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20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乡的风俗作文的作文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20篇)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20篇)

2024-07-12 21:0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南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而我生活的城市,特产是臭豆腐。大家猜到了吗?对,就是湖南的省会——长沙。

长沙在我心目中是个大城市,大城市非常美丽,美丽就注重完美,所以,农历正月二十六就有一个“洗浴日”。顾名思义,这一天所有的人和物,都要去水里走一趟,也就是代表着所有能过水的,比如:床、被子、桌子、衣服、猫和人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我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所以,每逢过年,无论那天星期几,无论那天天气如何,我们一家人都要轮流洗一个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过年澡。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上的晦气,还有平常我的“速洗”留下来的污垢都要彻彻底底地清洗掉,以用来迎接新的一年。妈妈也会在这一天,把我们换下来的衣裤、用过的毛巾等全部都洗完,所以,妈妈们通常都会在今天忙到很晚!

今年对于我比较特别,过完年又是鼠年了,我就是属鼠的,妈妈把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大红色的内裤和袜子在洗澡后让我穿上,妈妈说,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风俗,本命年身上穿戴正红的物件,能辟邪。其实,每次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都会让我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今年除了清爽,似乎多了一点庄重。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拥有很潮新思想的人,但是他们都还坚持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惯,比如除夕夜守岁,这一晚,爸爸不再坐到电脑前,妈妈也不再端着IPAD,会一起坐到电视机前,不再看点播节目,而是一起围坐火炉、打开电视直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跟着春晚现场的观众一起,或哈哈大笑,或潸然泪下,或怒气冲冲,或掌声如雷。我会认为这是一年里幸福感爆棚的时刻。我想,这时候大家都会掏出手机,拍下一张全家福,把它保存起来,永远不会被删掉。

这就是长沙,我的家乡——有特色风俗,且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满的长沙!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二)

在湖南,春节的过法可与别的地方不大相同,它独特的风俗习惯。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湖南省内有14个市州,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就拿我外公那边娄底双峰为例,过小年腊月二十四后就开始杀猪宰羊、杀鸡网鱼、买年货、贴对联挂灯笼,做糯米糍粑。

大年三十那天,就请自家大家庭,我称呼为“太姥姥”的所有后辈齐聚在一起吃年饭。那年饭可丰盛啦,就像平常家里办大酒席一样。我外公有四兄弟,就在他们家轮流聚餐,谈笑风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到了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夜,个个家里灯火通明,除了放烟花和放鞭炮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围在几个电烤桌旁,一边吃零食一边看电视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真是太享受了!我们的爸妈在这时就会给长辈们送上大红包和祝福语,给我们小孩子发压岁包,寓意着长辈们福寿安康,万事如意!孩子们平安健康,快乐成长,好好学习!还有一件更让我们开心的是,唯独在这一晚我们可以玩通宵,而且不受大人任何管控。

接着到了辞旧迎新的那一刻,也就是除夕和大年初一的零点接交时,家里的男主人就要在堂屋里点燃香烛、燃放鞭炮至大门外,给天地和神灵拜年,迎接新的一年大吉大利,事事如意。然后到了天亮,就开始吃早餐,相互串门拜年祝好。

总的来说,“出门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也应当尊重这些习俗。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三)

我的家乡在湖南永州市,距离桂林200公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三年级的清明节,我随大伯和爸爸回去过一次,在我的印象里,只是依稀记得我的舅爷爷、舅奶奶和堂叔叔们住在一个小山上的一个村庄里。那个小村庄,零零散散的有一层楼或两层楼的房子。早上有鸡叫,白天有小狗在通往小村庄的路上跑来跑去,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那里住的都是老年人和正在上学的小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不热闹。对于从小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长大的我,对这种宁静的感觉很舒服。

我问爸爸,我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爸爸说他也不是很清楚,爷爷少小离家,所以爸爸这辈人也只是清明节回去,对家乡很模糊了。但爸爸又说,对于我们老家重要的风俗就是春节和清明节了。

如果在湖南老家,忙年就是从腊月20几就开始了。大人们会杀猪,然后把它剁成块,有的腌制,有的风干,制成各种口味的猪肉。以前还有高粱做米酒,甚至还有粮仓里肥硕的老鼠肉吃,年夜饭的品种很丰盛,鸡鸭鱼肉,还有一条“看鱼”,它不能吃,只能摆着,寓意年年有余。从四面八方赶回家来的一家人,边说边聊吃完年夜饭,长辈们就开始派发压岁钱。孩子们欢天喜地的说几句甜言蜜语,喜庆的话,就能得到鼓鼓囊囊的压岁钱。在老家守岁是必须的,小孩子们趁机不用睡觉,玩烟火鞭炮,12点一过,窗外就噼里啪啦的响起鞭炮声,大家高声互拜新年好。正月初一睡到太阳高升。

爸爸总说老家的饭菜香,老家人的人情味重。经过我的一次短暂了解,还行。

如今各地大部分的习俗都是一样了,除非少数民族,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是值得我们一辈又一辈传承,让家乡的风俗满怀眷恋,令人回味。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四)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春节习俗,湖南也不例外。这不春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走来,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氛围,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大年前一个星期左右,家家户户开始大扫除,代表着扫尽一年的晦气,准备辞旧迎新。接近除夕时,大人们买回来对联贴上,窗上也还有各式各样的窗花,大门上倒挂着一个大大的“福”字,把大街小巷映得红红火火。

