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写稿、上稿难存在的五大问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班级问题及解决方法文稿怎么写好 通讯员写稿、上稿难存在的五大问题

通讯员写稿、上稿难存在的五大问题

2024-06-27 17:1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

 

  关于上稿难的问题,是我经常听到基层通讯员经常议论的话题。许多通讯员认为写稿在报上发表是很难的事,他们和我说,你是本报记者才可以“正正规规”地发表文章,我们在报社没熟人,发稿是很难的。我解释说,媒体竞争激烈了,对报纸的要求就高了,也许过去凭关系可以发稿件,现在基本不可能了。特别是中国化工报是行业主流媒体,报纸他也要质量,如果稿件质量不高,这份报纸必然办的没人看,最终就没人买,报纸也不可能有生命力,那么反过来说,通讯员写的质量不高的稿件就很难用上。此时你千万不要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认为在中国化工报发稿这一定是由于别的作者有关系、有熟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报纸正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编辑们可能被迫发一些不得不发的关系稿(当然,这些关系稿编辑们肯定会努力修改到可以发表的程度),但他们绝对不会发“烂稿”,他们会想方设法选发一些高质量的稿件,以提高报纸的质量,从而提高报纸的竞争力。所以,通讯员担心自己没有熟人、没有关系就不能发表的想法是大可不必的,与其担忧这样一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不如问一问自己是否已经真正掌握了写稿投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等等。这才是你应该特别关注的。

  以往,我们办通讯员培训班在谈到写稿上稿的问题时,一般都会强调通讯员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的掌握;写新闻稿 “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亦称“五个W”)的把握;还要讲写新闻稿的标题、导语、主体等结构技巧等等。我认为,了解和掌握这些新闻写作技巧和方法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发现通讯员上稿难还存在一些非新闻写作技巧方面的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作者“不看报”

  我去企业采访,和通讯员、特约记者见面后,他们总是反映上稿难,当我了解情况后发现,我们有许多通讯员作者平时不看报,有的甚至就没有订阅《中国化工报》。我说,这就和搞对象一个道理,你和他从未“谋面”,和他没有“亲密接触”,不了解它,就老是觉得他不钟情于你,哪来的“缘分”呢。写稿投稿就是这样,当你和他“知彼知己”了,双方才能“投其所好”。我认为,你不看报就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近期舆论导向以及当前宣传报道的重点,就不知道这张报纸版式结构、专栏设置、报道风格、出版周期等。你就不知道栏目中又经常刊登一些什么内容的稿件,栏目多长时间出一期,是一周一期,还是半月一期等等,你总是一味不辨方向的埋头“瞎写”,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也是可预见的了。因此,作为一个通讯员,你只有养成多看报、常看报、会看报的习惯,才能从报纸中看出门道来,了解掌握当前报道要点,了解掌握报纸用稿规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写稿之前,针对中国化工报栏目的特点,引导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你就能对哪类的稿件应投哪些版面、应怎样写、有什么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只有你对写作内容和形式作出必要的限制了,写出来的稿件才有分量,在新闻稿写好之后也才能够有的放矢地投递到报纸相应版面、专栏及编辑手中,从而大大增强新闻稿见报几率。希望致力于写稿的通讯员不要辜负单位领导的厚望和组织的培养以及自己的爱好,要多订报,多看报,多分析,为自己多发稿打基础,做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

  二、写稿“难持久”

