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程序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

2024-06-28 18:4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两种观点

内容摘要:外币交易会计处理是国际会计中比较复杂的实务问题,也是理论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单一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列出了其会计处理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单一交易观的不合理之处。单一交易观基本上已被两项交易观所取代。关键词: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单一交易观两项交易观

Abstract:The accounting process of the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is the quite complex practice ques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nd is also one focus of most theoretical argues. This article has introduced Single-transaction opinion and Two-transaction opinion which both belong to the 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 accounting processes, has listed their accounting disposal procedures, and has analyzed the unreasonable aspects of Single-transaction opinion. Single transaction opinion has basically been replaced by Two-transaction opinion.

Keywords:Foreign currency transactions Accounting processes Single transaction opinion Two-transaction opinion

一、引言

会计计量需要使用单一的货币单位。在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都以本国货币计量时,无疑地,本国货币将是唯一的计量尺度,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记录,都按本国货币表述,在账面记录的基础上经过调整和总括后编制的财务报表(会计报表),也就是按本国货币表述的。然而,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交易在发生时是以特定的外币来计量的,诸如商品、劳务的进口或出口,设备和技术的引进或输出,国际信贷和其他国际融资、投资活动,都可能在会计计量上导入外国货币单位。也就是说,这些经济业务的原始记价单位是某一外币而不是本国货币,如果企业选定本国货币为报告货币(我国会计制度中称为记账本位币),以它为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那么,对那些在发生时以某一外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就要把作为原始计量单位的外币折合为本国货币,在会计记录中作出双重反映。这样,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才可能以本国货币作为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这就是外币交易会计处理中的外币折算问题。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量的交易。在下情况下,就会发生外币交易:

1、企业购买或销售以外币标价的商品或劳务;

2、企业借入或出借其应付或应收金额以外币计算的资金;

3、企业作为应履行的期汇合约的当事人;

4、企业基于其他各种原因取得或处理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承担或清偿以外币计价的负

债。

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时,必须解决把外国货币折算为本国货币的问题。由此也导致了外币交易处理中的不同观点和程序。本文介绍了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单一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

二、单一交易观

(一)单一交易观的概念

单一交易观认为,以外币(非功能货币)结算的购、销交易,必须在账款结算之日才算完成。商品或劳务的购、销只是这项交易的第一阶段,按外币计价的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以当日的汇率折算的本国货币(功能货币)金额只是一个暂记数。它们的本国货币等值应决定于结算日的汇率。相应地在会计处理中,对购、销日到结算日之间汇率的表动,将调整购、销日折算的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的本国货币金额暂记数。这样,汇率变动的影响将蕴含在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中,并随着所购存货的出售或销货收入的实现而影响相关期间的收益(利润)。

单一交易观念的基本特点是: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汇率将交易发生的外币金额折合成记账货币入账;如果一项外币交易的发生日到结算日跨越报表编制日,则在报表编制日应按编制日汇率反映交易发生额,即根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折合差额对有关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类账户进行调整;在交易结算日,应按结算日汇率反映交易发生额,即根据汇率变动差额调整相关账户记录(林钟高,1995)。

(二)按单一交易观处理外币交易的程序

按照单一交易观点,在购销阶段所作的会计分录中,按业务发生时日汇率结算的销货收入或购货成本的功能货币等值,只是作为暂记数;对结算日的汇率变动影响,则处理为对暂记数的调整,即相应调整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例中假设购销业务发生日期和结算日期跨越了两个会计期间。

1.外币购货交易

设美国某出口商于20×1年11 月20 日赊销商品给法国某进口商,账款按美元结算,计US $30000,当日汇率(中间价) 为FRF5.50/ US $1,账款期限为60 天。年终(20×1 年12 月31 日) 汇率为FRF5. 40/ US$1 (美元跌价);至20×2 年1 月19 日账款结算时,汇率为FRF5.56/ US$1 (美元升值)。

本例中,法国进口商作以下账务处理:

(1)20×1 年11 月20 日赊购进口商品时,只是按当日汇率FRF5.50/ US$1暂记其法国法郎等值入账。

借:在途商品FRF181500

贷:应付账款(US$33000) FRF1181500

(2)20×1 年12月31 日应按年终汇率调整原先暂记的购货成本的法国法郎等值:US$33000×FRF5. 40/ US$1 = FRF178200

故调整额为:

FRF178200 - FRF181500 = - FRF3300

在调整在途商品成本(如货已到达入库,则应调整存货成本) 的同时,对应付美元账款的法国法郎等值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借:应付账款(US$) FRF3300

贷:在途商品FRF3300

(3)20×2 年1月19日账款结算时,先要按当日汇率调整购货成本(设货已到达入库) 和应付美元账款的法郎等值:

US$33000 ×FRF5. 56/ US$1 = FRF183480

故调整额为:

