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选择的模型汇总(转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基因型等于什么加什么 全基因组选择的模型汇总(转载)

全基因组选择的模型汇总(转载)

2024-07-16 06:3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转载自:Bionifarmer。 个人感觉非常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PS:应该也可以加入ssWGBLUP)

目录 1. 前言 2. BLUP方法 ABLUP GBLUP ssGBLUP RRBLUP 3. 贝叶斯方法] BayesA BayesB BayesC/Cπ/Dπ [Bayesian Lasso 4.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集成学习 深度学习 5. 其他模型 RKHS GWAS-assisted GS 非加性效应 多变量模型 多组学 6. 小结 参考资料 1. 前言

在介绍GS模型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混合线性模型是一种方差分量模型,既然是线性模型,意味着各量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即几个不同的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的响应,等于几个输入量单独作用的响应之和(公式1)。

image.png

既然是混合效应模型,则既含有固定效应,又含有随机效应。所谓固定效应是指所有可能出现的等级或水平是已知且能观察的,如性别、年龄、品种等。所谓随机效应是指随机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可能出现的水平,是不确定的,如个体加性效应、母体效应等(公式2)。

image.png

式中y为观测值向量;β为固定效应向量;μ为随机效应向量,服从均值向量为0、方差协方差矩阵为G的正态分布μ ~ N(0,G);X为固定效应的关联矩阵;Z为随机效应的关联矩阵;𝒆为随机误差向量,其元素不必为独立同分布,即𝒆 ~ N(0,R)。同时假定Cov(G,R)=0,即G与R间无相关关系,y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变为Var(y)=ZGZ+R。若Zμ不存在,则为固定效应模型。若Xβ不存在,则为随机效应模型。

在传统的线性模型中,除线性关系外,响应变量还有正态性、独立性和方差齐性的假定。混合线性模型既保留了传统线性模型中的表型正态性分布假定条件,又对独立性和方差齐性不作要求,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选择。

2. BLUP方法

很早以前C.R.Henderson就在理论上提出了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的统计方法,但由于计算技术滞后限制了应用。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BLUP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BLUP结合了最小二乘法的优点,在协方差矩阵已知的情况下,BLUP是分析动植物育种目标性状理想的方法,其名称含义如下:

最佳:估计误差最小,估计育种值与真实育种值的相关性最大; 线性:估计是基于线性模型(估计值与观察值呈线性关系); 无偏:估计值的数学期望为真值(固定效应)或被估计量的数学期望(随机效应); 预测:预测一个个体的种用价值(随机遗传效应)。

在混合线性模型中,BLUP是对随机效应中随机因子的预测,BLUE(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ion)则是对固定效应中的固定因子的估算。在同一个方程组中既能对固定效应进行估计,又能对随机遗传效应进行预测。

ABLUP

BLUP方法最初应用在动物育种上。传统的动物模型是基于系谱信息构建的亲缘关系矩阵(又称A矩阵)来求解混合模型方程组(Mixed Model Equations,MME)的,因此称之ABLUP。Henderson提出的MME如下所示:

image.png

式中X为固定效应矩阵,Z为随机效应矩阵,Y为观测值矩阵。其中R和G:

image.png

其中A为亲缘关系矩阵,因此可转化公式为:

image.png

进一步可转化为:

image.png

式中,X、Y、Z矩阵均已知,亲缘关系逆矩阵A-1可计算得到,k值计算如下:

image.png

通过求解方程组,计算残差和加性方差的方差组分,即可得到固定因子效应值\widehat{b}(BLUE)和随机因子效应值\widehat{u}(BLUP)。

作为传统BLUP方法,ABLUP完全基于系谱信息来构建亲缘关系矩阵,进而求得育种值,此方法在早期动物育种中应用较多,现在已基本不单独使用。

GBLUP

VanRaden于2008年提出了基于G矩阵的GBLUP(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方法,G矩阵由所有SNP标记构建,公式如下:

image.png

式中pi表示位点i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Z表示个体基因型矩阵。

GBLUP通过构建基因组关系矩阵G代替基于系谱信息构建的亲缘关系矩阵A,进而直接估算个体育种值。

image.png

GBLUP求解过程同传统BLUP方法,仅仅在G矩阵构建不同。除了VanRaden的基因组关系构建G矩阵外,还有其他G矩阵构建方法,但应用最多的还是VanRaden提出的方法。如Yang等提出的按权重计算G矩阵:

image.png

Goddard等提出的基于系谱A矩阵计算G矩阵:

image.png

目前GBLUP已经广泛应用于动植物育种中,并且因为它的高效、稳健等优点,现在仍饱受青睐。GBLUP假设所有标记对G矩阵具有相同的效应,而在实际基因组范围中只有少量标记具有主效应,大部分标记效应较小,因此GBLUP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ssGBLUP

