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苏字读什么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少年苏轼〔201〕

2024-06-27 01:2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独步天下,出人头地。

出处:1、《宋史·列传97》;2、《苏东坡全集》。

苏轼画像

二、苏轼的家教与学前教育故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东坡先生。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他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以文学家并称“三苏”,又都名列”唐宋八大家”,在我国古文化史上,这是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苏轼出身书香世家。父亲以散文闻名于世;母亲程氏,名门才女,聪慧好学,勤勉机敏。他俩依据自己成才经验,把自己的学识都用在教育子女身上,希望他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苏”:老苏、大苏、小苏

父亲性格非常豪爽,似乎影响了他的发展,他希望儿子不要像自己。他喜欢以车比喻人,认为车轮、车体、车顶都很有用,只有车前横木“轼”,看似默默无闻,但却有扶困救危作用,也是不可忽缺的,于是他给长子起名为“轼”;而“辙”是车轮留下的印迹,车的功劳永远记不到辙上,于是他给少子起名为“辙”,他给儿子们起名,寄托着他的教育思想,希望下一代不贪慕名利,不追求高官厚爵,都能够谦虚谨慎、踏踏实实地做一番事业,成为国家的一员实用人才。

他们基于这一教育理念,组织孩子们的学前教育,先教识字、背诗,再教经书、史籍。母亲昼夜孜孜,教以学问,畏其无闻;父亲则善于激发猎奇心,引导读书,讲究抄读法,还经常带着他们游学,走访饱学之士。

当时,小妹长苏轼一岁,辙弟小他2岁,三人同识字,同读书,互教互学,互查互促,姐弟同学师友,苏轼说:“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子由说:“我初从师,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就是这样,在姐弟三人你帮我、我帮你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学前教育,又在父母指导下,继续深造,在书山学海里,勤快攀登,愉快远航。

苏母家教

三、苏轼读私塾、进官学学习的故事

苏轼的父母知道,家教自学虽能成才,总不如拜师进学。苏轼八岁时,父母把他送入眉山私塾,师从道士张易简。

张老师学识渊博,精于诗词,他与上层社会,也常有交往,关心国家大事。有一天,他接到京都友人来信,信是用诗体写的,简直就是一首长诗。当时,张老师展开信笺,便摇头晃脑朗诵起来,他还未读完,站在他背后的苏轼,已把长诗窥看一遍,明白了诗的基本内容。

等老师读完诗,苏轼大着胆子问:“老师,那诗中讲的11个人,都是谁呀?”老师读得很专心,这时才发现小苏轼在身边,有点不耐烦地说:“这是大人的事,你小孩子家,何必要问?”苏轼不服气地说:“经书讲的也是大人的事,老师不是讲得很详细嘛,我想,现实中的国家大事,我们小孩子也应该知道一些,您说我不对吗?”

苏轼和苏辙影视像

张老师很惊奇!他只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却有理有据,出言不凡,说出这样有才气的话,便弯下腰,很高兴地拉着他的手,和颜悦色地说:“你没错,是老师错了。来坐下,老师讲给你听。”

苏轼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北宋帝国繁荣昌盛的圣明时代,英雄豪杰,人才辈出;文化巨匠,灿若繁星。正是这一次,苏轼第一次听到了国家新政大事,以及当朝“泰山北斗”级的大人物韩琦、范仲淹、欧阳修的名字,以致影响到他的今后人生。

自此之后,张老师对苏轼则另眼相看。他居高临下,因材施教,视苏轼为奇才,不用一般教程,而单独开小灶,把重点放在释难、答疑上,让他的学习进度,远远地超过一般学生。这样,他的学业便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三年私塾修业期满,苏轼以优异成绩毕业,但他并不因此满足,又央求父母送他进眉州官学。

苏轼11岁至13岁,在眉州官学学习,师从诗人刘巨。刘巨针对眉山道士张易简的教学情况,知道苏轼诗词功底雄厚,便重点讲文学理论,而把诗词作为辅助内容,放在课外进行。

有一天,刘老师写了一首《白鹭》诗,其结尾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意思是,打鱼人惊起了一群白鹭,天空中就象扬起了大片雪花,又被寒风吹得斜斜地起舞。他反复吟颂着,越读越高兴,觉得这是一篇得意之作。

苏轼见老师专心吟诗,一边欣赏,一边推敲着,觉得老师的诗写得好,但尚有不足之处,遂在老师又吟颂一遍后,他说:“好诗好诗,确是好诗。”

老师听到称赞,更加高兴,可又故作谦虚地说:“拙作拙作!你能说说,还有什么不足吗?”苏轼便直言无讳地说:“老师的诗语言清丽,意旨闲适,色彩明朗,别具一格。只是依学生看,如果尾句改成‘雪片落蒹葭’,既有白鹭如雪的意境,又指出了白鹭的美好归宿,岂不更好些?”老师一听,想了一想,拍手叫道:“改得好,改得好啊!”