FRF183480 - FRF178200 = FRF5280

作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FRF5280

贷:应付账款(US $) FRF5280

设结算所支付的美元,从美元存款账户付出,其法郎等值要按当日汇率FRF5156/

US$1折算。

借:应付账款(US $33000) FRF183480

贷:银行存款(US $33000) FRF183480

在实务中,以上两笔分录,常合做一笔复合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FRF5280

应付账款178200

贷:银行存款FRF183480

2.外币销货交易

设上例中的账款改为按法郎结算,货价为FRF181500,汇率一如前设。这里,美国出口商将作以下账务处理:

(1)20×1 年11月20日赊销出口商品时,只是按当日汇率FRF5.50/ US$1暂记其美元等值入账:

借: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33000

贷:销售收入US$33000

(2)20×1 年12月31日应按年终汇率调整原先暂记的销售收入的美元等值:

FRF181500÷FRF5. 40/ US $1 = US$33611

故调整额为:

US$33611 - US$33000 = US$611

在调整销售收入的同时,对应收账款的美元等值也要作相应的调整。

借:应收账款( FRF) US$611

贷:销售收入US$611

(3)20×2 年1月19日账款结算时,先要按当日汇率调整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美元等值:

FRF181500÷FRF5. 56/ US $1 = US$32644

故调整额为:

US$32644 - US $33611 = - US $967

作调整分录如下。由于这笔上年度的销售收入已最终结转到留存收益中,故应调整本年初(即上年终) 的留存收益。

借:留存收益US$967

贷:应收账款( FRF) US$967

将结算所得的法国法郎存入银行,其美元等值也要按当日汇率FRF5156/ US$1折算为US $32644。作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FRF181500) US$32644

贷: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32644

在实务中,以上两笔分录,常合做一笔复合分录如下:

借:留存收益US$967

银行存款( FRF181500) 32644

贷: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33611

三、两项交易观

(一)两项交易观的概念

按照两项交易观观点,购销交易及账款的结算被认为是两项独立的关联交易。在购货或销货交易中形成的应付或应收外币账款,将承受汇率波动的风险;确认的购货成本或销货收入的功能货币等值则决定于销售成立时日的汇率。这样,在账款结算时日汇率如发生变动,应将其影响确认为汇率变动导致的财务风险,反映在专设的“汇兑损益”账户中。如果结算日期在下一会计期间,在期终就要调整应付或应收外币账款的功能货币等值,并把这个调整额同样地确认为汇兑损益(未实现的不结算交易损益),到结算日再确认上期终与结算日之间的汇变动影响。

(二)按两项交易观处理外币交易的程序

1.外币购货交易

美国出口商赊销给法国进口商的商品,按美元标价和结算,计US $33000。法国进口商处理外币交易,资料一如前设。

(1)20×1 年11 月20 日赊购进口商品时,按当日汇率FRF5150/ US $1 折算应付美元账款的法国法郎等值,同时确认以法国法郎(功能货币) 计量的购货成本。

借:在途商品FRF181500

贷:应付账款(US $33000) FRF181500

(2)20×1 年12 月31 日按年终汇率FRF5140/ US $1 调整应付美元账款的法郎等值,同时将调整额- FRF3300 确认为汇兑损益(未实现) 。

借:应付账款(US $) FRF3300

贷:汇兑损益FRF3300

(3)20×2 年1 月19 日账款结算时,先要按当日汇率FRF5156/ US $1 调整应付美元账款的法郎等值,同时将调整额FRF5280确认为汇兑损失(已实现) 。

借:汇兑损益FRF5280

贷:应付账款(US $) FRF5280

经过调整后,应付美元账款的法郎等值就等于FRF183480(US$33000×FRF5156/US $1) 了。设结算所付美元从美元存款账户中支出,其法郎等值当然也要按当日汇率折算。

借:应付账款(US $33000) FRF183480

贷:银行存款(US $33000) FRF183480

在实务中,常把以上两笔分录合成一笔复合分录:

借:汇兑损益FRF5280

应付账款(US $33000) 178200

贷:银行存款(US $33000) FRF183480

2.外币销货交易

前例中的账款改为按法郎结算,美国出口商将处理外币交易,货价为FRF181500。资料一如前设。

(1)20×1 年11 月20 日赊销出口商品时,按当时汇率5150/ US $1 折算应收法郎账款的美元等值,同时确认以美元(功能货币)计量的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 $33000

贷:销售收入US $33000

(2)20×1 年12 月31 日按年终汇率FRF5. 40/ US $1 调整应收法郎账款的美元等值,同时将调整额US $611 确认为汇兑收益(未实现) 。

借:应收账款( FRF) US $611

贷:汇兑损益US $611

(3)20×2 年1 月19 日账款结算时,先要按当日汇率FRF5156/ US $1 调整应收法郎账款的美元等值,同时将调整额- US$967 确认为汇兑损益(已实现) 。

借:汇兑损益US $967

贷:应收账款( FRF) US $967

经过调整后,应收法郎账款的美元等值就等于US $32644 ( FRF181500 ÷FRF5.56/ US $1) 。将收得的法郎存入银行,其美元等值要按当日汇率折算为US $32644。作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 FRF181500) US $32644

贷: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 $32644

在实务中,常把以上两笔分录合成一笔复合分录:

借:汇兑损益US $967

银行存款( FRF181500) $32644

贷:应收账款( FRF181500) US $33611

四、两种观点的比较

单一交易观和两项交易观在债权债务的处理上是不同的。但两种方法在不同货币之间的直接兑换业务处理上则是相同的,即都要单独确认汇兑损益,并要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单一交易观在汇兑损益的揭示上只反映货币直接兑换的损益,而将外币交易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潜在地调整为销售收入或采购成本,故称为部分揭示法。而两项交易观则将各类外币业务发生的汇兑损益都加以反映,故称为全部揭示法。

(一)单一交易观的缺陷

单一交易观与两项交易观相比有以下几个缺陷:

(1)要追根溯源将汇兑损益发生额调整原对应账户,手续麻烦,特别在跨年度的、间隔期较长的结算业务中,要追溯和调整原购销账户难度较大。

(2)不单设账户反映汇兑损益,而将其掩盖在其他账户之中,不能清晰地反映汇率变动对企业损益的影响,不能集中反映外币风险程度和提供对外币业务有用的决策信息。

(3)对于货币之间兑换产生的汇兑损益单独设账反映,而对购销业务产生的汇兑损益却不予反映,这样会把同时汇率变动产生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分割成两个部分,既不利于汇兑损益的汇总计算,使会计处理更加复杂化,也使会计信息的揭示不够完整和全面。

(4)以本币计量的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都不是在销售成立之时确认,这不符合确认收

入实现的公认会计原则,也与处理国内购销业务的会计惯例不一致。

而两项交易观符合于在销售成立时确认销货收入实现的公认会计原则,同时,把汇率变动的会计影响确认为反映汇率变动的财务风险(汇兑损益)。它说明,诸如外币存款和外币应收、应付账款及外币借款和债券等货币性项目,是暴露在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下的。对他们的功能货币等值所做的调整,标志着这些货币性外币项目的潜在兑换能力的变动。

(二)单一交易观基本上已被两项交易观所取代

从上述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可以看出,按照单一交易观点,以功能货币计量的销售收入或购货成本,都不是在销售成立之时确认的,这不符合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公认原则,也与处理国内购销业务的会计惯例不一致。同时,把汇率变动影响反映为销售收入和购货成本的调整,而不是反映为外币交易中的汇率变动风险,也是不恰当的,它把同是汇率变动产生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分割成两个部分,即不利于汇兑损益的汇总计算,使会计处理更加复杂化,也使会计信息的揭示不够完整和全面。这是它所以被“两项交易”观点取代的主要原因。

早在1979 年发布的美国会计学家菲茨杰托拉德、斯蒂克勒、瓦茨的《会计原则和惯例的国家调查》中就已表明,在他们考察的64个国家中,“两项交易”观点已经是绝大多数国家规定的准则或惯例。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5年发布的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外币交易会计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中,就明确地要求对外币交易会计采用两项交易观。在1981年发布的用以代替第8号财务会计准则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外币折算》中,同样肯定了两项交易观。

英国会计标准委员会(ASC)于1983年发布的第20号标准会计惯例《外币折算》,在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上十分类似美国的第52号财务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发布的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外币汇率变动的影响》中,同样要求按照两项交易观处理外币交易,并且不区分未实现和已实现的汇兑损益,而把它们都记入当期损益。