除夕那天,一家人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围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年夜饭。年夜饭特别的地方,不在于食物的丰盛,而是每道菜的寓意很美好,比如鱼寓意年年有余。肉丸寓意着团团圆圆,饺子形似元263宝,有招财进宝的寓意,生菜寓意年年生财……吃完年夜饭,大人们早早的就收拾好,把垃圾丢了,把门关好,代表着关财门。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等待跨年的钟声响起。

初一大人们会带着小孩儿到长辈家去拜年,但是小孩最开心的应该是能得到长辈给的红包吧。如果去到农村,春节期间还能看到舞狮舞龙,小孩子们买来一大堆眼花,互相攀比着谁的烟花更好看,声音更响亮。

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是元宵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吃汤圆猜灯谜。元宵节前脚刚走,春节的后脚也就默默无闻地踏了出去,湖南的春节真热闹啊,我爱湖南的春节。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五)

姜辉腾

春节,是每个中国人的最爱,在这个节日里,可以干很多有趣的事情。而使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奶奶的炸黄全——这是我们湖南的传统美食。

炸黄全分为三步:一打、二搓、三炸。首先打好几个蛋放入面粉里,其次,还可以加肉剁碎放进一起炸。把弄好的面粉搓成一角,再捏下一小团放入油锅中,炸得酥脆嫰黄。

每年,奶奶都会炸黄全,我每次都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一急得团团转。因为奶奶做的黄全不仅里的肥肉吃起来很有口感,而且那样外酥里嫩的味道实在是爱不释手,还有一种甜甜的家乡味。把它放入团圆饭中,又加了点连放,简直不要太美妙,甜而不腻,这才叫作享受。每天的苦苦等待到自己真正吃起来,不仅里头甜,而且心也甜,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其实,各地不同的风俗表达了各省的传统美食文化,也表达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美。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六)

胡碧君

大家肯定都知道吃粽子和赛龙舟,可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和赛龙舟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

端午节需要吃粽子,大家大概都知道,它是为了纪念屈原,在那个时候,屈原跳进了江里,有人看到后,就喊人去把屈原捞上来,可那江深不见底,根本捞不上来,为了不让鱼和虾啃食屈原的尸体,就把一个个包好的饭团丢进河里,给鱼和虾吃,吃饱了,也就不会啃食屈原的尸体了,所以大家每天都会把包好的饭团丢进江里,喂给鱼和虾吃,可久了,就没什么人丢了,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没人觉得需要丢了,所以就把饭团给自己和自己家里人吃,又过了很久,人们觉得饭团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就给换了一个名字,叫做粽子,有说它没什么味道,就在里面加一些馅进去,慢慢的,越过越久,它的种类也就越来越多,粽子也成了家家都爱吃的了,在我们的家乡,有枣子馅的、咸肉馅的……它的做法也很简单,拿出一个粽叶,包成近似三角体的形状,然后打开一个口,把泡好的米放进去,再加一个枣子什么的馅,然后压实,再用绳子包起来,就好了。还记得小时候,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那个时候,我根本不会包粽子,外婆就一步一步的教我,我也就很细心的看着外婆做,做到最后一步时,包起来,一看,发现自己做的奇形怪状,外婆看到了开怀大笑,说这个粽子我哪里包错了,然后让我再包一个,第二个包好后,我发现我进步了不少呢,外婆看到后还夸我包得好,当时,我心了美滋滋地,我继续包了起来,我和外婆把所有的粽子包好后,外婆拿出来了几个粽子放入锅里煮熟后,外婆拿出来一个给我吃,我吃了一口,啊!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啊!

说完吃粽子,那就要说赛龙舟了,赛龙舟呢,是端午节里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在南方地区较为流行。关于它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大致上可以分为祭奠屈原,祭奠水神、龙神等祭祀活动。现在大部分地区都认为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在屈原跳下汨罗江的时候,人们划着船打捞他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粽子等食物,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演变成在他投江的那天赛龙舟、吃粽子了。现如今的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赛项目,船身的大小在各地又有不同,像是广州等地,船长33米,而南宁则长20多米,湖南龙舟长度16~22米,比赛规定在相同距离起航,先到达终点的为胜。

这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热闹而又喜庆。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七)

龙是吉祥、尊贵、权利的象征,而中华民族更是龙的传人,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过年过节舞龙都是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我们湖南也是如此。

在古时候,舞龙是用来祭拜神龙,以求每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年之中,舞龙并不常见,每次看见,我都无比激动。

大年初二的傍晚,张灯结彩的大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家家户户都打开了大门,小孩子们拿着仙女棒,一个劲地往大街上冲,大人们笑着拿着鞭炮跟在孩子后面,老人们也慢悠悠地踱到大街边。大街的两边全是人,都盯着大街的尽头望,前头的人突然喊了一句:“来喽,来喽!”话音刚落,我一激灵,就听见远处传来了“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人群开始躁动了,只见不远处,一条金龙摆着龙尾威风凛凛地过来,这条龙张着血盆大口,獠牙十分尖锐,龙头挂着红色的胡须,身上披着彩色的鳞片,真是气势磅礴。舞龙的人个个身着红色的衣服,腰间系着金黄色的绸缎,头上戴着红色的头巾,个个气势十足,意气风发。

