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盛弘股份研究报告:电能质量管理领先企业,储充双轮驱动引领高增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未来储能市场的领先企业是 2024年盛弘股份研究报告:电能质量管理领先企业,储充双轮驱动引领高增长

2024年盛弘股份研究报告:电能质量管理领先企业,储充双轮驱动引领高增长

2024-07-14 13:57: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专注电力电子技术,储能和充电业务转型正当时

1.1 电能质量起家,抓住机遇实现新能源转型

公司以电能质量设备起家,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公司成立于 2007 年,早期主要从事 电能质量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服务。2008 年,公司推出国内第一款模块化 APF, 成为国内首家应用模块化技术制造电能质量产品的企业。2010 年,公司开发里程碑式产 品 APF100A,引领模块化技术进一步发展。2015 年,主动式补偿技术电能质量产品出 货量稳居全国第一。 发展第二阶段,不断推进新业务扩张转型。2010 年,公司成立储能微网产品线,推进新 能源转型进程初步启动。2011 年,成立电动汽车产品线,推动能源的清洁化、智能化与 低碳化发展。2012 年,成立电池化成与检测业务线,为电池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2015 年,改制股份有限公司,充电桩产品线爆发式增长。2016 年,正式确定电能质量、 电动汽车充电桩、储能微网、电池化成与检测为公司四大支柱业务。

第三阶段,公司业绩稳步上升,各业务多点开花。2017 年,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为 公司扩张带来了新机遇。2019 年,公司加快市场开拓步伐,新增智能配电、工业电源等 多项业务。同时加大研发基地投入,深圳湾超级办公室、西安盛弘研发基地、苏州/惠州 盛弘制造基地接连投入使用。2021 年,储能业务全面爆发,进一步推动公司从传统电力 行业向新能源转型。

1.2 围绕电能保障和新能源领域,四大支柱业务齐头并进

盛弘股份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核心电力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电力电 子技术在工业配套电源与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为高端制造业、数据中心、能源及轨道 交通等领域提供高效、安全的电能保障。在新能源领域,为储能微网系统、充换电运营、消费及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提供核心设备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1)电能质量及工业配套电源:分为专注提升用电质量与安全的电能质量产品,以及 应用在高端制造装备及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电源的工业配套电源产品。该类产品通过解 决电网谐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暂降、突然断电等问题,提升用户用电质量及用电安全2。 截至 2023H1,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占比为 19.42%。 (2)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服务于新能源灵活应用领域的储能微网系统核心设备及解 决方案。该类产品主要解决储能电池和电网之间的双向电能变换及传输,可以广泛应用 于分布式光伏系统、电力储能、微电网系统等3。截至 2023H1,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业 务占比为 35.30%。 (3)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 设备及服务,涵盖多种功率等级,可满足市面上各功率、各容量等级的电动汽车快速充 电的需求4。截至 2023H1,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备业务占比为 34.85%。 (4)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运用在消费及动力电池研发与制造过程中的电池化成与检 测设备,产品直接客户多为锂电池、铅酸电池生产商,电动汽车生产商5。截至 2023H1, 电池化成与检测设备业务占比为 8.44%。

1.3 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布局海外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公司创始人方兴先生。截至 2023 年 11 月 3 日,公司控股 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方兴,持股比例 18.75%。方兴为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 长、总经理。排名第二、第三的两位股东分别为盛剑明(持股比例 5.78%)、肖学礼(持 股比例 4.76%)。排名前十的其余股东均属非自然人,且持股比例基本在 2.5%以下,对 公司控制权影响较小。

子公司覆盖生产研发销售环节,海外布局已达多国家。截至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旗下 设立惠州盛弘、苏州盛弘、西安盛弘、美国盛弘、新加坡盛弘等多家全资子公司,另有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惠州盛弘电源。子公司涉及电能质量设备及新能源储能和电动汽车充 电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和运营。其中惠州盛弘和西安盛弘经营范围覆盖工业电力设备、 光伏逆变设备、充电设备等各业务线,负责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全流程; 苏州盛弘和盛弘新能源专攻新能源领域内的技术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北京 盛弘主要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销售、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等;盛弘电源专精电源领域, 主营 PCBA 模块、服务器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海外共设立三家子公 司,包括一级全资子公司美国盛弘和新加坡盛弘,以及二级全资子公司澳洲盛弘,主要 从事新能源设备的销售6。

