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非肿瘤性活检组织病理评估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肠黏膜层图 消化道非肿瘤性活检组织病理评估方法

消化道非肿瘤性活检组织病理评估方法

2024-07-12 15:1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随着胃、肠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消化道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已成为病理科最常见的病理诊断之一。病理医生对肿瘤性活检组织非常重视,并且能够通过应用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等方法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而对消化道非肿瘤性活检组织,如何做出对临床医生有指导意义的病理报告却存在困难。本文对消化道非肿瘤性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思路进行阐述,旨在加深病理医生对其理解和认识。

一、消化道黏膜正常组织学

消化道主要包括食管、胃和肠,三者的正常黏膜在组织学上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1,2,3]。

1.食管黏膜:食管黏膜被覆非角化鳞状上皮,由基底层、棘层及表层细胞组成,基底层一般4 ~ 5层细胞。乳头是固有层向鳞状上皮内延伸,乳头高度一般不超过上皮层的1/2,见图1A。成人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不超过6个/高倍镜视野(HPF)。

图1 正常消化道黏膜组织病理图(HE × 40) A:正常食管黏膜被覆非角化鳞状上皮,由基底层、棘层及表层细胞组成;B:正常胃窦黏膜的胃小凹与腺体的比例为1∶1;C:正常小肠黏膜的隐窝基底紧邻黏膜肌,绒毛与隐窝的比例为3 ~ 5∶1;D:正常结肠黏膜的隐窝基底紧邻黏膜肌,隐窝结构规则均匀

2.胃黏膜:胃分为贲门、胃底、胃体及胃窦,表面被覆的都是胃小凹黏液柱状上皮,不同的是固有层内腺体不同。贲门处胃黏膜腺体主要是松散排列的黏液腺;胃底和胃体处的黏膜腺体是泌酸腺,主要由主细胞和壁细胞组成,排列紧密,胃小凹与腺体的比例为1∶4;胃窦处黏膜腺体主要是幽门腺,胃小凹与腺体的比例为1∶1,见图1B。

3.肠黏膜: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组织学结构基本相似。隐窝基底紧邻黏膜肌,绒毛与隐窝的比例为3 ~ 5∶1;上皮内可见淋巴细胞,每100个上皮细胞内小于25个淋巴细胞;黏膜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及肥大细胞(十二指肠处密度最高);Brunner腺仅见于十二指肠;淋巴小结在回肠末端处最显著。正常小肠黏膜组织见图1C。

结肠与直肠黏膜组织学结构相似。隐窝基底紧邻黏膜肌,隐窝结构规则均匀,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出现轻微隐窝结构改变;上皮内可见淋巴细胞,右半结肠明显,淋巴小结表面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潘氏细胞在成人仅出现在右半结肠及横结肠,儿童可见于降结肠以远处;右半结肠黏膜固有层单核炎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左半结肠多;左半结肠杯状细胞和黏液吞噬细胞于远端逐渐增多。

肠道准备及肠镜操作可导致结肠黏膜的改变,表现为黏膜内灶性炎性细胞聚集,间质水肿,血管充血或出血,上皮细胞凋亡增加,轻微表面上皮退变及再生,积气囊肿。正常结肠黏膜组织见图1D。

二、消化道黏膜组织非肿瘤性损伤模式

根据活检组织的病理特点,我们把消化道黏膜组织非肿瘤性损伤归纳为8种模式,见表1,图2。不同器官可出现同一种损伤模式,例如乳糜泻在食道、胃、小肠及结肠均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但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器官也可呈现不同的损伤模式,如克罗恩病,在食管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性食管炎;在胃主要表现为局灶增强性胃炎;在小肠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肠炎;在结肠可表现为肉芽肿性肠炎。

图2 消化道黏膜组织非肿瘤性损伤模式病理图(A、C、D、E、F:HE × 100;B、G、H:HE × 40)A: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式,结肠隐窝上皮凋亡(箭头示),固有层炎性细胞少;B:缺血/毒性模式,结肠固有层玻璃样变性,隐窝萎缩;C:急性肠炎模式,结肠上皮及固有层内中性粒细胞浸润,隐窝结构正常;D:慢性肠炎模式,结肠隐窝结构分支变形,幽门腺化生(箭头示);E:嗜酸性粒细胞肠炎模式,结肠固有层内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F:淋巴细胞肠炎模式,小肠绒毛萎缩,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箭头示);G:胶原性肠炎模式,结肠上皮损伤脱落,上皮下胶原带增宽(箭头示);H:混合性肠炎模式,小肠固有层内大量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上皮内淋巴细胞增多(箭头示)

表1 消化道黏膜组织非肿瘤性损伤模式

三、消化道黏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思路

首先判断是正常黏膜还是病变黏膜,然后判断病变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若是肿瘤性病变,需要判断是原发还是转移,是否癌前病变,如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若是非肿瘤性病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评估,从而判断黏膜损伤模式,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1.观察表面上皮及隐窝上皮的改变:上皮细胞的损伤具体表现在胃肠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内黏液减少,细胞由高柱状变成立方或扁平状。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减少或缺失。上皮糜烂及溃疡形成,但需注意与肠道准备及肠镜操作造成的上皮剥脱相鉴别,后者上皮无损伤,上皮内无中性粒细胞,底部也无纤维素渗出。注意观察上皮细胞有无坏死及凋亡、隐窝上皮有无萎缩、隐窝内有无坏死细胞碎片;上皮内有无炎性细胞、病毒包涵体;有无上皮细胞化生、左半结肠潘氏细胞化生及小肠或结肠幽门腺化生;有无隐窝上皮反复损伤及不完全再生导致隐窝缩短、萎缩及分支。

2.观察间质的改变:注意上皮下有无胶原带,黏膜固有层有无纤维化及玻璃样变性,固有层内纤维、肌纤维有无增生。

3.观察炎性细胞类型及分布:主要注意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样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间质浸润属异常分布,此时应观察其分布是在固有层还是隐窝上皮内,是黏膜上半部分为主还是整个黏膜层;(2)淋巴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隐窝基底部与黏膜肌属异常分布。此外,浆细胞缺乏或者明显减少也属异常,常见于免疫缺陷性疾病。若肉眼无法判断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是否增多,则需高倍镜下计数500个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的个数,并计算每100个上皮细胞内淋巴细胞的数目;(3)上皮样组织细胞:正常情况下固有层内无上皮样组织细胞聚集,若上皮样细胞聚集超过5个且境界清楚,则称为"上皮样肉芽肿"。上皮样组织细胞成片分布时,需要加做特殊染色,如过碘酸-雪夫(PAS)和六铵银(GMS)染色等寻找病原微生物;(4)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情况下固有层内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但不伴有上皮损伤及上皮内浸润,不弥漫成片,否则需要鉴别以嗜酸性粒细胞肠炎模式的一系列病变;(5)肥大细胞:若成片分布或变成梭形要考虑有无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4.观察血管及淋巴管的改变:注意血管有无扩张,有无纤维素样坏死,有无血栓;淋巴管有无扩张,淋巴管内有无组织细胞聚集。

5.其他:观察有无病毒包涵体(腺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有无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寄生虫),有无异物沉积(铁、钙、钡及药源性晶体)等。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

原文可通过 杂志官网 或 万方数据库 下载 阅读

本文版权归《中华炎性肠病杂志》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