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华为最新进展怎么样 2023年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

2023年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

2024-06-26 18:31: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几年ICT产业的增加值及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同时,ICT产业数智化赋能向深、向广、向新发展,ICT技术持续与传统产业融合,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3年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深度观察大会上,以《ICT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助推现代化建设开新局》为题,发布2023年信息通信业十大趋势。

近几年中国ICT产业整体快速发展,占GDP比重稳步提升。2022年ICT产业增加值达到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4%。与此同时,ICT产业数智化赋能向深向广向新发展,ICT技术持续与传统产业融合,助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ICT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持续赋能实体经济,引导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在ICT技术牵引下,5G技术、信息网络、先进计算、AI技术全面创新发展,赋能效应持续加深,数字化转型仍是产业主旋律,工业互联网成为关键路径。同时,在数据要素加持下,数字经济迈向量质齐升的新阶段,数字治理和数字安全体系基本完成构建。通过ICT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将带动数字经济健康繁荣发展。

一、ICT技术红利持续释放,谋篇布局未来发展空间

ICT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ICT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突破、推进技术向产业端转化,持续拓展新的增长空间。国际复杂的形势加深了未来ICT产业链的不确定性。预计未来3年(2023—2025年)ICT产业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9.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将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软件业收入增速回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加速;电信业推动5G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互联网生活服务、网络销售需求快速回升,互联网平台企业加快面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实现收入增速回升。

针对未来网络、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一批未来产业也在谋篇布局之中,预计到2030年,未来产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并在后续呈高速发展趋势。其中,ICT相关领域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底座基石。

二、行业个人双轮驱动,5G规模发展加速推进

当前中国在5G技术研发、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均处于全球领先。在未来三年内,将推动5G-Advanced(5.5G)技术产品研发商用,实现5G个人应用创新突破和行业应用形成规模。

未来三年,5G个人应用发展主要来自XR等新型终端突破和数字内容的创新,用户可以拥有沉浸式5G用户体验。5G行业应用进入规划化 关键期,5G在实体经济中有了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的深度融合。随着5G-Advanced技术产品支持行业应用能力的提升,需要按照行业呈现梯次、阶段推进态势,实现从5G应用补充叠加赋能、替代优化赋能到5G应用原生变革赋能。

预计2025年,5G用户将超过56%,5G在国民经济大类中的行业应用超过90%。5G-Advanced商用将进一步提高支持行业的网络确定性、定位等能力以及实现智能化、增强宽带,不断拓展5G空天一体、无源终端物联网等应用新场景。

三、信息网络协同融合贯通,自智技术加快应用落地

云网协同、泛在连接、网络确定性、智能化、安全可信、高速传输引领未来网络技术方向。

未来三年F5G不断向F5.5G(F5G-Advanced)演进,实现万兆入户。F5.5G在持续提升带宽、联接和体验保障三方面能力的同时,新增绿色敏捷、感知可视、可靠确定三方面特性,不断拓展光网应用新空间。

算网融合发展将经历算网协同、算网融合到算网一体三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算网协同向算网融合发展的阶段,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设施、技术、运营、服务的体系化融合贯通。当前,算力标识、算力度量、算力调度、算力交易等关键技术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面临技术、产业等多重挑战。

随着自智网络的理念与愿景在业界获得共识,网络自智技术已在故障处理、质量感知和节能等多个方面获得现网应用。目前网络的自智能力等级在L2到L3级水平,预计2025年前后,网络自智能力将达到L4,进入高等级的自智网络阶段。从技术趋势看,单纯由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无法满足电信网络要求的高可靠高可信,下一步网络智能技术将向多源融合智能发展,将基于数据的AI模型与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图谱技术以及网络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支撑网络向更高等级自智能力发展。

四、先进计算创新模式升级,算力供给能力大幅提升

当前算力作为新生产力已成为普遍共识,先进计算以系统化创新加速算力升级进程,更强调包括先进工艺、多架构芯片、软硬协同、算存联一体、云边网端协同等在内的多维度、多要素系统级协同优化,量子计算、光计算等非冯计算也将保持体系化创新,并逐步探索与经典计算的融合发展。

先进计算改变了创新模式,扩展了创新重点,极大得提升了算力供给能力,一是性能更强,超算、智算分别进入E级和10E级时代。二是规模更大,中国算力规模增速超过全球水平。三是功耗更低。

