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西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敦煌飞天高清大图线描图片 【敦煌石窟】西魏

【敦煌石窟】西魏

2024-07-16 20:08: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西壁开一圆券形大龛,彩塑现存一佛二菩萨,头均重修。主尊为善跏坐佛像。两菩萨侍立南北两壁西端。

四壁壁画分段布局,上段绕窟一周画天宫伎乐。西壁中段龛内外画飞天、供养菩萨、婆薮仙、鹿头梵志;两侧壁中央相对绘说法图和供养人行列,周围画千佛;下段绘金刚力士。此窟前壁全部坍塌,窟顶东披和北披局部残毁,其他基本完好。

窟顶正中为莲花藻井,窟顶四坡“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为佛教与道教同处的神佛世界【下一篇会详细介绍】。

1.1西魏-249窟-西壁龛2与窟顶藻井【579x793】

概述:

莫高窟第249窟建于西魏初,清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一大龛,为殿堂窟。

西壁中央的圆券形大龛占据了约一半的壁面,龛内塑一倚坐佛,主尊身后龛壁绘火焰纹背光和头光。龛楣绘忍冬、化生伎乐。龛壁自上而下,绘天宫伎乐、飞天、供养菩萨、以及外道尼乾子和鹿头梵志,龛外塑二菩萨。

1.1西魏-249窟-西壁龛3局部【804x1110】

窟顶正中藻井绘垂莲、火焰、忍冬、莲花纹。西坡画赤身阿修罗,身后须弥山忉利天宫,侧有雷公、电神、风神、雨师、乌获、朱雀、羽人;与之相对的东坡是二力士捧摩尼宝珠,两侧是飞天、朱雀、孔雀,下有胡人与乌获百戏,及龟蛇相交的玄武和九首人面兽身的开明;南坡画乘凤车的西王母(帝释天妃),在浩浩荡荡的巡天队伍下方,有狂奔的野牛、黄羊和虎;北坡画东王公(帝释天)乘四龙车,下方绘山林、黄羊等。

窟顶四坡壁画,内容丰富,既有神话传说、佛道两教人物、天宫,又有古代建筑、人间生活和游牧狩猎的场景。绘画技法上运用中原传统晕染法,人物清秀,面颊红润;线描更加熟练、潇洒、遒劲有力。

【下一篇会详细介绍窟顶四坡,此处只做简要概述;本篇主要介绍窟内四壁】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1:穹顶【600x399】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2【600x405】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3【671x447】

洞窟四壁上部画天宫伎乐绕窟一周,中部西壁画飞天和供养菩萨,南北壁中央画说法图、飞天化生、供养菩萨,四周围绕千佛。南北壁下部上画供养人,下画药叉。东壁残存天宫伎乐。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4【2013年12月28日,杭州,参观者在欣赏临摹窟】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5:西壁龛内:彩塑佛像【临摹】【853x1279】

主尊为善跏坐佛像,内着斜领僧祗支、交领大袖襦服,外罩对襟红色袈裟,胸前系小结,左手后代重修。

1.3西魏-285窟西壁-现代技术复原窟5:西壁龛内:彩塑佛像【临摹】2【600x900】

西壁中央的大龛,主尊身后龛壁绘火焰纹背光和头光。龛内两侧、龛外两侧,自上而下,绘有天宫伎乐、飞天、供养菩萨等。龛楣绘忍冬、化生伎乐。龛两侧浮塑束帛龛柱,龛柱上的龙首浮塑及龛两侧的菩萨塑像已不存。

2.1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721x1004】

2.3西魏-249窟龛楣【1600x160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忍冬火焰纹佛背光

佛背光为多重光环,多重火焰纹。涂色技法采用同色深浅叠晕,以及套联法【注释】。

【注释:】

火焰纹在敦煌石窟中最早出现于北凉时期,为佛背光而画的火焰纹,以写实为主,为单头、三头、多头的火焰形状。北魏时,纹样变化增多。佛背光外环层较宽,绘有多头火焰纹,为营造火焰闪耀时的节奏感,用石绿、白、淡赭、黑褐诸色反复连续涂饰。

