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一个品牌梦?服装设计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创服装品牌怎么做 你是不是也有一个品牌梦?服装设计师

你是不是也有一个品牌梦?服装设计师

2024-07-16 17:54: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钱只能决定你能不能开始,经营才是能不能长久的关键。

3)工资

设想自己能接受多久没有工资。

你想全职做这个服装品牌吗?如果是这样,你愿意在公司盈利、自己赚取薪水之前等待多少年?或者你只希望它是一个副业吗?如果它能赚钱这是极好的,但比起盈利你应该更看重这件事的价值。试着衡量你的投入程度。

与此同时,要做好在运营的第一年左右都不给自己发工资的准备,除非你非常幸运。

---说白了还是钱。

4)调研

谁是你的当前和未来可能的竞争对手?谁是你的目标市场?你认为你的设计在零售和批发中各能售出多少?问问周围的人以获取反馈。与商场老板和潜在客户进行交谈。

在一个符合目标市场定位的卖场里兼职“ 卧底”是个好法子。看看卖场都进什么货、顾客都买了些什么。

找到一个和你想设计的服装类似的例子,了解它们能卖多少。当你自己创建服装品牌时,这会是一个有力的支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法律

首先,要决定你的业务结构(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企业,公司等)。你可能要考虑聘请律师作为咨询顾问,或在任何你需要的时候来帮忙。

---至少别当法盲。

2 奠定好3个基础

1)团队

什么团队架构,各自什么职责?能不能人尽其用,一个顶几个?你需要什么样的得力帮手、你能够支付什么给他们?

如果你的产品是精品级的,你需要亲自做所有的裁剪、拼接和修饰。而如果你打算开展较大的业务,你一定会需要聘请人手帮助生产。

2)品牌名

现在是时候做出一些有趣而具有品味的决定了!你如何建立你的品牌将影响到哪些人与你的服装品牌相关,所以要进行明智的选择。

选择一个名字。什么样的名字能代表你的服装品牌?

你可以用你自己的名字(比如三宅一生或阿玛尼)。

或者一个意想不到的词(比如例外)。

或者人群定位(比如淑女屋、BOSS)。

3)logo

3 把握好4个环节

1)产品设计

这应该是设计师出身的你们最擅长和最感兴趣的,但其实它只占整个过程的10-15%!制作草图,寻求反馈,并决定哪些设计将成为你的第一系列。挑选出具有成本效益并流行的面料和材料。

询问生产线的任意一个人是否存在什么限制。比如他们是否不能印染某些颜色。如果你正设计T恤,应从印刷厂得到以下信息:尺寸(规格)的设计(它可以有多大)、想印刷的衣衫类型、面料的重量/质量(例如,针对夏季服装可以选择更薄、更便宜的面料)。

2)流程进度

系列的设计通常取决于季节。大多数买手和品牌商会至少提前一个季度进行订货,即使你是自主销售的品牌,也需要相应地制定出设计、生产和交货的时间。

3)生产环节

把你的草图交给板房、工厂或印花、绣花等工厂。通常情况下会先开发样板,修改板以及生产板。让你确认将要生产的服装是否是你想要的那种。

不论如何,一定要充分地问问题,始终将一切协议落在书面上。

4)寻找并优化合作制造商

4 营销好你的品牌

1)网站、新媒体平台展示

除了网站,当属新媒体平台最时兴和有效果了。比如微博、公众号平台的展示,还有流量平台比如某音等。

2)平台营销

仅仅一年内这些成本就将高到让你倍感压力。下面是你可以实施的品牌推销办法:

写一份软文,将其发送到其他公众大号和其他媒体平台。

在你的目标群体可能会阅读的刊物和网站上“购买”广告位。

赞助活动以迎合你的目标受众。

请流量明星代言(最好是有关系,用钱砸太肉疼)。或免费送给那些最受欢迎的人,让他们穿你的东西。(这点需要你的品牌起点就比较高)

3)提高自身的推广价值

把自己当做一个行走的广告牌,穿自己的时装并询问别人的意见,然后记录下来,这也将帮助你设计一个人们会喜欢的产品。

采纳每个人提的建议,就像拥有自己的营销和设计团队一样,但它不会有任何花费。刚开始时资金是很紧张的,所以要利用好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

补充一点,在创办自己的设计师品牌之前,你还需要准备:

导师--- 你的确应该有一个可以弥补你的领域盲区,并抵抗品牌瓶颈的挑战的人。

总结:

其实独立设计师有两个选择,一类是永远只做个小众的独立设计师。坚守个人风格,在商业上只求可持续发展,不求做大赚多。这类设计师虽然不一定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商业规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成为不了出色的设计师。比如2010年去世的AlexanderMcQueen,其实在商业上不算很成功,但是其个人在设计历史上却是毫无疑问里程碑式的人物。如果McQueen不被Gucci(如今的Kering)集团收购,而是安心做个独立设计师,他很可能不会早逝。

另一类是有商业资本注入的设计师品牌。许多独立设计师期盼着专业资本的投入,认为只要有钱,再加上个人设计才华,一定可以成功。事实上,许多品牌的失败也恰恰是专业投资人的介入。专业投资人的工作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利益最大化,其投资目标很简单——“盈利”。一旦专业资本介入,设计师就必然会在个人设计风格与商业资本中摇摆不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因此,在需要投资人介入时,设计师应当界定清楚自己未来的定位。 对于独立设计师而言,或许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品牌是大多数人梦想,只是在此过程中,设计师本人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昂贵的。梦想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设计师应当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又需要为之付出什么代价。一旦清晰了自己的目标,设计师应当做的就是“坚守”。

服装设计师为什么不创造自己的服装品牌?

本身不是做设计的,只因身处这个行业,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姑且分享一些浅见吧。

从根本来说,商业品牌和设计师品牌的构建方式是不一样的。

商业品牌更像是一个合唱团。它会通过对目标客群的年龄、身份、消费能力、着装需求等要素的设定来确定品牌风格,成衣会进行大规模生产,元素也会跟随流行趋势,以此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品牌的性质和客群的设定,决定了商业品牌不会把自己框在一个太小的 segment 里面,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为了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会更趋向于折衷,在潮流和需求之间取一个平衡点。

在商业品牌工作的设计师,品牌的风格和调性是在设计时必须放在首位的,就像孙悟空给唐僧画下的一个圈,你可以在圈内大作文章,也可以踩线做一点形象款、限量版,但是跳脱太远就不会被接受,同个圈内类似的设计也会被砍掉。

所以,商业品牌的设计师是需要忍耐的,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被他人否定,不断地把自己的脚放在目标客群的鞋里去了解需求,不断地考虑自己的设计在整一季的系列里该如何不突兀却又有看点。很多设计师在这个平衡和取舍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在品牌基调之下表现个人风格有了更好的把控,也培养起了内部协调、外部沟通的团队工作能力。这其中有一小部分人会跳脱出来,成立完全属于自己的品牌,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在商业品牌里,为他们所熟悉的客群和风格进行设计。

