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与研究]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摘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布依族不会说布依族话 [田野调查与研究]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摘要)

[田野调查与研究]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摘要)

2024-07-16 14:0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田野调查与研究]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摘要)作者:吴秋林

《民族研究》 2005年 第0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是在布依族传统丧事的绕棺仪式中表演的哑剧性质的仪式性傩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傩戏。它的巫术意识最为强烈和直接,它的表演本身就是一个让死者重获生命的巫术仪式性活动,这在傩戏中是非常罕见的。其表现的性意识也是目前所见的傩戏中最为直白的,而且其表现形式更为单一和纯粹。它的面具的形式更具朴陋特色。如果说“撮泰吉”(变人戏)“撮泰吉”系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在彝语中,“撮”意思为人或鬼,“泰”意思为变化,“吉”意思为玩耍、游戏,过去一般通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戏”,简称为变人戏。是一种“亚傩戏”,“亚傩戏”是傩戏、傩文化研究中学人们给予“撮泰吉”(变人戏)的一个比较公认的学术名词,即表明“撮泰吉”(变人戏)是一种处于傩舞与傩戏之间的傩戏。那么,这种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应该是一种“前傩戏”了。       关键词:布依族 亚傩戏 仪式性傩戏“哑面”       作者吴秋林,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系副编审。地址:贵阳市,邮编550025。       傩是一种与人类巫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事物。“它同人类生命与生存紧密相连,在古代它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即使在今天,它仍渗透到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一些方面。”曲六乙:《傩魂(代序)》,贵州省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傩魂》(上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所以,对傩和傩戏的研究,在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巫术仪式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全国性的傩戏研究和傩文化研究就是一个明证。在当时,依托于贵州极为丰厚的傩戏和傩文化遗存,贵州的傩戏、傩文化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广泛地开拓了许多傩戏和傩文化的研究领域,对中国的傩戏和傩文化研究有相当的贡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今天,这种开拓的努力仍在继续,笔者在本文中提出的关于“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论题,就是这种努力的一次尝试。在2004年的2月下旬,笔者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调查布依族傩戏面具时,无意中发现了一种被当地布依族人叫做“哑面”的仪式性傩戏。它是在布依族传统丧事的绕棺仪式中表演的哑剧性质的仪式性傩戏。在经过认真的核查和了解之后,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形态非常古老的仪式性傩戏,在文化渊源上,在类型上,都与今天一般意义上的傩文化中的傩戏有较大区别。一般意义上的傩在学界的表述和理解是:“傩,大约起源于旧石器中晚期的驱逐术,在人神不分、人兽不分、神鬼不分‘三不分’的蒙昧时期,在‘万物有灵论’的思想支配下,原始人主观上企望获得超自然的威力,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气候的恶劣,法术和巫术便应运而生。在狩猎的生产实践中,原始人逐渐将法术、巫术与驱逐术融合起来,用于消除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包括驱逐瘟疫,这就是傩的萌生。”曲六乙:《傩魂(代序)》,贵州省德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傩魂》(上册)。