  谈这个问题,我想到一句话,就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纵观我们身边熟悉的投稿人,如:山西记者站2009年全年上稿80篇以上的白清荣、王若群,还有全年上稿50多篇的闫俊荣,都是10年、20年孜孜不倦写稿,他们的投稿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前一篇被“枪毙”了,后一篇就又投出了。“屡投屡毙,屡毙屡投”最终取得现在的成绩。谈到成功的经验,他们都会谈到 “坚持” 他们是“持之以恒”的受益者,他们都会谈到他们是靠毅力和自信取得现在的好成绩的。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通讯员,写一篇就想发一篇,没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常见有些通讯员起初写稿劲头很大,给报纸写了不少稿件,但是被采用的寥寥无几,因而就失去了信心,或产生了畏难情绪,有的从此甩手不干了。我想说,写一篇就想发一篇是对的,写稿就是为了发稿,无可非议。但是,千万不要发不了就失去信心。我曾经问一位通讯员,咋不见你写稿了?他给我讲,“去年我那么好一篇稿,省里报纸都发了,咱们中国化工报就是不给发,气坏我了,我就暗暗下决心‘再不写了’。”悲哀,莫大的悲哀。一篇稿,就让本来会有建树的他“中途退场”实在可惜。但对于任何一个投稿人来说,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不可能是一投即中,百发百中,不要指望投一篇就发表一篇,要压低期望值,靠一朝一夕,急于求成是发不了稿子的。不论你是喜欢写新闻稿件,还是擅长拍新闻图片,想多发稿就必须学会打持久战。如果你平时写得少,就与版面编辑就缺少联系,也会影响发稿,因为编辑对你的稿有些地方不清楚,或者对你引用的数字的有疑问,一些提法需要商榷等等,你又是初次接触者,那他就可能对你存有戒心,大多不会为了一篇小稿而费劲,如果你多写,至少混个脸熟,会提高编辑对你的信任感。我相信,那些想在投稿上寻求突破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只要你肯吃苦,有信心,又用心了,用不了半年,你就会“入门”,就会“上路”,“入门既不难,深造也能办得到的”。记住那句话吧,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的!

  三、稿件“缺新闻”

  以2009年为例,一年来,山西化工企业的通讯员、特约记者从邮箱、QQ发给我,先让我帮助看的稿大约有60-70篇,这其中我毫不客气地“枪毙”了许多,差不多有80%。因为凭我的写稿经验,如果你写的稿过不了我的眼,稿发到了报社也基本上会是“泥牛入海”不如不发。我分析,通讯员写的被我“掐死”在摇篮之中的80%稿件,存在一个通病,表现为“五多五少”,(一)写企业好人好事的“企业报稿”、“黑板报稿”、“会议稿” 稿件多,贴近化工经济生活,揭示理性经济规律报道少;(二)选题平淡,写企业某种现象的稿多,从现象挖掘本质的深入报道少;(三)写企业工作部署措施完成阶段性任务的稿件多,鲜活的、捕捉新苗头、以小见大的报道少;(四)写企业面面俱到总结性的报道多,新主题、新角度的报道少;(五)内容雷同的多,有新意,有针对性的少。这些稿件一个模样,抓不住什么是重点、难点、热点工作,更不了解企业的新问题、新举措、新经验、新探索在行业中的定位,写作者不善于观察、缺乏思考,不会选取那些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值得报道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使人看了不会受到教育和启迪。

  有时候,我和报社编辑聊天,知道这五多五少,在报社编辑眼里,是非常普遍的。他们每天都在处理这样的稿件,要是换位思考的话,其实这些稿件让他们很厌烦,根本谈不上见报。以前我不了解,为什么别人的稿件能发,而我写的稿件就发不了?甚至还有一种错觉,以为写篇稿件发过去,就是写得不到位,编辑们也会认真看,帮助改。其实,这些想法完完全全是错误的。无论是中国化工报,还是中央其他大报,编辑们的电脑里,每天都会有新的稿件在等着他们,他们根本不缺“五多五少”的稿源。他们没有时间去对你的稿件“精雕细刻”,没有理由为你的稿耽误时间,他们要约更有新闻价值的稿。否则,他就不胜任当编辑。当然,不排除也会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写稿确实的好,但他就是没有被看上,从编辑自身的角度检讨,还停留在“经验型”办报的层面上,对新闻专业理论和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他看问题的角度和自身编辑水平还有待提高,有的编辑在某化工行业,产品知识方面还不够丰富等等,这对稿件质量和报纸水平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机遇很少,只要好稿,一般都会发的,因为报社缺的是“好”稿!

