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首次以总理身份答记者问 外媒关注哪些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加坡联合早报官网首页 李强首次以总理身份答记者问 外媒关注哪些点?

李强首次以总理身份答记者问 外媒关注哪些点?

2024-07-02 15:39: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会

今日(13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80多分钟的时间里,李强总理共回答了中外媒体10个问题,包含“家国天下事”: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乡村振兴,从宏观经济增长到具体的民生、就业,从政府施政目标到深入基层调研,以及中央对港澳台地区发展的关切等。

李强说他将“勇毅前行、廉洁奉公、鞠躬尽瘁、不辱使命”。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在报道中说李强“回答提问时,很少低头看稿,基本上都是面向台下的记者,显得自信与有把握,而且说话愈来愈有力”。正如外媒所讲,李强今日的讲话十分提振信心,他说中国经济的前景是“长风破浪,未来可期”,他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家以“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谱写新的创业史。

李强总理今日记者会上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表态与论述也是今天海外媒体聚焦的核心议题。一是,外媒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及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路透社、美联社、半岛电视台、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等媒体都在报道中说,中国将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是一个“温和”的增长目标,也是“近30年来中国设定的最低的GDP增长目标”。李强作为具体掌管中国经济的责任人,面临着在全球需求疲软、美国上调关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进一步提振中国经济的艰巨任务。

美国CNBC报道截图

外媒还注意到李强表示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容易,需要非常努力。彭博社认为,这是李强有意淡化外界对经济增长率的期待。法新社和法国24小时新闻台则在报道中引述李强的话说,人民群众并不是每天都在关注经济指标,人民群众更加关心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等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CNBC今日在报道中评论说,李强的表态证明中国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优先事项,中国的重点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宏观政策方面包括稳定内需和外需,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绿色产业。日本产经新闻则在报道中特别强调,李强说“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具有不可替代性”,克服困难就能实现新发展,创造新奇迹。

法国24新闻台报道截图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截图

二是,外媒高度关注李强对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表态。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在报道中引述了李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表态,报道称李强“重点阐述了他对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的期许”。BBC在报道中引述李强对于民营经济的表态:“过去一段时间,社会上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BBC认为相关表态是为打消顾虑,提振信心。路透社、彭博社、法国广播电台则认为李强的话重点是强调将给予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的权利,并且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CNBC在报道中还关注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CNBC认为国务院新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有助于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更加一致。

路透社报道截图

三是,外媒积极评价李强施政理念,展现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期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新加坡《联合早报》在报道都关注到李强的从政经历,认为他长期主政民营经济发达的省市,包括浙江省、上海市、温州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说李强主政上海期间展现出其务实、重视商业的风格,美国特斯拉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家工厂落地上海就是在李强总理主政上海期间,特斯拉也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全资拥有工厂的外国汽车制造商。花旗分析师认为未来的中国营商环境会更加友好。CNBC也指出李强被广泛认为是务实且对商业友好的领导。路透社在报道中说,投资者希望李强能够推行更多有利于商业的政策。法国广播电台在今日的报道中评论称,李强在就任后的首场记者会上显得开明和重视民意,除了表态中国将进一步改革开放、门会越开越大之外,还表示要深入基层,问计于民,自述自己的工作体会是“高手在民间”。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截图

延伸阅读:

温州“亮相”总理记者会,释放什么信号?

2023年是中国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一年,稳增长上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3月13日上午,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近90分钟时间,总理从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谈起,对就业、民企、港澳、中美关系、粮食安全等问题逐一作答,释放出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也明确了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思路和方向。

在回答如何继续支持民企发展时,李强表示,“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题的切入口正是有民营经济发祥地之称的浙江温州——

“您早年当过温州市委书记,温州市以及您后来任职的浙江、江苏以及上海都是中国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方,您对民营经济有很深的了解。想请问您认为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有境外记者问道。

小河有水大河满。“亮相”总理记者会,温州身上承载了几多深意?以江浙沪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如何“扩散”先进经验?可以肯定的是,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不会止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

01

在民营经济领域,温州始终处于“C”位。

改革开放前,温州偏安浙南一隅,山海阻隔、交通不便,“地少人多”的严峻形势使其成为全国最为落后的地区之一。为解决吃饭问题,温州“包产到户”的探索比小岗村还要早22年,亦涌现出最早一批捕捉到市场供求缺口信息下海经商的弄潮儿。

在这种背景下,温州人利用传统的手工技术和走南闯北做生意的本领,自发地办起了作坊式的家庭工业以及各具特色的商品市场,更有一批人发扬“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千方百计、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到全国各地采购原料,推销产品……

1985年,《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刊出了《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首次将温州以农村家庭工业为基础的改革实践冠以“温州模式”,“四千”精神也逐渐成为温商乃至浙商重要的精神特质。

1985年的《解放日报》 图片来源:温州发布

与之对比,很多中西部城市在对标学习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模式时,常常反思自身“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等现象。

上世纪80年代的温州,被形容为“家家办工厂,户户无闲人”。在经济学家钟朋荣看来,整个温州经济不是由少数几个能人支撑起来的,而是由成千上万的能人支撑起来的。这也是温州早期民营经济氛围的生动写照。

从1980年章华妹拿到全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开始,过去40多年温州将民营经济融入血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州进一步聚焦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长张振丰建议,从国家层面支持在温州设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支持温州更大力度先行先试、攻坚破题,并适时拓展到浙江全省域,为全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鲜活的浙江和温州经验。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具有“56789”的显著特征。而具体到温州,民营经济的特点则为“99999”,即民企数量比重、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比重、工业增加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税收占比均在90%及以上。

