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周边常住人口有多少人可以申请办理诊所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

2024-07-07 07:22: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7-03-09 17:08 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大中小】 打印 X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漯有关单位:

《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11月8日

 

漯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机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有序运行,提高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满足全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以下简称《纲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38号)等有关法规、文件,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全市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和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卫生需求为目标,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调控,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功能和结构更趋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质优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设置原则

(一)政府主导原则。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卫生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维护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和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二)公平可及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布局合理,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乡居民,保障全市居民公平、可及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三)统筹规划原则。按照“控制增量,调整现量,优化质量”的原则,在规划范围内统筹规划、设置、调控医疗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含驻漯部队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我市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四)科学布局原则。围绕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中心市区(107国道以东、中山路以西、龙江路以南、南环路以北区域)医疗机构数量,鼓励新增医疗机构在中心市区周边居民集中居住区及交通不便利、诊疗需求比较突出的地区设置。

(五)协调发展原则。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实行“综合控制、专科发展”,即新增公立医疗机构以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康复、养老护理等医疗机构为主。加快推进社会办医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尚有住院床位发展空间的县区,要按照《纲要》规定的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优先设置审批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资源稀缺的专科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老年病和慢性病诊疗机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的薄弱领域,如儿科、精神科、口腔、院前急救等。

(六)差异化发展原则。按照“大专科、小综合”发展方向,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任务,对现有医疗机构按照合并、撤销、升级、功能转换等方式进行调整,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做到特色突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七)分级管理原则。坚持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所属的卫生资源如床位、人力、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数量和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部署,严格落实“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强化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日常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八)中西医并重原则。遵循卫生计生工作基本方针,中西医并重,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建立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三、现状分析

(一)我市医疗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辖2县、3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总人口277.33万,常住总人口260.33万,市区人口134.67万,中心城区人口72万;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944个,开放床位15133张,其中医院61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73个(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专科防治、妇幼保健、卫生监督、采供血、紧急救援)、乡镇卫生院5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1家、村卫生室1360家、门诊部(诊所、护理站)349家;全市共有卫生人员2.0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1.81万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6.92人,其中,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医师(含助理)1.84人、执业护士2.59人、公共卫生人员0.05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为1.54人;全市医护比为1:1.41;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为5.81张,其中社会办医疗机构0.82张。全市人均寿命达到71.5岁;全年出生人口3.4万人,出生率13.5‰;死亡人口1.4万人,死亡率5.4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8‰;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其中,上述有关指标与《纲要》中提出的每千常住人口可分别拥有床位数6张、执业医师(含助理)数2.5人、注册护士数3.14人、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2人尚有不同程度差距。

(二)大型医用设备情况

截至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配置乙类大型设备如下: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37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14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6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3台、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1台,每台年均检查或/和治疗病人数分别为9928、10604、744、1083、452;检查阳性率基本在80%以上。

(三)医疗服务需求情况

截至2015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718.63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为125.1万人次,二级医院为243.82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349.71万人次。2015年,通过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累计转运急诊患者2.23万人次,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引发的急症居急诊病种前列。2015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208.58/10万,死亡率1.29/10万,因传染病死亡人数为33人。

(四)居民健康主要问题

截至2015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市居民总死亡率5.43‰;死因排在前5位分别为:脑血管疾病(占33.93%)、心脏病(占24.14%)、恶性肿瘤(占23.97%)、呼吸系统疾病(占7.93%)、损伤及中毒伤害(占5.33%),其中,慢性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89.43%,慢性病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并且呈现出慢性病年轻化趋势,30岁以后年龄段慢性病发病率开始升高,35岁以后年龄段慢性病发病率增加明显,85岁及以上年龄段发病率及致死率达到最高。截至2015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9.8万,占全市常住人口15.28%。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生活方式、个人承受的较大压力及环境污染等因素是慢性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已经成为加强居民健康管理的迫切要求。

(五)医疗资源配置有关问题

1.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县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不高。专科医院发展相对较慢,成规模、上档次的医院少,门诊部、个体诊所数量多、技术水平低,儿科、口腔、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影响了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一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审批不规范,存在同时使用两个以上医疗机构名称的情况(同一地址、同一法人),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执业地点未变更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已独立建账,但大部分中心下拨的公共卫生补助经费仍归属医院总账,由所属医院整体调配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服务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服务能力不强;同时,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居民小区的增多,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已不能满足城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院的上下联动、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未严格执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制度,缺乏联通共享和有效的合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未得到较好地落实,对慢性病患者早期干预及规范化管理不到位,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慢性病高发等主要健康问题。

