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周代婚礼的六个主要仪式节目有哪些 传统

传统

2024-07-16 13: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问名

女方同意纳采后,媒人将喜讯传回男方。男方托媒人向女方索取“庚帖”又称“八字帖”,“问名”即通过媒人进一步询问女方情况的礼节。询问的内容,大致包括女方祖宗三代及女方本人的大名、排行、生辰。女方家以书面形式告知。此时男方送的礼品,主要是向女方表达百世良缘的意愿,礼品大都为具有永恒、远久的符号和象征物。多数为标有“卍”字不到头或“同偕到老”的图案。

3.纳吉

是男方向宗庙占卜的方法来确定这种结合是否吉祥,是祖先祟拜、神灵祟拜的一种遗俗。并把占卜合婚的消息再通知对方,这是缔约婚姻的主要仪礼。

民间占卜方法是把对方女孩子的八字帖压在八卦香炉底下,置于男方祖宗或灶王爷的牌位前。若三日内家中无不详之事发生,便把男女孩子的八字一并拿给算命先生合卦,若男女属相八字不相克,男方便可以用“合庚帖”(也称“龙凤帖”)通知对方。在民间,纳吉若属吉兆,媒人致礼相告,俗称“文定”(也称小定,即初步议定婚约)。此时婚姻便已有了一定保障,不能再随意更改。纳吉之后,双方开始准备嫁妆和彩礼。“纳吉”相当于后世的“订(定)婚”,或同於今天的领证。“文定”礼的意义深重,也俗称为“送定”、“过定”。本礼节将决定是否能缔结婚约。不仅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证,更有“天神之兆”为据。因纳吉也称“文定”,礼品除了奠雁之外还要有特定的“文定瓷器”(古代婚瓷的一种)。

4.纳征

也叫“纳币”,是“文定”后,男方向女方赠送彩礼(聘礼)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男女双方进入成婚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向女家赠送财物的方式,使酝酿中的婚姻关系得到正式确定,这笔财物通称“聘礼”。所以对男方来讲,聘礼的授受就是娶妻的凭证。聘礼的数目取双忌单,物品多取“吉祥如意”的表象。聘礼多少依据男方家境来定,但在聘礼中象征新人生活和谐、多子多福的祝愿物品却是不可少的。

在嫁娶过程中,收受男方的礼物是一个标志性的行为。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婚定,民间俗称“大定”。以此为分界,至此礼仪婚约完成。

5.请期

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请期”指男方选黄道吉日,定下婚期、备好礼物,请媒人转告女方并征得同意的礼仪。“请期”也称“告期”,由派遣使者带着活雁把男方选择的吉日通知女方,礼品一般从简。但此时必须有雁,意味着婚期已定,务必等同迁徙的大雁准时赴约。

在古代,婚日必须是个双方“同尊贵”的黄道吉日,先要确定女方生理期,再请算命先生按皇历和八字推算日子,最后通过“择日鞋”确认谐日(鞋期),以避开双方家庭成员的讳日。

第六礼

婚仪礼俗是“婚俗六礼”中的第六礼“亲迎”时的习俗,也是婚庆大典时的礼仪过程,共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是送婚礼俗—新娘出门上轿;第二时段是迎婚礼俗—新娘下轿进男家;第三时段是合婚礼俗—夫妻牵手入洞房。

“亲迎”的交通工具轿子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原始雏形出现于夏朝,是有钱人的代步工具。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后,为彰显对人才的重视,皆用轿子迎送。由于人们把结婚视如考取功名一样风光,就借用轿子迎亲。从宋代开始专用婚轿出现,婚轿把娘家和婆家连接起来。

1.送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一时段,是把新娘从娘家送出门上轿时的礼俗。

(1)换鞋

农耕经济时代农民视土地为性命,他们担心女儿出嫁时,一双鞋可能带走娘家的土与福。为此,旧时新娘子出阁时遵循“脚不踏地,鞋不沾土”的风俗。为达到“不沾娘家土”的目的,登轿前换掉娘家的鞋,或脱了鞋由兄长背上轿,上了轿再穿新鞋。故民间谚云:“不沾娘家一块土,全靠自己来发富,沾了娘家一棵草,来到婆家穷到老。”

(2)壮胆

旧时娘家怕新媳妇到婆家胆小怕事,受到不平等待遇。便在上轿前准备了各种壮胆的器物随身携带,如玉制斧头,鸡毛掸(胆),虎头喜馍等。

(3)茶壶

这是几千年以来各民族嫁妆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也是婚瓷中的重要品种“婚壶”。皆因茶壶间自有乾坤:壶为阳,杯为阴;壶嘴为阳,壶把为阴;壶盖为阳,壶身为阴。“婚壶”是中国式性文化和谐的象征物。