设计师品牌则更像是一个偶像明星。它一般都以一位设计师的思想为主导,更注重个性的表达和审美的体现,在表现手法上更为自由、发散和具有辨识度。这需要赋予品牌本身一个强有力的灵魂,因为它要做的不是跟随趋势,而是创造流行,如果设计师并没有相应的思想根基和审美高度,那么浮于表面的技巧和噱头也只能吸引到图个新鲜的路人,无法真正建立起欣赏和追随这个品牌的踅拥群体。

越早出道的独立设计师越容易犯的一个思想错误就是:

用 - 力 - 过 - 猛。

个人品牌乍一成立,感觉自己站在光芒万丈的舞台上,不使出点狠招来就怕唬不住台下的观众。

结果衣服一做出来,风格太强烈了,顾客根本理解不了或是 hold 不住。这时候,很多人会说:“你不懂设计,是你的审美有问题。

”每到论及这个层面,听者都会有一种想要咬舌自尽的蛋疼感啊。热情有力的表达方式是好的,但是受众不一定喜欢,更不一定接受。

生活不是走秀,有些创意看着好玩但是穿起来根本就是反人类,有些设计放在那里很漂亮穿到身上版型工艺都没做好,

那你觉得,谁应该为你的创意买单?

也有一些设计师,好容易逮着机会做个人品牌,突然感觉天好蓝草好绿空气好新鲜,自由的创意开始天马行空地四处发散,有种千言万语说不尽的感觉呢!

结果一盘货做出来,风格太混乱了,什么元素都往上面堆,却什么客群都没有抓住。

其实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说,永远没有面面俱到,也永远没有样样擅长,但是因为独立设计师更多以自己的意志为主导,

设计出来的款式都是亲生的娃,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就是在自己越看越美的时候没有优化和改进,被市场嫌弃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说,好的设计是痛苦出来的,因为设计师需要不断挑战自己,元素太多的时候要舍得拿下来,元素太少的时候要有勇气加上去,一杆货之间必须要有连贯性,每件单品拿下来还得让人愿意穿。

做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容易,但是就是在这样反复的推敲和论证中,一个人的设计功力才会不断提升。

再来说说创立设计师品牌这个层面。

做设计和做品牌始终是两件事,有些设计师可以拥有非常好的设计能力,但是不具备掌控全局的管理能力,结果就把品牌给做坏掉,甚至都没有做起来。

总体而言,设计专业出身的人偏感性,逻辑思维稍差,所以在统筹全局的时候,容易出现抓狂的场面。

自己去谈面料辅料的价格,有时候供应商还不按期交货,跟人据理力争还得不伤和气。自己管理版师和样衣工,做错了一点甚至做错了全部还得一点一点沟通,因为人家拍拍屁股走人你还得重新花时间去找新的。

自己去和买手或者品牌沟通,别人无论如何挑三拣四摇头叹气你都得忍着,因为眼前的都是金主,多选几款多订几件都是你下一季继续干下去的本钱。

自己去谈商场铺位就更加辛苦,人家专门就是收钱的,你求爷爷告奶奶还不一定能拿到厕所边上的一个边角料。

更不要提要交房租、发工资、付材料款子、催合作费用等需要财务问题,以及整合团队资源、拓展社交圈子、争取媒体曝光度、加强高品质跨界合作等情商问题,

还有什么有人因为选到了类似的品牌风格临时取消订单而你已经下大货了、有人因为大姨妈来了不想开工明天却是交款日期、有人就是因为看你不善言辞要抬高价格敲你竹杠等狗血问题。

一个离艺术最近的设计师,需要委身于世俗之中,投入大量精力去处理这些与他本身的设计能力无关的事情,还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回到办公桌前沉淀下来,让思绪和灵感慢慢释放出来。

倒数三秒,三,二,一。

No,他已经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逼到便秘了!!!

但是!成功的设计师品牌,能够出现在我们面前,因为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修行,自省吾身,兼爱包容,

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接受未知和意外带来的麻烦并努力化解它们,直到他们足够强大,能够在茫茫海上发出震撼人心的号召之声,引得周遭的顾客甚至品牌的认同甚至尊重。

此时他们还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顺势而行,让品牌长盛不衰?

如何在自己百年之后,让这个品牌的精神还能延续?

所以,你们知道,创造一个自己的品牌,是多么不容易了吧。

仅有1%可以存活? “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出路在哪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每年数以万计的设计师品牌在中国诞生,而其中不到1% 的品牌能够活下来,并继续经营着。

前几天刚和一位时尚行业的朋友聊天,谈到了目前独立设计师尴尬的处境,以及怎么去帮助他们度过从零到一的最艰难时期。

首先是学会和商业世界妥协。时装是一件艺术品,但也是一件消费品。

在面对消费者之前梳理清楚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设计,什么样的消费者会喜欢,

今年大牌们在做什么样的尝试,以及怎样才能打造出至少一款爆品,比如粉丝对于Alexander Wang的刺绣和纽扣的辨识度极高。

第二是不要偏执于任何渠道。渠道分为推广宣传渠道和销售渠道。

对于推广宣传,设计师本身必须是品牌最大的卖点,而不是其他,所以在推广时务必重视设计师的故事和想法。

销售渠道方面,订货会当然会是品牌成立初期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可到了电子商务如此发达的今天,也可以去尝试产品体验+ 电子商务的方式去拥抱渠道的变化。

对于摒弃经销商的想法也许现在还过早。

第三是抱团取暖。任何一个弱小的存在想要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生存实在非常困难,说实话像走秀之类的活动对于时尚品牌来说必不可少,可惜一次走秀至少要花费的5~7 万元左右的费用对于新品牌来说负担还是会很重。

再加上媒体宣传之类的费用,那就不知道要在市场上花费多少钱了。

所以一旦找到了目标一致的品牌时必须要互相汲取所需,因为这不仅仅能够带来品牌影响力上的成长,更多的是能够降低各项综合成本。

第四是无限拓宽思路。一提到时尚不是衣服就是配件,可一切皆可以附属于时尚,像芳草地dunhill 酒吧,DG 冰淇淋,法拉利手机等。

另外,跨界合作也将带来不小的惊喜,近期被Fossil集团收购的Misfit就曾和施华洛世奇合作推出了一款可穿戴配件,市场反应非常不错。

所以纠结于原有固化的思维,将成为绑缚自己和品牌的缰绳。

最后是寻求外部的帮助。

互联网创业圈里的导师制度对于创业者的帮助非常大,就连上文提到的Alexander Wang 也是因为在跟随Marc Jacobs 实习的时候受到Anna Wintour 的发掘和支持才有的今天。寻求帮助并不是一件丢脸的实情,正好相反,这是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正视自己的表现。

时尚行业的前辈们,以及商业世界的前辈们将非常热心地寄予帮助。

从巴黎到纽约,在知名时尚盛典上,国内服装设计师的崛起势不可挡。

然而,看似风光的背后并非晴空万里,服装设计师品牌在商业化与个性化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冲突与困境。

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庆辉看来,懂经营是当下中国设计师必须会做的事。

设计作品没市场——企业放弃设计师!