公司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团队利益共通立足长远发展。2022 年 3 月,公司发布限制性 股票激励计划。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和核心 骨干等 242 人,总计授予 461.1 万股。该激励计划对 2022-2024 年三个会计年度分年度 进行公司层面业绩指标考核和个人层面绩效考核,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当 年度的解除限售条件之一。此次股权激励计划的目的旨在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 动公司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 起,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7。

1.4 核心财务指标稳定增长,业务重心向新能源转型

营收和利润持续上涨,预计仍有加速空间。2017-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稳定上涨,CAGR 为 27.21%,归母净利润 CAGR 为 37.18%。随着新能源储能及充换电行业市场规模爆发 式增长,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销售收入大幅增加,营收规模进 一步扩大。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15.03 亿元,同比+47.16%;归母净利润为 2.24 亿元,同比+97.04%。2023 年公司保持业绩高速增长:截至 2023H1,公司共实现营收 11.02 亿,同比增长达 100.89%;归母净利润 1.81 亿元,同比+166.15%。当前,各国 关于加快储能及充电基础建设的政策频频出台,下游充换电运营企业投资升温,拉动产 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及成本的降低,储能项目在国内外应用场景成型8, 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高增。

业务重心从电能质量转向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公司主营业务可分为工业配套电源 (原电能质量设备,于 2021 年合并)、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池 化成及检测设备四大板块。公司初期阶段的经营核心集中在电能质量领域,但 2017-2018 年公司迎来业务转型,充电和储能业务比重不断攀升。近年来公司持续推动产业新能源 转型,重点扩张储能业务和充电业务板块,业务构成中新能源变换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 设备占比呈逐年提升趋势。2017-2023H1,工业配套电源业务占比从 48.31%下降到 19.42%。同时新能源业务迅速扩张,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业务 占比分别从 2017 年的 4.87%/31.91%上升到 2023H1 的 35.30%/34.85%。

公司综合毛利率总体处于高位,净利率小幅度上升。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 CAGR 为-2.59%,净利率 CAGR 为 7.84%。2023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 41.54%,销售净利率 为 16.47%。公司毛利率略有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其中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下降幅度较明显,这主要由于公司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内销占比提升,而内销价格 相对较低9。总体上看,公司综合毛利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2017-2022 年期间始终高于 40%。净利率方面,整体呈小幅度上升趋势。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攀升,产品出海利润空间更大。为分散国内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 风险,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海外市场份额10。2017-2022 年,公司海外营业收 入从 0.37 亿元增加到 2.94 亿元,占比由 8.28%上升至 20.05%。利润方面,2017-2022 年公司海外销售毛利率始终高于国内毛利率。2022 年,公司海外毛利率为 58.36%,相 比国内毛利率高 18.2pct。公司的海外业务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费用管控良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17-2023H1,公司三费费用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整体费用管控情况良好。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从 2017 年的 20.17%/16.47%/0.70%降至 2023H1 的 12.39%/3.87%/-1.01%。其中,2023H1 公司 财务费用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当期汇兑收益增加较多11。公司深耕产品技术研发,持续加 大研发投入力度,2018-2022 年研发费用稳步上升,CAGR 为 32.30%。2022 年,公司 研发费用共 1.48 亿元,同比+30.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9.84%。2023H1,公司研发 费用为 0.95 亿元,同比增长 64.5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8.59%。高技术力驱动增长, 将助力公司核心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2. 充电桩业务:领军高压快充,开拓全球化充电新纪元

