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容 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2024-07-13 12:07: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题图摄影/李星皎   □顾沛

  南开大学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隶属于南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唯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类型的教学团队(其他均为专业课的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中现有7个课程组,开设有以下10门科学素质教育类型的校公共课:“世界科技文化史”、“科研方法论”、“数学文化”、“天文学概论”、“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环境伦理学概论”、“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物理演示实验”。这些课程都在教学团队被批准之前早已开设,大多已经开设10轮以上,受众面很广。

  本文中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就是指这类课程,它们都是理工科教师讲授的科学教育课程,但又不是专业课,而是面向全校的公共课,是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指导和组织下开设的公共课,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公共课。

  一、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阶段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这一命题,长期以来许多领导、专家都有过论述。例如周济部长的《加强人文与科学的融合》,周远清先生的《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杨叔子院士的《身需彩凤双飞翼》,王义遒先生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刘献君先生的《科学与人文相融》等等。

  1.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关于“两翼齐飞”提法的过去和现在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提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针对当时专业教育过窄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以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周远清指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提法“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所说的“时弊”就是当时专业教育过窄和人文教育的缺失。

  因此,长期以来各高校更多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更多开设的是人文和艺术方面的课程。涉及科学与人文“两翼齐飞”时,也较侧重于人文这一翼。在当时情况下,这是正确、必要的。当时教育部比较权威的表述是:“通过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到现在,经过各高校十多年的努力,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相对薄弱的状况逐渐显现。现在的文化素质教育,在继续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同时,我们认为应该更加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翼并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机地相互融合。其实,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为第一生产力的;这是与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一致的,科学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两翼齐飞、有机融合,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例如,科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科学实践中重视思考与质疑、批判与超越、求真与务实的创新精神,都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再如,科学研究中理性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中“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精神,都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这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对学生人格养成,在精神教化上是不可或缺的。

  南开开设的这10门课程,一方面注重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的传授,对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推崇理性思维、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发挥了其他课程难以替代的素质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这些课程特别注重人文的思想精神和思维方法的传授,讲究科学与人文“水乳交融”、“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的融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观,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文化素质教育专家张岂之先生说过:“大学应当具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

  2.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

  科学素质教育课程,理所应当由理工科专业教师讲授,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却发现,组织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相当困难。

  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困难,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困难,一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不够了解,二是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够擅长;客观方面的困难,一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不大,二是承担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对专业教师的“提级晋升”帮助不大。此外,还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理念方面的原因,笔者已经在今年第8期《中国大学教学》上发表文章详细表述。

  事实上,教师开授理工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常常要比讲专业课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果高校的领导不理解这一点,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就会有“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3.南开大学开设的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

  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系列公共课教学团队”开设的10门公共课,特别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从“文化”的视角讲世界科技史,不仅是史实和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推动下,2000年以来该课程成为全校文科所有专业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在向国家精品课程的方向努力建设,2002年课程教材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科研方法论”课程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处理好科研基础、科研实践与科研方法的关系问题。南开多年来开展本科生科研创新“百项工程”成效显著,许多学生反映:“从‘科研方法论’这门课上学到的东西,在‘百项工程’中用上了!”

  “天文学概论”课程,讲述时间、空间上都无穷无尽的宇宙,不但开阔学生眼界,而且使他们自然地把自己短暂的人生与浩瀚的宇宙相比较,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苏宜教授,曾应邀在全校“德育工作会议”上作大会发言。该课程的教材被许多高校采用,并在台湾出版,被台湾高校采用。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以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线,以生物结构与功能为理论基础,以生物与人口、粮食、环境、资源、能源、健康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专题形式,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与技术”的教育,提高他们生命科学的素养。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境伦理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树立生态文明观和科学发展观。

  “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课程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如何一步步地逼近真理;对大到星团、宇宙,小到夸克、电子的物质世界进行探讨,并展现它们的演化和联系。

