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化学性质通常包括 新药研发(五)

新药研发(五)

2024-07-14 03:4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药物化学的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现代学科,它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药物化学,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在这个阶段,化学家主要依靠天然产物来发现和开发药物。他们通过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提取化合物,然后进行纯化和结构鉴定,来寻找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这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包括阿司匹林、奎宁、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和应用。

第二个阶段是有机合成药物的发展,大约从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在这个阶段,化学家开始利用有机合成技术来创造新的药物分子。他们通过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并对其进行药理活性和毒性测试,以发现具有治疗特定疾病效果的药物。这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包括抗生素类药物的合成、抗癌药物的发现和合成、以及许多其他药物的合成和改进。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药物化学,从20世纪末到现在。在这个阶段,药物化学家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加速药物发现和开发的过程。他们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建模来预测分子的药理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药物分子。此外,高通量筛选技术使得可以快速测试大量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加速了药物发现的进程。这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包括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以及个体化药物治疗(细胞疗法)的发展。

药物化学是发现和开发新药的关键学科,通过对天然药物或合成药物的深入研究,药物化学家们可以发现新的药物作用机制或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设计和合成新的化合物来发现具有新作用机制的药物。

药物化学在新药的优化和改进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在确定新药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后,药物化学家们可以通过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修饰和优化,提高其疗效、降低其副作用、改善其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这有助于开发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性药物。

此外,药物化学还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支持。例如,在生物学领域,药物化学可以帮助生物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医学领域,药物化学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方案;在药学领域,药物化学为药师提供了更多药物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综上所述,药物化学作为一门连接生物学、医学和药学的桥梁学科在新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和合成新的化合物以及优化和改进现有药物,将为新药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燃料。

正 文

2.药物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构性关系) 2.1 药物的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药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影响其药效、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理解药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探索药物的作用机制,优化药物设计,并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1.1 分子极性与溶解性的关系

分子极性是指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匀的程度。分子极性有两类: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具有正负电荷分布不对称的特点,例如水分子(H2O),而非极性分子则没有明显的正负电荷分布差异,例如甲烷(CH4)。而溶解性是指药物在水中能够溶解的程度。

想象一下,你正在煮一杯咖啡,你想把糖溶解在咖啡中。如果你用普通的白糖,它会很容易溶解在咖啡中,因为白糖是极性分子,它的分子中有许多氧原子和羟基(OH)基团,这些极性基团使得白糖与水分子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促使白糖在水中迅速溶解。

相反,如果你用蜂蜜来代替白糖,你会发现蜂蜜不太容易溶解在咖啡中。这是因为蜂蜜中的分子极性没有白糖高,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也较弱,因此蜂蜜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

类似地,药物分子的极性也会影响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极性药物通常具有一些带电的基团,例如羟基(OH)、胺基(NH2)或羧基(COOH)。这些极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提高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阿司匹林(Aspirin)是种常见的药物,也是一种极性药物,其中包含一个羧酸基团(COOH)。这个羧酸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使得阿司匹林在水中溶解度很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将阿司匹林溶解在水中以制成口服片剂。

然而并不是所有药物都是极性的。一些非极性药物,如某些脂溶性药物,由于其分子中缺乏极性基团,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药物(比如孕酮)需要通过非水溶剂(如油)来给药的原因。

极性药物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极性基团,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反,非极性药物由于其分子中缺乏极性基团,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这种关系在药物研发和制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科学家们选择适合给药的药物形式和剂型。

2.1.2 分子极性与膜渗透性的关系

药物必须能够穿过细胞膜才能进入细胞内部,与目标分子发生作用才能产生治疗效果。因此,药物的细胞膜渗透性是其药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其中疏水性(非极性)的脂质分子构成了主要的结构基础。由于药物需要通过这一屏障才能进入细胞,因此药物的分子极性对其细胞膜渗透性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非极性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胞膜,因为它们可以与脂质双层相互作用,利用疏水相互作用力渗透进入细胞。这使得非极性药物更容易达到其目标位点,与目标分子发生作用,并产生治疗效果。

相比之下极性药物由于其正负电荷分布不对称,往往难以通过细胞膜。细胞膜对极性物质的渗透性较低,因为其疏水性的特点限制了极性药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然而,一些极性药物可能通过特定的转运蛋白在细胞膜上进行主动转运。这些转运蛋白可以帮助极性药物跨过细胞膜,实现进入细胞的目的。

