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体产业研究报告:体育经济景气向上,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球体育产业营收 2023年中体产业研究报告:体育经济景气向上,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2023年中体产业研究报告:体育经济景气向上,全产业链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2024-06-29 03:00: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中体产业:背靠体育总局,全产业链布局渐成

1.1 发展历程:深耕体育产业发展,经验丰富资源雄厚

深耕体育产业,布局逐步覆盖本体全领域。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体产业”) 于 1998 年诞生,并于 2006 年上市 A 股,是国内最早以体育产业为本体的上市公司,也是体育总局 为实际控制人的唯一一家 A 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司持续深耕体育本体产业,逐步涵盖赛事运营、体 育传播、体育空间、数字科技、教育培训、体育彩票等本体产业全领域业务,同时开拓发展房地产、 文化娱乐等多项其他业务,拥有完善的体育产业链布局。其发展历程如下:

(1)起步阶段(1998 年-2001 年):公司成立于 1998 年,初期公司的主营业务为体育场馆及设施 的建设、开发、经营;承办体育比赛;体育用品及建筑材料和器材的生产、加工、销售;体育俱乐 部的投资、经营;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发、经营;体育广告和传播媒体的经营等。在起步的三年内, 公司的主业日渐清晰,基础逐步夯实,业务发展平稳。公司成功建设并运营了上海奥林匹克花园和 广州南国奥林匹克花园,承办并运作了亚洲职业男子篮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篮球队商业比赛等国 内多项重要赛事,在体育本体领域初步形成积累和沉淀。

(2)横向拓展(2002 年-2009 年):公司坚持“一园二健三竞赛”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体育主题 社区建设、健身俱乐部建设、体育赛事运作,并注重开发房地产业务。2006 年公司成功在 A 股主板 上市,并把握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发展机遇,成为奥运会、残奥会票务代理独家供应商,超额 完成各项销售工作,为公司业绩和品牌宣传带来较大收益。在此阶段,“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建设 和健身俱乐部不断向全国各地拓展,承办运营赛事的规模日益扩大,公司经营能力和市场地位快速 提升。

(3)全面发展(2010 年至今):2010 年由于国家严厉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同时中国体育产业迎 来政策利好,此阶段公司主营加速剥离房地产,回归体育本体产业。公司积极参与各类大型体育赛 事活动组织运营,引领国内马拉松等多项强 IP 赛事,深入体育场馆运营并探索市场化新模式,同时 持续改善休闲健身和体育经纪经营,组织筹备国内外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公司是“第七届世界军人 运动会”开发商业实施主体、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特许经营计划特许零售商,并拓展体育 彩票、国际体育交流与服务贸易、体育教育培训等多项业务。公司持续深挖体育产业经营经验,逐 步布局体育核心全产业链,持续推动业务结构升级,使得其在体育领域获得长足发展。

1.2 股权结构:背靠体育总局,股权结构稳定

体育总局控股,股权结构稳定。公司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管 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和沈阳市房产实业公司共同发起组 建,现实控人是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截止 23Q1 共持有公司 19.49%的股份,控 股地位较为稳固,中体产业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国家体育总局的股东背景 赋予公司天生的体育产业基因,使其拥有资源优势和信誉保障,为公司的龙头地位奠定基础。

1.3 主营业务:立足体育本体,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八大业务板块,各业态协同互补发展。公司聚焦体育本体产业,逐步延伸出八项业务模块:赛事活 动、体育传播、体育空间、数字科技、教育培训、标准认证、彩票业务、国际业务。各业务初步完 成全国布局,覆盖体育产业核心价值链,有助于发挥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打造体育产业新生态, 实现多方驱动的良性循环,在新格局中推动全产业链高效可持续发展。

业务结构健康,体育本体获得长足发展。自 2010 年起,公司加速剥离房地产业务,体育业务比重持 续上升,至 2022 年末达 92.51%,公司回归体育本体核心。2019 年公司完成资产重组,主营为体育 彩票上游业务的两家公司中体彩科技与中体彩印务被公司收购,形成完整的彩票产业链,相关业务 带来的营收比例突增,2021 年和 2022 年体育彩票相关业务分别占营收的 46%和 47.85%,成为对公 司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公司的核心业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与赛事管理运 营营收及占比有所下滑,伴随疫情管控放开,体育赛事恢复、民众休闲运动需求得以释放,利好公 司持续修正业务结构,完善业务布局。