他静静地看着小苏轼,过了一会,又情不自禁地说:“看来,我已当不成你的老师了。”苏轼一怔,忙说:“老师要撵我走吗?”

刘老师有水平,也有担当,很豪爽地说:“干吗要撵你走?大文豪韩愈说,‘子弟不必不如师’,我们不做师生,还可以做诗友嘛,我们互相学习,不就成了?”

四、“立志读尽人间书”的故事〔典故之一〕

三年后,苏轼从官学毕业,又回到家中,在父母的指导下,继续自修他的学业。

他非常聪明,遵照指导,以书为友,以学为乐,刻苦学习,用心读抄。他曾说:“我昔居家断往来,著书不复窥园葵。”青春暂短,时不我待。这个时候,他为了读更多的书,几乎断绝了社交活动,也不搞娱乐游玩,一心扒在书本上,汲取着前人著作的精神营养,丰富壮大自己。

他就是这样,还没到弱冠时,竟然把家里的所有藏书,从先秦诸子,到隋唐大家,几乎全都读了个遍,还以自创的缩句法,把最喜欢的篇章,抄录下来。

这时候,苏轼的书读的很多,他写的文章、作的诗,也出类拔萃,受到名家赞赏。

而他毕竟年少,又交游不广,还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便私自认为,以自己现在的水平,能称得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了,遂产生了自满自足情绪,还颇为自豪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书房门上,自我标榜:“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轼书房对联

几天后,母亲领来一位白发老翁,他说要拜访苏轼。老人来到书房,看到门上对联,不由得微微一笑,然后从袖筒里取出一卷书,恭敬地向苏轼求教。苏轼一看,是本古书,他从未听说过的;打开书一看,内容深奥难懂不说,还有不少生字,他瞅了眼房门,面红耳赤的,惭愧地低下了头。

老人也通情达理,便笑着说:“天下书那么多,苏公子也许还有没见过的,我再去请教别人吧,就不麻烦苏公子了。”

老人的话讲的很轻松,可是滴水不漏,处处针对着门上的对联。苏轼惭愧极了。他想,书如山学似海,书籍是读不完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怎能固步自封、停止不前,写出这样的对联自诩呢?读书、做学问,应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啊!于是,他拿起笔,在原来的对联上,分别加上“发愤、立志”, 变自诩为立志,让书房对联成为一生的座右铭: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送走老人,回来见到新对联,微笑着对自己说:“我儿能成为文化伟人,当得力于这副对联。”

五、青年苏轼应试故事(典故之二)

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49岁的苏询,带领21岁的苏轼、19岁的苏辙,父子三人出川北上,在京都汴京,让二子参加这一年的科考。

这次科考的策论,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策论,简洁流畅,结构严谨,援古论今,说理透彻,得到主考官欧阳修和小试官梅臣尧的赏识。苏轼在策论中,用了一个典故,他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而俩考官都不知典之所出。

放榜后,梅臣尧问典出何处,苏轼回答是《三国志·孔融传》。欧阳修翻查后,仍没找到,苏轼回答:“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甄宓赐曹丕,孔融说‘即周武灭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欧阳修恍然大悟,不以为杜撰,反而认为苏轼聪明豪迈,高度夸赞他:“苏轼大才,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将独步天下。”

这次放榜,苏轼苏辙同榜登科,仁宗视他俩为俊才,很高兴地称赞:“吾今为子孙得两相矣。”

这时,苏洵也将其旧作广为散发,吏民读之交口称赞,轰动整个京城,经欧阳修、韩琦举荐,朝廷任为秘书省校书郎。一时间,他们父子名动京师,横空出世,犹如三颗耀眼的星宿,同时升腾上北宋文坛上空,这就是“三苏”,尤其是苏轼,他思接千古,文高当世,辉煌壮丽,光照中华。

现代版苏东坡全集(6卷)

此时文坛泰斗欧阳修,慧眼识才,深有感慨地说:“如此俊才,老夫当避路,让他出人头地也!”

因此,苏轼是靠天资、靠家教、靠努力,更靠老师,而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出人头地的。

六、苏轼坎坷曲折而又辉煌壮丽的一生

苏轼有才华,他的前半生,顺风顺水,历任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直史馆官,杭州通判,密州、徐州知州。

由于他本性率真纯朴、又政见睿智,他的后半生,在新旧两党斗争中,新党不喜,旧党不爱,四面受敌,举步维艰,不仅让仁宗任为宰相的计划落空,还一度身陷囹圄,做过最小的官团练副使,最荒远的海南岛儋州的边官。

而苏轼心胸开阔,宠辱不惊,乐观豁达,随遇而安,凡物皆可观,到处都存美,俯仰成文章,四顾有诗词。他千古奇才,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俱佳,独具特色,成就辉煌。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是我国古代全才式的艺术巨匠。〔欢迎转发,禁止剽窃!〕陈存选2023、07、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