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以茶问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景迈山风景图片 【重点项目】以茶问道

【重点项目】以茶问道

2024-07-16 15:3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认知遗产

中国西南及临近地区分布的茶组植物种类最多,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栽培型茶树起源于野生茶组植物,它的演化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由乔木型向小乔木型和灌木型演化,演化的过程和人工选育、自然及人为的杂交以及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下的自然选择密切相关。布朗族、傣族是中国西南土著民族,是最早种植茶树开辟茶林的民族之一,也是景迈山的世居民族。约公元3世纪,他们就已认识到茶树的生长特性,掌握了茶树驯化栽培的技术。部落迁徙途中在景迈山发现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并随着茶林面积扩大开始定居生活。他们所采用的“林下茶种植”方式是在森林中间砍伐高大乔木为茶树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采集茶籽点播种植,最终选育培育出了本地群体种--“景迈大叶种”茶树。茶林呈现出乔木层-茶树层-草本层的立体群落结构,保有较高的空气湿度,形成较多漫射光,通过保留或移植有利于茶树生长的植物,提高茶叶品质。茶树主要靠自然落叶和草本层提供营养,靠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经过世居民族长期持续的努力,并且幸运地没有遭受过战乱与瘟疫的摧残,景迈山共留存面积约1180公顷的古茶林和9个传统民族村寨,见证了中国西南地区悠久的茶树种植历史,保留了种茶民族布朗族、傣族的文化传统。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茶林附近建寨,适应当地气候,利用自然环境,结合种茶制茶的生产生活方式,建造发展出体现民族特征、地域特点的山地聚落和干栏式民居建筑。他们最初以采集狩猎为生,后逐渐掌握农耕技术,但直到1950年代仍是较为原始的“刀耕火种”。随着茶树种植、管理技术的发展,在1990年代之后开辟了现代生态茶园。世居民族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活动形成了景迈山古茶林、传统村落、森林、生态茶园、耕地和山体、河流等文化景观要素,它们在空间上呈垂直海拔分布,而文化景观特征的发展则持续演进了近千年的时间,并最终构成了景迈山茶文化景观遗产。

图/芒景哎冷山古茶林 摄影:邹怡情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世界遗产预备项目中第一个茶文化主题遗产,它是见证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起源地和茶叶对世界文明产生深刻悠远影响的重要物质遗存。它可能适用的突出普遍价值标准有iii、v和vi。

图/景迈茶山 摄影:罗鑫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西南地区土著民族延续至今的“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典型物质遗存。它利用云南地区丰富的天然森林资源,结合茶树自然生长习性,在森林中间砍伐高大乔木,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创造性地发展形成适宜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茶种植文化传统,是中国乃至世界茶种植方式的早期样本,可称为茶种植的活化石。茶叶怡神悦性的饮用效果使其风靡全球,而最早种植茶树、饮用茶叶的中国为世界茶文化贡献了各具风味的本地群体种茶树和茶类。

图/景迈山传统村落-翁基 摄影:罗鑫

茶是景迈山世居民族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景迈山栽培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农业经济作物,是茶塑造了景迈山的文化景观。村民利用当地自然环境,在森林中开辟茶林,形成了从海拔1250米到山顶1600米的栽培型古茶林。茶林外围特意保留防护森林,起到保护茶林、预防病虫害的作用。当代随着茶业发展,在古茶林外围开辟有现代生态茶园,中国茶业发展的各阶段在茶园内都有相应的物质遗存。世居民族在雾线之上、茶林附近选择适宜建设村寨的场地,村寨空间格局受到自然环境和民族信仰的双重影响,传统民居建筑也处处体现出与制茶相关的空间和设计细节。景迈山的旱作、稻作耕地说明村寨长期采用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复合农业生产方式。景迈山的土地利用方式适宜本地自然环境,以茶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农林作物种类和世居民族的生活方式有机演进,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互动创造出了景迈山茶文化景观。

图/茶祖祭祀活动 来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

景迈山世居民族在长期的茶业生产生活中与自身民族文化密切结合、相互影响,形成了完整的茶种植、制作、贸易、消费各环节并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其悠久、未曾中断的中国西南土著民族茶树资源利用的历史与传统是世界茶文化多样性的典型代表之一。“茶祖崇拜与祭祀”反映了景迈山布朗族的茶种植口述历史和族群/社区集体记忆,这是东亚作为世界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并驯化栽培的地区普遍的茶文化现象。普洱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云南省特有的传统茶叶产品,通过茶马古道销往世界。茶叶的贸易运输不仅输出了景迈山茶叶,也传入了南传上部座佛教,带动了景迈山与更大地区间的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世居民族将茶叶作为礼品、祭品、贡品的利用方式证实了茶叶在其利用的早期就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贵的是景迈山人与茶的相互依存关系仍在延续,因茶而生的物质、精神文明依然饱满鲜活、特色鲜明,印证了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感染力。

