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邓石如篆书风格的成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篆书四字作品新莽风格 探析邓石如篆书风格的成因

探析邓石如篆书风格的成因

2024-07-01 02:06: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邓石如篆书风格的发展历程分析

邓石如篆书风格多样,由此也体现出他一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突破的治学精神。他的篆书风格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一)家学启蒙期

邓石如家境优裕,祖辈皆是文人。祖父擅长绘画和书法,父亲沿袭其路数。邓石如从小潜心研究书法,常居山野、荒郊,天为被、地为床,自称“山人”。他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父亲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聪明过人,加强学习,他日必成大器。14岁时,家境渐趋贫困,家人无法再支持邓石如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邓石如受家庭环境熏陶,对文学、书法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要求父亲教授他相关知识。邓石如在诗文和篆刻方面显出浓厚兴趣,自信心也由此树立。他在书法学习过程中曾受到梁巘思想的影响,影响了他后来书法风格的确立,为他在碑学领域不断取得成就提供了保障。两人联系密切,一直有书信往来。为了让邓石如的书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梁巘把他介绍给书学大家梅镠。此时,邓石如正处于书法学习的关键阶段,能够得到书法大家的指导,对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馈赠。在梅家得以饱览古代石刻拓本,“乃好《石鼓文》、李斯《峄山碑》《泰山刻石》、汉《开母石阙》《敦煌太守碑》及皇象《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记》《三坟记》,每种临摹各百本,又苦篆体不备,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 [2]。经过这番系统的临习后,邓石如的书法开始走上正轨。这件事也成为邓石如书法风格形成的转折点。17岁的邓石如便得到同乡“潇洒老人”的赏识,受其邀请创作《雪浪斋铭并序》。作品面世后震动整个书法界,得到业界众多长辈的赞许。此时,邓石如的书法之路正式开启,他的创作风格也逐渐得到认可。

(二)继承“二李”期

从38岁开始,邓石如便在梅镠家学习书法,一方面加强书法技法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对书法史观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一直到46岁,邓石如才离开梅镠家。这一时期是邓石如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篆书发展过程中的“二李”期也是在此时间范围内。邓石如在梅镠家积极学习了“二李”的书法艺术,在此基础之上融入其他书法技巧,并结合自身对书法的理解,从而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邓石如早期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首先学习了李阳冰的篆书,如其作品《〈周易·谦卦〉篆书轴》等。从笔法分析,其应用了中锋平移之法,而此种方式正是“二李”篆书的特点,笔笔中锋,并且笔画粗细均匀,运笔十分平稳。从字法分析,其篆字均用不同的运笔形态,将装饰性作为基本准则。相较于李阳冰的篆书,邓石如的作品结构更加方正,线条更舒展流畅。由此可知,邓石如对“二李”的书法风格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析。他还对李斯的篆书进行了研究。李斯的篆书极具特点,其结构方圆绝妙,线条如铁丝一般,是后人学习之典范。其中邓石如的作品《〈周易·说卦传〉篆书轴》《〈荀子·宥坐篇〉篆书文轴》(图1)便充分运用了“铁线篆”“玉箸篆”,并且应用得非常完美。但其并不满足,仍积极探索创新,以隶书的笔法来创作篆书。在此时期,邓石如的笔法十分独特,形态各异,有的似方实圆,有的似圆实方,极具变化。

图1 邓石如 《荀子·宥坐篇》篆书文轴

117cm흴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三)自主探索期

从46岁到57岁,这一阶段是邓石如在书法方面的自主探索期。在此阶段,邓石如作品取法多样化。通过对这一时期的作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邓石如试图摆脱“二李”笔法的影子,努力将自身对笔法的理解以及运用技巧融于书法作品之中。邓石如篆书风格较为独特,总体可以归纳为“似篆非篆、似隶非隶”,该方面变化与其参加的访碑活动存在直接联系。他不局限于“二李”篆书的笔法,开始对《石鼓文》、汉碑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从中学习书法知识,然后再将其与自身的篆书创作相结合,充分应用了汉代碑文中所蕴含的篆书艺术风格,把汉篆中极具特点的“垂露法”与自身创作进行深入融合。此种运笔进一步丰富了线条的变化,在具体书写过程中运笔节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基本上摆脱了“二李”的影子。从结构分析,邓石如这一时期的作品结构较过去产生了重大变化。从章法分析,邓石如也进行了创新,不再继续应用“二李”时期广泛采用的行列等距式。此种章法风格与楷书非常相似,而邓石如在此基础上,运用了间距大于行距的布白效果,使作品的布局更加疏密有致,对比强烈。在此时期,其篆书代表作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图2)与《篆书册》《千字文》《三公山碑》等。他在对汉碑碑额篆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了一些重要灵感,采取借助隶书笔法创作篆书的方式,彻底打破前人篆书创作过程中的套路,开始个性化探索。如他的《篆书册》,笔力遒劲,骨力如绵里裹针,体势沉着。运笔如春蚕吐丝,起收既有逆锋驻收,内敛含蓄;也有逆入平出,轻松流畅。其圆弧处行笔,或用提转法以见圆畅,或用顿折法以求方劲。结字则追求均匀布白,字势平稳安详,形态端庄大度。赵之谦评邓石如书法说:“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山人篆书笔笔从隶书出。”

