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项目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

2024-07-15 20:40: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7-2030)

 

 

 

 

 

 

 

 

 

 

 

 

 

泾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018年4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则1

第一条规划范围1

第二条规划期限1

第三条规划深度1

第四条规划目的1

第五条规划依据1

第二章  发展研判4

第六条发展背景4

第七条发展基础4

第八条市场分析4

第九条问题诊断5

第十条模式探索5

第三章 发展战略6

第十一条规划思路6

第十二条发展战略6

第十三条发展重点6

第十四条总体定位6

第十五条形象定位6

第十六条形象口号7

第十七条发展目标7

第四章  空间布局8

第十八条总体思路8

第十九条分区发展8

第五章  项目建设10

第二十条全域集散中心10

第二十一条四大旅游廊道11

第二十二条五大旅游引擎14

第二十三条十大重点旅游项目18

第二十四条近期建设项目22

第二十五条储备项目23

第六章  全域旅游产品与业态创新24

第二十六条全域旅游产品体系24

第二十七条全域旅游业态创新26

第七章  全域旅游产业格局28

第二十八条旅游产业发展目标28

第二十九条旅游产业发展路径28

第八章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30

第三十条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规划30

第三十一条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6

第九章  “城-乡-旅” 融合发展41

第三十二条全域旅游城镇体系规划41

第三十三条全域旅游乡村体系规划41

第三十四条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43

第十章  全域旅游精准扶贫45

第三十五条全域旅游扶贫45

第三十六条创新扶贫模式46

第三十七条明确创建目标47

第三十八条乡村旅游双创48

第十一章  智慧旅游规划50

第三十九条智慧旅游体系框架构建50

第四十条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规划52

第十二章  全域旅游品牌营销57

第四十一条旅游品牌营销体系57

第四十二条旅游品牌营销策略57

第十三章  综合管理体制59

第四十三条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59

第四十四条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优化61

第四十五条全域旅游发展保障措施62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投融资机制65

第四十六条全域旅游项目投资估算65

第四十七条全域旅游投融资的模式65

第四十八条完善共建共享利益机制66

 

 

第一章  规划总则 第一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泾县所辖11个乡镇(泾川镇、昌桥乡、琴溪镇、蔡村镇、汀溪乡、黄村镇、丁家桥镇、云岭镇、茂林镇、桃花潭镇、榔桥镇)全部行政管辖范围,规划面积约2054.5平方千米。

第二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年至2030年。其中:

近  期:2017-2018年,为集中创建期;

中远期:2019-2030年,为巩固完善期。

第三条 规划深度

本规划为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需满足国家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并对重点项目和重要旅游廊道进行重点策划,同时,应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指导规划科学合理实施。

第四条 规划目的

依托泾县旅游优势基础,以“全域空间格局、全域产品创新、全域产业构建、全域公共服务”发展理念引领泾县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探索泾县全域旅游引领下的县域发展新路径,全面打造泾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更高站位推进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兴县动能。

第五条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1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2016年 

《安徽省旅游条例》,2017年 

《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2007年 

(二)政策依据 

《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2013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年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把旅游业培育成重要支柱产业的意见》,2017年 

《宣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规划”整合实施计划》,2015年 

(三)相关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2017年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 

《宣城市“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宣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皖南“川藏线”旅游度假区概念性总体规划(2017-2030)》 

《泾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泾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6-2020年)》

《泾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泾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技术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2017年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 

《全国和区域旅游规划的方法》,国家旅游局

 

 

 

 

 

 

 

 

 

 

 

 

 

 

第二章  发展研判 第六条 发展背景

泾县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响应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文化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举措,把握安徽旅游强省战略契机,借力宣城市“十三五”发展,迎来旅游发展的历史性关键时机。

第七条 发展基础

泾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的生态本底;泾县传统旅游要素规模可观,具有发展全域旅游的优质环境和文化资源,旅游新“六要素”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产业支持要素不断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稳步增长,产业融合潜力巨大;外部交通优越,即将迈入“双高”时代,处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心地块,核心区的北门户,临近长三角城市群,市场潜力巨大,旅游枢纽功能凸显。

第八条 市场分析

在全省县级旅游发展中优势明显,查济、桃花潭、月亮湾等景区发展势头良好,全域旅游市场基础已经形成。家庭市场、自驾游市场、银发旅游等市场将是泾县旅游发展的重要消费全体。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是泾县旅游发展的核心市场,皖南、苏南、浙北地区为泾县旅游发展的基本市场,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和珠三角是泾县旅游发展的机会市场。

