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六经@太阴病) 《伤寒论》原书的讲解顺序是:先讲太阳病,再讲阳明病和少阳病,再讲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总体是先讲三阳病,再讲三阴病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阴病代表方剂是什么 《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六经@太阴病) 《伤寒论》原书的讲解顺序是:先讲太阳病,再讲阳明病和少阳病,再讲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总体是先讲三阳病,再讲三阴病的;... 

《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六经@太阴病) 《伤寒论》原书的讲解顺序是:先讲太阳病,再讲阳明病和少阳病,再讲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总体是先讲三阳病,再讲三阴病的;... 

2024-07-13 18:28: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黎明素问,(https://xueqiu.com/8128437691/224910432)

《伤寒论》原书的讲解顺序是:先讲太阳病,再讲阳明病和少阳病,再讲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总体是先讲三阳病,再讲三阴病的;

当然,太阳病中,还掺杂着讲了很多其他六经的病症,比如少阳证、太阴证、阳明证;仲景先师为什么要在太阳病中夹杂着其他六经病症呢?

原因是我们在《绪论》中讲过的,《伤寒论》不是生硬的按三阳三阴做分类的,而是按照邪气从表层腠理肌肤,一步步入侵人体,沿着不同的经脉、经络,层层紧逼的过程,并针对这种入侵,步步为营、见招拆招、逐个破解的方剂大全;

 

《伤寒论》太阳病(上中下)把大部分邪气入侵和方剂都讲完了之后,再按三阳三阴,补充了各经没有讲到的病症和方剂,所以你看太阴病那篇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内容;

所以,不能生硬地去把方剂分六经去归类,也是我们这个系列文章取名【中医解剖原理】的原因。

 

 

阴症和阳症

但是这里的三阳和三阴,跟我们治病过程中,讲的阳症和阴症,不是一回事!

比如:

太阳病中的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葛根汤证、水循环证,都属于阴症,水升阴升的病症,都用温热的药物;而太阳蓄水、太阳蓄血都是阳症,阳降火降的病症,都用寒凉清热的药物;

也就是说太阳病,是太阳经的循环过程中,既有水升阴升的病症,也有阳降火降的病症;其他如少阳、少阴、厥阴都有阴症和阳症两种病症;

太阴病以阴症为主,比如太阴寒凉、太阴水湿,太阴湿热(湿重热少)等;

阳明病以阳症为主,比如白虎汤证和三承气汤证;

 

 阳症,通常的说法,是邪气入侵人体之后,身体的阳性反应,反应比较激烈,正气比较充足,有抵抗能力;

阴症,通常的说法,是邪气入侵人体之后,身体的阴性反应,反应比较萎靡,正气比较虚弱,抵抗力不足;

其实,这个说法只是讲了一个结果,没有讲原因;结合到人体的循环系统上来看,我觉得这样理解,可能会更好一点:

 

人体的大循环是【水升火降】,也可以叫【阴升阳降】;

水升、阴升,都是阳气从无到有,从下往上升发的过程;落实到具体的六经,是从少阴升发、太阴升发,到厥阴肝木升发的过程;结合我们在《7循环总图》里标注的1、2、3和4,可以看得更清晰一些;

这个阶段,阳气还不强,还处于升发和积聚的阶段,所以对抗邪气反应不是很激烈,叫做阴性反映,相应的病症也叫阴症;阴症用热的、阳的,去温热药去升发它;

 

火降、阳降,都是阳气从强大到归零,从上向下凉降收拢的过程,落实到具体六经,是从少阳、太阳、阳明分别凉降收拢的过程;结合我们在《7循环总图》里标注的5、6、7、8、9,可以看得更清晰一些;

这个阶段的阳气已经到顶,处于凉降和收拢的阶段,包括少阳相火也是以凉降为主,所以对抗邪气的反映就会很激烈,叫做阳性反映,相应的病症也叫做阳症;阳症用寒凉的、滋阴的手段,去凉降收拢它;