3.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专科特色不突出。部分大型公立医院单体规模过大,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办医院的发展空间;患者流向不合理导致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部分资源闲置;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存在重规模、轻管理、重设备、轻内涵现象,医疗服务水平、专科建设与医院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发展优势不明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提升。

4.辐射豫中南的区域医疗中心尚未形成。目前,漯河市已经形成以三级医院为龙头、城市二级医院为中坚、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中心发展雏形,但因综合医院专科优势不突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高、专家人才梯队建设优势不明显,距离形成能够辐射豫中南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尚有差距。

5.民营医院发展迅速,但规模小。部分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存在规模较小、基础设施简陋、运行不够规范、人才层次较低,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差异性、错位性、互补性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办医积极作用的发挥。

四、具体规划

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预计达到278.13万,中心城区人口预计达到95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7%。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达到57.6万,占常住人口近20.71%。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据上述有关数据结合《纲要》有关要求推算:按我市2020年预测常住人口计算,住院床位缺口数约为1555张,医师(含助理医师)缺口数约为2164人,护士缺口数约为1971人。全市新增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有序准入。

(一)规划目标

建成结构合理、资源优化、特色突出、功能齐全、能够适应现代化城乡需要和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专科专病发展战略,打造豫中南区域医疗中心。到2020年,全市医疗资源实现以下目标:

1.全市医疗卫生有关资源配置目标: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3.14人,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0.83人。全市医护比1:1.25。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张,其中,社会办医院1.5张;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设置目标如下: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不超过3.3张,其中,县办医院床位数1.8张,市办医院床位数0.9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设置目标如下: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2张。其中,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可按照每千常住人口0.8张配置。

2.公立医院设置数量目标:城市公立医院按照每100万人口设置1所三级综合医院进行;在县域,原则上每个县设置1个县办综合医院和1个县办中医医院。开发区、西城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则上不再设置新的区级公立医院。

3.公立医院床位规模目标: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回归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市办三级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控制在800-1100张,二级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控制在500-800张。县(区)办综合医院单体规模床位数以500张左右为宜;超过50万人口的县(区),其床位数可适当增加,但原则上不超过800张。近五年内,除正在设置在建的公立医院外,全市二级公立医院床位数原则上不再增加。

4.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目标:在保证公立医疗机构规划布局合理的前提下,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尤其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二级以上规模较大、影响力较强的医疗机构;鼓励支持现有一级民营医院申请设置二级专科医院。鼓励并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医疗机构和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机构。

(二)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城市三级综合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三级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和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及专科服务,承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转的急危重症患者,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诊所及卫生室)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且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和对慢性病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服务。

为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支持现有二级及以下医院走医养结合发展模式,整合闲置医疗资源设置独立的养老护理机构。

(三)规范医疗机构命名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规定和《河南省医疗机构名称核准若干规定》的要求,对各级医疗机构的命名进行统一规范,原则上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同意后,严格履行备案手续,一个医疗机构最多使用两个名称,且必须确定第一名称。

(四)医疗机构设置

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城市区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中坚,社区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县域以县综合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坚、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鼓励现有的二级综合性医院向大专科、小综合医院转型,实现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互补、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互补、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互补的多层次分布构架,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就医格局。各县区应根据现有住院床位与《纲要》关于住院床位指导性指标的差距,结合实际需要,按照确保公立医疗机构规划布局合理及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原则,适当设置相关医疗机构。

1.城市区医疗机构设置

(1)三级医院。市区已有西医三级医院2家,分别为: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骨科医院,均为公立医院。未来5年内,鼓励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展为三级综合医院,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展为三级妇幼保健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市康复医院)发展为三级康复专科医院。西城区根据实际发展需要设置1家股份制三级综合医院。

(2)二级医院。支持鼓励现有住院床位使用率较低的城市二级医院向专科医院、老年病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方向转型。鼓励支持现有一级民营医院申请设置二级专科医院。

(3)一级医院。市区已有一级医院近50家,机构数量相对较多,三区要根据辖区内人口数与床位比率严格控制该类医院准入,如千人口床位数已达到6张,原则上不再设置新的一级医院。

(4)中医及中西结合医院

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划期内不再新增设置三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强漯河市中医院内涵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扩大院区规模,规划期内开放床位达到1000张。

二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加快召陵区中医院、源汇区中医院发展,规划期内逐步发展成为二级中医院。郾城区中医院要建成高标准的二级甲等中医院。鼓励与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二级以上民营中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医疗机构和中医养老、康复机构。

一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鼓励与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一级民营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养老、康复机构。