在排除偶发性事件影响下,泾县旅游市场预测结果如下:

近期预测(2018-2020),至2020年年接待量约为700万人次。

中期预测(2021-2025),这一时期,伴随着泾县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投资力度和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知名度的提高,旅游接待人数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至2025年,预测年接待量约为1500万人次。

远期预测(2026-2030),旅游开发已趋于成熟,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游客数量增长较快。预测到2030年泾县旅游接待量为2000万人次。

第九条 问题诊断

泾县旅游发展与周边县(区、市)旅游发展存在一定差距,旅游综合吸引力有待整合,旅游业态创新不足,产品形式单一,“旅游+”产业链有待深化,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管理体制有待突破。需从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居民幸福高和游客便捷旅游等方面出发,全面实施全域旅游。

第十条 模式探索

“全域景区发展型+特色资源驱动型+产业深度融合型”三种模式并驾齐驱,围绕“全域空间格局、全域产品创新、全域公共服务、全域产业构建”,构建泾县全域旅游“四全”模式。

 

 

 

 

 

 

 

 

 

 

 

 

 

 

 

 

 

 第三章 发展战略 第十一条 规划思路

面向全域旅游的新目标,围绕“全景布局、全业联动、全时产品、全域服务”和“美丽县城、美丽村镇、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庭院”,以“全景打造”作为新思路:通过串珠成链,把整个乡镇当作一个景区来打造;通过“廊道+”延展效应 ,把泾县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争创中国最美全域旅游示范县。

第十二条 发展战略

坚持“党政统筹抓旅游战略、旅游导向型城镇化战略、文化遗产活化战略、产业发展联动化战略、生态优势品牌化战略、旅游服务全域化战略”6大发展战略,明确泾县全域旅游发展方向。  

第十三条 发展重点

延伸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效应,实现旅游业与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增加旅游供给。优化空间组织形式,谋划“景区+营地+廊道+道路”四张网络,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空间组织形式。完善管理体制,完善以“1+3+N”为重点内容的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体系,即: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旅游的领导体制,建立具有综合职能的管理机构,设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

第十四条 总体定位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展示体验示范区

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长三角地区著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十五条 形象定位

红色故里、宣纸之乡、人文名城、山水福地

第十六条 形象口号

方案一:秀甲江南 ,纸在泾县

方案二:印象皖南,纸在泾县

方案三:抗日军都 ,世界纸都

方案四:水墨泾川,纸在泾县

方案五:纸惊羡,这泾县(川)

第十七条 发展目标 (一) 近期目标(2017-2018年)

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要求,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 中远期目标(2019-2030年)

重点实现全域产业融合发展与升级,打造成为旅游引领的中国区域综合发展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长三角地区著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全国自驾旅游目的地、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

 

 

 

 

 

 

 

 

 

 

 

 

 

 

 

第四章  空间布局 第十八条 总体思路

突出县本级中心化,打造多极支点,点线面连接,轴线联动,打造全网络、可循环、线性示范带动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一心四廊四区四核”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打造泾川镇旅游集散中心,突出县本级的中心引领作用;构建皖南“川藏线”、青弋江百里山水画廊、皖南书香田园廊道、榔茂户外运动廊道,构成全域旅游大环线;建设宣笔宣纸文化旅游区、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区、山水田园生态旅游区、诗意山水度假旅游区;驱动大桃花潭、大云岭、健康小镇、宣纸小镇四大核心吸引物。

第十九条 分区发展 (一) 宣笔宣纸文化旅游区

以泾川镇、丁家桥镇、黄村镇、榔桥镇为主,以宣纸、宣笔为中心,聚集以文房四宝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旅游集聚区,重点建设宣纸特色小镇、宣纸发源地、宣纸产业园区和宣笔技艺传承保护文化产业园区等项目,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为宣纸、宣笔、木梳技艺研学传承旅游区和文房四宝文化创意体验旅游区。

(二) 红色文化体验旅游区

以云岭镇、茂林镇为主,将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及相关遗址看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遗址的一部分,重点建设云岭新四军军部的战斗、防卫、后勤与生活系统,加强红色抗日遗址资源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开发,建设抗日军事体验类旅游项目;茂林镇结合寻淮洲事迹,对接抗日主题开发主题旅游产品。

