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叶帅诞辰124周年纪念日,一起缅怀叶帅丰功伟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朱又一害袁帅的原因 今天是叶帅诞辰124周年纪念日,一起缅怀叶帅丰功伟绩

今天是叶帅诞辰124周年纪念日,一起缅怀叶帅丰功伟绩

2024-06-29 11:0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今天,是我们敬爱的叶帅诞辰124周年纪念日。叶帅盛德若愚,雄才经纶,在漫长的革命道路上,特别是在中国革命重大的危难转折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无私无畏,力挽狂澜。本纪念专版选取叶帅伟大的革命生涯中几个片断,缅怀叶帅光辉形象和丰功伟绩。在全国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让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苏区精神,以更好的成绩献礼祖国献礼党!

☆“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同志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企图危害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阴谋进行勇敢机智的斗争,为党立了大功。

1935年6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与党中央之间,在红军前进方向和战略方针上,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分歧。7月21—22日,党中央在黑水芦花召开政治局会议(即芦花会议)同时,中革军委决定以原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徐向前兼总指挥,陈昌浩兼政治委员,并应四方面军领导要求,任命叶剑英为参谋长。叶剑英接到命令后,向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告别,几位领导人同他进行了亲切谈话。随后,他带领红军总司令部机关的10余名作战参谋和机要干部,立即从黑水出发,去毛儿盖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报到。

叶剑英到总指挥部后,抓紧实施机关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时积极准备攻打松潘。然而,由于张国焘的阻挠破坏和其他原因,使红军在毛儿盖地区耽误了一个多月,失去了占领松潘的机会。敌人在这一个多月内,完成了对红军围追堵截的部署。8月3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松潘战役计划,决定改经草地北上。据此,红军总部将一、四方面军编为左、右两路军,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率领下,从卓克基出发,经阿坝北进;右路军在徐向前、陈昌浩、叶剑英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经班佑北上阿西。党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从毛儿盖地区北上,必须经过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茫茫大草地。叶剑英设法找到向导,亲率两个团先行开路。经过几天艰苦行军,好不容易来到了大草地北端的班佑。叶剑英抓紧调查去甘南的行军路线。待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陈昌浩等陆续到达班佑后,他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建议改道被采纳,右路军即从班佑改道,向巴西、包座、俄界前进……叶剑英成功地完成了开路先锋的任务。

在右路军行进的同时,张国焘率领左路军到达阿坝之后,却按兵不动,拒不执行中央要左路军迅速出班佑向右路军靠拢、全力向洗河以东发展的指示。张国焘还给陈昌浩发出指示,命令右路军南下,并企图分裂和危害党中央。时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的叶剑英识破了张国焘的阴谋,立即报告了毛泽东。

叶剑英对于张国焘此次与党闹分裂事件的经过,曾于1981年1月、1982年的3月和4月作过详细的回忆谈话:

大概在1935年9月上旬,我们到了巴西一带一个叫潘州的村子里。我和徐向前、陈昌浩同住在一间喇嘛庙里。中央机关和毛主席他们也住在附近。张国焘率左路军到了阿坝,就不走了,不愿再北进。中央多次催他北上,他就是不动。他还阻止陈昌浩等人北上。我们在巴西那一带等他。

9号那天,前敌总指挥部开会,新任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讲话。他正讲得兴高采烈的时候,译电员进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我,是张国焘发来的,语气很强硬。我觉得这是大事情,应该马上报告毛主席。我心里很着急,但表面上仍很沉着,把电报装进口袋里。过了一些时候,悄悄出去,飞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电报后很紧张,从口袋里拿出一根很短的铅笔和一张卷烟纸,迅速把电报内容记了下来,然后对我说:“你赶紧先回去,不要让他们发现你到这来了。”我赶忙跑回去,会还没有开完,陈昌浩还在讲话,我把电报交回给他,没有出漏子。那个时候,中央要赶快离开,否则会出危险。到哪里去呢?离开四方面军到三军团去,依靠彭德怀。

