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在说的“哈基米”,真的是可爱小猫吗?它背后的语言学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猫有什么特点啊 年轻人都在说的“哈基米”,真的是可爱小猫吗?它背后的语言学原理

年轻人都在说的“哈基米”,真的是可爱小猫吗?它背后的语言学原理

2024-06-27 02:01: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么,“哈基米”真的是可爱小动物的意思吗?

懂日语的朋友们可能不难猜出,“哈基米”应该是「はちみ」的中文音译,大概是蜂蜜的意思。

而“哈基米”的音乐则是出自Bilibili视频网站(简称B站)up主“京桥刹那”制作的调音歌曲,他把动画片《赛马娘》中东海帝皇这一角色走路时哼的歌与一段游戏歌曲旋律进行了融合,诞生了听感欢快又“鬼畜”的“哈基米之歌”。

完整歌词如下:

日 文:はちみはちみはちみはちみ~

罗马音:Hachimihachimihachimihachimi~

日 文:はちみを舐めると~

罗马音:Hachimi wo nameru to~

日 文:足が足が足が足が~

罗马音:Ashi ga ashi ga ashi ga ashi ga~

日 文:早くなる~

罗马音:Hayaku naru~

动画中,该角色唱的歌词意思是“蜂蜜蜂蜜蜂蜜(hachimi),只要喝了蜂蜜特饮,脚步脚步脚步,就会变轻快。”但是“蜂蜜”一词真正的日语发音应该是“Hachimitsu”,在“hachimi”后面还有个音节。所以歌曲中唱的应该是这个蜂蜜饮料的名字,“hachimi”也并不能完全和日语“蜂蜜”对应起来。

因为中文里没有明显的清浊对立,人们往往难以分辨chi(ち)和ji(じ)的读音,所以中国人在“空耳(注)”的过程中将「はちみ」的「ち」浊化,听上去就像“基”一样。并且,由于这个音是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经过调音等二次加工,听起来和原来的chi音已经不一样了。(比如下一句中的「足が」,其实罗马音是ashiga,音译过来是“阿西嘎”,但是在音乐中被大家误听为“阿西吧”。)

注:空耳,一种娱乐形式。来源于日语词语“そらみみ”,英文是misheard lyrics,在日语中是“幻听”的意思。后来渐渐发展为根据所听到原歌曲或原台词的发音,造出与之发音相似的另一句话,或写出与原本歌词意思不同的新的“歌词”。是一种对声音的再诠释。常见于把一种语言按发音用其他语言的文字代替。

而在中国的网络社交媒体上,“哈基米”一词显然已经被重新定义为“可爱的小动物,或泛指一切可爱的事物”。可爱的小猫是“哈基米”,可爱的小狗也是“哈基米”,连具有可爱属性的电影角色、流量明星也可以是“哈基米”。

今天我们就从语言学与传播学的角度,来谈谈“哈基米”从日语到中文的一生,究竟是如何蜕变的?

追溯“哈基米”的缘起,我们不难发现,时下流行的“哈基米”对可爱事物的指代,是一种基于网络流行视频背景音乐的听觉层面的全新创造。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这个词出自日语,也就并非与其日语“蜂蜜”本义有关。因此我们首先可以谈一谈“哈基米”所包含的高频声调与语义的关系。

奥哈拉(John Ohala)提出过一个“基频编码”(frequency code)假说。其中指出,高调(即音调高,就是我们所说的“尖细”)和“细小亲密”之间存在着一种生物学上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跨语言的,甚至是跨物种的。高调和“小体型发声者”这样一种基本含义联系在一起,然后派生出“下属、弱势、屈从、无威胁、讨好、想要对方善待”等含义。而与此相反的,低调首先与“大体型发声者”相关,其次是“统领、侵犯性、有威胁”等派生含义。

这个理论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认为软萌可爱的动物,它们的叫声都是细小的,比如猫;而那些凶猛的野兽,它们的叫声大多低沉且洪亮,比如狮子、老虎。所以,音调高的、尖细的声音,就与弱小、可爱的感觉联系了起来。