“傩”是一种广义上的“难”,“驱逐”之就是今天“傩”的基本性质和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研究傩戏和傩文化,都是从这里出发的,这也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傩戏和傩文化研究的现实。但是,这个在研究傩戏和傩文化上通行的定律,在布依族的仪式性傩戏“哑面”面前,却有比较明显的不确定性。布依族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中有驱逐的寓意,但它在主体上表现的又是明显的渊源于人类的模拟巫术,强调的是巫术的“感染律”和“传导性”。故而,笔者认为,布依族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存在,应该是贵州民族民间傩戏的一个另类的存在。这个存在对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布依族的巫文化、布依族的民族渊源和历史,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概况       实际上,这个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在1984年的8月,就已经被黔西南州的文史专家冯景林一行人所发现,但他们当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布依族民间爱情小戏,并没有视其为傩戏,并且他们的认定随即受到质疑。在笔者接触到这个布依族仪式性傩戏时,认为这不是一个最好的布依族民间戏剧,但它是一种没有任何外来影响的布依族的本土性的仪式性傩戏,在学术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于是,即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这次调查地点在贵州省册亨县丫他镇板万村(上板万、下板万)和兴义市。被采录人有冯景林(兴义)、陆振光(板万村摩公、土戏老教员)、黄廷详(板万村土戏新教员)等及村民数人。采录时间为2004年2月24-27日。之后,笔者又到相邻的望谟县布依族地区,做了补充性的调查。       据调查,在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传统的丧事中,有一个仪式叫绕棺。在绕棺的过程中,要插入一个仪式性傩戏“哑面”。这个仪式性傩戏“哑面”表演的角色有四个:一为绕棺引导者,其不戴面具,一般是布依族的摩公(神职人员)扮演。二为一男子,为兄,戴面具。传说是从山上神仙洞中来的人,由男性村民扮演。三为一女子,为妹,戴面具。传说是从山上神仙洞中来的人,由男性村民扮演。四为“阿鲁”,戴面具。传说是从山上神仙洞中来的人。“阿鲁”在布依语中的意思是“流浪行乞的人”,由男性村民扮演。       在表演中,表演者的衣着是:绕棺引导者为常人衣着或摩公衣着;其余三人上穿兽皮(一般为羊皮),下围树叶裙(一般为芭焦叶裙)。所戴面具均为笋壳这是当地一种新生楠竹长成之后蜕下的外皮,呈浅黄色。制作。制作过程如下:用一大的笋壳,上部眼睛处挖两条缝,鼻子处挖两个小孔,然后用火碳棍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并在脸上画一些线条。面具分男女,男性面具的鼻子变形为一个长长的、粗大的男性生殖器的样子,并在男根龟头尿道口处,用红色点染之。女性面具的鼻子如常。       绕棺仪式一般是在出殡的头一天晚上举行,吃完晚饭天一黑就可以进行表演了。表演由绕棺引导者搓钹在前为引导,紧接着为兄、妹、阿鲁依序绕棺而行。绕棺引导者不停地搓钹发出响声,心中默念给死者的经文,绕着棺木走,其余三人跟在其后面,边走边表演。绕棺开始的方向是女正男反,但这是按村民们推石磨的方向来判定的,推磨的正推是顺时针方向,反推是逆时针方向。这样,就是男为逆时针方向,女为顺时针方向。一般绕棺正转三圈后,又反转三圈,反转三圈又正转三圈。这个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也就分成三个部分在三次绕棺中完成。       在第一次绕棺中的表演内容有:绕棺中,阿鲁伸手去拉扯妹妹,手拉在一起被哥哥发现,就拿树枝击打阿鲁,阿鲁与妹妹的手松开,做躲避状。当哥哥一转身,阿鲁又把妹妹的手拉起,着亲热状,哥哥发现又打…… 到这时,一般第一次绕棺的表演完成。第二次调转方向,稍停顿绕棺即开始。在第二次绕棺中的表演内容有:上半部分阿鲁把妹妹身上的芭焦叶撕开,对面抱着妹妹做性交状,哥哥看见,就打,阿鲁逃,打开后,哥哥一转身,阿鲁与妹妹又抱在一起做性交状。随后妹妹即扮为大肚子状。第三次调转方向,稍停顿绕棺即开始。在第三次绕棺中的表演内容有:妹妹背上已经背了一个娃娃,阿鲁仍在其后做护卫状,哥哥还是见了就打,娃娃哭,阿鲁卷树叶,舀泉水,喂小孩,妹妹做配合状,小孩喝了水不哭了。绕棺完,表演也结束了。前后时间约15分钟,最长不会超过20分钟。       在整个表演中,绕棺引导者的钹声一停,随即三人就要对着棺材磕头作揖,还要做出擦眼泪伤心的样子。但三人并不会如常人一样横着擦拭眼泪,而是竖着擦拭眼泪;磕头作揖也不像常人是先上后下,而是只会生硬地竖着向下磕头作揖。              这个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在表演中与绕棺引导者所做的绕棺仪式没有直接的关联,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场景中举行的两个表演。这样,绕棺引导者的停钹和响钹常常打乱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情节,即钹一停,表演立即中断,做磕头作揖和擦拭眼泪的动作;钹一响,绕棺引导者的绕棺仪式重新开始,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又继续。