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鸣】宗教历史中的女性地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男生形象有哪些 【韩凤鸣】宗教历史中的女性地位

【韩凤鸣】宗教历史中的女性地位

2024-07-12 21:3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韩凤鸣】宗教历史中的女性地位

宗教使人类将心灵奉献给神圣者,使人在忘我的、与“神”的亲切结合中走向善和平静;女人一向被认为是具有柔弱、谦让、服从性质的,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宗教的本质,反映着宗教的悲悯和关怀。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妇女对宗教抱有好感,但妇女与宗教的关系一直在动态中发展着,宗教在不断地干预着女性的命运,使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在宗教史上,在某种程度上是屈从的、灰暗的、受到压迫的。直到近代女权主义的兴起,妇女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宗教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曾经历的命运。

一、古代宗教与妇女关系概况

原始宗教的宗教特征是不完全的,妇女的角色和形象也很模糊,一般来说,在母系氏族的文化形式下,由于妇女的重要社会作用,特别是其生育能力,使妇女受到普遍尊重,在宗教中的形象也是如此。由于原始人的经济文化均处于原始的粗朴状态,缺乏缜密的思维和必要的文明手段,他们心中的世界图景是靠原始的情感、想像建立起来的,他们的宗教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特征:神灵崇拜、生殖崇拜、节日礼仪崇奉等等。

神灵崇拜是一切宗教的基本特征,是宗教的核心,古人认为那神圣者是真实存在又是隐而不现的,它们是一切生命的主宰者和秩序的立法者,如果能与神圣者沟通,就使人感受到神圣、智慧和力量。由于古代社会一切皆处于蒙昧的未分化状态,神圣者常常是无性别的,这种无性特征也是原始文化的基本特征,同时是力量、全体、生存背景及其意蕴的特征;神圣者体现在自然界中就是使自然永生,突出表现在生殖力崇拜,这使生殖力的崇奉有了神圣来由。生殖力的神圣性主要体现为打破了死亡的限制,是自然、人类得以永生的母体,也是人类始终可依靠的未来;由于神圣者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一切的意义源泉,人类在古代宗教中生存,便对自己的创造性活动赋予了神圣性,生产劳动、艺术活动、个体生命周期的过渡等,都变得崇高而具有神性,由此发展出许多礼仪、祭祀等生活仪式。这些仪式活动,体现了人类在童年时代与神圣者或宇宙精神时刻结合的愿望,同时也显示了人类宗教精神的无所不在的关照;古代宗教还崇尚出神、占卜等神异能力,出现了专门从事神事的人,许多是女性,她们的能力和活动在古代历史中曾得到过广泛的尊重。神异能力的出现使古人早已认为可能的神圣存在现实化了,从而加深了古人对宗教神圣的崇拜和敬畏,这中间包含着对从事神事活动的女性的崇拜。

从古代宗教的一般特征可以看到,由于妇女具有神圣的生殖力,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神性,所以远古时代宗教出现了更多的女性神,与此同时,在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妇女可以参与众多的社会活动,获得广泛的尊重。与此相关的是,由于生殖力充分体现了女性特征,从而也具备了最充分的神性,所以生殖、孕育以及与此相关的月经也具备了特殊的神圣力量,从而产生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生活禁忌。这些禁忌使女性形象开始有了两面性,一方面是神圣的,一方面是神圣因而也可能是具有毁灭性的。总之,古代宗教中的妇女地位一点也不比男人低,甚至是更伟大和更完全的人,她的重要性的中心是她的生殖力,即是使人类得以永生、因而也使神圣者得以永享的神圣能力。

早期宗教大多是自然宗教性质的多神教,人类在劳动和生存中,把自己的愿望和力量分散地投射到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物上,他们用这种方式解释自然,分享自然,并在异化中获得自我。由于早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性质,相应地作为生活和意识形态反映的原始时代的宗教形象是具有母权性质的,其神圣者是具有母性的或男女兼体的自然神。

随着父权社会的到来,妇女在各民族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最终使妇女沦于社会形象中的从属地位,与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史中妇女地位下降相应的是妇女的宗教形象下降了,父亲神多了起来。从历史上看,妇女的从属形象不是表现为某种明显的生理或心理的缺陷,而往往是表现为比男人多了一些可能是危险的因素,因此,妇女总是被描写为要么比男人好,要么比男人坏的两个极端,就是不能与男人比肩而成为“人”,最终,女人往往还是恶和危险的象征。但一般来说,宗教的平等关怀是不分性别的,或者说宗教在本质上是具有母性特征的,特别是中国道教将这种特征明白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女性平等地位的获得与对女性精神的弘扬。

