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红军渡 追忆渡江战役 踏寻“红色足迹 ”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苍溪县名胜古迹图片 苍溪红军渡 追忆渡江战役 踏寻“红色足迹 ”

苍溪红军渡 追忆渡江战役 踏寻“红色足迹 ”

2024-07-01 04:04: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徐向前元帅题字红军渡雕像

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

网红打卡墙

48位红军革命后代组团来到红军渡参观考察

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内文物

广元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鸿博 韩静

现场特写

4月的苍溪烟雨朦胧,嘉陵江水穿城而过,在塔山湾“红军渡”前静静流淌,与红色文化一同滋养着这片人文荟萃、英杰辈出的神奇土地。作为川陕甘红色革命老区之一,86年前,由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集结苍溪,在此强渡嘉陵江,踏上了长征之路。

1933年6月至1935年5月,红军在苍溪的三个年头,几乎无日不战。当时仅有28万人口的苍溪县境内,就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

苏区时期的苍溪,烽火连绵,烈士的鲜血染红山河。苍溪有2.5万多人为革命献出生命,有18人成为共和国将军。

红军在这片土地上传播的革命真理,撒下的革命种子,激励着千千万万苍溪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塔山湾渡口正式改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10月,83岁高龄的徐向前元帅饱含深情,亲书“红军渡”几个大字。2001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3年,苍溪县开发建设了红军渡风景区,景区以强渡嘉陵江战役为主题,突出“红土地、绿山水、梨乡情”特色。2004年,红军渡风景区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15年,成功举办全国“薪火相传,再创辉煌”长征精神红色旅游火炬传递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火种采集活动。

走进红军渡景区,功勋馆和烈士陵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建筑群外观庄严肃穆,彰显着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作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每年这里都会吸引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感受红色文化。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红军渡围绕迎接建党100周年华诞,对景区内部进行修缮提升,新建了红色文化打卡墙等设施,让前来学习、参观的广大游客和群众能够更深融入红色氛围之中。

“今年有很多外地游客组团来这边旅游,我们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五一期间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几桌客人。”在红军渡景区附近经营农家乐的李建告诉记者,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景区周边的几家餐馆、农家乐生意都出现下滑,但今年生意格外火爆,大家的收入比往年明显增多。

“五一期间我们共接待游客8000多人次,前不久新建的红军历史知识墙和网红打卡墙派上了用场,不少游客都会在这里自拍打卡。”据苍溪县红军渡事务管理中心干部王敏介绍,2021年以来,苍溪县红军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省、市、县各级组织党性教育活动90余场次,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60场次,接待参观群众近40万人次。

红军渡功勋馆,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碑

红军渡遗址

 

历史回顾 

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我红四方面军于不断胜利中,现乘胜于三月二十八日渡过嘉陵江,向川军田颂尧部猛攻,消灭田敌十团,我军势如破竹,连占苍溪、阆中、南部等县。敌溃不成军,我缴获正在清查,并继续猛进中。”一则刊载于1935年4月10日《红星》报的嘉陵江战役捷报,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八十多年前。

1935年1月22日,党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敌人为阻止我军西渡,以53个团的兵力布防于约600里长的嘉陵江西岸一线。

在苍溪红军渡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当时的石刻标语口号:“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

1935年3月28日晚9时许,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发出“急袭渡江”的战斗命令。塔山湾作为主渡口,渡江突击队秘密将几十只木船从塔子山后抬往江边。

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血沃苍山——红四方面军转战苍溪》一书中生动记述了当年强渡嘉陵江时的壮烈场景:敌人不断向江上开炮,嘉陵江腾起一个个冲天巨浪,渡船上一名船工被炸死,一个红军女战士立即抓起船篙,继续撑船。快到岸边时,女战士不幸中弹,肠子流了出来,但她没有吱声,用手将肠子推进肚里,勒紧腰带,继续撑船。船到对岸,她仍然挺着身躯,目送战友们冲锋,最后倒在激流中……