有时候,绕棺引导者的钹声会起一种戏谑的作用,即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者们在钹响起,刚要起来继续表演时,绕棺引导者的钹声会有意骤然一停,让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者们的双膝又猛地落地。       这种绕棺仪式一般在死者家的堂屋里进行。家族的亲戚和寨子里的村民是观众。演出结束后,面具等物会送到村外烧掉。       这个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全部的表演过程只有动作,没有一句台词,为哑剧。村民们认为,在丧事绕棺中表演这种仪式性傩戏“哑面”的目的是为了死者能够尽快重新投生。这样的布依族传统丧事,现今仍在南盘江流域许多布依族地区流行。       板万是一个现今有326户,1754人的小山村,行政上属于册亨县的丫他镇,距县城有50余公里。这个村几乎全是布依族人,只有少数汉族移民。此村至今仍信仰社神(土地),有一种在百余年前引进的民间戏剧,村民自称为“土戏”,与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毫不相干。这种“土戏”应是一种用布依话演唱的变种地戏。       问及村民“哑面”这个词,他们的布依语发音为“哑面烟”;问“哑面烟”在布依话中是什么意思?村民们无法回答,说就是“哑面烟”,丧事中的这种表演就叫“哑面烟”。后来,笔者就此向贵州省的布依语专家讨教,他们说:“哑”在布依语中是“妇女”的意思,“面”在布依语中是“母亲”的意思。如此说来,“哑面”的词意似乎是“做母亲的妇女”的意思,但这个词经过组合后的转意变化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这是笔者在册亨县调查得到的关于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情况。随后,笔者又在望谟县的布依族村寨中进行补充调查,村民说他们的一些村寨(如打易乡的一些布依族村寨)里也有这样的表演。       在以上的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表演中,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图景:一个平常的布依族葬礼,由布依族人的摩公按族群的一般灵魂的仪式要求,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安抚和关怀。这个摩公是如常的,所以他是不戴面具的。如此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安抚和关怀的仪式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是广泛存在的,如彝族人葬礼中的“跳脚”、贵州彝族的传统葬礼,人死,他人足系铃铛,围尸而跳。黔西北苗族中的“打嘎”参见吴秋林:《梭嘎苗人文化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107页。等等就是这样的例子。但这里的布依族人在其间插进了另外的东西,三个头戴面具,身穿兽皮的另类“角色”出现了,并表演了一个“人口生产”或称之为生命诞生的全过程。这个表演与绕棺仪式同时进行,但他们虽然随着摩公行进,却处处显现与正常葬礼间人与事的差异:笋壳面具、兽皮衣、竖着擦眼泪、只下不上的作揖、从神仙洞而来的传说等等。这是一场好像完全与摩公对死者灵魂进行安抚和关怀的仪式毫不相干的仪式性傩戏,在“阿鲁”从哥哥那里得到了妹妹,并生下了小孩之后,也随着摩公对死者的灵魂进行安抚和关怀的仪式的结束而结束了。从直白、猛烈的性交表演和围棺表演的性质来看,这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无目的、无含意的“进入”,应该是一种与摩公对死者灵魂进行安抚和关怀的仪式并行的一种仪式,是一种使死者重新获得生命的模拟巫术仪式。英国的弗雷泽先生说:“巫师根据第一原则即‘相似律’引伸出,他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任何他想做的事;从第二个原则出发,他断定,他能通过一个物体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曾被那个人接触过,不论该物体是否为该人身体之一部分。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模拟巫术的意义就是“通过一个物体(仪式)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在巴伯尔群岛,如果一个女人想生孩子,就要举行一个假装生孩子的仪式,“这种假装生下了孩子的仪式是一种真正的巫术仪式”。[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上),第23页。在一些原始自然民族中,为了“促进和刺激”庄稼的生长,强壮的男女会在田间进行性交,并视其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模拟巫术仪式。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意义也就在这里。       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巫术的性质和意义也许并不难理解,其戏的性质也不难理解,将近20分钟的表演中,戏的故事情节应该是完整的,其戏剧性、戏剧情境、人物关系也是明显的。