毛主席提议去三军团开政治局会议,他们临走的时候,张闻天和秦邦宪找到我,对我说:“老叶,你要走啊,这里危险。”我知道有危险,但是我想,军委直属队还在这里,我一走,整个直属队就带不出来了,我要等直属队走后才能走。我对他们说:我不能走,你们先走吧。如果我一走,恐怕大家都走不了啦,我以后会来的。究竟怎样带直属队走?我一时没有想好。忽然,我想起了张国焘要南下的电报,决定利用他要南下的电报做文章。

我先和徐向前讲:“总指挥,总政委来电要南下,我们应该积极准备。首先是粮食准备。先发个通知给各个直属队,让他们自己找地方打粮食去。限十天之内把粮食准备好。”他说:“好!”得到他的同意后,我写了个通知,准备发给各个伙食单位。通知上说,今天晚上两点钟出发,自己找地方去打粮。通知写好以后,给陈昌浩看,他认为很对嘛,应该先准备粮食。接着,我就找直属队负责人开会。参加的有李维汉、杨尚昆、李克农、萧向荣等,大概七八个人。我讲了这个事情。我说,中央已经走了,今天晚上两点我们也走。大家对表。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不行,整整两点动身。我要求大家严格保密,同时要按规定时间行动。

会后,我回到喇嘛庙。我和徐、陈住在一个屋子里,一个人住一个角落。中间还有一盏马灯,我们是亮着马灯睡觉的。

那天晚上我怎么睡得着呢,睡过了两点就完了。我9点钟上床,心里老在想着时间,10点、11点、12点、1点,我躺在床上不敢睡着,大约1点45分左右就起来了。我预先曾派了一个小参谋叫吕继熙,把甘肃全图拿来。我把它藏在我床底下的藤箱子里。我起来后,把大衣一穿,从床底下把地图拿出来,就往外走。

我先到萧向荣那里,他也刚起来。我告诉他,赶紧把地图藏起来,并说,这张地图你可千万要保管好,不要丢了,这可是要命的东西。当时,全军只有一份甘肃地图。我交地图给他的时候,离两点还有5分钟。我一摸身上,手枪忘记带了,要回去拿,萧向荣说:“你不要回去,回去危险!”我说:“不要紧的,我是公开出来的,出来检查去打粮的队伍。”

我回去拿了手枪,又轻轻推了睡在门口的“死卵”(警卫员范希贤),他没有醒来,我怕惊动旁人就走了。我装作巡视部队出发的样子,因为这是参谋长应该做的工作,不会引起怀疑。

就这样,叶剑英当晚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通知毕占云、吕继熙、陈茂生等人,一个人离开喇嘛庙,匆匆跨出大门上路。他牵着一匹骡子,来到一个磨房附近,杨尚昆已在那里等他。两人急忙赶路,走出不远,就听到后面传来的马蹄声。他们躲过“追兵”,又走了好一会儿,才赶到军委直属队休息的地方。据胡立教回忆,同志们看到他们来了,高兴地说:“你们开小差跑出来了。”叶剑英风趣地说:“不!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是执行中央北上方针。”在一个岔路口,叶剑英碰到了正在焦急等待他们的彭德怀、张闻天、秦邦宪等。脱险后重逢,格外亲切,大家七嘴八舌,说得很热闹。这时,秦邦宪拉了他一把,说,参座,你还不快走!叶剑英立即起身,加快步伐,继续赶路了。夜黑路不熟,叶剑英和杨尚昆,赶上第三军部队,已是拂晓时分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正在焦急呢。见了面,毛泽东高兴地说:哎呀!你们可出来了,好!好!我们真为你们担心。会齐了队伍,便朝第一军所在地俄界进发。

……

对于叶剑英在上述事件中为党作出的贡献,毛泽东在其后几十年中曾多次提到,称赞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徐向前于1977年5月14日叶剑英八十寿辰之际,赠叶剑英一首“七绝”,其中写道:“吕端当愧公一筹,导师评论早已定。”聂荣臻也同时赠诗一首:“川西传讯忠心耿,京华除害一身胆。行若吕端识大事,功成绛侯有愧颜。”

