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14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埋地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143

『CJJ143

2024-06-26 10:4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43-201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43-20101 总 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2 符 号3 材 料3.1 管 材3.2 配 件4 设 计4.1 一般规定4.2 管道布置4.3 水力计算4.4 荷载计算4.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4.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4.7 管道连接4.8 地基处理4.9 回填设计5 施 工5.1 一般规定5.2 材料运输和储存5.3 沟槽开挖和地基处理5.4 管道安装5.5 沟槽回填6 检 验6.1 密闭性检验6.2 变形检验6.3 回填土压实度检验7 验 收附录A 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附录B 塑料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构造附录C 闭水试验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 则2 术语和符号3 材 料3.1 管 材3.2 配 件4 设 计4.1 一般规定4.2 管道布置4.3 水力计算4.4 荷载计算4.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4.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4.7 管道连接4.8 地基处理4.9 回填设计5 施 工5.1 一般规定5.2 材料运输和储存5.3 沟槽开挖和地基处理5.4 管道安装5.5 沟槽回填6 检 验6.1 密闭性检验6.2 变形检验6.3 回填土压实度检验7 验 收附录A 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附录B 塑料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构造附录C 闭水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ried plastic pipeline of sewer engineering

CJJ 143-2010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 告

第569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143-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8、 4.5.2、 4.5.4、 4.5.5、 4.5.9、 4.6.3、 5.3.6、 5.5.11、6.1.1、6.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5月18日

前 言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建标[2006]7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 术语和符号;3.材料;4. 设计;5. 施工;6. 检验;7.验收。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政编码:100835)。   本规程主编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加单位: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枫叶集团有限公司 泉州兴源塑料有限公司 天津盛象塑料管业有限公司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星河实业有限公司 煌盛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法尔胜新型管业有限公司 四川金石东方新材料设备有限公司 成都国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宝石克拉大径塑管有限公司 常州河马塑胶有限公司 北京嘉纳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高立新 王乃震 马中驹 杨 毅 肖 峻 龙安平 林功波 蔡光辉 宋俊廷 朱平生 赵树林 王真杰 林文卓 王首标 薛华伟 陈 华 陈国南 陈 浩 张树峰 郑仁贵 李洪山 黄 剑 陈 鹊 牛铭昌 邵汉增 李广忠 朱剑锋 恽惠德 陈绍江 谢志树 牛建英 周敏伟 张 鹏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焦永达 陈湧城 赵远清 薛晓荣 范民权 李海珠 王秀朵 肖睿书 赵世明 贾 苇 张玉川

1 总 则

1.0.1 为了在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无压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 0.3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输送的污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的规定。

1.0.4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 buried plastic pipeline for sewer engineering    以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或挤出缠绕成型工艺等制成的,用于埋地排水工程的管道统称。本规程中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包括:硬聚氯乙烯(PVC-U)管、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硬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聚乙烯(PE)管、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聚乙烯(PE)缠绕结构壁管、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钢塑复合缠绕管、双平壁钢塑缠绕管、聚乙烯(PE)塑钢缠绕管;不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2.1.2 硬聚氯乙烯(PVC-U)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光滑、平整的管道。

2.1. 3 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double wall corrugated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两层复合共挤成型工艺制成的管壁截面为双层结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为等距离排列的具有梯形或弧形波纹状中空结构肋的管道。

2.1.4 硬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ultra-rib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带有等距离排列的环形实心肋(筋)的管道。

2.1.5 聚乙烯 (PE) 管 polyethylene (PE)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光滑、平整的管道。

2.1.6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 polyethylene double wall corrugated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两层复合共挤成型工艺制成的管壁截面为双层结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为等距离排列的具有梯形或弧形波纹状中空结构肋的管道。

2.1.7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 polyethylene spirally enwound structure-wall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中空型材或挤出聚乙烯带包覆软管,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管道,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分为A型和B型。A型内外壁平整,管壁中具有螺旋中空结构;B型内壁平整,外壁为有软管作为辅助支撑的中空螺旋形肋。

2.1.8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 metal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PE) spirally corrugated pipe    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用波形钢带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平整、外壁为包覆有增强钢带的中空波纹肋的管道。

