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

2024-07-15 22:14: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引 言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55×104 km2)[1]、喀斯特发育最典型、人地矛盾最尖锐的喀斯特连续分布带,中心位于贵、滇、桂为主体的岩溶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这里集中了全国近50%的贫困人口[2],贵州和广西两省88%的贫困县位于石漠化地区[3]。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具有隐蔽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地土壤侵蚀问题尚未引起广泛关注[4,5]。在人口超载和社会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加剧,石漠化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显。20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5,6],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土壤侵蚀特征、现状及其分级标准,土壤侵蚀成因及其治理措施以及比选适宜方法定量评价侵蚀量等。

2 西南喀斯特地区侵蚀特征

由于控制侵蚀过程的主导因素显著不同,区域间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过程、水土流失导致的环境问题也必然存在差异。按照自然环境特征和水土流失特点,水利部将全国分为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高原区、西北风沙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西南石质山区和青藏高原冻融侵蚀区。最新水利普查结果显示,目前西南石质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6.12×104 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7.93%,并且该地区侵蚀程度为强烈及以上的面积占比高出全国平均值5个百分点[7],也就是说,西南石质山区不仅水土流失面积大,而且侵蚀程度非常严重。在西南石质山区,一旦土壤流失导致土地石漠化,进行生态再修复十分困难。因此,掌握该区土壤侵蚀环境和侵蚀方式特殊性,从控制侵蚀关键因子切入,预防或缓解水土流失,对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十分重要。

2.1 自然环境特点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2.2 土壤侵蚀特征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与其他侵蚀区相比,碳酸盐岩表层多孔隙,下覆基岩发育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由于特殊的空间二元结构,喀斯特地区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并存[17,18],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流域汇流输沙过程;喀斯特地区多非闭合流域,区域产流汇流与输沙过程极为复杂,侵蚀因子监测与量化难度大;土壤侵蚀模数虽小,但土壤资源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危害更严重、治理恢复更困难。因此,在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评价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

3 不同空间尺度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水土流失规律在坡面尺度、流域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国外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较少,国内学者在坡面侵蚀规律和模型估算、小流域产流产沙过程模拟、河流泥沙时空变化规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这些成果对认识和评价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关心重点不同、研究起步较晚和影响因素复杂等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机理研究基础仍很薄弱。

3.1 坡面土壤侵蚀

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山高坡陡、土壤浅薄、壤中流发育、下覆基岩类型及构造复杂等特征,这些自然因素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整体而言,喀斯特坡地土壤产流产沙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与其他侵蚀区相比,黄壤坡面天然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小于黄土坡面和紫色土坡面[17,19]。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0.11p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采用径流小区、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示踪技术等研究了喀斯特坡面产流产沙规律,对土壤侵蚀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评价,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目前尚未观测砾石出露坡面产流产沙规律及其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另外,由于喀斯特山区坡面空间异质性强,点上的研究成果适用性不强,如何将坡面土壤侵蚀规律推广到流域、甚至区域尺度将成为该地区今后土壤侵蚀研究的难点之一。目前在坡面侵蚀规律研究方面主要受实测资料缺乏的限制,今后需要针对喀斯特地区地貌特征和土壤条件等差异,强化小区监测工作,积累具有时间和空间可比性的产流产沙资料。

3.2 小流域侵蚀产沙

与坡面尺度相比,流域尺度土壤侵蚀方式和过程更为复杂。就土壤侵蚀方式而言,坡面土壤侵蚀以面蚀为主,而小流域土壤侵蚀方式多样,除面蚀外,还包括沟蚀、地下漏失、重力侵蚀等;流域产流产沙过程与汇流输沙过程共同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和过程。

埋桩法、沉沙池监测、沉积量测量法是简单易行的量测流域土壤侵蚀传统方法。彭建等[36]应用埋桩法计算得到花江示范区板贵坡1999—2000年平均侵蚀厚度为0.87 cm,谷坝监测得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8.22 t/(km2·a),沉沙池监测得到牛场坡顶坛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5 t/(km2·a)。埋桩、沉沙池以及沟谷谷坊等方法考虑了当地特殊的喀斯特环境,值得推广和借鉴。沉积量测量法通过土壤沉积厚度和土壤密度计算得到土壤沉积总量,再根据侵蚀面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该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计算简便。谢良胜等[37]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麻窝山岩溶盆地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与USLE所得结果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性,在无资料、无测站、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比较适用。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在实际水土保持工作中,常将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但目前尚未在岩溶区流域尺度上建立起较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连续高精度的小流域实测资料不足,导致对流域尺度水土流失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3]。小流域与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存在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小流域存在沟道侵蚀和地下漏失,两者数值差异很大且产流产沙不同步,坡面径流小区资料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流域产流产沙特征[28]。因此将小流域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单元,加强对小流域水沙关系的连续高精度监测,可作为以后该区土壤侵蚀研究工作的着力点。

3.3 河流泥沙时空变化

河流泥沙是流域土壤侵蚀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多寡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和时空变化特征。在水土流失观测资料不足时,河流泥沙可作为研究区域土壤侵蚀分异特征的重要途径[49]。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由于河道淤积、地下漏失等因素,被侵蚀的泥沙不能全部运移至水文站。贵州山区主要河流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平均输沙模数为322 t/(km2·a)(56~ 1 047 t/(km2·a))[53],低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模型计算结果(1 584.2 t/(km2·a) )[9]。另外,受采样方法所限,采集的河流泥沙样品一般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含量较少,因此在用河流输沙模数表征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时,要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水文过程、植被盖度等确定适宜的输移比,避免高估或低估区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

