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明朝一条鞭法指的是什么 大航海时代(二)

大航海时代(二)

2024-06-29 18:03: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午时三刻,文华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司礼太监奉万历皇帝手谕而来,大臣们纷纷跪地迎接,皇帝的旨意是:令潘晟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余有丁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这两个人被提拔进入核心领导层。

另外,户部尚书张学颜、兵部尚书梁梦龙、礼部尚书徐学谟、工部尚书曾省吾、及侍郎许国、陈经邦、王篆都获得破格提拔,任命于机要部门。

这样大规模破格提拔官员,尤其是任命高级官员在中国古代是极为罕见的,通常只见于皇帝临终安排顾命大臣,或者新皇帝登基打造自己的班底。

而此时万历皇帝刚二十岁,少年天子,意气风发的他已经做了十年的皇帝,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由于皇位交替。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1573年-1620年)

获得提拔的官员叩谢皇恩,满脸的汗水混合激动的泪水顺着鼻尖滴在文华殿前的青石板上,其实他们清楚,这次提拔是“首辅”张居正的安排。

张居正(1525年-1582年)

张居正已经五十七岁,万历皇帝十岁继位的时候,他就成为内阁“首辅”,他是皇帝的老师,向年轻的朱翊钧传授帝王之道和治国之术。他是帝国的臣仆,为明朝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几十年。

现在他老了,一病不起,上疏向皇帝请辞还乡:

臣自思病以来,静摄调治,日望平复,乃今三月,元气愈觉虚弱,,及今若不早求休退,必然不得生还!

伏望慈圣垂悯,谅臣素无矫饰,知臣情非获已,早赐骸骨,生还乡里。

--张居正《乞骸归里疏》

在万历皇帝眼中,张居正是那个长须玉立,性格坚毅,永远不知疲倦的老师,做皇帝十年来,朝廷所有大事小事都要向老师请教,有时候做得不好还会被老师训导。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是又敬又怕,还有些依赖,对老师的治国政策也是言听计从,君臣一心,明朝国力日益强盛。如今老师要告老还乡,万历皇帝感觉突然失去了依靠,自然要极力挽回:

朕自冲龄登极,赖先生启沃佐理,心无所不尽,迄今十载,四海升平,朕垂拱受成,先生真足以光先帝遗命,朕方切倚赖,先生乃屡以疾辞,忍离朕耶!

朕知先生竭力国事,致此劳瘁,然不妨在京调理,阁务且总大纲,先生专养精神,自然康复,庶慰朕朝夕惓惓之意。

--万历皇帝《恭谢手敕疏》

张居正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眼看将不久于人世,万历皇帝亲自来到病榻前,握着老师无力的手,几乎要哭了出来。

“闻先生糜饮不进,朕心忧虑,国家大事,当为朕一一言之”。

万历皇帝希望老师推荐一些治国的能臣,以填补“首辅”去世之后留下的巨大空缺。

张居正在弥留之际,气若游丝地说出了一些官员的名字,万历皇帝当即下旨,提拔老师提到的所有官员。这就有了前面文华殿前的一幕。

张居正宦海沉浮几十年,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始终坚持的就是“改革”两字。

在万历皇帝继位之后,张居正作为“首辅”,位极人臣,开始全面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虽然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是有万历皇帝的绝对支持,改革还是在艰难地推进。

但是改革才刚刚开始,作为主导者的张居正就一病不起,他担心自己去世后,“一条鞭法”改革会被废止,于是在临终之际向万历皇帝推荐了一些官员,由于推荐的官员太多,内阁一时容不下,万历皇帝就把这些官员的人名粘在御屏上,以备召用。

他们都是张居正的得意门生和亲密战友,是“一条鞭法”改革坚定的支持者,张居正相信“一条鞭法”改革会被这些人坚持执行下去,这就是“首辅”最后的安排。

“一条鞭法”改革是什么?