西魏时期,受汉代丝织彩锦、刺绣云纹的启发,运用连续套联法,即在同一个环层中的前一个纹样尾部与后一个纹样首端涂饰同一种颜色,使前后纹样连绵不断,纹彩交织,形成熊熊之感。

(即使是黑白照片,仍能看出火焰熊熊上燃之势:)

2.2西魏-249窟西壁龛-佛陀背光五重火焰纹【这是1948年美国人艾琳·文森特、约翰·文森特夫妇所摄敦煌照片,收藏于大英图书馆】【600x548】

2.3西魏-249窟龛楣【3131x2202】【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上图赏析:莲花伎乐化生童子禽鸟缠枝纹龛楣

龛楣中央画莲花化生童子双手举莲,右左各有二身奏乐化生,吹笛、箫、排箫和画角。还各有一孔雀。色彩对比鲜明,用青金石研制的蓝色特别亮丽。

2.3西魏-249窟龛楣局部:莲花伎乐化生1:正中【1365x848】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龛楣中央,一位莲花化生童子,巾带绕臂,双手托举莲花;其两侧各有两位化生童子,在莲花中生长,莲瓣如裙子,所演奏乐器包括:横笛、箫、排箫和画角。再两边各有一孔雀站在圆圈状的花丛上。所用蓝色是用青金石研制的,至今鲜亮。

2.3西魏-249窟龛楣局部:莲花伎乐化生1:正中童子左右两侧的两位奏乐童子【临摹线描】

下图:两位莲花化生童子,正在吹奏画角(左一)、横笛(右一),最左边圆圈形花丛上是孔雀:

2.3西魏-249窟龛楣局部:莲花伎乐化生2左侧,与下面龛内侧伎乐飞天【1365x1277】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下图:两位莲花化生童子,正在吹奏竖笛或箫(左一)、排箫(右一),最右边圆圈形花丛上是孔雀:

2.3西魏-249窟龛楣局部:莲花伎乐化生3:右侧,与下面龛内侧伎乐飞天【1365x1277】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2.3西魏-249窟龛楣莲花伎乐化生【临摹】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20【792x567】

【说明:】

在赏析以下的壁画之前,需要向大家介绍一个背景知识(否则,大家在看这些壁画人物时,会产生一个疑惑——“他们为何显得‘黑不溜秋’呢?”):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2右【图片说明】:舞乐飞天1。

*** *** ***

“壁画人物肤色变黑、眼鼻变白”的现象,与“西域晕染”画法有关:

北魏时期佛教在全国的兴起,将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释化为中国风格,出现一种寓美于朴、寓巧于拙的趋势,显示出一种至今仍为人们所赞叹的精神和力量。但此时的敦煌壁画,无论构图还是技法都遗存有西域的特征。勾线粗犷,敷彩浓重。衣冠服饰采用线条及色块相结合的表现法。人物面部采用多层次晕染的凹凸法表现明暗。原来面部轮廓及眼眶为朱红色,后经岁月侵蚀,颜色氧化为墨色,又兼白色主体残留,构成粗重黑褐色的圆圈效果,俗称“小字脸”或“五白”脸,形成这一时期人物画独特的风格。

(这种“晕染变色”,后面还会结合壁画,加以解说)

*** *** ***

下图:

龛楣左右上侧的伎乐飞天,上身不着衣,下着长裙,长巾飘扬。一位拍打腰鼓、一位吹奏竖笛。伎乐飞天下方是佛背光五重火焰纹。

变色后的肤色,仍可看出传自西域的凹凸法晕染效果(将图放大后,能看清人物面目神情):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1左【2367x1744】【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1左【临摹线描】

西域风格的飞天:

249窟西壁龛顶两侧的两身飞天,头有圆光,戴印度式五珠宝冠,脸型条长,白鼻梁,白眼睛,成小字脸,上体裸露,双腿修长,腰系长裙,肩披飘带,呈大开口“U”字形。一身双手持横笛,一身双手拍腰鼓,一身横空向右飞,一身横空向左飞,四周香花飘落,彩云旋绕,更加衬托出飞天优美的飞动姿态。笔法简练准确,极为生动,造型与北魏莫高窟260窟说法图中的飞天十分相似【260窟内容,见文末链接】。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2右【2440x1902】【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3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飞天2右【特写】【1000x697】