4 土壤侵蚀研究关键问题 4.1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工作[54],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现行的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作为评价土壤侵蚀强度的唯一依据,在西南地区存在很大争议[54]。另外,在西南石质山区统一采用年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 t/(km2·a)作为微度侵蚀的划分标准,未区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侵蚀和成土环境决定了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同等侵蚀程度造成的危害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严重。以相同标准划分,往往得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的错误结论,误导相关学者及部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及危害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

为了正确认识和评价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问题,需要重新厘定适合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分级标准。从19世纪末开始,许多学者根据碳酸盐风化成土速率、土壤侵蚀模数、岩性组合、保持土壤肥力可持续的容许流失量等因素,定义了不同的等级划分标准(表1),均在不同程度上改进了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2009年水利部发布了《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SL461-2009),将年均土壤侵蚀模数50 t/(km2·a)作为西南岩溶区的允许土壤流失量,该标准较准确地反映了西南喀斯特土壤侵蚀环境特征,便于对比不同学者、不同地区、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结果,为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区域侵蚀程度、合理地指导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Table 1 表1

表1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单位:t/(km2·a))

Table 1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for erosion intensity for Karst areas(unit:t/(km2·a))

侵蚀等级 来源微度轻度中度强烈极强烈剧烈SL190-1996/200715 000SL461-20096 000柴宗新[55]500-韦启璠[16]1 000陈晓平[15]1 300万军等[54]1 300曹建华等[56]和蒋忠诚等[57]1 000蒋忠诚等(纯石灰岩)[57]200

注:“-”表示相关文献中未划定此类别,故数据空缺

新窗口打开

4.2 水土流失与石漠化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Table 2 表2

表2   石漠化强度分级标准(单位:%)

Table 2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unit:%)

石漠化等级 来源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吕涛(纯碳酸盐区)[63]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由于河道淤积、地下漏失等因素,被侵蚀的泥沙不能全部运移至水文站.贵州山区主要河流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平均输沙模数为322 t/(km2·a)(56~ 1 047 t/(km2·a))[53],低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模型计算结果(1 584.2 t/(km2·a) )[9].另外,受采样方法所限,采集的河流泥沙样品一般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含量较少,因此在用河流输沙模数表征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时,要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水文过程、植被盖度等确定适宜的输移比,避免高估或低估区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 ... 基于CSLE模型的贵州省水土流失规律分析 3 2017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由于河道淤积、地下漏失等因素,被侵蚀的泥沙不能全部运移至水文站.贵州山区主要河流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平均输沙模数为322 t/(km2·a)(56~ 1 047 t/(km2·a))[53],低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模型计算结果(1 584.2 t/(km2·a) )[9].另外,受采样方法所限,采集的河流泥沙样品一般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含量较少,因此在用河流输沙模数表征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时,要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水文过程、植被盖度等确定适宜的输移比,避免高估或低估区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 ...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1 2003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 1 2003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土壤蠕滑与岩溶坡地的土壤地下漏失 4 2007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碳酸盐岩风化壳中的土壤蠕滑与岩溶坡地的土壤地下漏失 4 2007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3 2009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西南喀斯特山地的土壤侵蚀研究探讨 3 2009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 1 2006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过程与机理探讨 1 2006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 1 2001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 1 2001 ... 西南喀斯特山区特殊的地质背景与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土壤发育演化具有显著特异性.该地侵蚀环境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切割破碎.南方石漠化治理工程根据地势特点、大地构造和气候条件,将喀斯特地区划分为岩溶槽谷、岩溶高原、岩溶峡谷、断陷盆地、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6种主要的地貌类型[8].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贵州省地块平均坡度达21.72°[9],为水力侵蚀提供较强的动力.②多数碳酸盐岩酸不溶物含量不足10%,纯石灰岩或白云岩甚至低于1%,导致喀斯特地区成土过程缓慢,纯碳酸盐岩母质上形成1 m厚的土层需要250~7 800 ka,是非岩溶区的10~40倍[10].③由于土壤蠕滑作用,喀斯特地区土壤与下覆基岩直接接触,缺少半风化碎屑母质层,降雨入渗后土石界面的侧向径流易诱发严重的土壤侵蚀[11,12].④缺土少水,富钙元素多,营养元素缺乏,特别是钾含量低的土壤环境仅适宜生长耐瘠、抗旱嗜钙的岩生性植被,植被生态系统蓄水拦沙、保护地表免受侵蚀的作用微弱[12,13].⑤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内因,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长期掠夺式毁林开荒、陡坡耕作等,则是该地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外动力和主导因素[14].总之,在生态脆弱和人地矛盾双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很高. ... 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特性的分析研究 1 1997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特性的分析研究 1 1997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特点及防治途径 1 1996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特点及防治途径 1 1996 ... 独特的水文过程、水化学作用以及地下裂隙系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背景,充分认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方式的特殊性是评价、监测、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的基础.喀斯特山区侵蚀过程是地表流水侵蚀(面蚀、沟蚀、石隙刷蚀、潜蚀等)、重力侵蚀(崩塌、滑坡等)、化学溶蚀、地下流失、蠕移、人为加速侵蚀等方式的混合叠加[11,15].自然状态下,化学侵蚀是喀斯特地区的主导侵蚀方式[12].地势低洼地区,沉积土壤中多有机酸和CO2,具有较强侵蚀能力的雨水、地表径流在此汇集并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从而加快了土下溶蚀速率(0.06~0.3 mm/a)[16]. ... 西南黄壤和西北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规律比较研究 3 2016 ... 与其他侵蚀区相比,碳酸盐岩表层多孔隙,下覆基岩发育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由于特殊的空间二元结构,喀斯特地区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并存[17,18],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流域汇流输沙过程;喀斯特地区多非闭合流域,区域产流汇流与输沙过程极为复杂,侵蚀因子监测与量化难度大;土壤侵蚀模数虽小,但土壤资源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危害更严重、治理恢复更困难.因此,在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评价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 ...