2.1.9 钢塑复合缠绕管 spirally wound steel reinforced plastic pipe    由挤出成型的带有T型肋的聚乙烯带材与轧制成型的波形钢带,经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平整、外壁为螺旋状波形钢带的管道。

2.1.10 双平壁钢塑缠绕管 double plain wall spirally wound steel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pipe    由挤出成型的带有T型肋的聚乙烯带材与轧制成型的波形钢带,经缠绕成型和外包覆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平整、中间层为螺旋状波纹钢带增强层的管道。

2.1.11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 steel reinforced spirally wound polyethylene (PE) pipe    采用挤出工艺将钢带与聚乙烯复合成异型带材,再将异型带材螺旋缠绕并焊接成内壁平整、外壁为聚乙烯包覆钢带的螺旋肋的管道。

2.1.12 环刚度 (环向弯曲刚度) ring stiffness    管道抵抗环向变形的能力,可采用测试方法或计算方法定值。

2.1. 13 环柔度 ring flexibility    管材在不失去结构完整性基础上,承受径向变形的能力。

2.1.14 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 soil modulus    管侧回填土和沟槽两侧原状土共同抵抗变形能力的量度。

2.1. 15 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 gasket ring push-on connection    将管道的插口端插入相邻管端的承口端,并在承口和插口管端间的空隙内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构成的连接。

2.1.16 双承口弹性密封圈连接 double socket gasket ring push-on connection    将管道的插口端插入双承口管件,并在承口和插口管端间的空隙内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构成的连接。

2.1.17 卡箍 (哈夫) 连接 lathe dog connection    采用机械紧固方法和橡胶密封件将相邻管端连成一体的连接方法。卡箍连接是将相邻管端用卡箍包覆,并用螺栓紧固;哈夫连接是将相邻管端用两半外套筒包覆,并用螺栓紧固。卡箍、哈夫连接在套筒和管外壁间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

2.1.18 胶粘剂连接 solvent cement connection    采用聚氯乙烯管道专用胶粘剂涂抹在聚氯乙烯管道的承口和插口,使聚氯乙烯管道粘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2.1.19 热熔对接连接 butt fusion connection    采用专用热熔设备将管道端面加热、熔化,在外力作用下使其连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0 承插式电熔连接 electric fusion connection    利用镶嵌在承口连接处接触面的电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的高温将承、插口接触面熔融焊接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1 电热熔带连接 electric fusion band connection    采用内埋电热丝的电热熔带包覆管端,通电加热,使两管端与电热熔带熔接成一体的方法。

2.1.22 热熔挤出焊接连接 weld connection    采用专用焊接工具和焊条(焊片或挤出焊料)将相邻管端加热,使其熔融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3 土弧基础 shapped subgrade    圆形管道敷设在用砂砾土回填成弧形基础上的管道结构支承形式。

2.1.24 基础中心角 bedding angle    与回填密实的砂砾料紧密接触的管下腋角圆弧相对应的管截面中心角。用2α表示。在此范围内有土弧基础的支承反力作用,管道结构的支承强度与基础中心角大小成正比。

2.1.25 塑料检查井 plastics inspection chamber    利用塑料排水管材作为井筒,井座由塑料注塑、模压或焊接制成,连接排水管道,供管道清通、检查用的井状构筑物。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 buried plastic pipeline for sewer engineering    以聚氯乙烯或聚乙烯或聚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或挤出缠绕成型工艺等制成的,用于埋地排水工程的管道统称。本规程中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包括:硬聚氯乙烯(PVC-U)管、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硬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聚乙烯(PE)管、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聚乙烯(PE)缠绕结构壁管、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钢塑复合缠绕管、双平壁钢塑缠绕管、聚乙烯(PE)塑钢缠绕管;不包括: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2.1.2 硬聚氯乙烯(PVC-U)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光滑、平整的管道。

2.1. 3 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double wall corrugated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两层复合共挤成型工艺制成的管壁截面为双层结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为等距离排列的具有梯形或弧形波纹状中空结构肋的管道。