2.1 充电桩行业:受益需求政策双重推力,开启海内外高速增长蓝海

新能源汽车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高需求为充电行业提供发展机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 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2017 年的 76.78 万辆增长至 2022 年的 687.23 万辆, CAGR 达到55.02%;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2017 年的153 万辆跃升至2022 年的1310 万辆,CAGR 为 53.64%。未来在技术和政策的加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具有一定潜力, 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大从需求端为电动汽车充换电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当前公共充电桩供需不平衡,车桩比仍存在较大缺口。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 2017-2023 年我国充电桩数量(包括公共和私人)由 46.9 万台上升至 859.6 万台,CAGR 为 62.38%。其中 2023 年,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 272.6 万台,同比+51.70%。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为 2.51:1,公共车桩比为 7.29:1,这一比例距离工信部此 前提出的“2025 年实现车桩比 2:1,2030 年实现车桩比 1:1”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12。 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桩尤其是公共充电桩仍存在较大缺口,充电桩数量与需求尚不平衡, 未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投建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政策导向明确充电桩布局方向,利好充电行业发展。2015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工作,首次明确了充电基础设备的战略布局方向13。我国政策方面持续推进提高 充电桩设施的全面覆盖率和服务质量的进程,成为充电桩行业全面爆发的重要驱动。

充电桩下乡遵循“适度超前”原则,乡村振兴政策驱动充电桩市场增量。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数据显示,从 2020 年 7 月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至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下 乡车型销量从 39.7 万辆增加至 265.98 万辆,三年带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累计销售超 410 万辆,将推动与之相配的充电桩需求高增。此外,政策还提出要“适度超前”建设 充电基础设施,并到 2030 年前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 盖”14。在相关充电桩下乡政策推动下,充电桩整桩制造企业以及充电桩零部件、元器 件生产企业业绩将率先受到正向驱动。

海外新能源汽车涨势强劲,公共充电桩建设供需缺口巨大。IEA 数据显示,以美国、欧 洲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迅猛,2011-2022 年,美国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分别从 1.78、1 万辆一路上涨至 99、260 万辆,CAGR 为 44.10%/65.78%。但海外充电 桩建设结构性问题较严重,公共充电桩建设滞后。2022 年,美国公共车桩比达 23.13: 1,欧洲公共车桩比为 15.23:1。我国充电桩出海可期。

未来近十年全球充电桩数量或翻十倍,成本优势助力我国充电桩出海迎契机。IEA 预测, 在政策和需求双重驱动下,到 2030 年,全球安装的电动轻型车辆充电器数量和容量将 增长近 10 倍,未来十年间预计平均每年将需要安装超 2000 万个电动轻型车辆充电桩15。 日益增长的海外充电桩需求带动国内充电桩海外布局。我国充电桩企业出海得益于成本 优势,外销利润空间巨大。据中国汽车报报道,交流充电桩在中国的市场销价为 2000~ 3000 元的市场销价,在美国则可高达 700~2000 美元16。海外充电桩市场能够提供优质 的综合毛利,以优优绿能(主要业务充电模块占比 90%以上)为例,公司近三年外销毛 利率维持在 40%-50%,显著高于 20%-30%的内销毛利率。

充电桩产业链主要分为三大环节,盛弘股份业务范围覆盖上游零部件及中游整桩。我国 充电桩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游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制造、中游充电桩整桩制造和下游运 营商三大主要环节。上游充电桩设备元器件和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提供包括功率器件、 磁性材料、电容、配电滤波、熔断器、继电器、计费设备等零部件。中游主要为充电桩 整桩生产商,包括直流充电设备生产商和交流充电设备生产商。下游主要为运营服务商 及终端客户,根据企业性质可分为专业化运营企业、国有企业和整车企业三类。

上游零部件核心为充电模块,目前市场集中度较高。充电桩产业上游零部件包括充电模 配电滤波设备、监控计费设备等,其中充电模块应用于直流充电设备,是充电桩功率器 件中最关键的部分,占充电桩硬件成本的 45%-55%。充电模块相关企业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自产自用的内需型,一种是为充电桩设备企业提供充电模块的供应型。充电模块 供应企业竞争激烈,2015 年至今实际淘汰率高达 75%以上。目前充电模块市场竞争格 局已经基本稳定,其代表企业有英飞源、优优绿能、永联等,行业龙头企业英飞源 2022 年市占率为 34%,行业 CR5 超 80%17,集中化趋势明显。

2.2 公司充电桩业务优势一:产品技术引领行业,率先进军高压快充

公司 10 年深耕充电领域,技术领跑行业。公司深耕充电桩研发制造十余载,目前已拥 有 50 多款不同充电规格,适用于不同场景、不同国家的充电设备产品。公司持续钻研 技术领域,已开发 200 多种独有的充电控制技术。作为掌握充电桩核心技术的头部企业, 公司的充电模块产品始终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已有超过 30 万件充电模块投入市场应用。