2 体育产业: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体育经济市场前景广阔

2.1 发展现状:体育经济热度高涨,发展空间广阔

2.1.1 体育经济热度渐增,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时

体育经济持续升温,具备较高市场潜力。在政策的引导支持下,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不断上升,产 业总产出从 2013 年的 1.1 万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3.1 万亿元,CAGR 为 13.9%。体育产业增加值保 持稳健增长,近五年内每年的增加值持续超 1 万亿元,多年来增加值增速保持在 10%以上的水平, 远超于同期 GDP 增速,2013-2021CAGR 为 16.7%。体育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呈增长态势,2021 年占比达 1.1%,相较 2013 年提升 0.5pct。2020 年疫情爆发,体育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项 指标出现明显下滑,2021 年市场回暖,实现增加值 1.2 万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14.1%,在疫情的压 力下实现一定反弹。伴随我国民众对健康生活、体育锻炼等需求的逐步提高,体育产业具备较高市 场潜力,叠加国家及各地政策扶持导向,体育经济望持续升温,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力量。

体育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时。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体育产业从以传统体 育用品制造业为主,逐渐向以体育服务业为核心,场地建设及用品制造等为辅助的多元结构的模式 转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 年前,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是我国体育产业 的主要支撑,规模占比达 60%以上。伴随着政策的落实和经济的发展,市场供给日渐丰富,国民体 育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包括场地和设施管理、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经纪、体育教育培训 等多项类别在内的体育服务业发展迅猛。2018 年起,体育服务业增加值的占比跃升至 60%以上,成 为体育产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今后,体育产业有望将继续发挥长产业链条优势,不断与休闲、 旅游、康养、培训等产业融合,产值创造集中度下降,逐步实现长链条中各环节多点开花,使发展 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1)赛事运营:随着政策的激励,大众体育健身的意识增强,我国体育赛事运营市场日益繁荣。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通过市场机制积极 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后逐步放宽举办赛事活动的审批范围,减少活动举办限制,加速赛事运营 市场化进程。近年来,赛事运营市场高速发展,赛事数量、赛事规模、参赛人数逐年递增。我国体 育竞赛表演活动总规模从 2016 年的 177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343 亿元,CAGR 为 14.15%。以马拉 松及相关跑路赛事为例,国际田联路跑会议上发布的《中国路跑运动报告》显示,2018 年中国马拉 松年度消费总额达 178 亿元,全年赛事带动的总消费额达到 288 亿元,年度产业总产出达 746 亿元, 为相关运营公司、举办城市及马拉松产业带来强经济价值。伴随着疫情的消退,我国赛事竞演市场 持续扩大,相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综合经济效应会更加可观。

(2)场馆运营:得益于体育产业政策的支持、国民健康理念和体育消费需求的提升,体育场地数量 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日益扩大。2014 年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我国共有体育场地 170 万个, 据华经产业研究所,2021 年我国体育场地面积 34.11 亿平方米,体育场地数量 397.1 万个,2016-2021 年 CAGR 为 16.7%。根据华经研究院,2021 年全国体育场馆运营及管理的市场规模由 2016 的 85 亿 美元增至 136 亿美元,CAGR 为 9.9%,但整体上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利用率相较发达国家仍有 较大差距。针对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情况,近年来委托运营和合作运营的比例显著提高,PPP 模式 支持体育场馆所有权和运营权的分离,引入市场化机制,使专业的场馆运营公司进入国有体育场馆 领域,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业态可持续发展。

