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又降温了,秋冻还能冻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寒露是秋季吗 寒露:又降温了,秋冻还能冻吗?

寒露:又降温了,秋冻还能冻吗?

2024-06-26 09:56: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创 于歌 嘉欣 筱帆 人文清华讲坛 

今日寒露

The 24 Solar Terms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月初几场雨落,在渐生的寒意里,风起枯叶落,天高露水凝,不知不觉已是深秋时节。

唐代诗人元稹有诗《寒露九月节》云: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今日寒露,我们邀请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老师,为我们讲述“寒露”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

寒露:寒露生凝,万物萧瑟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它紧随秋分之后,是一个过渡性的节气,因此经常被人忽略。但是,寒露其名已经揭示出它的不同凡响。

古人常用“寒暑”“湿燥”“阴阳”来形容一年的季节变迁,寒露之“寒”意味着整个节气已经有了一个大的转化,它是由暑入寒的一个信号,“露”则与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产生了呼应,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称秋季渐生的露水为“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此之谓也。无论“白”还是“寒”都在形容秋天天气越来越冷的感觉。

古籍中详细记载了寒露的时间和特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之气,惨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通纬·孝经援神契》:“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意陡升、露水冷滞,秋季肃杀的气息扑面而来。此时万物萧瑟,草木凋零,举目远眺,时见候鸟迁移,夏日的繁郁生机已经不复存在。

秋意浓,惹动几缕诗情上碧霄。古代文人对寒露亦有不少吟咏,如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柳永“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王安石“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或咏秋景,或寄秋思,将无限感怀付之笔端。

深秋九月,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在寒露之后到来的便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预示着冬季离我们已经不远。

寒露三候

寒露三候,即鸿雁来宾,雀入水为蛤,菊有黄华。

初候,鸿雁来宾。

中国古代的节气里边特别有讲究,看天的变化,也看物候的变化。物候里候鸟的迁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与白露的鸿雁来相呼应,到了秋季,大雁纷纷往南飞往温暖的地方,“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到寒露候鸟迁徙也渐渐接近尾声,北方进入深秋,南方秋色渐浓。

“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这时大自然的景色也跟着不断变化,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是看山最好的季节。走过了春的热烈、夏的喧嚣,终于迎来了独属于深秋的那一份萧瑟与纯净。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雀为飞雀,飞者化潜,阳变阴也。古人一方面努力科学地认识世界,他们注意到了寒露时节燕雀和蛤都带有季节变化的迹象,然而因认知的局限性,只能用想象补充看不到的那部分,和水边飞雀一同出现的蛤蜊便被认为是飞雀入水变成的。尽管认知存在误差,这其中却蕴含了中国古代朴素的理解事物的哲学观念。

同此理,无论是《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的故事,还是《齐物论》“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迷梦一般的场景,这种泯除事物差别的审美境界和带有神话色彩的想象都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艺的气质,展现出独特的美的创造力。

三候,菊有黄华。

《礼记·月令篇》有言,“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诸花皆不言,而此独言之,以其华于阴而独盛于秋也。菊花在秋月开花,开的是黄花,一年四季分春、夏、秋、冬,按五行说,木、水、火、金各据一时,唯土没有单据一时,故在四季中每季专划出十八日属土,菊花的黄色也象征着土地,预示着这是一个重要的物候。

说到菊花,自然想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南山的美景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互映衬,如这清秋一般意境深远,令人动容,陶渊明也将菊文化提升了一个台阶。

“秋菊近重阳”,有一节日与寒露相近,即重阳节。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风俗。菊作为长寿之花,又是凌霜不屈的象征,后来也慢慢为老百姓和士大夫所喜欢,位列“花中四君子”之一。

重阳节的另一习俗为登高。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为两个阳数互相重合,故称重阳日,重阳之日意味着阳气最重,此后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因而登高以避恶近阳。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进入深秋,即将进入冬季,在这一季节养生也相应地成为重要话题。

寒露袭人,如何养生?

俗话说“春捂秋冻”,近日,“为什么要秋冻”“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等话题冲上热搜榜,“秋冻”之风盛行。然而在寒露以后,由于气温持续下降,我们不能再过度“秋冻”,要开始注意防寒保暖,这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在这个季节,我们特别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可以多用热水泡脚,不能让双脚露在外边、贴近地面,这就是保护阳气的体现。

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实际上,在这个季节转换的时间段,我们的整个身体都要注意保暖。大自然季节转换的时候,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动物往往会把旧的毛脱掉,长出更温暖、舒适的新毛,同时还会长很多脂肪来御寒。人类也是同样,寒露时节天气凉燥,早晚尤其容易受凉,及时增添衣服非常重要。

中医上也认为寒露比较讲究养胃,我们应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例如多吃芝麻、糯米、山药、莲藕等食物以增强体质,也可以喝点蜂蜜和乳制品,促进身体健康,安度寒露。

寒露已至,秋高气爽,愿大家身心愉悦,享受美好的秋日时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原标题:《寒露:又降温了,秋冻还能冻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