它会给明朝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明朝建立以来,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王公贵族兼并的土地居多,这些皇亲国戚所占之田不用上缴赋税,“天下额田,已减强半”,土地兼并导致朝廷收入锐减。

自嘉靖七年至隆庆元年(1528年-1556年)四十年间,明朝财政几乎年年入不敷出,每年的亏空有200万-300万两白银。”-《明史·食货志》

同时,明朝还要面对北方鞑靼、朝鲜和南方倭寇的骚扰,巨大的军费开销也给了明朝不小的压力。

明代疆域图

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张居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全面推行“一条鞭法”税制改革。

“一条鞭法”税制改革的核心有三点:

1. 清丈土地,查清地主瞒报的土地,平均赋税。

2. 统一赋役,按亩计税,去除苛捐杂税。

3. 用银收税,中国税收从实物税改为货币税。

“一条鞭法”税制改革推行之后,明朝的财政收入明显增加: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更为重要的是,“一条鞭法”税制改革确立了明朝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中国历史上白银第一次作为主要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从此明朝卷入了全球巨大的白银贸易网络之中,并且成为全球经济的绝对中心。

“一条鞭法”税制改革像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将在全球贸易市场掀起巨大的风暴,而这风暴将如何到来呢?

明朝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绝对领先地位,约占世界GDP总量的30%-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这种领先地位来自于中国在工业、农业和贸易方面的绝对优势。

1400年-1800年四百年间,中国始终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

中国在丝绸、瓷器和茶叶的出口在当时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明代青花瓷

而在明朝将白银确立为主要流通货币之后,中国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银荒”,中国境内没有大规模银矿,自产银量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中国如此巨大的经济体量。

与此同时,在世界另一端,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545年和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在美洲的玻利维亚和墨西哥发现了特大型银矿。

16世纪到18世纪,美洲的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的60%-80%。

数据来源:弗兰克《白银资本》

美洲开采出来的白银90%被西班牙运到了欧洲。对于当时全球的经济情况,贡德·弗兰克在他的代表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在世界经济的结构中,有四个主要地区长期保持着贸易的逆差,

它们是美洲、日本、非洲和欧洲

前两个地区靠生产出口的白银来弥补它的赤字

非洲出口黄金和奴隶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三个地区都生产世界经济中其他地方所需要的“商品”。

第四个贸易逆差地区,欧洲,本身几乎不能生产任何可以出口来弥补其长期贸易赤字的商品。

欧洲在弥补这种赤字时主要是靠“经营”其他三个贸易逆差地区的出口。

欧洲人最好的“经营”工具就是白银

十六世纪航海贸易路线图

一方面,明朝需要大量白银来支撑其经济体量,保持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欧洲被中国物美价廉的丝绸和瓷器所深深吸引。

手中的白银是他们打开亚洲市场大门的钥匙

一张以中国为中心的白银贸易网络被迅速搭建起来,欧洲的殖民者、商人和海盗大量涌入亚洲,建立港口,与中国连接。

1557年,葡萄牙在澳门建立贸易港口。

1571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马尼拉成为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主要港口。

白银流入中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航路:

1. 日本长崎-澳门

2. 美洲-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马尼拉-澳门

3. 美洲-欧洲-绕过好望角-马六甲-澳门

马尼拉大帆船

澳门成为当时中国连接世界贸易的主要港口。

16世纪的日本也是产银大国,约占当时世界产银量15%的日本白银几乎全部流入了中国。

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

1500年-1700年间,日本向中国输送的白银达到了9000吨,约合22000万两白银,每年约有100万两白银从日本流入中国,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约为500万两白银。

美洲的白银主要由马尼拉大帆船和欧洲转运两个途径流入中国。

“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墨西哥)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中国皇帝能够用从美洲运来的银条建一座宫殿”。《马尼拉大商帆》

仅1631年一年,由马尼拉流入澳门的白银就有1400万两,相当于明朝万历年间国库岁如的3.8倍。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

墨西哥银元

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白银,日本生产了8000吨白银,总计38000吨白银,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15000吨,还有一部分通过海盗走私进入中国的白银难以估计。

当时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1/3-1/2。

弗兰克《白银资本》

中国就像是全球贸易网络的心脏,大量的白银如血液般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流出的是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受全世界欢迎的商品。

中国永远保持着出口顺差,而且这些白银只入不出,依靠着强大的生产力和巨大的市场,

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的终极银窖

输血式的白银涌入让明朝经济空前繁荣,在明朝末期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1640年的一场白银危机让明朝迅速衰落,直至灭亡。

而白银带来的巨额财富让欧洲开启大国崛起之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相继成为海上强国。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中国和英国为什么会走上如此截然不同的道路?

