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遭邻居起诉,法院判决拆除 有何法律依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可视门铃物业负责安装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遭邻居起诉,法院判决拆除 有何法律依据?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遭邻居起诉,法院判决拆除 有何法律依据?

2024-06-28 22:4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可视门铃是一种将猫眼、对讲机和门铃等功能融合在一起的设备,通常包括一个门铃按钮、摄像头和室内屏幕等组件。当有人按门铃时,摄像头会自动拍摄门外的照片或视频,并通过室内屏幕显示出来,可以进行双向语音通话和远程开锁等操作。

各种新型智能门锁设备的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不仅能人脸识别开门,还能进行摄录和监控,智能门锁在安装时为住户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侵犯邻居隐私权的隐患。

图源:视觉中国

可视门铃遭邻居起诉

法院判决七日内拆除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与安装可视门铃有关的侵权案件。

本案中,家住北京通州某小区的韩先生发现邻居吴女士安装了可视门铃,并在门上方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正好可以拍摄到韩先生家门口的情况。此外,可视门铃和摄像头均有录像存储功能,邻居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吴女士知晓。

随后,倍感不适的韩先生找到吴女士商量拆除,吴女士以安全防范为由拒绝。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韩先生认为吴女士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于是将其诉至法院,要求拆除可视门铃及摄像头。

法院查明后认为,吴女士安装的入户防盗门猫眼智能门铃、入户防盗门左上方摄像头均可拍摄吴女士与韩先生之间楼梯转角整个平台,且入户门可视门铃可拍摄吴女士入户防盗门,韩先生出入住宅、他人上下楼梯等相关个人信息均可以被拍摄留存。

因此,吴女士出于个人利益,未经韩先生同意,摄录留存个人信息缺乏合法性、正当性及必要性,已构成侵权。

最终,通州法院判决吴女士于七日内拆除可视门铃及摄像头。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上诉,现案件已生效。

近距离安装可视门铃

可构成侵害邻里隐私权

2023年4月,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也公布了一起邻里可视门铃纠纷案。因拍摄到邻居日常进出信息,侵犯了邻居的隐私权,法院判决业主拆除该可视门铃。该话题随即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各方讨论。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监控设备的安装尚未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用户安装摄像头监控范围仅涉及到个人的生活空间,一般不会触犯法律。也就是说,安装可视化智能锁并不违法,因为监控的是自家门口,而不是别人的私有空间。

但如果拍摄范围涉及他人的私人生活空间,就有可能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一种侵犯。

由此可见,从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看,用户安装摄像头、可视门铃、可视化猫眼、可视化智能锁等监控设备并未违法,但如果将监控到照片、视频用于非法行为,定会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

智能门锁自动抓拍成“标配”

有的甚至能“无死角监控”

在2023年秋季广州世纪家博会上,众多款式新颖的智能门锁纷纷亮相。这些智能门锁不仅包括指纹、指静脉、人脸识别等开锁方式,还具有自动拍照、拍摄功能。

比如其中一款智能门锁,当门外有人逗留15秒以上,门锁就会自动拍照,并将照片上传到用户的手机上;另一款则有按门铃抓拍/录像功能,当有人按门铃时,门锁上的摄像头会拍照或录像并传送到手机上。

这些智能门锁的“自动抓拍”时间可选择范围为实时抓拍、3秒、5秒、10秒、15秒等。当有人在公共区域的走道徘徊时,可自动触发门锁上电子猫眼的拍摄功能;此外,部分品牌的智能门锁还具有“鹰眼”功能:门前宽5米、长5米范围内均可拍到,堪称“无死角监控”。

某智能门锁品牌客户经理雷先生介绍,“现在大多智能门锁都会内置门铃,除了门铃功用外还有警报功用。万一有小偷撬动智能门锁的外壳,警报系统就会响起;而自动抓拍功能也是多数智能门锁的标配功能。”

据介绍,有的可视智能门锁能够与手机APP相关联,实现远程通话、语音对讲、电子抓拍等功能,可以24小时查看门锁监控下的画面,对可疑人员的逗留,用户可通过智能门锁进行拍照或录像将信息留存。“市面上2000元以上的智能门锁,基本上都集可视猫眼、视频监控、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于一体,一台智能门锁堪称一台智能监控设备。”

物业称无权干涉

商家不作侵权提醒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市民家门口都安装有这种具备抓拍功能的智能门锁,如市民张先生家智能门锁配套的门铃上装有摄像头,他通过手机即可查看到实时监控画面。“家中有小孩,安装一台智能门锁更放心一些。”记者现场看到,该监控摄像头采用广角镜头,左右视角达180度,甚至能看到门外数米远的电梯门。

张先生表示,家里这个智能门锁可自动识别出现在周边的移动物体并拍下来上传,手机上能看到回放视频,而拍摄的灵敏度、监测范围和监测时间都可以设置。张先生说,最开始他设置的识别灵敏度较高,导致手机经常会收到提醒,但其中不少都是对门邻居家进出门的情况,后来他就把灵敏度调低了。

一位物管人员称小区里安装类似智能门锁和可视门铃门锁的住户很多,但住户在安装时也不会提前通知物业管理方。“安装智能门锁是业主的权利,物业公司不好干涉。”

在两户门对门或者家门相距较近的情况下,智能门锁可能拍摄到邻居的住宅内部空间以及邻居的个人生活隐私,容易引起侵权。民法典中就有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智能门锁侵权主要是因为其自动抓拍、拍摄功能,但有的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要,在销售此类产品时往往将这些功能作为“最大卖点”,但在说明书中,大部分商家对摄录功能可能侵权没有任何提醒。

对此,也有销售者建议顾客先和邻居友好协商,“如果两家挨得很近,还是尽量不要买带摄录功能的,否则邻居知道了容易闹纠纷。”

智能门锁相关诉讼增多

法院普遍支持拆除相关设备

广东穗恒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淑菁介绍,近年来可视智能门锁、可视门铃等产品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其可能会拍摄、记录到邻居的活动情况,因此而产生的纠纷屡见不鲜。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也看到,因具有摄录功能的智能门锁或电子猫眼引发的邻里纠纷诉讼不在少数。

2022年9月,四川内江的夏女士表示,她的邻居卢女士在入户门上安装了智能可视门铃,该装置搭载有人体传感器,当有人在附近走动可以自动抓拍录像。而该监控装置的拍摄范围覆盖了夏女士家的入户门,夏女士认为邻居侵犯了其隐私权,要求拆除设备,双方发生纠纷,当地派出所调解后无果,后来夏女士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卢女士拆除入户门上的摄影录音监控装置,并删除与夏女士相关的视频资料。

2022年11月,因为对门邻居荆先生家安装了具有拍摄功能的智能门锁,北京昌平区市民孙女士多次向小区物业公司和社区居委会反映此事以求协调解决,但物业公司与居委会多次联系邻居拆除未果。随后,孙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法院判令荆先生拆除其安装在入户门上的智能门锁。

“根据目前的判例,各地发生的案例无论是调解还是诉讼,法院均认为安装具备监控功能的智能门锁会一定程度上侵犯到邻居的隐私权,最终的调解和判决结果均支持原告诉讼请求,责令被告方拆除智能门锁。”林淑菁介绍,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民法典中对于隐私权有明确表示,在关于智能门锁的相关诉讼中,只要原告主张权利,基本上都能胜诉。”

(海报新闻编辑陈凤祁综合央视网、法制网、大洋网等)

(来源:海报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