图/遗产构成分析 来源: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景迈山古茶林是一个复合的生态人文系统。气候、植被、土壤、山脉、河流等优越的自然环境是茶林景观得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世居民族傣族和布朗族因茶种植、制作、贸易而发展形成的5片古茶林和9个传统村落,以及起到防护古茶林作用的3片森林,是承载遗产价值的物质要素。另外,其他民族陆续到此定居形成的村落,以及茶业/农业演进形成的生态茶园、经济林地、耕地等,是景迈山文化景观特征的组成部分。同时,景迈山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俗、口头文学等,它们与物质遗产要素一起承载了景迈山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茶文化。

图/展示主题与内容分析

基于对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解读和提炼,同时也考虑到景迈山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公园”的文物价值、传统村落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我们制定了“茶林景观”、“乡土景观”、“茶文化”、“民族文化”这4个展示主题。它们涵盖了景迈山各方面的价值,可以较为直观地表达出“复合的生态人文系统”,为公众提供对于景迈山的整体认识。同时它们所包含的内容是紧密交织甚至部分重合的,体现出文化景观遗产自然与人文的相互作用,重叠的内容意味着它们与核心价值的关联更为密切,承载这些信息的载体将在阐释与展示中予以更多的关注。

图/展示对象分析

说明:第1章内容基于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所所长邹怡情对景迈山遗产价值研究结论。

传递价值

█ 整体策略

遗产保护是我们工作的首要立场。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遵循茶经济运营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可持续的理念平衡保护和发展。面对空间的限制、专业阐释的目标,我们需要拓展维度,建立联系。规划提出“山上山下联动”、“线上线下联动”、“专业与民艺共生”的整体策略。景迈山上以价值阐释和茶文化体验为主,对游客规模、行为进行限制和引导。景迈山下可以开展大规模的制茶、售茶和配套产业。山上体验与山下的销售和服务链条互为促进,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遗产地内尽量减少新建展示设施,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实物游览和线上信息连接与联动,从更多维度和渠道阐释、传播景迈山的遗产价值。多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通过观察、研究、对话与交流,唤起村民对其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欣赏,自发学习、传承和展示本民族文化,参与到景迈山的保护和遗产阐释之中,实现城乡之间价值的传递。

█ 建立体系

图/阐释与展示体系

片区的划分强调历史、文化和资源上的共性,而节点则是突出各个展示对象的特色。以村落为例,不仅梳理了它们各自的价值载体,分析它们能够展示的主题及与核心价值的关联程度,也评估了其他自然、人文资源,挖掘优势特色,继而确定展示定位。比如,芒景上下寨是布朗族村寨行政、文化、展示中心,糯岗是标本型傣族传统村落,翁哇为布朗族茶文化体验和自然景观展示,南座是佤族文化展示,等等。

█ 阐释手段

在具体的阐释手段方面,施行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对于遗产地级的展示设施,包括遗产综合展示中心、标识导览系统和线上阐释平台,需要科学、权威的信息和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多种语言,因此由管理机构牵头,跨学科专业团队主导,社区参与提供、制作和翻译展示素材。遗产综合展示中心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播的场所,也运用趣味性的展示手段实现青少年的教育,同时作为多学科的研修基地和展示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保障景迈山阐释展示工作可持续的运营。遗产地的标识导览设施依展示对象和内容进行分类细化,系统布局,以少胜多,它是链接实物和互联网+阐释平台的载体之一。展示牌的内容简明扼要,线上的信息则可因研究的深入而持续修订和扩展,待技术条件成熟,还可融入AR、VR等更富现代感和吸引力的展示方式。

图/标识系统策划

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虑,古茶林必须采用小规模、预约制的游览方式,由专人带领,沿规划路线参观。途中设置标识说明,阐释林下茶种植传统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科普林茶共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领队的村民讲述他们的茶栽培养护技术、茶祖信仰和民间传说。

对村落来说,在通过标识导览展示村落历史、格局、价值载体的同时,还需要维持和展现的是活跃的社区、多元的文化和日常的生活,让公众能够看到官方话语之外的,村民对自身历史文化的表达。所以我们在规划中提出了村落的展示定位,设计了展示线路,提供了可行的展示方式,之后的工作希望由村民主导,鼓励他们去表达、创作和决策。保存最为完好的傣族和布朗族村寨糯岗和翁基安排单独的村寨展览,其他村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社房或者宗教建筑的局部空间作展示。不同村寨的展示点可以运用不同的展陈手段或主题,如摄影展、民俗展、茶具茶器展、歌谣展等等,形成差异化发展。

图/村寨阐释与展示策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作为展示内容,在不同的场所以活动或实物的方式呈现之外,也是联结人、地、物的关键。真实的环境、真实的行为、真实的情感,更能增强个人体验,加深公众对文化的欣赏和理解,让他们看到文化背后的“人”。因此,规划在村落布局了文化传习和茶体验空间,为公众策划了深度体验线路,提供景迈山民族节庆的时间和地点,还计划由互联网+阐释平台预报并实时跟进景迈山的非遗活动信息,包括传统民居修缮、采茶制茶的时令、民族节日和祭祀活动、村民组织的传承活动等等。