因此,非极性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而极性药物则可能需要依靠转运蛋白等机制来实现进入细胞的目的。这一理解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选择和优化药物分子结构,以提高其细胞膜渗透性,并最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2.1.3 分子构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分子构型指的是药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它决定了药物与生物体内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而药物的稳定性则涉及到药物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性质的稳定程度。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药物的分子构型影响药物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药物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受到光、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分子发生结构变化或降解。如果药物的分子构型稳定,那么药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将更高,从而能够保持其活性和效果。一些常见的不稳定的分子构型:

环张力构型:某些药物分子中存在环张力,例如环状化合物中的小环。这种构型会导致分子内部的张力增加,使得分子更容易发生分解或降解,导致药物失去活性。 不饱和键构型:某些含有双键或三键的药物分子可能会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导致其不稳定性增加。

2.1.4 分子构型与脂水分配系数的关系

脂水分配系数(logP)是一种描述物质在水和油(通常是正庚烷)之间分配程度的参数。它是药物研发中重要的物化性质之一,能够预测药物的溶解度、吸收性、分布行为以及代谢率等关键特性。

一般来说,分子构型的柔性性质会增加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增加脂水分配系数。这是因为柔性的分子可以更好地适应溶剂的空间排列,从而增加与溶剂的相互作用。例如,一些具有大量氢键供体和受体的分子,由于其柔性构型,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更多的氢键,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这种溶解度的增加可以导致较低的脂水分配系数。

然而,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分子构型的刚性性质会增加脂水分配系数。例如,某些药物分子中的芳香环结构,由于其刚性构型,能够与非极性溶剂中的疏水区域形成π-π堆积,从而增加了脂水分配系数。这种π-π堆积的增加可以导致较高的脂水分配系数。

例如,对于一种药物分子A,其柔性构型使其能够与水分子形成多个氢键,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药物分子A的脂水分配系数较低,更倾向于在水相中存在。

相比之下,药物分子B具有刚性的芳香环结构,能够与非极性溶剂中的疏水区域形成π-π堆积,导致其在油相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药物分子B的脂水分配系数较高,更倾向于在油相中存在。

总结起来,分子构型的柔性性质通常会增加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较低的脂水分配系数。而分子构型的刚性性质通常会增加脂水分配系数,这种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溶解度和分布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分子的柔性或刚性仅仅是影响脂溶性分配系数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如分子的极性、分子量、电荷状态等也会对脂溶性分配系数产生影响。因此,要全面理解分子的脂溶性行为,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2.2 药物的化学键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化学键是指分子中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类型和数量将直接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

2.2.1 氢键与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

氢键是一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它通常发生在含有氢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如氮、氧和氟)与另一个电负性原子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力可以使分子之间形成稳定的结构,影响药物的物理性质。氢键不仅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还对药物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产生影响。

在药物的溶解性方面,氢键可以影响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例如,某些药物分子中含有多个氢键受体(如氧原子),它们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这对于口服药物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药物必须在胃肠道中溶解才能被有效吸收。

此外,氢键还可以影响药物的稳定性。药物分子中的氢键可以稳定其分子结构,防止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分解或降解。例如,某些药物中的氢键可以形成内部的氢键网络,增加药物的稳定性。这对于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氢键也可以影响药物的活性。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涉及氢键的形成。氢键可以稳定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结合,从而增加药物的亲合力和选择性。

在抗癌药物领域,一种名为伊马替尼(Imatinib)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通过与白血病细胞中的一种特定蛋白质靶标结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这种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依靠氢键的形成。伊马替尼中的氢键与靶标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稳定了药物与靶标的结合,从而发挥了治疗作用。

因此,氢键影响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活性。通过理解和优化氢键的作用,药物研发人员可以设计出更稳定、更有效的药物。

2.2.2 离子键与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

离子键是一种化学键,它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所形成的,对药物的稳定性、溶解性、吸收性以及药效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离子键影响溶解性:药物的溶解性是指药物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程度。离子键的存在使药物分子带有电荷,这种电荷可以与溶剂中的其他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例如,许多药物分子中含有氨基(NH2)或羧基(COOH)等带电官能团,这些官能团可以与水分子形成离子键,增加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这对于口服药物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药物需要在胃肠道中溶解才能被有效吸收。

离子键影响稳定性:药物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保持其活性和有效性。离子键的存在可以增强药物分子的稳定性,使其更不容易分解或失活。例如,许多抗癌药物中含有金属离子与药物分子形成配位离子键的结构,这种键的存在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延长其在体内的作用时间。

离子键影响药效:离子键的存在可以改变药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和电荷分布,从而影响药物与生物体内靶点的相互作用。例如,许多药物通过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或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离子键的存在可以增强药物与这些靶点的结合能力,从而增加药物的药效。