在动物育种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大量具有系谱记录和表型信息的个体没有基因型,单步法GBLUP(single-step GBLUP,ssGBLUP)就是解决育种群体中无基因型个体和有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育种值估计问题。

ssGBLUP将传统BLUP和GBLUP结合起来,即把基于系谱信息的亲缘关系矩阵A和基因组关系矩阵G进行整合,建立新的关系矩阵H,达到同时估计有基因型和无基因型个体的育种值。

H矩阵构建方法:

image.png

式中A、G分别为A矩阵和G矩阵,下标1、2分别为无基因型个体和有基因型个体。由于G为奇异矩阵时无法求逆,VanRaden又提出将G定义为Gw = (1-w)G + wA22,则H逆矩阵可转化为:

image.png

式中w为加权因子,即多基因遗传效应所占比例。

构建H矩阵后,其求解MME过程也是与传统BLUP一样:

image.png

ssBLUP由于基因分型个体同时含有系谱记录和表型数据,相对于GBLUP往往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该方法已成为当前动物育种中最常用的动物模型之一。在植物育种中,往往缺乏较全面的系谱信息,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也容易被测定,因此没有推广开来。

RRBLUP

如果把GBLUP中构建协变量的个体亲缘关系矩阵换成SNP标记构成的关系矩阵,构建模型,然后对个体进行预测,这就是RRBLUP(Ridge Regression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的思路。

为什么不直接用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将标记效应假定为固定效应,分段对所有SNP进行回归,然后将每段中显著的SNP效应相加得到个体基因组育种值。该方法只考虑了少数显著SNP的效应,很容易导致多重共线性和过拟合。

RRBLUP是一种改良的最小二乘法,它能估计出所有SNP的效应值。该方法将标记效应假定为随机效应且服从正态分布,利用线性混合模型估算每个标记的效应值,然后将每个标记效应相加即得到个体估计育种值。

一般而言,基因型数据中标记数目远大于样本数(p>>n)。RRBLUP因为是以标记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其运行时间相比GBLUP更长,准确性相当。(PS:这个情况在各个国家慢慢改变,尤其美国,已经有超过4百万牛的芯片数据,所以其可能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GBLUP是直接法的代表,它把个体作为随机效应,参考群体和预测群体遗传信息构建的亲缘关系矩阵作为方差协方差矩阵,通过迭代法估计方差组分,进而求解混合模型获取待预测个体的估计育种值。RRBLUP是间接法的代表,它首先计算每个标记效应值,再对效应值进行累加,进而求得育种值。下图比较了两类方法的异同:

image.png

直接法估计\widehat{u},间接法估计标记效应之和M\widehat{g}。当K=M’M且标记效应g服从独立正态分布(如上图所示)时,两种方法估计的育种值是一样的,即\widehat{u}=M\widehat{g}

3. 贝叶斯方法

基于BLUP理论的基因组选择方法假定所有标记都具有相同的遗传方差,而实际上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只有少数SNP有效应,且与影响性状的QTL连锁,大多数SNP是无效应的。当我们将标记效应的方差假定为某种先验分布时,模型变成了贝叶斯方法。常见的贝叶斯方法也是Meuwissen提出来的(就是提出GS的那个人),主要有BayesA、BayesB、BayesC、Bayesian Lasso等。

BayesA

BayesA假设每个SNP都有效应且服从正态分布,效应方差服从尺度逆卡方分布。BayesA方法事先假定了两个与遗传相关的参数,自由度v和尺度参数S。它将Gibbs抽样引入到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理论(MCMC)中来计算标记效应。

BayesB

BayesB假设少数SNP有效应,且效应方差服从服从逆卡方分布,大多数SNP无效应(符合全基因组实际情况)。BayesB方法的标记效应方差的先验分布使用混合分布,难以构建标记效应和方差各自的完全条件后验分布,因此BayesB使用Gibbs和MH(Metropolis-Hastings)抽样对标记效应和方差进行联合抽样。