据了解,一名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懂设计,有足够的面料、制板和市场知识,同时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具有自己的风格。

很多消费者追一个品牌更多的是在追这个品牌的设计师,所以设计师成了品牌的灵魂,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品牌的成败。

但就目前国内现状而言,设计师的地位远没有想象得高。首先是公司的不认可,其次是市场的反应不好。

有不少设计师反映,自己设计的新颖时尚的款式很少有人问津,而一些大众款式,反倒成了多数服装企业的选款标准。

查后发现,不少消费者都认为,自己不可能花几千块钱购买一名年轻设计师的作品。

与此相比,他们宁愿把钱花在已经有名气的知名品牌上。

而对于绝大多数服装企业而言,企业自身宁可要一个旧式的裁缝或打板师,也不会聘请一位设计师。

因为设计师的雇佣费用高昂,在他们眼中,设计师更大的作用仅仅是用来撑门面的。

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当下服装设计师生存异常艰难。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5 万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毕业,最终只有不超过1% 。的人能找到好的品牌归宿或者成为出色的独立设计师。

品牌经营成本高——独立设计存活难!

相比年轻的设计师,一些成熟的设计师在企业里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倾向于经营自己的品牌。

我们周围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

但业内人士表示,一个新的设计师品牌存活下来并不容易。

据了解,独立设计师品牌运营最大的难点就是 资金问题。

设计师需要自己创办工作室,雇佣员工,自己出资进行设计。

而产品设计完成之后的销售工作也需要自己完成。

经营自己品牌的设计师陈小姐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渠道、打板、样衣、资金等很多环节上,单个的设计师进行市场拓展,难度很大。

如果做自己的设计师品牌,全部自己设计生产,量不大的话,单件成本非常高。

此外,大部分的设计师、设计团队规模都较小,资源、渠道有限,而在服饰设计上,相互抄袭畅销款的现象也对设计师的盈利带来了影响。

一位服装设计师告诉记者,一个好的设计团队至少需要10 个以上的设计师,光这一项的成本投入就要百万元。

于是很多人为了降低成本就会直接抄袭。

时尚产业在成长——设计师急需懂经营!

独立时尚设计师和普通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设计师也许可以用新鲜富有创意的作品引来业内人士的喝彩,但会被国内的潜在客户认为款式夸张难以接受。

很多设计师过多地强调自我,却忽略了市场,忽略了消费者的肯定。“ 对于设计师而言,要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有更好的设计,这样才能有市场。”

VISCAP 时尚集团艺术总监袁冰表示,“ 我们很注重商业设计。我们的品牌有650 家店,门店数量多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合市场。

通常在设计完后我们会请买手来选择最好的款式。我们的设计也会请他们给出评价” 。

近年来,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认识并接受不是很有名气、但能表现品位及个性的设计师作品。

这部分消费者不仅来自海外,而且越来越多是国内消费者。

张庆辉表示,过去国内消费者对欧美大牌的盲目追捧,对国外生活方式的痴迷。现在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成熟,并正形成中国人的消费观。

这对于设计师来讲是非常好的促进。

也是一个机会让设计师更好地和市场结合。

“ 中国的时尚产业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成长。而设计师是整个中国时尚产业链中的一部分,要服务于整个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消费者是决定市场的惟一因素。

设计师最终能让消费者选择才能算成功。” 他说道。

我始终信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大浪淘金是个总体趋势,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也是不变的真理。

说出来枕还挺鸡汤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这几年,时尚行业的更迭比以往更快,因为消费者迅速地成熟了起来,从曾经盲目追随国际一线品牌、到现在有更多人开始注重风格和品质,这对于国内的品牌来说,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从这个维度来说,国内的设计师也会比以前更容易崭露头角,因为消费者更追求时尚、个性、小众化,很多以前不被重视的理念和设计,现在都有了发声的空间。

同时,以现在网络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来说,品牌营销的成本更低了,但是吸睛的营销创意更重要,产品的实际品质也更重要,不然雷声再大雨点极小,最后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

那些曾经成功的国内品牌,如果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更加稳固地确立自己的风格并且培养起忠实的消费群体,

那么它们的成功还可以延续,此类的设计师也会有更好的创意发挥的平台,但是如果还是停留在盲目的跟从阶段,

那么越来越多有想法的消费者会逐渐放弃这个品牌,这些善于copy 而不善于创作的设计师就前途未卜了。

从设计师这个群体来说,生存现状也是两极化。

有些品牌就是靠抄成活的、而且活得非常滋润,有些品牌就是靠抓破脑袋求生存的、但是生存得很苦逼。

我不能说孰是孰非,在这个圈子里,可以证明自己的方式有很多,也许是名声,也许是财富,也许是被吐槽吐得快要烂掉的“ 梦想” ,就看你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从这个维度来说,如果你是一个想做原创的设计师,在一个以抄和扒为主的品牌里,那你经常会感到痛苦;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copy 的设计师,进了一个以原创为主的品牌里,那你也经常会感到痛苦。

这也是我们在梳理品牌理念的时候,经常会探讨到的一个话题:在设计里,到底什么是我们追求的?

是即时发现消费者的喜好、所以不断地以投其所好的设计来满足他们,还是把自己的思想和风格融入设计、从而吸引有相同喜好的消费者来跟随我们?

这个辩题在每个品牌里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定比例的权衡。

而对于设计师来说,在设计上是需要通过不断探寻来找到答案的。

这个过程必然不是坦途,从设计助理作为起步,从一张充满梦想的白纸开始,真的要成为一个世人眼里“ 成功” 的设计师,

必定会经历很多无奈的时刻,对行业的无奈,对品牌的无奈,甚至是对自己的无奈。

一杆一杆的设计被毙掉的感觉肯定不止心痛,但是心痛之后,到底是要否定别人还是要否定自己,都是要强大的内心去支撑着去承受取消,并且做出下一步选择。

这中间,有妥协、有坚持、有停滞、有成长,路途必然有坎坷,但是如果没有这一路曲折,也不会有fashion show 最后一鞠躬的释然轻松。

探讨 | 在中国服装设计师为什么不能成功创造自己的服装品牌?什么原因导致?

相信没有哪个设计师不想拥有自己的品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服装设计师,你为什么不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或者说为什么很难成功创造自己的服装品牌呢?如果你有好的观点,可以留言说明。

烈风

我见过不少服装老板慢慢也成为服装设计师,但是比较少见到服装设计师最后变成(成功的)老板。

椅子

重要的原因是致力于设计的,大都是较为偏执的具有艺术气息的,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故他们很难完成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转化。天才注定是残缺的,越是牛的设计他也相应更为专注,也愈发不会或者不懈迎合市场。这恰恰是要推出品牌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种缺失很难创造自己的品牌。一个品牌的建立必须整合资源。

妙先生

就像厨师不一定要开个饭店一样

吴照

中国的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土壤还在建设中。。。看看微信朋友圈无比热闹着的国外代购,就知道中国的消费者的需求在哪里,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正在经历着培养消费群的阶段,生存不易啊!