2.1.4 硬聚氯乙烯(PVC-U)加筋管 un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U) ultra-rib pipes    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带有等距离排列的环形实心肋(筋)的管道。

2.1.5 聚乙烯 (PE) 管 polyethylene (PE)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挤出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光滑、平整的管道。

2.1.6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 polyethylene double wall corrugated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必要的添加剂,经两层复合共挤成型工艺制成的管壁截面为双层结构、内壁光滑平整、外壁为等距离排列的具有梯形或弧形波纹状中空结构肋的管道。

2.1.7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 polyethylene spirally enwound structure-wall pipes    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中空型材或挤出聚乙烯带包覆软管,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管道,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分为A型和B型。A型内外壁平整,管壁中具有螺旋中空结构;B型内壁平整,外壁为有软管作为辅助支撑的中空螺旋形肋。

2.1.8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 metal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PE) spirally corrugated pipe    以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用波形钢带作为主要支撑结构,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平整、外壁为包覆有增强钢带的中空波纹肋的管道。

2.1.9 钢塑复合缠绕管 spirally wound steel reinforced plastic pipe    由挤出成型的带有T型肋的聚乙烯带材与轧制成型的波形钢带,经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内壁平整、外壁为螺旋状波形钢带的管道。

2.1.10 双平壁钢塑缠绕管 double plain wall spirally wound steel reinforced polyethylene pipe    由挤出成型的带有T型肋的聚乙烯带材与轧制成型的波形钢带,经缠绕成型和外包覆工艺制成的内外壁平整、中间层为螺旋状波纹钢带增强层的管道。

2.1.11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 steel reinforced spirally wound polyethylene (PE) pipe    采用挤出工艺将钢带与聚乙烯复合成异型带材,再将异型带材螺旋缠绕并焊接成内壁平整、外壁为聚乙烯包覆钢带的螺旋肋的管道。

2.1.12 环刚度 (环向弯曲刚度) ring stiffness    管道抵抗环向变形的能力,可采用测试方法或计算方法定值。

2.1. 13 环柔度 ring flexibility    管材在不失去结构完整性基础上,承受径向变形的能力。

2.1.14 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 soil modulus    管侧回填土和沟槽两侧原状土共同抵抗变形能力的量度。

2.1. 15 承插式弹性密封圈连接 gasket ring push-on connection    将管道的插口端插入相邻管端的承口端,并在承口和插口管端间的空隙内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构成的连接。

2.1.16 双承口弹性密封圈连接 double socket gasket ring push-on connection    将管道的插口端插入双承口管件,并在承口和插口管端间的空隙内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构成的连接。

2.1.17 卡箍 (哈夫) 连接 lathe dog connection    采用机械紧固方法和橡胶密封件将相邻管端连成一体的连接方法。卡箍连接是将相邻管端用卡箍包覆,并用螺栓紧固;哈夫连接是将相邻管端用两半外套筒包覆,并用螺栓紧固。卡箍、哈夫连接在套筒和管外壁间用配套的橡胶密封圈密封。

2.1.18 胶粘剂连接 solvent cement connection    采用聚氯乙烯管道专用胶粘剂涂抹在聚氯乙烯管道的承口和插口,使聚氯乙烯管道粘接成一体的连接方法。

2.1.19 热熔对接连接 butt fusion connection    采用专用热熔设备将管道端面加热、熔化,在外力作用下使其连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0 承插式电熔连接 electric fusion connection    利用镶嵌在承口连接处接触面的电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的高温将承、插口接触面熔融焊接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1 电热熔带连接 electric fusion band connection    采用内埋电热丝的电热熔带包覆管端,通电加热,使两管端与电热熔带熔接成一体的方法。

2.1.22 热熔挤出焊接连接 weld connection    采用专用焊接工具和焊条(焊片或挤出焊料)将相邻管端加热,使其熔融成整体的连接方法。

2.1.23 土弧基础 shapped subgrade    圆形管道敷设在用砂砾土回填成弧形基础上的管道结构支承形式。

2.1.24 基础中心角 bedding angle    与回填密实的砂砾料紧密接触的管下腋角圆弧相对应的管截面中心角。用2α表示。在此范围内有土弧基础的支承反力作用,管道结构的支承强度与基础中心角大小成正比。