“光、储、充、检、换”全场景服务,充换电产品覆盖 7kW-800kW 全功率段。公司 充电设备产品包括直流充电模块系列、直流一体机系列、柔性充电堆系列、液冷超充系 列、交流充电桩系列和换电系统系列等。公司充换电服务可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光、 储、充、检、换”全场景产品及解决方案18,实现 7kW-800kW 全功率段的优质充换电产 品全覆盖,满足不同车型规格的车主的需要。

公司充电桩产销量增长迅速,2022 年产量达 1983.97MW。公司充电桩业务正在全面 铺开,产能持续增长。2020-2022 年,公司充电设备产量从 725.36MW 增加到1983.97MW, CAGR 为 65.38%;销量从 692.30MW 上涨到 1680.85MW,CAGR 为 55.82%。

率先发力高压快充,碳化硅充电模块性能优异可应用于大功率充电桩站。公司凭借领先 业界的产品和技术布局高压快充领域,提前抢占市场份额。为顺应高压快充趋势对充电 设备高效性和安全性带来的更高要求,公司各产品线已做出技术响应。 充电模块系列:2022 年,公司相继推出业界首款使用 SIC MOS 的 40/50kW 充电模块, 大幅提高产品的功率密度,使得新品充电模块在减小体积质量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率。 目前,公司的 800kW 大功率柔性充电堆和 400kW 大功率室外一体机均应用碳化硅充电 模块,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成为当前充电场站运营商全生命周期投资最优方案之一。 一体机系列:目前已实现超高 1000V 电压平台,最大单桩功率 400KW,全面覆盖重卡、 商用车、乘用车等各种电动汽车的快速补能需求。 分体机系列:推出 800kW 16 枪大功率柔性充电解决方案,以 40kW 一个功率单元柔性进行功率调配,在有限变压器容量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功率的浪费,使场站的功率利用率 最大化,节省场站的总体投资的同时保证充电速度19。

公司高压充电堆搭载液冷超充终端,实现充电“分钟级”飞跃。为实现快速超充,行业 普遍认可的方式是加大充电电流以及提高充电电压,导致对热管理的要求大大提高。液 冷充电系统散热效率更高,数据显示,同体积的介质下,液体能比空气带走近 3000 倍热 量20,能支持短时间内大功率电流充电。盛弘已推出 800kW 柔性共享超充堆 2.0,最大 单枪电流输出 600A,超充并充最大输出 1200A,充电 1 秒钟,续航不止 1 公里,完全 覆盖当前超充车型的充电需求。

公司超充站产品已得到有效落地,在政策驱动下有望进一步扩容。截至目前,公司已在 全国 50 多个城市部署超充设备。并且在 2023 年底盛弘 800kW 柔性共享超充堆成功中标中 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充电示范项目。此外,在 2023 年 9 月,盛弘与壳牌合 作推进的“壳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光储充+超充)在深圳正式开业。该充电站距深圳机场航站楼 2.5 公里,共配置 258 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21。目前,多地纷纷出台政策加 速推进超充站建设,例如: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印发《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其 中提到支持老旧汽车更新消费和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 到 2024 年底累计建成充电桩 45 万个、超级快充站 175 座。未来,在超充补能的趋势下,充 电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公司有望凭借其在超充技术上的领先优势,继续强劲增长。

公司充电桩业务覆盖产业链上中游,充电模块自产自用助力降本。上游领域,公司研发 新一代高效率、高性能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等零部件并用于自家充电桩产品的生产。中游 领域,公司覆盖整车主机厂、其他充电桩集成商提供充电桩及电源模块产品,并为充电 运营商提供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全面周到的产品及服务。该经营模式使得公司在降低 业务成本上优势明显,实现较高的毛利率水平。2018-2022 年,公司充电设备业务毛利 率始终维持在 30%以上,相较于同行业其他公司业务毛利率高 10pct 左右。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自产自研提升市场竞争力。2022 年,公司完成 V7 80KW-160KW 双枪一体机、V7 360KW-800KW 柔性共享充电机等多项充电设备研发项 目。相关研发项目拟在实现更优良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 并填补公司产品路线的部分空白,进一步拓宽市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充电设备领 域的研发投入,积极产业布局,筑牢品牌影响力。