此时期的壁画人物,结合运用两种绘画手法:线描+晕染:

(1)线描:线描是中国绘画的基本艺术语言,也是敦煌壁画造型的主要手段。敦煌北朝壁画通常先作起稿线,然后上色,最后还要画一道定型线, 这是传神的关键,所以也叫提神线。 早期壁画中多用铁线描, 这是西域传来的手法,线条较细,但表现出强烈的力量,即所谓“曲铁盘丝” 的特点。

(2)西域式的画法更注重晕染, 通过细腻的晕染来造成立体感, 表现肌肤的细微变化。 这种晕染法通常沿轮廓线向内染,边沿部分颜色较深,高光部分颜色浅。 在鼻梁、眉棱、脸颊等部位往往先施白色,再以肉色相晕染,形成明暗关系。 由于褪色和变色的原因, 北朝时期大部分绘画中,晕染的过渡关系变得模糊,变成了粗黑的线条,给人以粗犷的印象。而脸部往往高光部分的白色却留下来了,鼻梁和眉棱的三处白点像一个小字,有人把它称作“小字脸”,其实当时并非如此, 我们从第275窟、263窟等洞窟部分颜色没有变化的壁画中可以看出绘画之初的面貌。(此外,在西魏-288窟里也能看到“线描与晕染”结合运用、效果较好的人物壁画)

【第275窟、263窟、288窟的内容,见文末链接】

下图:

飞天下面是几排供养菩萨,正在听佛说法(彼此之间也有交流):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右上)【1617x3046】【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右下)【1285x3205】【超大图】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左上)【1517x3225】【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4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听法菩萨(左下)【1642x3219】【超大图】

下图:

西壁龛外壁,也绘有飞天与供养菩萨:

飞天头戴宝冠,上身不着衣,长裙、巾带随风飘扬。线描流畅、熟练。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诸菩萨(右)【2404x3092】【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诸菩萨(左)【2353x3242】【超大图】

2.5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飞天,组合:位于佛背光左右两侧【临摹线描】【1600x62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下图:

西壁龛内壁下侧,还绘有两个常见的人物画像——尼乾子、鹿头梵志(分别位于佛像左右下角):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两外道1:婆薮仙(左下)【870x160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尼乾子(即上图的“婆薮仙”)为一外道形像,举鸟作观察状。玄奘《大唐西域记》卷9记那烂陀僧伽蓝“其西垣外池侧窣堵波,是外道执雀于此问佛生死之事。”玄奘译《俱舍论》卷30提到外道尼乾子执雀故事,“离系子问雀死生,佛知彼心,不为定记。”玄奘弟子普光《俱舍论记》卷30所记载的执雀外道的故事较详细,云:“外道离系子以手执雀问佛死生。佛知彼心不为定,若答言死,彼便放活。若答言生,彼便舍杀。故佛不答。”

鹿头梵志(见下图),外道仙人之一,据说他熟谙医药、天文,能治众病,善起死回生之术,凭听敲打骨头之声可知死者性别及死亡等原因;一次释迦牟尼佛特意取一罗汉的骷髅让他叩打听音,结果他不能辨别,只得承认“九十六种道的学问我悉能知晓,唯独'如来之法’不能分辨,愿世尊度我。”于是皈依佛门成为弟子。释迦牟尼教他如何理解地、水、风、火四大原素与生命的关系,最后鹿头梵志修成阿罗汉果。敦煌早期石窟中,多画在佛龛内主佛的左侧,与婆薮仙相对,具体形象为一老婆罗门,椎髻浓髯,上身袒裸,胸肋露一手,手中托一骷髅,意为可辨人死因。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内侧-两外道2:鹿头梵志(右下)【1002x160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鹿头梵志、尼乾子是当时势力很大的外道。尼乾子执雀而问佛,与鹿头梵志持骷髅而答佛(上图),正好是一对,都是用来说明佛陀的大智慧。【北魏-254窟里也有尼乾子与鹿头梵志这一对人物。254窟内容,见文末链接】

下图:这二名外道,位于佛座两侧左右下角: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内外景【这是1948年美国人艾琳·文森特、约翰·文森特夫妇所摄敦煌照片,收藏于大英图书馆】【640x636】

