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在的贫困标准是什么样的 《新闻调查》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新闻调查》决胜:最后的贫困村

2024-07-15 05:57: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闻调查》决胜:最后的贫困村——大凉山 中国新闻来源:央视网 2018年02月12日 18:43 A-A+ 二维码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微信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新闻调查):在四川省大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一个个村寨分散在重重高山深谷之中。凉山独特的地理地貌,让道路建设变得极为困难,交通闭塞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大山深处的村民而言,交通只是走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道难题,语言是更大的障碍。不少彝族村民从小生活在纯彝语环境里,很少有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机会。语言的障碍,教育的滞后,让他们很难顺畅与外界交流,也让传统彝族社会难以追赶现代发展的步伐。  工作人员:再走一点,再走一点,好,可以了。  这辆看上去已经上了年纪的依维柯货车,在凉山州昭觉县,可以说是在各个农村最受欢迎的一辆车了。现在正往车上搬的大箱小箱,是进村放电影用的设备。昭觉县农村电影放映队是1958年成立的。工作就是轮流到全县两百多个村子放电影。  近年来媒体广为报道的悬崖村就是昭觉县的村子之一。由于几百斤重的设备实在没办法弄上悬崖村,电影放映队几十年来还没到过那里。今天他们要去的村子就在悬崖村对面,是龙沟村的普尔社,2017年10月刚通公路。  记者:原来这个路什么样?  徐超:原来是泥巴路,烂得很。  记者:这个交通在这儿算是困难的吗?  吉克拉诺:好的了,这个算好的了。  记者:这就已经算好的了?  吉克拉诺:原来那条路就像这条一样的。  记者:像哪条?像这个小路一样?  邵贤刚:就是这样子的。  记者:那个时候全程到村子里都是这种泥路?  邵贤刚:对,一下雨就走不成,泥石流。  记者:泥石流啊?下雨的时候你们说会有泥石流是吧?  邵贤刚:有,经常有。

  四川省大小凉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一大原因就是交通条件极度落后。一个个村寨分散在凉山山脉的无数高山深谷之中,这样的地理条件下道路建设难度极大,成本极高。交通困难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经济落后又使得缺乏资金去改善交通,形成恶性循环。直到最近几年,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力度空前,这种情况才发生改变。凉山启动“交通大会战”,计划到2018年底,全州所有乡镇要通柏油路,所有村要通硬化路。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往高山村寨的公路,几乎都是这两年才修起来的。虽然有些路段还没有彻底整修完工,高海拔地段时常大雾弥漫,路面结霜,只能小心地低速行驶。但对电影放映队来说,这已经是有史以来最好走的时候了。过去要到不通公路的村寨去放电影,全靠走路翻山越岭,设备只能靠人背马驮。  穿过大雾,放映队到达了这个云端上的村庄。过去路不通时,县城到普尔社70多公里得走一天。今天车到这里用了两个多小时。