... 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山高坡陡、土壤浅薄、壤中流发育、下覆基岩类型及构造复杂等特征,这些自然因素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整体而言,喀斯特坡地土壤产流产沙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与其他侵蚀区相比,黄壤坡面天然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小于黄土坡面和紫色土坡面[17,19]. ...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西南黄壤和西北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规律比较研究 3 2016 ... 与其他侵蚀区相比,碳酸盐岩表层多孔隙,下覆基岩发育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由于特殊的空间二元结构,喀斯特地区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并存[17,18],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流域汇流输沙过程;喀斯特地区多非闭合流域,区域产流汇流与输沙过程极为复杂,侵蚀因子监测与量化难度大;土壤侵蚀模数虽小,但土壤资源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危害更严重、治理恢复更困难.因此,在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评价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 ...

... 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山高坡陡、土壤浅薄、壤中流发育、下覆基岩类型及构造复杂等特征,这些自然因素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整体而言,喀斯特坡地土壤产流产沙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与其他侵蚀区相比,黄壤坡面天然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小于黄土坡面和紫色土坡面[17,19]. ...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 4 2010 ... 与其他侵蚀区相比,碳酸盐岩表层多孔隙,下覆基岩发育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由于特殊的空间二元结构,喀斯特地区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并存[17,18],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流域汇流输沙过程;喀斯特地区多非闭合流域,区域产流汇流与输沙过程极为复杂,侵蚀因子监测与量化难度大;土壤侵蚀模数虽小,但土壤资源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危害更严重、治理恢复更困难.因此,在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评价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 ...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从本质来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18],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是诱发和加速石漠化的直接因素,石漠化是土壤侵蚀长期作用的最终结果,但是两者并非线性关系,石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面上无土可流,土壤侵蚀绝对量下降,但土壤侵蚀的危害大大增加.不同等级石漠化地表特性不同,土壤侵蚀程度各异,往往强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下土壤侵蚀模数较小,中度和轻度这2种等级现存的土层较厚,比较容易受到侵蚀,但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尚未区分各石漠化等级间的差异[70]. ... 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及有关石漠化的几个科学问题 4 2010 ... 与其他侵蚀区相比,碳酸盐岩表层多孔隙,下覆基岩发育裂隙、漏斗、竖井、落水洞等,由于特殊的空间二元结构,喀斯特地区地表流失与地下漏失并存[17,18],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和流域汇流输沙过程;喀斯特地区多非闭合流域,区域产流汇流与输沙过程极为复杂,侵蚀因子监测与量化难度大;土壤侵蚀模数虽小,但土壤资源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的喀斯特地区而言危害更严重、治理恢复更困难.因此,在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规律、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评价时,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研究成果. ...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从本质来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18],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是诱发和加速石漠化的直接因素,石漠化是土壤侵蚀长期作用的最终结果,但是两者并非线性关系,石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面上无土可流,土壤侵蚀绝对量下降,但土壤侵蚀的危害大大增加.不同等级石漠化地表特性不同,土壤侵蚀程度各异,往往强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下土壤侵蚀模数较小,中度和轻度这2种等级现存的土层较厚,比较容易受到侵蚀,但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尚未区分各石漠化等级间的差异[70]. ... 岩溶坡地土壤侵蚀强度的137Cs法研究 2 2007 ... 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山高坡陡、土壤浅薄、壤中流发育、下覆基岩类型及构造复杂等特征,这些自然因素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整体而言,喀斯特坡地土壤产流产沙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与其他侵蚀区相比,黄壤坡面天然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小于黄土坡面和紫色土坡面[17,19]. ...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岩溶坡地土壤侵蚀强度的137Cs法研究 2 2007 ... 西南喀斯特地区具有山高坡陡、土壤浅薄、壤中流发育、下覆基岩类型及构造复杂等特征,这些自然因素特点深刻地影响着地表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整体而言,喀斯特坡地土壤产流产沙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与其他侵蚀区相比,黄壤坡面天然降雨条件下单位降雨侵蚀力引起的产流产沙量小于黄土坡面和紫色土坡面[17,19]. ...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的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2 2016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基于模拟降雨试验的喀斯特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2 2016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冲刷过程研究 1 2013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西南地区黄壤坡面径流冲刷过程研究 1 2013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喀斯特坡地土壤地下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3 2015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喀斯特坡地土壤地下侵蚀模拟试验研究 3 2015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1 2012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特征 1 2012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Effects of topographic factors on runoff and soil loss in Southwest China 1 2018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坡长对贵州喀斯特区黄壤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1 2018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坡长对贵州喀斯特区黄壤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1 2018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1 200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1 200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Effects of land use, land cover and rainfall regimes on the surface runoff and soil loss on Karst slopes in Southwest China 1 2012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喀斯特小流域坡面与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3 201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 在实际水土保持工作中,常将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但目前尚未在岩溶区流域尺度上建立起较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连续高精度的小流域实测资料不足,导致对流域尺度水土流失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3].