 

人的生命结束时都是阳症;人的生命进入衰退期,即从40岁左右开始,尤其到死亡的前20年,都进入阳症快速增加的阶段;

1) 阳症的最早期表现为:痰、血瘀、痛、苔厚腻、脉细数涩;这是西医查不出什么病症;

2) 等到西医检查出,比如早期的肺结节、胆囊炎、子宫肌瘤、高血压、糖尿病,的时候,中医上所说的痰湿、血瘀已经处于比较重的阶段了;

3) 西医中晚期的各种肿瘤、癌症、脑溢血、白内障、尿毒症,都是属于阳症的痰瘀血瘀的严重结果,只是位置不同罢了;

 

就是说阳气的凉降收拢出现了障碍,不加治愈,或者经过了西医错误的治疗,并且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之后,形成了所谓的西医的绝症。当然阴症的累积,会加速阳症的形成和扩大。

 

一、为什么先写太阴病?

太阳病的主方桂枝汤,用到生姜、大枣、炙甘草;

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用到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

少阴病的主方四逆汤,用到干姜、甘草;

厥阴病的主方乌梅丸,用到干姜、炙甘草、党参;

阳明证的主方白虎汤,用了炙甘草、粳米;

 

也就是说,所有《伤寒论》的六经病症中,各种方剂基本都要用到,固护太阴的药物,即生姜(干姜)、炙甘草、大枣、党参等;

其他五经病症的治疗,都要固护太阴,可见太阴病的重要性!

 

《黄帝内经》也说脾主肌肉、脾统血、脾主四肢、脾主中土气机;

脾是怎么实现这么多功能的呢?中医的脾在西医那里叫胰腺,从中医解剖角度看,脾经管理着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的气和血的运输,并一直延伸到肌肉、皮肤和四肢;

我们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脾经是一个运输大队长,指挥这一个庞大的快递运输公司,负责指挥全身的气和血,包括津液、营养和垃圾的运输工作;我们吃下去的所有东西,不管是食物、水分、还是水果、还是我们大脑认为的所谓的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的吸收之后,都要由脾经来进行运输,还包括所有器官和细胞产生的垃圾肥料的运送,都要依靠太阴脾经,你说是不是非常重要?!

你说是所谓的营养重要?还是运输重要?

 

太阴脾经的天敌是什么?是寒和湿!

 

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绝大部分的病症,确实是由于太阴病在先,久而不觉、不理、不治,才在外界寒冷天气、空调以及饮食的影响,进一步诱发发热、呕吐、无力、腹泻、便秘、咳痰等等症状;可以说,现在小孩、中年人、老年人,所有的西医病症,产生的前提是,有了中医的太阴病;

只是这种太阴病,比如吃不下、肚子胀、大便细软易溏,不会马上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所以大家不认为是真正的【病】,最多认为是亚健康;使得太阴病能久拖不治,延续几年十几年,不予理会,直到其他真正的【病痛】的产生;

由于太阴脾的天敌是寒和湿,所以太阴病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饮食寒凉导致的,尤其是牛奶、水果、冷饮;大家从小都被教育成这些东西有营养的,加上伪科学的愚昧,中了商家的蒙骗;编造营养的谎言,然后让你买,让你吃下去,反正有没有营养你也没法验证,实际上忽略了、隐藏了这些东西的寒凉、水湿伤脾的本质;

 

夏天解暑的反思维

比如现在夏天,我们的舌头和嘴巴,会欺骗我们的大脑,我们感觉口渴、想吃凉的冰的,所以就大量食用西瓜、冷饮、啤酒;

但是吃下去的寒凉不并不停留在嘴巴里,而是首先到了肚子,我们的脾、小肠、大肠,最害怕的是寒湿;加上外部皮肤较热,使用空调,使得皮肤汗液不能排出,彻底弄反了身体解暑散热的运行机制;

 

正确的解暑方法恰恰相反,越是夏天,越是要喝生姜汤,温热的藿香正气丸,大热的甘草干姜汤,越是要出汗,才能促进脾经这个运输大队长的工作,才能快速有效地解暑散热,保证身体健康运行;(详细请阅读《寒凉食品对身体的伤害》)。

 

太阴病的存在,可以说是其他一切病症的起因,是当今时代、当今社会、当今世界,99%的人都有阳虚的原因所在!

