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灵丘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灵丘下北泉旅游建议 灵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灵丘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灵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灵丘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4-07-15 13:2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灵丘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

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37号)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规律、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传承文化、系统观念、分类引导的原则,围绕省市“双城记”战略,立足生态、矿产、水、旅游资源、区位交通五大发展优势,聚焦全域对接、全面承接京津冀和“12+N”重点任务,全力打造面向京津冀雄的有机食品生产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和数字产业聚集地,推动县城产业发展、服务提升和人口集聚良性互动,完善县城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和安全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走出一条具有灵丘特色的县城城镇化发展之路。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构建现代城镇新体系

1、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灵丘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和布局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科学划定并坚守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基本控制线。将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生产、生活三大国土空间格局。

2、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着眼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城乡建设、产业布局和开发区发展等需求,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形成“一心两轴三区”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以县城为核心、乡镇驻地为翼展的“星”形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环境品质和综合承载力。发挥三镇八乡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以武灵镇为中心的城镇化集中区、以落水河乡和红石塄乡为中心的农产品主产区、包含唐河和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在内的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3、促进城镇集中区高效集聚。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完善和提升城镇化集中区服务功能,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务工、投资创业、专业技术人员向县城城区集聚,扩大城区规模,壮大城区经济。建设和发展南北两个核心,北部以武灵镇为核心、落水河乡和东河南镇为两翼,形成城镇集聚群,南部以上寨镇为核心,形成南部中心集镇,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整合城乡闲置、低效、废弃用地,稳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赵北乡全域综合整治项目、独峪乡站上等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赵北乡南岭北等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石家田和柳科两乡温东堡等村土地开发项目、独峪和下关两乡大兴庄等村土地开发项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二)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4、培育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聚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完成灵丘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批、设立、运营,遵循“规划引领、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原则,集中力量建设开发区,打造新兴产业发展、京津冀雄产业转移承接桥头堡。充分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全力建设“一区三园”——大数据产业园、巍山工业园、生物产业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工业、数字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聚集地,做大做强园区经济。

全力建设大数据产业园:以IT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引进大数据上下游企业,打造面向全国的信息技术基地,突出集群联动,引进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电子材料等相关项目,把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成为服务京津、辐射华北的数字产业聚集地;提质升级巍山工业园:以新材料加工为主导产业,配套相关产业链发展冶金业、建材、轻工业等,重点打造承接京津冀雄产业转移区;精心建设生物产业园。充分利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灵丘)生物产业园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以生物产业为主导,立足灵丘苦荞、青背山羊两大地标品牌优势,整合发展苦荞、杂粮、饲料等有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产业,打造山西重要的生物产业、有机农业研发生产基地,带动灵丘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5、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发展,培育建设县域产业集聚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继续支持县城培育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完善智能标准生产设施,建设标准厂房、生产线,降低产业平台投产成本。优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完善仓储集散回收设施,鼓励配备智能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导引运输车和库存管理系统。

6、优化商贸物流设施。实施农产品物流工程,围绕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畜禽鲜活产品等较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智能化农产品物流基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工程,围绕冶金、建材、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对制造业物流的需求,大力发展与之配套的现代物流业,重点发展建材物流、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专业化物流业态。建设具备运输仓储、集散分拨等功能的公共配送中心,发展物流共同配送,加快推进智能快件箱、快递公共服务站等末端设施建设。建设县域商业体系,补齐商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县城农贸市场改造或迁建新建,改善交易棚厅等经营条件。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配建理货和分拣等冷链,配送设施,建设面向城市消费的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

7、发展消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县城老旧商场、大型卖场和商业综合体,完善街区便民化消费设施。推进商业步行街改造和建设,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集聚区,标准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完善消费者服务中心、公共交通站点、智能引导系统、安全保障设施。配置电子商务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拓展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功能,发展线上直播带货、线上灵丘特产馆营销模式。在平型关大捷景区、桃花山景区、花塔生态民宿景区、车河有机社区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和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