(4)筷子

中国特有的筷子,一直是婚姻大事中的道具,取其成双成对的特征,以祝新婚夫妇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又谐音取“快(生)子”的吉兆。如花轿刚要启程时,女方家及时将一把筷子撒出院外,并默告祖先:女儿已出闺门,开始新的生活,求祖宗、神灵保佑。湖北新娘在上轿前,新娘手持一把筷子撒落在娘家堂屋地上,才挥泪上轿。“撒筷子”意寓她会给娘家挣脸,快快生子。

(5)马桶

马桶的历史相当悠久,汉朝宫廷将玉制成便器,叫“虎子”。至唐时,因避李世民叔父李虎之讳,改名为“马子”,后称马桶。在旧社会,妇女是坐在马桶上分娩的,所以马桶被称为“传宗接代”的“子孙桶”。子孙桶是不能抬走的,必须请一个俊俏的小男孩背在身上。马桶里面放红枣和一双鞋子,“鞋子”和“孩子”读音接近。表达“早(枣)生孩子”的寓意。到了男家后,请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孩取出桶内“彩头”,再朝桶里撒泡尿,意为新婚夫妇头胎即生男孩。子孙桶专对男婴而言,假如头胎为女孩,第二胎还是女孩的话,会被直接溺死在马桶里。故子孙桶是男孩的天堂,女孩的墓场。

(6)宝瓶

新娘在上轿时,手持装上小米、大米(谓之金银米)的宝瓶。宝瓶以红绸封口,象征夫妻婚后平安如意、金银满堂。母亲递给新娘宝瓶后,大家要唱宝瓶歌:“花瓶本是圣人留,轩辕黄帝起根由,今日落在新人手,富贵荣华万代秋”。青海新娘的“宝瓶”内装五谷颗粒,以示她能为婆家带来五谷丰登。

(7)筛子

米筛作为避邪器物在唐代就已出现了,史书记载说米筛有“天罗地网”的作用。在新娘出门上轿前,因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必须用筛子罩在新娘头上(图2),就能防止一切妖魔鬼怪前来侵害。新娘上轿后则把筛子挂在花轿后边挡煞。有的筛上画八卦及太极图,书写“天定良缘,添丁进财”既能驱邪避瘟之用,又祝福新婚夫妻生子发财,美满幸福。

图2 米筛

(8)熨斗

最早的熨斗可溯至商代,当时作为刑具熨烫犯人。《隋书》记载李穆让儿子李浑拿了熨斗作为信物给隋文帝,并说:“愿执威柄以熨安天下”。可见古代赋予熨斗惩罚犯人和熨安天下的作用。故新娘上轿前,有烫轿驱邪仪式。即用内燃芸香的熨斗绕轿三周,这里有双重杀伤力:一是熨斗本身可以“一烙烫平”妖魔;二是熨斗中的“芸香之气”能使鬼怪现形并纷纷闪避。所以绍兴地区新娘上轿前,要用燃着芸香的熨斗放进婚轿里熏一通,用芸香驱逐可能潜入轿中的妖魔。

(9)孩儿灯

又称子孙灯。以前即使生活贫穷的人家,也要有成双成对的孩儿灯为陪轿。“灯”和“丁”谐音,则有“金灯常明万代火,玉盏永存子孙灯”之古语,预示着人丁兴旺之意。浙江宁绍地区孩儿灯内盛香油和蜜,并以红头绳为芯,取“蜜里调油”之意,象征新婚夫妇亲密和美。安徽合肥地区还要由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持孩儿灯绕轿一周,以取将来“儿孙绕膝”之意。

(10)镜子

铜镜起源于黄帝时代,从唐代开始,铜镜即为嫁妆中必备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神明,故能避邪”。民间利用镜子驱邪避灾的功能,让新娘在大婚日子随身携带着镜子。有的地区在发送婚轿前,娘家人还要拿着镜子站在轿门前,向婚轿的四角暗处照射驱邪,俗语叫“搜轿”。驱逐藏在轿内的吊死鬼,以保护新娘的安全。