上图:在佛教造像中,这二名外道一般都位于佛座两侧左右下角 ↑,曲身裸形,形像卑小,与高大端庄的佛像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衬托佛陀的智慧觉悟、佛法的博大精深。

上图右下角(鹿头梵志回头所望的方向),龛柱右侧,龛外壁绘有一位独自站立的供养菩萨,特写如下:

2.6西魏-249窟西壁龛外侧-右下侧菩萨【1234x3222】【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2.7西魏-249窟窟内景(1右)【2446x3106】【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两身菩萨塑像,分别侍立于南北两壁西端(上图是北壁的一位,下图是南壁的一位):

2.7西魏-249窟窟内景(2左)(南壁-菩萨塑像)【这是1948年美国人艾琳·文森特、约翰·文森特夫妇所摄敦煌照片,收藏于大英图书馆】【640x650】

菩萨均颈饰项圈,上身斜披络腋,下着长裙,足踏莲花座。

2.7西魏-249窟窟内景(2左)【2341x3114】【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上图里能看到:

环绕窟顶边沿的天宫伎乐(南壁共有18位、北壁共有20位)。

【背景知识:】天宫伎乐的由来

天宫伎乐意为在佛的天宫内演奏乐器或者舞蹈的天人,属于飞天的一种表现形式。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则指的是在洞窟的四壁上方或藻井四周绘制的天宫门内奏乐歌舞的天人,早期的每个洞窟几乎都有这个题材。

早期的洞窟是用来禅修观佛, 主要对象是释迦牟尼和弥勒,所以关于天宫伎乐的由来,第一种说法为:天宫伎乐与弥勒有关。南朝时期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中描写到:

在兜率天宫有一位大神名字叫劳度跋提,在法会中从座位起立,先向十方一切诸佛行礼,然后发弘誓愿说:“如果我的福德能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那么让我的额头上自然出珠吧。”刚发愿完,他额头上果然出了五百亿宝珠, 也有琉璃、颇黎,珠宝色彩无不齐全,比如紫色和绀色的如意宝珠,里外透亮,此宝珠在空中旋转,化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宝宫的每一栏杆,是由很多如意宝珠所组成,在众栏杆中,自然化生了九亿天子和五百亿天女。每一位天子手中,化生出无量亿万七宝莲花,每一莲花有无量亿光,在这光明中又有各种乐器,该乐器不用操作就能自然出声,当乐器发出声音时,众天女自动提起乐器,竞相跳起歌舞……。这些描绘的内容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的造型与场景颇为吻合。

天宫一端的栏杆后面,常见一硕大的大头像,在往乐伎这边瞧,此像即为大神劳度跋提。249窟南壁18位天宫伎乐的一端就有一个硕大头像,在此处几幅图里没能看到)

【说明:在之前介绍过的248窟里有一幅图(图的名字是:2.3北魏-248窟-人字坡:天宫伎乐第1组),在那幅图里可以看到——天宫一端的硕大头像,248窟内容,可见文末链接】

以下分别来看这些天宫伎乐:

【提醒:】

(由于年深日久,画面晕染变色,天宫伎乐的肤色,已变为紫灰、黑褐,色调灰暗凝重。这种“画面变色”的现象,本文前面已有讲解;另外也可查阅本文开头处的链接,里面也有详细讲解。)

第1组(北壁,共有20位):

2.8西魏-249窟窟顶边沿-天宫伎乐1(北壁)1左【2442x539】【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8西魏-249窟窟顶边沿-天宫伎乐1(北壁)2右【2449x585】【超大图】

姿势各异,十分生动。

第2组(南壁,共有18位):

2.8西魏-249窟窟顶边沿-天宫伎乐2(南壁)1左【2438x638】【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2.8西魏-249窟窟顶边沿-天宫伎乐2(南壁)2右【2449x573】【超大图】

南壁一览:

3.1西魏-249窟南壁 (一览)【1600x1234】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南壁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窟顶边沿画有18位天宫伎乐。中部画有千佛,千佛正中央画有一铺说法图,佛两侧上方各绘两位飞天,两侧下方各绘两位侍立菩萨;说法图下部绘有几位供养人(多已模糊),底部通壁绘有一排药叉、力士(多已模糊),南壁西端有一位菩萨塑像。