同时,先进计算也有助于实现包括时延、可靠性等更多细分的算力供给的实现。未来三年,先进计算仍处在稳步升级迭代中,也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潜力,可更高效地支撑包括电信、金融、制造等在内的行业数字化发展,并显著拉动数字经济及GDP发展。

五、大模型驱动AI技术突破,应用能力边界不断拓展

近年来,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也称为大模型)在性能和工程应用上显著进步,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取得新突破的主要重要路线。从技术角度看,大模型将持续提升人工智能研发部署等技术水平,推动人工智能从可用技术向好用的基础设施演变。同时,大模型背后的技术也将加速演变,多模态、强算力和知识增强等技术将让大模型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应用角度看,大模型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应用的能力边界,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模型将提升人工智能感知、认知和生成能力,例如盘古在工业PCB板质检可提升14%的准确率,Meta NLLB能支持200种语言翻译。二是大模型有望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例如DeepMind的AlphaFold2可分析楔入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结构,还解开了蛋白质折叠问题。

六、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工业互联网成为关键路径

数字化转型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预计18000亿美元,未来五年平均增速16.6%。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预计3265亿美元,未来五年平均增速18.8%,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持续创新发展,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4000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19%。

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系统推进传统产业变革升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加速普及,新技术工具大幅减低实施成本,向研发设计、生产管控等核心环节转型;二是智能工厂走深扩宽,核心业务智能分析优化广泛应用,销售-设计-生产-采购多环节一体化优化快速探索。

七、数据基础制度完善落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速

2022年12月,《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外发布,为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数据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将进一步在四个方面提速。一是各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将快速落地,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供给;二是数据交易机构将差异化运作,将形成分工各异、协同配合的数据交易市场体系;三是专业化的数据服务商队伍将不断壮大,对繁荣数据要素市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四是可信的数据流通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应用不断深化,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保障。

八、 数字经济迈向量质齐升,构筑经济复苏中坚力量

国际方面,全球数字经济格局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根据全球主要的47个国家近五年数字经济平均增速保守估计,2025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45万亿美元,2032年将超过60万亿美元。中、美、欧数字经济将依托各自的市场、技术、制度等优势持续快速发展,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也将加速崛起,全球数字经济多极化发展格局将进一步凸显。

国内方面,中国数字经济正步入量质齐升的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元,十年间增长将超过50万亿元,进一步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同时,数字经济效率水平将加速换挡提升,预计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整体投入产出效率将提升至3.5,数字经济相关要素配置将更加有效。

九、数字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发展预期合作基础企稳

从国内看,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治理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中国数字治理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建立,治理体系的建设方向、重点领域的治理要求基本明确,并不断优化完善,下一步将呈现操作性、协同性、预期性三个趋势。

操作性是指随着数据、算法、竞争、新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规则进一步细化,制度的可操作性将进一步提升。协同性体现在充分依托和发挥数字经济部际联席会议等协调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各项政策间协同性将进一步加强,避免政策叠加效应的出现。预期性是指,随着制度和政策环境的逐步健全,企业合规边界更加明晰,规范、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规范有序、安全稳定,企业的发展预期更加稳固、发展信心更加坚定,有力促进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国际看,重点领域中国立场基本明确,勾勒出中国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的治理思路。下一步,中国将主动塑造“发展”议题,传递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以中国方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对接高水平国际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推动高水平开放,深度参与世界分工,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十、数字安全加速迭代升级,保障覆盖全过程全链条

随着数字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安全保障需求不断变化延伸,驱动网络安全向数字安全迭代演进,不仅需要保障线上网络空间安全可靠运转,还需保障相关联的线下物理空间运行秩序稳定。

ICT技术与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在社会生活、生产等各领域融合创新构成了数字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数字安全进一步作用于信息通信安全、数据要素安全和网络物理融合安全。

数字安全风险蔓延于数字化各环节各流程,在四个方面的安全需高度关注:一是数字技术应用安全,数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将技术自身安全缺陷和技术滥用等风险隐患不断扩大,例如,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感知算法缺陷引发交通事故;二是数字平台使能安全,数字平台逐渐成为行业知识建模、数据汇聚分析、决策联动等的关键载体和安全核心;三是数据要素流通共享安全,数据要素流通共享、价值释放过程的安全保护及隐私等问题日益凸显;四是网络物理融合安全,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IT与OT融合,使得安全风险交织蔓延,线上网络空间系统瘫痪可能造成线下物理世界业务停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