中共中央对叶剑英在长征途中同张国焘的斗争,作了高度评价和明确的结论。1985年9月16日,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在写给叶剑英的致敬信中说:“长征途中,您同张国焘企图危害中央和中央红军的阴谋进行勇敢机智的斗争,为党立了大功。”(有删节)

☆叶剑英弃蒋投共的艰险历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在一片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中,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从此他对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坚信不移,并为之执着地奋斗了一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中国社会陷入血雨腥风中,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上空。

此时的叶剑英率国民党新编第二师驻防在江西吉安,对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政治训练。身在吉安的叶剑英,时刻关心着全国政局的发展,尤其关注着武汉与南京两个方面的政治动向。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西也陷入白色恐怖中。吉安的反动分子在全城实行戒严,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报馆等革命机构,强行押送国民党左派和革命团体负责人出境,并收缴了县农协自卫队的武器。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是反蒋,还是投蒋?叶剑英经过反复思索,终于选定了反蒋的路。他事后回忆:“宁汉分家以后,蒋介石说汉口反革命,武汉说蒋介石反革命……如果只是为了个人,跟蒋介石走,至少可以做大官。但是,蒋介石在上海屠杀工人,屠杀群众,变成了十足的反革命!一个革命,一个反革命,阵线已很分明了。参加革命,还是反革命?想了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叶剑英决心已定,便与几个左派军官谈了自己的想法,决定通电全国,公开反蒋。叶剑英亲自起草并领衔签发反蒋通电,使当时的政界和军界十分震动。

这时,驻在吉安新编第二师的右派军官和“孙文主义学会”分子与当地右派势力勾结起来,准备闹事。叶剑英与左派军官紧急秘密商议,决定二师举行武装暴动,拉队伍北上,投向武汉国民政府,他还对部队作了一系列严密部署。吉安的反动势力也加紧了行动。他们的矛头直接指向叶剑英。叶剑英决定先去武汉进行联系。离开之前,左派军官和师部人员以给叶剑英祝贺生日的名义,在师部驻地的后花园,几次摆宴集会,联络感情,交换情报,议论军机。最后一次集会,还摄影留念(见图)。由于形势险恶,师部的女军医陈子闿将照片藏在棺材底下,得以保存了下来。

为了躲避右派的耳目,叶剑英一行数人化装秘密起程。他走后,二师左派军官于5月6日通电讨蒋,于5月13日晚上举行了武装暴动。但由于缺乏经验,孤军无援,武装暴动很快失败了。

叶剑英在武汉临时住在一家由广东人开的朝阳旅馆,偶遇到梅县同乡李世安。李世安早年就与叶剑英相熟,于192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剑英把自己渴望入党的要求和几年来找党、入党问题上遇到的波折告诉了李世安,希望李世安能想办法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李世安对叶剑英的情况比较了解,知道叶剑英曾多次表示要跟随共产党革命到底的愿望,只是由于他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在基层党组织讨论他的入党问题,还可能发生波折,他秘密找到周恩来,向他汇报了此事。周恩来肯定地说:他的底子我知道,是好的,我们应当表示欢迎。于是,经周恩来批准,叶剑英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据叶剑英自己回忆,入党时间是在1927年9月)。

叶剑英同志强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之际,正是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严峻时刻,是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时候,此时,有些号称革命家的人脱党了,消极了甚至叛变了,而叶剑英,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则在此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党的怀抱,并为之而奋斗终生。叶帅女儿叶楚梅同志说过这样一件事,当年叶剑英入党后,得知叶挺早于他几年(1924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曾说:“他入了党也不告诉我!”语气中表现出对好友向自己隐瞒党员身份的些许不满,更表现出叶帅当年急于找党、迫切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赤诚之心。

☆叶帅诗赞革命同志☆

叶帅不仅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善七律”的杰出诗人。

叶剑英用诗词抒发爱国情怀,记述战争风云,歌颂革命战士,赞美大好河山,讴歌社会主义,充满磅礴的革命激情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今天,我们通过选读几首叶帅歌颂革命同志的诗词,感受叶帅的革命情怀,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谋求真理、谋求广大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努力、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方志敏——“血战东南半壁红”

