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笔记11 血管生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各类血管的功能和特点 生理学笔记11 血管生理

生理学笔记11 血管生理

2024-07-17 07:53: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

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的分支。心室射血时弹性贮器血管扩张,贮存一部分血液在大动脉内;当心室舒张时,扩张的大动脉管壁发生弹性回缩,将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向外周方向推动,大动脉的这种功能称为弹性贮器作用。

2.分配血管

指从弹性贮器血管以后到分支为小动脉前的动脉管道,其功能是将血液输送至各器官组织,故称为分配血管。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

指小动脉和微动脉,此处的血流阻力最大。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它的收缩或舒张可控制毛细血管的关闭或开放,因此可决定某一时间内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

5.交换血管: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指微静脉。舒缩活动可改变毛细血管血压,继而改变血容量及滤过作用,影响体液在血管内、外的分配情况。

7.容量血管 

指静脉系统,静脉的口径较粗,管壁较薄,容量较大。在安静状态下,循环血量的60%~70%容纳在静脉中,故称之为容量血管。

8.短路血管

指一些血管床中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联系。它们在功能上与体温调节有关。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其单位通常以ml/min来表示。血液中的一个质点在血管内移动的线速度,称为血流速度。

1.泊肃叶定律

由泊肃叶定律可知血管口径是决定血流量多少的重要因素。

2.层流和湍流

(1)层流:液体每个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但各质点的流速不相同,在血管轴心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流速越馒。

(2)湍流:血液中各个质点的流动方向不一致,出现旋涡。在血流速度快,血管口径大,血液黏滞度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湍流。

(二)血流阻力

1.概念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所遇到的阻力,称为血流阻力。血流阻力来源于血液各成分之间的内摩擦和血液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

2.影响血流阻力的最主要因素

(1)血管半径

血流阻力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这是影响血流阻力的最主要因素。小动脉、微动脉处的血流阻力分别占总血流阻力的16% 、41%,是产生血流阻力的主要部位,故称为阻力血管。外周阻力主要指小动脉、微动脉处的血流阻力。

(2)血液黏滞度

血液黏滞度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红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黏滞度的最重要因素。红细胞比容愈大,血液黏滞度就愈高。

2)血流的切率:指在层流的情况下,相邻两层血液流速的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

当血液在血管内以层流的方式流动时,红细胞有向中轴部分移动趋势的现象称为轴流。当切率较高时,轴流现象更为明显,红细胞集中在中轴,红细胞移动时发生的旋转以及红细胞相互间的撞击都很小,故血液的黏滯度较低。在切率低时,红细胞可发生聚集,使血液黏滞度增高。

3)血管口径:当血液在直径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只要切率足够高,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黏滞度也变低。如果没有此种反应,血液在小血管中流动的阻力将会大大增高。

4)温度:血液的黏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人体的体表温度比深部温度低,故血液流经体表部分时黏滞度会升高。

(三)血压

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血压的单位为帕(Pa),1mmHg等于0.133kPa。

三、动脉血压

(一)形成条件

1.血液充盈量

心血管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量,这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

2.心脏射血

心室肌收缩所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动脉血压。

3.外周阻力

由于存在外周阻力,在收缩期流到外周的血量只占搏出量的1/3,其余的血液暂时贮存在主动脉和大动脉中,形成对动脉管璧的侧压强;如没有外周阻力,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全部表现为血流的动能,在心室收缩期射入动脉的血液将会迅速全部地流到外周,因而对血管壁的侧压强不会增加;而且由于在心室收缩期没有多贮存血液在动脉,造成舒张压大幅度降低。

(二)动脉血压及其表示方法

1.动脉血压

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称为动脉血压。从主动脉到小动脉、微动脉,血压是逐渐降低的,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血压。

2.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3.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4.脉搏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5.平均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三)正常值

成人血压正常值范围90~139/60~89mmHg;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90/60mmHg;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290mmHg。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搏出量

搏出量↑→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搏出量减少可引起收缩压下降,而舒张压降低不多,脉压减小。可见,搏出量的多少主要影响收缩压,收缩压的高低一般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在心肌炎、心肌梗死时,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搏出量减少,收缩压显著降低。

2.心率

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心率减慢可引起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降低不多脉压增大。可见在生理状态下心率的改变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反之,外周阻力降低可引起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降低不多,脉压增大。可见,在心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是由于小动脉、微动脉广泛、持续收缩,导致外周阻力过高,表现为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除了可使血管内的血液保持流动外,还能缓冲血压的变化,即能缓冲收缩压和维持舒张压,使脉压减小。主动脉和大动脉的顺应性↓→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或血管容积量↑→血压↓

上述讨论的各种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均是指在某一因素改变而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实际上在整体情况下动脉血压的变化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1.中心静脉压