(三) 山水田园生态旅游区

以昌桥乡、琴溪镇、蔡村镇、汀溪乡为主,突出生态优势,绿色发展,围绕优质山水,分别打造或提升田坊村生态旅游、赤滩景区、大月亮湾景区、水墨汀溪,作为每个镇的旅游发展抓手,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连片发展区;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区;谋划一批养生养老养心度假项目,完善“皖南川藏线”泾县段等一批风景廊道建设,打造泾县生态山水旅游区。

(四) 诗意山水度假旅游区

以桃花潭镇为主,围绕青弋江、古村落,重点建设具有桃花潭诗词意境与民俗趣味的文化特色街区;建设查济古村高品质民宿与画家村写生基地,举办特色民俗文化节庆活动,深度提升古村的旅游品质,共同打造山水相宜、古色古香,充满中国水墨画意境般的文化体验旅游度假区。

 

 

 

 

 

 

 

 

 

 

 

 

 

 

 

 

 

 

 

 

第五章  项目建设 第二十条 全域集散中心 (一) 旅游集散中心 项目位置:泾县高铁站周边。 策划思路:利用现有的高铁站、客运站,建设游客中心、管理中心、酒店民宿、特色餐饮街,整合提升泾县旅游全域集散服务能力,构建集旅游咨询服务、饮食住宿服务、游客集散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等为一体的全域综合旅游集散服务中心。 项目内容:智慧旅游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管理中心、特色餐饮街、精品民宿酒店。 项目位置:财富东路以北, 国道205以东的地块。 策划思路:依托当地的森林、湖泊景观,围绕房车营地、帐篷野营、木屋度假,共同打造泾川—琴溪自驾车营地。 项目内容:房车营地、帐篷营地、木屋度假。 项目位置:泾县泾川镇。 策划思路:塑造泾县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深度挖掘宣纸、宣笔文化、山水诗歌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各类民俗活动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载体,做大做强;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丰富文化产品体验,注重历史文化遗存、历史名人、文博场馆等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创意开发,实现由传统观光向参与体验的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文化与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等项目的融合发展,打造文化主题项目,提升旅游发展内涵和体验水准。继续发挥文化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共同打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地。 项目内容:燕青文创小镇科大讯飞研训中心、泾县博物馆、泾县文化馆、泾县体育馆、泾县档案馆、泾县图书馆、泾县青少年科技体验馆。 项目位置:泾县县城西2公里处的青弋江西岸。 策划思路:以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森林资源等优势,注重保护,通过老酒厂改扩建,对水西山涝、太子泉的开发,新建水西历史文化博物馆,将森林度假、温泉度假、禅修度假相结合,联动周边的宝胜禅寺、青弋江江心洲湿地公园,打造泾县县城西重要的休闲度假基地。 项目内容:森林鸟巢度假休闲区、太子泉度假休闲区、酒店办公及接待中心、水西历史文化展示区。 项目位置:上起泾县水西大桥,下到太美大桥,东到城区,西到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一线。 策划思路:保护优先,适当开发,活化利用,突出创新创意,结合青弋江、江心洲、水西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山、宝胜禅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南门老街、老城墙等生态文化资源,包容发展,形成山、水、街、洲融合发展,综合打造成为泾县城区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典范,成为泾川故事承载地。 项目内容:泾县文化休闲老街、滨江水乐园、江心洲生态公园、水西文化旅游区、滨江休闲街。 项目位置:泾县通用机场区域。 策划思路:发展航空主题特色旅游,打造游居一体的航空小镇。