壁面最上方的一排天宫伎乐,下有天宫平台栏墙纹,呈棱形凹凸状。

壁面中间所绘千佛,呈现出“佛佛相次,光光相接”的壮观景象(这是敦煌各窟里常见的一种景象)。千佛的绘制手法是:以红、青绿、黑、灰四色,横向连续反复涂饰,形成竖行斜向错格排列,犹如光影交织,又如波涛翻卷,使千佛的形象变化多样、附有节奏感。

3.1西魏-249窟南壁(1左)【1880x3230】【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3.1西魏-249窟南壁(2右)【2446x3225】【超大图】

南壁西端有一位菩萨塑像,神情恬静温婉。

南壁千佛正中央,说法图一铺: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2389x2273】【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下图:华盖两侧的龙形配饰,在对称中呈现变化。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临摹图案】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33

【提醒:可对比后面一幅图——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华盖,那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凤,而这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龙】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特写【776x1070】

华盖左右两侧上方各有两位飞天,构图在对称中呈现变化。左上侧这位飞天穿着蓝边黑色长袍,长袖舞动,另一手握住华盖两侧的龙尾(见下图),下面一位飞天上身袒露,身体呈倒垂姿,双手握住巾带、豪放地舞动(见上图)。

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左上角飞天【1265x1554】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南壁下部是一排药叉: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1【1600x1247】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2【1600x1194】

3.2西魏-249窟南壁下部-药叉2特写【1350x1577】

北壁:

(北壁的壁面,与上图南壁的壁面很像)

4.1西魏-249窟北壁(复制窟)(图左是西壁龛侧)【1920x1080】【大图】

(此图转载自网络,原出处已忘记,只好在此感谢原拍摄者)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北壁也如南壁壁面,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窟顶边沿画有20位天宫伎乐。中部画有千佛,千佛正中央画有一铺说法图,佛两侧上方各绘两位飞天,两侧下方各绘两位侍立菩萨;说法图下部绘有几位供养比丘与20位男供养人、12位优婆塞。底部绘有一排药叉、力士,北壁西端有一位侍立菩萨塑像。(北壁东部壁面很多已残毁)

4.1西魏-249窟北壁(一览)【1080x719】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北壁千佛正中央,说法图一铺: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2452x2395】【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注意下图里的华盖:可对比前面一幅图——3.1西魏-249窟南壁-说法图华盖,那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龙,而这幅图里的华盖两侧饰物是凤】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华盖【1080x727】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华盖【临摹】设色纸本(局部),95×133cm(局部)【1743x697】

华盖左右两侧上方,各有一只凤鸟,与两位飞天。

▼上面这位飞天,穿着青边红袍;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2007x3216】【超大图】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局部1【1565x1260】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局部2【1458x1600】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右上角飞天两位——上面一位是中原风格,下面一位是西域风格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中央画面【771x901】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左上角飞天【752x1176】

▲上图里:下面这位飞天,上身袒露,正面俯冲,穿白色长裤,双腿向两侧叉开,犹如高难度舞蹈技巧;飘带绕臂,在身后上方打结成8字。

4.1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左下角两位菩萨【临摹】纸本,62cm×40.5cm【955x1476】

这是画在佛像右侧的两身菩萨,一身裸上身,着长裙,双臂作舞,一身斜披大巾,手持白莲。他们是供养佛陀的胁侍菩萨。菩萨身肢原是粉红肤色,经过千年氧化变为黑灰。

菩萨半身裸体,舞蹈手姿是印度艺术的遗风;头上的三珠冠,是中亚一带王者贵族的冠式;修长清秀的体形则是中国士大人物美的典型。绘画技法完全是西域的凹凸晕染之法。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供养人【临摹】设色纸本,95×133cm(局部)【1783x992】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之临摹作【张大千临摹】【670x764】

北壁下部的一排药叉: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1【1600x828】

【提醒:“药叉”这几幅图皆为高清大图,▲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1右边三位特写【1600x1027】