(1)概念: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2)影响因素:心脏射血能力愈强,能及时的将回流入心脏的血液射入动脉,中心静脉压就较低,反之升高;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升高,反之降低。

2.外周静脉压: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血管的血压除由于心脏做功形成以外,还要加上该部分血管处的静水压。当人在直立时,由于心脏水平以下的静脉充盈扩张,可比在卧位时多容纳大约500ml血液,这样就导致暂时的回心血量减少,中心静脉压降低。    

重力形成的静水压对静脉功能的影响远比动脉功能的影响大。因为静脉壁薄,充盈程度受到跨壁压影响较大。

跨壁压是指血液对管壁的压力与血管外组织对管壁的压力之差。一定的跨壁压是保持血管充盈扩张的必要条件。

(三)静脉血流

静脉对血流的阻力约占整个体循环总阻力的15%。

(1)微静脉(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机体可通过对微静脉收缩状态的调节来控制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交换,并间接地调节循环血量。

(2)大静脉(容最血管):大静脉管壁塌陷、血管周围组织对静脉的压迫等可使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增大。

(四)影响静脉回心血的因素

1.血管系统的充盈程度 

血量↑或容量血管收缩→血管系统的允盈程度↑→静脉回心血量↑。

2.心脏的收缩力

心脏的收缩力↑→博出量↑→射血后的室内压↓→对心房和大静脉内血液的抽吸力量↑→静脉回心血量↑。

心脏的收缩力↓→心舒期内压↑→回心血量↓→患者出现颈外静脉怒张、肝充血肿大、下肢浮肿等特征。

3.体位改变

从卧位转为直立位→身体低垂部分的静脉充盈扩张→静脉回心血量↓。

人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站立不动→皮肤血管舒张→皮肤血管中容纳的血量↑→回心血量↓↓→输出量↓、脑供血不足。

长期卧床的病人→静脉管壁的可扩张性较高→由平卧位突然站起来→大量血液积滞在下肢→回心血量过小而发生昏厥。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骨骼肌进行节律性舒缩活动→静脉回心血量↑

骨骼肌持续收缩→静脉持续受压→静脉回心血量↓

5.呼吸运动

(1)对右心回心血量的影响:吸气→肺扩张→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更加扩张→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内的血液回流入右心房→右心回心血量↑。呼气时则相反。

(2)对左心回心血量的影响:吸气→肺扩张→肺部血管的容积↑→由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量↓→左心回心血量↓;呼气时则相反。

五、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最根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一)微循环的组成与血流通路

1.组成典型的微循环

由微动脉 、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通血毛细血管和动-静脉吻合支七部分组成。

2.血流通路及其功能

(1)迂回通路

1)血流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2)功能: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2)直捷通路

1)血流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2)功能: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阻力较小的途径返回心脏,可进行少量的物质交换。

(3)动-静脉短路

1)血流通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2)功能:人的皮肤分布较多,主要参与对体温的调节。

(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通透性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基膜包围,在细胞核的部分稍厚。内皮细胞之间相互连接处存在着细微的裂隙,成为沟通毛细血管内外的孔道。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生成的原理

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移动的方向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即滤过力量与重吸收力量之差的大小。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注:生理学上的静水压就是机体某部位积聚的液体对其周围组织产生的压强。

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使液体由毛细血管内向血管外滤过的力量,而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将液体从血管外重吸收入毛细血管内的力量。

从毛细血管动脉端到毛细血管静脉端,唯一起变化的只有毛细血管血压,故决定有效滤过压的主要因素是毛细血管血压。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有效滤过压大于零,血浆滤过毛细血管而生成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有效滤过压小于零,组织液被吸收入毛细血管内变成血浆。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 

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回流↓

2.血浆胶体渗透压

某些肾脏疾病→大量血浆蛋白通过尿液排出→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回流↓→肾性水肿。

3.淋巴回流

淋巴回流受阻→织液生成↑→水肿

4.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烧伤、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部分血浆蛋白漏入组织液→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组织液生成↑、回流↓→水肿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淋巴液的生成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大约每小时有120ml淋巴液进入血液循环,其中100ml→胸导管;20ml→右淋巴导管

(二)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

1.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瓣膜共同构成“淋巴管泵",推动淋巴流动。

2.淋巴管外部的压迫因素:周围组织对淋巴管的压迫也能推动淋巴流动。

3.胸内负压:胸内压负值加大时胸导管扩张,增加淋巴液回流量。

(三)淋巴液回流的生理意义

1.回收蛋白质:这是淋巴回流的最重要生理意义,每天可回收75~200g蛋白质。

2.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微粒:将进入组织间隙的红细胞、细菌等带至淋巴结,通过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将它们清除。

3.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肠道吸收脂肪的80%~90%是经过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输送入血液的。

4.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淋巴回流量为3L/d,大约相当于全身血浆总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