例如噻唑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其分子中含有噻唑环结构和带正电荷的官能团。这些正电荷可以与细菌细胞壁中的阴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键,从而增加药物在细菌细胞壁中的积累,提高药物的抗菌活性。

2.2.3 共价键与药物理化性质的关系

共价键是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通过共享电子对来形成。药物分子的共价键决定了其分子的稳定性、形状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

共价键的强度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如果共价键太弱,药物分子可能会在体内迅速分解,导致药效失效。相反,如果共价键太强,药物分子可能会过于稳定,难以与生物体内的目标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无法发挥药效。所以,药物研发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找到适当的共价键强度,以确保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活性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此外,共价键的长度也对药物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较短的共价键通常会导致分子更加紧凑,而较长的共价键则会使分子更为松散。这些结构差异会影响药物分子在溶解性、溶解速度、吸收性以及药物的分布和代谢等方面的表现。

假设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抗癌药物,其中药物分子的共价键很弱。这意味着药物分子在体内很快会分解,导致药物无法达到足够的浓度来抑制肿瘤生长。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药物分子的共价键强度,使其能够在体内稳定存在,并且能够与癌细胞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

另一个例子是药物溶解性的影响,如果药物分子的共价键导致分子结构过于紧凑,那么药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会降低。这将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减慢,从而延缓药效的发挥。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考虑共价键的长度和药物溶解性之间的关系,以确保药物能够在体内迅速溶解并发挥作用。

2.3 药物的晶型与理化性质的关系

药物的晶型指的是药物分子在晶体中的排列方式,它可以对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晶型对药物的溶解性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晶型具有不同的晶格结构和分子排列方式,从而导致药物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某些晶型可能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使药物更容易溶解于体内液体,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假设一种药物的某个晶型具有较低的溶解度,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非常低,但通过晶型转变,制得了另一种晶型,其溶解度可能会显著提高,从而大大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晶型对药物的稳定性也具有重要影响,药物晶型的稳定性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不同的晶型可能具有不同的稳定性,某些晶型可能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相变,导致药物的失效或降解。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晶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选择最稳定的晶型作为药物的制剂形式。

晶型还可以影响药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熔点等。这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可能会对药物的制剂工艺和使用方式产生影响。例如,某种晶型的药物可能具有较高的熔点,导致在制备药物制剂时需要采用高温工艺,而另一种晶型的药物可能具有较低的熔点,可以采用低温工艺制备制剂。

总之,晶型的选择和优化可以对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和物理性质产生重要影响。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通过实验和分析来评估不同晶型的性质,以选择最适合的晶型作为药物的制剂形式。

3.药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构效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药物的结构与其理化性质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药物结构对其生物活性的影响,也就是构效关系。

3.1 药效的产生过程

3.1.1 药物在体内的两阶段

药物发挥药效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药动相和药效相。药动相指的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简称ADME。当我们服用一种药物时,它首先会被吸收到我们的血液中。然后,药物会通过血液在我们的体内分布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以达到目标部位。在这个过程中,药物可能会经历一些转化,例如代谢成其他化合物,或者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最后,药物会被代谢或者排泄出体外。

药效相则指的是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过程。一旦药物达到目标部位,它会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治疗效果。药效相的过程可能涉及多种机制,例如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改变细胞的功能等。药效相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取决于药物的特性以及目标部位的特点。

因此,药动相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而药效相是药物在体内发挥治疗作用的过程。这两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药物的疗效和持续时间。

3.1.2 药动相-ADME

ADME是药物在体内的关键过程,对于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们的定义和研究意义如下:

吸收(Absorption):指药物从给药途径(如口服、注射等)进入体内的过程。它涉及药物通过细胞屏障(如胃壁、肠壁等)进入血液循环。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其起效时间和生物利用度。例如,口服给药的药物首先要通过胃酸和肠道酶的作用,然后才能被吸收。有些药物可能会受到食物的影响,导致吸收速度变慢或降低。一种常见的例子是抗生素红霉素,它在空腹时吸收良好,但在与牛奶一起服用时吸收受到抑制。

分布(Distribution):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一旦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它会通过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药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化学性质、蛋白结合率、血流情况等。分布过程决定了药物在目标组织中的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例如,心脏病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需要在心脏组织中达到足够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

代谢(Metabolism):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的代谢酶系统中。药物的代谢可以使药物变得更容易排泄,也可以使药物变得更活跃或无效。代谢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例如,许多药物需要经过代谢才能发挥作用,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奎那普利这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需要在体内经过代谢才能起效。

排泄(Excretion):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被排出的过程。主要通过肾脏、肝脏、肺和肠道完成。药物的排泄速度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药物浓度的降低程度。排泄过程对于药物的清除和药物的持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肾脏是许多药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积累导致毒性反应。