大街上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舞龙的人们左摇右摆,又跑又跳,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嘿呦嘿,嘿呦嘿。”舞龙的人一会儿蹲一会跳,一会儿左冲一会儿右跑,巨龙在舞龙者的操纵下,一会儿仰头长啸,一会儿神龙摆尾,就像活了似的,栩栩如生。这时,热烈的欢呼声,欢乐的锣鼓声,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响成一片。村民们们激动得手都拍麻了,嗓子都喊哑了,热情却丝毫不减,不久,舞龙表演者们穿过了整一条大街。

我们这儿的舞龙表演与别处的不一样,别处的舞龙队只在大街上表演,而我们的舞龙队会挨家挨户地走访。这不,舞龙队从第一家村民开始表演了,我望着那户人家,心里是多么的羡慕啊,恨不得直接冲到人家家里,。迫不及待地等在大门口,看着舞龙队的人走过一户户人家。终于舞龙队走向我们家了,我扯着嗓子大喊:“爸妈,舞龙队的人来了,快放鞭炮啊!”我眼睛像是在发光,激动得上蹿下跳,爸爸妈妈笑着走到大门口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彻云霄,火光中巨龙威风凛凛地“飞来”。我更是欣喜若狂,舞龙队的叔叔伯伯们跳跃着跑来,十分热情,巨龙从大门进来了,它一会儿神龙摆尾,一会儿直冲云霄,我高兴得不得了。巨龙突然如漩涡般的卷起来,一圈又一圈地打转。突然,巨龙把我围在中间,我兴奋得拍手跺脚,拿龙珠的叔叔还故意吓我一跳,家人们都开怀大笑,大厅里好不热闹。舞龙队的叔叔伯伯是那么热情,那么豪迈,家里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虽然是乡村的舞龙表演,道具不那么精致,却一点不输大城市里的舞龙表演。

不一会儿,巨龙就盘旋着走了,爸爸在龙头的大嘴里塞了个红包,我们笑着目送舞龙队的人去下一户人家。

在欢乐的锣鼓声中,我度过了最喜庆的大年初二。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八)

熏腊肉是贵州的年前风俗。

俗话说的好,“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没有传说就没有习俗。听长辈说,熏腊肉曾有一个传说。过去,湖南西部一带的土家族和苗族被称为蛮夷民,他们是当年和黄帝为争夺天下的蚩尤部落后人,由于战败,先辈长期隐居到湖南西部一带深山。过着以打猎为生的日子,最初,他们只是将没有吃完的野猪肉挂在树干上风干,等到食物短缺时拿来食用。遇到雨天的时候,他们就将肉放在火堆上烤干食用。

人们发现,经火烟熏烤后的肉,吃起来特别香。以后,他们就长期使用这样的方法处理没吃完的猎物。

有一年,舜帝南巡时,来到湖南,吃到了当地居民熏烤干的野猪肉,极为赞尝,多年后一直念念不忘。直命手下再寻惜日吃过的那种野猪肉,其手下将其命名为惜肉。直到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朝廷封长沙定王子刘义为夫夷侯。刘义开始巡游三湘,正值腊月,刘义来到湘西一带,吃了土家人熏烤的惜肉后,兴然作诗。将其改名为腊肉。

据记载,在张鲁称汉宁王时,兵败南下,途经汉中红庙塘中,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从此腊肉就成了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湘西人家爱做腊肉,除了腊肉好吃,存放得久外,也许与湘西人住的偏远,每当客人到来,无法上集市购买好菜招待客人有关。有了腊肉,一旦来了客人,可以随时招待客人。因此做腊肉这种习惯,便世代相传下来。

这道别有风味的佳肴,在后来的生活中,人们为了菜式多元化,依照腌制肉的方法,又制成了腊鱼、腊鸭等腊制品,并且不断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在制作过程中。为使腊味更具特色口味,完全采用木材熏制技术进行烘烤,以达到其味香醇的目的。熏好的腊肉可久藏不坏,一直可以吃到来年立冬,嚼在口里,唇齿留香,满嘴生津。

听完后,我又向妈妈那儿得知腊肉的做法:将腊肉放入盆中,放入干辣椒、花椒、盐、白酒,抓拌均匀,让调料充分覆盖在五花肉上,盖上锅盖,腌制1个星期,腊肉颜色变深,将腊肉悬挂晾晒1月左右即可食用。腊肉的味道十分鲜美,真的是香味浓郁,油而不腻。

今年寒假,我就回到贵州去参与到了这种风俗。发现每家每户都熏起了腊肉,远在家乡的子女吃不上腊肉,父母就熏好了再寄给他们,让子女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今年过年我领悟到了新的风俗:年前熏腊肉。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九)

我的家乡在太湖南岸,名叫漾西。这个太湖南岸的小镇有两个特别的风俗,一是用灶头烧饭,二是拜利日。

用灶头烧饭是很特别的。先要用柴烧火,火变大后就把饭倒进锅里,然后等饭好之后吃饭吃行。

在漾西,拜利日被当地人们所重视,它一般在过年前几天。在拜利日这一天,我们家会在屋子的正中央放一张桌子。桌子是方形的,有四条边,每条边上都放着几个小杯子。这个些小杯子数量相等,而且都是白色的。在摆好桌上的所有东西后,还会在杯子里倒上一些黄酒。

做好这一切后,我看向桌上。桌子上很满,在小杯子围成的正方形里,有许多菜、水果和一些糖;菜有肉、蛋等;水果有苹果、香蕉、火龙果……左右两边还各放了一根红色听的蜡烛。在偏桌子后面的地方,有一张立着的纸,纸上画着一个人。我想:这个人是什么神仙?还是我们家以前的人呢?因为得不出结果,我以我打算不管它了。再往桌下一看,发现桌脚上有一条鱼被绳子捆在上面、,我上前碰一下它的头,它动了,竟然是活的!

