任。这不仅缘于她的特殊身份,还与她的性格品德有关。

对皇后这个身份来讲,表率后宫、恪尽职守、贤德淑良、母仪天下,这是分内之事。可武则天的心思基本没在这上边。她是个好皇帝,但却不是位好皇后。

那么,“大唐第一模范妇女”的头衔,自然就落到了有唐一朝最贤德的女性长孙皇后身上了。

长孙皇后到底叫什么,历史已经很难给出确切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长孙皇后出自宦官世家。父母不仅懂得教育,而且很有眼光。在十三岁的时候,就为她物色下了如意郎君,他就是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长孙姑娘嫁给李世民后,过得相当幸福。

因为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兄妹俩住在舅舅家。外甥女结婚之后,也不能经常麻烦舅舅。所以长孙姑娘能做的,就是尽心尽力地侍奉公婆,体贴丈夫。所幸夫妻二人之间琴瑟和鸣,感情深厚,这一点不是后来的唐玄宗可以比的。

除了勤劳本分,她还很有政治头脑。李世民想要争夺储君之位。作为妻子的长孙氏很能理解丈夫的这份鸿鹄之志,毅然决然地和他站在一起。随着李世民与兄长、弟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长孙氏积极游走于公公和嫂嫂之间,为丈夫获得情报,争取时间。

武德九年(626年),李渊召见二子世民。李世民趁机引出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紧接着发动了玄武门事件。随后,两位兄弟惨死,一位老父亲被逼退位。李世民经过几年的蓄谋,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帝位。长孙氏也顺理成章地站在了所有女性的制高点。

坐上皇后宝座,她不仅没有骄横任为,反而变得愈加谦虚谨慎。丈夫要提拔长孙无忌做宰相。长孙皇后却说:“妾已经居后宫之首,家里人已经尊贵至极。如果再让哥哥身居显要,那不仅是自家不幸,恐怕也不利于国家。”

唐太宗坚持己见,长孙兄妹又推辞。最后还是皇帝直接下达了死命令:黄帝得力牧,为五帝先;夏禹得咎繇,为三王祖;齐桓得管仲,为五伯长;朕得公,遂定天下。公其无让!这下“老狐狸”没话说了,只得和妹妹接受了圣意。

对于国家大事,长孙皇后十分关心,却也熟知礼法,从未逾越。李世民却常让老婆大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长孙皇后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母鸡打鸣,家里指定没好事。长孙皇后不会这么做。对于自己分内的事,她却做得比谁都好。

唐太宗没事喜欢和魏征拌嘴。有一次两人又吵起来了。唐太宗回来气冲冲地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杀了。”长孙皇后见皇帝如此气愤,心想又是魏征惹着他了。于是回去精心打扮了一番,挑选了身庄重的衣服,出来跪倒在地说:“恭喜陛下,成了明君了。”唐太宗不懂是什么意思,心想:怎么朕刚一生气就变成明君了?看来以后多生几场气好了。

长孙皇后说:“妾闻君主圣明,大臣才敢直言。如今魏征说话如此率直,这不正说明陛下您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吗?臣妾怎能不向您道喜。”唐玄宗被一番“点化”后,脸臊红了。当下也原谅了魏征对自己的出言顶撞。

说到抓住男人的心。长孙皇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无可取代。所以也很宽容地接受其他女子。甚至还亲自给皇帝介绍对象。

听说郑仁基有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又很贤德能干。长孙皇后便主动地为唐太宗下聘。可是等到结婚这天,才听说郑家女子已经许配有人家了。唐太宗这种行为无异于抢婚。按照一般的看法,抢也就抢了,谁让人家是皇帝呢。但是唐太宗不同,他立马就宣布婚礼停止,让人详细调查,接着还下“罪己诏”,承认错误。这样一来,再次收获了大批的群众粉丝。可以说,正是因为受长孙皇后的影响,唐太宗在这种丢面子的事上,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走那条正义之道。

到了晚年,长孙皇后久病不愈。太子李承乾想启奏皇帝,让百姓入佛道为母亲祈福。长孙皇后断然拒绝,并且说了一句:“如果做善事就可以祈福,那我平生又没有做过恶事。”能够当得起这般自我评价,世间可能不会很多吧。

这天,皇后把皇帝找来,交代最后的遗言:“房玄龄是老臣良臣,陛下应该重用他。魏征是你的一面镜子,什么时候魏征不说话,就证明海内清明……我的那些家族子弟,没什么真本事,给他们点恩惠就好,不可重用。我死了不要大修陵墓,只以木器陶器陪葬,简单送一下就行了,不要举行仪式……”

唐太宗将这个年仅三十六岁的女人葬入昭陵,他日与之合葬。他经常夜里哭诉:“我不仅失去了爱妻,更是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

朝中大臣李百药写诗道:

裴回两仪殿,怅望九成台。

玉辇终辞宴,瑶筐遂不开。

野旷阴风积,川长思鸟来。

寒山寂已暮,虞殡有馀哀。

细细读来,不无曲终人散之寥。能做到令手下大臣都如此追悼的,长孙皇后该是第一人了吧。她用生命呵护这些国之重臣,他们也用诗歌,来歌颂对皇后崇深的敬意。

-作者-

黛珂,原名孔尧。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 本文地址:http://www.jlhlm.com/lz/02/20934.html 若非特殊说明,文章均属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原链接。 替身本分by寒山茶灼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