  加上“数学文化”、“宇宙掠影”、“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等共10门课程,教学团队的这些课程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共同特点是: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2008年5月27日《科技日报》以“南开大学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影响广泛”为题,报道了教学团队及其中8门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向我们咨询:如何开设科学素质教育课程?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下,南开于今年11月9日至12日举办了全国高校“科学素质教育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试图以南开大学开设的10门课程为基础,在推动理工科专业教师开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上做些实事。会议代表普遍反映参加“研修班”收获很大。

  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助力大学生科学与人文素质双翼齐飞

  多年的实践证明,南开这些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科学与人文双翼齐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课堂教学为文化素质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例如“数学文化”课程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开创了以提高数学素养为中心的数学公选课,深受各专业学生喜爱。

  通过选修这门课程,学生既把多年来学习的数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次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数学发展中的规律;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数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数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到社会进步对数学的推动作用,又了解到数学发展对社会文明的推动作用。

  有的学生说,“这门课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领域感受到了‘文化’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品味数学,形成大局观念。”也有学生说,“数学家从定理公式背后走出来,使数学中‘人’的因素得到凸显。例如课上讲的希尔伯特捍卫真理,不屈从权贵的事迹,使我产生崇敬的感觉。这些,赋予了数学人文意味。”

  “世界科技文化史”课程对于某些疑难问题,包括对某些有争议人物(如柏拉图)、有争议学说(如“以太说”)、有争议问题(如近代科学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和有争议“时期”(如中世纪)的重新评价,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和网络上讨论或辩论,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哲学系学生宋斌写道:“许多文科同学过去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经济方面,殊不知科技发展史对于了解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益处。充分了解人类如何拨开层层迷雾,从洪荒世纪发展到火箭和信息时代所付出的汗水和鲜血,十分必要。认识了历史便有了一种责任,多了一份追求,少了一些迷惘。”

  “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科研小组,由教师提供科研课题或者学生自选课题作为“大作业”。学生按照科学研究过程进行学习、实践,完成大作业。结课时,教师总结典型,集锦学生优秀成果,作为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南开教育在线”供学生观摩。同时,提供课堂演讲机会,由学生自己介绍大作业的设计、研究及完成过程,以模拟学术报告形式进行演讲、答辩。这种教学方式深受众多学生的欢迎。目前已有数百件优秀大作业作为教学课件在授课中使用。

  “天文学概论”课程以康德关于“道德与星空”的名言为引导,启发学生对关于“宇宙与人”的哲学思考,影响着他们对人生重大问题的看法。

  中文专业学生王佳楠写道:“一直相信‘人,诗意的栖居’,‘美的’比‘真的’更有价值;宁愿相信月中的玉兔,而不相信环形山。直到有一天,我走进天文学课堂,才发现自己的空间是多么狭小。我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心灵体验到一种极度的充盈,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飞翔。天文奥秘中闪耀的是人类理性的光芒,这种理性的美是感性的美所不可比拟的。”生物系一位学生写道:“我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曾经对人生抱着绝望的态度,有过轻生的倾向。天文课的学习过程中,自然界极致的美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再次燃起了我幼时对大自然的兴趣之火。我必须忘却烦恼,感受豁达,走出疾病的阴影,走向光明的未来。”

  “基础生命科学”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植物分布的实地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张笑梅写道:“老师在清楚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经常联系生活实际,使我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好的了解,而在课余时间带领我们看‘人与自然’,参观自然博物馆,更丰富了我们的视野。希望下学期能够有更多的学生有幸选上‘基础生命科学’这门课。”

  “环境伦理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去天津郊区的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在现场,老师结合自己20多年来的详细观察与研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七里海湿地所特有的动物、植物,以及七里海的保护现状等。学生们都被老师对环境保护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所感动,同时也建立起环境伦理的自然价值观。信息学院学生齐辰感慨地说:“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现状,折射出中国整体自然环境所面对的问题。”