以建设航空小镇为出发点,体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产业、旅游、社区、文化四位一体化发展理念;培育发展以低空飞行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 项目内容:航空主题公园、航空文化休闲区、飞机体验中心、航空主题商业街区、精品民宿酒店。 总体定位:劲(泾)道轻旅(泾川天路)。 现状分析:“皖南川藏线”——江南天路,皖南318,全长约120公里,泾县段自宁(国)泾(县)界至琴溪镇,长约60公里,沿途串联汀溪乡——水墨小镇、蔡村镇——月竹小镇、琴溪镇——健康小镇。沿线风光旖旎、人文荟萃,代表性自然旅游资源7处,代表性人文旅游资源5处,代表性旅游商品7种。自然资源优厚,人文资源优越,生态禀赋优良,资源聚合度较好,品牌影响力较高。 策划思路:按照段段相连,首尾呼应,各具特色的设想,分“颐养岁月”(琴溪镇至蔡村镇)、“水月思竹”(蔡村镇至宋村)、“云海茶韵”(宋村至汀溪乡)、“山居岁月”(汀溪乡至宁泾界)四段,一段一主题,一段一意境。 支撑体系:九大项目(养老小镇、蔡村竹文化园、月亮湾景区提升、爱民茶文化园、高山田园综合体、上漕中医药养生谷、水墨汀溪景区提升、汀溪茶旅谷、桃岭山居民宿群),三大农家乐集聚区(健康医谷、绿溪茶谷、乡野山谷),五大营地(旵山营地、竹海营地、漂流营地、爱民营地、马家岭营地)以及多个摄影点和观景平台。 总体定位:皖南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样板河流廊道。 现状分析:流经宣纸故里—丁家桥;宣笔之乡—黄村;千年古镇—茂林;红色军都—云岭:诗画之乡—桃花潭。沿线道路主要包含S322和X095,交通环线已经初步形成,拥有4A级景区4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传统村落4个,安徽省美好乡村19。 策划思路:按照分段设计、骑行环联通,项目支撑,打造示范河流廊道。分“健康田园”、“都市休闲、“青檀寻梦”、“红色大地”、“桃园诗乡”四五段,一段一主题,一段一意境。 支撑体系:一大自驾旅游廊道(省道322),四大旅游骑行环(都市休闲骑行环、运动健康骑行环、红色岁月骑行环、秀水古村骑行环),十大重点旅游项目(泾川-琴溪度假营地、水西国家森林公园、泾川文化休闲老街、章渡吊栋阁名宿群、绿宝绿宝越野车营地、宣纸文化创意园、兰博基尼野奢度假酒店、桃花潭自驾车房车营地、《踏歌千年》旅游演艺、桃花潭民宿酒店群),两大自驾营地(泾川-琴溪营地、桃花潭营地),三大驿站(泾川驿站、丁家桥驿站、章渡驿站)以及多个观景平台和摄影点。 总体定位:宣纸遗产廊道+皖南悠然田园廊道。 现状分析:G205国道纵穿泾县整个县域,沿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吸引物有水西国家森林公园、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中国宣纸文化园、江南第一漂和黄田古村等。主要经过昌桥乡、泾县县城、榔桥镇。 策划思路:依托205国道,以宣纸文化为灵魂和主线,借助“旅游创意化、旅游艺术化、旅游体验化、旅游动漫化”手法,打造一条全国唯一的“宣纸遗产”廊道。该廊道分为两大景观段——游在泾川、纸在榔桥。“游在泾川”主要布局在昌桥乡,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风光为最大特色,主打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纸在榔桥”主要布局在榔桥镇,以宣纸文化核心,以红色文化为底蕴,突出宣纸文化体验。 支撑体系:八大项目(昌桥田园综合体、盛世天年国际养老健康基地、田坊村生态旅游度假区、航空小镇、宣纸小镇、江南第一漂景区景观提升、木梳小镇、印象黄田),三条骑行道和三条游步道,多个驿站和观景平台及摄影点。 总体定位:极具美誉度和吸引力的户外运动休闲之路。 现状分析:沿途经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汀溪乡,拥有桃花潭风景区、茂林老街、丕岭古道、牛岭水库、黄子山等自然人文景观。 策划思路:主要依托廊茂路,结合沿线的景观,分段设计,分四段,第一段:悠然溪谷:借助桃花潭附近优美田园风光、沿线优美的溪谷,沿着静谧的溪谷,一路溪谷、一路清风、一路流水,在大自然里享受悠然时光。第二段:漫步古道:对古道进行重新整修,串联周围旅游景点,打造丕岭古道景观长廊。第三段:激流勇进:以江南第一漂和牛岭水库为依托开展游泳、跳水、龙舟、皮划艇等项目,着力增强活动的体验性和趣味性。第四段:翻山越岭:依托黄子山良好的地形优势,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主要开展登山大会、露营大会、攀岩赛、野越跑、山地自行车、健行节、热气球、滑翔。 十里“夹岸桃花” (二) 泾川-琴溪度假营地 (三) 泾县文化休闲综合体 (四) 水西国家森林公园 (五) 泾县历史文化旅游区 (六) 航空小镇 第二十一条 四大旅游廊道 (一) 皖南“川藏线” (二) 青弋江百里山水画廊 (三) 皖南书香田园廊道 (四) 榔茂户外运动廊道 第二十二条 五大旅游引擎 (一) 大桃花潭