2.1.25 塑料检查井 plastics inspection chamber    利用塑料排水管材作为井筒,井座由塑料注塑、模压或焊接制成,连接排水管道,供管道清通、检查用的井状构筑物。

2.2 符 号

2.2.1 管材和土的性能    Ed——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    Ep——管材弹性模量;    f——管道环向弯曲抗(拉)压强度设计值;    Gp——管道自重标准值;    Sp——管材环刚度;    νp——管材泊松比。

2.2.2 管道上的作用及其效应    Fcr,k——管壁失稳临界压力标准值;    Ffw,k——浮托力标准值;    FG,k——抗浮永久作用标准值;    Fvk——管顶在各种作用下的竖向压力标准值;    qsv,k——单位面积上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    qvk——地面车辆荷载或地面堆积荷载传至管顶单位面积上的竖向压力标准值;    Qvk——车辆的单个轮压标准值;    ωd——管道在外压作用下的长期竖向挠曲值;    ωd,max——管道在组合作用下的最大竖向变形量;    σ——管道最大环向(拉)压应力设计值;    σcr——管壁环向最大弯曲应力设计值;    ρ——管道竖向直径变形率;    [ρ]——管道允许竖向直径变形率。

2.2.3 几何参数    As——每延米管道管壁钢带的截面面积;    a——单个车轮着地长度;    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    b——单个车轮着地宽度;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b2——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    di——管道内径;    dj——相邻两个轮压间的净距;    D0——管道的计算直径;    D1——管道外径;    DN——管道的公称直径;    Hs——管顶覆土深度;    Hw——管顶以上地下水的深度;    hd——管底以下部分人工土弧基础的厚度;    Ip——管道纵截面每延米管壁的惯性矩;    y0——管壁中性轴至管道外壁距离。

2. 2.4 计算系数    Df——形状系数;    DL——变形滞后效应系数;    K0——荷载系数;    Kd——管道变形系数;    Kf——管道的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    Ks——管道的环向稳定性抗力系数;    γG——管顶覆土荷载分项系数;    γQ——管顶地面荷载分项系数;    γ0——管道重要性系数;    γs——回填土的重力密度;    γ'——地下水范围内的覆土重力密度;    γw——地下水的重力密度;    ξ——管壁失稳计算系数;    μd——车辆荷载的动力系数;    ψq——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2.2.5 水力计算参数    A——过水断面面积;    I——水力坡度;    Q——流量;    Qs——允许渗水量;    R ——水力半径;    n——管壁粗糙系数;    v——流速。

3 材 料

3.1 管 材

3.1.1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系统所用的管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管材》GB/T 20221的规定。    2 硬聚氯乙烯 (PVC-U) 双壁波纹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GB/T 18477.1的规定。    3 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用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材》QB/T 2782的规定。    4 聚乙烯 (PE) 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 (PE) 管材》GB/T 13663的规定。    5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 19472.1的规定。    6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的规定。    7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CJ/T 225的规定。    8 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材》QB/T 2783的规定。    9 双平壁钢塑缠绕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CJ/T 329的规定。    10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CJ/T 270的规定。

3.1.2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1.2—1、表3.1.2—2的规定。

表3.1.2-1 热塑性塑料管材弹性模量及 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MPa)

管材名称 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 3000 40 20.3 硬聚氯乙烯 (PVC-U) 双壁波纹管 3000 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 3000 聚乙烯 (PE) 管 758 20.7 16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 758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 758

表3.1.2—2 钢塑复合管钢带的弹性模量及 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MPa)

管材名称 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标准值 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 180~235 160~190 钢塑复合缠绕管 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

                             注:钢带的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应根据管材使用的具体钢材牌号取值。

3 材 料

3.1 管 材

3.1.1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系统所用的管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管材》GB/T 20221的规定。    2 硬聚氯乙烯 (PVC-U) 双壁波纹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GB/T 18477.1的规定。    3 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用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材》QB/T 2782的规定。    4 聚乙烯 (PE) 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用聚乙烯 (PE) 管材》GB/T 13663的规定。    5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1部分 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GB/T 19472.1的规定。    6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的规定。    7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CJ/T 225的规定。    8 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材》QB/T 2783的规定。    9 双平壁钢塑缠绕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CJ/T 329的规定。    10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CJ/T 270的规定。