综上所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药物在体内的关键过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了解和研究这些过程可以帮助药物研发专家优化药物的设计、剂量和给药方式,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同时,这些过程也需要考虑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以确保药物在不同患者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3.1.3 药动相-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代动力学参数包括生物利用度(F)、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末端消除速率(Ke)、末端消除半衰期(T1/2)、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和平均驻留时间(MRT),它们的定义如下:

生物利用度(F):指的是药物经过口服或其他给药途径后,在进入循环系统之前被吸收的程度。它是一个百分比值,反映了药物在体内可用的比例。例如,如果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70%,那么只有70%的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其余30%可能被代谢或排泄掉。生物利用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峰浓度(Cmax):指在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达到的最高浓度。它反映了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分布情况。药峰浓度的高低与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密切相关。举个例子,如果一种抗生素的药峰浓度不能达到治疗感染所需的水平,那么可能无法有效杀灭病菌,导致治疗失败。

达峰时间(Tmax):指药物在给药后达到药峰浓度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药物的达峰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药物可能需要几分钟,而有些药物可能需要几小时。了解药物的达峰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和药师合理安排用药时间,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末端消除速率(Ke):指药物在体内被代谢和排泄的速度。它可以用来估计药物的清除速度。末端消除速率越大,药物从体内清除得越快,药物的作用时间也就越短。末端消除速率的测定对于确定药物的给药间隔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末端消除半衰期(T1/2):指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它是衡量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的指标。末端消除半衰期越长,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越久,药物的作用时间也就越长。例如,一些长效药物的末端消除半衰期可以达到数天甚至数周,这使得患者可以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治疗依从性。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指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的面积,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总体暴露程度。AUC的大小与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对于一些需要维持稳定药物浓度的药物,如抗癫痫药物,AUC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调整剂量,以保持药物在治疗范围内的浓度。

清除率(CL):指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清除药物的能力。它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主要机制之一。清除率的大小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有关。清除率高的药物通常需要更频繁的给药以维持治疗效果。

表观分布容积(Vd):指在计算药物分布时所使用的参数。它表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度。表观分布容积越大,说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越广,可能存在于组织和器官中的浓度也越高。

平均驻留时间(MRT):指药物在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它是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的平均值。平均驻留时间的长短与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密切相关。平均驻留时间可以帮助预测药物的持续时间和给药频率。

3.1.4 药效相-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方式包括竞争性结合、非竞争性结合以及配体激活等。

竞争性结合是指药物与受体之间发生的竞争性结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方式中,药物与受体之间存在相似的结构或化学特性,它们争夺受体的结合位点。比如β受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这些药物与受体竞争性地结合,阻断了体内的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了血压。

非竞争性结合是指药物与受体之间发生的非竞争性结合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方式中,药物结合于受体的非结合位点,改变了受体的构象或功能。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苯二氮䓬类药物,用于治疗焦虑和抑郁症。这些药物通过非竞争性结合作用,调节了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药物还可以通过配体激活的方式与受体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方式中,药物结合于受体的特定位点,激活了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比如肿瘤治疗中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了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除了这些常见的相互作用方式,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能涉及其他复杂的机制,如逆向激活、蛋白质磷酸化等。这些相互作用方式的理解对于药物研发和治疗策略的设计至关重要。

3.2 药物的化学结构

3.2.1 结构特异性与非结构特异性药物的区别

结构特异性药物是指通过与特定目标分子的结构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被设计为与目标分子的结构特征相互匹配,以实现高度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使得药物能够通过与目标分子的特定结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期望的药理效应。

相比之下,非结构特异性药物不依赖于与目标分子的结构特征相互作用来发挥作用。这些药物通常通过与目标分子的其他性质(如电荷、大小、溶解度等)相互作用来实现药理效应。由于非结构特异性药物不依赖于特定的结构相互作用,因此它们的选择性较低,可能会对多个目标分子产生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来减少炎症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对其他酶有影响,导致一些副作用。

结构特异性药物和非结构特异性药物的区别在于它们与目标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构特异性药物依赖于与目标分子的结构特征相互作用,因此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更精确地调控目标分子的功能。相反,非结构特异性药物通过与目标分子的其他性质相互作用,因此选择性较低,可能对多个分子产生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结构特异性药物和非结构特异性药物并不是绝对的二分法。在实际的药物研发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灰色地带,某些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具备结构特异性和非结构特异性。这取决于药物与目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3.2.2 什么是药效团与药动团?