(3)体育彩票:1994 年起我国开始正式发行体育彩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体彩规模快速上升。 2022 年受卡塔尔世界杯和北京冬奥会促进,体彩销售额达到 2765 亿元,同比增长 19.7%,成为疫情 以来体彩销售额峰值,2015-2022 年 CAGR 为 7.53%,远超同期全国彩票销售增速,在全国彩票销 售额中的占比也持续走高。2018年国家出台政策禁止擅用互联网销售彩票,2020年起受到疫情影响, 体彩整体规模受到一定打击,2021 年后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2.1.2 对比发达国家差距显著,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国民体育健康意识提升,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的发展、政策的推进、互 联网技术的普及,国民体育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渗透率不断上升,其中 线上健身人群参与度表现亮眼,从 2016 年的 0.8%上升至 2021 年的 45.5%,虽低于美国的 67.9%, 但增速可观。另一方面,据 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 调查,2018 年我国的健身市场规模在世界上排 名第 5,但参与健身人数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前 10 名的发达国家。据国家体育总局和美国体育健康协 会,2020 年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占比为 37.2%,美国为 75.6%。2016 年自行车骑行人口和运 动自行车爱好者分别仅占总人口的 7%和 0.4%,远低于法国的 78%和美国的 20%,这说明从自行车 的功能性、实用性转变为运动性、休闲性仍然任重道远。总体来说,我国在参与体育锻炼人群渗透 率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项运动相关产业市场存在较大开发潜力。

职业赛事差距显著,商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美国职业体育商业化程度高,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核心。 赛事构架以北美四大联赛为主,据 IEG、MLB、NHL 统计,2021-2022 年赛季各联盟 MLB/NBA/NHL 分别实现营收 108 亿/100 亿+/61 亿美元,2021 年财年 NFL 总收入达到 111 亿美元。职业体育收入 同样以四大联赛收入为主,主要来源于版权费(电视转播)、门票销售、赞助供应、合作伙伴、授 权产品销售等方面,其中以版权费为主。我国职业体育盈利能力较弱,仍处在商业化进程中。以中 国职业篮球赛为例,据 CBA 发布会数据,2021-2022 赛季 CBA 总营收仅为 3448 万元,主要收入来 自于赞助费用;以中超联赛为例,2022 赛季扣除运营费用后,中超的可支配收入在 1.5 亿元左右, 2019 年赛季中超球队得到的俱乐部分红尚不足球队总投入的 15%。总体来说,我国职业体育赛事起 步较晚,发展较慢,市场化水平较低,盈利薄弱,在整体规模和发展模式上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 较大差距。

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释放,部分赛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欧美等国家已构建起 成熟的体育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间各大核心产业形成相互拉动的良性循环,为经济和社会带来的 效益更加显著。以世界三大赛事之一环法赛为例,2014 年环法大赛在英国约克郡出发,为当地带来 了 47.2 万人次的海外游客,游客消费总计达到 2.3 亿英镑(约合人民币 19.9 亿元)。由于现阶段我 国自行车运动人群渗透率较低,带动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运动自行车消费占全国自行车总消 费仅为 6%,法国达到 55%,英国达到 62%,产业消费尚处在洼地。而近年来,得益于跑步健身人 群比例上升,我国马拉松赛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5 年纽约单项赛事创造的经济效益约达 25 亿 元,2019 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3.28 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 11.45 亿元。由于体育 产业链条长,且具有较强外部性特征,其带动旅游、餐饮、零售、教育等行业的作用显著,因此“体 育+”是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其发展将对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做出突出贡献。

2.2 驱动因素:赛事重启之年迎新契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1.1 短期:大运亚运赛事升温,激发体育消费热情

大型赛事重启之年,体育消费有望再升温。2023 年下半年国内相继举办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 一方面可以直接吸引游客观赛;另一方面以大赛为契机,主承办城市往往会完善体育设施与服务, 如兴建体育场馆、投放健身器材等,供给端的丰富也有望激发民众的体育消费热情。在系列重大赛 事的引领下,有望在开启新一轮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的热潮,加速体育运动和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