这一仪式性傩戏的“触染”和“传导”是不言而喻的,但如果没有“驱逐”之意,那“傩”之意也难成立。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傩”意在戏的表演过程中是不太明显的,但它演出完毕后烧掉面具和衣服,却表现了鲜明的“傩”意,这也是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故而说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是傩戏的一个另类表现,是成立的。       二、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形态分析       面对以上的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虽然笔者在调查中力求详备,但仍然感到这里面需要进一步挖掘和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       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种生存于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与布依族丧事的关系密切。丧事,一般是一个民族保存自己文化信仰的最后圣地,布依族也是如此。布依族分布的地域广阔,民族文化的区域性表现也是丰富多彩的,下文简述的布依族丧事,主要为南盘江流域内的布依族丧事。       现今在南盘江流域内的布依族中,也仍然要按传统的方式来办丧事。其办丧事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叫“打老摩”,第二种叫“做道场”,第三种叫“念佛超度”。第一种就是请讲布依话的布依族摩公来“念经”,让死者的灵魂回到安息之处,以布依族的摩教文化为主。第二种就是请讲汉话的道士来“做道场”,念经时说的是汉话,以道家的文化为主。第三种是请佛家的先生来念经,以佛家的文化为主。其实,这三种人有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个人来担任,如板万村的陆振光,他既是摩公,也是“做道场”者,又可以念佛家的经,还是布依族土戏的教员。这在南盘江流域的布依族地区已不是明确意义上的摩公,其摩公、道士、和尚往往是杂糅在一起的。       一般的布依族人家办丧事,“打老摩”是要做的,但同时也有要再“做道场”和“念佛超度”的,故有不少的布依族人家把三者都做下来,有9天之数。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就出现在“打老摩”中的绕棺仪式里。       在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实际上就是丧事中的一场仪式,该仪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死者受到巫术力量的“触染”,从而使得死者能尽快获得新的投生的力量,不过看来这个仪式已经演化为一个仪式性的傩戏了。       说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个仪式,是从表演的性质而言的。它的表演不是一出为了娱乐神或人的表演,也就是说它本不是一个“戏剧”的表演,而是为了死者的带有某种目的的表演,展示生命的诞生过程,让死者能“看到”一条新生的路,即受到这模拟巫术似的表演的启发和感染,获得新生的力量。       说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个傩戏,是从它的表演形式和过程而言的。戏剧的本质是一群人用动作及其他方式表演一个故事给另一群人看。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中有情节,从“调情”到“性交”再到“怀孕”最后到“育儿”,就是人类自己“生产”的永恒不变的情节。有角色:绕棺引导者、男子、女子、阿鲁。这种情节是人类最为关心的基本情节,据冯景林先生所述,表演仪式性傩戏“哑面”时,观众场面热烈,当阿鲁与妹妹性交被哥哥打开时,在场观众就惊呼:“天,咋个打得开哟?”这也是能娱乐人的傩戏。              说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仪式性的傩戏,原因在于它的角色性质和驱逐表现。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中有四个角色,除了绕棺引导者以外,三个戴面具的角色所表现的都不是现实中的人,是传说中从神仙洞中来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祖先或先人的灵魂,是有神性或神意的角色。他们为善的时候对人有帮助,一旦为不善,就会对活着的人有害,利用和控制就是人们举行傩戏的目的,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角色也具有这样的性质。       在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表演后,那些面具和三个角色所穿戴的一切,都要送到村外去烧掉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驱逐仪式。它表明,通过烧掉面具等用品,已经断绝了这三个戴面具者重新任意回来(而不是按照人们意志那样的回来)的能力,以保证人们(生者)的安全。就此而言,面具的诞生,一定还有相应的仪式性程序。       