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体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核心素养目标如何写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体现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与体现

2024-07-14 12:28: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表1高中部分学科培育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 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 文化传承与理解 英语 文化意识 历史 家国情怀 地理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思想政治 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 物理 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生物学 社会责任 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责任

根据表1,结合对上述学科核心素养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各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认同等内涵,如语文、英语、历史、思想政治等。生物学的社会责任素养有“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生态意识”“关爱生命”等表述,体现了文明、和谐、友善等思想。( 2)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学科中,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关注科学态度,如物理和化学;生物学的社会责任素养虽然没有规定“科学态度”,但在课程性质中要求学生“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实际也有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要求。(3)一些学科体现了环境友好、绿色生活等生态意识。例如,化学有“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表述;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包括“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等内容。

(三)生物学课程中社会责任教育有其学科特点

1.社会责任素养的内涵分析

首先,课程标准描述了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2]这句话是社会责任的定义,如果只保留主谓宾,可简化为“社会责任是一种担当和能力”。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 7版)》,“担当”意为“接受并负起责任”,[3]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情感”,是个体针对社会责任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对个人所担负责任的认同与接受,包括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主动性等。而“能力”意为“能胜任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主观条件”,是指承担社会责任的技能、行为、本领等。此外,“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暗含对所担负社会责任的认知,即个体对责任对象、责任范围等的知觉、认识、理解等。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所述的社会责任虽落脚于“担当”和“能力”,实际却包括个体对所应担负责任的认知、情感和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要求。

课程标准在给出定义之后,接下来采用“学生能够做什么”的方式对社会责任素养作进一步解释,如能够关注社会议题,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问题,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等。这是从多方面细化了社会责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其次,课程目标从社会责任维度作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开展生物学实践活动的意愿和社会责任感,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愿意承担抵制毒品和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责任,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识和实践的基础。[2]这段话强调了社会责任的情感目标,即具有“意愿和社会责任感”,这要求学生主观上有承担责任的意愿;然后要求学生“要运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承担一些具体的社会责任。“宣传引导”没有说明具体的事例,可理解为生物学领域的所有社会议题,如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抗生素滥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虚假广告等。

总体上,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社会责任符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社会责任的解释,又独具特色:(1)凸显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特别要求“运用生物学知识”;而且“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宣传关爱生命”“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等更充分体现了生物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2)素养要求体现了梯度性。从“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作出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到“尝试解决”“树立和践行”“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保实践”,再到“主动宣传”“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等,这些行为动词表明对学生的素养要求是逐步提高的。

综上所述,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社会责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素养的学科化;体现了生物学的特色,如生态文明思想、健康中国理念;也体现了自然科学学科的共性,如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等。

2.各模块要求学生达成的社会责任素养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各个模块的“学业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完成学习后应达成的目标作出了明确要求。表 2 列出了各模块的学业要求中与社会责任素养相关的内容及其侧重点(表2 )。

表2 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学业要求中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及其侧重点

模块 学业要求中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 侧重点 必修 1分子与细胞 举例说明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健康中国 必修 2遗传与进化 运用遗传与变异的观点,解释常规遗传学技术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联系生产实践,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 分析不同类型的证据,探讨地球上现存的丰富多样的物种是由共同祖先长期进化形成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传播生物进化思想和科学自然观 选择性必修 1稳态与调节 评估多种生活方案,认同并采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向他人宣传毒品的危害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等(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健康中国 基于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相关资料,结合植物激素和其他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分析并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 选择性必修 2生物与环境 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并应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从生态系统具备有限自我调节能力的视角,预测和论证某一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可能引发的多种潜在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分析或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影响及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选择性必修 3生物技术与工程 面对日常生活或社会热点话题中与生物技术和工程有关的话题,基于证据运用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就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安全与伦理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讨论(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联系社会,生物技术与伦理,体现科学技术价值观

根据表2 的分析,这些学业要求分别从生态文明思想、健康中国理念、科学技术价值观、传播生物进化思想和科学自然观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作出了明确要求。

二、社会责任素养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体现

社会责任素养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内容,也是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教材既要凸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也要体现自然科学课程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教育内容,如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价值观等;还要将生物学特有的社会责任内涵融于教材中,如生物进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健康中国理念,以及引导学生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社会议题等。

(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培育和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平等、法治、富强、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介绍我国科学家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等精神