8、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探索“乡村工匠+文化创意”“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文旅产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新路径,建设多种类型的培训空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促进乡村人才振兴,破解“谁来种地”困境,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面向包括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内的广大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面向农民工群体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持续扩大培训供给,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建立开放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联系用好中国农业大学、省市级农广校、省市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等教育培训资源,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等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教育培训工作,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坚持激励约束并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相应补助。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发展壮大劳务品牌,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

(三)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9、健全市政交通设施。以“3311”工程为牵引,(“3311”工程指,打通育英街、迎宾北路、新农村路三条民生路,打造沙河、泽水河、塌涧河三条景观带,建设工人文化宫,实施唐河公园南区改造),建设“五横七纵”交通路网(“五横”指平型关大街、育英街、新华街、振华街、南环路,“七纵”指巍山路、新农村路、迎宾路、新建路、沙河槽路、文兴路、武灵大道),完善县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三行系统”,加快智能停车设施建设,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和机械式停车设施,开展创新筹资方式支持停车场建设试点。严格执行停车设施和公共充电桩设施配建标准,健全住宅小区和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工程,优化公交站点布设,打造智能交通体系,提升公交服务能力水平。优化后的道路密度将由现在的3.45千米/平方公里增加到2025年的4.56千米/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道路密度和土地集约利用率有效提升。

10、优化对外联通网络。完善通达高效的公路网,提高县城与周边城市、县城与县城间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国省道城镇路段改造提升,优化县域周边交通组织,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形成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加快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G336线灵丘县城至下北泉段改线工程54公里、新改建国防公路部队通道18公里、长城板块旅游公路84公里,全面实施县乡道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00公里、国道108线至花塔村道路改造工程5.6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20公里,形成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加速灵丘A1级通用航空机场建设,争取大雄高铁灵丘段获批建设,构建“区域联通、组团循环、城乡覆盖”的“陆铁空”三位一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交通强县,将灵丘打造为山西省东向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的桥头堡。

11、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整治县域河道、排洪沟、道路边沟、山洪沟,畅通排水系统与外部河湖连接,提高县城排涝通道过流能力,逐步消除严重易涝积水区段。实施排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改造,推动全面实现县城新城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有序实施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整改规范雨水口、检查井等微排水设施,消除县城排水管网空白区。实施建筑物地下空间排水防涝改造提升,科学设置人行步梯、出入口遮雨棚、排水沟、防淹门、防汛挡板、沙袋等设施。推进雨水源头减排,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增强地面渗水和雨水收集利用能力。

12、健全防灾减灾设施。持续开展“城市体检”,系统谋划提升县城整体韧性。加强县城抗震、防风、防洪、排涝、消防等设施建设,提升交通、水利、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抗损毁能力;开展现有重要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改造,确保新建建筑严格落实抗震设防强制性标准;强化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管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应急避难场所,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提升社区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水平;完善交通物流、供电供水、信息通信等生命线备用设施,提高极端条件下的快速恢复能力;统筹推进防洪排涝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修复改造破损老旧排水管网,推进易涝区域整治提升。

13、完善市政管网设施。科学划定县城供水区域,加大高标准水厂建设力度,扩大供水管网覆盖范围,更新修复供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的水厂和老旧破损的供水管网。推广天然气利用,完善燃气储气设施和燃气管网,鼓励建设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局域供气网络,推进燃气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加快燃气信息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燃气管网安全管理水平。加快县城供热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开展热源、换热站及老旧管网节能改造,提升供热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推进燃煤锅炉集中改造。开展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县城网架优化、中压线路绝缘化改造、配电室低压改造等项目,推进必要的路面电网和通信网架空线入地。