2.1.2 中期:疫情加速体育产业数字化,业态融合“体育+”指明方向

疫情助推体育产业数字化,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在压力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下,远程、多点、异地 的比赛模式,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线上举办方式,线上健身等形式的“互联网+体育”模式得到快速发 展。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其主办的 2022 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累计参赛人数超 1396 万,全网 曝光量超 56.2 亿次,成为线上运动赛事的标杆;中国的线上健身市场于 2021 年达到 3701 亿元,占 整个健身市场的 47%,预计 2026 年将增至 8958 亿元,CAGR 为 19.3%;线上健身会员及健身内容 的年平均月活跃用户从 2018 年的约 5000 万增加至 2022 年的 1.55 亿,实现飞跃。与此同时,家庭 健身器材和智能健康类产品流量突增,据百度和京东发布的 2022 年《618 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智 能健康类产品搜索同比增长 243%,京东 618 期间居家健身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 232%,“AI”运动 和场景化应用的热潮为智能产品打开新市场。

线上体育的蓬勃发展,以及线上体育和线下体育的结 合,有助于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由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 转变,在新商业生态中培育新动能。

体育主题园区持续发展,近郊休闲运动游迎来发展机遇。2015 年以来,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和体 育主题度假区成为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2019 年体育小镇行业规模达到 6809.6 亿元,2015-2019 年 CAGR 为 60.2%,2020 年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景区达到 76 个,分布于全国 23 个省区市。在疫情 影响下,周边游热度提升,“体育+都市”的近郊运动休闲游模式兴起,新兴户外运动项目飞盘、浆 板、自行车等市场加速扩张,休闲露营成为消费热点。据人民数据研究院,2021 年,飞盘产业核心 市场规模为 75.9 亿元。当前飞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与体育产业相结合将是飞盘发展的重要路径, 通过“赛事+培训+装备”延长产业链等方式,带动新兴休闲体育项目协同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21 年中国露营经济市场规模达到 747.5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长 62.5%,带动市场规模为 3812.3 亿元,同比增长率 58.5%。上海体院的研究表明,露营是单次消费最高的业态,且与其他户外运动 关联度很强,围绕其上下游产业链,有望助推体旅产业深度融合。

2.1.3 长期:政策持续释放利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体育产业前景广阔。2019 年 9 月,国务院发表《关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全民健身与体育消费的意见》,明确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21 年 8 月,国 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同年 10 月体育总局发表《“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两项文件指出 体育产业发展新目标,计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体育产业发展目标为总规模达到 5 万亿元,增加值 占 GDP 达到 2%,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 2.8 万亿元,并提出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广泛 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等主要任务。2023 年 7 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 工作方案》,旨在充分发挥体育在扩大内需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政策利好不断释放,体育产业逐 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署,提质扩容为必由之路,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体育消费业态日渐丰富,政策助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2018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推进运动休 闲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做出总结,并指出小镇发展 应以“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丰富内容”为导向。2019 年,国家体育总局发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指南》,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项目做出更加细致的工作指导,指出核心区可集中 提供运动休闲产品和服务,拓展区可与体育相关产业融合发展。2022 年,文旅部、体育总局等 14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露营与体育业态融合, 进一步丰富体育业态,助推体育及旅游休闲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3 公司业务:头部资源优势显现,产业集群协同发力

3.1 赛事管理运营:头部资源优势显著,专注精品赛事 IP 孵化

精品赛事资源丰厚,运营管理专业性强。公司是国内发展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单项体育赛事投资 运营机构,作为体育总局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公司与国际体育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及各单位、各单 项体育协会和各地方体育局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关系,拥有国际国内权威、热门的体育机构及组织 等无形资产资源。在此之上,公司二十五年精耕细作,积蓄了大量赛事运营管理经验,行业专业程 度高,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市场认可度。目前公司长期运营的赛事品牌包括:北京国际马拉松、 美洲杯帆船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吉林国际高山/单板滑雪挑战赛等知名赛事。精品赛事具 有规模大、社会关注度高、变现价值丰富等特征,在体育产业恢复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有望在 赛事运营管理业务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1)马拉松赛事: 掌握头部资源,北马等强 IP 赛事热度高增。公司于 2010 年开始承办北京马拉松,北京马拉松是经 国际田联(IAAF)认证、国际马拉松及公路跑协会(AIMS) 备案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该项赛事 已成为中国田径协会市场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顶级单项赛 事,是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事之一,逐渐成为首都的城市名片。2020 年北京马拉松入选“2019 最具影 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TOP100 赛事。在疫情前,北京马拉松的热度迅猛上升,报名人数快速增长, 以全程马拉松为例,2015 年报名人数 6.3 亿余人,2019 年报名人数达 16.6 亿人,疫情前参赛人数已 稳定在 3 亿人次左右。除此之外,公司成功运营管理的还有广州马拉松、武汉马拉松、南京马拉松 等多项国内知名马拉松赛事。