2.3 公司充电桩业务优势二:优质的客户资源,可靠的战略伙伴

客户资源丰富,合作伙伴分布于各行各业。公司充电业务一方面通过自主推广,来实现 核心模块产品及整桩大客户的销售,另一方面通过与各类直接或间接潜在充电站建设商 和运营商充分沟通交流,为客户提供项目选址、设备方案配置、场站周边热力分析、盈 利评估等一系列增值服务,最终促成产品及服务销售。公司拥有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 目前已与国家电网、小桔充电、比亚迪等公司达成合作,合作伙伴覆盖充换电运营商、 车企、传统能源行业等领域。

充电桩在手订单增长,现金流稳定。2022-2023 年,公司充电桩业务中标中国铁塔股份 有限公司充电桩集中采购、恒风新能源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新建等项目,在手订单数 量迎来大幅增长,公司业绩持续向好。

2.4 公司充电桩业务优势三:加速充电桩海外布局,联手外企扩大国际影响 力

公司一系列产品已获得国际资质认证,交流桩获德国设计大奖。盛弘欧标 40kW 充电模 块、80kW 直流桩、240kW 直流桩、Mira 交流桩均顺利获得欧盟 CE 认证, 80kW 直流 桩已顺利获得 TUV Mark、 RCM、 UKCA 认证,充分体现国际市场对公司创新研发和生产体系实力的肯定,为公司进军全球市场打下坚实基础22。2022 年,公司 Interstellar AC Charger 交流桩凭借精益求精的设计脱颖而出,荣获德国 IF 设计大奖。Interstellar AC Charger 拥有优雅的外观与独特的内置智能算法,能够智能切换充电场景,自动调整充 电速度和功率,满足最优充电曲线,得到了来自各个领域的国际知名设计师的一致认可。

以突破重点国家的大客户为关键任务目标,已与 BP、壳牌达成合作。凭借着在运营商 领域的良好口碑,高品质优性能的充电桩产品,公司与英国石油达成合作,成为首批进 入英国石油中国供应商名单的充电桩厂家。此外,公司已成功开辟欧洲新能源充电桩 B 端和 C 端市场,在大型 B 端客户方面,与 BP、壳牌达成合作23;在小型 B 端客户方面, 2022 年,公司与德国 elexon GmbH 开展深度合作,成为 elexon 的核心充电桩供应商。

公司充电桩海外业务以 OEM/ODM 模式为主。公司在产品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供应 链、产品性价比等方面和欧洲、美国的厂商相比具有竞争力优势。相比品牌,海外第三 方运营商更看重供应方提供的产品性能和解决方案。因此,公司的海外充电桩业务主要 通过 OEM/ODM 方式贴牌设备或采购部件进行集成的方式合作24。 携手 CharIn 充电协会,扩大国际影响力。2021 年,公司加入 CharIn e.V.充电协会, 成为该协会核心会员。CharIN 是在德国柏林成立的非盈利开放式协会,主要负责支持与 促进联合充电系统 (CCS) 成为全世界电动车充电的主要规格之一,通过整合定义价值 链各个层面的公司来扩展全球充电网络,以支持和推广 CCS 充电标准的发展。此次合作意味着公司过硬的研发生产实力和“以客户为中心”的驱动理念得到了国际专业协会 的认可,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际充电领域的影响力。同时,这也是公司与世界各大新能 源车企、桩企一起进行行业交流,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行业技术信息及发展趋势的绝佳 机会。

2.5 公司充电桩业务优势四:定制服务满足需求差异化

公司充电一体化解决方案可针对用户情况进行定制化服务。为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环境 下的不同需求,公司针对客户的实际应用情况,为用户量身定制充电桩产品,面向终端 用户、设备厂商和运营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酒店客户方,盛弘股份为其 量身定制了一款低噪音版充电机,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快速充电,又可以维持酒店安静的 居住环境;针对需要抵御极寒天气的地区,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了改配军工触摸 屏并增设智能升温器的定制化方案。

