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红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斑马鱼身上发白是什么病 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红斑

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红斑

2024-07-09 01:34: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显微镜下观察,锚头鳋头部钻入鱼体组织,引起组织切割性出血及炎症反应,有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液体渗出;虫体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生水肿,靠近虫体的组织坏死。在锚头鳋头部周围胶原细胞和纤维细胞形成一包囊,当虫体脱落后,坏死组织被吞噬,寄生部位逐渐增生修复,并由增生组织和再生鳞片将破损处覆盖。

锚头鳋,以 头部的"锚头"插入鱼的鳞片下,用似锚头的口吸器叮入鱼体内吸血供养自己,寄生处鳞片往往脱落,出现出血的红斑。这是 锚头鳋寄生后最明显的特征。鱼身鳞片上有血点或血斑出现,它和我们早已认知的"出血病"相似或雷同,有时可能会 误认为是出血病。

锚头鳋虫体寄生在鱼体的各部位,起初呈 白线头状(幼虫阶段),随鱼游动。有的虫体上长有棉絮状青苔(往往被误认为是青苔的苔丝挂在鱼身上)。锚头鳋虫体寄生处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的分泌物溶解,腐蚀成缺口。

(锚头鳋噬食鳞片和肌肉)

锚头鳋凶猛贪食,寄生处会出现不规整的深孔,虫的头部钻到鱼体肌肉里, 不但用口器吸取鱼体血液,还会噬食鳞片和肌肉,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分泌物溶解腐蚀成不规整形缺口,又给水霉菌、车轮虫等 病害的入侵开了方便之门。因此,被锚头鳋寄生的病鱼,往往会并发其他鱼病。

(红斑)

二、锚头鳋病流行状况

锚头鳋可侵入鲤、鲫、鲢、鳙、草、鳜、加州鲈等大多数鱼类都可感染寄生。对幼鱼危害特别严重,可引起死亡,对大鱼影响小一些,最主要 影响生长速度和影响外观的商品价值。此病流行地区广,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现,终年可见,夏、秋季是 严重流行暴发期。

锚头鳋在水温12-33℃都可繁殖,繁殖适温为20-25℃,当水温超过33℃时,不但不能繁殖且成虫也会大批死亡。 它的寿命长短与水温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长的寿命为5个月~7个月,最短的寿命只有15天左右。锚头鳋在水中 一年四季都有,夏秋季较多。水温低时, 虫卵会沉入底泥中有时幼虫还会潜入鱼鳞下过冬,当水温达到 15℃左右时,就开始孳生了。

在实践中发现, 瘦水容易发生锚头鳋寄生, 肥水少见或者难有暴发性的锚头鳋寄生。

(从鱼身上取下来的锚头鳋)

三、锚头鳋特性

锚头鳋,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只有锚头鳋雌虫才寄生在鱼体上,成虫长约1厘米。虫体的后端带有1对卵囊。头部分有叉状两角, 似船锚,故此而得名"锚头鳋"。锚头鳋虫体的头部(锚头)钻到鱼体肌肉里,再用口器吸取水生动物的血液。只有雌性成虫才有永久性寄生生活, 幼虫及雄性成虫均有自由生活。

据说, 锚头鳋的繁殖速度惊人,一昼夜就可以产成百上千个卵,而且每条锚头鳋尾部都有两个卵囊,每个卵囊都怀有几十至几百粒卵,这些卵囊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在产卵,这就给 锚头鳋的杀灭带来了难度。锚头鳋排出的虫卵孵出 无节幼体,经过5次蜕皮变成 桡足幼体,桡足幼体再蜕4次皮,需要3-4天,当锚头鳋在 第五桡足幼体时,达到性成熟,在鱼体上交配后的雌性苗头鳋寻找合适的寄主,开始寄生生活。

锚头鳋一旦爆发很难控制,很容易反复复发。 锚头鳋的老虫一般用一次药即可杀灭,但要想彻底消灭池水中的锚头鳋幼虫和成虫,则必须连续下药2次~3次。用了杀虫药之后,锚头鳋可能会自动地从鱼类的体表脱落,但很大一部分会形成孢囊藏落在淤泥中,以回避药物的毒性,一旦药效消失、水温适宜,若干天后这些锚头鳋又会大量繁殖,重新寄生于鱼类的体表。这就是为什么 用了一次药杀了虫,隔几天锚头鳋又卷土重来的主要原因。

另外, 有人提出了感染锚头鳋痊愈后的鱼体可以获得免疫,其实不然,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发病后的鱼体第二年仍会或完全可能又会发生寄生,"免疫"之谈是无从谈起的。