  电影晚上才放,但已经有村民早早来围观了。普尔社共49户280人,其中人均年收入在302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23户96人,是一个典型的高山贫困村。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目前留在村子里的主要是老人、女人、和孩子。这里海拔2300米,和悬崖村隔着古里河谷遥遥相望。   记者:在哪儿看得最清楚  说铁金星我们往这边 往这边走  记者:哪个是  说铁金星:看到没有 那儿。站在这儿这个位置就能看到。  记者:哪个是啊?  说铁金星:看到没有,那儿。  记者:那片坝子就是悬崖村是吗?  说铁金星:坝子就是悬崖村。这个村子海拔是2300多(米),悬崖村才1800(米),所以就相当于对我们来说,悬崖村真正是在半山腰上的。你们看那儿……  记者:来了个鹰。  说铁金星:我们经常看到。特别的多。  记者:这个高山鹰飞得是方便,人走就不方便。  说铁金星:对,鹰它自由翱翔,我们就还要硬是爬山越坎的。  在这种只有鹰能自由往来的地方,先把路修通,是改善人们生活的先决条件。按照昭觉县的脱贫攻坚计划,这个村2017年主要是通路,然后2018年才能启动住房、产业等方面的扶贫工作,所以目前居民的生活状态和过去还没有太大改变,房屋还全都是自家盖的土坯房。  记者:这哪一年修的房子啊?  彝族老妈妈:都记不清多少年了。  说铁金星:她记不清楚了,20多年怎么都有了。而且你看她们家是这种,上头是搁着石头压着木板的。  记者:是这种石头木板房。  彝族老妈妈:记者是住在哪里的?  说铁金星:北京,中央电视台记者。  彝族老妈妈:住在北京今天回不去了吧?  说铁金星:她说的是,你们从北京来,今天晚上回不到北京了吧。  记者: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北京离这里到底多远,在老一辈村民的心目中,或许和昭觉县城也没有太大区别,反正都是很远的地方。不少人就在这高山上种地、养牛养羊、生儿育女,就这么过了一辈子。公路不通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不便,也阻断了许多东西。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彝族人口超过98%,绝大多数村民从小生活在纯彝语环境里,很少有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机会,如果没有人翻译,我们和他们都无法听懂对方。  记者:你好你好。  妈妈:你好你好。  记者:干啥呢?搬梯子干啥呢?  在走访中,我们只遇到了一些寒假放假在家的孩子,还有少数出去打过工的人会一点汉语,但还是没办法深入交流。  吉色布火:吃一点饭吧。  记者:您会说汉话?  吉色布火:汉话嘛,一句话懂得了,一句话不懂。  记者:在什么地方学的?  吉色布火:打工。  记者:你在什么地方打工?  吉色布火:我在山西。  记者:山西,在山西打什么工?  吉色布火:在矿上。

  吉色布火的经历,在中年彝族男子当中有一定代表性。他曾经离乡去打工,但由于语言不通,也没学过技术,只能找到开矿、高空架设电线等最苦最累的体力活,收入微薄,最终选择回乡。靠种地和养牲畜虽然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但农产品运不出去变不成收入,他现在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  说铁金星:首先一个你要懂汉话;第二个,你的文化,你最少要小学毕业。我们这个村子现在六十岁以上的,真是全文盲的那种  记者:三四十岁的呢?  说铁金星:受过教育,但是他小学没毕业,就是写自己名字都很困难。  汉族也有交通不便的贫困乡村,但彝族乡村还多了一个语言不通的问题,双重障碍使得这里的乡村和外界隔绝程度更高,社会发育严重滞后。上世纪50年代国家曾在这里开展扫盲,此后学校也推行双语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不足、语言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原因,效果很有限。以昭觉县为例,目前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4.4年。2000年左右全国就已经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但这里是到2007年左右才真正开始普及。吉色布火家的两个小女儿,现在就正在上学。  记者:几岁了?  吉色克洛:我十八岁了!   记者:哎呀,没看出来你。

  在拍摄当中,小女儿吉色克洛忽然做了一个我们没有预想到的举动。  记者:这是学校的衣服啊?好漂亮。  大女儿吉色日西再次出现时,也穿上了一件红大衣。  记者:红衣服好看。上学要穿这个是不是啊?好看。  不难体会到,她们是希望在镜头前,穿上自己最干净漂亮的衣服。你也能感觉到,面对外来的我们,她们有许多的好奇和交流的愿望。在我们和爸爸聊天时,两个小姑娘经常会插几句嘴,还不时伸出手来碰碰我们的手。  记者:将来这个小娃娃,两个女娃娃打算让她们读书读到啥时候?      吉色克洛:你好。  记者:什么意思啊?是玩游戏吗?  吉色日西:你好。  记者:这是老师教的吗?你好,这么握,来,你好。  记者:在学校有没有看过电影?  吉色克洛:电视啊?  记者:电影。  妈妈:看过的。  记者:看过啊?  吉色克洛:看过。电、影。  放映员:(今天)早一点煮饭吃,早一点把饭吃了就来看电影。今天在这里我们要放电影,快点把饭煮了,快点把饭吃了就来看电影!