桌子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扁扁的东西,桌子边上有一个大“碗”。过了一会儿,大“碗”里放满了纸做的金、银元宝,我的家人在桌前拜了起来。到我拜时,我走到那个长方形的东西前,把手合上,上下摆了摆。接着跪在那个长方形的东西上拜了拜。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家乡的风俗是不是别具一格呢?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

照我们湖南邵阳的老规矩啊,春节就得吃蛋卷。听奶奶说,蛋卷一圏一圈的,寓意着团团圆圆。蛋卷金黄诱人,单看它那样,就够你咽好几口唾沫了。

奶奶带着我到街上买蛋卷的食材。一上街,喧闹声响彻云宵,一群人挤在卖鸡蛋和猪肉的摊边,一边挥手一边叫嚷:“老板,给我来二十个鸡蛋!”或是“老板娘,给我砍三斤猪肉”我们差不多等了两个小时,才买到鸡蛋,猪肉和糯米,谁让今天全村的人家里都做蛋卷呢。

回到家,我洗好手,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将买好的鸡蛋清点了一番,共有六十个,奶奶说要把这些鸡蛋全都做成蛋皮,我瞪大眼睛深吸一口气心想:这么多,能做得完吗?开始打鸡蛋了,奶奶边打鸡蛋边给我说起来了蛋卷的由来:“很久以前,村子里有一个喜欢吃金子的怪物,大年三十的时候它都会来抢金子吃,如果吃不到,它就会把整个村子掀翻!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将鸡蛋肉加在一起,做成金币的颜色形状,把它喂给怪物吃,这下子村庄和金钱就都保住了。”

故事讲完了,该做蛋皮了,将蛋液倒入油锅里,小火等个三十秒,蛋液成形后铲出锅再把它晾凉,一片金黄色的蛋皮便完成了。我跟着奶奶的步骤试着做了一个,不错,简单又有趣。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劳动,不久之后,蛋皮已经叠得很高了。接着就是剁肉馅,这可是力气活,我从袋子里抱出两大块猪肉,随后叫来表哥一起帮忙,将猪肉放在切菜板上,双手持刀,三个人六把刀有节奏的敲起来。先是把猪肉切成小肉块,最后再剁成烂肉泥。再将肉和糯米搅拌在一起,加入生抽老抽鸡精盐,还有辣子粉(湖南人爱吃辣)继续搅合。肉馅制成以后就可以开始做蛋卷了,一层蛋皮一层肉馅的铺好,要重复三次,然后把它卷起来,最后上锅蒸熟就好了。

太阳静悄悄地落下,最后一抹晚霞也在人们的欢笑声中不见了踪影。客人们越来越多,他们围在桌旁,有说有笑的。“蛋卷来喽”奶奶一声吆喝,大家都围了上来,我尝了一口,蛋香肉香瞬间涌上味蕾。大家举杯欢庆:“新年快乐!”奶奶做的蛋卷,大家都竖起大拇指,口口夸赞说比外面酒店的好吃呢。

蛋卷不仅是一种食物,它更是我们湖南邵阳的“代名词”,是邵阳的代表食物,我希望春节吃蛋卷这个习俗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邵阳的精彩。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一)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位于湖南北部,常德城名源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历史故事“刘海砍樵”、“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等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常德城二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常德独有的“善德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常德人的习俗很多,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经久不衰的是特别爱办与数字有关的生日宴,如小孩的十二岁、成年人的三十六岁、老年人的六十岁。三十六是常德人的忌讳数字,人到三十六必借生日冲喜,记得爸爸就办过。听奶奶说,以前的人寿命短,把“人上六十”看成是一种大事,认为花甲倒转,“又是一世人了”。老人过了六十以后,要加寿一岁,名叫“添寿”,因此,六十大寿的庆典是极其隆重的。

农历五月二十一是奶奶的六十大寿,但是春节就要举行生日宴了,这是为什么呢?根据常德的习俗,生日可以提前庆祝,却不能推后的,奶奶生日宴选择春节时期,是因为外出上班和外地打工的亲戚们都回家了,一大家子能够相聚一起,聊聊家长里短。奶奶的生日宴定在大年初四举行,宴席的前一天,爸爸一大早就开始张罗着,原来是下午开始亲戚们就会到来,这也是当地独有的习俗,一场生日宴会要历经两天时间,头一天是亲戚们在下午四点前赶来吃晚饭并留宿,第二天也就是宴会当天朋友们和邻里乡亲们会在上午十点前赶来吃早中饭,下午四点再吃晚饭,整个宴席一共要吃三餐饭,十点的早中饭也是常德独有的特色,直到宴席结束所有的人才会离场告别。

宴席最热闹莫过于宴会当天的早中饭,宾客们三三两两纷至沓来,瞧,那里一群红飞翠舞,这边又有几位红颜绿鬓,宾客们来了就直接入席,不一会儿就高朋满座了。宴席上有的桌正聊得十分起劲,觥筹交错;有的人只是微笑着东瞧瞧西瞅瞅;有的人隔着几张桌子在和别人调侃着,惹得旁人哈哈大笑;可我们这桌最有趣了,每个人都在一声不响地埋头吃菜,为什么这些菜这么令我们着迷呢?这就要说到生日宴又一个独特的地方了——菜肴。桌上共摆着十二个主菜,其中有四个钵子就占据了东南西北四面,钵子菜也是当地特色食物,食材都是常见的肥肠、猪蹄、牛羊肉、鸡鸭肉等等,但钵子底下是一个小炉子,里面是红红火火的木炭,食物搭配上各种配料,在炭火中沸腾,那个香味能飘上十里远呢!看我对面那个小哥哥,正抓着个猪蹄在啃呢,满嘴的油他就直接用袖口一擦;我旁边这位小妹妹,一个劲的向***妈嚷嚷,要吃肉肉、要吃肉肉;很快这一桌被我们吃得是一片狼藉了。