开篇的“科学家访谈”采访了施一公、袁隆平、许智宏、方精云和杨焕明五位院士,讲述了科学家投身科研的经历,表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探索、坚持、合作、谦虚、友善的科学精神,以及对人类的贡献等。例如,介绍施一公院士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全职回国工作,只为回报家乡。介绍袁隆平院士上大学时就立志解决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讲述了他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的艰辛历程,以及通过杂交水稻为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教材通过“科学家的故事”介绍了我国的科学家,表达他们的爱国、敬业等。例如,介绍我国的生态学巨匠马世俊归国不久就接受了国家给他的第一个科研任务:解决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他和助手们深入飞蝗发生区,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打开了飞蝗综合防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2.精选我国的科技成就,体现爱国、富强、文明、和谐、法治等价值观

教材通过章首页、问题探讨、正文内容、课外阅读栏目、习题等系统融入我国的科技成就(表3 )。选取这些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怀,体现了爱国、富强、文明、和谐、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表3 教材介绍我国科技成就的途径及部分实例

途径 举例 位置 内容 创设情境 必修 2第 6章 章首页 对深圳拟兰的基因组分析揭示兰花植物的进化之谜 选择性必修 2第1 章 章首页及第 1节 问题探讨 如何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东北豹种群数量的增长等 正文介绍 必修 1 第 6章 第 2节 体细胞克隆猴 选择性必修 2第1 章 第 1节 介绍“种群”的相关知识内容 选择性必修 3第 4章 第 1节 制定法规规范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课外阅读栏目 必修 1 第 2章 第 4节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选择性必修 2第 4章 第 3节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情况 作为习题素材 选择性必修 2第1 章 第 1节练习与应用 以我国普氏原羚为例,考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除了上表所列的几个实例,教材融入的我国近年的科技成就还有很多。例如,介绍了我国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的成果;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为例,引入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内容;以我国神舟飞船和天宫二号航天站对接为情境,探讨航天器和航天服为航天员的生命稳态提供了哪些保障;介绍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大力植树造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等等。选择性必修 3是《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这册教材大篇幅地介绍了我国在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领域取得的成绩。

3.教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他方式

(1)增强制度自信

我国获得的科技成就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各方力量配合。袁隆平院士在访谈中说:“杂交水稻是我国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社会主义协作的成就。它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是我国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努力协作、合力攻关取得的。”这凸显了社会主义协作的力量,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必修 1介绍了我国多家科研院所通力合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体现敬业

“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了病理科医师、育种工作者、遗传咨询师、疫苗制品工、植保员等十余种职业,讲述了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渗透了敬业精神。此外,教材在“探究·实践”的撰写上,也注意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体现诚信、合作、友善等。

(3)体现和谐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这本教材从整体上渗透了“和谐”的理念。选择性必修 1《稳态与调节》从个体水平让学生认识人体的稳态、机体的和谐,理解机体和谐需要共建共享的理念。这些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素养有具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要求。[1]在访谈中,施一公院士说:“在美国留学和工作的 18个春秋里,我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帮助那些不像我这么幸运的兄弟姐妹。”这样饱含真情的语言体现了施院士的家国情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于中华文化、中国的语言文字等方面。教材引经据典,编者自创小诗,将传统文化与生物学知识有机结合。选择性必修3“人与环境”的章首页配有庄子的名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人的精神可以达到与自然和谐、融洽相处的境地”的哲学思想。在介绍立体农业时,教材介绍了《氾胜之书》记载的一种立体农业的生产方式,展现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优美的文字既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修养,亦能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爱读爱学。

(三)培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材采用多种途径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首先,正文内容融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描写了孟德尔敢于质疑“融合遗传”的传统观点;多位科学家历经数十年通过多个实验,才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展现了质疑、求真、实证、合作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材不仅讲述这样的科学史,还在“本章小结”显性化地呈现。其次,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例如, “问题探讨”“探究· 实践”中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一些活动安排小组合作完成,培养学生求真、实证、探索、合作等科学精神。再次, 教材还通过科学家访谈、课外阅读栏目等渗透科学精神。例如,施一公院士在科学家访谈中说:“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求真。”科学家的故事介绍“摩尔根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无论对自己的假说,还是对别人的学说,都一概采取依靠事实和运用实验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科学态度。”

(四)形成和运用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1.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是知识的存在形式之一,是人类长期探索的产物,它也包括在长期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方法和技能。技术是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创造产品的手段。教材许多内容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例如,对体细胞全能性的研究促进了克隆动物等技术的发展;对DNA、基因工程酶类、载体分子等的研究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研究蛋白质包装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基因组编辑技术促进基因功能的研究,等等。

2.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力

教材介绍杂交水稻的产量比常规栽培稻的有大幅提高,杂交水稻自1976年大面积推广以来,已累计推广 80亿亩,累计增产稻谷 6 000亿千克以上,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介绍抗虫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用量,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一节介绍了转基因的累累硕果,如基因工程药物、多种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动植物等。