  四、投稿 “少细节”

  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写稿本身,投稿也是通讯员的一项基本功。投稿的“细节”把握好了,通讯员上稿率一定会高些。但我在做记者站长的过程中发现现在许多通讯员似乎还真不懂把握“细节”,不会投稿。所以还有必要强调这个话题,在“细节”方面多说几句。

  (一)要有正确的作者署名

  当你稿子写好后,署作者名也许是常识问题,但还是出了问题。如有一些通讯员在一篇不大的稿件里写上三个以上作者名,甚至图片新闻都会署上两个以上的作者名。相信一个数百字的新闻稿件由三个以上的作者合作的可能性不太大,而一个新闻图片的拍摄似乎也不可能有两个人一起按下快门的。一个小稿子或一个普通的图片新闻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作者名,不但影响报纸版式的美观,也会让人怀疑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对于这类稿件,给编辑增加了处理时的“犹豫度”,还可能就因此影响了你的稿子见报。还有,文章发表时若不愿署真实姓名,可在投稿时注明应署笔名。

  (二)要有详细的联系方式

  作为通讯员给中国化工报投稿,你不论是以何种方式投稿,都需要随稿附上你的详细联系方式。一般应该有姓名、办公室电话(或者手机)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等(也可以提供“伊妹儿”或者“QQ”等)。当然,第一次投稿的,为便于编辑了解你,写一个简单的附言适当地介绍一下自己未尝不可,但要言简意赅,谦虚有礼。

  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认识提供详细联系方式的必要性。首先,编辑在对收到的稿件进行发稿前的编辑处理时,针对一些稿件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或不甚明了之处,会向你咨询,一些重要的删改也需与你商榷。如果我们在稿件后附上详细的联系方式,能方便编辑与你及时联系;其次,如果没有附上详细的联系方式,有一些稿件就可能因为编稿时发现疑问而又联系不到你,只好被改成一、二百字的简讯刊发,甚至放弃不用。报社编辑反映,有一些通讯员发的稿件里连作者名都没署,如果有内容相似的稿件,编辑采用的一定是那署了名的;第三是报社在发送稿费、统计稿件和针对特殊稿件寄出的样报等都需要这些详细的联系方式。

  (三)要有规范的发稿格式和名称

  文字稿发稿时,目前中国化工报报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我们一般采用WORD或者TXT格式;图片稿在发稿时,采用JPG格式,文档大小控制在500K以内,图片长边控制在1000-1500像素就可以了。(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处理比较方便);现在投稿几乎都是网络方式了,电子版的稿件通过电子信箱、QQ等多种方式可以迅速便捷地传递。但我们发稿一定要使文档的名称与稿件名称保持一致,图片的电子版本还需注明作者和图片说明,并使名称与配套文档名称一致等。

  五、发稿“差联系”

  我们有大多数通讯员、特约记者投稿后就认为是编辑的事了,忽略了沟通与联系。比如投稿后首要任务就是在第一时间内与版面编辑老师取得联系,可适时给编辑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是不是需要再作修改等等。这样做一是可以就稿件是否能见报等问题和编辑老师就进行沟通;二是可以及时、准确了解报社近阶段编辑方针和用稿方向,为提高稿件命中率打下基础;三是可以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有针对性的写稿,迅速提升自己的写稿水平。因此,作为一个通讯员,一定要认真研究报纸,研究它的版式结构、专栏设置、报道风格、出版周期甚至编辑部的人员构成、编辑姓名及联系电话等。还要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强调多联系了,稿件就可以给各个版面编辑一稿多投。

  以上是笔者作为一名从基层通讯员到记者站站长从事新闻通讯报道和记者站通联工作20年在写作中和管理中的一些小小体会,虽然对通讯员投稿难感触颇深,但也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希冀共同商榷。

新闻报道http://www.xwpx.com/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