小流域与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存在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小流域存在沟道侵蚀和地下漏失,两者数值差异很大且产流产沙不同步,坡面径流小区资料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流域产流产沙特征[28].因此将小流域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单元,加强对小流域水沙关系的连续高精度监测,可作为以后该区土壤侵蚀研究工作的着力点. ... 喀斯特小流域坡面与流域降雨产流产沙特征 3 201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 在实际水土保持工作中,常将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但目前尚未在岩溶区流域尺度上建立起较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体系.连续高精度的小流域实测资料不足,导致对流域尺度水土流失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3].小流域与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存在一定相似性,但由于小流域存在沟道侵蚀和地下漏失,两者数值差异很大且产流产沙不同步,坡面径流小区资料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流域产流产沙特征[28].因此将小流域作为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单元,加强对小流域水沙关系的连续高精度监测,可作为以后该区土壤侵蚀研究工作的着力点. ... 模拟雨强和地下裂隙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1 201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模拟雨强和地下裂隙对喀斯特地区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 1 201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Runoff and erosion processes on bare slopes in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 5 2017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喀斯特地区裸坡面土壤侵蚀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3 2013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喀斯特地区裸坡面土壤侵蚀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3 2013 ... 坡面产流产沙过程与强度受坡度、坡长、坡位、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基岩裸露率、地下孔裂隙度、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变坡水槽实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和径流小区监测数据均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坡面径流分离速率、径流系数和输沙率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地下产流量和产沙量随坡度增大而减小[20,21,22,23],Zhang等[24]则认为坡度对地表产流产沙的增大作用存在临界值;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在径流小区上随坡长线性增加[25];坡中部位由于坡度较大,可能更易遭受侵蚀,重庆南川岩溶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坡中2 264.8 t/(km2·a)>坡上400.8 t/(km2·a)>坡下(侵蚀减弱至堆积)[26].径流小区观测资料表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产沙量最关键的因素[27],在降雨过程资料缺乏时,产沙模数可以用M=0.54 e 0.11 p 进行估算,其中P为降雨量(mm)[17,28].降雨强度直接决定了降雨动能,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表明雨强与土壤侵蚀程度关系最紧密,地表和地下径流产沙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29,30],地表产沙在50~80 mm/h存在临界雨强,当雨强小于50 mm/h时,地表不产流;其次为降雨历时,地表径流随降雨历时延长而增加,地下孔裂隙流则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22,31].地下孔裂隙度在喀斯特土壤侵蚀中不容忽视,Dai等[30]研究表明地下孔裂隙度和基岩裸露度会引起径流和泥沙地表地下不均匀分配,是导致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复杂的关键因素.地下孔裂隙度较大时,地表径流易携带泥沙转入地下,地表径流产沙量随孔裂隙度增加而减小,地下产流产沙量则呈现相反变化趋势[22,30,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1].基岩裸露度对坡面侵蚀特征的影响较为复杂,地表产水产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波动变化特征,地下产水产沙则随基岩裸露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30,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 ,31].坡耕地是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贵州省流失泥沙的90%来自坡耕地[20],坡耕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是林地侵蚀模数的6.32倍,是草地侵蚀模数的6.76倍[9],坡耕地年均侵蚀厚度为林草地的1.8~42倍[19]. ...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1 1999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滇东北山区坡耕地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1 1999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WEPP模型(坡面版)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1 2014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WEPP模型(坡面版)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的适用性评价 1 2014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Modeling soil erosion using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 in a Karst catchment of northwest Guangxi, China 1 2014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土壤137C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2 2011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桂西北喀斯特坡地土壤137Cs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2 2011 ... 径流小区法是监测坡面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而杜波等[28]认为径流小区的观测数据不能完全反映喀斯特地区产流产沙特征,在裸岩率较大或地下孔隙发育的坡地可能失效.这主要是由于侵蚀—运移—堆积平衡规律在喀斯特地区坡面、小流域、区域尺度上并非完全一致.另外,小区监测中可能存在管理不周、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数据可比性较差,部分小区监测数据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杨子生[32]在滇东北地区根据32个径流小区3年连续监测数据对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进行修订,提高了该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龙明忠等[33]尝试将水蚀预报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WEPP)(坡面版)用于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结果表明WEPP(坡面版)模拟侵蚀量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土壤漏失、地形条件、基岩裸露度等因子对模型进行修正.RMMF(Revised Morgan Morgan Finney)模型是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模型,运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06—2007年广西环江古周流域坡面土壤侵蚀模数为27 mg/(km2·a),与径流小区监测结果基本一致[34].一些学者将磁性物质或稀土示踪技术等运用到坡面水土流失研究中,其中137Cs技术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利用137Cs估算土壤侵蚀的方法是在非喀斯特地区建立的,而喀斯特地区土壤异质性强,裸岩出露,汇水路径独特,存在地下漏失,侵蚀背景值不易确定,因此现有137Cs方法在估算喀斯特坡地的土壤流失速率时会出现较大误差[35],野外合理采样、室内精确测量并不一定能消除此误差.