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我国也采用两项交易观。

银行外汇会计 会计分录例题

第二章 1、某客户将其活期外汇存款5 000美元转存定期外汇存款。借:活期外汇存款USD5 000.00 贷:定期外汇存款USD5 000.00 2、某外、侨、合资企业以美钞USD10 000存入其存款账户(不考虑钞买汇卖问题)。 借:现金USD10 000.00 贷:外、侨、合资企业活期存款USD10 000.00 3、发放给某进出口公司短期美元贷款30 000,直接支付进口货款。 借:短期外汇贷款USD30 000.00 贷:存放港澳及国外同业USD30 000.00 4、某银行出纳某日庆典库存现金发现长款USD100.00,经查找无果,挂账待查。 借:现金USD100.00 贷:应付及暂收款项USD100.00 5、中国银行某支行解讫一笔香港分行的汇入汇款USD4 000.00。 借:汇入汇款USD4 000.00 贷:外、侨、合资企业活期存款USD4 000.00 6、某客户从外汇长城卡中支取现金USD800.00。 借:信用卡备用金存款USD800.00 贷:现金USD800.00 第三章 外汇买卖 1.1997年1月27日,某归侨持美元现钞USD1 000.00来银行兑换人民币,当日美元的钞买价是809.07%。借:现金USD1 000.00 贷:外汇买卖USD1 000.00 借:外汇买卖RMB8 090.70 贷:现金RMB8 090.70 2.1997年2月18日,某外贸进 出口公司需电付国外一笔贷款 500 000.00美元,持有关有效凭 证到某银行(开户银行)购汇支 付。当日人民币挂牌汇价是美元 汇卖价831.06%(汇费另收从 略) 借:进出口企业或其存款某外 贸公司户RMB4 155 300.00 贷:外汇买卖RMB4 155 300.00 借:外汇买卖USD500 000.00 贷:汇出汇款USD500 000.00 3.1997年X年X日,某分行所 持有的结算周转外汇降到了核 定的下限一下,差额为GBP1 000 000.00英镑,经总行授权, 可通过外汇交易市场购入不足。 外汇交易市场的人民币牌价为 1 406.03% 借:同城人民银行往来 GBP1 000 000.00 贷:外汇买卖GBP1 000 000.00 借:外汇买卖RMB14 060 300.00 贷:同城人民银行往来 RMB14 060 300.00 一、套进套出外币数额一头不 固定的核算 借:XX科目A外币 贷:外汇买卖A外币 借:外汇买卖人民币 贷:外汇买卖人民币 借:外汇买卖B外币 贷:XX科目B外币 异种货币套汇 1.某银行收到纽约联行划 来某企业贸易款项 USD500 000.00,因该企 业在银行开立的是“外、 侨、合资企业或其存款” 港元户,所以银行将报单 美元套成港元收入企业 港币存款户。假定该转账 日美元汇买价为 828.58%,港币汇卖价为 107.40%。 借: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纽约 分行USD500 000.00 贷:外汇买卖USD500 000.00 借:外汇买卖RMB4 142 900.00 贷:外汇买卖RMB4 142 900.00 借:外汇买卖HKD3 857 488.00 贷:外、侨、合资企业活期存 款(港币户)某企业 HKD3 857 488.00 2.某企业从其存在银行的“外、 侨、合资企业活期存款”法国法 郎户支取款折成英镑GBP10 000.00,汇付国外非贸易款项。 假定当日法国法郎和英镑的牌 价分别为: FRF100=RMB158.00-158.63, GBP100=RMB1 400.42-1 406.03(汇费另收) 借:外、侨、合资企业活期存款 (法国法郎户)FRF88 989.20 贷:外汇买卖FRF88 989.20 借:外汇买卖RMB140 603.00 贷:外汇买卖RMB140 603.00 借:外汇买卖GBP10 000.00 贷:汇出汇款GBP10 000.00 2.某外宾以美元现钞USD1 000 要求汇往纽约。当日牌价为: USD100=RMB828.58-831.06, 钞买价为809.07%(汇费另收) 借:现金USD1 000.00 贷:外汇买卖USD1 000.00 借:外汇买卖RMB8 090.70 贷:外汇买卖RMB8 090.70 借:外汇买卖USD973.54 贷:现金USD973.54 2.某企业以其“外、侨、合资企 业活期存款”日元户支款,兑成 日元现钞10 000元,以备该企 业出国谈判人员旅途用。该日牌 价为:JPY100=RMB7.1499 0-7.177 6,钞买价为6.9886%。 借:外、侨、合资企业活期存款 (日元户)JPY10 040.00 贷:外汇买卖JPY10 040.00 借:外汇买卖RMB717.76 贷:外汇买卖 RMB717.76 借:外汇买卖JPY10 000.00 贷:现金JPY10 000.00 二、套进套出外币数额两头固 定的核算 1.某银行应某企业申请委托香 港某代理行(设在该代理行开有 “存放港澳及国外同业”美元分 账户)代收非贸易款英镑GBP5 000.00,收妥后,该代理行以等 值美元报单USD8 480.02划收 该行,收到报单后,经审核折合 率无误,当日牌价

2019中级会计实务98讲第73讲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例16-9】沿用【例16-4】(发生时:短期借款,200 000英磅,汇率9.83,期限6个月,年利率5%) 假定2×13年2月28日即期汇率为1英镑=9.75人民币元。 则对该笔交易产生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短期借款——××银行(英镑)”采用期末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 950 000人民币元(200 000×9.75),与其原记账本位币之差额16 000人民币元计入当期损益。 要求:编制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答案】 借:短期借款——××银行(英镑)16 000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16 000 调整后的短期借款金额=1 966 000(200 000×9.83)-16 000=1 950 000(人民币元) 2×13年8月4日以人民币归还所借英镑,当日银行的英镑卖出价为1英镑=11.27人民币元。 假定借款利息在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则当日应归还银行借款利息5 000英镑(200 000×5%×6/12),按当日英镑卖出价折算为人民币为56 350元(5 000×11.27)。假定2×13年7月31日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9.75人民币元。(与2×13年2月28日相同) 甲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银行(英镑) 1 95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304 000 贷: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元) 2 254 000 (200 000×11.27) 借:财务费用——利息费用56 350(5 000×11.27) 贷: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元)56 350 【补充例题?多选题】(2017年) 下列各项涉及外币业务的账户中,企业因汇率变动需于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记账本位币余额进行调整的有()。 A.固定资产 B.长期借款 C.应收账款 D.应付债券 【答案】BCD 【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是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资产负债表日不需要调整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除3类以外)细分为三种情况: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如果调整,折旧、摊销、减值等会不断变化,与事实不符)

2019中级会计实务讲义95讲第76讲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3)

第一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考点2】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例16-13】 甲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甲公司在银行开设有欧元账户。 甲公司有关外币账户2×13年5月31日的余额如表所示。 项目 外币账户余额 (欧元)汇率 人民币账户余额 (人民币元) 银行存款8000009.557640000 应收账款4000009.553820000 应付账款2000009.551910000 (1)甲公司2×13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6月5日,以人民币向银行买入200000欧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欧元=9.69人民币元,当日银行卖出价为1欧元=9.75人民币元。