BayesB方法在运算过程中引入一个参数π。假定标记效应方差为0的概率为π,服从逆卡方分布的概率为1-π,当π为1时,所有SNP都有效应,即和BayesA等价。当遗传变异受少数具有较大影响的QTL控制时,BayesB方法准确性较高。

BayesC/Cπ/Dπ

BayesB中的参数π是人为设定的,会对结果带来主观影响。BayesC、BayesCπ、BayesDπ等方法对BayesB进行了优化。BayesC方法将π作为未知参数,假定其服从U(0,1)的均匀分布,并假设有效应的SNP的效应方差不同。BayesCπ方法在BayesC的基础上假设SNP效应方差相同,并用Gibbs抽样进行求解。BayesDπ方法对未知参数π和尺度参数S进行计算,假设S的先验分布和后验分布均服从(1,1)分布,可直接从后验分布中进行抽样。

下图较为形象地说明了不同方法的标记效应方差分布:

image.png Bayesian Lasso

Bayesian 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假设标记效应方差服从指数分布的正态分布,即拉普拉斯(Laplace)分布。其与BayesA的区别在于标记效应服从的分布不同,BayesA假设标记效应服从正态分布。Laplace分布可允许极大值或极小值以更大概率出现。

从以上各类贝叶斯方法可看出,贝叶斯方法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对超参的先验分布进行合理的假设。

Bayes模型相比于BLUP方法往往具有更多的待估参数,在提高预测准确度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计算量。MCMC需要数万次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需要重估所有标记效应值,该过程连续且不可并行,需消耗大量的计算时间,限制了其在时效性需求较强的动植物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为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很多学者对Bayes方法中的先验假设和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fastBayesA、BayesSSVS、fBayesB、emBayesR、EBL、BayesRS、BayesTA等。但目前最常用的Bayes类方法还是上述的几种。

各种模型的预测准确度较大程度的取决于其模型假设是否适合所预测表型的遗传构建。一般而言,调参后贝叶斯方法的准确性比BLUP类方法要略高,但运算速度和鲁棒性不如BLUP。因此,我们应根据自身需求权衡利弊进行合理选择。(PS:在动物育种中,实践生产中使用的为BLUP方法)

4. 机器学习

除了基于BLUP和Bayes理论的参数求解方法外,基因组选择还有半参数(如RKHS,见下篇)和非参数,如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等方法。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其重点是通过将高度灵活的算法应用于观察到的个体(标记的数据)的已知属性(特征)和结果来预测未观察到的个体(未标记的数据)的结果。结果可以是连续的,分类的或二元的。在动植物育种中,标记的数据对应于具有基因型和表型的训练群体,而未标记的数据对应于测试群体,用于预测的特征是SNP基因型。

相比于传统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诸多优点:

能处理”p>>n“的问题; 机器学习是个黑箱,无需事先知道变量的分布或目标性状的遗传效应,打破了混合线性模型和贝叶斯假设的限制; 考虑了多个体互作或特征间的相关性; 准确性高,允许重定义训练和验证集以及交叉验证。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典型的非参数方法,属于监督学习方法。它既可解决分类问题,又可用于回归分析。SVM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兼顾了模型拟合和训练样本的复杂性,尤其是当我们对自己的群体数据不够了解时,SVM或许是基因组预测的备选方法。

SVM的基本思想是求解能够正确划分训练数据集并且几何间隔最大的分离超平面。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中,通常使用近似误差来代替像SVM中那样的最佳分离超平面和支持向量之间的余量。假设ε为不敏感区域的线性损失函数,当测量值和预测值小于ε时,误差等于零。SVR的目标就是同时最小化经验风险和权重的平方范数。也就是说,通过最小化经验风险来估计超平面。

下图1比较了SVM中回归(图A)和分类(图B)的差别。式中ξ和ξ*为松弛变量,C为用户定义的常数,W为权重向量范数,ϕ表示特征空间映射。

image.png

当SVM用于预测分析时,高维度的大型数据集会给计算带来极大的复杂性,核函数的应用能大大简化内积,从而解决维数灾难。因此,核函数的选择(需要考虑训练样本的分布特点)是SVM预测的关键。目前最常用的核函数有:线性核函数、高斯核函数(RBF)和多项式核函数等。其中, RBF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应用于训练样本(具有适当宽度参数)的任何分布。尽管有时会导致过拟合问题,但它仍是使用最广泛的核函数。

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也是机器学习中最常见的算法之一。它通过一系列学习器进行学习,并使用某种规则把各个学习结果进行整合,从而获得比单个学习器更好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一堆弱学习器组合成一个强学习器。在GS领域,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是应用较多的两种集成学习算法。