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深入探讨137Cs技术的坡面适用性,在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完善,建立适用于该地区的137Cs评价模型.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水土流失状态分析 2 2001 ... 埋桩法、沉沙池监测、沉积量测量法是简单易行的量测流域土壤侵蚀传统方法.彭建等[36]应用埋桩法计算得到花江示范区板贵坡1999—2000年平均侵蚀厚度为0.87 cm,谷坝监测得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8.22 t/(km2·a),沉沙池监测得到牛场坡顶坛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5 t/(km2·a).埋桩、沉沙池以及沟谷谷坊等方法考虑了当地特殊的喀斯特环境,值得推广和借鉴.沉积量测量法通过土壤沉积厚度和土壤密度计算得到土壤沉积总量,再根据侵蚀面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该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计算简便.谢良胜等[37]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麻窝山岩溶盆地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与USLE所得结果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性,在无资料、无测站、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比较适用. ...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水土流失状态分析 2 2001 ... 埋桩法、沉沙池监测、沉积量测量法是简单易行的量测流域土壤侵蚀传统方法.彭建等[36]应用埋桩法计算得到花江示范区板贵坡1999—2000年平均侵蚀厚度为0.87 cm,谷坝监测得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8.22 t/(km2·a),沉沙池监测得到牛场坡顶坛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5 t/(km2·a).埋桩、沉沙池以及沟谷谷坊等方法考虑了当地特殊的喀斯特环境,值得推广和借鉴.沉积量测量法通过土壤沉积厚度和土壤密度计算得到土壤沉积总量,再根据侵蚀面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该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计算简便.谢良胜等[37]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麻窝山岩溶盆地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与USLE所得结果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性,在无资料、无测站、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比较适用. ...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盆地型喀斯特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沉积量测量法 1 2010 ... 埋桩法、沉沙池监测、沉积量测量法是简单易行的量测流域土壤侵蚀传统方法.彭建等[36]应用埋桩法计算得到花江示范区板贵坡1999—2000年平均侵蚀厚度为0.87 cm,谷坝监测得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8.22 t/(km2·a),沉沙池监测得到牛场坡顶坛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5 t/(km2·a).埋桩、沉沙池以及沟谷谷坊等方法考虑了当地特殊的喀斯特环境,值得推广和借鉴.沉积量测量法通过土壤沉积厚度和土壤密度计算得到土壤沉积总量,再根据侵蚀面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该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计算简便.谢良胜等[37]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麻窝山岩溶盆地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与USLE所得结果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性,在无资料、无测站、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比较适用. ... 盆地型喀斯特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沉积量测量法 1 2010 ... 埋桩法、沉沙池监测、沉积量测量法是简单易行的量测流域土壤侵蚀传统方法.彭建等[36]应用埋桩法计算得到花江示范区板贵坡1999—2000年平均侵蚀厚度为0.87 cm,谷坝监测得到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78.22 t/(km2·a),沉沙池监测得到牛场坡顶坛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55 t/(km2·a).埋桩、沉沙池以及沟谷谷坊等方法考虑了当地特殊的喀斯特环境,值得推广和借鉴.沉积量测量法通过土壤沉积厚度和土壤密度计算得到土壤沉积总量,再根据侵蚀面积得到土壤侵蚀模数,该方法参数容易获取,计算简便.谢良胜等[37]利用该方法计算得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麻窝山岩溶盆地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与USLE所得结果接近,说明该方法具有可信性,在无资料、无测站、土壤侵蚀量大的地区比较适用. ... 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0 2006 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0 2006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soil erosion in a typical mountainous Karst basin in SW China, Based on GIS and RUSLE 1 2016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蒋忠诚, 等. 桂江流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1 2014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蒋忠诚, 等. 桂江流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1 2014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研究 1 2003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研究 1 2003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基于SWAT的猫跳河流域径流及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1 2012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基于SWAT的猫跳河流域径流及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1 2012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1 2017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壤侵蚀估算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1 2017 ... USLE是目前计算土壤侵蚀量可信度较高的方法之一[36].许月卿等[38]利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iooil Loss Equation,RUSLE),结合GIS技术,计算得到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 870 t/(km2·a).Li等[39]将该RUSLE应用到贵州普定后寨河流域,对比可知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73年的222.72 t/(km2·a)减小到2013年的103.82 t/(km2·a).陈萍等[40]应用该方法估算桂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3.5 t/(km2·a),从无石漠化到中等石漠化,土壤侵蚀模数逐渐增强.水土资源管理工具(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模型是基于GIS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预测流域尺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措施等对水、泥沙和化学物质的长期影响[41].余丹等[42]根据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引入岩溶水功能模块对该模型进行修订并用于模拟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对比模拟值与实测值发现,改进后的模型对流域产流产沙模拟的误差分别为3.14%和5.74%,模拟精度较高,说明该模型在岩溶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但构建该模型需要大量基础资料,如地形条件、土地利用信息、水文、土壤、植被、气象资料等,难以推广应用[43]. ... 