考虑到对景迈山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遵循“最低干预”原则,分隔防护林和作为遗产环境要素的山体、河流水系、生态茶园和耕地不在实地增设额外的展示设施,它们承载的价值将在展馆、互联网+平台和村民讲解中阐释。

可持续发展

█ 整体带动、协同受益

景迈山遗产阐释的目的除了传递遗产价值之外,最终希望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景迈山各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对于景迈山这样的具有活态特征的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保护和延续遗产价值、延续它的有机演进过程的手段。因而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规划将价值阐释与遗产利用及可持续旅游相结合,建立旅游服务业的准入机制,整体带动、协同受益。

景迈山的价值和保护需求决定了古茶林必须维持原功能,仅开放2片进行展示,村落仍以茶产业为主要产业,辅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村民增收。因此遗产地旅游发展的导向,应是小众游和体验式文化旅游的模式。游客规模需要控制在合理的环境容量之内,服务设施不会大程度的增加。依上位规划的规定,村落内用于商业、文化、旅游等功能的传统民居建筑数量不超过10座或总数的20%(对于总数较多的村落),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恶性竞争。考虑到目前遗产区、缓冲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遗产区建设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规划为缓冲区预留发展余地。遗产区内的村落只能利用已有建筑进行改造后作为旅游服务设施,而缓冲区村落,鼓励发展农家乐、民宿、餐饮等接待设施,也可以依托村寨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自主发展或引入适宜的文化旅游项目,如自然体验教育、观光生态农业、户外休闲项目等,只是必须符合上位规划的要求,同时需要进行遗产影响评估。

另外,规划希望通过建立旅游服务设施评星评级制度和文创产品授权认证系统,提升景迈山旅游设施和产品的品质。周边村寨可以培育围绕景迈山的文创产品制作产业或者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一村一品,让更大范围内的村民享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利益。文创产品授权认证系统则是传递价值观的手段,向村民倡导遗产保护、节能环保、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图/游客指南、文创产品认证体系logo示意(原logo来源于网络)

█ 景迈山生态博物馆计划

村民是景迈山建设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们凭借延续至今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对自然的崇敬,长久维持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相处模式。在近年来的遗产保护工作中,村民们通过与官方机构、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共事,了解到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意义,也开始自发组织民族文化传习的活动,形成了有利的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工作基础。我们希望在遗产阐释中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借鉴国际“生态博物馆”概念和中国实践经验,提出“景迈山生态博物馆计划”,旨在建立社区参与和长效管理的遗产价值阐释展示机制。近期继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景迈山的各项保护和展示工作,在以政府和专家为主导的展示中心和阐释活动基础上,逐渐增多和生长民间展馆和文化活动,并将村民的生产生活纳入整个阐释展示体系。中远期通过多学科团队持续性的社区营造工作,赋予村民能力,让社区形成可以自组织、自治理、自发展的长效机制,由社区参与转变为社区主导,建构景迈山生态博物馆,真实呈现出一个活跃的社区,一处“活态”的遗产。

图/景迈山生态博物馆计划

规划编制只是遗产阐释工作的起点,团队将继续参与到景迈山遗产保护和阐释展示的后续工作之中。一方面,通过方案深化和实施,落实每一项价值载体和价值点的阐释,贯彻价值观和理念的倡导。另一方面,以持续性的陪伴、交流、合作,助力管理机构和社区的能力建设。在遗产保护道路上,我们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1]ICOMOS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报告,中国篇(第二版)

[2]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

[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管理规划

[4]ICOMOS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

本项目是对文化景观遗产阐释与展示的一次探索。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包括价值的解读、景观特征和要素之间关联性的梳理及呈现,也同样重视其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的互动关系,在规划和和决策时对影响文化景观发展的文化、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要素予以考量和调控,希望能够在坚守遗产保护原则的同时,利用遗产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为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出路和途径。

这个项目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你们做的侧重于文物本身的展示,如何用不同的手段去传达它的价值,考虑了很多方面,更多结合了项目的特点,考虑了跟村民发展相关的问题,是切合实际的,下一步希望能看到更加具体的措施。前面根据价值标准分出了不同类型,建议根据这些类型把要点再提炼出来,让价值载体更加量化,再把所有的茶林做价值评估,选取更具有代表性的茶林,作为重点展示对象。研究具体哪些村落是更具有代表性,更能支撑遗产价值的,还应涉及到非物质等等方面,把这些建立起更明确的逻辑关系。景迈山相对于版纳来说是相对原生的,可以看出对其定位是很理性的,专业团队要给予政府支撑,这就是价值阐释的重要性,告诉他们要怎么做,不应一刀切,而是细水长流。

特别感谢评优特邀专家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国文信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滕磊先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刘剑先生对本项目的指导点评。

作者:辛欣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综合三所项目负责人

美国南加州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清源- 辛欣文章链接

景迈山文章合集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同意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