RF是一种基于决策树的集成方法,也就是包含了多个决策树的分类器。在基因组预测中,RF同SVM一样,既可用做分类模型,也可用做回归模型。用于分类时,注意需要事先将群体中个体按表型值的高低进行划分。RF算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从整个原始数据集中随机取样,将每个自举样本的子集作为根节点;

设置一定数量(mtry)的输入变量(SNPs),然后选择第j个SNP使损失函数最小化。分类问题用熵约束准则,而回归问题用均方误差;

根据第j个SNP的基因型,将当前节点分为两个新的子集;

对每个新节点重复上述2-3步,直到最小节点大小(即个体数)出现为止,通常在5以下;

利用新的自举样本重复上述1-5步构建新树,树的大小一般为ntree > 50-100。

最后,RF会结合分类树或回归树的输出进行预测。在分类中,通过计算投票数(通常使用每个决策树一票)并分配投票数最高的类别来预测未观察到的类别。在回归中,通过对ntree输出进行求平均。

有两个影响RF模型结果的重要因素:一是每个节点随机取样的协变量数量(mtry,即SNP数目)。构建回归树时,mtry默认为p/3(p是构建树的预测数量),构建分类树时,mtry为[图片上传失败...(image-10f518-1612450396027)] ;二是决策树的数量。很多研究表明树并非越多越好,而且构树也是非常耗时的。在GS应用于植物育种中,通常将RF的ntree设置在500-1000之间。

当GBM基于决策树时,就是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和RF一样,也是包含了多个决策树。但两者又有很多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RF是基于bagging算法,也就是说它将多个结果进行投票或简单计算均值选出最终结果。而GBDT是基于boosting算法,它通过迭代的每一步构建弱学习器来弥补原模型的不足。GBM通过设置不同的损失函数来处理各类学习任务。

深度学习

虽然已经有不少研究尝试了将多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基因组预测中,但提升的准确性仍然有限,而且比较耗时。在无数的机器学习算法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普遍地提高预测性,不同的应用程序及其最优方法和参数是不同的。相比于经典的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或许是未来应用于基因组预测更好的选择。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SVM,一般是浅层模型。而深度学习除了输入和输出层,还含有多个隐藏层,模型结构的深度说明了它名字的含义。DL的实质是通过构建具有很多隐藏层的机器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用的特征,从而最终提升分类或预测的准确性。DL算法的建模过程可简单分为以下三步:

定义假设函数:定义一个合理的假设函数来描述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设计损失函数:设计一个合理的损失函数来描述假设函数的好坏,评估参数的优劣;

选择最优函数:通过训练,如用梯度下降来不停地优化损失函数,找到对应的参数,使其对应的误差达到最小 。

在GS领域,研究较多的DL算法,包括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PL)、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等。

MLP是一种前馈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它将输入的多个数据集映射到单一的输出数据集上。MLP包括至少一个隐藏层,如下图2中所示,除了一个输入层和一个输出层以外,还包括了4个隐藏层,每一层都与前一层的节点相连,并赋予不同权重(w),最后通过激活函数转化,将输入映射到输出端。

image.png

CNN是一类包含卷积计算且具有深度结构的前馈神经网络,通常具有表征学习能力,能够按其阶层结构对输入信息进行平移不变分类。CNN的隐藏层中包含卷积层(Convolutional layer)、池化层(Pooling layer)和全连接层(Fully-connected layer)三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功能,比如卷积层的功能主要是对输入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池化层对卷积层特征提取后输出的特征图进行特征选择和信息过滤,而全连接层类似于ANN中的隐藏层,一般位于CNN隐藏层的最末端,并且只向全连接层传递信号。CNN结构如下图3所示。

image.png

需要注意的是,深度学习不是万能的。使用DL的前提是必须具有足够大和质量好的训练数据集,而且根据GS在动植物方面的研究表明,一些DL算法和传统的基因组预测方法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不过有一致的证据表明, DL算法能更有效地捕获非线性模式。因此,DL能够根据不同来源的数据通过集成GS传统模型来进行辅助育种。总之,面对将来海量的育种数据,DL的应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5. 其他模型

以上是GS中常见的预测模型,不同分类方式可能会有所区别。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上述未提及到但比较重要的方法,其中一些是上述三类方法的拓展。