1940年,叶剑英在重庆做统战工作时,认真阅读方志敏遗作《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联想到当时的革命形势,心情非常沉重,带着十分悲痛、惋惜的心情为方志敏烈士遗照题诗,写下这首气势恢宏、荡气回肠的七言绝句:

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诗作赞美方志敏不畏艰难险阻率领劳苦大众进行英勇斗争,创建了位于中国东南大地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熊熊的革命烈火映红了祖国东南大地大半河山。但方志敏这样的英雄人物,却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杀害,他们还用这一血腥罪行炫耀自己的“功劳”。诗作歌颂民族英雄的英灵永生。方志敏的爱国正气和不屈精神有如南宋末年的文天祥, 两人同为抗击外敌入侵而奋战,被俘后在狱中同样正义凛然、英勇不屈。文天祥的《正气歌》百世流芳,方志敏遗著《可爱的中国》成为革命者的必读教材。

叶剑英赞颂方志敏的诗在重庆传开后,周恩来同志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进行气节教育时曾随口吟诵叶帅的这首诗作。

左权——“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1942年5月,左权在山西省辽县麻田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于太行山十字岭。

叶剑英写下《满江红·悼左权同志》,悼念和歌颂左权这位抗日英雄: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试看那,欃枪满地,汉家旗帜。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没;先击败,希特勒。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词的上半阕,对左权运筹帏幄、指挥千军万马猛烈打击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及其斗争智慧的盛赞咏唱。也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嘴脸。词的下半阕,诗人展望抗战胜利,并对战友的牺牲表示痛惜。同时,诗人把对烈士的哀思寄托于火热的反法西斯斗志之中,激发起战斗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刘伯承——“寿君高唱凯歌旋”

1942年12月,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迎来了50岁的生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也从延安发来祝寿诗两首:

太行游击费纠缠,撑住平辽半壁天。

遍体弹痕余只眼,寿君高唱凯歌旋。

细柳营中寂不哗,枪垣炮堵即吾家。

将军五十人称健,新得倭酋不自夸。

第一首诗从抗日敌后战场写起,表现了抗战的艰巨性、复杂性,表现了刘伯承同志费尽心思应付敌人的高超斗争艺术,从全局上评价刘伯承的不朽功勋。

第二首诗夸赞刘伯承同志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宣扬他胜而不骄的谦逊品德。

罗荣桓——“侪辈庄严一典型”

罗荣桓,1902年11月生于湖南省衡山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即转入中国共产党。从1942年起经常带病指挥作战,1946年曾切除一侧肾脏,以后长期抱病工作,1963年12月病逝于北京。

叶剑英元帅写下《悼罗荣桓同志》:

毕生战斗明敌我,侪辈庄严一典型。

大业方兴公竟逝,哀歌声里起雷霆。

严明公正三军冠,苦学力行不尚言。

东海朝阳南山月,清辉漫洒在人间。

第一首诗高度评价罗荣桓同志光辉一生,表示深切哀悼之情。第二首诗继续追忆罗荣桓同志的高尚品德,称赞罗帅的品德犹如东海朝阳,辉泽人间。叶帅把全诗放在人类庄严的共产主义大业的高度来写,以此来统帅个人和群众的哀思,悲伤中透着豪壮,意深情长,激励后人。

张子珍——“君是当年好战士”

张子珍,曾任第四军教导团连长,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12月14日在瘦狗岭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1957年,纪念广州起义30周年之时,叶剑英元帅为悼念张子珍烈士而写了这首诗:

夜半枪声连角起,广州工农兵起义。

红旗飘上越王台,君是当年好战士。

作为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叶剑英元帅对伟大的起义进行了讴歌。诗人回首往事,悼念烈士,却没有半点伤感情调,而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充满革命豪情,高度赞扬广州起义这场壮举,高度赞扬革命先烈的英雄行为,激励后人踏着英烈的足迹前行。

叶剑英元帅还写有其他不少怀念战友的诗作,读来一样让人回肠荡气,久久难忘。

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品读叶剑英元帅诗词,感受一个个血肉丰满的庄严典型共产党员形象,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来源:梅州日报

编辑:张晓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