赛事运营盈利能力强,产业规模扩张有望增厚公司业绩。承办方运营马拉松赛事的收入主要由商业 赞助、转播费用、参赛费用和政府补助构成,其中商业赞助占据主导。智美体育总裁任文便曾表示, 2015 年智美体育的赛事运营收入占比中,商业赞助能达到 90%以上。北马赛事现已搭建起冠名赞助 商、顶级合作伙伴、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赛事支持商五级赞助体系。据及第观察,2016 年 北马整体赞助费超过 4000 万元,叠加 3 万人的参赛规模下稳定的报名费用,单场赛事为公司带来的 营收较高。马拉松赛事运营毛利较高,据智美体育披露,2014、2015 和 2016 年上半年赛事运营的 毛利率分别为 60.0%,48.0%和 52.5%,其中马拉松等路跑赛事占绝大部分。伴随着我国中年中产人 群提升健康的意识增强,城市创建品牌的需求提升,马拉松运动相关产业的扩张将成为必然趋势, 产业规模和相关经济效应会持续扩大。公司拥有我国马拉松赛事的头部资源,将首先享受到市场扩 张带来的红利,有望增厚公司业绩,利好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赛事 IP 影响力提升,初步建立品牌知名度。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中国传播周期最长、跨越区 域最多、亚洲地理跨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人数最多的体育赛事,是代表国家品牌的高水平 国际比赛。首届比赛于 2010 年举办,由中体产业旗下公司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自创办 以来,赛事走过中国 12 个省、直辖市,共 61 座城市,吸引了来自世界五大洲 83 个国家 700 余名职 业车手参赛,成为继环法、环西、环意、环湖赛四大赛事之后,竞赛天数世界第五、亚洲第一的国 际公路自行车赛。赛事热度持续高增,2015 年累计参与人数 10 万人次,累计观众超过 5000 万人次、 全球转播总受众 10 亿人次,赛事规模让环中赛在业内获得了“东方环法”的美誉,该赛事被誉为中国 四大品牌赛事之一及国家"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示范项目。

市场前景广阔,商业价值有待开发。借鉴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自行车赛事环法赛,其收入来源 主要包括电视转播,占比为 50%,商业赞助占 40%,另有 10%来自于各个赛段的城市提供。据据法 国《队报》计算,环法自行车赛车队赞助超过 3 亿欧元。当前我国环境下,赛事收入主要来源于商 业赞助、赛事报名费用及政府补贴,商业化程度与国际赛事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商业效益有待进一 步开发。目前,虽然我国骑行人口已达到 1500 万,但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人群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 水平,赛事关注度和参与度有待增强。随着绿色出行、健康锻炼等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自行车运动 人口和产业消费存在较大上升空间,赛事赞助商和转播媒体将继续发展,环中国国际自行车赛的商 业效益有望得到进一步挖掘。

掌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票务服务资源,强 IP 属性赋能品牌价值。除了单项赛事的一体化服务外,公 司在综合性赛事的市场开发和票务运营上表现同样出色。2008 年公司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独家 票务运营商,成功销售近 700 万张各类门票,销售额突破了 15 亿元人民币,作为中国奥委会票务代 理,成功完成了近 20 万张门票的销售、配送,作为奥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和加盟销售商,销售超过 1 亿元人民币。公司还担任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特许经营零售,并为组委会提供组织策划和市场运营方 案,与赞助商展开深度合作提供专业咨询与营销服务。公司成功完成 2021 年成都大运会票务运营、 2014 索契冬奥会唯一官方门票代理工作,同时实现了由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票务服务领域向大公园展 会票务运营领域拓展的跨越。

