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消融中的孤单岛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海豹捕食 格陵兰:消融中的孤单岛屿

格陵兰:消融中的孤单岛屿

2024-07-13 23:4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封面故事 > 正文 格陵兰:消融中的孤单岛屿 2014-01-08 09:40 作者:阿润、贾冬婷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格陵兰岛屿冰川消融 极地史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人类在一大片土地上落脚,生存了好几百年,后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猎物减少,人类或凋亡,或改变生活方式。冰川消融中格陵兰岛正是这样一个缩影。

 

格陵兰:消融中的孤单岛屿 极地史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人类在一大片土地上落脚,生存了好几百年,后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猎物减少,人类或凋亡,或改变生活方式。冰川消融中格陵兰岛正是这样一个缩影。 记者阿润 主笔贾冬婷 格陵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可达-70℃,冰雪覆盖面积占整个岛屿的81%,这么寒冷的一个地方,实在与它绿意盎然的名字不相符(“格陵兰”意为“绿色土地”),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个名字是格陵兰维京殖民地的建立者红发埃里克故意编造出来的,为的是吸引更多挪威本土的维京人过来。 格陵兰是除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只有岛的北部和东西两边的狭长地带,由于空气干燥,很难形成积雪,才露出地表。随着气候变暖,格陵兰的冰川逐渐融化,冰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会形成深坑,就像是一口一口的锅,所以叫作冰川锅穴。这些锅穴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到10米宽,上百米深,一直延伸到冰川底部,甚至形成冰川洞,可能会导致整个冰川崩塌。 这也是关于北极的最热话题之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科技发展处的王勇告诉本刊记者,从1996年他来到极地办一直到现在,他所接触的大部分极地科研项目都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冰川为什么会融化?融化后我们应该怎么办?但是这样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释清楚的。” 格陵兰无疑是地球变暖的前线。去过17次北极的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告诉本刊记者:“北极的气温变化跟全球比,是上升更高的。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信息,在2006年之前的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概增加了0.74℃,北极大概是1℃左右。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它的存在可以当作地球上的一个气候指示器。” 这片人迹稀少的土地上,最详尽的资料来自冰芯。“北极的冰川像是一个档案室一样,储存着关于气候的信息,通过冰芯我们可以测定冰川的年龄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高登义告诉本刊记者。年复一年落在格陵兰冰帽上的积雪,慢慢变成冰,冰雪含有三种不同的氧同位素,因此,如果你在格陵兰的冰帽打钻,测量每个冰层的氧-18比例,可以得知格陵兰每一年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 “从现有的可靠测量来看,格陵兰岛正以最快的速度消融。”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安德斯·波克告诉本刊记者。2011年,他在哥本哈根北极研究所的档案中找到了一些老旧飞行日志,其中有关于北极附近冰川的观察记录,几乎同一时间,丹麦国家调查局在清理地下室时发现了一批旧图片,这些图片是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1933年到格陵兰进行他第七次极地探险的记录。波克和同事将图像数字化,并用软件对比格陵兰岛东南部海岸线,查看其中的不同之处。波克说,20世纪30年代冰川融化得比今天快,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冷却期,这期间形成了新的冰层,但在2000年又开始加速融化。 “20世纪90年代,格陵兰岛的冰川差不多能达到平衡状态(即降雪和融化、冰裂相等),但现在的总质量亏损超过3000亿吨/年。3000亿吨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每人一年使用4万升来算,这是地球上人们一年的用水量。现在的趋势看,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波克告诉本刊记者,“从最新研究来看,海洋在冰川的消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暖流一经过已经破裂的冰川,大面积的融化就会发生,这和气温的升高共同作用于冰川的融化。” 格陵兰气候变化几乎决定着当地以捕猎为生的土著的去留。岛上主要的陆地哺乳动物有北极熊、麝牛、驯鹿、北极狐、雪兔、貂和旅鼠,附近水域中主要有海豹和鲸,它们过去是岛上爱斯基摩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到了20世纪初期,海水温度上升使海豹几乎在格陵兰南部绝迹,后来气候转冷,大群海豹才又现身。而因为浮冰的融化,依赖浮冰来捕食海豹的标志性动物——北极熊的生存也出现危机。 在高登义看来,这些年里,北极熊瘦了,尤其是最近几年,一跑起来都可以看得到骨头。“从2007年以来,我差不多每年都带学生去北极。我的感觉是,见到北极熊很容易,见北极海豹很难。你想拍到北极海豹在浮冰上趴着不走的照片非常困难,它看到人后马上就潜入水里了,因为人类大量捕杀海豹,使它们变得非常警觉。人类大量捕杀北极海豹给北极熊带来食物链上的困难,本来浮冰减少,它们就很难觅食,加上海豹的减少,让它们更难找食物了。” 他观察到北极熊在生活习性上也有所改变。“一批聪明的、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北极熊改变了它们的生活方式,一部分从浮冰上迁徙到海湾里,因为海湾里有鱼,它们开始抓鱼、吃鱼。我们从2010年开始,差不多年年都可以碰到北极熊抓鱼吃,而且现在北极熊抓鱼本事也大了,它潜水下去再一起来,差不多就叼到鱼了,它们一次能抓到一条近半米长的三文鱼。2011年我们碰到了北极熊吃海带,2012年碰到北极熊吃鸟蛋,2013年我们拍到了北极熊吃草。北极熊对待海豹的态度也变了,90年代我们在北极看北极熊吃海豹,它们抓到后就把好吃的、肥的、油的、软的地方吃光,其他地方就不要了。但是2013年看到的两头北极熊不仅把海豹的肉吃光,剩下的骨头、内脏,它们都不放过。” 贾雷德·戴蒙德对极地史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说法:“极地史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人类在一大片土地上落脚,生存了好几百年,后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猎物减少,最后导致人类也渐渐凋亡,或改变了生活方式。”相对动物,观察极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戏剧性。在格陵兰的人类史中,爱斯基摩人成为最终生存下来的族群,是极地人数千年来克服恶劣环境的典范。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位梦华曾与爱斯基摩人有过长达一年的相处,他告诉本刊记者,公元前2500年,爱斯基摩人因为气候变化造成原住地猎物减少来到格陵兰,建立了第一个人类聚落,在公元980年维京人抵达前,他们完全放弃了格陵兰南部。公元800年到1300年,格陵兰的气候相对温和,维京人此时踏上格陵兰,当时的气候适合牧草生长、饲养牲畜。这也让爱斯基摩人从白令海峡向东扩张,当时加拿大北部诸岛在冰封了几个世纪后,开始在夏季融化,爱斯基摩人得以大肆捕猎北极鲸。大约公元1300年起,北大西洋渐渐进入了寒冷的小冰河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在夜长昼短甚至是极夜的冬天,格陵兰的维京人由于缺乏木头无法盖房、取暖和照明。爱斯基摩人则用雪块盖屋,用鲸脂或海豹脂做燃料和照明,由于造船用的木头短缺,他们用海豹皮覆在船的构架上做皮舟出海捕鲸。“所以,维京人消失了,而经验和智慧让爱斯基摩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生存了下来。”