  天还没黑下来,村民们就早早就聚到了放映场地。按惯例,放电影前会先播一部彝语科教片。今天播的是关于农村环境卫生的。虽然还不是电影正片,但村民们也都看得聚精会神。  今天的正片《战狼2》开始放映了。一般到村里放的电影都会由凉山彝语电影译制中心配音成彝语,《战狼2》由于是新片还没来得及翻译,但这也并不影响他们看得目不转睛。  从这一张张脸上,你不难读出新鲜的信息和知识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也是因为他们接触到这些的机会实在太少。晚上这里气温接近零下十度,但在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放完之前,没有人会因为怕冷而离开。  侯远高:入户!三个组,每个组去一个社。

  侯远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这位出生在凉山的彝族知识分子,对凉山的贫困问题有深入的研究。从2005年开始,他就致力于在家乡开展儿童救助、妇女就业培训等公益工作。最近,他正在凉山带领团队做一个儿童生存情况调查。我们来拜访他时,他正在发火。  侯远高:你的任务第一件事是入户调查,不是让你做访谈!(挂电话)来来来,不好意思。  记者:我也不好意思。您这是正好有事儿是吧?  侯远高:对,三个调查组有两个在越西(县),一个组在这里。  记者:刚才是出什么事了,我看你挺生气的?  侯远高:昨天入户,进村以后本来马上就可以……前天他们就进村了,昨天都还没有开始做入户调查。  对于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侯远高心情是急切的。今年,他的团队也将参与政府的精准扶贫项目,普尔社的贫困户住房改造就将由他的团队来组织设计和建设。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就是打破这里的封闭,提升人们的素质。  侯远高:精准扶贫要做的核心的还是改变这里发展的条件。  记者:发展条件包括哪些?

  侯远高:交通、医疗、教育这些硬件东西。就是把凉山的和外面的连接起来。很多村民不知道电脑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奥运会,连最基本的这些现代信息他们都不知道,这才是凉山发展最核心的问题。  记者:你觉得是最急切需要解决的?  侯远高:对,知识信息传播不进来。我是在县城长大的,接受了完整的教育,所以说和乡村就不一样。  记者:早先的时候并没有往乡村这个地方来倾斜,各种资源?  侯远高:对,这是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缩影。

  这里是西昌,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这座彝海结盟纪念碑下的城市,如今因为卫星发射基地而全国闻名。单从国内生产总值看,2017年凉山州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名第九,并不算落后。然而,城乡之间,平原和高山地区之间,差异是巨大的。昭觉等凉山腹心地带的区县,和西昌相隔不过一百多公里,面貌却像是相隔几十年。  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脱贫攻坚战要解决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近几年,国家投入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的资金力度前所未有,2020年,公路要通到这里的每个乡村,这对于凉山未来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不过,修路之外,还有更难的工作。怎样才能铺好一条路,让信息和知识真正到达这里的人们,让长期封闭的彝族乡村真正走向现代社会,无疑是比打破交通的封闭更艰巨的工程。  这里是凉山州电视台彝语频道,工作人员们正在用彝语给电视剧配音。  配音员1:你真的想给大唐经书的话,不就直接派一个人送去就完了嘛。如果你真想送,我也可以帮你送去。

  凉山州电视台1992年开播,到2009年专门开设了彝语频道。现在频道共有29个工作人员,都是彝族人。他们不少人就出生在贫困山村,对于彝族乡村对信息的饥渴,他们有着切身的感受。  记者:你家在什么地方?  罗洪木呷:这个不是有座山嘛,在山的后面,西昌那边不是有座很大的山吗,翻过去。  记者:也是在农村这个环境是吗?  罗洪木呷:我父母还在老家呢。  记者:你们小时候是不是可能也没有什么渠道能够知道外面的这样的一些信息。  俄木阿鸿:没有,后面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家里面好不容易买了个黑白的电视机,当时我们稍微读了一些书,十句里面有两三句是听懂的,特别入迷的时候,父母亲或者是大哥拍你一下,讲的是什么,那个人怎么哭了,很烦。因为他们听不懂。  罗洪木呷:那时候是锅盖嘛,信号又不好,冬天(派)一个人在外面,(天线)扯过来扯过去的。现在说起来很好笑,但太艰苦了。  除了自办栏目,为了想让彝族乡亲们能看懂好看的电视剧,他们开始自发地给电视剧配音。他们只是普通的编辑、记者、摄像师、录音师,都没有受过专业的配音训练;一个小配音间,一台电脑,一支话筒,配音的条件也堪称简陋,但他们的工作却充满热情。然而让他们觉得特别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各县城和县城周边的村子有条件接收彝语频道,真正信息特别匮乏的高山地区还收不到。  加拉巫沙:因为光纤只能到县城,真正城区的人他不需要这个节目,需要节目的都是在区乡,都是在山村,这就是现在的困惑。绝大多数的山区老百姓不会汉语的,电视机接受的信号是上星的信号,他就是看个热闹,听懂够呛。