酒足饭饱后,就该去向寿星拜寿了,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形式。小孩子身着彩色衣服,依次走向寿星说句吉祥的话,这时寿星就会给一个红包,每个人都是面额为一百元的新钞票,小孩子也不要客气推辞,直接收下便可以了,轮到我给奶奶拜寿时,我说“祝奶奶身体健康,打麻将都自摸”,奶奶笑着敲了下我头,还多给了我一个红包,我心里美滋滋的。大人们则是手持红包交给专门登记的人。

整个生日宴都是爸爸牵头在忙前忙后,在当地,老人过寿基本都是由子女来操办的,这种习俗也是体现子女们对父母的一份真挚的孝心。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一种风俗习性都承载着独有的文化蕴涵,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二)

说一说湖南的“年”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我的老家湖南也不例外。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规矩特别多。

除夕的时候,一定要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整只的清炖,最好是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要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

湖南人还有吃腊肉的习惯,不过与四川蒸腊肉不一样,我们喜欢把它和香干或是酸豆角混在一起炒着吃。吃起来油香满口,特有嚼头。有时候也会拿冬笋和它一起炒,这样在咸香外还有一种清鲜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年三十晚上的鱼和鸡千万不能吃完,要余下一点留着初一再吃,这是象征着年年有余、五谷丰登的意思。

吃完年夜饭,一家人要围在一起烤火、看电视,等到过12点,要放鞭炮“迎新年”。我们称之为“坐田埂”,也就是大家说的“守岁”。迎完新年,这时才可以去睡觉了,在北方,大年初一都有吃饺子的习惯,但是我们湖南人却是吃米酒,也叫甜酒。甜酒的做法可是很复杂的,提前一天要把糯米泡上,中间还要换几次水,泡好的水然后拿去蒸熟,蒸好后倒进盆里晾凉,最后加上酒曲让它发酵,过两天,就可以闻到酒香飘飘了。我们是把甜酒和蛋还有红枣一起来烧汤,听老人说能增进食欲、有助消化,还可以提神解乏呢!

都说四川人吃辣厉害,孰不知辣椒却是湘文化的图腾,我们湘菜都说以辣子当头,同时兼顾色、香、味。让食客吃罢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

其实我们的春节还有许多风俗值得去了解,如果你听了我的介绍,想了解我的家乡,随时欢迎你来做客!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三)

故乡的山,是故乡的水,故乡就像一坛埋藏在地底的酒,每每闻到酒酿的香气,我就不由得想起一砖一瓦都藏满历史的故乡——湖南益阳,想起故乡的甜酒酿。

过年吃甜酒酿在我老家是一种传统与风俗,是辞旧迎新的最好打开方式。每逢过年,奶奶拿出一大盆烧好的,凉透了的糯米饭,然后分装到二十几个瓷碗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块酒曲,两个手指来回搓动,酒曲粉均匀地落在了饭粒上。接着用筷子把最上面的一层饭拨开,再洒一次,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后,倒入一个大缸里,压紧。奶奶告诉我,要让每一粒米饭上都有酒曲粉,这样才能充分发酵,做成酒酿。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来回搓动,好奶在做好的酒酿中间,钻了一个洞,是为了酒曲呼吸,最后把盖子盖上。

“出酒了,出酒了!”三天后,我们打开盖子,一股沁人的酒香立刻涌了出来,奶奶把酒酿舀进锅里,我的目光也跟随着被舀进了锅里;不一会儿,水烧透了,香甜的米粒在锅中翻腾,我的心也跟随一起热舞。奶奶为我盛了一碗酒酿,我接过来吹了吹,仰起脖子就喝。“小心烫!…”不等奶奶说完,一小碗甜酒酿早就无影无踪,我已经自己去添一碗了。奶奶看着我一口气吃了很多,表情和我一样满足,其实她一口都还没吃呢!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隔壁的小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

“吃了甜酒酿,万事都吉祥。”乡民们,过节都爱吃甜酒酿,尤其春节、祭祀和庆典活动更是如此,除夕是要守岁的,即通宵不眠,大年初一吃甜酒酿,还有驱魔避邪平安长寿的寓意。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奶奶的那一碗甜酒酿就是亲情,节日的盛宴,包裹着平淡凡人心。家乡的风俗牵引着叫嚣的馋虫,来一碗甜酒酿吧!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四)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衡阳,也就是著名的雁城。

去年春节,我就回衡阳过了一次年。大年三十晚上,该吃团圆饭了。上桌后,发现有一张椅子上没坐人,却摆着一套衣服,桌子上还摆着套餐具,我以为是活见鬼了,便问爸爸:“那怎么摆着套衣服啊?”“因为过年当然要讲究团圆,你看你有位姑父没来,一家人缺了谁也不行,这就是衡阳的风俗。”哦,原来如此。