2.迎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二时段,是把新娘迎进男家时的礼俗。

(1)弓箭

先人认为弓箭是众鬼畏惧之器物,新娘到男家下轿前,新郎要拉弓,朝轿门射出三支箭。旧称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北京满族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要向未揭盖头的新娘虚射三次。据说,这是古代抢亲的遗风。按古礼应该使用桃木弓及柳木箭,才能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煞气。同时也寓意着“箭发连中,马到成功”。有的地方在走进婚礼“喜堂”之前,由新郎拉开弓箭,对准喜堂内空射三箭是为了吓跑“丧门星”。

(2)传袋

新娘下了婚轿,双脚就要踩在麻袋上,往前行进时有人将她身后的麻袋挪到前方,袋袋循环不已,象征着子孙代代延绵不绝。在唐朝新娘走毡的习俗已流行于民间。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到:春深嫁女家,青衣转毡褥。可知当时铺的是毡子。宋代百姓婚嫁有用毡与席的,还有用米袋的。清代多用麻袋,麻又被称为棕麻,且用棕绳加固麻袋边,棕与宗谐音,更直观地体现着传宗(棕)接代(袋)的意愿。

(3)盆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类产生对火的信仰。民俗把火的威力和它的颜色视作光明、发旺、驱邪的象征物。据明代《古今事物考》中说跨火熏始自汉代。用火洁身、驱邪的习俗,就是从火崇拜中衍化出来的。新娘下轿进门后必须“跨火盆”,此礼俗可烧去路途沾染的邪气。福建等地新娘跨火盆时,还要往火中撒盐,让其发出“噼啪”响声,寓意为“盐(延)子盐(延)孙,人丁兴旺。”山东在新娘跨火盆时,往火盆里倒酒,顿时焰光突冒,光辉耀眼,象征将来家业兴旺如火。

(4)马鞍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许多鲜卑人担心因此忘掉祖先是草原“马上民族”,便特意用马鞍为女儿作陪嫁之物。到隋唐时期演绎成了汉人的婚俗习惯,逐步形成新娘“跨马鞍”的礼节。“鞍”与“安”谐音,以马鞍代表安全之意。新娘上轿时抱的宝瓶与马鞍一起象征“平安”(瓶鞍)。新娘通过跨马鞍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也成为各地盛行这种风俗之动力。

(5)喜烛

古时娶亲须在黄昏,婚礼在半夜,娶亲时新郎就要执烛前往。所谓烛,在商周都是形式各样的火把,汉魏时期有了现代意义的蜡烛。南北朝时期,社会开始普遍使用龙凤喜烛。迎婚典礼时一般在大堂中摆上龙凤喜烛一对,因蜡烛只有一根芯,点燃之后,新人在烛案前交拜,寓意夫妇一心(芯)一意,同心同德。

民间习俗认为洞房喜烛可预测夫妻能否白头偕老。在“洞房花烛夜”的当晚,成对的喜烛中,若左烛先灭则是新郎先亡的预兆,右烛先灭则预兆新娘先亡,婚姻则半途中断,不能白头到老。为了各自的喜烛不灭,产生了“守花烛”之俗。所以点喜烛又叫“点长命灯”。天亮后,熄灭喜烛只许扇灭,不能嘴吹,否则就意味着新郎、新娘早晚会“告吹”。很多地方为了喜烛不灭,便发明了永不熄灭的刺绣喜烛(图3)和木制喜烛,成了真正的长命灯。

图3 刺绣蜡烛

(6)米斗

也称升斗,是粮食的量具,是农耕社会的产物,最早出现在先秦。与“民以食为天”密不可分的米斗有着“丰收”的寓意,是新婚夫妇将来生活丰饶富足的期望。一般在喜堂桌上放一个米斗,斗里装满粮食,中间插“天地之神位”牌位,感恩天神地祗带来的丰衣足食,俗语叫“拜天地”。据传,米斗为鲁班所发明。女儿出嫁时,鲁班专门为女儿做了一个米斗量器。鲁班对女儿说:“这是为父特地给你准备的嫁妆,你嫁到夫家以后要像米斗量器一样,规矩准确,一丝不苟,说一不二。”

在温州,新娘入洞房后要把凤冠架在米斗(升)上,这叫“升冠”。冠、官同音,隐含将来生的儿子升官之意。

(7)六证

新媳妇进洞房前,须拜“六证”,旧时亦称“六德”,由六件物品来体现(图4)。六物是:剪刀、镜子、尺子、秤杆、算盘、米斗。这六样物品提醒新媳妇到婆家必须做好的六件事:剪刀——操剪制衣、缝补刺绣解决家庭的穿戴事宜;镜子——每天要梳妆打扮,把自己收拾干净利落;尺子——“男耕女织”社会中完成织布定量,每日用尺子丈量当天织的布匹;称杆——新媳妇心中要有一杆秤,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地位,让全家称心如意;算盘——过日子会精打细算,少花钱多办事;米斗——在有限的屯粮中做好一日三餐,每天斗内有米,细水长流。拜完六证铭记妇德,保障家庭和睦,万事兴旺。