萨丕尔(Sapir,1929)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准备了一些物品,都是一大一小成对的,又自拟了一些无意义的词,如gil、gɔl等。然后他让一些受试者用这些词去给那些物品命名。结果呈现显著倾向:gil一类“细音”词都用来命名小号的物品,而gɔl一类“洪音”词则命名大号的。后来Jespersen(1933),Jakobson和Waugh(1979)Ohala(1982)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下面的例子取自Ohala(1983, 1984):

而在英语儿童用语研究领域,daddy,mummy,cookie,dogie等词在原有单音节、闭音节的dad,mum,cook,dog等后面加了一个高元音i,与其他词末加a元音的现象有所不同:原因依然在于“亲密高调”。举i与a元音的例子来看,有三方面的原因使得i比a频率高。

(1)其他条件不变,发高元音i时,基频要比a高十几甚至二三十赫兹,这就是所谓的“元音内在基频”IFO(Iehiste,1960;Zhu,1999);

(2)Fischer-Jørgensen(1978)证实元音辨别中的有关参数是(F2﹣F1)的值。高元音i的F2比低元音a高很多,F1又低很多。英语i的 F2(2300~2400 Hz)﹣F1(不到300 Hz)= 2000多Hz,而a的F2(约1100 Hz)﹣F1(700 ~800 Hz)= 300多Hz,i的(F2﹣F1)的值大大高于a。

(3)发i时口腔共鸣腔比a小许多。因此,听者听i有尖细感,也就是高调感,而高调在这里负担起表亲密的功能。

这我们都有体会:跟孩子说话,尤其是用他们的儿童语言说话时,充满了怜爱、疼爱的感觉

“哈基米”的原形“hachimi”,正是由于在短短三个音节中出现了两个i元音,才能让人产生类似对小孩、小猫、小狗的怜爱之感受。加之其调音后,曲调具有一种“非人类的”高频率,极具夸张色彩地强化了“可爱、细小”的听觉感受,且带有一丝“因为太过可爱而感到疯狂”的气氛。

另外,由于音乐曲调的缘故,“哈基米”中的“米”其实被大家读作“咪”,与“猫咪”的“咪”产生了较强的关联性;“哈基米之歌”最早也只用于猫咪的视频配乐,后来才被广泛运用在更多动物视频中,也就奠定了它用来指代可爱小动物的基础。

从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哈基米”作为一个网络词汇,具有传播时效性强、传播周期短、传播范围宽、传播途径非线性等特点。“哈基米”最初主要在《赛马娘》有关的B站动漫迷中传播,后来随着与动物短视频的“绑定”,其意义发生了彻底改变,原意几乎被完全消解,成为一个新造词,逐渐扩散到了一般的年轻网民群体中。现在它的使用早已超出网络亚文化群体,被主流媒体所应用,起到拉近其与年轻网民距离的作用。

“哈基米”一词得以广泛流传,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年轻人的语用心理,二是文化的传播。

最初选择用“哈基米”一词指代可爱动物的是年轻人,年轻人追求新事物、顺应时尚潮流的心理体现在思想、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具体到语言使用上表现为他们更乐于选择新的语言形式。在这种语用心理的支配下,大多数年轻人将“哈基米”一词灵活运用起来,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短视频平台等正是亚文化的潮流聚集地,其流行语言的传播具有即时的特点。“哈基米”作为一个新兴网络词,通过使用频率的增多,逐渐稳定功能,并产生了新的用法。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哈基米”从“二次元”内部的鬼畜二创,到短视频平台bgm的使用,实现了从亚文化的日语原意到中文“空耳”的第一次转变;从短视频平台的大量传播,到越来越多网民甚至主流媒体的推广,“哈基米”实现了第二次转变,真正完成了在中国年轻网民群体中的意义形成,即指代“可爱的小动物,乃至一切可爱的事物”。

作者:白愿茹 荆露潼 周宜瑾

北京语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略)

今日责编:西鱼徐(即将退休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