图3 邓石如 白氏草堂记

180cm흆cm%uD76

现藏于日本

(四)成熟期

57岁至63岁是邓石如篆书艺术的成熟期。从目前所能见到的邓氏署以年款的篆书作品可知,自39岁至63岁,其篆书风格一直在变化。在成熟期,他将从各家汲取的精华融会贯通,创造出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篆书风格,篆书艺术达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篆书代表作有《赠肯园四体书册》《庐山草堂记》《白氏草堂记》(图3)等。如《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62岁所书,为其晚年的篆书代表作,线条厚重苍茫,朴拙老辣,运笔力能扛鼎;字内空间紧密,“密处不透风,疏处可走马”,疏密对比强烈;字形修长,纵向舒展,体势森严刚毅,韵致豪迈醇厚。

图3 邓石如 白氏草堂记

180cm흆cm%uD76

现藏于日本

邓石如的笔法纠正了有清以来的“中怯”现象,加强线条中段用笔的厚实感,他利用金石碑刻作为取法对象,跳出帖学的笼罩,最终促成篆隶二体的繁荣,碑派书法逐步强大起来。所以包世臣评曰:“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也,则在画之中截……近人邓石如书,中截无不圆满遒丽。” [1]653

纵观邓石如的篆书作品,不同年龄段的作品风格一直在变化,不断完善。他生前曾经镌刻印章两枚:一是“我书意造本无法”,二是“用我法”。他在书法上能有所成就,是以己意而为之,学古有自得之处,又善于集各家之长,最后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至高境界,实现了知古、知今、知我,最终实现“融古为我”的化境。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云:“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 [3]

三、邓石如篆书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一)鉴古察今、自成面貌,为篆书爱好者提供学习素材

通过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书法的发展实质上也是中国文字、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历朝历代,书法领域产生了诸多极具代表性的革新人物。这些人物的作品和书学思想对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书法艺术的创作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从而促进书法艺术蓬勃发展。而邓石如正是一位典型代表人物,他把原本已经边缘化的篆书艺术重新带向辉煌,对传统篆书继承创新,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形成独特的“邓派篆书”,留下了很多代表作品,给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范本和清晰的学书思路。

(二)其书学思想,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

邓石如在一生不断的书写实践当中,提出了丰富的书学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1]641。这种明确的疏密意识,加强了人们对字形、章法的理解,这种“知白守黑、计白当黑”的艺术思想直接上承中国古代易经中的虚实和阴阳观念,对书法创作、篆刻艺术,甚至国画的构图都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为书法学习者树立榜样

邓石如篆书风格的形成,实质上是长期学习古人、继承古人,最后发展创新的一个艰辛过程。就像米芾所谓的“集古字”,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大胆创新。

在书法学习中,必须对历史的精华、糟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邓石如的学习经历进行分析可以得知,无论哪一种文化,均要具备借鉴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其中借鉴意识主要是指不断学习来满足个人需求,从而完善自我;而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不满足于当前面貌,必须不断发展、不断优化,才可以保持其自身所具备的先进性,文化只有百家争鸣才能蓬勃发展。所以,必须时刻保持文化革新意识,要充分展现出自身才能,逐步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可以获得长足发展。

(四)坚持不懈、汲古为我,逐步形成个人风格

邓石如学习篆书的过程很坎坷。对于当今书法学习者而言,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邓石如篆书体系形成以及发展的不易,必须做到戒骄戒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认真对待历代经典作品,努力实践并大胆创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书法学习道路。但是在具体学习过程之中,不可单纯地进行模仿,而要有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积极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对自身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按照艺术发展规律和自身的情况开展学习活动,突破古人,超越自己,最终形成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诸体兼修、互为融通

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书法中的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既有笔画形态和运笔技法的不同,也有书体风格的差别。如孙过庭《书谱》中所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但书体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以及笔法、字法的传承性,在书写学习和实践中尤为重要。我们千万不能一辈子只写一种书体,而要五体兼修,在整个书法史中把握书体之间的联系。比如写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才能避免刻板僵硬之弊,楷书又是行书的基础;而写大草要有篆隶的线条基础和楷书的结字造型基础才能避免浮滑、单薄之气。邓石如把隶书的古拙开张和篆刻中的疏密对比都融入自己的篆书中,最终使自己的篆书别开生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邓石如在篆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时代环境、个人努力、自身天赋、革新思维等各个方面均有直接关系。通过对邓石如篆书书法风格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引申出更加丰富、深入、多元的书学路数和书法理论,为当今书法爱好者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G].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72.

[3]沙孟海书学院.沙孟海谈艺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参考文献

[1]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G].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72.

[3]沙孟海书学院.沙孟海谈艺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孟云飞转自 《书画世界》2021年第11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