图4 六证

3.合婚礼俗

这是婚仪礼俗的第三时段,是夫妻双双牵手入洞房时的礼俗。

(1)牵巾

该习俗在《东京梦华录》中便有记载,可知宋时便很流行。婚礼中的牵巾之俗是依据“千里姻缘一线牵”产生的。男方出绿绸缎,女方出红绸缎。红绿绸的端头绾成一个红绿相间的球状同心结。新郎持红绸一端,新娘持绿绸一端。两人相向而行牵入洞房,称之为“红绿牵巾”。双色同心结表示新夫妇已结成二位一体,象征新婚夫妇相互交心,同心同力。

(2)挑巾

这是入洞房后男子掀女子盖头的礼仪。男女两人从未见面,在洞房要见“庐山真面目”了。古礼规定新郎不能用手掀开,则各地挑盖头的工具各有千秋。有用吃饭筷子的(期望快生孩子),有用量衣尺子的(要有分寸和尺度),有用织布机杼的(希望手脚勤快),但最多的是用秤杆。秦以前,一斤为13两。含义是七星北斗定向,南斗六星定阴阳。7与6合为13,故以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秤杆又增加福、禄、寿三星,改成16两为一斤。一杆称能集众星,既能定向又能辨阴阳,特别是福、禄、寿三星于一秤,当然使婚礼大吉大利了。这里面更有“称”心如意、斤两不差的吉言。

(3)拜婚神

中国婚神称之为“和合二仙”。人们将他们视为夫妻和合之神,因此,掀开盖头后第一眼要看到的是婚神,立即合十膜拜和合二仙,祈求夫妻情感笃厚,和谐好合。和合二仙是民间传说中掌管婚姻的喜神。唐宋时为一神,即万回和尚;在明末清初,和合之神由一神分化为两神,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封拾得为“合圣”,“和”指夫妇的和谐,“合”指夫妇的合好。因其遵从了《周礼》的“使媒求好,和合二姓”的“和谐合好”之意,遂被奉为婚姻之神。

位于苏州的寒山寺供奉的就是“和合二仙”拾得与寒山。二仙形象是“拾得”手持荷花代表“和”,“寒山”捧着盒子代表“合”。“和合”用实物谐音表达即(荷)为“和”、(盒)为“合”。

(4)合卺

古代婚礼新人用一剖为二的合卺杯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合卺文化”强调夫妻实为一体,不分你我,相敬如宾。故合卺也是家庭和谐的原点。

合卺礼是由新郎新娘用合卺杯先各饮一半,然后互换合卺杯,并一齐饮尽。饮讫,掷卺於地,一仰一合,好似天覆地载。男俯女仰,更是阴阳和谐,大吉大利。

(5)压箱底

顾名思义是压在箱底不让别人看见的物品,所以这是婚礼最后一个仪式。只有洞房中剩下新婚夫妇两人时才可开箱观赏。实际上这是娘家给新婚夫妇第一次“性教育”的活教材。使新婚夫妇看到性教育的启蒙之物而略通男女之道。为早生贵子打下基础。

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到了明末,男女秘戏类物品才在社会上流行。到了清朝,“压箱底”才成为入洞房后的一个重头戏。压箱底因属男女秘戏的内容,不仅要压在箱底,还要伪装一下。仅局限在夫妻之间,不能让其他人轻易见到。“压箱底”大致分三类:

①秘戏睡鞋—由于睡鞋是较为隐私的个人物品,所以“秘戏睡鞋”中的秘戏鞋垫成为清代婚礼中“性教育”的第一课。

②秘戏画册—清代画师中有专门绘画或木版印刷秘戏画的工匠,他们称此种秘戏画为“嫁妆画”。画风要求做到“丽而不淫”、“寄兴高远”。

③秘戏婚瓷—在清代的婚瓷中,有一种专门为压箱底做的秘戏瓷,一类是平面瓷画,另一类是立体瓷塑, 但都要求“含而不露”、“盖而不彰”。

作者:钟漫天,中国服装集团高级工艺美术师;摘自:《艺术设计研究》2017年第2期,原题为“合卺之礼——《中华婚俗文化》”。

插图为资料图片

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微信公众号无关。

本文转自社科智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