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 中国民俗学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研究民俗的方法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 中国民俗学网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 · 中国民俗学网

2024-07-12 02:12: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大众生活文化特性的词语概括,在传统风俗观下,“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强调风土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模式。风俗具有自然与人文兼备的二重性。古代学者的风俗观关注风俗发生的地域性与政治性,对风俗的教化功能有着特别的强调。近代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人们对风俗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认为风俗可以救世,虽然对待传统风俗的态度明显不同。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具有三种特性:一、风俗具有较强的伦理品性。二、风俗具有流动贯注的传习性与扩散性,又有着难于变化移易的凝固性。三、风俗习惯虽然难于改变,但它还是能够移易。当代社会是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传统风俗观有关风俗的理解与评述对于当代社会的民俗文化建设以及民俗学研究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我们的民俗学应该关注现实社会风气时尚的研究,应该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阐释自己对民俗文化价值的看法,区分民俗的善与恶,注意与国家政府合作培育、提倡“良风美俗”,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学术支持。

风俗是自先秦就已出现的文化概念,对风俗的不断诠释,反映了历代文人士夫的社会文化观念。在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发展中,人们关于风俗的理解,变异较小。近代以后,西洋学术开始影响中国,人们的眼界渐开,对风俗的认识日趋科学,但仍基本保持着固有的风俗观念。人们在在翻译英国的“民俗学” 这门研究土民生活习尚的学问时,就不得不从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找对应的词汇,那么风俗是最贴近的专有名词。[②]将风俗变成“风俗学”这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学术名词的贡献。1923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设立了风俗调查会。风俗调查会是歌谣研究会的扩大与发展,在该会的名称上,曾经有用“民俗”还是用“风俗”的讨论,最后因为“风俗二字甚现成,即用作Folklore的解释亦无悖,故结果不用民俗而用风俗。”[1](P15)由此亦见当时中国社会通行的还是“风俗”一词。到了1929年,陈锡襄在《民俗周刊》上发表“风俗学试探”的长文,努力建构一个风俗学学科体系(第57—59页)。虽然陈锡襄在民俗学之外建构风俗学设想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学人注意,但他在继承与发展中国风俗文化研究传统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未来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或许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本文从风俗词语的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古代文化人与近代知识分子的风俗观,以及因传统风俗观所引发的对当代民俗学研究的反思等方面进行论述,注意到风俗在社会文化变迁与社会整合过程中的社会功用。由此引发我们对传统学术文化资源的关注,帮助我们理解在近现代社会民俗学学科建设中人们为确定自己的学术门类名称时所作的思考与抉择。

 

 

一、“风俗”词语的生成

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人们对农业与雨水,雨水与季风的关系早就有真切的感受。季风轮转能使寒暑易节、草木荣枯。风的威力无时不在,风是自然力量,对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生活的古代人们来说,风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人们的生活习性、情感态度。在上古时期,风神受到特殊的崇拜,甲骨文中有关于四方风的记载。人们的生存活动因风而行。所以古人以“风”作为形成地方文化特性的根源,并且在后来直接将地方人民的总体生活形态称为“风”。

在上古社会,地方民群中最能引人注意的是声音言语,以及由变化声调而形成的歌谣。这种“言语歌讴”地方特色鲜明,它受制于地方的自然人文生态。因此人们将其称之为“风”,或者“风谣”。以地域音乐风格、声音特性作为地方文化的表征是上古社会的通常作法,《诗经》十五国风,就是全国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搜集记录。国风的搜集记录,在当时主要是作为政治任务,是一项类似于国情调查的工作,“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2](P328)。这里的“民风”,指的就是由民人的歌谣透露出的社会舆论及其背后的文化心态。

风,除了作为名词性的乐歌外,在古代它还兼有动词性的化导社会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自然特性的延伸与扩大,《说文》“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从虫凡声”,[3](P284)风的原始意义是指春天的气息。[③]春风是柔和的,它是带来生命的新风。风的字形来源于其促动虫类生长的物质作用,“动物曰风”[④],风能动物,亦能化人,《尚书.说命》:“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这里的风即化导之义。

风的教化意义在先秦尚处在萌芽状态,到了儒学昌盛的两汉之际,风的自然性质已全然被借用到社会文化方面。从汉人对古代典籍的阐释解读中,我们就能明确地得到这样的信息,风具有特殊的政治感染力。“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⑤]风成为王者政治教化能量发散的载体,风化、风教、风纪等,都强调风自上而下的教化与导引。“风谓政教所施,故曰上以风化下。”[⑥]当然如果王者不德,其影响同样会扩散到社会之上,“幽公淫荒,风化之所行,男女弃其旧业,亟会道路,歌舞于市井耳。”[⑦]由此看来,在汉代社会“风”具有发散、流行的特点。

俗与风从其使用的范围看,有大致近似的性质。但从俗的原始含义看,俗与风的确有着明显的区别。俗在中国古代有两重含义,一是“习”, 《说文解字》“俗,习也。”[3](165)习原指鸟的飞行练习,用到人事上就指仿效、传习,有延续、习染的含义。俗的这种意义后来延伸为民群的习性、习惯。二是“欲”的含义,俗与“欲”在上古音义相通,俗常作欲解。毛公鼎上有一句话:“告余先王若德,用卬邵皇天,绸缪大命,康能四或(域),俗我弗作先王忧。”[4](P72)这里的“俗”,读为“欲”,导向之意。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再举一例:《礼记》缁衣篇有:“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2](P1326)公元前300年左右的郭店楚简有《缁衣》篇,“古(故)君民者章好以视(示)民欲。”[5](P129)由此确证俗与欲的通用。俗与欲同,就是说俗在古代社会有欲望的含义。后来汉人解说“俗”为人之情欲,即本此意。“俗,欲也,俗人所欲也。”[6](P189)

从上述解释看,俗既是个体的情感与行为,又是社会整体的欲望与习惯。俗相对于风来说,它强调的是其社会表达与社会传承方面的意义。俗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俗,谓常所行与所恶也。”[⑧]这种习惯性的生活有地方性,“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2](P358)如国俗、方俗、土俗等,就在于强调俗产生的地域差异;从古代对“俗”的指称看,俗又有着阶层性与集团性的特点,如世俗、民俗、夷狄野人之俗等。俗在这里有原始、古朴或粗放的意味,开明的统治者往往因俗而治,“以俗教安,则民不愉。”[7](P705)对于中原以外的少数部族,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性,各安其俗。这是先秦人对俗的理解,俗相对于风更强调其社会的特性。

风与俗是古人对一定时空范围下人们生活模式的概括,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⑨]风、俗虽然小有区别,各有侧重,但其指称说明的对象大体一致,因此风俗较早就组合成一专门的名词。风俗是地方文化的表征, “入境观其风俗”[8](P202)。汉平帝为了了解地方情形,特遣王恽等八人“分行天下,览观风俗。”[9](P397)风俗的民间性与地方性得到当时人的高度重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