 

格陵兰岛西部某城镇,远处是迪斯科湾的冰川

格陵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可达-70℃,冰雪覆盖面积占整个岛屿的81%,这么寒冷的一个地方,实在与它绿意盎然的名字不相符(“格陵兰”意为“绿色土地”),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个名字是格陵兰维京殖民地的建立者红发埃里克故意编造出来的,为的是吸引更多挪威本土的维京人过来。

 

格陵兰是除南极洲以外,大陆冰川面积最大的地区,只有岛的北部和东西两边的狭长地带,由于空气干燥,很难形成积雪,才露出地表。随着气候变暖,格陵兰的冰川逐渐融化,冰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会形成深坑,就像是一口一口的锅,所以叫作冰川锅穴。这些锅穴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到10米宽,上百米深,一直延伸到冰川底部,甚至形成冰川洞,可能会导致整个冰川崩塌。

这也是关于北极的最热话题之一。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科技发展处的王勇告诉本刊记者,从1996年他来到极地办一直到现在,他所接触的大部分极地科研项目都是关于气候变化的。“冰川为什么会融化?融化后我们应该怎么办?但是这样的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释清楚的。”

格陵兰无疑是地球变暖的前线。去过17次北极的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告诉本刊记者:“北极的气温变化跟全球比,是上升更高的。按照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信息,在2006年之前的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概增加了0.74℃,北极大概是1℃左右。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它的存在可以当作地球上的一个气候指示器。”

这片人迹稀少的土地上,最详尽的资料来自冰芯。“北极的冰川像是一个档案室一样,储存着关于气候的信息,通过冰芯我们可以测定冰川的年龄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高登义告诉本刊记者。年复一年落在格陵兰冰帽上的积雪,慢慢变成冰,冰雪含有三种不同的氧同位素,因此,如果你在格陵兰的冰帽打钻,测量每个冰层的氧-18比例,可以得知格陵兰每一年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