14、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快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完善水电路气信及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推进居住社区补短板,完善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鼓励老旧厂区进行空间功能置换,推进落后产能改造和异地搬迁,采用市场化方式,培育发展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和文化旅游空间等新业态、新功能。支持有条件的老旧街区发展街区经济,建设成为新型文旅商业消费集聚区。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综合考虑群众意愿、规划布局、安全隐患等因素,坚持改造和拆除相结合,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改善城中村居民居住条件。“十四五”期间,改造老旧小区83个。持续深化“两下两进两拆”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城市管理向背街里巷延伸、向“细枝末节”聚焦,用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升城市温度。推动县城街道户外广告招牌设施统一规划,加载白氏剪纸、灵丘窗花等地域元素符号,塑造具有灵丘文化气息的街区立面。

15、开展智慧县城建设。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水平。围绕平安灵丘、法治灵丘、应急指挥、公共卫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互联网+监管”等,加强数据融合应用,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围绕社保、医保、教育、医疗、养老、救助、文化、体育等强化数字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服务便捷化水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从网、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两个方面,实施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行智慧物流,将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与物流仓储、管理等各环节充分结合。

(四)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16、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成县人民医院新院区、门诊综合楼建设,建设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新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爱生命健康教育体验教室等。继续加强中医院建设,新增院感系统、输血系统、麻醉系统、保健管理系统、智能开方系统、预约诊疗系统,完善网上预约、诊疗流程。建设好乡镇卫生院,确保乡村医疗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住院服务、开展一级常规手术,具有一定急诊急救能力,开展预防保健服务和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17、加强教育资源供给。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扩容增位,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学前教育布局与办园结构,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提升普通高中校园校舍、教育装备、信息化设施设备等建设水平。支持发展特色高中,巩固提升省内异地举办高中办学效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新建三所城镇小学、一所实验小学、一所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一所公共实训基地、一所教师培训中心、一所学生资助中心,改造完善灵丘一中和灵丘二中。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与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助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18、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有所养。加快公办敬老院改革发展步伐,探索武灵中心敬老院公建民营管理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全县养老业中的示范效能和兜底保障作用,切实承担起全县农村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任务。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有效增加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老有所医需求,加强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大老年健康科技支撑力度。开展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格化布局、标准化建设,开展无障碍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试点,持续开展空巢老人关爱活动,大力培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组织,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19、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健全县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工人文化宫、会展中心等“四大场馆”。推进智慧广电云平台建设,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活动,实施社区全民健身设施提升工程,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健身步道、自行车道、体育公园、社区文体广场、百姓健身房、社会足球场等设施建设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和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接续接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打造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红石塄乡、赵北乡、下关乡等3镇3乡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准化时代化便民化分馆试点区,按照“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站所、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盘活公共文化设施,提升“阵地+流动+数字化”服务效能,促进地方文化繁荣。

20、改善社会福利设施。以县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公建民营”等管理新模式,打造以残疾预防、康养服务为主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基地,引领指导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规范化发展。积极扩大普惠安全的托育服务供给,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社区托育点,进一步规范托育服务市场。依托现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建设殡仪馆。

(五)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21、营造舒适和谐蓝绿生活空间。实施新一轮生态功能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加强县城水环境修复,完成“三河”治理工程,规划建设巡堤路和绿化景观带。完善县城绿地系统,实施唐河公园南园改造工程,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绿地、口袋公园、景观小品和公共活动空间场所,打造15分钟便民休闲圈。以唐河公园、武灵公园建设为引领,构建唐河、泽水河、沙河、塌涧河绿廊和环城林荫道构成的绿色网络,建设绿色生态系统。通过多功能、多层级的慢行底道网络串联,打造以生态化、人文化、精品化为特色的游憩体系。加强河道、湖泊等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对重要水系实施生态补水,保持原有水面控制率、水网密度和水体自然联通。持续加强黑臭水体治理,沿河沿湖设置截污管道,科学实施清淤疏浚,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和增强水系自净功能。

22、推进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以大数据产业园、巍山工业园、生物产业园为主体,打造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引导园区企业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推动企业申报绿色工厂,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按照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兼顾的原则,树立绿色采购理念,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依托灵丘有机农业发展基础,实施全域有机化种养工程,推进农业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打造灵丘有机农业循环发展新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节能减排的良好风尚。广泛开展绿色家庭、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创建行动,倡导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大力推进建筑节能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建筑和零碳建筑标杆。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统筹布局、建设和完善分类设施。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出行方式。