3. 储能业务:技术与商业优势并驾齐驱,海外布局正在加速

3.1 储能市场前景广阔,催生储能 PCS 迎来加速发展

国内新能源发电占比加重,电化学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随着“双碳”政策的积极推动, 新能源发电占比加速上行。截至 2022 年,我国累计发电量为 8.8 万亿千瓦时,其中风 电光伏发电占比 10.35%。未来两年风光发电占比仍将快速提升,因此适配新能源电源 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加速推进25,拉动储能设备需求增长。根据 CNESA 数据统计,我 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从 2017 年的 0.39GW 增长到 2022 年的 11GW,CAGR 高达 95.01%。预计 2023 年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 20.9GW,同比增长 90%; 新增装机规模 9.9GW,同比增长 80.33%。

全球新能源转型已成大势,带动电化学储能产能高增。随着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进入快速 发展期,加速能源转型已成当务之急。2012 年全球风力、太阳能发电总和仅占全球发电 量的 2.82%,至 2022 年该占比已上升到 12.02%,增长超过四倍。为响应新能源发电转 型趋势,全球电化学储能产业规模亦逐年攀升。CNESA 数据显示,2017-2022 年全球电 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从 2.9GW 增长到 34.6GW,CAGR 为 64.19%。预计 2023 年全 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 56.6GW,同比增长 63.58%;新增装机规模 22GW, 同比增长达 117.82%。

储能行业受政策大力扶持,电化学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十四五”以来,多项 旨在推动储能发展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计划,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 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

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均有广泛应用。根据中电联统计,2022 年电源侧、电网 侧和用户侧新增装机分别占比 49.24%/43.13%/7.63%26,源网侧占比较重。盛弘股份可 提供涵盖用户侧、源网侧和微电网的储能解决方案。面向工商业及电网侧的储能市场, 盛弘股份进一步优化创新模块化储能变流器设计,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面向微电网 应用,盛弘股份研发了光储一体机产品,专门针对无电地区微网应用。

电化学储能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材料及设备供应,中游主要为储能系统建设环节,下游主 要为不同应用场景。上游电池材料包含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设备供 应主要为电池生产设备及其他设备等。中游为储能系统建设,从系统设计、集成、建设、 安装等方面建设储能产品。下游主要为电力系统储能、备用电源及其他领域等。储能核 心应用场景为用于电力系统的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其他应用场景还包括通信基站、 数据中心等的备用电源等27。

盛弘股份深耕储能变流器,出货量市场份额位于前列。盛弘股份储能业务专攻储能产业 链中游的储能变流器领域。储能变流器是带有储能功能的变流器,既能够将电能储存在 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元器件里,又可以在需要时将电池储存的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 能后并入电网,实现储能电池和电网之间的双向电能变换及传输,是储能系统的核心装 置28。2021 年,盛弘股份储能变流器出货量市场份额占全国的 7%,行业排名第六位。 2022 年,公司在国内市场储能 PCS 出货量排名第七,全球市场储能 PCS 出货量排名第 五,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3.2 公司储能业务优势一: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双轮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先发优势十余年积累经验,储能实验室受国际认可。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专 注于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公司自 2011 年开始研发储能相关产品,至 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储能产品技术储备和市场营销经验。公司近年来不断利用自身坚实 的技术实力深挖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完善综合解决方案,赢得了相应的市场机会 及市场份额,已具备突出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 企业、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同时,公司储 能实验室是 Intertek 和 TUV 莱茵所认可的试验室29。

公司储能产品拥有四大核心优势,做到储能系统灵活、稳定、兼容。(1)模块化设计: 简化安装和售后,增加系统可靠性,提供故障冗余功能,提高储能系统可用率;(2)多 分支储能系统:电池分簇接入 PCS,有效减少电池并联环流问题,显著提高电池利用率 和寿命;(3)独创“积木式”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增减模块,从而搭建交直流混合系统, 适应各种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接入;(4)带载无缝切换:集成配电柜功能,实现并离网 无缝切换,非计划性无缝切换在 20ms 以内。