3.2.2.1 药效团的定义

药效团(Pharmacophore)是指药物分子中负责与靶点相互作用的那一部分。药效团可以是一个原子、一个分子团或者是一个三维结构。药效团的发现是药物研发的关键一步,因为只有找到了药效团,才能设计出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药效团是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关键,通过发现药效团,我们可以了解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对于一种抗癌药物,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药效团,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它是如何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药物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筛选出大量的化合物才能找到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而药效团的发现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了一种药物的药效团,就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筛选出具有相似药效团的化合物,从而缩小化合物的范围,节约研发时间和成本。

药效团的发现还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药物,从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例如,对于一种止痛药物,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的药效团,就可以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药物,从而减少对其他组织的影响,从而减少副作用和毒性。

3.2.2.2 药动团的定义

药动基团(Kinetophore)也是药物分子中的一类基团,它们与药物和靶点的作用无关,但是对药代动力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药动基团的选择和优化可以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影响药物的吸收:药物分子中的一些基团可以影响药物在肠道中的溶解度和渗透性,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例如,一些含有羧酸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形成离子对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另外,一些含有烷基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分子的亲脂性来提高药物的渗透性,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

影响药物的分布:药物分子中的一些基团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例如,一些含有离子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与血浆蛋白结合来影响药物的分布,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另外,一些含有烷基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药物分子的亲脂性来促进药物的分布到脂肪组织中,从而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分子中的一些基团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例如,一些含有氨基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被肝脏中的酶代谢而被排泄出体外,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3.2.3 药效团与药动团的相互作用

药效团和药动基团是药物研发中非常重要的概念。药效团是指药物分子中影响其生物活性的特定结构,而药动基团则是指药物分子中影响其在体内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等方面的结构。药效团和药动基团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在药物研发中需要协同两者的结构来让药物效果最大化。

伊马替尼是一种靶向治疗慢性骨髓白血病的药物,其药效团是对BCR-ABL融合蛋白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该酶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出了与其结合的药物分子。然而,最初的化合物选择性较低,对其他相关酶也有抑制作用。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对伊马替尼先导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他们在分子中引入了额外的官能团,增加了与BCR-ABL酶结合的亲和力,同时减少了对其他酶的抑制作用。通过这种最优化改造,伊马替尼成为了一种高度选择性的抗癌药物,有效地治疗了慢性骨髓白血病。

除了药效团的改造,药动基团的最优化改造也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步骤。药动基团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通过对药物分子的药动基团进行调整,可以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速率和排泄途径等。

以降压药洛沙坦(Losartan)为例,它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洛沙坦的药动基团包括苯酚环和咪唑环,这些基团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为了提高洛沙坦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人员对其药动基团进行了改造。

通过在洛沙坦分子中引入一些特定的官能团,研究人员改善了洛沙坦的溶解度和脂溶性,从而提高了其口服吸收率。这项改造使得洛沙坦成为一种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稳定的降压药物。

综上所述,药物分子的最优化改造包括药效团和药动基团的调整。通过对药物分子的结构进行改造,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和药代动力学性质。这些改造可以通过引入特定官能团、改变分子的立体构型等方式实现。

3.3 药动相中的构效关系

3.3.1 药物结构与药物吸收

药物结构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从而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让我们先谈谈药物结构对溶解性的影响,药物必须在体内溶解才能被吸收。一般来说,药物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如羟基、胺基等)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吸收。例如,许多水溶性药物(如维生素C)由于含有大量羟基而易于溶解,因此能够迅速被吸收。相反,非极性的药物(如某些类固醇)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因此吸收速度较慢。

药物结构还会影响药物在肠道或其他吸收部位的渗透性。细胞膜是药物进入体内的主要障碍之一,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才能被吸收。药物结构中的脂溶性基团(如脂肪酸链)能够增加药物在脂质层中的溶解度,从而促进药物通过细胞膜。例如,许多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因此能够快速通过肠道细胞膜,被吸收到血液中。

另外,药物结构还会影响药物与吸收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必须与相应的受体或转运蛋白结合才能被吸收。药物结构中的功能基团(如氨基、羧基等)能够与受体或转运蛋白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从而促进药物的吸收。

以阿司匹林为例,它的药物结构中含有一个酰基基团,这个基团能够与血小板上的一种酶(血小板凝聚素A2合成酶)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抑制了血小板凝聚素A2的合成,从而防止血小板聚集,减轻炎症和疼痛。阿司匹林的酰基基团也能够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吸收。因此,阿司匹林能够快速起效,并在体内发挥其疗效。

由此可知,药物结构影响药物的溶解性、渗透性和与吸收位点的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3.3.2 药物结构与药物分布