四、锚头鳋生活史

锚头鳋的生活史分为无节幼体( 幼虫期)、桡足幼体( 成虫期)和 老虫期共三个阶段。

(鱼尾部寄生锚头鳋:幼虫期)

锚头鳋幼虫期(童虫):

无节幼体自卵中孵化出来后,就能够在水中自由游泳。幼虫通常是做间歇性的游动,即猛烈的挥动附肢游动数次至数10次后,停息在水底或附在水体中物体上,过一会再游动。幼虫游动时身体一般向前上方作450度角的倾斜,向前上方游去,停止游动时附肢下垂并拢,身体就慢慢下沉。

注意:幼虫期包含未附体自由游动和刚附鱼体的幼虫。“幼虫”状如细毛,无卵囊,寄生在鱼体上的部位出现血斑。

(鲫鱼体表红斑---锚头鳋成虫)

锚头鳋成虫期(壮虫):

成虫期又分为5个时期:从第5无节幼体体内孕育出来的第1桡足幼体,就开始具有剑水蚤式的体型、体节、附肢的数目和构造,并且随着发育时期而增生。从第1桡足幼体到第5桡足幼体,每次脱皮后身体增加1节,附肢增生1对。

处于壮虫阶段的锚头鳋, 头部深深插入鱼体里面,长出头角,形如铁锚,露在外面的只是虫体的躯干体节。 由因如此即使使用浸泡杀虫剂药物的浓度(一般浸泡浓度是泼洒浓度的10倍)浸泡,浸泡到鱼都难以忍受时,也不一定杀死寄生在鱼体身上的锚头鳋。

锚头鳋在第5桡足幼体时期进行交配,一生仅一次。当环境水温在18-20℃时,自卵囊孵化至第1桡足幼体共需5-6天;水温在25℃左右时则需3天;当平均水温高达30℃时,只需3天时间。温度变化太大时,幼虫的发育会出现“迟滞现象”。对于同一发育卵囊,其幼虫的发育速度和生长快慢也是参差不齐的。

(锚头鳋老虫)

锚头鳋的老虫期:

“成虫”身体透明,可见体内墨色的肠蠕动,卵巢在肠道两侧占显著位置,其身体后端常带有1对卵囊, 用手拨动虫体时可以竖起。“老虫”身体混浊,变软,体表常着生许多累枝虫。

五、锚头鳋的杀灭治疗难度

锚头鳋顽固难杀,是因锚头鳋 "锚头"插入鱼的鳞片之里变相受到"保护"和 虫体是几丁质构成这是 难于治杀之因所在。现实中用于治疗和控制锚头鳋病的药物主要是敌百虫之类的杀虫药,但是, 杀虫药物只能杀死尚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的幼虫阶段,而不能杀死已经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阶段,因此,即使将敌百虫作为一种治疗锚头鳋病的有效药物,如果只是采取一次用药的方式给药的话,实质上只是能 起到控制锚头鳋病情发展的作用,即控制才孵化出的锚头鳋幼虫。

针对 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用药方能有效,其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易于被药物杀灭的寄生虫个体发育阶段)无疑就是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 无节幼体或者桡足幼体。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 身体部位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因此,泼洒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很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在患有锚头鳋病的养鱼池塘中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成虫,而是为了杀灭养殖水体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幼虫。

六、不同季节采用药物控制鱼类锚头鳋病的差异

在 夏季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病时,对养殖池塘泼洒敌百虫之类的杀虫药,水中的锚头鳋很容易被杀死,可能是由于处于夏季高温季节,寄生在鱼体上的成虫寿命很短,不久即自然脱落或死亡,因而使药物治疗得以显示出有"明显"的效果。

不过,在 秋季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疾病时,就有可能一次用药后的治疗效果不如夏季明显,需要间断施药两次甚至三次,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效果。这可能就是因为锚头鳋在秋季水温低一些时的寿命较夏季长一些的缘故。

七、防控思路

锚头鳋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此病可 肉眼确诊,需用杀灭锚头鳋专杀药物或寄生虫类产品进行杀虫1-3次,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则仍需复杀。

如果检查患病鱼体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 “幼虫”阶段,就可以根据虫体的寿命长短的原理,每间隔10-15天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三次,才有望达到彻底治愈鱼类锚头鳋病的目的。如果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 “成虫”阶段,就可以每间隔10-15天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两次即可。如果发现鱼体上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 “老虫”阶段的话,就可以只用杀虫药物一次就行了。 每次间隔用药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