鱼酱

做设计师和创造自己的品牌之前差别太大,真正有设计才华的又有商业头脑的人能有多少,正好有家底能供创造品牌的又有多少,现在服装行业竞争这么激烈,走快时尚的好看又便宜的服装品牌越来越多,不是知名的设计师品牌,没有价格和款式优势真的很难存活,很困难,不是人人都行。

可口

我觉得新生代的设计师就算成立自己的品牌,也无法与国外的老品牌以及奢侈品牌成为同一水平。并不是说新生设计师作品不好,但是依据中国消费市场的消费心理,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国外的老品牌经典或是怎样好,也可能会有一点崇洋媚外。这就造成了新生设计师都希望去国外的一些大品牌发展,站在巨人的肩上总会比较容易让人们看到你。当然,这些是对于想成立一个国际品牌或者高端品牌的设计师来说。

Yuan Em

因为服装设计师的专业技能是设计服装,而创造品牌是商科内容。好的品牌一定有好的产品做支撑,这就要求一个人不光要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又是一个优秀的商人,当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joe sun

有钱么你?

陈默

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香港一个西装品牌的制版师傅,年薪百万(穷,对钱没个概念,大概吧)

他一旦离开这个公司,这个公司的版型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老板不惜重金请他来做制版工作。

这个制版师傅参加两次试图创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有长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面发展并且走向圆满。

Vel Ale

很简单,销售和设计本来就是两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很多设计师的确有才华有风格,但是却对自己品牌的营销不太擅长,所以往往这两点是分开的。

阿菜

因为更多的是艺术家而不是服装设计师 艺术家卖自己喜欢的衣服 而不符合众生 除非艺术家很有钱 否则自己建牌子就一个字 死。而服装设计师是服务于人的 然而很多服装设计师只能搞设计 做好自己的设计 而不懂经营 。不懂得经营 创牌子也是一个字 死。

画轮

任何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团队,不是光靠设计师就能做品牌的。

一般一个服装公司分设计部,技术部,商品部,品牌部,采购部,销售部等等,以及让这些部门协调运作的人事行政管理者。你光一个设计师能做的了那么多的事情?没有足够的资金聘请专业人才或者你自己聚集起来的团队是不可能做品牌的。

另外设计师固然重要但也别把设计师的职位看的有多牛B,感觉好像一个品牌有设计师就行了似的。国内大多数所谓的“设计师”也不过是被老板呼来唤去抄款的工具罢了。

梁钟

看起来两者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但实际上出入很大。举个例子 卖手机的和设计手机的不是一个东西。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叫“技术黑洞”的概念,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只能描绘出衣服的形状,具体的尺寸,和应该使用怎样的材质,而我是无法自己造出衣服来的,而制作工艺和技术我没有,但我需要造出衣服来,我并没有拥有造出衣服来的全部技术或者条件,我不拥有的便称为技术黑洞。

更简单的说法是,服装品牌是一个大的集合,而设计只是其中一个子集,概念是不同的。

任性

设计师设计师。能达到师的境界的人有几个,有这种境界的人都有自己的品牌。不要动不动就说设计师。

vaticano

单纯做一个服装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比做一个品牌考虑的问题不是一个体量的~一个是运营一个是产品开发~运营具备的是商业头脑,一个设计师出生的人一般hold不住运营的。

想实现可持续增长,新兴设计师面临着从筹资到驾驭飞速变化的零售市场等诸多困难。

美国纽约——早在 2001 年 Rachel Comey 创办其同名成衣品牌之际,时装设计并不是一条受欢迎的职业道路。这位纽约设计师回忆:“当时的时尚界就像个小圈子。时装周的时装秀、品牌都比现在要少,当时还没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模式,也没有社交媒体。”

十九年过去了,创立和运营品牌如今已经是另一番光景。得益于数字平台的出现、行业奖项、企业培育计划以及大型零售商提供的支持,包括 Craig Green、Jonathan Anderson 在内的年轻创意人士获得了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的空间。然而,由于初出茅庐的品牌已能更顺利地进入市场,品牌想要脱颖而出也变得更加困难,即使是最有天赋的设计师也无法保证大获成功。在这个不断渴望“下一个大热门”的环境下,新的创业者所面临的压力既可以说是令人振奋,也有可能会让人一蹶不振。

Comey 补充道: “如今品牌起步的机会可能会很多。人们渴望新鲜感,但人们的记忆力时长也很短。”

BoF 将探讨志向高远的毕业生和创意总监最有可能面临的一些创业难题。

重视商业计划的制定

“在我接触的设计师当中,90%的设计师根本没有任何经营战略,”面向时装专业毕业生的平台和社区 1 Granary 的创始人兼主编 Olya Kuryshchuk 表示。“他们处理工作的方式非常艺术化,寄希望于事情能够以某种方式自然解决。”

尽管没有什么方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及早了解现金流、法律基础、增值税、航运规则以及开票等知识有利无弊。

创意总监 Peter Do 在 2018 年推出自己的同名品牌之前毫无商业经营经验。他通过向朋友寻求建议、收听播客和 Google 搜索来培养自己的经商头脑。他表示:“与做剪裁和设计相比,你花在管理上的时间要多得多。”Peter Do 销售总监 Vincent Ho 也补充道:“时尚是一门生意,你必须要加以严格管理。”

对于有抱负的品牌所有者来说,后退一步非常重要。进入大品牌学习是一种有益的做法吗?要不要做两份工作,而不是干脆辞掉日常工作?奢侈品购物网站 Ssense 女装采购高级总监 Brigitte Chartrand 推荐学习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帮助设计师领导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谈判。

Kuryshchuk 则建议与同样致力于公司发展的合作伙伴携手。成立一年的成衣品牌 Duncan 的创始人 Michelle Duncan 建议设计师向业界导师寻求帮助。

但令人欣慰的一个事实就是,一定程度的天真浪漫对年轻设计师也是有利的。Do 表示:“如果知道太多,你可能会更害怕失败。如果所知不多,倒可能更愿意放手一试。”

把钱花在刀刃上

对于一个品牌而言,在扭亏为盈之前有几年亏损的情况很常见。随着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将目光从独立品牌转向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初创公司,自身资金不够雄厚的设计师可能会发现,创业不易,维持运营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少数的幸运儿来说,众多的零售商、孵化器,还有从 Ssense 到上海蕾虎(Labelhood)先锋时装艺术节,再到 LVMH Prize 大奖等著名奖项,新兴设计师不缺乏能提供他们所需平台、资金和认可的资源。但 Kuryshchuk 表示,创业之初就接受大笔现金注入往往于品牌无益。她表示:“ 要学会省钱,要能够激励和吸引周围人士来帮助你、与你共事,要让他们出于对你的真正信任才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因为作品暂时不怕没人买单。”