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商业模式,实现增效降本。提高效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提 升作为储能核心设备的 PCS 的使用效率,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综合效率比以往提升约 1%。二是提升电池系统的效率,在成本最敏感的电池环节应用多分支技术,有效解决大 容量电池组串并联所引起的电压差与环流问题,不但可以延长系统寿命,并且能够提高 储能系统经济收益。而在降本方面,公司推出“半集成储能系统”,即把电池以外的所 有设备进行封装及优化设计打包给用户,实现“即插即用”,在安装电池接入配电后即 可享受储能带来的效益。同时通过预置和优化的设计,借助批量化的生产,降低定制化 的要求和成本,并减少因为本地安装差异和管理风险所带来的安全隐患30。

公司储能业务产能增长迅猛。公司紧跟储能行业高涨风口,大力扩张储能产品线产能。 2020-2022 年,公司储能设备产量从 217.30MW 增加到 741.53MW,CAGR 为 84.73%; 销量从 162.29MW 上涨到 572.92MW,CAGR 达 87.89%;其中,盛弘惠州基地已经在 2021 年 6 月投产,可实现储能变流器产能 100MW+/月,在 2022 年 12 月实现了 300MW 出货量31。

3.3 公司储能业务优势二:抢先布局欧美市场,建立全球化商业体系

盛弘股份作为模块化变流器引领企业,正在加速全球布局步伐。公司从 2015 年开始进 入北美,是国内率先进军该市场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国际化,通过建立 并强化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子公司的本地化运营,深入了解并验证本地产品和应用, 不断优化和升级产品、服务和人才的本地化策略,建立了有效的海外商业化体系。公司储能业务覆盖全球六大洲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装机容量超过 4GW32。公司储能业 务在海外的主要客户类型包括系统集成商、工程服务商、能源管理软件提供商以及电池 提供商等。

储能产品获国际权威机构认证,满足不同国家安全标准。为满足不同国家地区的安全标 准,公司 30-1000kW 全功率范围储能变流器产品均已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根据中 国、英国、德国、澳洲和美国电网安全规范标准进行的测试和认证,并在美国加州和夏 威夷州电网公司、澳洲清洁能源协会 CEC 及英国能源网络协会 ENA 上进行列名,满足 智能逆变器对电网的高级支撑能力。50~250kW 系列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成为全球首款同 时满足 UL、CPUC 和 HECO 相应规范的大型并网逆变器,并能同时满足并网和离网的应 用需求。此外,盛弘股份储能实验室也同时成为 Intertek 和 TUV 莱茵所认可的试验室33。

大量储能海外项目已落地,欧美市场与欠发达地区服务各有侧重点。目前海外市场主要 集中在欧洲及北美。针对欧美市场,盛弘为其需量电费管理与新能源消纳提供了高效的 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已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在缅甸、印尼、泰国和非洲等无电弱电及偏 远地区通过灵活的模块化储能方案,建设了一体化的储能系统,减少了安装和维护成本, 为无电弱电地区带来光明,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条件。

4. 电能质量设备业务:电能质量业内地位领先,业务增长稳 健

4.1 电能质量行业:受供电品质保障需要应用广泛,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 将超 1700 亿元

电网供电品质依赖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理想状态的公用电网应以恒定的频率、正弦波形 和标准电压对用户供电,但由于电力系统中存在众多非线性或不对称的用电设备,加之 调控手段不完善及运行操作、外来干扰和各种故障等原因,会导致谐波、无功(功率因 数过低)以及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目前,改善电能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电网 系统供电、配电及用电等不同环节根据具体电力环境来加装滤波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 以达到滤除谐波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34。

电能质量治理历经多个发展阶段,技术已趋成熟。电能质量治理主要分为谐波治理和无 功补偿两个细分方向。谐波治理方面,目前已进入有源滤波器(APF)时代。有源滤波 器相较于上一代无源滤波器,能够将不同补偿目的点的谐波电压、谐波电流抑制到足够 小的水平。无功补偿设备方面,当前主流使用的第三代无功补偿装置(SVG)具有速度 快、精度高、快速连续无级调节无功功率特点,对大容量冲击性负载的无功补偿效果好。

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直接关系到无功补偿市场的需求扩张。2023 年,我国发电装机总 量为 29.20 亿千瓦,同比+13.70%;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从 2014 年的 1.04 亿千瓦增加到 近 2 亿千瓦,CAGR 为 8.44%。根据中国电源工业协会统计,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对新 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约为 0.3:1,这意味着每增加 1kVA 发电容量,需要配套 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求;;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在替代更换市场对存量发电装机容量的比 例约为 0.03:1,这意味着每年 1kVA 发电容量可以带来 0.03kvar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需 求35。因此,在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不断增长的发展背景下,未来对电网质量管理的不断 加强,以及对原有无功补偿装置的替代更新,将带动用户侧无功补偿装置需求进一步扩 大。