3.科学技术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

必修2讲述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时,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根据父母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预测后代的患病概率等。选择性必修 3介绍转基因技术生产胰岛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挽救了许多糖尿病病人的生命。

4.科学技术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冲击和风险

科学技术也有两面性,价值观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应用,如果应用不当,可能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危害社会。教材在介绍新的科学技术时,不忘向学生渗透理性看待科学技术的思想。例如,在介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时,提醒学生注意伦理问题。在介绍基因组编辑时,明确说明“对人类基因进行‘改造’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能违反人类的伦理道德”。选择性必修 3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禁止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研究,并警惕用新技术研究生殖性克隆人,等等。

(五)形成生物进化思想和科学自然观

思想观念会影响学生在面对有关问题时的决策,生物进化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认同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4]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必修2 《遗传与进化》安排了“生物的进化”一章,系统帮助学生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并形成生物进化思想。教材还设计了“分析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思想的进步意义;设计了保护野生动物是否会干扰自然选择等习题,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进化思想;通过“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探究活动、“某种抗生素人均使用量与耐药率变化的习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进化思想分析耐药菌的产生等社会议题;等等。

(六)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培育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要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在教材中体现生态文明思想,是修订教材时重点落实的内容。

必修2以“我国政府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不惜耗资修建了高架桥和涵洞”为例,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的原因和意义。该题渗透了生态学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体现出我国政府为此所做的努力,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选择性必修 2《生物与环境》在讲述生态学内容的基础上,大力渗透生态文明思想。例如,“科学家访谈”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标题,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教材正文介绍了我国政府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呈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讲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多项成就,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湿地生态恢复、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等;鼓励学生“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每一个公民从我做起,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说,教材在多处直接叙述或渗透生态文明思想,培育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担当。

(七)渗透健康中国理念,引导学生健康生活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019年我国在国家层面发布了《健康中国行动( 2019— 2030)》;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健康生活”是六大素养之一;高中生物学有责任向学生传递健康中国理念,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教材结合知识内容,设计与健康有关的内容。在讲细胞中的分子时,同时介绍了许多与健康有关的内容,例如,在“本节聚焦”中,点出本节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了解关于糖类和脂质的知识,对健康地生活有什么帮助?” 其次,教材通过“与社会的联系”“本章小结”等栏目渗透“关注健康”“关爱老年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医疗进展”等内容。例如, 在讲“糖类”时,通过“与社会的联系”这一栏目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的控糖建议;在“ 细胞中的分子”一章的 本章小结中,总结到“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在改进自己膳食行为的同时,向他人宣传有关的营养保健知识。”

(八)引导学生以科学态度和理性思维分析相关社会议题

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在社会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人们的认知和决策。教材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抗生素滥用、虚假广告、遗传病的检测、物种保护等话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以提高社会责任感。以下举两例说明。

例1:消除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虑

转基因食品 的安全性是大众关心的话题,一些人也心存疑虑,通过教材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转基因,是打消这些疑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选择性必修3 安排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节,引导学生认识到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不是人云亦云,而是需要以完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教材还介绍我国颁布了多项法规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实行严格管理,使学生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各项保障措施,从而不再心存疑虑。教材还编制了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习题。2015 年一项研究表明,人类食用多年的番薯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这些农杆菌基因可能是在漫长的驯化过程中因发生天然的转基因而进入番薯体内的。教材以此为情境,分别考查学生对于基因概念、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认识,这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对天然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理性看待人工转基因食品。

一些厂家为了利益,故意用虚假广告或夸大宣传效果误导消费者。例如,某核酸营养品的广告词为“一切疾病都与基因受损有关;基因是核酸片段;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可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教材以此为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思维分析这三句广告词的逻辑漏洞,从而正确处理这样的误导或骗局。“酸性体质理论”曾迷惑了不少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厂家以此为由宣传“碱性水”“碱性药物”等产品。教材设置相关习题,引导学生根据内环境稳态的有关知识,结合自己查找的证据,来评判酸性体质理论,思考当家人朋友购买“碱性水”等产品时自己的对策。在处理上述问题时,每个人都需要审慎、冷静、理性,要具备科学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等。只有让学生不断接触这些真实的问题,才能逐渐提高他们正确处理和应对的能力。

本文发表于《课程· 教材· 教法》2 020 年第2 期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 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52.

[4] 赵占良. 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一)——生命观念的内涵和意义[J]. 中学生物教学, 201 9,6 :4-8.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