贷: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1950000 (200000×9.75) ②6月12日,从国外购入一批原材料,总价款为400000欧元。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即期汇率为1欧元=9.64人民币元。另外,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原材料的进口关税644000人民币元,增值税720000人民币元。 借:原材料(400000×9.64+644000)4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20000 贷:应付账款——××单位(欧元)3856000 (400000×9.64) 银行存款——××银行(人民币元)1364000 ③6月16日,出口销售一批商品,销售价款为600000欧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1欧元=9.41人民币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借:应收账款——××单位(欧元)5646000 (600000×9.41)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商品5646000 ④6月25日,收到应收账款300000欧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1欧元=9.54人民币元。该应收账款系2月份出口销售发生的。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试题及答案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一、单选题 1、下列应计入“应交税费”二级科目的是()。 A、待抵扣进项税额 B、进项税额 C、销项税额抵减 D、已交税金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2、一般纳税人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减免的增值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 A、进项税额 B、减免税款 C、销项税额 D、待转销销项税额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3、小规模纳税人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的明细科目是()。 A、进项税额 B、抵减税额 C、待认证进项税额 D、应交增值税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4、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物资、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B、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 C、进项税额 D、待抵扣进项税额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5、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增值税扣缴义务人为()。 A、购买方 B、销售方 C、中介机构

D、不缴纳税款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6、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配”等科目,贷记()。 A、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C、应交税费——地抵扣进项税额 D、抵减税款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7、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的有关规定,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A、10% B、3% C、5% D、20%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8、选择差额纳税的纳税人,向用工单位收取用于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可以开具()。 A、收据 B、普通发票 C、专用发票 D、付款单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9、金融商品的买入价,可以选择按照加权平均法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进行核算,选择后()个月内不得变更。 A、12 B、6 C、24 D、36

外币业务使用“坏账准备”科目的方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外币业务使用“坏账准备”科目的方法【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不符合配比原则,会导致会计处理复杂化。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确定完工百分比时,“已完工作的测量”和“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同时出现且存在差异。在本例中已发生成本和将发生成本都是已知的或可确定的,但却采用“已完工作的测量”方法确定完工百分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用完工百分比法去确认成本,自然就会出现上述矛盾。 从确定完工百分比的三种方法的客观性分析,只要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则“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不仅比“已完工作的测量”和“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更具客观性,而且更能反映收入和费用的相关程度,更符合配比原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既要坚持确定完工百分比时采用方法的规范性,也要确定方法的顺序性。即在确定完工百分比时,应该首先选择“已发生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方法,如果成本信息难以取得或者成本信息不客观,再选择“已完工作的测量”或“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方法。 我国企业绝大多数使用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同时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外币业务的企业可以使用外币进行会计核算。通常涉及外币业务核算的会计科目有“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备用金”、“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目前,国内的大型跨国公司,涉外业务较多,会计制度设置比较科学,会计管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述会计科目均可以进行外币核算。 从会计法规、制度规定看,没有规定“坏账准备”科目可以设置外币明细科目。笔者认为这值得商榷,应该规定允许使用外币核算。理由有四:首先,通常在季度、半年报及年报时计提坏账准备,外币业务汇率调整时间按月进行,导致按某一时点记账本位币计提的坏账与公司会计制度中关于坏账准备金计提的规定政策相矛盾。其次,由于汇率变化,导致按照本位币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可能超过应收款项金额,使应收性质的账款变成预收性质。再次,按公司会计制度,对于外币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需要逐月进行测试或调整,增加了会计人员工作难度。最后,增加了纳