“从现有的可靠测量来看,格陵兰岛正以最快的速度消融。”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安德斯·波克告诉本刊记者。2011年,他在哥本哈根北极研究所的档案中找到了一些老旧飞行日志,其中有关于北极附近冰川的观察记录,几乎同一时间,丹麦国家调查局在清理地下室时发现了一批旧图片,这些图片是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1933年到格陵兰进行他第七次极地探险的记录。波克和同事将图像数字化,并用软件对比格陵兰岛东南部海岸线,查看其中的不同之处。波克说,20世纪30年代冰川融化得比今天快,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冷却期,这期间形成了新的冰层,但在2000年又开始加速融化。

“20世纪90年代,格陵兰岛的冰川差不多能达到平衡状态(即降雪和融化、冰裂相等),但现在的总质量亏损超过3000亿吨/年。3000亿吨是什么概念?如果按照每人一年使用4万升来算,这是地球上人们一年的用水量。现在的趋势看,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波克告诉本刊记者,“从最新研究来看,海洋在冰川的消融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暖流一经过已经破裂的冰川,大面积的融化就会发生,这和气温的升高共同作用于冰川的融化。”

格陵兰气候变化几乎决定着当地以捕猎为生的土著的去留。岛上主要的陆地哺乳动物有北极熊、麝牛、驯鹿、北极狐、雪兔、貂和旅鼠,附近水域中主要有海豹和鲸,它们过去是岛上爱斯基摩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到了20世纪初期,海水温度上升使海豹几乎在格陵兰南部绝迹,后来气候转冷,大群海豹才又现身。而因为浮冰的融化,依赖浮冰来捕食海豹的标志性动物——北极熊的生存也出现危机。

 

高登义

在高登义看来,这些年里,北极熊瘦了,尤其是最近几年,一跑起来都可以看得到骨头。“从2007年以来,我差不多每年都带学生去北极。我的感觉是,见到北极熊很容易,见北极海豹很难。你想拍到北极海豹在浮冰上趴着不走的照片非常困难,它看到人后马上就潜入水里了,因为人类大量捕杀海豹,使它们变得非常警觉。人类大量捕杀北极海豹给北极熊带来食物链上的困难,本来浮冰减少,它们就很难觅食,加上海豹的减少,让它们更难找食物了。”

 

他观察到北极熊在生活习性上也有所改变。“一批聪明的、能尽快适应环境的北极熊改变了它们的生活方式,一部分从浮冰上迁徙到海湾里,因为海湾里有鱼,它们开始抓鱼、吃鱼。我们从2010年开始,差不多年年都可以碰到北极熊抓鱼吃,而且现在北极熊抓鱼本事也大了,它潜水下去再一起来,差不多就叼到鱼了,它们一次能抓到一条近半米长的三文鱼。2011年我们碰到了北极熊吃海带,2012年碰到北极熊吃鸟蛋,2013年我们拍到了北极熊吃草。北极熊对待海豹的态度也变了,90年代我们在北极看北极熊吃海豹,它们抓到后就把好吃的、肥的、油的、软的地方吃光,其他地方就不要了。但是2013年看到的两头北极熊不仅把海豹的肉吃光,剩下的骨头、内脏,它们都不放过。”

贾雷德·戴蒙德对极地史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说法:“极地史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人类在一大片土地上落脚,生存了好几百年,后来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猎物减少,最后导致人类也渐渐凋亡,或改变了生活方式。”相对动物,观察极地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戏剧性。在格陵兰的人类史中,爱斯基摩人成为最终生存下来的族群,是极地人数千年来克服恶劣环境的典范。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科普作家位梦华曾与爱斯基摩人有过长达一年的相处,他告诉本刊记者,公元前2500年,爱斯基摩人因为气候变化造成原住地猎物减少来到格陵兰,建立了第一个人类聚落,在公元980年维京人抵达前,他们完全放弃了格陵兰南部。公元800年到1300年,格陵兰的气候相对温和,维京人此时踏上格陵兰,当时的气候适合牧草生长、饲养牲畜。这也让爱斯基摩人从白令海峡向东扩张,当时加拿大北部诸岛在冰封了几个世纪后,开始在夏季融化,爱斯基摩人得以大肆捕猎北极鲸。大约公元1300年起,北大西洋渐渐进入了寒冷的小冰河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在夜长昼短甚至是极夜的冬天,格陵兰的维京人由于缺乏木头无法盖房、取暖和照明。爱斯基摩人则用雪块盖屋,用鲸脂或海豹脂做燃料和照明,由于造船用的木头短缺,他们用海豹皮覆在船的构架上做皮舟出海捕鲸。“所以,维京人消失了,而经验和智慧让爱斯基摩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生存了下来。”

 

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