3.1.2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1.2—1、表3.1.2—2的规定。

表3.1.2-1 热塑性塑料管材弹性模量及 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MPa)

管材名称 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 3000 40 20.3 硬聚氯乙烯 (PVC-U) 双壁波纹管 3000 硬聚氯乙烯 (PVC-U) 加筋管 3000 聚乙烯 (PE) 管 758 20.7 16 聚乙烯 (PE) 双壁波纹管 758 聚乙烯 (PE) 缠绕结构壁管 758

表3.1.2—2 钢塑复合管钢带的弹性模量及 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MPa)

管材名称 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标准值 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带增强聚乙烯 (PE) 螺旋波纹管 180~235 160~190 钢塑复合缠绕管 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管 聚乙烯 (PE) 塑钢缠绕管

                             注:钢带的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应根据管材使用的具体钢材牌号取值。

3.2 配 件

3.2.1  弹性密封橡胶圈,应由管材供应商配套供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弹性密封橡胶圈的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气孔、裂缝、卷褶、破损、重皮等缺陷。    2 弹性密封橡胶圈应采用氯丁橡胶或其他耐酸、碱、污水腐蚀性能的合成橡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 材料规范》GB/T 21873的规定。橡胶密封圈的邵氏硬度宜采用50±5;伸长率应大于400%;拉伸强度不应小于16MPa。

3.2.2 电热熔带应由管材供应商配套供应。电热熔带的外观应平整,电热丝嵌入应平顺、均匀、无褶皱、无影响使用的严重翘曲;电热熔带的基材应为管道用聚乙烯材料;中间的电热元件应采用以镍铬为主要成分的电热丝,电热丝应无短路、断路,电阻值不应大于20Ω。电热熔带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2.3 承插式电熔连接所用的电热元件应由管材供应商配套供应,应在管材出厂前预装在管体上。电热元件宜由黄铜线材制成,表面应光滑,无裂缝、起皮及断裂;呈折叠状的电热元件宜预装在承口端内表面,并应安装牢固。电热元件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3.2.4 热熔挤出焊接所用的焊接材料应采用与管材相同的材质。

3.2.5 卡箍(哈夫)连接所用的金属材料,其材质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作防腐、防锈处理。

3.2.6 聚氯乙烯管道连接所用的胶粘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硬聚氯乙烯 (PVC-U) 塑料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QB/T 2568的规定。

3.2.7 塑料检查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 233和《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 326的规定。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塑料排水管道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和规划的地下设施以及管线综合、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4.1.2 塑料排水管道宜采用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进行折线或曲线敷设时,管口最大允许的偏转角度及管材最小允许的曲率半径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1.3 塑料排水管道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

4.1.4 塑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管道结构的可靠度。除对管道验算整体稳定外,均应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4.1.5 塑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应按下列两种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和验算:    1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包括管道结构环截面强度计算、环截面压屈失稳计算、管道抗浮稳定计算。    2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包括管道环截面变形验算。

4.1.6 塑料排水管道应按无压重力流设计,并应按柔性管道设计理论进行管道的结构计算。

4.1.7 管道土弧或砂石基础计算中心角(2α)应在土弧或砂石基础设计中心角的基础上减30°。管道土弧基础或砂石基础设计中心角不宜小于120°。

4.1.8 塑料排水管道不得采用刚性管基基础,严禁采用刚性桩直接支撑管道。

4.1.9 对设有混凝土保护外壳结构的塑料排水管道,混凝土保护结构应承担全部外荷载,并应采取从检查井到检查井的全管段连续包封。

4 设 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塑料排水管道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和规划的地下设施以及管线综合、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4.1.2 塑料排水管道宜采用直线敷设,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进行折线或曲线敷设时,管口最大允许的偏转角度及管材最小允许的曲率半径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1.3 塑料排水管道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50年。