①项目位置:青弋江沿岸新民村至桃花潭镇青弋江大桥段。

②策划思路:整治青弋江桃花潭镇区段河岸线,并在两岸广种桃花树,营造十里桃花景观长廊,并植入诗和酒文化元素,作为桃花潭镇核心景观之和友情文化符号。

③项目内容:十里桃花景观长廊、十里惜别亭、友人送别群雕。

《踏歌千年》山水旅游演艺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桃花潭景区青弋江开阔水面。

②策划思路:以李白云游全国、广交朋友、纵酒放歌为主线,实景再现积淀千年的诗酒桃花和友情文化。

③项目内容:对酒当歌、友情岁月、潭水月色、踏水而行。

桃花潭世界诗歌大会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

②策划思路:以诗歌为中心,定期举办桃花潭诗歌大会,增加诗词大会历届展示馆,中国诗词研学馆,中国诗词博物馆。

4.桃花潭民宿酒店群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青弋江东西两岸。

②策划思路:西岸以桃花潭畔度假酒店为主,打造精品度假酒店,东岸以万村老街为主,重点发展特色民宿,形成低密度、高质量的度假群落,以集聚发展带动质量提升,形成规模效益。

③项目内容:桃花潭精品度假酒店、桃花潭乡村民宿群。

查济艺术小镇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查济。

②策划思路:以查济古建筑群、查济双塔等人文景观为核心,以文化创意基地为目标,植入底蕴深厚的徽文化,开发系列文化创意项目,强化休闲度假养生功能。完善查济古建筑群修缮工程、查济古建筑群白蚁防治项目,查济画家村提升项目。

③项目内容:民俗文化体验馆、查济文创产业基地、查济画家村。

6.王稼祥故居纪念园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岸厚村王稼祥故居纪念园及周边地区。

②策划思路:以革命传统教育和徽街古巷为核心,以“旅游+”为路径,融合当地山药种植基地,打造兼具旅游景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复合功能的红色古韵村。

③项目内容:王稼祥故居提升项目、厚岸民宿村、生态康养基地。

7.桃花潭旅游风景道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

②策划思路:根据桃花潭镇旅游资源分布和交通分布状况,打造内外两条精品旅游风景道,成为桃花潭镇联通内外,支撑大桃花潭景区的风景道。

③项目内容:桃花潭环形风景道、桃花潭—太平湖联动旅游风景道。

8.桃花潭自驾车房车营地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

②策划思路:建设停车场、配套度假木屋、可容纳100辆房车的营地及相关配套给排水、供电、消防、绿化等设施,打造集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度假基地。

③项目内容:房车营地、度假木屋、综合管理中心。

(二) 大云岭 国家和平遗址公园

①项目位置:茂林镇。

②策划思路:整合高坦、潘村、奎峰村、石井、里潭仓、百户坑等红色遗址遗迹资源,结合周边东流山、魁山等生态观光资源,打造以红色研学、文化展示、军事体验为主题的国家和平遗址公园。

③项目内容:皖南事变演习园、新四军突围体验馆、兵宿文化村、军民鱼水情园、皖南事变领袖人物轶事馆。

红色遗产廊道

①项目位置:云岭镇、茂林镇。

②策划思路:红色旅游廊道沿线基础设施、景观标识红色主题化,以军用汽车体验为载体串联云岭、茂林红色旅游资源点,打造红色遗产主题廊道。

③项目内容:军用汽车体验、军事夏令营、红色雕塑公园、新四军抗日军事体验园。

《铁血新军》红色旅游演艺

①项目位置:云岭镇。

②策划思路:通过大型军事旅游演艺项目开发,活化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夜游产品,践行“全时”的全域旅游理念,通过旅游产品与项目的红色主题化,将云岭镇打造成红色主题旅游目的地。