  这些课程的教学,注意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开辟了新的途径。

  2.课外活动为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内容

  这些课程带动的课外活动,广泛多样,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每一轮“天文学概论”和“宇宙掠影”选修课,教师都要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认识星空,考察关于星座、月相、行星运行规律,学习黄道和赤道等基本天文知识。还组织学生去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怀柔观测站12次,总计参加人数约700人。在20世纪我国能见的最后一次日全食时,由教务处和“天文学概论”课组织的南开大学日全食观测队,师生8人赴黑龙江漠河实地观测。物理系学生萧殷拍摄的日全食照片获得全国天文摄影竞赛二等奖。今年8月1日,21世纪中国首次日全食,课程师生经过组织观测,又获得日全食成功观测的成果。

  “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与数学学院学生会一起,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先后举办了4届全校范围的“数学文化节”,既使“数学文化”课的知识学以致用,还丰富了校园文化,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科学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师还结合课程教学举办学术讲座。自2001年以来,各课程负责人每年都应邀在校内外举办学术讲座。如笔者除在本校“南开周末论坛”作讲座外,还受邀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全国七十余所大学为本科生作“数学文化”讲座。李建珊、苏宜教授及笔者在天津科技传播发展基金会、天津市科协、天津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科学传播”系列讲座上作过大型报告。张伟刚教授为南开大学及天津大学的本科生作过多次“科研论文撰写方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科研方法”讲座及报告。苏宜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破解1999年人类大劫难”、“从‘神5’到‘嫦娥’”、“黄道13宫与星座迷信”、“8大行星新解读”、“国际天文年与日全食观测”等多次讲座。李建珊教授在“南开周末论坛”作过“李约瑟问题的多视角解读”等讲座。这些讲座或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课程教师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课题研究。学生按照要求申请立项,获得资助,查找文献,钻研讨论,进行深入学习与科研实践,最后结题、汇报及评奖。学生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实践科研项目程序,感悟科学研究方法、体会创新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如张伟刚教授及笔者分别指导的学生,在我校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中取得优异成绩,几年来获得了“百项工程优秀项目”两个特等奖和5个一等奖,其中1项还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课程组教师也因此多次获得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奖”。

  我们指导的两个学生科研小组先后获准万元以上的资助,承担“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在天文选修课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天文协会于1996年成立。虽然学生会员随着毕业“新陈代谢”,但协会至今兴盛活跃。课程组教师用课程经费为其配备了近万元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及相关设备。协会还利用小型天文望远镜借中秋赏月、观测土星、观看“神七”等时机开展“路边天文”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兴趣,发展个性。有些学生由此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而改学天文,后来考入天文学专业研究生、博士生。南开大学天文协会联合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天文协会,连续举办8届“天津市大学生天文节”,在全国天文学界和天津市科协系统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数学文化”课程组与“高等数学”公共教学部一起,以学生读书报告中的优秀文章为主,组织编辑出版《数学之美》校内刊物,传播数学之美,阐释科学精神,融合人文精神。该内部刊物现已出版4期,每期约有50篇文章。这种方式受到南开学生的喜爱。2006年、2007年,我们连续举办两届南开大学“数学之美”论坛,今年11月底将举办第3届“数学之美”论坛。在“数学之美”论坛3个半天的活动中,《数学之美》论文的获奖学生每人作15至20分钟的演讲,既培养了他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素质,也锻炼了学生的口才,使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这些课程带动的诸多课外活动,成为校园内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有效地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助力。

  三、专业课程教学应挖掘其中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每一专业课程中不但蕴涵着丰富的专业思想,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就看教师是否有挖掘的意识,又如何去挖掘。王义遒先生说,“科学呼唤人文,人文导引科学”。科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将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再上台阶。

  对于各门专业课程中蕴含着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两点,一是要有挖掘的意识,二是要善于去挖掘。我们教学团队中的每位教师,不但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同时也讲授专业课程。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自从在讲授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中注意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专业课程中也能主动去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素质教育素材,实施素质教育;而且这样做之后,觉得更加抓住专业课程的本质和精髓了,课堂也更加生动活泼了;教师自己也有了“教书又育人”的成就感。

  需要特别再次强调的是,这里的措词,不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而是它们的“融合”,这种“融合”是水乳交融、水到渠成的、有机的“融合”,而不是混合的、勉强的、凑合的“结合”;这一点对于提高课程的实际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笔者以为,理想的愿景是: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素质教育的课程,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