  目前凉山的很多贫困村已经实施了“户户通”工程,但凉山的地理条件如果要通有线电视成本太高,使用的是卫星天线锅,只能收到上星节目。  格尔雅宏:我们有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是,你有什么需求,当时大家填出来就有,看彝语频道。

  格尔雅宏2015年从凉山州政府办公室来到谷莫村担任第一书记,主抓脱贫攻坚。按昭觉县的工作安排,全县191个贫困村,将分为几批依次攻坚,谷莫村是一个计划到2018年底脱贫销号的村庄。凉山州贫困村的退出标准是“一低七有”,即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道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贫困户脱贫标准是“一超六有”,即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现在,谷莫村公路已经通到每个村组,住房改造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基本完成,村集体成立了种养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核桃种植、养乌金猪等产业,去年村人均收入达到8499元。格尔雅宏告诉我们,按标准如期脱贫在他看来不是问题,但脱贫之后要保证不再返贫,还需要长远地持续下功夫,特别是对有些看不见的东西。

  格尔雅宏:看得见就是我们的水电路建起来了,看不见我们的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好,生活方式也好,也是还在一种以前比较闭塞的那种状态。要变化的话,应该说是难度是比较大的。  广播:家家户户要保持整洁,村上的各家各户要互帮互助……

  针对凉山州贫困的特点,州委提出了一个目标,叫“四好”创建。除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还要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针对这个目标制定了3579工作模式,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5是指红白事宜、生活用能、厕所文化、餐饮习俗、个人卫生5项革命;9是指9件实事,例如为每个村配备一台公用洗衣机、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一套洗漱用品等等。这些工作也被作为考核扶贫成效的重要指标。  侯远高:因为使封闭教育落后确实导致很多现代生活的基本知识,包括卫生常识都不懂,确实他知识匮乏的程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包括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概念。比如说婚姻方面,有很多是违背了婚姻法的。健康文明知识的普及都要靠这些工作来做。

  按照彝族传统,冬季意味着粮食入仓,牛羊肥壮,因此婚礼大多在冬天举行。在凉山期间,我们就遇上了好几次婚礼。婚礼是这里的人们非常重视的大事,近十多年受到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出现了不少家庭因此致贫的现象。一是男方要送高额彩礼,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一些贫困家庭为婚事借债,难以承受。二是大操大办,一次宰牛杀羊多的可以达几十头,传统婚宴主菜是大块的坨坨肉,吃不完分给客人带走,造成很大浪费。引导村民更新婚丧嫁娶习俗,是目前凉山各地都在做的工作。

  这是在谷莫村我们遇到的另一场婚礼。凉山州要求每个村都要建一个文化坝子,配备一套专门的炊餐具,婚丧嫁娶必须统一到坝子来办,由专门厨师做炒菜,坨坨肉改良成小块,要养成用桌椅和餐具的习惯。谷莫村还通过村规民约,约定婚事总花费不得超过12万元。这类涉及移风易俗的问题,村两委会请家支头人、德古等彝族乡村社会中有威望的人一起做工作。洛比尔吉是谷莫村的德古,德古在彝族乡村就像是民间的法官,村里人有纠纷都会找他排解。谁能做德古和家庭出身、经济条件没有关系,而是看谁德行优秀、处事公道,自然而然成为德古。在和老人交谈时,我们也感受到他的通情达理。68岁的老人虽然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却非常认同知识的重要,希望现在村里的孩子都能好好读书。  洛比尔吉:像我只读过小学第一册,深感遗憾。所以我现在不懂汉语,有些后悔。如果孩子们既学了汉语知识,也懂得了彝族传统美德,这一代人将是特别厉害的。  格尔雅宏:若是这帮孩子长大了之后,见多识广替代了德古的地位,你会怎么想?