RKHS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RKHS)是一种典型的半参数方法。它使用高斯核函数来拟合以下模型:

image.png

式中α是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Khσα2的多变量正态分布;ε ~ N(0,Inσ2);Kh是代表个体相关性的核函数,等式中dij是个体i和j根据基因型计算的欧氏距离的平方,平滑参数h定义为dij均值的一半。

RKHS模型可采用贝叶斯框架的Gibbs抽样器,或者混合线性模型来求解。

GWAS-assisted GS

GBLUP仍然是动植物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假定所有标记都具有相同的效应。但在实际情况中,任何与目标性状无关的标记用来估计亲缘关系矩阵都会稀释QTL的作用。很多研究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有几种思路:

对随机效应中的不同标记给予不同权重,构建性状特异性关系矩阵,最典型的方法如TABLUP(trait-specific relationship matrix BLUP)。给标记分配不同权重也有多种方法,比如用BayesB估计(TAB),用RRBLUP估计(TAP),或者根据性状候选位点出现的次数来分配等; 将标记分类,按照不同染色体区域、与性状关联程度大小等条件,将标记分为不同的组别,在模型中设置两个或多个随机效应; 将已验证或新发现位点的标记作为固定效应; 将已验证或新发现位点的标记作为另一个随机效应。

沿用以上的思路,sBLUP(Settlement of Kinship Under Progressively Exclusive Relationship BLUP, SUPER BLUP)方法将TABLUP进一步细化为少数基因控制的性状,这样基因型关系矩阵的构建仅仅使用了与性状关联的标记。

如果要在亲缘关系矩阵中考虑群体结构带来的影响,可根据个体遗传关系的相似性将其分组,然后将压缩后的组别当做协变量,替换掉原来的个体,而组内个体的亲缘关系都是一样的。因此在构建基因组关系矩阵时,可用组别的遗传效应值来代替个体的值,用个体对应的组来进行预测,这就是cBLUP(Compressed BLUP)。

以上思路都提到了将已验证和新发现的位点整合到模型中,这些位点从何而来?最常见来源自然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GS和GWAS有着天然的联系,将GWAS的显著关联位点考虑进GS中,直接的好处是能维持多世代的预测能力,间接的好处是能增加已验证突变的数量。

下图比较了GWAS辅助基因组预测的各类方法比较。a表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MAS),只利用了少数几个主效位点;b表示经典GS方法,利用了全部标记,且标记效应相同;c对标记按权重分配;d将显著关联标记视为固定效应;e将显著关联标记视为另一个随机效应(有其自身的kernel derived);f将染色体划分为片段,每个片段构建的G矩阵分配为不同的随机效应。

image.png

GWAS辅助基因组预测的结果会比较复杂,单纯地考虑将关联信号纳入模型不一定都能提高准确性,具体表现应该和性状的遗传构建有关。

非加性效应

GS对遗传效应的估计有两种不同的策略。一是关注估计育种值,将加性效应从父母传递给子代。而非加性效应(如显性和上位性效应)与特定基因型相关,不能直接遗传。当估计方差组分时,非加性效应通常和随机的环境效应一起被当成噪音处理。另一种策略同时关注加性和非加性效应,通常用于杂种优势的探索。杂交优势一般认为是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的结果,因此,如果非加性效应很明显,而你恰好将它们忽略了,遗传估计将会产生偏差。

杂种优势利用是植物育种,尤其是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的重要研究课题。将非加性遗传效应考虑进GS模型进行杂交种预测,也是当前基因组预测在作物育种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当然,杂种优势效应的组成也是随性状而变化的,不同性状的基因组预测需要与鉴定杂优QTL位点结合起来。由于一般配合力GCA(加性效应的反映)和特殊配合力SCA(非加性效应的反映)可能来自不同遗传效应,所以预测杂交种F1应该分别考虑GCA和SCA。GCA模型可以基于GBLUP,重点在基因型亲缘关系矩阵构建。SCA模型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杂优SNP位点的Panel作为固定效应整合进GBLUP模型中;二是使用非线性模型,如贝叶斯和机器学习方法。据报道,对于加性模型的中低遗传力性状,机器学习和一般统计模型比较一致。但在非加性模型中,机器学习方法表现更优。

多变量模型

传统的GS模型往往只针对单个环境中的单个表型性状,忽略了实际情况中多性状间或多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一些研究通过对多个性状或多个环境同时进行建模,也能提高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以多性状(Multi-trait,MT)模型为例,多变量模型(Multivariate model,MV)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image.png