此外,新能源发电的增加给电能质量行业带来了持续增长的机遇。2018-2023 年,我国 风电装机规模从 1.84 亿千瓦增加到 4.41 亿千瓦,CAGR 为 19.09%;太阳能发电装机规 模从 1.75 亿千瓦增加到 6.09 亿千瓦,CAGR 为 28.40%。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发电在并网过程中易造成电压不平衡等问题,催生电能质量设备需求。以光伏为 例,光伏易受光照强度影响,对电网而言,光伏所发电量属于多变、冲击性负荷,易导 致并网功率变化,引起并网点电压的频繁波动。同时,在光伏并网后,电网系统大部分 有功由光伏发电设备提供,从市电吸收的有功电度较少,功率因数降低,当企业功率因 数数值低于供电局考核点时,企业将面临罚款36。基于此,需要电能质量设备来提高功 率因数、平衡三相电压、抑制电压闪变和电压波动、治理谐波污染,电能质量治理设备 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电能质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 2025 年将超 1700 亿元。尽管我国电能质量治理行 业已发育成熟,但受益于电网侧和用户侧的需求增加,未来市场规模仍有上升空间。2022 年,我国电能质量治理市场规模为 1544.4 亿元,同比+9.91%,2013-2022 年 CAGR 为 9.35%。根据智研咨询数据,预计 2025 年电能质量治理市场总规模将增长至 1,720.8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6.04%37。

电能质量治理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有效保障生产效率。电能质量治理与许多下游行业息 息相关,包括高端新材料、重大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北斗产业化应用,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农业机械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 业、轨道交通、金属冶炼等领域。上述行业对电能的需求不再是保量,而是需要高质量 的电能,电能质量治理将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的好坏。

电能质量行业集中度低,呈现差异化竞争格局。有源滤波器市场已形成一定规模,低压 SVG 无功补偿产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能生产销售高压 SVG 的厂家国内共 100 余家,能生产销售低压 SVG 和 APF 的厂家国内共 70-100 家,能生产电容补偿装置的 厂家国内超过 1,000 家,具备自主研发、对电能质量全系列产品能够更新换代的厂家国 内约 20 家38。国内经营电能质量治理的企业主要包括盛弘股份、爱科赛博、上能电气、 和顺电气等,国外品牌主要有 ABB、施耐德等。2020 年,盛弘股份电能质量业务毛利率 为 58.68%,相较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明显优势。

4.2 公司电能质量业务优势:深耕电能质量治理,细分行业地位领先

深耕电能质量 15 年,细分领域赛道占据龙头。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研发生产低压电能质 量产品的企业之一,首先将三电平模块化技术运用于电能质量产品。2008 年,公司首款 有源滤波器诞生。15 年的行业深耕,公司电能质量产品已经覆盖谐波治理、无功补偿、 地铁储能、电压暂降、保障用电安全的工业 UPS 等领域,在低压电能质量这一细分领域 占据领先地位。截至 2022 年,公司累计销售容量已超 1000 万安培40,全球销量位居同 行业第一。 电能质量产品应用范围广,客户遍布各行各业。公司电能质量产品全面覆盖谐波治理、 无功补偿、地铁储能、电压暂降、保障用电安全的工业 UPS 等领域,可服务于高端装备 制造、石油矿采、轨道交通、IDC 数据中心、通信、冶金化工、汽车制造工业、公共设 施、银行、医院、剧院、广电、主题公园、电力系统等三十多个行业。

尖端技术优势引领行业风向,独创智能算法和模块化设计。公司电能质量产品掌握多项 核心技术,始终坚持技术革新以及产品优化,在高端技术、工程经验等方面具有明显优 势。公司独创了智能傅里叶算法,自动适应配电系统的阻抗特性和神经网络,有效避免 系统震荡,达到最稳定的补偿状态。核心控制部分,应用高速 DSP 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实现复杂算法。产品首创模块化设计,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提高产品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