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 1 2007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 1 2007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黔中喀斯特丘原区小河水库沉积物的矿物磁性特征及其土壤侵蚀意义 1 2007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黔中喀斯特丘原区小河水库沉积物的矿物磁性特征及其土壤侵蚀意义 1 2007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贵州茂兰峰丛草地洼地小流域侵蚀产沙的137Cs法研究 2 2009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贵州茂兰峰丛草地洼地小流域侵蚀产沙的137Cs法研究 2 2009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Using 137Cs fingerprinting technique to estimate sediment deposition and erosion rates from Yongkang depression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1 2010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Soil erosion rates in two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basins of northwest Guangxi, China: Comparison of the RUSLE model with 137Cs measurements 1 2016 ... 湖泊(水库)沉积物是流域侵蚀物质汇流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小,通过同位素示踪、环境磁学性质、粒度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等技术可以提取出连续、高精度的流域土壤侵蚀信息[44].徐琳等[45]根据贵州中部小河流域水库沉积物磁学特征定性分析了近45年汇水区内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特征,并结合降水、人类活动等资料探究了侵蚀强度变化的原因,该方法为喀斯特地区充满挑战的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洼地是侵蚀泥沙的天然收集场所,土壤剖面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信息[46].137Cs技术虽然在准确估算砾石出露坡面土壤侵蚀量上存在争议,但在流域沉积区均匀厚层沉积满足137Cs测定要求[47,48].利用洼地或湖泊沉积反演土壤侵蚀的方法整体上来看是可行,但这种方法的精度受土地利用、汇流途径、沉积区面积及封闭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 贵州省河流水文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 2 2008 ... 河流泥沙是流域土壤侵蚀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多寡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和时空变化特征.在水土流失观测资料不足时,河流泥沙可作为研究区域土壤侵蚀分异特征的重要途径[49]. ...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贵州省河流水文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 2 2008 ... 河流泥沙是流域土壤侵蚀与河流水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泥沙的多寡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和时空变化特征.在水土流失观测资料不足时,河流泥沙可作为研究区域土壤侵蚀分异特征的重要途径[49]. ...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乌江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1 2008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乌江流域水沙特性变化分析 1 2008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乌江中上游产沙规律的分析研究 1 1993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乌江中上游产沙规律的分析研究 1 1993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全球气候变化对贵州省输沙模数影响分析 1 2011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全球气候变化对贵州省输沙模数影响分析 1 2011 ...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实用型模型,如美国基于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和SWAT等被广泛应用于河流泥沙研究.目前我国对河流泥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着力于河流水沙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而在西南喀斯特地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一些学者对乌江、北盘江流域和贵州省输沙规律及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研究.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是将河流泥沙与区域土壤侵蚀过程与强度联系起来的3个关键指标.相关研究表明,三者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乌江中上游6月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均达到最大值,降水集中的4~10月产沙量占全年总产沙量的99%以上[50,51].对比分析长时间序列河流泥沙资料可以揭示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熊亚兰等[50]对比乌江流域1960—1979年水沙资料发现,输沙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上游(鸭池河站)>中游(乌江渡站)>下游(思南站),流域上段地区地势陡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张卫香等[49]利用1956—2000年贵州省水文泥沙资料系统分析了全省河流输沙模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降雨、植被时空分布格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空间上贵州省河流输沙模数西高东低,时间上呈周期性波动变化,1980年以后,由于贵州省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量呈递减趋势.熊亚兰等[52]利用HadCM3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河流水文泥沙变化及区域水土流失特征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未来(到2080年)降雨和输沙模数均有所增加,六盘水和黔西南输沙模数增幅较大. ... 1 1995 ... 由于河道淤积、地下漏失等因素,被侵蚀的泥沙不能全部运移至水文站.贵州山区主要河流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平均输沙模数为322 t/(km2·a)(56~ 1 047 t/(km2·a))[53],低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模型计算结果(1 584.2 t/(km2·a) )[9].另外,受采样方法所限,采集的河流泥沙样品一般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含量较少,因此在用河流输沙模数表征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时,要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水文过程、植被盖度等确定适宜的输移比,避免高估或低估区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 ... 1 1995 ... 由于河道淤积、地下漏失等因素,被侵蚀的泥沙不能全部运移至水文站.贵州山区主要河流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平均输沙模数为322 t/(km2·a)(56~ 1 047 t/(km2·a))[53],低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CSLE)模型计算结果(1 584.2 t/(km2·a) )[9].另外,受采样方法所限,采集的河流泥沙样品一般以悬移质为主,推移质含量较少,因此在用河流输沙模数表征区域土壤侵蚀模数时,要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水文过程、植被盖度等确定适宜的输移比,避免高估或低估区域实际土壤侵蚀强度. ...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2 2003 ...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工作[54],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现行的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作为评价土壤侵蚀强度的唯一依据,在西南地区存在很大争议[54].另外,在西南石质山区统一采用年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 t/(km2·a)作为微度侵蚀的划分标准,未区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侵蚀和成土环境决定了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同等侵蚀程度造成的危害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严重.以相同标准划分,往往得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的错误结论,误导相关学者及部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及危害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 ...