该上菜了,我却没有看见在北京过年一定要吃到的饺子,却在最中间摆着一道玲珑宝塔形状的“头碗”。这“头碗”最上面是一层木耳肉片,接下来是一层鸭蛋片,再下面是两头尖中间粗的草鱼丸,下面一层是有糯米、花猪肉和水果的房节肉,往下又是软糯的红薯丸子,倒数第二层是虎皮土鸡蛋,最下面是一层红枣。整整七层。过年吃“头碗”,也是衡阳的一大风俗。后来得知“头碗”的闻名与湘军名将彭玉麟有着莫大关系。相传有一天彭玉麟家要来贵客,他想破了头也只想出普通的鱼啊,豆腐啊,显不出档次。看着彭玉麟一筹莫展的样子,他家的家厨凑上前来:“不知大人是否喜欢,我将咱们衡阳菜中的主要食材汇聚成玲珑宝塔状,不仅好看,且有步步登高之意。”客人吃了菜后,觉得是头等美味,问其名字,彭玉麟回答没名。客人便奉承到那就叫玉麟香腰为佳,这就是衡阳“头碗”。

吃完团年饭就到了大年初一,大人们就喊我们来拾大柴——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我听衡阳当地人说拾大柴都发“拾大财”的音,因为衡阳话是没有平翘舌之分的。新年出门拾上一根满意的“柴”,把财运带回家,希望新的一年能够财运连连。这个风俗也真有趣。

对了,过年吃的团圆饭也是在湖南传统吊脚楼中吃的。吊脚楼,顾名思义,就是底下有几根柱子支撑,在上面有两到三层不等的建筑物。吊脚楼也别有一番风味。湖南在中国的南方,气候潮湿,《后唐书》中说:“土气多瘴痢,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梯居,登梯而上,只为干栏。”于是这一支土家族人设计了这种干栏建筑。这就是吊脚楼的由来与风俗。

吊脚楼大多为两层,下面一层放杂物,上面用作接待客人,传统人家过年是会在二层围着火炕,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气气。

这就是我在湖南衡阳过的年,不论是吃团年饭时一家人怎样都要团圆,还是“拾大财”祈盼来年财源滚滚,亦或是过年一家人在吊脚楼中围在火炕边和和气气。这些习俗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着过年一家人的团圆、兴旺,这不就是过年吗?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五)

《论语》说“敬如在”,这是说就算亲人过世了,也要像他们生前那样尊敬他们。

爷爷住在台湾,家里的那张神明桌总是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桌上,除了家中历代祖先的牌位外,还会有一些民间传说中的“神明”。

这些神明与台湾一般寺庙中的神明一样,都是用木头雕成的人像,身上穿着各式各样颜色鲜艳的衣服,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早到晚一直慈祥地看着我们。

我住在爷爷家的时候,每天早上醒来总会看到爷爷和他手里的三炷香。爷爷每天都要这样,点起三柱清香,默默祷告,看着缕缕青烟袅袅而上,小时候不懂事,只觉得这很有趣,大一点了,才明白这是老人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感恩。

每次我回到台湾高雄的家中,爷爷必会拉着我去跟神明和祖先上香,感谢他们的保佑,让我身体健康,学业进步。

爷爷每次拿香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好像拿的不是六根香,而是六根极细的树枝,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折断了似的。爷爷苍老的手将三根点燃的香递给我,我接过,学着爷爷,闭上双眼,向着神明和祖先拜了拜,随后把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上面,紧挨着爷爷的那三炷香。有的时候,爷爷拿香的手会颤抖,眼里会涌出泪珠,甚至几度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从爸爸口中得知,爷爷在七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远在湖南衡阳的故乡,至今都不曾回去。这么多年来,故乡的模样恐怕也仅剩离开那天的鹅毛大雪了。爷爷每次想起故乡,就要把我叫到跟前,又一次讲起他的故事:“爷爷我,可是从湖南坐船来台湾的,湖南可冷啦!总是下雪,连我离开那天都没见着太阳!媗,你不是很想玩雪吗,我们今年去湖南看看吧……”转眼间好几个年头过去了,爷爷却总不能带我回到他的故乡,仍然一遍遍地讲着那故事,一次次无声地落泪。

爷爷早晚的三炷香,据说是对曾祖父、曾祖母的晨昏定省,每天早晚从不间断。我之前不甚了解,爷爷已离开故乡那么多年了,故乡的亲人们也几乎都去世了,为什么爷爷依然要这么做?就算爷爷坚持这么做,已故的亲人也不会有回应啊!等我懂事了,才渐渐明白,老人的心一直在远方的故乡,如同七十几年前他离家的那天早上。

三柱清香,拜别祖先,烟飘向远方。在大雪纷飞的清晨,爷爷离开了生活了七年的故乡,前往台湾,从此,这幅画面就深深刻在了老人的心中,成为了伴随他七十多年的挥之不去的乡愁。

听完爸爸的话,我潸然泪下,那螺旋状的烟啊,你是在诉说爷爷的乡愁呢,还是给祖先带去爷爷的祷告?