③项目内容:新四军红色旅游实景演艺、红色创意旅游商品经营、江南新四军抗日纪念周。

(三) 宣纸小镇 宣纸文化展示区

①项目位置:榔桥镇乌溪村。

②策划思路:以宣纸文化为特色,以文房四宝为载体,打造具有书香气息的宣纸小镇引景空间,作为进入小镇的第一印象区。

③项目内容:入口集散区博物馆区、传习基地展示区、餐饮购物区。

宣纸艺术家接待区

①项目位置:榔桥镇乌溪村。

②策划思路:打造书画艺术家集聚地,筑巢引凤,吸引艺术家们在这创作,定期举办大型的书画比赛、书画交流、国际书画展。

③项目内容:艺术家接待中心、艺术馆、画家村、高尚居住、宣纸艺术交流。

宣纸生产工艺区

①项目位置:榔桥镇乌溪村。

②策划思路:以宣纸等旅游商品进行精致化、小型化、现代化的纪念品开发,植入文化元素,建立宣纸工艺品创意文化展示中心,打造具有宣纸文化特色的生产工艺区。

③项目内容:宣纸生产工艺展示区、宣纸技艺研发区。

宣纸生态观光区

①项目位置:榔桥镇乌溪村。

②策划思路:以宣纸原料种植区、宣纸原料展示区、宣纸原料创意区为载体,从源头了解宣纸的制作过程,形成集生态观光、创意展示为一体的宣纸文化创意观光区。

③项目内容:宣纸原料展示,宣纸原料包括:青檀、沙田稻草、杨藤、苦竹。

(四) 健康小镇 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

①项目位置:琴溪镇。

②策划思路:以爱晚工程·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为核心,围绕“养老、养生、养心”,以康养为主题,联动打造马头、旵山、赤滩三大康养中心,作为养老基地的三大支撑点,共同打造健康小镇。完善一批配套设施建设,引进一批医疗队伍,布局一批养老业态建设一批养老公寓和养生度假酒店,争取几大知名康养会议,打造中国国家养老示范地——皖南先行区。

③项目内容:综合服务中心、健康管理与护理培训总部、康复中心、会展中心、大健康科技展示基地。

琴溪河—健康医谷

①项目位置:琴溪镇琴溪河沿线。

②策划思路:以琴溪河为依托,沿着琴溪河谷,以康养度假、康养休闲、康养运动为主题,建设高端生态康养山庄、高端医疗护理中心,打造琴溪河健康医谷。

③项目内容:高端医疗护理中心、高端生态康养山庄、琴溪药谷。

赤滩(古镇)文艺康养中心

①项目位置:琴溪镇赤滩村。

②策划思路:依托青弋江、赤滩古镇、江南大草原、皖南第一漂、结合泾县诗画艺术,文房四宝文化,打造休闲养老、艺术养生、禅意养心基地,利用滨水优势,建设亲水乐园,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打造赤滩文艺康养中心,作为健康小镇的一大支撑点。

③项目内容:老年书画中心、滨水养生庄园、亲水乐园。

马头(古镇)休闲康养中心

①项目位置:琴溪镇马头村。

②策划思路:以马头浙商小镇为抓手,整合马头老街、马头祥养生观光园、岩龙禅寺,构建集古镇休闲、禅意养生、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马头景区,打造成为区域文化艺术特色旅游小镇。

③项目内容:马头祥生态养生基地、陶窑创意坊、马头老街。

旵山生态康养中心

①项目位置:琴溪镇旵山村。

②策划思路:以旵山生态本底为依托,以琴溪河为脉络,以养老养生为抓手,围绕旵山夕照、龙澍宫等景点,构建集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为一体的大旵山景区,打造养老养生中心。

③项目内容:旵山生态度假山庄、龙澍宫礼佛养生基地、旵山生态庄园。

(五) 乡村旅游 美丽乡村建设

策划思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让泾县从“当地居民”享受乡村的美丽到“外来游客”感受乡村美丽,结合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民旅游休闲等提升传统乡村,再造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活化

策划思路:以泾县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主要载体,以保护为前提,以活化为手段,以文化为内核,结合古村落自生特色,推动古村落多元化发展,提升古村落旅游发展质量。

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

策划思路:立足乡村,融合发展,构建“大区+小镇+景区+村落”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十三条 十大重点旅游项目 (一) 泾川立体化步道体系项目 百里青弋江骑游步道