... [54].另外,在西南石质山区统一采用年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 t/(km2·a)作为微度侵蚀的划分标准,未区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侵蚀和成土环境决定了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同等侵蚀程度造成的危害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严重.以相同标准划分,往往得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的错误结论,误导相关学者及部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及危害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 ...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风险评价——以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 2 2003 ...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是土壤侵蚀研究的基础工作[54],也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国现行的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作为评价土壤侵蚀强度的唯一依据,在西南地区存在很大争议[54].另外,在西南石质山区统一采用年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 t/(km2·a)作为微度侵蚀的划分标准,未区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侵蚀和成土环境决定了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同等侵蚀程度造成的危害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严重.以相同标准划分,往往得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的错误结论,误导相关学者及部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及危害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 ...

... [54].另外,在西南石质山区统一采用年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 t/(km2·a)作为微度侵蚀的划分标准,未区分喀斯特区和非喀斯特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独特的侵蚀和成土环境决定了其允许侵蚀量远小于非喀斯特地区,同等侵蚀程度造成的危害较非喀斯特地区更严重.以相同标准划分,往往得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的错误结论,误导相关学者及部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程度及危害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滞缓了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 ... 试论广西岩溶区的土壤侵蚀 0 1989 试论广西岩溶区的土壤侵蚀 0 1989 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0 2008 我国西南岩溶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研究 0 2008 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及防治研究 2 2014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及防治研究 2 2014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 1 2006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中国典型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关系 1 2006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 2007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 2007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mpacts, causes, and restoration 2 2014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Geomorphology, landuse, impact and rehabilitation 1 2004 ...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制约我国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58].西南岩溶区内石漠化总面积已达10.55×104 km2,并仍以每年2.1%的速度扩大[3].目前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已成为地学、农学、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聚焦于石漠化形成的地质地貌背景、石漠化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及动态监测、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59,60,61]. ...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3 2014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 [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3 2014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 [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0 2002 3S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现状调查中的应用 0 2002 1 2002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1 2002 ... 按成因,石漠化可分为原生石漠化和次生石漠化.原生石漠化是地质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18];次生石漠化是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打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土壤侵蚀,导致基岩逐渐出露,目前人为因素是导致石漠化的主导成因[62].小流域是石漠化评价的最佳尺度,在遥感图像中也很容易识别出没有被植被或土壤覆盖的岩石地表.因此,常将裸露岩石面积占地块总面积的比例作为表征石漠化的唯一指标[30](表2).实际上,裸岩率高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石漠化强弱,当大面积裸露基岩叠加在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时,石漠化程度较强.张信宝等[11,18]引入石质土地面积和土壤流失程度共同评定石漠化等级.熊康宁等[64]将土被、植被、坡度、土层厚度等列为确定石漠化等级的辅助指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了植被+土被指标外,其他指标的代表性不强. ... 滇东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特征及成因 0 2003 滇东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特征及成因 0 2003 渝东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0 2003 渝东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0 200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石漠化影响因子分布研究 1 2017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石漠化影响因子分布研究 1 2017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a typical Karst area, China 0 2009 1 2011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1 2011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 1 2012 ... 从本质来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18],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是诱发和加速石漠化的直接因素,石漠化是土壤侵蚀长期作用的最终结果,但是两者并非线性关系,石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面上无土可流,土壤侵蚀绝对量下降,但土壤侵蚀的危害大大增加.不同等级石漠化地表特性不同,土壤侵蚀程度各异,往往强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下土壤侵蚀模数较小,中度和轻度这2种等级现存的土层较厚,比较容易受到侵蚀,但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尚未区分各石漠化等级间的差异[70]. ...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 1 2012 ... 从本质来看,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核心是土地的石质化[18],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是诱发和加速石漠化的直接因素,石漠化是土壤侵蚀长期作用的最终结果,但是两者并非线性关系,石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坡面上无土可流,土壤侵蚀绝对量下降,但土壤侵蚀的危害大大增加.不同等级石漠化地表特性不同,土壤侵蚀程度各异,往往强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下土壤侵蚀模数较小,中度和轻度这2种等级现存的土层较厚,比较容易受到侵蚀,但目前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尚未区分各石漠化等级间的差异[70]. ...