这名牺牲的女战士叫石莫玉,家住苍溪县石家坝,牺牲时年仅19岁。“红军渡”碑上的女战士雕像就取自她的原型。

塔山湾战况告捷的同时,红军右路和左路分别在苍溪鸳溪口、涧溪口强渡成功。3月29日中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架浮桥过江,迅速向敌阵地两翼席卷。国民党军阀经营3个多月的六百里江防迅速土崩瓦解。从此,红四方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

 

红军故事 

发动群众智慧解决红军吃饭穿衣难题 

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地区转战期间,中共苍溪县委和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广泛发动当地群众为红军行进提供帮助,在红军最困难的时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战士们解决了许多问题。

1934年,由于国民党反动势力对苏区的封锁,物资运输极为困难,许多生活用品都买不到,不少红军战士吃饭没有碗,只能用盖房子瓦片来代替。看到战士们的生活如此艰难,不少群众主动为红军战士捐资捐物,苍溪龙山镇的木匠庞正言连续几天不休息,日夜赶工为红军战士们车出了上千个木碗,只为战士们吃饭能用上碗。

由于长期战斗,红军战士大多着装破旧且杂乱,亟待统一军装。为了让战士们都能穿上崭新的军装,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文昌镇办了一个“红军被服厂”,周边乡镇的几十位手艺高超的裁缝师傅来到被服厂工作。要做衣和裤,哪来线和布?红军被服厂从当地土豪劣绅埋藏的财物中搜查来白布、丝绸、纱线。白布要染色,没有染料,他们就用谷草灰兑水,再熬煮成灰色染料来染布。绵线都是自己纺。钮扣呢?别看这小东西,当时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只有自己想办法造。用什么材料造?被服厂几十个同志,开了个“诸葛亮会”,终于有办法了。他们上山砍了一些竹子回来,用刀削成条,再锯成小方块,磨成圆形,最后包上一层布(制衣余下的边角料),然后用针线钉上,于是“竹钮扣”问世了。有了充足的物料支持,很快,一件件干净整洁的深灰色军装送到了战士们手中,穿着崭新的军装,红军战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器宇轩昂。

 

王渡造船 

渡江战役前夕,由于嘉陵江上没有桥,江两岸的船只又被军阀掠走、烧毁,为保障我军渡江作战成功,急需在战前造出一批船只。为了隐蔽战略意图,经过筹备,造船地址选择在嘉陵江支流东河岸边的王渡场附近,这里地势宽广,竹树茂密,是隐蔽造船的理想之地。

临时造船厂搭建好后,造船工作得到了川陕省委和县、区、乡各级地方党组织以及苏维埃政府的大力支持,参加造船的工人由川陕省委从苍溪、阆中、南部、巴中等县选调来的,有技术工人140多人,青壮民工200多人。这些铁匠、木工等技术工人背着干粮,带着工具,从大巴山下,渠江两岸,昼夜兼程赶来。时任苍溪县委书记陈子谦,走乡串户动员群众支援红军,青壮年们从数百里外送来木料,当地老百姓把自己点灯和漆嫁妆用的桐油,都省下来送到工地。造船需要大量的钉子,但当时只有一些破锅和庙里搞来的废钟,工人们便把废铁敲成碎块,然后在自建的火炉里熔炼成铁,打造成钉子。

没有造船图纸,工人中的能工巧匠便自行设计。上级提出的要求是:“小巧灵活,划行速度快,便于搬迁”。经过计划和商议,工人们都说三板子渔船就可达到要求,但是船身太小,载人不多,于是在制作时就放宽比例,改为底窄面宽,上大下小的“毛蚌壳”形的五板子船。当时负责船只设计的宋二木匠和郑元福先造好一只试用,达到要求后,就大量制造。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造成木船75只,除几只较大的木船外,大都是能适应强攻渡江的“毛蚌壳”船。大船长约2丈,宽约7尺,每只可容纳1排人。小船长约1文4尺,宽约5尺,形似登陆小艇,每船可容纳1个班。后来的战斗胜利表明,这种“毛蚌壳”“五板子”的确小巧灵活,在强渡江河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