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还是一个哑剧性质的戏剧。在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中,它始终没有一句台词,全部用角色的动作来表现戏剧的情节。虽然这种哑剧的性质不是戏剧的必然,不是一种戏剧的本来要求,只是一种仪式含义的表达方式,但由此给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带来了别样的色彩。       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傩戏中,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哑剧性质,即便不是独一的,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戏剧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戏剧性意义可能是人们关注它的最早的一个方面,这也证明,其戏剧性是比较外显的一个方面。       三、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与其他傩戏的对比分析       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具有我们所认知的一般傩戏的形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它又与一般的傩戏不尽相同。这些不同,似乎是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最具有意义的部分。       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是傩戏的一个特别的种类,在傩戏中有自己的特定的表现,但也是傩戏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傩戏而言,有“撮泰吉”(变人戏)、地戏 地戏是流行在黔中一带的表演征战内容的民间面具戏。、傩堂戏 傩堂戏是流行在黔东、黔北一带的亦祭亦戏的民间面具戏。等等几个大的种类,另外还有黔南布依族的“做桃”“做桃”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流行在黔南布依族地区的以求子为目的面具戏。等等。       与这几种傩戏相比,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在表现内容上与它们有较大的差异。“撮泰吉”(变人戏)是人如何变成人的“戏剧”,地戏是以征战为主的“戏剧”,傩堂戏是来自桃源三洞的“戏剧”,布依族“做桃”傩戏是一场求子的傩事“戏剧”,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是展示生命的诞生过程的“戏剧”。地戏的以征战为主的故事是可以不断演进和发展的,傩堂戏的故事内容也是如此,并至今如是。布依族“做桃”的戏剧内容有一定的发展性,但不会很大。“撮泰吉”(变人戏)的戏剧故事内容相对固定,且单一,就是“变人”而已。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故事内容就更为单一和不变。       傩戏之所以为傩戏,在表现形式上都有“逐傩”的含义和意味。这在以上的几种傩戏中都是如此,但它们的逐傩的含义和意味是有一定程度区别的。傩堂戏的逐傩含义和意味最浓,在傩堂中,它不仅仅有傩戏,同时还有傩祭、傩仪、傩技的相互关联和存在。地戏的逐傩含义和意味要弱一些,但在“开箱”和“扫场”的仪式中,其意味也是浓烈的。在布依族“做桃”傩戏中,其逐傩的含义和意味也是浓厚的,但它更注重于仪式的象征性。在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中,其逐傩的含义和意味最弱,在所有种类的傩戏中,都有专门的仪式性情节来表现这种逐傩的含义和意味,但在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里,没有这样的仪式性情节,它的逐傩的含义和意味只在最后烧掉面具和衣服的过程中才表现出来。       在表演的场地上,“撮泰吉”(变人戏)、地戏、傩堂戏、布依族“做桃”都有自己的“专属场地”。地戏要“扫开场”,傩堂戏有森然的傩堂,“做桃”也有这样的场地,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进行表演的场地就没有这样的“专属性”。       在以上的多数傩戏中,表演都是独立的,并不存在依附性;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则具有依附性,是在丧事中的绕棺仪式中并列表演的,尤如插戏。       在以上的多数傩戏中,表演都是有声的,有的还形成了一定的唱腔,并能包容一系列的音乐和歌舞;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是“哑戏”。       在以上的多数傩戏中,所有表演都有性的意味和表达,并且都把这种“性”的表现视为一种“巫术力量”和“仪式力量”,它们的出现会促进性的能力,促进人类的繁衍。这样的内容在“撮泰吉”(变人戏)中最为直接,在傩堂戏中也不少。但是,把这样的内容作为戏剧的主题性内容的也就是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了。       在戏剧的服饰上,地戏、傩堂戏、布依族的“做桃”都是有相当的人文含义和发展性的,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是表演者中的三人上穿兽皮,一般为羊皮;下围树叶裙,一般为芭焦叶裙。