4.1.4 塑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管道结构的可靠度。除对管道验算整体稳定外,均应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

4.1.5 塑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应按下列两种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和验算:    1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包括管道结构环截面强度计算、环截面压屈失稳计算、管道抗浮稳定计算。    2 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包括管道环截面变形验算。

4.1.6 塑料排水管道应按无压重力流设计,并应按柔性管道设计理论进行管道的结构计算。

4.1.7 管道土弧或砂石基础计算中心角(2α)应在土弧或砂石基础设计中心角的基础上减30°。管道土弧基础或砂石基础设计中心角不宜小于120°。

4.1.8 塑料排水管道不得采用刚性管基基础,严禁采用刚性桩直接支撑管道。

4.1.9 对设有混凝土保护外壳结构的塑料排水管道,混凝土保护结构应承担全部外荷载,并应采取从检查井到检查井的全管段连续包封。

4.2 管道布置

4.2.1 塑料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相互间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和检修管道时,不应相互影响。    2 塑料排水管道损坏时,不应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不应污染生活饮用水。    3 塑料排水管道不应与其他工程管线在垂直方向重叠直埋敷设。    4 塑料排水管道不宜在建筑物或大型构筑物的基础下面穿越。

4.2.2 塑料排水管道与热力管道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表4.2.2 塑料排水管道与热力管道之间的 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限值(m)

项目 水平净距 垂直净距 热力管 直埋 热水 1.5 1.0或0.5加套管 蒸汽 2.0 在管沟内(至外壁) 1.5 0.5

4.2.3 塑料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之间的水平净距和垂直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有关规定;与建筑物、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塑料排水管道公称直径不大于300mm时,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m。    2 当塑料排水管道公称直径大于300mm时,水平净距不应小于2m。

4.2.4 塑料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在人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6m;在车行道下,管顶覆土厚度不宜 小于0.7m。

4.2.5 建筑小区外的市政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符合表4.2.5—1的规定,建筑小区内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宜符合表4.2.5—2的规定。

表4.2.5—1 建筑小区外市政塑料排水管道的 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管道类型 最小管径(mm) 最小设计坡度 污水管 300 0.002 雨水(合流)管 300 0.002

表4.2.5—2 建筑小区内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

管道类型 敷设位置 最小管径(mm) 最小设计坡度 生活排水管 支管 建筑物周围绿化带内或小区支路下 160 0.005 进化粪池污水管 — 200 0.007 干管 小区内主道路下 200 0.004 雨水排水管 雨水口连接管 建筑物周围 200 0.010 小区内主道路下 支管 建筑物周围 160 0.003 干管 小区内主道路下 300 0.003

4.2.6 当塑料排水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时,应设置保护套管,套管内径应大于塑料管道外径300mm。套管设计应符合铁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4.2.7 当塑料排水管道穿越河流时,可采用河底穿越,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料排水管道至规划河底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确定。对不通航河流覆土厚度不应小于1.0m;对通航河流覆土厚度不应小于2.0m,同时还应考虑疏浚和抛锚深度。    2 在埋设塑料排水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警示标志。

4.2.8 当塑料排水管道用于倒虹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的规定,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4.2.9 塑料排水管道系统应设置检查井。检查井应设置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4.2.9的规定。

                                   表4.2.9 直线管段检查井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DN(mm) 最大间距(m) 污水管 雨水(合流)管 DN≤200 20 30 200<DN≤500 40 50 500<DN≤800 60 70 800<DN≤1000 80 90 1000<DN≤1500 100 120 1500<DN≤2000 120 120 DN>2000 150 150

4.3 水力计算

4.3.1 塑料排水管道的流速、流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Q——流量(m3/s);      A——过水断面面积(m2);      ν——流速(m/s);      n——管壁粗糙系数;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

4.3.2 塑料排水管道的管壁粗糙系数n值的选取,应根据试验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可取0.009~0.011。当无试验资料时,宜按0.011取值。

4.3.3 塑料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不宜大于5.0m/s。污水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在设计充满度下不宜小于0.6m/s;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在满流时不宜小于0.75m/s。