1640年前后,日本和马尼拉两条白银输入通道相继被切断,明朝爆发了一场铺天盖地的经济危机,伴随着社会和民族矛盾激化,大明王朝灭亡的序幕就此拉开。

马尼拉航路中断

1639年,在马尼拉的华人已超过3万,当地华人长期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压迫,双方矛盾不断加深。

这一年,西班牙殖民者对当地华人进血腥屠杀,遇难华人达2万之多。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马尼拉航路中断,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渠道被切断。

日本航路中断

日本在十七世纪进入了德川家康开创的江户幕府时代,德川家康为巩固幕府体制,控制国内白银外流,于1639年颁布了“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日本白银航路被切断。

德川家康(1543年-1616年)

美洲和日本两大白银来源被切断,明朝犹如心脏失去了供血,迅速走向覆灭。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英国正在慢慢崛起。

英国在大航海时代起步较晚,曾落后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但后来居上,十八世纪国内爆发工业革命,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和日不落帝国。

大英帝国版图

英国的崛起之路与美洲白银同样密切相关。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登基时,英国已经错过了发现美洲和开辟新航路这样绝佳的历史机会,被西班牙远远甩在身后。

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年-1603年)

为了发展海洋贸易,女王鼓励以弗朗西斯·德雷克为代表的私掠海盗去拓展殖民地,甚至袭击西班牙的商船以获取美洲的白银。

弗兰西斯·德雷克(1540年-1596年)

作为当时的海军第一强国-西班牙自然不能容忍英国虎口夺食的行为,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由商船组成的海军在英吉利海峡展开了一场大海战。

1588年英西大海战

结果出人意料,西班牙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英国人大获全胜。从此英国走上了世界海洋霸主的崛起之路。

通过掠夺和贸易,英国也获得了大量美洲白银,但与西班牙不同,在英国首先获得这些财富的并非皇室贵族,而是像德雷克这类的海盗和商人,他们迅速完成财富积累,由富而贵。

德雷克被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亲自授予骑士勋章,由海盗晋升为贵族。当时伦敦议会36名议员,有26位是商人,以商人为代表的新贵阶层在英国崛起。

英国议会

同时,靠庄园收固定租金的旧贵族阶级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白银涌入导致庄园租金贬值,旧贵族手里的财富缩水,社会地位逐渐衰落。

英国庄园

以商人为代表的新贵族阶层兴起之后,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推动制度创新,通过有利于贸易活动的法案,进而在贸易市场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英国出现了早期的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打下了基础。

英国的崛起之路可归纳为:

根据这个模型,同样有大量白银流入的中国是否有爆发工业革命的可能呢?

中国比英国更早、更多获得美洲的白银,并且长期位于全球经济体系的中心。

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原因一 制度创新

在中国的皇权专制体系下,大量白银涌入无法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财富都集中在皇室贵族手里,社会等级固化,没有新贵阶级对社会等级的冲击,不会在内部产生制度创新,没有工业革命的基础。

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早在1215年,英国就制定了《大宪章》来约束国王的权力。《大宪章》里有两条最著名的条款:

第一条是国王要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另一条是,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约翰国王签署《大宪章》

《大宪章》让契约和法制的基本精神深入人心,公民的独立财产权得到保护,通过财富积累成为新贵阶层,社会有上升的阶梯,就会推动内部制度创新,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原因二 金融市场

明朝对海外白银资本过度依赖,同时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和金融体系,导致白银的输入一旦被切断,国内经济马上陷入混乱,加速了明朝覆灭。

英国在大量白银涌入之后,迅速建立起了金融市场和信用体系,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健康发展,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从而通过全球贸易网络获取巨额财富,不再依赖美洲白银进口来支持经济发展。

十七世纪伦敦街头

原因三 国家竞争

明朝长期沉浸在中央大一统帝国的环境中,周边没有能与之竞争的国家,缺乏外部竞争的压力,导致制度改革和创新缓慢。

英国是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几个率先崛起的欧洲大国夹缝中发展起来的,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迫使英国进行改革和创新。1588年英西大海战和后面的一系列变革,让英国慢慢甩开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的霸主。

大英帝国版图

大航海时代的全球白银贸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白银战争中,西方兴起,东方衰落。

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书中有个形象的比喻:

西方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

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能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

大航海时代的波涛刚刚平静,互联网又如一场风暴席卷而来,改变着整个世界。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中国正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轮回的圆环?

还是一条向前无限延伸的直线?

大时代意味着大变革,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该如何把握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500年前大航海时代的那场白银战争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大航海时代的海上贸易,一半由国家掌握,另一半则被海盗控制,下一期我们将去寻找大航海时代的海盗传说。

历史大数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