药物的结构可以影响药物的亲水性和脂溶性,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例如,一些脂溶性药物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而一些亲水性药物则不能。此外,药物的结构还可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蛋白结合率和药物的代谢速率,从而进一步影响药物的分布。

让我们以巴比妥类药物为例来说明这个关系。巴比妥类药物是一类镇静催眠药,常用于治疗癫痫、失眠和焦虑等疾病。巴比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有所不同,因此它们在体内的分布和药效表现上也有所差异。

让我们先看一下巴比妥酸,这是一种传统的巴比妥类药物,但其分子结构中缺乏苯环,且其存在互变异构体,在血液中呈现的是解离状态,导致其难以穿过血脑屏障发挥作用。

而苯巴比妥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这使得它在体内的分布相对较慢。苯巴比妥的吸收速度较巴比妥酸慢,进入血液循环的时间也较长。这种分布特性使得苯巴比妥的药效持续时间更长,因此它常用于治疗长期的癫痫和慢性失眠等疾病。

戊巴比妥的分子结构中则含有较长的侧链,这使得它在体内的分布速度非常快。戊巴比妥的吸收速度迅猛,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种分布特性使得戊巴比妥的药效迅速出现,因此它常用于紧急情况下的癫痫发作和急性焦虑等疾病。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药物结构对药物分布和药效的影响。不同的分子结构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速度和药效持续时间不同,从而使药物在临床上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3.3.3 药物结构与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对药物的活性和毒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通常会形成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与原始药物不同的活性和毒性。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的代谢酶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这些酶可以将药物分子中的特定官能团氧化、还原、水解等,从而改变药物的化学性质。有时,药物代谢产物可能比原始药物更具活性,如某些前药需要经过代谢转化才能发挥药效。但也有一些情况下,代谢产物可能具有毒性,甚至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因此,了解药物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比如抗生素红霉素,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环内酯结构,这一结构特征使得红霉素在体内易于被代谢。具体而言,红霉素在肝脏中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被代谢为多种代谢产物,其中包括活性代谢产物和无活性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对红霉素的药效和毒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在红霉素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以提高其药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3.3.4 药物结构与药物排泄

药物结构与药物排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药物排泄则主要通过肾排泄途径和胆汁排泄途径进行。

3.3.4.1 肾排泄途径影响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药物代谢产物,将其转化为尿液并排出体外。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一些药物具有化学结构上的特殊性质,使其更容易通过肾脏进行排泄。例如,一些药物可能具有较小的分子大小、较低的脂溶性以及较高的水溶性,这些特性使它们更容易被肾小球滤过,并进入肾小管。

此外,药物的结构还可以影响它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和分泌。在肾小管中,药物分子可能会经历重吸收或分泌的过程,从而影响其最终的排泄速率。一些药物结构具有与肾小管中的转运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这些蛋白负责将药物从尿液中重吸收回肾小血管。因此,药物结构的特定性质可以影响药物在肾小管中的重吸收和分泌,进而影响药物的排泄速率。

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它的化学结构具有较小的分子大小和较高的水溶性,这使得它易于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此外,丙戊酸钠还可以与肾小管中的转运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其在肾小管中的排泄速率。因此,丙戊酸钠在体内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完成。

3.3.4.2 胆汁排泄途径影响

在药物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中,胆汁排泄途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肝脏中代谢后生成的药物来说。

胆汁排泄途径是指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后,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然后被排泄出体外。这种排泄途径通常适用于一些具有高脂溶性的药物,比如一些抗生素。这些药物通常会被肝脏中的酶代谢成为水溶性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最终被排泄出体外。

药物结构对胆汁排泄途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药物的脂溶性和极性上。一般而言,具有高脂溶性的药物更容易通过胆汁排泄途径被排泄出体外。这是因为这些药物更容易被肝脏中的酶代谢成为水溶性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最终被排泄出体外。相反,具有高极性的药物则更难以通过胆汁排泄途径被排泄出体外。这是因为这些药物更难被肝脏中的酶代谢成为水溶性代谢产物,从而无法通过胆汁分泌进入肠道,最终被排泄出体外。

比如头孢菌素类药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些亚胺基和氨基等基团,这些基团使得这些药物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因此,这些药物更容易通过胆汁排泄途径被排泄出体外。

3.4 药效相中的构效关系

3.4.1 电荷分布对药效的影响

生物体内的分子通常具有正负电荷的区域,如蛋白质、酶和细胞膜。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可以与这些目标分子的电荷分布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分子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和选择性。

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可以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分子通常需要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以发挥其药效。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具有疏水性的特点。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可以影响其在细胞膜上的溶解度和渗透性,从而影响其进入细胞的能力。