高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六章外币交易会计

本文由hdxiehuili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六章 外币交易会计 ? ? ? ? ? ? ? ? ? 外币业务相关概念 外币交易需处理的会计问题 外币兑换业务会计处理 外币购销业务的两种观点 外汇远期合同 外汇远期合同进行投机的会计处理 外汇远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套期保值的基本概念 套期保值的种类和套期保值会计方法 套期保值会计处理原则 外币业务相关概念1/3 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 记账本位币——会计主体在核算时采用的作为会计计 量基本尺度的记账货币。可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外 国货币,按照国际惯例,一般以功能货币为记账本位 币 ? 功能货币——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和创造现金流量 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 着货币计量的功能 外币业务相关概念2/3 汇率——指将一国货币兑换或换算为另一国货币所使 用的比率 ?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每单位外币可兑换的本国货币的金额 ? 间接标价法——每单位本国货币可兑换的外币的金额 ? 外汇的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这里的“买入”、 “卖出”是就外汇经纪银行而言的外汇交易汇率; “中间价”通常是会计上的计量价格,即折算汇率 外币业务相关概念3/3 外币兑换——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 外币折算——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为本国货币(记账本位币) 的程序 ? 外币交易——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以非记账本位币进行款项收付, 往来结算等业务 ? 即期汇率——现汇交易中的交割汇率。有交易日即期汇率、资产 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之分 ? 远期汇率——外汇远期市场上进行远期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 汇兑损益——浮动汇率制度下,因汇率变动,同一金额的外币资 产、负债在不同时点记账货币等值之间的差额 外币交易需处理的会计问题 核心问题一: 核心问题一: 如何以记账本位币计量外币交易 ——关键是折算汇率的选择 ——关键是折算汇率的选择 核心问题二: 核心问题二: 浮动汇率下,如何记录汇率变动对 浮动汇率下, 已确认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影响 外币兑换会计处理 中国某企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向某外币经纪银 行购入10000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7.78元,卖出价为 1美元=7.98元。请编制该笔交易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折算汇率10000*7.88)78 800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卖出价) 1 000 79 800 区分折算汇率 与交易汇率 外币交易会计的两种观点(举例) * 中国某外贸进出口公司于2005年9月1日以赊销的方式 向美国某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共计100000美元,当天 的汇率为¥1=¥8.250,9月30日的汇率为¥1=¥8.260, 结算日为2005年10月20日,当天的即期汇率为 ¥1=¥8.280,双方约定货款以美元来结算,中国该公 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外币购业务中的会计问题 汇率发生变化 - 已确认外币资产、负债以记账本位币计量的金额 需不需要改变 (公允价值计量VS历史成本计量) - 已确认外币资产、负债以记账本位币记录的金额之间 的差异调整什么科目(原确认相关科目VS单独反映) 一笔交易观 两笔交易观 外币交易会计的一笔交易观 9月1日 借:应收帐款——美元(¥10000*8.25) 8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2500 ? 9月30日(期末) 借:应收账款[¥10000*(8.26-8.25)]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销项税的会计处理大全

一、销项税额的核算 (一)一般销售方式下销项税额的计算: ①销售额=价款+价外费用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这里的销额是不含税的销售额) ②销项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销售额的确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1、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计算公式为: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 (1+税率)(1.17) ①混合销售的销售额:为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合计. ②兼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为货物销售额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合计. ③价款和价税合并收取的销售额: 价税合计金额. 商业企业零售价. 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 价外费用视为含税收入. 2、销售额的组成包括以下三项: ①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取自于购买方的全部价款(不含税)。 ②向购买方收取的各种价外费用:并入销售额前,应先将其换算为不含税费用。包括:运输装卸费、包装费、违约金、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代收、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用。 ③消费税税金: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因此,凡征收消费税的货物在计算增值税额时,其应税销售额包括消费税税金。 3、销售额的组成不包括以下三项: ①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其税款不应包含在销售货物的价款之中。 ②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货物,而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③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代垫运输费: 销售方把货物交给运输公司运输支付的代垫运输费用. 运输公司把运输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 4、一般销售方式下的付款方式主要有: ①直接收款. ②预收货款. ③赊销和分期付款. 4.1直接收款方式采用支票、汇兑、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结算方式销售产品。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外币业务包含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两个部分。外币交易是指企业之间贸易往来时约定以记账本位币之外的货币进行结算,一般包含货款收付、吸收投资或筹资、进行保险及管理咨询等;外币报表折算是企业要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把用自身记账的货币呈现的报表计算成由规定使用的货币来呈现的报表。一般来说,企业的外币交易多数发生在国际贸易中,但如果和我国境内其他企业间的贸易商定以某一个非记账本位币来结算,此类相关的经济活动也属于外币交易;而我国公司与境外企业进行贸易往来,约定结算时使用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就不视为本单位的外币业务[1] 。 针对外币业务,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对其规范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最早始于美国,其中和外币业务相关的多项直接、间接的准则颁布时间都早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颁布,而且美国对于外币业务的研究也比较成熟,相关的准则相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比较完善。 一、外币业务处理的基本方法比较国际上主要使用单项和两项交易观对外币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例1:12 月2 日对境外企业出售了一批产品,价格是50 000 美元。双方约定于1 月14 日以美元结算。发出货物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13 元人民币。12月31日市场上的即期汇率为1 美元=6.14 元人民币。1 月14 日即期汇率为1 美元

=6.12 元人民币。以人民币作为本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将两种方法的处理过程及其结果列表,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采用单项交易观时,最终确认主营业务收入为306 000 元人民币,是根据实际收到货款日的美元汇率折算成的人民币数额。汇率变动形成的差额计入了主营业务收入,实质上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在两项交易观下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额为306 500元人民币,是根据发出商品日的汇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数额。汇率变动形成的差额计入了财务费用中,实际上体现了权责发生制,也符合我国会计制度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企业进行确认、核算和报告的要求。单项交易观不仅手续麻烦,还会因为跨期增大调整难度,使会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也不利于汇兑损益的汇总计算,不能清晰反映汇率变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或收益。我国要求选用两项交易观对外币交易进行核算,对产生的汇兑损益进行当期确认。 这两种方法的焦点在于汇率变动引起的汇兑差额如何处理,如何影响本期损益从而影响其他会计事项。每个国家对汇兑差额的处理也不尽相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肯定两项交易观,倾向于将未实现汇兑损益在会计期末计入当期损益,包括短期货币项目和长期货币性项目[2] 。英国在这方面和美国保持基本一致的看法,仅仅是对一些货币性项目提出疑义,可视为特殊情况,将其未实现的汇兑损益计入未实现损益中。加拿大对长期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未实现的汇兑损益采用递延的方法进行核算,其他项目则是进行当期确