  洛比尔吉:我特别为这样的结果感到欣慰。他们有了知识文化,遵纪守法就能排解矛盾纠纷。我倒希望这些孩子们有一天反过来教育我,长大了他们如果能对我说“爷爷,你是个大笨蛋”,我会高兴的。  在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中间,这里的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对知识的需求。每隔十天,是各个乡赶集的日子,这样的集市,是不少老一辈村民到过的最远的地方了。  记者:我说话您听得懂吗?  老人:彝语(听不懂)  年轻人:我们买他的牛。  记者:多少钱啊,这个卖?  年轻人:四千。  记者:四千?  年轻人:值不?  记者:值不值,我不懂。

  以前的彝族传统社会,自给自足和物物交换是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少商品意识。当外界商品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人们逐渐接触到了外来文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带来了对现金的需求,青壮年开始出门打工。然而,过去他们的观念和素质受制于环境的闭塞、教育的缺失,当猛然走进差异巨大的外部世界,很难找到他们想要寻找的东西,反而遇到了诸多问题。  侯远高:凉山社会文化变迁转型来得太猛烈了,教育啊,各方面的准备都没有。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凉山的问题,社会问题也好,包括疾病的传播也好,都是因为这个。

 上世纪90年代,毒品问题和由此带来的艾滋病问题,成为凉山乡村的一场劫难,原因正和知识信息的缺乏高度相关。当时青壮年刚刚开始进城打工,恰逢金三角毒品进入中国,穿越凉山的成昆铁路沿线正是当时毒贩运毒的一条要道。当二者相遇,其中一方毫无知识和防备,演变出的是一系列不幸。  阿木约补:在外头的时候,就沾染了海洛因。因为对这个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那么觉得它就是时髦的一种东西。而且带回来以后呢,彝族人他本来就是一个有酒同喝、有肉同吃的一个民族,就在亲戚或者朋友之间,迅速地蔓延开来。  记者:他是把它当作好东西是吗?  阿木约补:对,当时就是把它当成好东西了。  当不少人青壮年身受其害,家破人亡,人们才意识到毒品的危害。它也带来失依儿童、贩毒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让本就贫困的乡村雪上加霜。经过多年的打击、宣传、医疗支持,毒品和艾滋病的伤害终于得到遏制,但禁毒防艾仍然一刻不能放松,这也是凉山扶贫攻坚中额外的一个艰巨任务。  阿木约补:毒品不除,难以小康,是脱贫攻坚的前提和保障。打击是一块,以后的帮扶也是一块,但是从根本上,一定要把这个宣传教育做到位,避免再产生新滋生的吸毒人员和艾滋病人员。

  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持,让知识和信息终于有了更多渠道,能够到达这里的乡村。这究竟有多重要,既在乡村生活过,也了解现代社会的彝族人感受最为深切。扶贫攻坚开展以来,彝语频道新办了一档重点节目《科普苑》,介绍农业技术、种养知识。虽然目前能看到的地方还有限,但县城周边农村人们的反映,让他们感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俄木阿鸿:有些节目我们是分着第一期第二期,他们就说第二期什么时候放呢?  记者:他们真的想知道后面怎么做吧?  俄木阿鸿:想知道后面的,这个鸡蛋应该怎么孵呢?  罗洪木呷:太需要了,现在脱贫攻坚这块,你直接给物质上的不够,远远不够。文化思维上是一辈子的,物质是一时。  记者:你说太需要了。  罗洪木呷:太需要了,可以相当于改革开放一样。对于我们彝族来说就是开放,对外开放。  记者:你觉得他们现在看到,就像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接收到很多信息一样那种感觉是吗?  罗洪木呷:对,就是一样的,就是那个感觉。