在五颜六色的山峦间,或奏乐、或手舞足蹈

4.2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2【1600x775】

4.3西魏-249窟北壁-说法图下部药叉2左边两位特写【1600x1410】

4.4西魏-249窟-边饰【临摹图案】出自:《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p170

【249窟-时代背景:】

西魏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中国古代割据政权。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脱离权臣高欢,从洛阳逃至长安,投靠北魏将领、鲜卑化的匈奴人宇文泰。535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从此,北魏政权分裂为西魏、东魏两个政权。

在东、西魏分治的时期,元荣仍作为西魏的瓜州刺史,其统治直到544年。元荣统治敦煌近二十年,此时敦煌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元荣逝后,其子元康继任刺史之位,但元荣女婿邓彦杀康自立,西魏被迫承认邓彦的地位。545年,西魏河西大使申徽至敦煌,在当地大族令狐整等人的协助下,捉拿邓彦,并将其送至京师治罪。546年,申徽任瓜州刺史,为政勤简,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西魏时期,敦煌主要是在东阳王元荣家族的统治之下,从535至556年间莫高窟开凿10个洞窟,编号为246、247、249、285、286、288、431、432、435、437。其中,以第249、285窟为代表洞窟。

洞窟形制有四类,中心塔柱窟、禅窟、殿堂窟和龛形窟。彩塑题材多为单体像和一佛二菩萨组合,主像有佛像和交脚菩萨像。壁画内容有天象图、千佛、天宫伎乐、说法图、各种故事画、供养人画像、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第249窟建于西魏初,清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

(下图:左边露出向外的这一部分,即249窟西壁龛)

5.0西魏-249窟、及邻近两窟(中间:250窟,右边:北魏-251窟)。考古照片。出自:《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第三卷,编号72-111窟【1391x959】

此时期壁画人物造型有两种绘制风格:(1)壁画涂土红底色,人物身材粗壮,菩萨上身裸露,下身系裙,敷色浓丽、肌肤以凹凸画法叠染,线条遒劲挺拔;(2)以白粉为底色,人物身材修长,相貌清瘦,穿汉式方领深衣大袍,色调清新明快,线条秀劲洒脱。总体特点是运用中国传统神话题材说明佛教内容,艺术风格为中原与西域两种风格并存,北魏与南朝风格兼有。

5.0西魏-249窟【复制窟】1西壁【1920x1080】【大图】

(此图与下图转载自网络,原出处已忘记,只好在此感谢原拍摄者)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下图也是同样看法▼)

5.0西魏-249窟【复制窟】2窟顶【1920x1080】【大图】

窟顶正中为莲花藻井,窟顶四坡“图画天地,品类群生”,为佛教与道教同处的神佛世界。

5.0西魏-249窟西壁与窟顶考古照片。出自《伯希和敦煌石窟图录》第三卷,编号72-111窟【1280x1003】

(▲提醒:看大图的方式——在图上点击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未完待续)

【更为精彩的是窟顶四坡:天界壮观景象,请见下篇】

【提醒:249窟(下篇)的链接,可在文末的“总目录索引”或本文开头处的“北朝分篇目录”里查阅】

-------------------------------------------------------------------------------------------------------------------

【延伸阅读 1】

可作为本文参考的几窟:

【敦煌石窟】北凉-275窟:敦煌最早的故事——求法之苦、离俗之缘【高清大图】

【敦煌石窟】北魏-263窟:覆盖层下的壁画原貌、《降魔变》等壁画【高清大图】

【敦煌石窟】北魏-248窟:窟内赏析【高清大图】

【敦煌石窟】北魏-254窟【1】全景概貌:中心塔柱,上下四方【高清大图】

【敦煌石窟】西魏-288窟【2】天宫伎乐,香音飘扬【高清大图】

【延伸阅读 2】

西魏时期的代表窟,除了249窟(249窟其实更像是北魏风格),还有285窟(更具有西魏风格),285窟的内容更为丰富,极其精彩。

285窟的链接,可在文末的“总目录索引”或本文开头处的“北朝分篇目录”里查阅。

说明:本系列连载——【敦煌石窟】(各朝代、各窟的详细图文,高清大图),

▼所有连载文章,目录索引:

【敦煌石窟】连载,目录索引(可链接到每一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