23、提升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能力。加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逐步减少原生垃圾直接填埋,做好全流程恶臭防治,到2025年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完善县域医疗废弃物转运设施和集中处置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危险废物处理设施。

24、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补齐县城污水处理设施能力缺口,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升级改造,有序推进排水管网随路网改造,对老旧破损、混错接、漏接以及管径严重偏小路段的污水管网进行更新修复,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步伐,逐步消除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污水管网空白区,到2025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广再生水用于市政杂用、工业用水和生态补水,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加快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逐步压减污泥填埋规模,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

25、建设人文县城。针对灵丘历史文化名县发展定位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新建灵丘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结合旅游区内自然和人文景观,打造集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及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展示体验中心场馆,率先打造具有全市规模和效应的文化品牌。针对灵丘罗罗腔等非遗剧种传承发展需求,扩建剧目创作排练场地,建设罗罗腔传习中心场馆,配备演出剧场、排练厅等现代化排练场馆。

(六)构建一体化城乡共建共享新格局

26、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红石塄片区为示范,全面铺开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工作,积极创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红石塄乡全域及上寨镇石矾村,探索建立健全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机制、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农民收入增长机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城乡统一社会保险制度、有机社区联结城乡功能、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区块链智慧管理平台,推进以有机社区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培育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27、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有机融合。积极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农村宅基地与城镇商品房置换补偿政策。落实和制定财政、金融、社会保障等激励政策,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完善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改革。吸引更多城市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和双向流动。健全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

28、推动城乡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联动发展,推进城乡教育、医疗、文体、物流、商贸等设施一体化建设,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推动医疗资源向乡村倾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燃气、采暖用能清洁化改造,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步伐,推进城区、工业园区等核心区域5G网络全覆盖,提升农村网络覆盖水平。

29、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重点抓好武灵镇、上寨镇、东河南镇等中心城镇建设,加快形成中心城镇与副中心城镇。把城镇建设、开发区建设有机结合,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促进县域城镇建设发展。改革和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进行市场化经营,多渠道加大对城镇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将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地向周边乡村延伸,对连接城乡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筹资、统一建设,以改善县域内外联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推动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延伸覆盖。

30、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以乡村风貌整治提升和农房改造建设为切入点,开展设计师下乡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整体保护花塔、曲回寺、觉山、杨庄四个国家级传统村庄的自然山水格局、现状街巷空间和有特色的建筑群落及文物古迹。根据保护专项规划对传统村落进行高度和风貌管控,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高度,保持建筑风貌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护现状村庄街巷空间,维持原有村庄街巷机理,保护村庄内有特色的建筑和有文化韵味的古宅院。作为山西设计下乡和农房建设试点县,充分总结提炼代表灵丘本土传统风貌的建筑元素,设计出示范农房样式,梳理汇总成农房建设图集,出台激励支持政策,鼓励农民按照图集新建或改造农房,控制新建建筑的风格与形式。

31、积极做好土地保障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支持土地使用权人通过自主联营、入股、转让等方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科学编制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保障与城市人口规模相适应的住宅用地及民生类设施用地需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构建覆盖全县的城乡基准地价体系,为集体土地入市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技术保障。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灵丘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住建

局,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各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城镇化建设,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逐条逐项落细落实各项任务。

(二)加强干部培训

县委党校要把培养干部城市工作能力作为重要任务,加强专业培训,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尊重县城发展规律、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传承、群众诉求,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县城,促进县城健康发展、增进群众民生福祉。

(三)加强项目谋划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依据《灵丘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灵丘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资金保障、财务平衡和项目收益等因素,科学谋划储备建设项目,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推动县城建设。

(四)做好宣传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解读高质量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调动各方参与县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政府、社会、群众同心同向行动,汇聚促进县城发展正能量。定期总结提炼城镇化建设成效,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和创建成果,强化示范引领,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