二、世界宗教与女性的历史关系

1. 印度的宗教与妇女关系状况。早期的印度宗教体现了哈拉帕人和雅利安人宗教混合的特点,婆罗门教依据吠陀,否认女性有追求精神的权利,不准学习吠陀和梵语,使得女性参加宗教活动的自由逐渐受到限制,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妇女也在逐渐丧失权利。由于婆罗门教肯定男优女劣,生男孩被认为是家庭中最重大的事,相应地,生女孩及女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古印度宗教传统中的大女神形象是复杂多元的,她具有非凡的生殖力,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同时又是危险的和恶的,需要天父神的制约;古典印度教认为妇女在转生男人之前不得解脱,而且妇女的解脱修行是通过做忠诚于丈夫的贤妻及劳作来实现的,其命运是阴暗悲惨的。《摩奴法典》的产生使古代印度教妇女低下的地位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无论在“妇女法”还是“夫妇法”里,妇女都没有自由主张的权利,妇女不得参加公共活动,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完全成了男人的附庸。但在印度教里,作为生儿育女的母亲可以获得类似神的荣耀;佛教开阔的胸襟接受各界妇女加入僧团。在教外,佛教认为夫妇双方都有责任和义务,要互相尊重和信任,允许寡妇再婚,等等。但佛教的实际生活中,在教内教外都承认妇女与男人平等,佛灭后这种状况更加明显,教内的妇女有比男性更多的戒律,而教外的妇女则成为诱惑和宗教威胁的隐语;佛教密宗和印度教密宗都提倡性力,认为男女性力的相互作用反映了神圣的宇宙原理,在性力中,女性具有与男性平等地位,但女性往往是作为男性精神进步的工具而给予平等地位的;在密教内部,守贞使妇女逃避到对神圣者的爱里,追求神的完美的庇佑。

现代印度教中妇女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甘地的妇女解放法令没有能完全扭转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现代印度妇女可以得到广泛的受教育机会,但男人仍期望她们是温顺的妻子和生儿育女的母亲。

2. 中国的宗教与妇女状况。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平衡观、“道”的无为尚雌、佛教的平等博爱等都有两性平等的种子,谦恭、守中、讲平衡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根基,在一定程度上有推崇精神母性的因素。儒教提倡中庸仁爱,但在行动中歧视女性,因此,在以儒教为统治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从属地位是合法的。由于这种原因,贫苦的父母就有杀死女婴、变卖女孩、或以童养媳的形式送出家门的,有钱人家或上层社会的女人可以过上衣食丰足的生活,但与农村女人相比缺少更多的活动自由。儒教下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妇女是丈夫的财产,又由于传统儒家的观念丈夫总是忠于母亲的,所以妇女更是其婆婆的所有物,一般来说,妇女如果不是悍妇和善巧者,她一般是家庭的奴仆。出于以上的原因,不育的或没有男孩的妇女的命运就很悲惨,她们往往被名正言顺地抛弃或被冷落,从皇宫到民间都是这样;也由于以上的原因,中国妇女总是想生个男孩,并且倾一切慈爱来维持与孩子的感情联系。

道教特别强调阴阳平衡,认为宇宙和谐、社会太平和心的宁静都以此为基础,特别强调“道”的母性特征,认为“道生万物”、“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把母性的生殖器官喻为天地之根。中国道教中的妇女具有独立的、重要的社会地位,道教认为女子可成仙,道术中就有专为女子修仙的“女丹”法,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可以通过修炼而位列仙班,女仙中地位最高的是西王母,可以与作为男权最高象征的玉皇大帝对话。由于道教对女性的平等尊重,历代妇女都是道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大体从佛性平等的角度认为众生平等,讲“普度众生”,追求众生的全体解脱,比丘尼与比丘得到社会平等尊重,中国佛教的观音形象一般现女身,体现了中国佛教对女性慈悲心的认同。中国佛教慈悲平等观与道教的贵柔尚雌有助于消解儒家对女性的歧视,尼庵和道观是一部分中国妇女追求自由独立的庇护所。