虽然爷爷的爸爸妈妈已经过世,但这么多年,在老人心里,他早晚的三炷香,是一种坚定,一种信念,也是一种思念。

敬,如亲在……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六)

刘锦霖

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写过"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我的年底是在湖南过的,那是一座美丽的山城,是爸爸故乡。那也是旧历的年底,也就是俗说的"过年"。

在那里,过年是一件隆重得近乎神圣的事情,各种过年习俗精彩纷呈,妙趣横生!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神"开始标志着过年的大剧正式拉开帷幕!接着"打糍粑""酿甜酒""杀年猪""做猪血丸子"等等复杂又忙碌的活动在期盼和欢乐中继续着……一直到除夕这天。“除夕”是整个过年习俗中最重要的环节。这天全家老少都早早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小孩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大人们则早早出门采购食材:肉、鸡、鱼、鸭、青菜等等。鱼是必须的,年年有余嘛!而且这些都要是活鲜的,尤其鸭必须是现杀的,因为添加了坛子酸水而不凝固的鸭血是家乡名菜"血酱鸭"的灵魂!一家老少一顿忙碌,直至早已选定的吉时到来的那一刻,最隆重的团年饭开始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上桌了,真让我迫不急待了。但是这时还不能开吃!"喝水不忘挖井人",大伯洗净双手,在桌上倒上一杯酒,盛上一碗饭,放上筷子,恭恭敬敬地请逝去的爷爷先吃,我们则在伯母的带领下给爷爷上香,烧纸,祈求爷爷保佑大家平安健康,保佑我学业有成!然后点响了鞭炮,顿时几股不同的烟味混杂在一起,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年味!祭祖仪式完成后团年饭正式开始,全家人相互敬酒,相互祝福,满屋里回荡着吉祥的话语和欢乐的笑声,满是浓浓的亲情。"三十的夜,红火火,亮堂堂",吃完饭伯母打开屋里所有的灯,把火烧得旺旺的,大家围坐在一起烤着火,吃着糖果畅想着美好的来年……

正月初一,在此起彼伏的"开门鞭"声中,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大早依旧是先供茶、上香、祷求新年万事如意。然后开始早饭,这一餐中除了寓示着圆圆满满,长长久久的肉丸,粉丝以外,青菜菜是必不可少,它寓示着全年清清泰泰!接下来便是亲朋好友间拎着礼品之间相互走动拜年了。“初一儿、初二婿、初三初四拜姑姨……”爸爸哼唱起儿时的顺口溜,这也是家乡流传下来约定俗成的拜年习惯。大伯说随着观念的改变和交通的改善这一习俗已经有所改变了,但是不变是依旧那份淳朴和热情,每到一处都是诚挚地邀请上座,喝茶,吃糖……。一起聊聊欢乐的往事,祝福来年的发展,每个人都满面春风,热情倍增,气氛十分热烈和祥和!当然,这时长辈给小辈压岁红包是少不了的,这也是我们小辈们最喜欢的风俗!尤其是现在的红包越来越丰厚了哟!

这样的日子一直要延续到初七八才慢慢宁静下来。听大伯说近年来家乡一些的年俗正在或已经消失了,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中国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这种对家的想念,对团聚的期盼是不会改变的,这其间的那些健康美好的传统风俗还是应该保留并传承下去,千万不要变成多年后一种耐人寻味的怀旧哟!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七)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我的家乡位于湖南省娄底市,那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却不乏家乡风俗特色吧!

提到祭祖,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在我的家乡可谓是家喻户晓。在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上次寒假回老家的情景……

新年的第一天,一大清早我被闹钟闹醒,望着窗外还没亮的天空,脑壳还有些许发蒙,我揉了揉双眼,伸了个懒腰,扭头看了下放在床头的闹钟,才5:30。睡眼朦胧的我真想再眯会,于是我径直躺下去,但瞬间,被一个强有力的手臂拉了起来,妈妈兴奋地对我说:“瑶瑶,快起来,今天可不能睡懒觉。”

镜头一转,我们一起来到客厅,满脸微笑的外婆手里拿着一沓红包,看到红包,瞌睡虫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我蹦跳着来到外婆面前给外婆拜年,并说了几句亲年祝福语。外婆笑咪咪地望着我,将手里的红包一个个递给我们,拿到红包后的我们个个乐得手舞足蹈。

简单地吃过早餐,我们大家就动身来到了目的地—一座大山上。

外婆从她的红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拿了拿出一碗扣肉,一碗鱼和一只鸡,轻轻地放在墓前,接着拿出一包香,拆开包装纸,慢慢地抽出3根,交给外公点燃,外婆手里拿着香,缓缓地跪在地上,嘴里轻轻地嘀咕着,接着她朝墓前一下接一下地叩着头,神情严肃。大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跪在地上,皱着眉叩头,而我们几个小孩子却跟玩似的,装模作样地动了动嘴。

外公从另一个红袋子里拿出一沓厚厚的黄色纸钱,让我们一张张撕开,完成后我们整齐地跪在地上,开始烧纸钱。听大人说,这是为了让我们的祖先在另一个世界可以不愁钱花。我们不停地烧,火越变越大,我看呆了……一阵突如其来的热气扑向脸上,我连忙往后挪挪身体,用手捂着脸蛋。

接着,外公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大串鞭炮,下一秒,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山间。睁开眼,却是另一番景象,到处都是白雾,白茫茫一片,看不清一个人影,我大声说话却被这鞭炮声覆盖的严严实实,过了好久,白烟逐渐消散在空中,鞭炮声仍在山间回荡。

春节祭拜,是我们对老祖先的孝敬与怀念。它告诉我们要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传统风俗。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八)

我的家乡座落在湖南农村。虽然农村不像大城市那般威武华丽。但四季如春、空气新鲜、风景秀丽。其实湖南农村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说到这,我给你们讲讲我们家乡的风俗吧!每到过年,我们就想起了家乡特色美食:腊肉。

过年的前几个月,家家户户忙着准备熏腊肉。腊肉切成块,油亮亮、红澄澄,还没下锅就已经香味四溢。炒、烧、蒸、煮、炖都适合,我奶奶经常是用干辣椒炒腊肉,出锅时加上一把绿绿的蒜叶。吃上一片油香入口,不由得心里感慨,过年是要有腊肉才够味!