式中y = [y1T,y2T,…,ysT ]T; b = [b1T,b2T,…,bsT ]T; a = [a1T,a2T,…,asT ]T; ε = [ε1T,ε2T,…,εsT ]T,s表示s个性状。非遗传效应b作为固定效应,加性效应a和残差ε作为随机效应,并服从多变量正态分布:a ~ N(0,Ga0 ⨂ Gσa2) ,ε ~ N(0,Rε ⨂ Imσε2 ),其中G为G矩阵,⨂为克罗内克矩阵乘积,m为表型观测值数,Im为m×m单位矩阵,X和Za分别为固定效应和随机加性效应关联矩阵。Ga0和Rε的加性效应协方差矩阵可表示为:

image.png

式中σai2和 σεi2分别是第i个性状的加性和残余方差。ρaij 和ρij分别是第i与j性状相关性的加性和残余方差。

多性状选择一般用于性状间共有某种程度的遗传构建,即在遗传上是相关的。尤其适用于对低遗传力性状(伴随高遗传力性状相关)或者难以测量的性状。

农作物的环境条件不如动物容易控制,而且大部分性状都是数量性状,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多环境(Multi-environment,ME)试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 by E nvironment,G × E)效应也是当前基因组选择关注的焦点。

除了GBLUP,多变量模型也可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线性回归,或者基于非线性的机器学习方法。

多组学

我们知道,基因经过转录翻译以及一系列调控后才能最终体现在表型特征上,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表型事件发生的潜力。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发展,整合多组学数据用于基因组预测也是目前G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植物育种中,除基因组外,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是当前GS研究相对较多的两个组学。转录组将基因表达量与性状进行关联预测,代谢组则将调控表型的小分子含量与性状进行关联预测,对于某些特定的性状而言,可能会提高预测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将各个组学的数据共同整合进模型,但这样会大大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表型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模型的构建。对于一些复杂性状,单凭肉眼观察记录显然已不可取,而且表型调查费时费力,成本很高。因此,高通量表型组也是GS发展的重要方向。表型的范畴非常之广,当个体性状不可简单测量时,我们也可采用多组学数据,如蛋白组、代谢组等数据来替代。

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多组学技术在动植物育种中仍处于研究阶段,但代表了未来的应用方向。

6. 小结

GS模型多种多样,可进行不同的分类,比如直接法和间接法,参数、半参数和非参数法,线性和非线性方法,BLUP、Bayes和机器学习,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等。

ABLUP、GBLUP和ssBLUP的区别仅在于亲缘关系矩阵构建的信息不同,GBLUP仍是目前GS模型的基础和主流。

传统GS模型中,GBLUP以个体为单位,通过基因型亲缘关系矩阵直接估算育种值,计算快;RRBLUP以标记为单位,通过迭代法估算标记效应,再进行累加求得育种值,运行速度慢;不同Bayes方法具有不同的先验分布,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其准确性略高于GBLUP,但运算慢;机器学习方法无太多条件限制,适用性广,但稳健性较差,预测能力视不同性状的遗传结构而定。

新模型的开发主要在GBLUP和Bayes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以及深度学习方法上的优化和探索。GWAS辅助GS、非加性效应和多变量模型是植物育种中的研究热点。多组学数据整合模型是未来GS应用的重要方向。

没有一个通用的模型,育种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育种方案,针对特定群体和性状构建相应的GS模型,模型需要在准确性、鲁棒性以及时效性等多方面取得平衡。下图展示了GS模型应用于作物育种中路线图:

image.png 参考资料 McGowan M et al, Ideas in Genomic Selection with the Potential to Transform Plant Molecular Breeding: A Review. Preprints 2020, 2020100460. Xin Wang et al. Genomic selection methods for crop improvement: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The Crop Journal, Volume 6, Issue 4, August 2018, Pages 330-340. Jingjing Bao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genomic selectino methods in livestock and poultry. China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2020, 47(10): 3297-3304. Lilin Yin et al. The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Genomic Selection Models.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 2019, 50(2): 233-242. J. Yang et al. Common SNPs explain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heritability for human height, Nat. Genet. 42 (2010) 565–569. M.E. Goddard et al. Using the genomic relationship matrix to predict the accuracy of genomic selection, J. Anim. Breed. Genet. 128 (2011) 409–421. Jiabo Wang et al. Expanding the BLUP alphabet for genomic prediction adaptable 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s of complex traits. Heredity. 2018,121(6): 648-662.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