4.4 荷载计算

4.4.1 作用在塑料排水管道顶部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sv,k——单位面积上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kN/m2);      γs——回填土的重力密度,可取18kN/m3;      γ'——地下水范围内的覆土重力密度,可取10kN/m3;      γw——地下水的重力密度,可取10kN/m3;      Hs——管顶覆土深度(m);      Hw——管顶以上地下水的深度(m)。

4.4.2 塑料排水管道上的可变作用荷载应包括作用在管道上的地面车辆荷载和堆积荷载。车辆荷载与堆积荷载不应同时考虑,应选用荷载效应较大者。车辆荷载等级应按实际行车情况确定。

4.4.3 地面车辆荷载传递到塑料排水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可按下列方法确定(其准永久值系数可取ψq=0.5):    1 单个轮压传递到管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图4.4. 3—1),可按下式计算:

2 两个以上单排轮压综合影响传递到管道顶部的竖向压力标准值(图4.4.3—2),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vk——地面车辆荷载传至管顶单位面积上的竖向压力标准值(kN/m2);      μd——车辆荷载的动力系数,可按本规程表4.4.3的规定取值;      Qvk——车辆的单个轮压标准值(kN);      a——单个车轮着地长度(m);      b——单个车轮着地宽度(m);      n——轮压数量;      dj——相邻两个轮压间的净距(m)。

表4.4.3 动力系数μd

覆土厚度(m) ≤0.25 0.30 0.40 0.50 0.60 ≥0.70 动力系数μd 1.30 1.25 1.20 1.15 1.05 1.00

4.4.4 地面堆积荷载标准值qvk可按10kN/m2计算;其准永久值系数可取ψq=0.5。

4.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4.5.1 塑料排水管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管道环截面强度计算时,应按荷载基本组合进行,各项荷载均应采用荷载设计值。

4.5.2 塑料排水管道在外压荷载作用下,其最大环截面(拉)压应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抗(拉)压强度设计值。管道环截面强度计算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表达式:

                                γ0σ≤ f                      (4.5.2)

   式中:σ——管道最大环向(拉)压应力设计值(MPa),可根据不同管材种类分别按本规程公式(4.5.3—1)、公式(4.5.3—3)计算;       γ0——管道重要性系数,污水管(含合流管)可取1.0;雨水管道可取0.9;       f——管道环向弯曲抗(拉)压强度设计值(MPa),可按本规程表3.1.2—1、表3.1.2—2的规定取值。

4.5.3 塑料排水管道最大环向弯曲应力设计值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 热塑性塑料管道应按下列式计算:

  式中: Df——形状系数,按本规程表4.5.3的规定取值;      Kd——管道变形系数,应根据土弧基础计算中心角2α按本规程表4.6.2的规定取值;      D0——管道计算直径(m);      D1——管道外径(mm);      Sp——管材环刚度(kN/m2);      y0——管壁中性轴至管道外壁距离(mm);      Ep——管材弹性模量(kN/m2);      Iρ——管道纵截面每延米管壁的惯性矩(mm4);      Ed——管侧土的综合变形模量(kN/m2),应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采用;      γG——管顶覆土荷载分项系数,取1.27;      γQ——管顶地面荷载分项系数,取1.40;      qsv,k——单位面积上管顶竖向土压力标准值(kN/m2),按本规程公式(4.4.1)计算;      qvk——地面车辆荷载或地面堆积荷载传至管顶单位面积上的竖向压力标准值(kN/m2),按本规程第4.4.3条和第4.4.4条的规定采用;      σcr——管壁环向最大弯曲拉应力设计值(kN/m2)。

表4.5.3 形状系数Dr

管材环刚度Sp(kN/m2) 2.5 4 5 6.3 8 10 12.5 15 16 砾石 中度至高度夯实(压实度≥0.90) 5.5 4.8 4.5 4.2 4.0 3.8 3.5 3.2 3.1 砂 中度至高度夯实(压实度≥0.90) 6.5 5.8 5.5 5.4 4.8 4.5 4.1 3.5 3.4

   2 钢塑复合管道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K0——荷载系数,当管顶覆土深度H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