●Labelhood上,8on8的发布会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无论是自筹资金还是有投资者赞助,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对于最初通过向家人和朋友集资创业的 Do 来说,这就意味着不花 7.5 万美元举办时装秀,也不聘请公关代理公司。

他在接受 BoF 采访时表示:“在花很多钱购买你可能不需要的东西之前,先试着所有事亲历亲为吧。在制定预算或商业计划并分配资金之前,要确保你钱都花在刀刃上。”Do 投资建设他的 12 名全职员工团队(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没有无薪实习生),Ho 表示,这种做法让品牌集中精力打造话语权和关注长期发展。

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预算,新品牌所有者应该找到适合他们的方案。例如,Duncan 发现与四五个合作伙伴合作效率更高,她可以向合作伙伴咨询公关和生产事宜。她计划随着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将这些合作伙伴引入公司内部,“立马组建一支庞大的团队,往往不是最有效的资金利用方式。”

把生产放在首位

完善品牌的销售和生产运营同样至关重要。Kuryshchuk 表示:“这方面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你的公司撑不过一年。把这看成是先练好肌肉再上擂台。”

就制作服装的场地而言,从小规模和本地化做起往往会有所帮助。设计师 Rachel Comey 选择将剪裁缝纫业务留在曼哈顿,这种做法可以让她实现小批量生产,并经营定制业务:展示完每个系列后,品牌就会上市销售并统计每件商品,根据这些订单开展生产。

她表示:“与制版师和缝纫师经常沟通,直接与他们探讨每一条缝线,每一件成衣,这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如果隔得太远,要这样做就比较难。”

接到实际订单之前,设计师需要事先考虑好生产流程,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能够赶上工期,同时也因为买手会想要了解展示的服装的制作过程。Do 曾在 Phoebe Philo 执掌的 Celine、Derek Lam 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决定推出自己的品牌, 并在那之前一年就对工厂进行测试、与面料厂沟通。“我们只关注服装本身及其制作场地。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先建好一套体系。”

将零售当成一种学习经历

面对线上、线下、直面消费者营销、批发等这些琳琅满目的选择,当前的零售环境可能会让创业者迷失方向。

Duncan 与 MatchesFashion 签署了为期两季(截至 2020 年春夏系列)的协议,对于像她这样的设计师而言,与知名零售商签订独家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保护品牌资产,同时为规划下一步动作争取时间。Kuryshchuk 表示:“你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测试你的生产,确保你按时交货,也不需要不要处理多家门店、货币、发货规则等问题。”为了避免对单一合作伙伴产生依赖,他建议签约时间不要超过两季。

总有讨价还价的余地。Do 与 Net-a-Porter 开展了为期两季的数字合作伙伴关系,这使得他可以通过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和实体店进行销售。不仅如此,他还因此接触到重要的品牌反馈和资源(打造了一个“货运和物流训练营”),并获得了完成包括 Nordstrom 和 Bergdorf Goodman 在内的众多零售商订单的自主权。

●Rachel Comey洛杉矶门店内的产品 | 图片来源:对方提供

无论选择哪种渠道,关键都在于线上线下并行,随着品牌的发展,这种做法还可以为品牌独立性奠定基础。五年前,Comey 在纽约克罗斯比街(Crosby Street)开设了她的第一家门店,这对于她了解购物者的生活与需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为产品开发持续提供信息。她表示:“我每天都在了解客户的生活方式:她的身份、她的目的地、她所从事的工作,以及她选择的出行方式。我与客户建立了更加深入的联系,这真的很重要。”

保护你的品牌

尽管并非所有的设计师都拥有营销的天赋,但清晰的品牌信息对于企业获得长足发展至关重要。Chartrand 表示,这和你制作的产品一样重要,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考虑清楚”。

首先就是要保护品牌。Ashfords LLP 合伙人兼商标主管 Carl Steele 表示,知识产权注册需要及早完成,因为这可能是潜在投资者成败的一大因素,一旦出现纠纷,花费的成本将会非常高。 他建议在注册商标之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侵权检索,并记录整个设计过程。

品牌要记住选对战场。Steele 表示:“不管你有多成功,总会有人剽窃你的成果。但他们给你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了吗?”设计师可能需要支付数千美元的律师费,而这些费用原本可以用于招聘新员工。“通常情况下,更有价值的做法在于把钱投向其他领域,然后继续前进。”

在发展品牌形象的同时,要认识到设计师个人特色与存在的价值,并保持其一致性。Chartrand 将 Simon Porte Jacquemus 列为黄金标准(这位鬼才设计师的 Instagram 内容,无论是个人特色还是审美都与其同名品牌保持高度契合)。

许多崭露头角的品牌推出了瞄准年轻消费者的高价产品。Raven 是伦敦的一家公关机构,代表包括 Richard Malone 在内的年轻时装品牌。公司创始人兼品牌总监 Sophie Jewes 表示, 品牌推广的核心在于这样一个问题:“你打算如何吸引以这个价位向你购买产品的人群?”

只有在打造了强大的生产和销售基础之后,才应该去考虑媒体、发布会以及名人造型这些因素,并且还需要对这些做法进行精挑细选的甄别。Kuryshchuk 表示:“一些品牌建立了庞大的粉丝基础,获得了大量的媒体报道,并依靠品牌合作得以生存,但几乎没有自己的销售额。这绝非长久之计。”

细水长流求发展

扩展业务规模没有硬性规定,但如果存有疑虑,一定要慢慢来。在打造视觉形象之前,先在商业、生产和销售领域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建立强大的基础,然后再考虑增强媒体报道。

这可以总结为,为对当下充满炒作的媒体环境采取一种保守应对的态度,要习惯说“不”。Kuryshchuk 表示:“LVMH Prize 每年都有。一个好的展厅这季想和你签约,他们下季也会想要你来展示。如果有造型师想用你的作品拍摄,下次还会来的。”

设计师的合作伙伴、以及双方如何维持这些合作关系对于负责任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Chartrand 表示,品牌“与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的零售商合作、构建紧密关系非常重要。这些关系极其个性化,在早期阶段,二者之间需要开展流畅的沟通,而这也有助于双方长期合作取得成功。”

设计师应当克制将自己的品牌与时髦的“有看点”的品牌进行比较的欲望,否则他们的产品在头几季就会下架。 专注于他们可以控制的东西,比如密切关注现金流、只承诺可行的订单、按时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及协调营销措施从而吸引粉丝,这些措施更有可能吸引忠实客户,获得业内人士的真知灼见。