这般“分量”,正是温州呼吁“设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最大底气。

02

事实上,温州身后,江浙沪本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7%;浙江民营企业增加值为1538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0.3%,贡献率达83.2%。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浙江、江苏世界500强民企分别有107家、92家,高居全国前两位;倘若算上上海的18家,江浙沪合计占据民企500强的43.4%。

在全国民营经济格局中,其分量可见一斑。这些区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助推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的“探路”效应。

尤其是作为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温州,更是在2018年拿下新时代“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先行区,诸多探索性的民企创新举措相继涌现。

比如,温州率全国之先,以法定程序设立首个“民营企业家节”;无还本续贷、涉企柔性执法、“科创指数”融资模式等75项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引领示范、复制推广。

这也给全国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在“把稳增长放在首要位置”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针对新举措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江浙沪均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浙江提出,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江苏提出,加快培育一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和标杆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上海提出,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深化普惠金融顾问服务。

不过,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民营经济在助推江浙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成长的烦恼”也越发明显地被感知。比如,如何从创业起家到创新驱动的动力接续,从“草根经济”到“雨林经济”的迭代升级,从“走出去”到“双循环”的格局转换……

以浙江为例,每10家企业就有约9家中小微企业。如何破解这些民营企业成长的“烦恼”,是下一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而温州民营经济先发性特征明显,始终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接下来争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也将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鲜活的温州经验。

03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江浙地区当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总理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真诚关心、服务民营企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带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温州

事实上,仅最近一个多月,全国多地纷纷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听这些在市场上“拼杀”的企业家谈问题、提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这里面,民营企业家尤为关键——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话说,“民营企业家是民企的灵魂”,“假如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是健康的,他就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而每年全国两会,以代表委员身份现身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总会成为媒体“追逐”的对象。他们身后,“藏”着许多关于技术创新、产业趋势、经济增长等改进之策,一旦被采纳、落实,影响的不只是成千上万的企业,还有千家万户。

有观点认为,如果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不仅老百姓富了,财政收入也多了,什么事情就都好办了,正所谓“小河有水大河满”。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两会,呼吁立法保护民营经济的声音频频出现。

如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制定出台国家层面“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法”,从法律层面进一步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建议,从制度和法律上落实国企民企平等对待,资源分配上一视同仁,在法治轨道上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接下来,在新起点上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总理说,“民营经济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多次以个人经历举例 李强"首秀"3个细节引人注意

3月13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 新任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

换届年,新任总理会与副总理一同出席记者会,与记者见面。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何立峰、张国清、刘国中坐在主席台上。

政知君梳理,总理记者会共回答了10个问题,包括4个境内媒体提问、6个境外媒体提问,时长近1个半小时。

话题包括新一届政府工作、经济增长、港澳发展、台湾问题、民营经济、民生问题、疫情防控、干部作风建设等。

李强表示,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去谋划、推进,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为。‍

多次谈到个人经历:

“我长期在地方工作”

李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多次用个人经历举例说明。

在回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李强说:“我长期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常有机会与民营企业家交流,对他们发展中的期盼和顾虑还是比较了解的。”

“我不由想起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李强说,虽然现在创业的模式、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当时那样一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精神,是永远需要的。

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李强说,“我去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工作,接触了不少包括美资在内的外企高管,他们都告诉我看好上海、看好中国。”李强说,这些都表明,中美可以合作,也应该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为。围堵、打压对谁都没有好处。

全场最后一个问题是政府自身建设问题,李强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他表示,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人民群众学习,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长期在大机关工作的年轻同志,要深入基层、心入基层,更多地接地气。

反复传递“信心”: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

“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想用8个字来概括,‘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对此,我充满信心。”李强说。

政知君注意到,李强反复强调并传递对中国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信心”。

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李强介绍,中国发展确实有很多优势条件。比如,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发展基础厚实等,更重要的是制度优势显著。

对于困难,李强说,实际上大家都有困难,今年中国的困难也会不少,但是大家想一想,哪个时候、哪一年没有困难呢?我们从来都是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实现新发展的。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从小听的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励志,讲的都是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中国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倒。”李强说。

国务院总理李强,新华社图

对于外资投资,李强说,从他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外资企业依然看好在华发展前景。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亿美元。这说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高地。

在谈到对外开放政策时,李强表示,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开放的中国欢迎大家来投资兴业。

对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李强表示,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较快恢复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是很了不起的。实践证明,我国疫情防控的各项策略措施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成效是巨大的。

回应热点民生问题:

“我是个老网民”

谈到新一届政府工作,李强说:“客观地讲,绝大部分老百姓不会天天盯着看GDP增长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

有记者在提问时说,网民对一些热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李强则表示,非常愿意回应网民的关切。

“我自己也可以说是个老网民了,一有时间我也会上网,看看网民关注什么,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李强说。

李强集中回应了人口红利、延迟退休、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针对人口问题,李强说:“我国人口增长由正转负,有人担心人口红利会不会就此消失,我看没那么简单。”

他表示,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我国有近9亿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

李强指出,我们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对于今年会不会出台延迟退休政策的问题,李强表示,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论证,在适当时候稳妥推出。

围绕就业问题,李强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一条,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将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李强说,从就业看,有一定压力,但从发展看,注入的是蓬勃的活力。

“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年轻人通过劳动和奋斗,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