此外,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还可以影响其与生物体内代谢酶的相互作用。代谢酶通常具有特定的电荷分布,药物分子的电荷分布可以与代谢酶形成离子键或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速率。这对于确定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和剂量调整非常重要。

以环丙沙星和司帕沙星这两种抗生素为例,两者都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它们的分子结构非常相似,但在某些细节上存在差异,特别是在电荷分布方面。司帕沙星分子结构中比环丙沙星分子多了两个供电子的氨基和氟基使得电子云分布有差异,这一差异又导致司帕沙星与靶点的结合能力更强。

3.4.2 立体异构对药效的影响

立体异构对药效的影响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几何异构体、对映异构体和构象异构体。

3.4.2.1 几何异构

几何异构是指分子中原子排列的空间结构不同,但化学式相同的现象。在药物研发中,几何异构体的存在可以对药效产生显著影响。让我们以顺式己烯雌酚和反式己烯雌酚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反式己烯雌酚是第一种人工合成可口服的雌激素,具有强效的雌激素活性。由于它的两个羟基间距与天然雌激素相同都是1.45nm,因此它可以在体内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激活雌激素信号通路,从而调节生理过程。

相比之下,顺式己烯雌酚的活性却很低,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雌激素活性。这是因为顺式己烯雌酚的两个羟基间距与天然雌激素差异较大,导致几何结构与雌激素受体的结构不匹配,无法有效地与受体结合。因此,它在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这个例子清楚地展示了几何异构对药效的影响。在药物研发中,合成药物的几何异构体往往会对其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药物研发专家需要仔细考虑和优化几何异构体的选择。

3.4.2.2 对映异构

对映异构体指的是化合物的手性差异,而手性是指分子的镜像对称性,也就是说,分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立体异构体,分别称为左旋和右旋异构体。手性对药效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代谢和副作用等方面。

以肾上腺素手性异构体为例,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可以通过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来调节生理功能。肾上腺素有两种手性异构体,分别为R-肾上腺素和S-肾上腺素。这两种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是不同的,R-肾上腺素是生物活性最强的异构体,而S-肾上腺素则没有生物活性。

如果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手性对药效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出现问题。例如,曾经有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扑热息痛”,它是由左旋异构体和右旋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但是,后来发现左旋异构体是有效成分,而右旋异构体则可能会导致肝脏损伤等副作用。因此,后来的制药公司开始生产只含左旋异构体的“单纯扑热息痛”,以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另外,手性对药物的代谢也有影响。由于手性异构体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不同,因此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半衰期、清除率等。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对手性异构体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以了解它们在体内的代谢情况,从而更好地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4.2.3 构象异构

构象异构体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不同构象或构型,它们可能会对药物的生物活性、代谢、毒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产生显著的影响。

让我们以组胺为例来说明构象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组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也是过敏反应中的关键介质。组胺分子可以存在两种不同的构象:反叠构象和扭曲式构象。

我们先看看组胺的反叠构象,这种构象的组胺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与组胺受体结合,从而引发生理反应。例如,当组胺与组胺H1受体结合时,会导致血管扩张和过敏反应症状。因此,反叠构象的组胺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组胺还可以存在扭曲式构象。相比于反叠构象,扭曲式构象的组胺活性较低,与组胺受体H1的结合能力也较弱,但是与H2受体结合能力增强。因此,扭曲式构象的组胺在药物治疗中抗过敏的作用相对较小,在抗酸、抗溃疡中的作用大。

这两种构象的存在使得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构象异构体对药效的影响。在设计药物分子时,研发人员需要选择适当的构象来增强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例如,针对过敏性疾病的药物研发中,研究人员会努力合成具有反叠构象的组胺拮抗剂,以增强其与组胺受体的结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抑制过敏反应。

此外,构象异构体的代谢也可能对药物的疗效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某些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发生构象异构体转化,从而影响其活性或毒性。这就要求药物研发人员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考虑构象异构体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活性。

3.4.4 构效关系如何量化?