Duncan 在咨询、美妆和人才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她表示:“创立一个品牌,特别是在高低起伏落差如此之大的时尚界,你的情绪会摇摆不定。你必须很快学会如何管理你的时间,这样你就不会不自量力,陷入疯狂。”

专注于个人时间,也就是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保持于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是一项耗时但有效的策略。这种做法不仅为设计师提供了创造性思考的空间,也培养了工作室同事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服装设计师“创业”眼高手低,要有懂市场的责任

设计师在制造业中寻找创业机会,不能只设计好看但不实用的作品,要与企业家沟通,熟悉工艺生产流程,要有懂市场的责任。

对于设计师创业,现场一位来自松山湖,从事机械设备的企业家提出疑问。在这位企业家与设计师工作室合作时发现,设计师的作品有可取之处但也有瑕疵。“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往往代表的是自己的标签,而没有显示企业创始人的特点,导致产品的思路围绕着设计师本人转。”该企业家说,其次,设计师往往对生产工艺流程不熟悉,所设计的作品一旦投入工厂的流水线,需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这导致产品产业化过程加长,影响量产时间。

对此,Thomas Austerveil直言,这也是现在设计师与制造业工厂合作时普遍面临的问题。他劝说这位企业家:“不要让自己公司的产品一定要打上创始人的标签,设计师和创始人都应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由市场说了算。”

同时,他也指出,一些设计师奔向制造业基地开展创业,但是在与传统制造业合作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矛盾。传统企业可能不能充分认识到设计里的学问,如果在这个时候否认设计师所作出的判断,那么后续可能出现一些设计与制造不达标的情况。因此需要传统企业多学习,尊重设计师的作品。

但是身为设计师,Thomas Austerveil也直言设计师本身存在的问题。他说,好的设计师应该学会沟通并具有懂市场的责任。“如果觉得冲突太大,你可以直接解雇这名设计师。”Thomas对这名企业家说,“好的作品不是能看不能用,如果一个设计师创业做不到沟通和懂市场,那就直接放弃吧。”

相关设计专利遭山寨如何维权?

设计师创业经常遭设计专利被抄袭的侵害。针对这一问题,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代表魏海利分享了一则案例,提醒设计师灵活破解这一难题。

“在我国,对设计作品的外观设计保护还比较弱,这是整个大环境的难题,打假难度大。”魏海利说,设计师以往要么忍气吞声,要么诉诸法律,诉诸法律后等待漫长的取证,因此,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

魏海利说,在广交会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也有很多设计师作品,来自清华大学的一位设计师的作品在推向市场后很快遭遇了山寨。“面对专利的抄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用共赢的方式保护合理程序的执行。”

魏海利说,设计师可以找到施行山寨行为的公司,要求该公司要么合理合法购买设计,要么双方合作共同打假。“设计师可以授权该公司实施打假,同时在以后的产品推广中,设计师主动根据市场完善设计作品,并与这个公司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魏海利评价说,这种办法并不是一种幻想,而是因为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可以采取合作申报、版权分享、开放共赢的方式实施联合打假。魏海利说,他已经协助解决过多个类似案例,而那些实施山寨的公司大多选择合作,因为综合计算,最后利大于弊。

只懂设计不懂市场的服装设计师——进入:危机时代!!

服装设计师与服装买手的区别

服装设计师是指对服装线条、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等,进行艺术表达和结构造型的人。要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天赋,而且更需要懂得学习方法并为之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学有所成。

服装买手(Fashion Buyer),这个职位一直出现在奢侈品牌以及服饰品牌中,服装买手负责一个品牌不同季节的货品采买、货品质量把控、货品销售途径、销售数据的把控以及库存量的平衡。服装买手也是时尚买手,目前被媒体以及各行业热推的时尚职业,在国外,服装买手很多都是时尚博主,他们分享穿衣经验以及超越了流行发布趋势的时尚眼光。

服装设计师工作内容:

① 负责管理某品牌产品的设计方向;

② 确定初步设计定型;

③ 以专业需求、功能性和时尚元素为设计实现基础,确保设计满足公司产品市场定位;

④ 按规定时间完成产品系列设计图稿;

⑤ 跟进初版制作完成。

服装设计师与买手店的博弈

买手店借助设计师品牌阐述自己的着装观念,设计师品牌借助买手店实现小成本运营,不同的运作模式被相同的服装风格绑定,中国服装的原创之路将会走得更远。

提及中国本土买手店必然会联想到中国本土设计师,作为同样处于新生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他们俨然成为了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好兄弟。

一波三折品牌路

曾有人将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 世纪90 年代末至21 世纪初,例外、素然等实力派中国设计师品牌在百货店开专柜创立品牌。当时外资百货店刚开始大量进入中国,第一批设计师品牌正是在外资百货店门槛还不是很高时,进入了该系统,随之通过加盟代理,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店铺。

第二阶段是2005 年起独立设计师品牌在长乐路开设自营专卖店,后来随着商圈名气的逐渐扩大店面租金水涨船高,设计师品牌不得不搬离这个有望成为“ 上海里原宿” 的潮流之地,这凸显出了时至今日依旧困扰他们的资金问题。

第三阶段则是2008 年至今,淘宝时装品牌以及买手实体店的兴起,但这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当独立设计师举办作品发布后,顾客看好一件服装要与设计师谈价格,设计师往往会开出令人咋舌的天价,让顾客望而生畏,此种情形时有发生。“ 我也不想如此要价,原料和加工的成本很高,如果低价售卖我只有亏本了。” 一位设计师如是说。

“ 在欧洲,时尚行业的整体运作已相当成熟,独立设计师想要成名,其典型道路不外乎这样的流程:

参加时装大赛、以奖金开工作室、等待时机成熟寻找赞助人支持走秀、被时装周中无处不在的资深买手相中,最终把作品放进名号响当当的百货公司售卖。” 买手江柠分析说,“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设计师商业化之路要坎坷得多:市场需要的是规模效益,而非小作坊生产,买手业态刚刚发展,国内的时装发布尚未实现设计和市场的良好对接,虽然提倡原创设计,但大环境依然制约着设计师的发展。”

买手店为设计师铺路

此外,设计师品牌对环境要求较高,但又无法承担商场的扣点以及各种要求,自营开店或网购是两种可以绕开百货店的渠道,不过前者成本大、事情多,后者市场不成熟,都不是独立设计师品牌选择的主流。“ 我的产品一直坚持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经营,但是与实体店相比,线上设计师品牌店更容易被淹没。” 单喜品牌设计师张丹丹说。

张丹丹也曾经尝试过经营淘宝店,但是在海量的信息中,设计师拿不出资金做广告开辟直通车,店内的浏览量小得可怜。“ 再后来,我就把网店关了转而为其他淘宝小店提供货源,经营状况一直不佳。所以线下买手店是我的主攻方向。”