 

二、太阴病总纲

 

太阴病的总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从总纲来看,太阴病有几个主要特征,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腹满、腹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倒是不一定;

 

太阴病的舌像,舌体淡嫩、水滑,舌苔白、或奶黄、薄或厚腻;因为寒凉在腹部所以舌根更厚腻;

太阴病的脉象上,整体脉搏应该偏弱、偏软、沉弱为主;右关脉更软弱明显;也有右关脉强硬、关尺都沉无的,属于极度严重的太阴病症,加少阴病了。

 

三、太阴病的代表药物

太阴病的代表药物很简单:

生姜、大枣、炙甘草(你可能都不认为它们是中药);

干姜、茯苓、白术、苍术、厚朴、枳实等。

 

我们大概讲解一下这几个药物:

 

1) 生姜是炒菜常用的作料,是太阴病的核心药物之一,生姜和干姜都是温热的,区别在于生姜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所以感冒发汗应该用生姜,肚子冷用干姜,可以并用;

2) 大枣提供身体需要的体液,甜助湿热,所以湿症不太适合用;

3) 炙甘草,是用生甘草直接小火炒热过的,祛除了生甘草里面的水分,变得更加偏温性;炙甘草是最接近土的药物,有温中、祛湿、缓和药物刺激和提供脾土津液的作用;市面上药店的炙甘草,多数是蜜炙甘草,用蜂蜜炒过的,实际偏甜了,不适合大部分情况,只适合需要强调缓和作用的部分寒凉方剂;

4) 白术和苍术,都是祛湿、运化脾经的,让湿困的肚子蠕动起来,苍术的祛湿能力更强些;

5) 茯苓,加强脾经的淡渗利湿,水循环轻度障碍的时候,多用到平性的茯苓;注意不同于水瘀堵并产生瘀热,而用到的泽泻、猪苓、薏米仁;

6) 厚朴,腹部胀满的时候用,解除湿困导致小肠蠕动和食物消化后吸收的困难;枳实,解除湿困后,大肠蠕动的困难,温性、破湿气而通便,注意与大黄寒凉通便的区别;

 

四、太阴病的类型

 

1. 甘草干姜汤证

第29条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甘草干姜汤的组成是:甘草4两(炙) 干姜2两

 

这条就是举例一个有太阴虚寒证,而错误依据“脉浮、自汗出、微恶寒”,误判为有表证,用桂枝汤加剧了太阴的虚寒,导致“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以复其阳”;

桂枝汤,其本身是以桂枝、芍药各3两,以补表层气血为主,实际是要消耗太阴的能量的,虽然有生姜3两炙甘草2两大枣12枚,顾护太阴,但是太阴虚寒阳气不足时,这种对太阴的消耗还是会加重太阴的虚寒;

 

但,太阴病也还是有机会用桂枝汤的:

第276条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里大家注意“脉浮者,可发汗”,脉浮代表体内气血充足,所以可以发汗,又因为前提是有太阴病,寒邪已经越过了皮肤层,入侵到了肌肉层,甚至到了太阴脾,所以发汗不可能是麻黄汤,应该是桂枝汤;

 

太阴病的虚寒和假热

 

也就是说,太阴虚寒严重的表现是:四肢厥逆、吐逆、咽中干、烦躁;实践中以上症状,不一定同时出现,总体应该表现为腹中寒凉、肠鸣、手脚冷、想呕吐、舌苔白湿滑,尤其是舌根处白厚腻、滑腻的;但是由于太阴虚寒导致体、津液液向上供应困难,又表现有假热虚热,比如咽中干、嘴唇干、眼干、耳鸣、烦躁、难以入眠、脉搏沉软弱,但是微数;