3.2 体育空间建设运营:多条产品线一站式服务,保持强专业性领先优势

持续扩张布局,建立强专业性竞争优势。公司积极开展体育空间建设运营业务项目,主要围绕大中 型核心城市,通过多元化渠道+灵活业务模式,打造城市体育综合体(中体城、冰雪城)、体育场馆、 体育小镇、体育公园等多条核心产品线,提供集“咨询、设计、融资、建设、运营”于一体的一站 式服务,成为国内领先的体育服务综合体运营机构。现项目覆盖全国 1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运营项目面积超过 280 万㎡。

建立多条产品线布局,开拓市场形成平台聚合效应。在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商业综合体方面,中体 产业业务地域覆盖较广、服务水平较高。目前,公司在南京、九江、天津、包头、佛山等多地运营 管理大型体育场馆和体商综合体,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扩张,2022 年公司扩展了北京颐方园体育健康 城、广东湛江奥体中心等 11 个优质空间项目,同时不断探索场馆服务多元化和智能化,进一步提 升服务水准。在体育小镇方面,仪征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三山、五湖、二泉、一河”的独特 生态资源和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的区位优势,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华东最大 的户外汽摩运动基地等龙头项目。在咨询设计服务方面,截至 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已落地超 20 项,包括雄安启动区体育中心运营等重大优质项目。公司将加大项目拓展与高质量运营的协调发 展,以形成线下空间的平台聚合效应。

3.3 彩票业务:建立完整产业链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完善全产业核心业务链,建立强大竞争壁垒。2013 年公司通过购买英特达公司 45%的股权切入体育 彩票市场,2020 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中体彩科技 51%的股权和中体彩印务 30% 的股权,并通过中体彩科技间接持有中体彩印务 40%股权,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通过资 产重组,扩充体育彩票业务上游板块,覆盖彩票发行销售系统和彩票产品印制业务,与原本的终端 设备销售与维护业务形成互补和协同,构建了体育彩票产业完整核心价值链。由于行业的特殊性, 体彩相关经营资质获取困难,竞标压力大,而公司拥有体育彩票发行管理和终端设备销售资质,且 乐透型体育彩票产业技术服务等多项业务均为单一来源采购,这为公司建立起强大的可持续竞争优 势,使公司逐渐成为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全方位支撑的核心企业。

彩票系统集成:核心软件技术支持,高从业壁垒维护竞争优势。中体彩科技具备技术规划、行业应 用研发、全国大型项目实施、集成测试、运行维护及技术支持等专业能力,研发了体育彩票统一发 行与销售管理平台、高频游戏系统、乐透二代交易和游戏系统等核心生产系统,承担着中国体育彩 票数据中心运维工作,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家体育彩票中心和各省市体育彩票中心。系统集成从业 和技术壁垒高,客户资源稳定,市场波动性小,公司已建立起较强竞争优势。

彩票产品印制:核心硬件技术支持,依托技术优势实现垄断。中体彩印务是中国体育彩票印刷产品 的专业供应商和即开型体育彩票的市场运营服务商。拥有即开票、热敏票和体彩产品专业设计三大 业务,是融产品设计、生产印制、市场运营和系统运维为一体的体育彩票综合服务商。其中,热敏 票印制服务于各省市体育彩票中心,即开票系统开发和运维为国家体育中心单一来源采购。由于生 产印制技术壁垒和行业敏感性较高,目前竞争较弱。

彩票终端设备销售:技术条件优良,覆盖彩票产业下游市场。北京英特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彩 票终端机的销售和维护,是彩票辅助终端的行业领航者。它是首个审批接入国家兑奖接口的公司, 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了完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和先进的行业定制解决方案,是行业内少数可 以实现自主设计和研发终端机和相关产品的企业之一,并取得体育彩票终端机销售许可证,SP、ICP、 IVR 经营许可证,以及多项认证及软件著作权证书和专利证书。现公司市场已覆盖全国 28 个省级和 地市级彩票管理中心,实现了累计销售 15 万台的佳绩。2019 年体彩终端设备销售市场中英特达的 份额为 13%,是行业内四大领头羊之一。