刚刚落幕的CHIC2014 中,主办方组织的买手日活动,成为众多设计师品牌的关注焦点。活动中,买手与设计师的交流时间虽然短暂,却建立了一张无形的网络。“ 买手一直是设计师们稀缺的资源,与买手的交流不仅有机会促进品牌规模的扩展,同时也能得到消费者最直观的反馈信息,验证设计方向,为将来的发展指明道路。” 张丹丹说。

设计师品牌要发展,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过往几年媒体的大力宣传,使设计师们赚来了名声,唯独产业助力难觅踪影。不过这一现象正在改变。

不同风格同样契合

买手日活动当天,在设计师品牌“ 杰” 的展位上,买手们被浓浓的中国水墨风格吸引,在细致地了解服装的款式、面料和定价后,部分买手和品牌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中就包括北京天阶迅时商贸有限公司买手杨幻思。“ 我们在北京、南京等地都有设计师多品牌店,之前多为引进日本设计师品牌,最近两年我发现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崛起的速度非常快,并且相比于国外设计师品牌,更具有地域及价格优势。” 杨幻思表示,“ 我们的多品牌店都在世贸天阶,相比于其他商业地区,世贸天阶有着独特的客群情况。我们周边的主要消费群体为在附近写字楼工作或在附近公寓中生活的白领女性,她们的年龄集中在20-40 岁。这类顾客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但是对于服装的品位及独特性有较高要求。所以杰这个品牌的定位是符合这类顾客的。”

而自由买手杨雯则对“ 洇霖” 品牌产生了兴趣:“ 洇霖展位中的男装大量运用了街头涂鸦的设计元素,并且在版型上别具匠心,既不会过于松垮又有着嬉皮士的不羁风情,非常合适。” 杨雯正在为798 艺术中心的一家以90 后为主要客群的买手店物色品牌。

杨幻思解释说:“ 买手在为店铺选择服装时最关注的是本店区域内顾客的消费倾向,以及服装品牌能否满足这种消费倾向。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品牌也需要考虑产品的具体销售方向,这样就能有针对性地谈合作。”

服装设计师与买手哪个更重要

设计师与 买手的关系是当今 服装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买手作为一个细分的新生行业,与设计师的关系将如何转化?

买手应以什么模式配合企业运作?

是以设计师为主买手为辅?或以买手为主设计师为辅?

还是买手取代设计师?

由于设计师职业由来已久,其作用众所周知,所以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买手来比较与设计师的重要性,阐述买手在产品开发上比单纯设计师制更加适应服装零售体系的客观需求。

首先从设计师的产品开发来讲,

究竟什么是“开发”?

高薪聘请一位首席设计师带领几个设计师,每季画上几百张款式图,打版、出样就是“开发”了吗?有经验的设计师能够相对准确地把握市场定位,降低开发设计的风险。

但试问有几个设计师能够像做品牌商品计划一样经过系统地分析客观地规划经营新产品的开发?

这就导致产品开发与销售脱节,与市场脱节,往往设计变成大批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后才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挑选,这种做法的弊端直接造成的连锁反应就是一库存问题。

很多企业由于找不到问题的真正根源,就将注意力转向了产品和终端陈列,可是这只能解决的是局部问题,治标不治本。

设计和陈列做得再好,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畅销款补不上货,滞销款一大堆,照样面临的是销售效率低、库存积压的老问题。

现在的设计师是给一盘货定个方向,符合这个框架的就拿来组货,在没有经过任何分析研究的情况下,就将接力棒传给了加盟商,但加盟商并不懂得进销环节中真正需要的合理预测和计划,仅凭感觉和经验把货订回去卖,低效率订货和大量库存积压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

由于操作流程中缺少必要环节,导致问题在最终的销售环节里暴露出来,这就像无形中为自己埋藏了一枚随时可能引发库存积压的定时炸弹!这个环节正是买手的工作,因此买手可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那么何谓买手?买手能干些什么呢?

“买手”一词源于英文 “Fashion Buyer”,即时尚采购员。买手就是将市场上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组成适合自己品牌目标消费群的产品。

买手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把前期一些过程缩短了,比如产品开发、设计、打版、打样等。显然省却了前期过程的买手只接触店铺和厂家这两个终端,对于减少库存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买手还通过一系列对历史销售的进、销、存数据进行分析,店铺库存基数和周转率分析,既定的营业额指标、进货量和预算计划、品类分配计划、预期毛利率计划、上货数量和进度计划等,通过这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买手以科学的方法制定买货计划,根据实际销售的需求量和消化量决定进货(生产)数量和品种,根据市场能够接受的零售价控制进货价格(采购加工成本),根据店铺货品流通的速度决定存货量和上货的频率等。

恰到好处的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买手以这样一套合理的、可执行的、从宏观至微观的规划作为买货的指导,从而降低销售风险,减少降价处理的概率,在买货的初期阶段就把那个潜藏的不合理配货导致库存积压的定时炸弹拆除,而不是等定时炸弹在销售的最后环节爆炸了才去做清理工作。

买手的做法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有效的环节来指导订货,将梳理好的货品传递到店铺销售,店铺销售的数据再反馈给买手用于指导下次订货,从而实现一个良性循环的买手工作流程。除了以商品管理的方法理智地控制采购外,买手在订货时还要兼顾各地市场的差异性、流行趋势的把握、货品之间的协调搭配等。

买手通过以上这些科学方法进行订货,只做到了规避库存风险的第一步。

货品上市后,买手还要通过密切地跟踪销售数据和积极的商品调配运作,来随时减少产生无效库存的可能性,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系统之上。

例如,在新货上市的前两周时间里,畅销款会很快在销售数据上反映出来,买手随时观察数据,发现畅销款时首先考虑要补货,及补货时间能否赶上销售时机。因为款式在某一地区畅销很可能在其它地区也畅销,如果要货速度慢了,总公司那里可能很快因脱销而补不到货,所以 买手要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当补不到货时,买手可将货品集中在几个店铺里合并号型,增加销售概率。当出现滞销款时,买手需要与销售和陈列人员紧密配合,如鼓励销售人员加强对滞销品的销售力度,建议陈列人员调换滞销品陈列位置,或通过店与店之间的货品调换,促进滞销品的消化。因为由于位置和客流的不同,在某一家店的滞销品有可能会成为另一家店的平销品。 买手可以通过货品在店铺之间的重新分配,增加销售概率。在这个环节里买手的职责是尽可能地在与其它部门配合下保证畅销品不断货、滞销品不压货。

“我们的货物不是陈列在店里,就是在运往各地的途中。”这句话正是对买手这一职业在整个运营流程中所起作用的最佳诠释。

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买手,对于一些正装品牌而言,由于西服在款式上可发挥的余地不大,所以还是以设计师为主。

相比之下买手更适合时尚类的休闲品牌。例如,“美特斯·邦威”、“唐狮”这些品牌就比较适合于买手。因为买手懂设计,更精于市场,知道更多的服装细节。这些企业已没有必要花巨资聘用只懂设计而不懂市场的设计师。