  晚上七点,四开乡的农民夜校准时开课。今天授课的内容是彝族传统道德格言。看着这个课堂,会让人格外感到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让这里的孩子们从小拥有学习的资源,他们才不会再重复父辈今天的艰难。而要改善凉山地区的中小学教育,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比很多地区更为特殊。  向维是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自愿报名到凉山来支教三年。刚来这里时,看到的许多情况让她感到惊讶。

  向维:他们的成绩,因为成绩这边的平均分偏低。特别是在小学低段的时候,因为他从彝语转换成汉语有一个过程。他们的平均分,一个班的平均分可能是十几分。  向维这样的支教老师只能教已经有了汉语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低年级必须是本地老师用彝汉双语讲解。即便如此,对于入学前没接触过汉语的孩子们来说,难度仍然不小。  记者:一年级听不听得懂?  男生:听不懂。  记者:几年级的时候,慢慢地能听得懂了?  男生:三年级。  和汉语环境里长大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语言基础完全不同,但却要学习同样的内容,效果肯定有差异。  朱金华:小学一年级语文有拼音,有识字,老师花时间基本上把拼音讲完之后,都差不多期末考试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讲这个词。他起点就低了,一年级落一层,一年级落一层,到初中之后,就实在相差太远了。  去年昭觉县初中毕业生近1万人,只有6000多人达到高中入学分数线。而由于昭觉县只有两所高中,只能提供3000多个学位,实际最终能上高中的只有3000多人。可以说,这里的教育面对的除了贫困地区的一些共性问题,还有本地区特色的特殊难题。  吉色方森:所以我们现在提出来是抓两头、带中间。抓两头就是一个是学前教育,一个是高中这个出口。  记者:为什么说要抓两头?  吉色方森:义务教育阶段如果没有学前教育做垫底的话,它的这个门坎太高了,不懂汉语的彝族孩子他爬不上去。另外一头就是高中是个出口,本民族地区的孩子因为他的基础很差,所以他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的综合素质,他可能就是我们汉区的小学毕业的综合素质,再有三年的高中教育,那他就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了。  歌声:手拿小牙刷 ,张开小嘴巴……

  在每个村子设立一所幼儿园,是凉山州近年来的教育扶贫重点举措。每所幼儿园配备一到两名会彝汉双语的辅导员,一是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具备汉语基础,二是培养一些基本的生活习惯。高中阶段,除了新建高中增加接纳学生的能力,一个重点举措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行“9加3”教育模式,免除学费以支持初中毕业生选择职业教育学校,培养就业技能。  吉色方森:以前教室里边可以坐40个孩子的地方,只有十来个孩子。现在满满当当的,百分之九十几的孩子都愿意回来读书。  记者:我们的资源能不能够满足他们现在的需要?  吉色方森:就是这个问题,还不能满足这块,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积累的问题,改变并非一日之功,但这是必须持续去投入的工作,对每个孩子来说,多接受一点教育,就能多一点改变。  向维:为什么我自己愿意来做这件事呢?就觉得蛮有希望的,你教了这一代,也许他成绩没有多大的提升。可他如果多学了一点,他再成家的时候,他就可以多教他孩子一点,他孩子再多学一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影响就会是越来越大的。  教育改变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变成一颗种子。在凉山遇到的人和事,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点。