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1 2004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1 2004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auses in Karst areas: A case study in Yongshun County, Hunan Province, China 1 2009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地下侵蚀产沙特征 1 2016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喀斯特山地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地下侵蚀产沙特征 1 2016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基于GIS的岩溶槽谷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 1 2010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基于GIS的岩溶槽谷区小流域土壤侵蚀量估算 1 2010 ... 由于喀斯特石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石漠化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定量研究开展得较少.人类活动叠加在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岩性、土壤和植被背景上,更易加剧石漠化的发生和发展[67].土地利用类型与石漠化关系密切,相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受农耕活动的强烈影响,旱地石漠化的发展速度最快[71].不同的地形条件下,成土速率有所差异,坡度较大的喀斯特山区成土速率低,更容易发生土地退化,加剧石漠化[60].Xiong等[72]从遥感影像中解译得到1987—2000年湖南省永顺县石漠化面积,对比分析可知,此期间石漠化面积与降雨量和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石漠化有加剧作用.彭旭东等[73]利用自主设计的钢槽,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基岩裸露率对土壤侵蚀过程和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雨强下,地表产沙量与裸岩率呈正相关,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大雨强下,地表产沙随裸岩率无明显变化,地下产沙随裸岩率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钢槽实验便于定量控制砾石覆盖度、地下孔隙度、坡度、雨强等实验条件,但由于悬空面的存在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入渗速率和地下产水产沙量.倪九派等[74]在RUSLE中引入石漠化因子,计算土壤侵蚀量,修正后的模型为A=RKLSCP(1-α),其中α为地块裸岩率,修正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岩溶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目前对影响石漠化的人为因子定量研究较少,另外侧重石漠化现状研究,而对石漠化过程研究不足,未能连续追踪石漠化在时空上的演化特征[62].为解决此问题,姚永慧[62]提出构建基于长时间序列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石漠化时序演变追踪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量、定位追踪石漠化的发展演化过程. ...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1 2004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不同强度等级石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初步研究——以贵州花江试验示范区查尔岩试验小区为例 1 2004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技术研究 1 2016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服务提升技术研究 1 2016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 1 2008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 1 2008 ... 治理西南岩溶区石漠化是解决“贫困—人口增长—环境退化”恶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理石漠化问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缓解人地矛盾的可靠途径.针对不同程度石漠化地区,采用不同治理方法效果更佳,强度石漠化地区应人为促进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结合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保持水土资源;轻度石漠化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走可持续发展模式[75].目前石漠化治理工作重点需要由控制面积扩张转为提升生态服务功能[76],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分区治理,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同时落实相关政策,建立补偿机制,有条件时进行生态移民[69,77].我国石漠化理论研究滞后于治理实践,这可能会造成治理的盲目性,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确定影响[5].因此,今后应更加注重石漠化理论研究,明确石漠化形成演化机制,进一步揭示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治理石漠化提供理论依据. ... The soil leakage ratio in the Mudu watershed, China 1 2016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普定岩溶区水土流失与土壤漏失模式研究 1 2009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普定岩溶区水土流失与土壤漏失模式研究 1 2009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浅议喀斯特流域土壤地下漏失的界定 1 2016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浅议喀斯特流域土壤地下漏失的界定 1 2016 ... 喀斯特地区独特的地表地下二元结构决定了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2种方式同时存在.与地表水土流失相比,喀斯特地区土壤漏失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张信宝等[11]根据土壤蠕移和擦痕等,提出地下土壤漏失是指上覆土壤通过蠕滑和错落等方式充填化学溶蚀和管道侵蚀形成的孔隙和孔洞,造成溶沟、溶槽、洼地和岩石缝隙内的土壤沉陷,并指出漏失是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的重要方式,在溶沟溶槽发育或纯碳酸盐地区,土壤漏失甚至成为最主要的土壤流失方式.蒋忠诚等[57]在微地貌单元、坡面、岩溶泉域、洼地系统、峰丛洼地系统等不同的空间尺度上描述了水土漏失过程.目前对土壤漏失的范围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讨论的焦点在于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暗河的泥沙是否属于土壤漏失范畴[78].周念清等[79]将通过裂隙和落水洞等进入地下河的泥沙均归为地下漏失部分.张信宝等[80]认为喀斯特山地的土壤漏失应限定为坡地土壤地下流失,进入沟道、洼地后的泥沙运移属于输移过程,不应划为地下漏失. ... Erosion-creep-collapse mechanism of underground soil loss for the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Chenqi village, Puding County, Guizhou, China 1 2014 ... 碳酸盐岩及其构造下发育的地表、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为土壤的地下漏失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土体团聚度和抗剪切能力差为地下漏失提供物质来源,地表径流沿裂隙、管道的渗漏为地下漏失创造了侵蚀水动力条件,而植被则是防治地下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Wang等[81]将坡面土壤地下流失的侵蚀—蠕变—崩塌机理解释为7个步骤,即部分填充裂隙—填充土壤蠕移、内部侵蚀—自由表面形成并向上发展—土壤蠕变—土管形成并延伸至地表—土管坍塌—地面塌陷、管道被填充.Zhou等[82]探究了岩溶管道系统中的土壤蠕移机制,蠕移变形程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靠近地下河流的管网底部,土壤蠕移速度加快. ... Inference of creep mechanism in underground soil loss of Karst conduits I. Conceptual model 1 2012 ... 碳酸盐岩及其构造下发育的地表、地下二元空间结构为土壤的地下漏失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土体团聚度和抗剪切能力差为地下漏失提供物质来源,地表径流沿裂隙、管道的渗漏为地下漏失创造了侵蚀水动力条件,而植被则是防治地下水土流失的关键因素.Wang等[81]将坡面土壤地下流失的侵蚀—蠕变—崩塌机理解释为7个步骤,即部分填充裂隙—填充土壤蠕移、内部侵蚀—自由表面形成并向上发展—土壤蠕变—土管形成并延伸至地表—土管坍塌—地面塌陷、管道被填充.Zhou等[82]探究了岩溶管道系统中的土壤蠕移机制,蠕移变形程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靠近地下河流的管网底部,土壤蠕移速度加快. ... 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地下水土流失观测研究 1 2012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喀斯特地区小流域地下水土流失观测研究 1 2012 ... 由于漏失量直接观测难度大,可用观测资料较少,目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多集中在地表侵蚀,而复杂、隐蔽、特殊的地下漏失过程与机理则处于定性描述和室内模拟探索阶段.目前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不够成熟,划线法、打桩法、坡面径流泥沙分析法、沉沙池监测、地下河流泥沙监测等是较常用的传统方法,目前尝试应用137Cs和7Pb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等.土壤漏失概念模型为土壤漏失研究提供了半定量化的可行方法,地下漏失量即为土壤总侵蚀量(划痕法)减去地表土壤侵蚀量(径流法)[57].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地下漏失并不严重,137Cs剖面分布特征表明,随降雨沿地表负地形向地下运移的侵蚀量较少[35].李晋等[83]根据一个水文年内王家寨小流域地下河含沙量估算得到地下土壤侵蚀模数为0.42 t/(km2·a),仅占流域总侵蚀量的0.81%,这可能与人为封堵流域内的落水洞有关.何永彬等[46]根据源地表层土壤和地下河流泥沙137Cs含量,利用配比法求得贵州茂兰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地下漏失的相对贡献率为29.87%.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