增值税会计处理(会计分录)

增值税业务处理会计分录 [保会通财务软件题库精华] 一、国内采购货物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国内采购的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 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商品采购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经营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银行存款 购入货物发生的退货,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按照规定,企业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未按照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或者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未按照规定注明增值税额及其他有关事项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会计核算上,其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而要记入购入货物或应税劳务的成本中。

二、购入货物取得的普通发票的会计处理 一般纳税人在购入货物时(不包括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只取得普通发票的,应按发票所列全部价款入账,不得将增值税额分离出来进行抵扣处理。 借:材料采购 商品采购 原材料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三、购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09年有所变更,固定资产进项税可抵扣,可查相关规定)由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生产型”的增值税,对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所以,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其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即按固定资产的买价和支付的增值税: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运输费,其进项税额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应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运输费: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现金 四、购进免税农产品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购入农业产品的买价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材料采购 商品采购 贷:应付账款 银行存款 五、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用于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直接用于非应税项目,或直接用于免税项目以及直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计入购入货物及接受劳务的成本。 借: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六、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对于企业将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

第98讲_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2)

第二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期末调整或结算 1.货币性项目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期末调整 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 【提示】期末调整汇兑差额的计算思路: ①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 ②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 ③汇兑差额=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 “XX外币资产”汇兑损失=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XX外币负债”汇兑损失=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

“XX外币资产”汇兑收益=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XX外币负债”汇兑收益=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2)结算 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提示】结算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外币“应付利息”科目产生的汇兑差额记入“在建工程”等科目。 以“应收账款——美元”结算为例,其会计处理如下图所示: 【真题·多选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17年发生的有关外币交易或事项如下:(1)外币美元资本投入,合同约定的折算汇率与投入美元资本当日的即期汇率不同;(2)支付应付美元货款,支付当日的即期汇率与应付美元货款的账面汇率不同;(3)年末折算汇率与交易发生时的账面汇率不同。不考虑应予资本化的金额及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17年上述外币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17年) A.偿还美元货款时按偿还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记账 B.收到外币美元资本投入时按合同约定的折算汇率折算的人民币记账 C.外币美元资本于年末按年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调整其账面价值 D.各外币货币性项目按年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其账面人民币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答案】AD 【解析】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选项B和C不正确。 【真题·单选题】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发生外币交易时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甲公司12月20日进口一批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原材料成本为8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12月31日,美元户银行存款余额为1 000万美元,按年末汇率调整前的人民币账面余额为7 020万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2012年) A.-220万元 B.-496万元 C.-520万元 D.-544万元 【答案】B 【解析】上述交易或事项对甲公司12月份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80×6.8-80×6.5)+(1 000×6.5-7 020)=-496(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5月20日对外销售产品发生应收账款500万欧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0元人民币。5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28元人民币;6月1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2元人民币;6月30日的市场汇率为1欧元=8.35元人民

抵扣完的销项税金如何做账务处理

抵扣完的销项税金如何做账务处理 、“销项税额”的帐务处理 1.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 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应付利润”等科目;按照当期的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3.利用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进行投资。企业自产、委托加工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消费等,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5.无偿赠送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6.随同产品出售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

记“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企业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押金,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四、“进项税额转出”的帐务处理企业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处理财产损溢”、“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五、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和应纳的增值税额。 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的退货或退关补交的税款,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六“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帐务处理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当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这样,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计算出尚未入库的增值税。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七、次月申报缴纳上月应交的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八、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返还的增值税,除国家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外,

出口业务收到外汇的账务处理

出口业务收到外汇的账务处理 2009-10-29 11:4唐爱军【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问题】 我公司有一笔出口业务,5月20日订立合同,约定总价款10 000美元,当日汇率7.68;5月28日收到预收款5 000美元,汇率7.65;6月1日商检合格后开具发票,汇率7.64;6月5日购货方见到商检合格证及发票后支付尾款5 000美元,6月10日收到尾款,汇率7.62。假设无其他费用,请问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解答】 按问题内容推断,你单位应该是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定,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我们假定企业按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各个时点对所发生的业务应该做如下会计处理: ①5月20日,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②5月28日,收到预收款5 000美元,按汇率7.65折合人民币38 250元,借记“银行存款——美元38 250”,贷记“预收账款—#公司(美元)38 250”; ③6月1日,开发票时按当日汇率折合人民币76 400元,借记“预收账款——#公司(美元)76 400”,贷记“主营业务收入76 400”; ④6月10日收到尾款按当日的汇率折算人民币38 100元,但该项销售业务预收项目的余额为38 150,差额部分为汇兑损益,记为财务费用,借“银行存款—美元38 100”,“财务费用——汇兑差额50”,贷“预收账款——#公司(美元)38 150”。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 (一)外币交易的概念 外币交易,是指企业发生的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二)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 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其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 1.将外币金额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2.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确认为汇兑差额。 3.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计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外币人民币 买入价卖出价 US$100 640 650 中间价$1=¥6.45(即期汇率)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教材【例20-3】甲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选择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其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20×7年3月12日,从美国乙公司购入某种工业原料500吨,每吨价格为4 000美元,当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币,进口关税为1 520 000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2 842 400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进口关税及增值税由银行存款支付。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500×4 000×7.6+1 520 000)16 720 000