方剂非常简单,炙甘草4两干姜2两;这里的炙甘草可以理解为土,干姜是火,土是火的两倍,有点象冬天的炭火炉子,我们把炭火用碳灰掩盖起来,第二天早上,火还是在的,炙甘草和干姜,就起到了守而不走,温热太阴,“以复其阳”的作用;

 

 

有些腰痛、腰部大腿部的筋脉的不适,严重的影响起床、坐起、走路;有的原因并不复杂,不是复杂的风湿、椎间盘突出,不是需要补肾;仅仅是因为腹部太阴的寒凉,使得腰部和大腿部的经络,气血不畅,引发抽紧、疼痛;治法很简单,就是甘草干姜汤,只是要注意计量要参考原方;

有些顽固的失眠,舌根白厚腻的,甚至舌根剥胎,经判断是太阴虚寒,夹杂轻度头部热像的,用上此甘草干姜汤方,失眠当晚就会大幅好转,同时伴随着舌苔、脉搏,这两个基础症状的立即好转,当然有好转不代表彻底解决,还需要进一步用药清除寒湿;

 

注意区别:这里的烦躁是轻度的,没有实热的;

 

如果,太阴虚寒,但“上热”加重:

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这里“干呕、吐涎沫、头痛”“烦躁欲死者”了,虽然太阴虚寒,但是已经在头部的虚热更加严重,属于少阴病,用吴茱萸汤;

实践中,有些头部的烦躁,轻重区别也不是那么明显,可以加上少阴病的脉象,尺脉微细,做判断;或者二汤先后试治,也是可以。

 

甘草干姜汤,虽然简单,其实很实用,很常用!我们一定要学会。

 

2. 理中汤证

 

第386条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第396条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霍乱,就是指上吐下泻

“自利不渴”、“寒多不用水”、“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这里都是指胸中有寒、有水湿,用白术,白术是针对胸口的水湿和寒凉的,炙甘草干姜是针对腹部的寒凉和水湿的;

人参,是指党参,2000年前,东北的白参、红参,《伤寒论》不会把这种遥远地区的药物作为日常用药的;而产自河南上党地区的党参,价廉物美,补脾虚寒的作用也有;

所以理中汤证,很明显是腹部有寒凉水湿,胸口也有寒凉水湿,且太阴脾虚寒较重,造成上吐下泻;

汤比丸,药力要快、要大,这个好理解;

 

理中汤的扩展方

太阴病,不吐、不满,但遗矢无度者,虚故也,理中加黄芪汤主之。

霍乱、吐、利、口渴、汗出、短气,脉濡而弱者,理中加人参栝楼汤主之。

饮水即吐、食谷则利,脉尺而弱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

霍乱、转筋,必先其时已有寒邪在筋间,伤其荣气,随症而发,脉当濡弱,反见弦急,厥逆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

 

如上条文,三种理中汤证的扩展:

1) 不吐不满,下利严重,加黄芪补脾虚、升发脾经作用;

2) 如果口渴、汗出、短气,说明上焦心胸有瘀热,加栝楼清热透气、疏通心胸经络;

3) 如果有四肢厥逆、抽筋等,说明腹部寒重影响了肾经和肝经,进入少阴症了,加附子温下焦肾阳。

 

3. 小建中汤证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小建中汤证,有几个要点:

1) 是太阴病,有太阴病的主要症状,比如腹满腹痛、食不下、自利益甚,苔湿滑厚腻,脉沉弱等;

2) “腹满时痛”“法当腹中急痛”腹部的症状明显;

3) 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加大黄汤的区别是,加芍药汤是寒凉造成的腹痛,有气血瘀堵,喜欢蹲下,或手按住,所以用增加白芍疏通瘀血;加大黄,是大肠里有便秘,小腹大便胀痛应该不耐按,尺脉应该沉实;当然桂枝加白芍汤,疏通腹部寒凉造成的气血瘀堵之后,大便也会表现得更通畅;