这样的演出服饰只有“撮泰吉”(变人戏)与其有相似的地方,但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服饰中表现出来原始意象,比“撮泰吉”(变人戏)中的服饰更为古老。       还有,以上几种傩戏的面具基本都是木质的,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面具则是笋壳做的,面具的形象极其原始质朴。       再有,多数傩戏与所说的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在源头上可能是不尽一致的。傩,一般认为是起源于旧石器中晚期的狩猎活动的驱逐术,傩戏的相关性质也就与这个源头关联。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源头可能不完全源于旧石器中晚期的狩猎活动的驱逐术,而是与模拟巫术关联更为密切。这种模拟巫术的产生年代应该比旧石器中晚期的狩猎活动的驱逐术要早一些。模拟巫术是被动巫术、消极巫术,驱逐巫术是主动巫术、积极巫术,一般而言,前者的产生年代要比后者早一些。即便不是如此,其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故而可以说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带有浓厚的古代布依族人原始文化影像。       这方面还可以在板万村的“土戏”的表演中得到证实。板万村的“土戏”实际上是一种用布依话演唱的一种变形地戏。演出前有一个叫“打加官”的戴面具表演。这个表演动作不多,也不说唱,只有一系列的默念。据表演者介绍,这种“打加官”实际上是一种巫术,说加官一打,寨内外的村民就会来看“土戏”,尤如民间开戏前打一通锣鼓一样。现今村民仍然说“灵得很,加官一打,(人们)硬是要来看土戏的,不用敲锣打鼓,都知道来”。       这样的巫文化影像表现在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里也就不奇怪了。这一系列的比较中,似乎都归为一个指向,这就是——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傩戏。       四、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与“毛古斯”等舞蹈的对比分析       在土家族、苗族等民族节日祭祀中,有几种表现内容与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基本一样的舞蹈,如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等。       跳毛古斯舞时,穿着草人假形。“毛古斯”意为毛人。该舞是土家族古老的祭祀仪礼中的重要内容,流传在湖南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沅陵等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的“调年”活动跳摆手舞时加跳此舞。届时设祭场,由代表土家先祖的“拔步卡”(意为老公公)带领子孙毛古斯赤足而舞。舞者头罩尖顶遮面齐颈茅草束,上扎五根冲天辫,全身用稻草、茅草或树叶遮盖,以象征先人。舞蹈内容有做阳春(刀耕火种)、抢新娘、围猎、捕鱼、甩火把等,生动地再现了原始土家部落的生产、生活场景。生殖崇拜是贯穿舞蹈始终的主题,每个毛古斯扮演者的腰间都扎有一根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火把,也称“粗鲁棍”,长的达一米。火把顶端用红色土涂抹,或包红布。表演围猎、甩火把等内容时,舞者要夸张地做出“示雄”、“撬天”、“搭肩”、“转臀”、“挺腹送胯”等显示阳具的动作。舞蹈到高潮时,毛古斯的火把可随意触及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被触及者则视之为祖神对生育能力的恩赐。              苗族的芒蒿舞也穿着草人假形。“芒蒿”是苗族民间传说中的祖先神、保护神。跳芒蒿舞是为了祈祷瘟疫远避,村寨平安,人丁兴盛。芒蒿舞流布于广西融水,春节期间演出,表演人数不限,但须是奇数,当地苗族认为奇数吉利。芒蒿有公母之分。公芒蒿手持象征阳具的稻草把,母芒蒿背背鱼篓。芒蒿戴面具,穿用稻草或藤蔓编结的衣服,手脚以稻草灰或锅烟涂成黑色,芒蒿面具用杉木或其他木料制作。公芒蒿的面具以黑色为底,上面勾画粗犷的白线,形象凶恶。母芒蒿面具在黑色底上夹杂着红、黄诸色。芒蒿舞表现主题是原始的农耕、渔猎和生殖崇拜。表演者也在象征阳具的稻草把上蘸泥,追逐观众。姑娘被沾上泥预示多子,老人、小孩沾上泥则认为大吉大利。       这两种舞蹈的主题都是表现生殖力量的带有巫术性质的舞蹈,即舞蹈的过程就是一个模拟巫术力量表现的过程,它的展示又有“接触巫术”的功用。       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个仪式性傩戏,它不但有如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的巫术含义,而且直接就是一次生命力模拟的巫术仪式,所传达的巫术信息比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还要多得多。当然,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戏,不是舞蹈。