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布的《婚姻法》和新《婚姻法》为妇女平等地位的获得建立了法律的保障,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改革开放后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都以男女同等地位分得土地,妇女在社会许多行业也争得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今天,流行文化也增添了不少女性色彩。但传统还是牢固的,“像个女人”等类似的话还常见,特别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男尊女卑的思想还很普遍,集中表现在都期望能生育男孩,因此对妇女传统的看法并未彻底根除。

3. 基督教的妇女态度。基督教与妇女的关系早就被广泛关注。从《旧约》上看,男女在起源上就显出不平等,男先女后,上帝造女人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男人独居,帮助男人,而且女人是男人的肋骨作成的,是女人使男人堕落,是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禁果然后又让亚当吃了。按照《旧约》,女孩出嫁前是其父亲的财产,出嫁后的地位有所改善,如作为母亲受到尊敬等,但夫权是存在的,如一夫多妻,不育可以休妻等。就《圣经》而言,在耶稣的言行中并没有表现出对男人和女人明显的态度差异,耶稣认为丈夫应该在五个方面善待妻子。但《哥林多前书》中保罗谴责教堂里未蒙头的女人,《以弗所书》中认为妻子要服从丈夫就像服从主,所以对《圣经》中妇女地位问题看法历来是复杂的。教父时期的基督教鼓励独身,保持贞洁被认为是高层次的宗教修养,到了3 世纪,独居清修的人日益增多,女人越来越被认为是宗教修养的障碍:哲罗姆赞美处女;奥古斯丁认为男人应该珍爱妻子的灵魂,但要憎恨她的肉体;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女人是被错误生下来的男性,等等。进入中世纪后基督教堂内女执事的地位动摇了,最后被处女代替。这样,女性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只能去做修女,而随着时间的推进被男性控制的教会加强了对修女生活的监控,修女的生活越来越变得沉重阴暗。

宗教改革中禁止圣母崇拜和关闭女修道院实际上截断了女性向往幸福的道路。路德认为女人不可能成为基督教士,她的主要作用是生儿育女,但也认为男人在许多方面需要女人,性爱具有医疗作用;加尔文认为女人除了可以生儿育女外,还是男人不可少的伴侣,这体现了新教对妇女地位的看法也是矛盾的。19 世纪基督教科学派以父母合一的上帝代替父亲上帝,19 世纪影响极大的卡尔·巴特神学认为女人完全是男人的派生物,各有其特殊作用,却不意味着不平等或性别歧视。近年来天主教和新教的女权主义者在广泛的范围内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抨击圣经及传统教义中厌恶妇女的思想,但女权主义者仍在操有特权的男人们权利控制之下,并且意见不一。目前女权主义者要做的是团结起来,争取政治权利,并积极参与解决一些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4. 伊斯兰教妇女的命运。伊斯兰教出现以前的阿拉伯半岛处于文明初期,重男轻女、一夫多妻等现象普遍。到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妇女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能力,有了较大的社会活动自由。《古兰经》在多方面为妇女权利辩护,认为男女在起源上是平等的,有平等的宗教权利,都要顺从于安拉。伊斯兰教妇女的面纱原是出于保护妇女不受男人侵犯,并没有限制妇女自由的目的,后来作引伸的解释,认为妇女会引起性危险,月经也被认为是疾病和不洁的因子。传统的穆斯林妇女观还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在埃及,伊斯兰教的传入,事实给予妇女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妇女的价值和尊严,如规定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妇女在婚后有支配自己财产的权利,有遗产继承权,有工作权、离婚权、言论自由权等等。但由于伊斯兰教传播地区女性歧视的文化背景,穆斯林政权的男性统治等,这些地区对女性的偏见被圣训化,使得后来不同地区伊斯兰教的实践与《古兰经》中对妇女的态度相去甚远,有些地区的妇女被赶到文化的边缘,蒙面纱制度和深闺制度都流行起来。这种传统一直到20 世纪也没有多大改变,一般来说,伊斯兰教中的妇女依然还应当是贤妻良母,是“怀孕的袋子”和献身的母亲。

总体来看,伊斯兰教的妇女是按照男性的愿望塑造的。到近代,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大众传媒的普及,伊斯兰妇女对自己的命运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变革的进程正在打碎伊斯兰教传统对妇女的桎梏。穆斯林妇女面临着传统与现代西方文化交织中的应变问题,许多方面要她们作出艰难的抉择。

 

(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录入编辑:乾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