药物的构效关系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在药物研发中,我们希望通过量化这种关系,以便预测和优化候选药物的活性。在这方面,有几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QSAR)、分子对接以及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SAR)。

QSAR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定量预测方法,它通过建立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数学关系来预测药物的活性。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验数据来建立,然后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模型构建和验证。一旦建立了QSAR模型,我们就可以使用它来预测未知化合物的活性,从而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进行筛选和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通过收集大量的化合物结构和抗癌活性数据,建立了许多QSAR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新的候选化合物的抗癌活性,从而加速抗癌药物的研发过程。例如,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结构特征的存在与抗癌活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这为设计更有效的抗癌药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分子对接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模拟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预测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的结合模式和亲和力,我们可以评估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为药物设计提供指导。

一个经典的分子对接案例是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药物研发。研究人员使用分子对接方法,通过模拟药物分子与HBV靶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候选药物的抗病毒活性。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地发现了一类具有高度选择性和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这为乙肝病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结构活性关系(SAR)。SAR是一种基于经验规则和化学直觉的方法,通过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药物设计。通过研究已知活性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结构改变对活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结构-活性关系,从而指导候选化合物的设计和优化。

SAR的典型案例是针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的研发。研究人员发现,NSAIDs的活性与其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环和酸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人员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新的NSAIDs,其中一些化合物显示出更好的抗炎活性和安全性。

3.5 如何建立构效关系数据库

建立构效关系数据库有助于我们理解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新药的设计和优化。在构效关系数据库中,我们将收集一系列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和其对应的生物活性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联。具体步骤如下:

3.6 构效关系循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构效关系循环,即结构-效应关系循环,是指通过观察药物分子的结构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药物设计和优化的过程。这个循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构建分子库、筛选活性化合物、分析构效关系、设计新化合物、合成新化合物、再次筛选、分析构效关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找到具有理想活性和药物性质的化合物。

通过不断循环上述步骤,科学家们可以逐渐优化分子的结构和性能,最终找到具有理想活性和药物性质的化合物。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次循环,每一次循环都是对前一轮结果的改进和优化。

4.药物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药物化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的学科。它涉及了化学、生物学和药学等多领域的交叉知识,旨在理解药物的化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我们对个体差异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未来的药物化学将更加注重开发针对特定基因型或表型的个性化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通过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开发出更加精确的药物。

其次,药物化学将更加注重多靶点治疗和组合治疗。许多疾病是由多个靶点的紊乱引起的,传统的单一靶点药物往往难以满足治疗需求。未来的药物化学将致力于开发多靶点药物,以更好地调节多个靶点的功能,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药物化学还将探索药物的组合应用,通过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第三,生物可用性和药代动力学也是药物化学的重点关注对象。药物的生物可用性和药代动力学是决定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关键因素。未来的药物化学将致力于开发更加稳定、可吸收和易代谢的药物分子,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合理设计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我们可以优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从而提高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第四,就是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的药物化学将更加注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绿色化学的原则将被应用于药物化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料的选择、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废物的处理等。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可持续的生产工艺,我们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声明:本文使用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和文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参考文献

Bindu, Samik; Somnath Mazumder and Uday Bandyopadhyay. 2020.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and Organ Damage: A Current Perspective." 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180, 114147.

Blass, Benjamin E. 2015. Basic Principles of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Elsevier.

Brown, Nathan. 2012. "Bioisosterism in Medicinal Chemistry." Bioisostere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1-14.

Chu, DT and PRABHAVATHI B Fernandes.1989.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the Fluoroquinolones."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33(2), 131-35.

Gasteiger, Johann. 2003. "Physicochemical Effects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lecular Structures for Drug Designing." 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3(8), 789-96.

Guha, Rajarshi. 2013. "On Exploring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n silico models for drug discovery, 81-94.

Gupta, SP. 1994.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ies on Anticancer Drugs." Chemical reviews, 94(6), 1507-51.

Isarankura-Na-Ayudhya, Chartchalerm; Thanakorn Naenna; Chanin Nantasenamat and Virapong Prachayasittikul. 2009. "A Practical Overview of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Katritzky, Alan R; Minati Kuanar; Svetoslav Slavov; C Dennis Hall; Mati Karelson; Iiris Kahn and Dimitar A Dobchev.2010.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ith Chemical Structure: Utility for Prediction." Chemical reviews, 110(10), 5714-89.

Katritzky, Alan R; Victor S Lobanov and Mati Karelson. 1995. "Qspr: The Correlation an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from Structure."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4(4), 279-87.

Meanwell, Nicholas A. 2011. "Improving Drug Candidates by Design: A Focus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s a Means of Improving Compound Disposition and Safety."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4(9), 1420-56.

Pajouhesh, Hassan and George R Lenz.2005. "Medicina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uccessfu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 NeuroRx, 2, 541-53.

Tong, Weida; William J Welsh; Leming Shi; Hong Fang and Roger Perkins. 2003.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2(8), 1680-95.

Tyrchan, Christian; Niklas Blomberg; Ola Engkvist; Thierry Kogej and Sorel Muresan. 2009.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Profiles of Marketed Drugs, Clinical Candidate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19(24), 6943-47.

其他信息来源于网络检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