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是一系列象征性的有表意的舞蹈动作,基本上没有情节和故事戏剧等方面的内容,只是一些有意义的片断。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是一个完整的戏剧情节的演进,是一个有“前因后果”的故事。       三者的故事主题是相似的。但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把它表现为一个象征性的舞蹈,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把它演进为一个戏剧(尽管是最原初形态的戏剧)。       这个比较不言而喻,就是布依族丧事中的“哑面”傩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傩戏。因为在这种比较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与土家族的毛古斯舞、苗族的芒蒿舞有很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越紧密,就越说明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古老。在文化进化中,越是与其他文化事物不分化的东西,它的形态就越古老。       五、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与“撮泰吉”傩戏的对比分析       如果说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种形态非常古老的傩戏,就得有一个参照物进行相应的对比。这个参照物就是“撮泰吉”(变人戏),只有通过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与“撮泰吉”(变人戏)的比较,所言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种形态非常古老的傩戏才有意义。在傩戏中,学界普遍认为“撮泰吉”(变人戏)是一种“亚傩戏”,文化形态比其他的傩戏要古老得多。而笔者认为,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文化形态要比“撮泰吉”(变人戏)的文化形态古老得多,可称为是一种“前傩戏”的傩戏形态。       对比二者,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似乎更没有“戏味”,但正是如此才显得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珍贵。       现就两则傩戏的生存方式、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服装、表演动作、面具等一系列方面做一个比较。       “撮泰吉”(变人戏)是一个独立的,并强烈地表现其组合能力的傩戏,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是一个依附在布依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小部分。       在人类各种各样的演戏的内容上,有两个内容是最基本的,一是人口生产,二是物质生产。在内容上,“撮泰吉”(变人戏)似乎有两个方面的表演内容:一是种庄稼,其是农耕性质的生产;二是人口生产,应该是一种以性意识表达为外形的表现。还有表现彝族人迁徙的历史内容等等,这些方面的分析已有多种专家的意见,这里无庸赘述。       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内容就只有一个——人口生产,并且就是一个直接的过程表现,没有其他任何的枝节。不言而喻,这个内容是人类历史文化中意象最为古老的内容。这可能是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比“撮泰吉”(变人戏)更古老的节点之一。在人们对“撮泰吉”(变人戏)的古朴原始类的评价中,其主要的论据多来自于“嘿布趁阿布摩不留神,从后面抱住阿达姆作交媾状示意表演。阿布摩发现后,用拐杖追打嘿布,然后也从背后与阿达姆作交媾状示意表演”。潘朝霖:《贵州威宁县“撮泰吉”调查报告》,顾朴光等主编:《中国傩戏调查报告》,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等一系列情节。而布依族仪式性傩戏“哑面”相同的表演内容中,已经不只是其中的一种示意了。在贵州省所有的傩祭和傩戏中,都有提供说“下流话”、表演“下流动作”的空间,认为这是一种赐福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模拟巫术的余绪。这种“模拟巫术的余绪”表现越强烈,可证明它的形态越古老,“撮泰吉”(变人戏)就是如此被人们证明为贵州省傩戏中形态最古老者。笔者在前面第二节的分析中认为,它的表演不是一个为了娱乐神或人的表演,也就是说它本不是一个“戏剧”的表演,而是为了死者的带有某种目的的表演,是展示生命的诞生过程,让死者能有一条新生的路即受到这模拟巫术似的表演的启发和感染,获得新生的力量。就此而言,布依族丧事中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内容的古老是“撮泰吉”(变人戏)不能比拟的。       从戏剧的表现形式上,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也有比“撮泰吉”(变人戏)更为单一和纯粹的表现。