外币交易的账务处理笔记整理

外币交易的账务处理笔记整理 内容导航 1.外币兑换业务 2.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业务 3.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4.向银行购汇 外币兑换业务,包括企业把外币卖给银行、向银行结汇、购汇以及用一种外币向银行兑换成另一种外币等。 (1)企业把外币卖给银行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买入价) 财务费用(差额) 贷:银行存款(外币户)(即期汇率) (2)向银行购汇 企业向银行购入外汇时,银行按卖出价向企业收取人民币。企业实际支付的人民币金额与按企业选定的折算汇率折合的人民币之间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借:银行存款(外币户)(即期汇率) 财务费用(差额)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卖出价) (3)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业务

企业借入外币资金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注:期末调整汇兑差额的计算思路: (1)外币账户的期末外币余额=期初外币余额+本期增加的外币发生额-本期减少的外币发生额 (2)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期末即期汇率 (3)汇兑差额=调整后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记账本位币余额 (4)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 企业发生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时,应按企业选定的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入账。期末(月末、或季末、年末),对所有外币账户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科目。 ~~补充知识点~~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2)对于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如果其可变现净值以外币确定,则在确定存货的期末价值时,应先将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

最新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实际应用的22 个案例分析

最新增值税会计处理的实际应用的22 个案例分析 胡浩然 第一部分总体观点 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下发后,引起业界广泛热议,笔者感觉该文件有二大特色、三大不足。此文用22个实务案例讲清新办法在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欢迎各路英豪拍砖。 二大特色: 一是力图将营改增后增值税的新政策用全新的会计处理方式表达出来。 二是把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尽量细分式地呈现。 三大不足: 一是原增值税会计核算月末全部归集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中去,简洁明了,按新办法则需要结转出“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代扣代缴增值税”4个科目,极易搞混。另外,诸如“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究竟在实践中有多少企业会用,也是个问号,毕竟址分麻烦。 二是如果企业有预缴税款,按要求应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不能抵其他3个应税项目,这就会造成一边预缴税款有剩余,另一边“应交税费—简易计税”、“应交税费—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代扣代缴增值税”3个科目仍有余额的现象发生,与增值税法规定不一致。 三是个别表达语焉不详,产生岐义。 岐义一:货物等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的账务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的货物等已到达并验收入库,但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并未付款的,应在月末按货物清单或相关合同协议上的价格暂估入账,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这里的“不需要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暂估入账”有二种理解。例如:企业购入原材料,价税合计117元,尚未取得发票,一种理解是按100暂估入账,不需要将17元进项暂估算入账,而是计入“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第二种理解是按117暂估入账,不需要将17暂估计入“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从其后续表达看,“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取得相关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认证后,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应付账款”等科目。”笔者认为应该是第二种理解。 岐义二: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这里所说的纳税义务发生有二解,一是与预交税款相关的房地产正式产生纳税义务时才可以转。二是只要房地产企业产生纳税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

-------------------------------------------------------------------------------------------------------------------------------------------- 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若干问题 【作者】曲晓辉 【作者简介】曲晓辉厦门大学会计系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合作、涉外信贷和外商投资以及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外币业务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都有发生。但是,由于会计人员总体业务水平不高,加之近年来会计法规变动较大,有外币业务的企业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方面,往往由于对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不当而作歪曲反映,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正确揭示,影响到国家的外汇管制和涉外税收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有必要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探讨。本文着重讨论记帐汇率及其应用和外币业务分户记录问题。 一、关于记帐汇率 采用什么样的汇率将外币经济业务记录入帐,是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如果在发生外币经济业务时对记帐汇率应用不当,就会影响有关会计记录的正确性。记帐汇率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记帐汇率的种类;二是记帐汇率所属时间(时点或时期)。 1.记帐汇率的种类 在现行会计制度中,有关记帐汇率种类的规定的提法不尽相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提法是国家外汇牌价。财政部(94)财会字第05号文件印发的《关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外币业务会计处理的规定》的提法是市场汇价。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前,企业会计人员在处理外币业务时应用国家外汇牌价,不论在理解上还是在汇价的可获性上,一般不会发生问题。但是,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使用市场汇价的提法,实际上给企业会计人员正确运用合乎规定的汇率进行外币业务的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市场汇价这一概念比较模糊,完全可以将其理解为任何一家金融机构买卖外币的价格。由于经营外币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因而不同金融机构公布的汇价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如果把这种情况推广到境外、国外,差别可能会更大。另外,由于经营外币的金融机构买入卖出外币的价格是不同的,而且买入或卖出的现汇和现钞也存在差价。因此,必须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