3.4 扩张产业服务版图,发挥产业集群协同作用

围绕核心资源布局,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公司以赛事活动业务为核心,把握国内头部强 IP 体育资源, 通过体育传播和体育经纪搭建市场和资源间的桥梁,线下体育空间平台业务提供体验价值和解决方 案,线上数字科技平台以大数据为依托实现数据资产化运营,并以自创体育技能平台为依托进行教 育培训。与此同时,公司开拓发展体育彩票和标准认证业务,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搭建起整 条体育核心产业链业务布局,形成强大的业务集群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发挥出 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促进公司整体业务的转型升级,培育公司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

4 财务分析:疫前业绩稳健增长,疫后恢复可观

4.1 疫前营收稳定上升,业务结构持续升级

疫情前营收稳定上升,看好疫后业绩复苏。疫情爆发前,公司业绩表现良好,营收呈现稳步上行态 势,2015-2020 年营业收入自 8.5 亿元增长至 20 亿元,CAGR 为 18.6%,增速向好。2021 年后,受 疫情冲击,国内外各项赛事延期取消,体育场馆、健身场所关停营业,线下休闲健身和体育培训等 市场消费萎缩,公司业务开展受限,主营承受较大压力,业绩波动下滑。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15.2 亿元,同比下滑 24.1%,2022 年实现营收 14.3 亿元,同比下滑 5.52%,23H1 实现营收 5.9 亿元,同 比上涨 21.3%。伴随疫情影响减退,体育产业市场得以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步复苏。

战略转型成功,业务结构优化升级。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比重稳步下降,2017-23H1 房地产销售收入 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自 49%下降至 11%,体育本体产业得到充分发展。近年来,彩票相关业务表现 亮眼,公司自 2019 年收购中体彩科技、中体彩印务两家公司以来,逐步完成彩票行业上中下游全产 业链布局,2021 年起彩票成为对公司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同时,2019 年收购公司国体认证与 华安认证后,公司认证及检测的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由于受到疫情影响,2021 年起赛事运营、场馆 运营、休闲健身等重要业务收入比重有所下滑。总体而言,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整,业务结构较合理, 疫后有望进一步推进战略调整,实现业务结构的持续升级。

4.2 疫前净利润波动增长,ROE 疫后恢复可观

疫前净利润波动上涨,毛体水平稳健提升。2017-2019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快速上升,2018 年公司启 动资产重组工作,重新确定公司发展战略,持续扩大产业链布局,至 2019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9824.47 万元。2020 年后净利润受疫情影响明显,线下业务开展受限使公司业绩承压,2022 年规模较小,23H1 短暂亏损,全年来看有望逐步恢复。公司毛利率水平呈稳健增长态势,23H1 毛利率为 22.39%,较 疫前水平略有下滑,其中彩票业务毛利稳定上升,场馆运营管理等业务由于固定成本刚性,毛利水 平有所下滑。

疫前费用率较为稳定,疫情冲击叠加冬奥会和业务扩张费用波动较大。疫前公司控费能力稳定,在 业务扩张的同时各项费率小幅波动。2020年后期间费用率出现较大波动,其中管理费用率上升明显, 主要系疫情冲击营收承压,冬奥会和业务扩张致成本上升,2023H1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 用率分别为 4.75%/22.55%/5.31%。

ROE 疫 下 承 压 , 疫 后 恢 复 可 观 。 疫前公司 ROE 稳 定 上 升 , 2017-2019 年 ROE 分 别 为 3.62%/5.05%/5.68%,2020 年下跌至 2.17%。通过杜邦分析可得知主要原因为,疫情影响下公司线下 业务开展受限,营收承压,叠加公司近年业务版图持续扩张,成本结构刚性,以及冬奥会等大型赛 事的高成本支出,2020 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 2019 年降低 1.08pct,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同样在 疫情背景下出现明显下滑。2021 年,公司按照新业务布局完成组织结构优化调整,ROE 小幅回升。 23H1 的 ROE 水平仍较低,为-1.96%,预计 2023 年疫情影响消退后,公司经营效率有望得到提升, 加速 ROE 恢复进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