“撮泰吉”(变人戏)是有台词、有动作的表演,其中还有傩舞的动作因素,故有人把它作为傩舞来分析;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演是没有台词的哑剧。       在服装上,“撮泰吉”(变人戏)为了表示其角色的裸体用布把身上裹紧;“撮泰吉”(变人戏)的演员,一般要以白布带缠腿,以白布带搭肩交叉束于腰间,象征初民的裸体;圆锥头饰是以长条的黑、白巾包头一二圈之后,插上二根40厘米长的木棒作三角形衬架,再继续上缠包绕,以象征初民的头饰。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角色最为本原的穿着是赤身裸体,上穿兽皮,下挡树叶,其表演在堂屋内,但角色表演者换表演服饰时,一定要到屋外的野地里去换,并且明确地说是从神仙洞中来的人。       在“撮泰吉”(变人戏)中,为了表现其角色未完全变化成人,有意地变声发音;“撮泰吉”(变人戏)的演员们在演出中还不断用吸气冲击声带发音方法(也称怪腔)互相呼唤,并常常发出“呜”、“噢”的猿猴般叫声,用以象征初民还没有学会用正常语调说话。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整个过程不说一句话。笔者以为其意义是一样的,一个是“说不好”人话,一个是“不会说”人话。       在“撮泰吉”(变人戏)中,为了表现其角色未完全变化成人,有意地弯着腿走路;“撮泰吉”(变人戏)的演员们在演出中要迈着矮蹲状的罗圈腿步伐,踉踉跄跄地从树林中走向祭场,用以象征初民还不能直立行走。而布依族丧事中的“哑面”傩戏的阿鲁竖着抹眼泪,向下作揖也是这种意义的表现。       面具上,“撮泰吉”(变人戏)的面具是山里的硬杂木做的,质朴、简单,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面具是笋壳做的,其质朴、简单更是无以复加,与当地的自然生境关联更为直接,并且在面具的含义上只有男女的内涵,而没有年龄的内涵,男女的性别表现得那么直接和冲动。“撮泰吉”(变人戏)的面具用后要送回“洞”中保存,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面具用后是烧掉的。       在表演场景上,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在死者的棺木边,“撮泰吉”(变人戏)是在山野。一个是为了群体的一种祭祀仪式,一个是直接面对个体生命的巫术仪式。       在傩的内容上,“撮泰吉”(变人戏)的正戏中基本没有驱逐仪式内涵,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烧掉面具就是另一种驱逐仪式。“撮泰吉”(变人戏)的表演组合了彝族人的民俗活动——扫火星,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没有这样内容,或者说它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组合能力。在流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当地布依族村寨中,有内容深刻的规模很大的“扫寨”民俗活动存在。这样的“扫寨”有时要进行三天的扫除,三天中不让外人进入,也不让人外出。担任扫寨者的是12个戴笋壳面具的人,扫寨之后,这12个面具也是要烧掉的。       通过以上的比较,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在许多方面都比“撮泰吉”(变人戏)的表现要古老得多,如果说“撮泰吉”(变人戏)是一种“亚傩戏”,那么,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则就是一种“前傩戏”了。笔者的理由有:       第一,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巫术意识最为强烈和直接,它的表演本身就是一个让死者重获生命的巫术仪式性傩戏。在傩戏中直接蕴含巫术意义,这在各种傩戏中是非常罕见的。       第二,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性意识也是所有傩戏中最为直白和纯粹的,而且不是一种粗俗的表现,而是一种生命的直白。如果说“撮泰吉”(变人戏)的性是一种原始文化中的性,那么,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中的性则是一种形态比它更为古老的原始文化中的性。       第三,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的表现形式更为单一和纯粹,哑剧、竖抹眼泪等在表演中给人的影响力更大。       第四,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面具的形式更具特色,材质的原始性上是其他傩戏面具不可比拟的,其面具上的修饰条纹之朴陋也是其他任何傩戏面具不可比拟的。笔者在板万村看到的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面具还是其中装饰较为“精细”的,更为朴陋者,是用其火塘中的碳棍几笔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的面具。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现今南盘江流域许多村寨的布依族人的丧事活动仍然基本如是,即布依族丧事中的仪式性傩戏“哑面”是一种“活”的傩戏。       〔责任编辑 马 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