过年时我们家家户户放鞭炮,聚餐,拜年,守岁,一家人其乐融融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聚餐时,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吃得津津有味。餐桌上至少有十种菜肴,分别有:红烧肉、扣肉、清蒸排骨、炖羊肉、酸菜鱼、炒牛肉、鸡汤……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腊肉。

大年初一,大家都早早起床,跟家里长辈说新年好和一些祝福语。吃完早饭,我们会去山上祭拜祖宗,然后去亲戚家拜年,走完这家走那家。亲戚来我们家拜年,我们早早把桌子上放满美食迎接客人,还要放鞭炮。长辈们聚在一起打打牌牌,喝喝酒,聊聊天。而我们小孩在一旁玩游戏、穿新衣、穿新鞋,一身红看起来十分喜庆。屋子上贴满了红红的对联,家家户户挂上了红灯笼,就像在办喜事。

过年时,当你来到我家,定会闻到浓浓的腊肉香味,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让人情不自禁想马上咬一口,嚼着嚼着嘴里的浓香直入肺腑,再加根蒜叶,真是赞不绝口。

这就是我们湖南农村的风俗。你们的家乡风俗是什么呢?赶快说出来吧!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九)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的风俗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邵东市,在别的地方大年初一的早上有的吃饺子,有的吃面条,还有的吃的是大鱼大肉,但是在那里的大年初一的早上必须吃油煎糍粑。糍粑是普通的糍粑,油是普通的油,煎出来却是特别的香味。油煎糍粑的香味我永远忘不了,油煎糍粑被煎的外酥里嫩,撒上一点糖,糖瞬间融化在刚出锅的糍粑的表面,甜甜的糖融入米香,甜甜的米香味让我至今难忘。

大年初二,街道上,人会少一点,因为初二出嫁女儿要回娘家拜年,所以我们就会回到外婆家吃午饭,一般外婆为了迎接我们会特意杀鸡,外婆家的鸡又嫩又鲜还不肥,这种鸡汤跟穇子粑一起炖是最好吃的做法了。

在过年期间我们小朋友们都会放炮仗,炮仗的种类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花炮,噼噼啪啪的的连珠桶,还有吵闹的“黑老大”。“黑老大“是男孩子们的最爱,“黑老大”盒子侧面有一个条白磷纸条,“黑老大”一擦就可以点燃,可以扔到水里当“鱼雷”,也可以直接扔到空中当“导弹“。

连珠桶是老少皆宜,点燃的时候引线火光闪烁,开炮时像一枚小型烟花,冲天的火光像彩虹一样,看着彩色的烟火冲上天空,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烟火的五颜六色使我们并不觉得冷,一支连珠桶虽然体型纤长但是“弹药”不少,少的有二十发,多的则有八十发,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生活习惯积累之后就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人们依然过着这样的的生活,可以看见,习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湖南家乡的风俗作文(二十)

六(2)班张湘涵

湖南的春节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除了冰化开后的河流和在岸边被清风吹拂的柳枝,不一样的就是那走在大街上,处处都能闻见的油茶的香味。

油茶这种东西虽然在大街小巷的小摊上都能看见,可要论正宗还是湖南的油茶更胜一筹。各家都会将菜油炒熟,再加上小米锅巴,芝麻,小茴香。大家会端着油茶去左右邻居家串门,每个春节都这样,热热闹闹。

我有幸在过年的那会儿回过湖南一次,体验过湖南独有的油茶。一进到家门就能闻到一股菜油味,随后姥姥从厨房里跑出来,在围裙上擦擦手招呼着我去洗手。我洗完手后顺着香味来到厨房,看见灶台上摆满七零八落的芝麻等调味剂,就问姥姥:“姥姥,这是什么啊?”姥姥跟我解释说:“这是油茶,是湖南的特产。”说罢,姥姥就端出一碗来,我迫不及待地端起碗就尝,结果是吃了满口又油又腻的茶。我赶紧吐了出来,边找饮料边问姥姥:“好油好腻啊,我怎么没喝出来什么特别的味道呢。”姥姥笑着对我说:“你这么喝当然没味了,配上这些试试看。”说着指向灶台上的调味剂。我放进了白砂糖,还拿了点芝麻和锅巴放在油茶里,再喝一口,果然就好多了。菜油炒出的特有的香味配上白糖,既不会没有味道也不会显得特别腻,再配上锅巴……我连忙兴冲冲地端了一碗给姐姐拿过去,姐姐却拒绝了,对我说:“这些油茶还要拿去送给邻居呢,每家人做油茶都有不同的配料和方法,大家互赠油茶来表达热情,待会儿去邻居家还能尝到更多不同的呢。”话刚说完,姥姥就喊我们去拜年了。桌子上果然放了好几个袋子,里面散发出油茶的香气。

我们去了很多邻居家,果然,每家的配方都各有不同。有甜有咸,有炒羊油的,也有炒花生油的,唯一没变的就是大家的热情和喜悦的心情。

离开时,姥姥还给我留下了做油茶的配方,我不禁在心里感叹:湖南真是个让人舒服的地方啊!这里的风俗和这里热情的人们,都让我感到亲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