  阿牛阿呷是彝绣非遗传承人、服装设计师,现在正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这次和清华大学非遗研培项目组来凉山考察彝族服饰。阿牛阿呷出生在昭觉的贫困乡村,她说自己正在做的很多事情,是为了实现心里的一个目标。  阿牛阿呷:我的目标就是让像我妈妈这样的,不懂汉语,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就在村子里就可以挣钱。几乎每一个农村妇女手工都特别好。所以我就想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在阿牛阿呷小时候,很多家庭都不送女孩上学,大多数女孩的命运,是帮家里干各种农活,到十几岁早早就定亲嫁人。能得到读书机会,是阿呷记忆中一生的幸运。  阿牛阿呷:刚好我家离村小特别近,我就抓着教室的窗户,坐在窗台上。老师一看见窗台上坐着一个小姑娘,就把我叫到教室里去上课。  记者:家里支持吗?  阿牛阿呷:我是很幸运的。家里面犹豫要不要让我去读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师来到我家里,说服我的父母亲。  阿牛阿呷后来考入西昌学院学习美术教育。从小和妈妈学习的彝绣手艺,结合后来的学习,让她在彝绣专业上有了独到的造诣,开始选择往彝族服饰方向创业,她的公司也为彝族绣娘提供就业机会。  近几年,阿呷和妇联合作正在做妇女居家就业示范项目,让农村妇女能在家接手工订单增加收入,还和凉山农校以校企联办的形式创办民族织绣专业,面向贫困家庭的彝族女孩招生,农校对这些学生学费全免,她的企业则无偿提供师资教学,并联合公益人士为学生提供生活补助。  阿牛阿呷: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我给很多像我当初十几年前当初我一样的希望能有个学习机会的小姑娘们,提供一个机会,也是挺好的。  阿呷这次和清华大学项目组来考察,希望为传统彝族手工和现代专业设计搭上桥,探索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如何从本民族、本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中挖掘内生动力和价值,其实是目前整个凉山州乃至全国扶贫攻坚工作中,一个严肃的大命题。乡村振兴是当下国家提出的重要战略,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前提和基础。它要求脱贫工作必须真正拿出绣花工夫,去发现和激发乡村内在的价值,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吉色方森: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弊的地方说不定也有一些利,我们怎么把短板转化成我们的特点。一方面它就是阻隔了我们对外界的那种交流。从另一方面,它也客观地保留了一些彝族的一些语言环境、民族文化,在现在一个大旅游的环境之下,它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资源。

  现在,凉山州除了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劳务输出等路径扶贫,也计划发挥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发展旅游业。署觉洼五村是规划中的彝族旅游示范村之一。这个位于谷克德湿地核心地带的村庄海拔3000多米,这在过去对当地人来说,仅仅意味着交通不便,气候苦寒。但是,当基础设施畅通了,这个海拔独有的风光,就有可能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记者:像将来要是有旅游的人进来了,你打算做一点什么?  孙子比惹:客人在这里耍,一起走到山上耍去  记者:你说一起跟他到山上,那是做向导吗?  洛尔加沙:向导的意思,他就是说向导的意思。  记者:你刚来的时候,这个村子是什么状况?  洛尔加沙:我也是2015年底来的,也是冬季。从乡政府到这里来靠走路,我走路要走一个半小时,我才能到这儿村上来。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入了以后,一天一天在变化,心里非常高兴。  记者:要是这将来这儿真的发展得挺好的,算不算这辈子干了一件大事?  洛尔加沙:那肯定的。我们彝族的家族之间都是互相有联姻的。你和他们以前不认识,摆谈一下我们家族关系之后,都是亲戚。然后在这里搞扶贫工作,就是相当于为我自己家人做工作,只是说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一点现实的问题。  到去年年底水电路等基本设施已经通到了这里,现在村民们正在等待新居建设,按照规划,这里的新居既要满足安全和现代化的功能,也要保存彝族村寨的传统风貌,昭觉县正和设计单位同济大学一起推敲方案。  侯远高:我有一种观点,就是越落后的地方、越偏远的地方越有发展的后劲。  记者:为什么这么讲?  侯远高:在这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方,恰恰我们可以做新的文章,恰恰可以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恰恰可以找我们怎么样去尊重自然和文化这样的一种方式,这样才能变成具有内在活力的东西,不是从外面移植的一种方式进来。

  当早晨的阳光拨开笼罩村庄的浓雾,高原湿地的美在我们眼前显现。每年春天,这里漫山遍野是索玛花海;秋天,则是另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按照规划,原住民的村庄将融合在景区之中,成为这里的旅游更长远的魅力之源。封闭千年的大凉山,改变正在进行时。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时当下,许多人正在为了这个答案而努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