小建中汤,比桂枝加芍药汤,都是芍药是桂枝的两倍,多了一味补脾津液的饴糖。

 

大建中汤

有小建中汤,就有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4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组成:花椒2两、干姜4两 人参2两、饴糖1升

 

特征是:

1) “心胸中大寒痛、腹中寒、上下痛”,在干姜4两的基础上,再加2两花椒,温中驱寒力度很大;

2) 人参(党参)、饴糖都是补脾虚寒,导致的脾经气血亏虚;

3)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古代农药少,腹中可能有蛔虫,花椒有杀虫、蛔虫的作用,花椒也被常用来砌墙时掺入防潮防虫的;

 

4. 腹实证

 

这几个条文,摘自《金匮要略》:

 

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太阴病,大便反鞕,腹中胀满者,此脾气不转也,宜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若不胀满,反短气者,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主之。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主之。

厚朴2两(炙) 枳实3枚(炙) 半夏半升(洗) 橘皮1两

 

太阴病,气血不足,会时腹部胀满,大便不畅,实际是在小肠部分寒湿阻滞,蠕动困难,大便便秘,或溏泄;

 

用厚朴微温破气郁结,促进小肠蠕动;

用枳实破大便凝结、下气通肠;

半夏、橘皮燥湿祛痰;

 

5. 湿症(藿香正气丸证)

 

夏季,阳气向体表外散,腹中空虚,没有足够阳气的压制,腹部的水湿和寒凉邪气会逐步增强;

如果这时,一边吃冷饮、西瓜,进一步加重寒湿,另一边吹空调,封闭毛孔不能出汗;轻的大便溏泄、腹痛,重的四肢无力、瘫软中暑;再严重的有可能昏厥;

 

小孩夏季发烧,舌湿滑,汗不出,不怕冷,身上粘腻,就是湿重,加空调吹了着凉,用藿香正气丸,加广藿香泡茶,等汗出,30分钟就能好;如果发热比较重的,可以用新加香薷饮加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夏季最为常用的中成药,价格低廉,效果只能用“杠杠的”来形容;夏季适合绝大部分人服用,夏季的任何不舒服,首先应该想到是否服用藿香正气丸;

中暑急救,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效果会更快、更好;当然水剂含有部分酒精,好处是瞬间宣通气机、毛孔,坏处是喝完不适合开车;丸药中没有酒精;

当然,只要是太阴湿症就可以用藿香正气丸,不一定要求是夏天,只是夏天用得比较多。

 

 

藿香正气丸的成分

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生半夏、陈皮、厚朴、大腹皮、苍术、茯苓、甘草

其中广藿香、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祛表湿;

其中生半夏、陈皮,燥湿祛痰;

其中苍术、茯苓,祛湿;

其中厚朴、大腹皮,祛腹部寒湿、破气通肠;

 

整个方剂以微温祛湿为主,不仅仅是夏季,只要是湿症,或湿为主热为辅的湿热症,都适合使用;

驱寒的力量不太足,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甘草干姜汤;

解表出汗的能力不太足,可以增加广藿香10克,或香薷3克泡茶;

 

总结一下

 

太阴病明显的特点就是:

腹满、腹痛、食不下、自利

寒、湿,在腹部;

苔水滑、厚腻;关脉及整体脉都偏沉、偏弱;

 

1) 腹部寒,用甘草干姜;

2) 湿气弥漫,用藿香正气丸;

3) 腹中痛,轻度寒凝血瘀,用小建中;

4) 腹中胀,用厚朴、枳实;

5) 上吐下泻,用理中汤;

 几个太阴病的典型症状记熟了,思考的时候以次排除法,加以判断。

《伤寒论》六经的太阴病,就讲到这里。

==================

延伸阅读:

《怎样自学中医? 》

《怎样给自己看病》1--7

《伤寒论》的中医解剖原理(绪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