对于服装企业或加盟商来讲,有针对性地为区域内自营店或加盟店量身定制商品计划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迫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下一批品牌优胜劣汰的分水岭。加盟商的管理水平已不能再停留在进一批货,管理几个店员在店内卖货这么简单。

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如何走得更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用狄更斯这句话来形容当下中国的原创设计市场最恰当不过了。

处在消费升级的时代,那种带有醒目品牌标识和LOGO的奢侈品大牌,对消费者而言已然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具备高辨识度,拥有精准客群定位的设计师品牌在这一方面拥有先天独到的优势,比起传统商业大牌,他们更能充分满足消费者彰显自我个性的新需求。

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独立设计师品牌迈向主流市场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但作为创业者,独立设计师这条路依然不好走,这不仅仅关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环境,更在于独立设计师如何同时兼顾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品牌管理者,通俗来讲即“商人”的身份。

当下不温不火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其中囿于缺乏商业经验而未能拔尖的品牌占了大多数。

独立设计师,他们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在于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然而单枪匹马的设计师就算卯足力气或许也只能勉强存活,即便是指望“小而美”地活着,也还需要一些运气,唯独是靠着成功的品牌商业化运营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

虽说消费升级带来了新一轮的市场机遇,然而奢侈品牌的年轻化运营依然“围剿”着独立设计师的生存空间。 对于当下一些不温不火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不能仅仅是归咎于设计上缺乏创意驱动,其中囿于缺乏商业经验而未能拔尖的品牌占了大多数。同时作为创业者的独立设计师,真正理解如何营销、明白什么是毛利率、掌握零售渠道的管理、懂得优化整合供应链资源,那才是一个庞大而极具挑战的课题,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企业结构来支撑,终究经受不起商业社会的洗礼。

深谙这个道理的还有在品牌运营管理上眼光独到的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虽然是一个以创意为主的品牌,但也从未忽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战略,她曾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艺术家,更像是一位女商人,准确地形容可能是“艺术家商人 artist-businesswoman”。

✦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

唯有将创意与商业进行并集,才能消除横在品牌端、零售渠道及消费者之间的沟壑,并建议有效、长效的沟通机制,培育自身在市场稳固的一席之地。

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崛起之路,以创意驱动发展这一核心永远不会变,但在一个愈加残酷的“丛林世界”中,商业运作则是更加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唯有将创意与商业进行并集,才能消除横在品牌端、零售渠道及消费者之间的沟壑,并建议有效、长效的沟通机制,培育自身在市场稳固的一席之地。

首先,设计师要学会向商业世界妥协。作为独立设计师,设计理念可以是独特的,但产品必须是大众的,毕竟时装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消费品。正如广为大众喜爱的日本设计师品牌Sacai 的创始人 Chitose Sakai所说:“我的衣服是用来穿的,而不只是走秀。”好的设计属于所有人,好的品牌更是符合普世的审美标准。

✦小众变大众,设计师品牌SaCai

紧接着,重视供应链管理。对于欠缺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设计师,尝试到各个环节中进行一定时期的沉淀,学习优化和整合供应链资源的能力,最终从研发设计、采购供应、生产制造、物流服务、销售管理,整个供应链的品质都能围绕“顾客价值”为核心做到严格把控。

其次,多尝试进行跨界合作。目前,国内设计师品牌的宣传渠道相对单一,设计师个人IP的成长需要更多跨界商业合作机会,而与其他大IP的跨界合作,不仅能碰撞出新的创意火花,更能大大增加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

✦VANS x 苏五口Purlicue 猪年生肖限定联名系列

最后,寻求外部的帮助。

如果独立营运的设计师品牌缺乏商业运作的能力,借助外部孵化器的帮助也算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一直以来习惯于单打独斗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品牌,要想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就要懂得依托自身实力,通过与其他平台的抱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这比品牌“单枪匹马”更容易夺得场份额以及发展契机 。

今天的品牌商、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无不希望拥有更强势的产品结构,拥有更能决胜终端的超级武器。而买手,也许就是你的“秘密武器”,中国服装业下一个神话的缔造者。

最后,做设计师还是做自己的事业,你该如何选择?

从Alexander Wang到Christopher Kane,7位年轻设计师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创立时装事业时最重要的一课。

英国伦敦——想要创立自己品牌的毕业生与创业者都会面临一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开创时装生意需要时间、才华以及辛勤的劳作。那么,你能从那些已经成功开创自己事业的时装设计师身上学到什么呢?在此, Christopher Kane、林能平(Phillip Lim)、王大仁(Alexander Wang)、Erdem Moralıoğlu、Nicholas Kirkwood、Peter Pilotto和Thakoon Panichgul 和BoF时装商业评论分享了他们关于设计师开创自己的事业的建议。

Christopher Kane: 忠于自己

“不要成为你不是的人。如果你不想成为那个伟大的设计师,那就做别的去。要敢于有梦想,但需要认识到你擅长的是什么,并专注于此。正如Louise Wilson曾经说的,总有人会比你更优秀。这是自然规律。因此将你的长处发挥至极致,但不要尝试包揽所有事情,那只会让你迟早透支。”

Philip Lim:借助创意的力量

“我学到最大的教训是,创意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创作。你时常需要借助创意的力量来运作商业,来思考你在生产的东西。你尝试与你的创造的产品交流,不是吗?那么试想一下,如果你不仅仅是在创意领域这么做,更将此运用在商业对话中。创意创造商业,而商业承载创意。这是我简单的哲理,你必须两者皆通。”

Alexander Wang:明确目标

“目标要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不必知道究竟如何达成这个目标,但如果你知道你到底想要什么,我认为你应该将不同的元素和层面找出来,并拼在一起。你弄清楚了你的路径,但你必须知道你想要的东西究竟为何。”

Erdem Moralıoğlu:保持耐心

“我认为重要的是耐心,并懂得以较慢的速度增长是好事,不要急着变大变强。我认为耐心很重要,这样你才能掌控事物。你能控制你的产品制造,你可以控制怎么卖你的产品。这在事业开始阶段走上正轨来说非常重要,这需要耐心。请懂得增长受到管制是一件好事。”

Nicholas Kirkwood:找到你的“一丘之貉”

“不要独自创业。你需要一位‘共犯’,他和你一道为事业投入血汗和泪水;担当你想法的传声筒;成为你完全信任的人。无论他是你的联合设计师,或是生意另一个方面的负责人,他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位雇佣员工,而是一名合作伙伴。事业的起步很不容易,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一个人。并非没有这样的合作者你就不可能成功,但你将面对极度疲惫的风险,甚至没有人经历过的孤单。”

Peter Pilotto:定义你的标志

Thakoon Panichgul:别争名逐利

“问问你自己,是想成名还是想成为一名设计师?诚实回答,如果你真的希望成为一名设计师,没什么别的能满足你的话,你或许真的能成功。如果你希望变得有名,还是寄希望于有一大堆人和金钱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吧!”

EN 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