对于锚头鳋 需要杀两次用药才能彻底解决的问题。这里就有一个 间隔多长时间的问题。因为从卵孵化成无节幼体,经过五次蜕皮大约是2-3天,然后变成桡足幼体,再从第一桡足幼体蜕皮四次至第五桡足幼体,达到性成熟,在鱼体上完成交配,雌性锚头鳋寻找合适的寄主开始寄生生活,在水温20度左右,又要4天,所以总的时间就是六至七天,根据从搜集的用药杀锚头鳋的效果数据来看,大量锚头鳋寄生后, 第二次杀虫选择的时机是按水温乘以天数等于100来计算,也就是说 水温20度只间隔5天,当 水温15度,则间隔7天,以此类推。

对于5.0-6.0厘米以下的 苗种,如果寄生了3-5个锚头鳋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小苗发生死亡,应该及时采用杀虫药物给予杀灭。如果是 大鱼寄生的虫体不多或者马上进入 冬天(低于12℃)或 高温(高于33℃)天气时节时,锚头鳋虫体大多会自灭自死或卵体沉泥冬眠,可以暂时忽略灭治。

如果鱼体感染的主要是 细小白色无卵囊的“幼虫”,可在半月内连续用药两次;若主要是 体透明具绿色卵囊的“成虫”,则用药一次即可;若是 虫体混浊的“老虫”较多,则可以忽略或暂时不用药。也就是说,有效杀灭锚头鳋,只能在 锚头鳋幼虫阶段,也就是说在虫体还没附上鱼身而在水中自由游动或刚寄生在鱼体(呈现"红点"或"红斑")时最好杀灭,可杀可灭但需施药两次或以上。 锚头鳋成虫阶段,也可杀灭但比幼虫阶段的杀灭难度大得多。 锚头鳋老虫阶段己是生命尽头,是不杀可自死的。有时是杀而无用的,因为 虫体的锚头器己深入鱼体内,锚头鳋借用了鱼体成了它的"保护罩",即使施药也不大可能有效和灭绝。

锚头鳋的幼虫具有 弱趋光性,在没附身鱼体时, 早晨和傍晚时刻喜集中于水面,所以用药时间以早晨和傍晚为好,但均须开启增氧机为宜。对于 小水体或水族箱饲养的观赏鱼,在患该病时可将病鱼捞出,用镊子直接除去锚头鳋即可。

八、防治措施

1.杀虫药全池泼洒

理论上说, 所有的鱼用杀虫药(硫酸铜除外)均能杀灭锚头鳋,比如敌百虫、“混特安”、“鱼虫净”、“混特安+鱼虫净”等等市售杀虫药,也有专杀锚头鳋的专用药,比如"锚头鳋克星"等等。但采用复合杀虫剂似乎效优一些。

2.锚头鳋天敌---浮游动物

据说,饵料生物中的 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可以锚头蚤的虫卵、无节幼体为食,即 浮游动物是锚头鳋虫卵及幼虫的天敌,浮游动物多了,锚头鳋可以大大减少,这比杀虫剂的施用要经济、环保、有效的多了。其实,锚头鳋的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也是属于浮游动物,也是 鱼类的活饵料。

3.土方杀虫

由于锚头鳋对渔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常用的渔药对鱼类的毒性又较大,故选用一些土验方治疗鱼类的锚头鳋病则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备注:是否有效待验)。

(1)在瘦水条件下,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施用发酵的猪粪或牛粪400-600斤。但施放猪粪或牛粪后要及时增氧,防止鱼类缺氧窒息而发生泛池。

(2)每亩用松树枝叶或苦楝树枝叶或枫杨枝叶30-40斤,扎捆浸入池中,或者将叶捣碎,用水浸泡24小时后或煎药煮水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据说3天后锚头鳋即脱落。

(3)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新鲜酒糟150-200斤泼洒投喂,据说5~7天后即可以见效。

(4)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用10斤生猪血与6斤豆腐渣拌匀后投喂鱼儿或者单用生猪血泼洒,每天1次,据说连喂3天即可以见效。

(5)平均水深1米时每亩的渔池投放黄颡鱼50~100尾,让其去捕食锚头鳋的虫卵或水体中未上鱼身的幼虫。

上述用药除了对锚头鳋能有效杀灭外,对鱼鲺、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等等体表寄生虫也有效。

END

来源: 水花鱼。如果发现有侵害您的利益或有不当,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

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cttwx”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