(5)专科医院

传染病医院:漯河市传染病医院通过人员整合及完善功能,承担全市传染病诊治和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未来五年内达到二级传染病医院标准,规划床位不低于150张。

精神病医院:西城区设置建成漯河市精神病专科医院,未来五年内达到三级精神病医院标准。漯河市精神病医院通过与省精神病医院合作,建设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漯河分院,达到二级精神病医院标准。

儿童医院。鼓励现有的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二级以上儿童专科医院,支持各级综合医院设置儿科专业,以满足我市儿童就医需求。

其他医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口健康需求,支持现有二级医院转型或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心血管、肿瘤、耳鼻喉、口腔、老年病和护理院等专科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或整合现有资源设置独立的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6)妇幼保健机构

“十三五”期间,漯河市妇幼保健院要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各区要确保均有一所妇幼保健院,源汇区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妇幼保健院标准。

(7)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市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急救网络。

急救网络建设。结合人口增长趋势和区域设置变化,适时增设市区B级急救站;在现有院前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分别依托综合能力较强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条件较好的卫生院增设C级急救站和乡镇卫生院急救站。到2020年,增设西城区急救站,商桥、裴城、老窝、万金等乡镇卫生院急救站,进一步缩短急救服务半径,实现城市十五分钟急救圈。

急救车辆与装备。依据国家《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城区人口按1辆/5万人标准配置,到2020年至少达到60辆院前医疗急救车辆。

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培育。依据国家城区5人/车配备标准,到2020年,市区急救站院前医疗急救从业人员达到300人,按照学科建设要求,培养引进一批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才。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市急救中心建立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应急医疗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医疗急救设备、生物、化学、核放射防护物资以及生活物资(满足100名急救人员急救、200名伤病员的应急救援物资),全面提升紧急救援保障能力。

(8)采供血机构设置由省卫生计生委统一规划。

(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则上按照3-10万居民或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规划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街道办事处应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大和新区的设立,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服务半径和居民需求增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社区不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实行独立核算的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业务管理和指导,中心下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实行一体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城区内的卫生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现有卫生资源不足的,应建立、补充和完善,鼓励城市二级以上医院进社区领办、创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西城区、一体化示范区根据需求增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市区内仍保留乡、村建制的区域,其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设置可参照本规划中“县级医疗机构设置”有关部分进行。城区“村”改“居”的,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过渡。

(11)门诊部、诊所。按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及相关标准自由准入、动态管理。鼓励举办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

2.县域医疗机构设置

县级医院是政府向辖区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公益性、综合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室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

(1)每个县原则上设置1个政府办综合医院。其中,目前没有独立设置传染病医院及精神专科医院的县,综合医院必须设置规范的感染性疾病科或精神科,以满足辖区相关患者就医需求。

(2)每个县设置1个政府办中医医院,未来五年内,两县中医院要建成高标准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3)两县妇幼保健院要达到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

(4)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办卫生院。原乡镇改革撤销建制的,其卫生院可以保留,也可设为归并乡镇的卫生院分院。

(5) 每个县设1个急救指挥中心,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急救体系建设,依托医疗机构合理设置急救站,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要设有急救站。

(6)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设1个卫生室,人口较多或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的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不设村卫生室。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均应设置1所标准化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7)门诊部、诊所。按医疗机构审批程序及相关标准自由准入、动态管理,鼓励举办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

3.其他

港、澳、台及境外资本来漯投资举办医疗机构的应符合本规划,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全市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规划执行工作的领导,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用地供给,优先保障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用地。各县政府应当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负责辖区内县办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

(二)认真履行部门职责

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规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编办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规划的落实。卫生计生部门要依据规划对医疗机构进行审批准入,适时对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发展改革部门要依据规划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财政部门要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积极化解本级政府领办公立医疗机构的债务;规划部门要为医疗机构预留建设用地,并依法给以用地审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并及时将准入的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编办要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其他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三)建立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

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成立专门的评价工作小组,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评价过程中要实行公开评议,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规范、管理和保障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有效实施。市政府有关部门也将根据职责分工,开展规划实施进度和效果评价,必要时开展联合督查,以推动规划落实,实现医疗卫生资源有序发展、合理配置、结构优化。

六、适时做好规划评价和修订工作

本规划周期为5年。规划周期内遇有重大变化需对规划进行调整的,需经市有关部门研究、分析、论证、修订和完善后发布实施。规划期末对本规划进行全面总结和修订完善。

七、附则

本规划所列数据和规划对象不包括驻漯部队医疗机构,本规划由漯河市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本规划自颁布之日起实施,之前与本规划不一致的,以本规划为准。

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