①项目位置:泾县青弋江沿岸。

②策划思路:通过骑游步道与水上交通,串联青弋江沿岸的各个景区景点,以线串点,点线成面,整体提升青弋江沿岸的交通通达性和便捷度、沿江两岸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水平,因地制宜,分段打造,“一段一主题、一段一意境”,形成多样化的游步道体验与水上体验。对重点河段,加强监控和保护,青弋江上游桃花潭镇区至黄村镇溪口大坝段进行河堤砌护,河道清淤整治,开辟航道,建设旅游码头,配置游船,开辟水上交通线路,将青弋江两岸的地区打造成一条具有示范作用的生态游憩廊道,促进一河两岸的旅游发展,推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

千里登山健身步道

①项目位置:泾县重要林地、谷地、竹林、茶园、古道、登山道。

②策划思路:覆盖泾县整体县域,通过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徒步道路等形成贯穿联通全县的健身步道体系。坚持“原生态、原生命、原生活”的理念,围绕“体验化、多样化、创意化”的思路,把全县范围内的红色人文景点、蓝色水区景点、绿色自然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不同的健身步道系统。

(二) 两大景区创建项目 大桃花潭景区

①项目位置:桃花潭镇。

②策划思路: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旅游景区影响力,打造泾县顶级旅游品牌。整合大桃花潭旅游区内的桃花潭景区、查济古村、王稼祥故居、翟氏宗祠、文昌阁等旅游景区(点),全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打造泾县顶级旅游品牌。一是开展旅游资源的梳理、分析与亮点凸显,加强对历史古建筑的维修、复原与环境整治,提升整个旅游区的景观环境质量;二是以游客满意度、忠诚度和旅游区知名度、美誉度为取向,提升桃花潭旅游品牌含金量,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是推进两点一线(桃花潭—查济)、两岸一带(桃花潭东西两岸、青弋江水上风光带)、两路一桥(桃花潭风景道、泾青公路、新桃花潭大桥)的景观美化和风景道建设。

云岭红色文化景区

①项目位置:云岭镇。

②策划思路:整合云岭的种墨园、修械所、大礼堂、战地服务团、女兵宿舍、新四军史料馆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增加红色体验型项目,叶子河以西,规划为新四军军部旧址保护与游览观光区,通过绿道串联起北至罗里村,西至中村,南至章渡的各个主要景点,形成旅游绿色通廊。完善红色旅游解说与服务设施,以云岭红色文化景区统一命名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泾县红色景区的等级与影响力。

(三) 两大老街复兴项目 泾川文化休闲老街

①项目位置:泾川镇青弋江滨水老街。

②策划思路:保护优先,适当开发,活化利用,突出创新创意,梯度开发,老街核心区为核心保护区,外围缓冲区为建设控制区,其余为环境协调区,综合打造活力滨水游乐区,老街故事承载区,老街创新创意区,形成分区明显,特色显著的皖南魅力老街,打造成为泾县城区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典范,成为泾川故事承载地。

茂林文化休闲老街

①项目位置:茂林镇老街。

②策划思路:借助茂林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真实的历史故事,结合其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等资源,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增加文化体验型项目,挖掘茂林镇的历史资源,打造文化活动广场。凭借保持了千年之久的茂林花砖古法制作工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打造成为茂林文化的承载体和体验地。

(四) 两大田园综合体项目 昌桥健康田园综合体

①项目位置:昌桥乡。

②策划思路:依托良好优质的农业资源,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为主题,开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各类活动,并以产业园的形式进行经营,打造“水、花、稻、蔬”四大主题片,构筑农旅互融的新农产业体系,结合孤峰油纸伞,打造油纸伞制作体验文化旅游区,发挥扬子鳄栖息地的优势品牌,在田园风光中融入扬子鳄的文化符号,共同形成以创意农业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的田园综合体。

汀溪乡高山田园综合体

①项目位置:汀溪乡高山村。

②策划思路:打造集生态农业、民宿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发展中高端度假休闲产品为特色,致力成为泾县全域旅游体系中重要的旅游景区和民宿体验地。

(五) 两大旅游演艺项目 《踏歌千年》山水旅游演艺 《铁血新军》红色旅游演艺 泾川—琴溪度假营地 (六)  三大旅游营地项目

2.桃花潭自驾车房车营地

3.汀溪自驾车营地

(七) 五大文化园旅游项目 宣纸文化产业园

2.“梦笔生花”宣笔文化创意园

3.蔡村竹文化产业园

4.汀溪茶文化产业园

5.印象黄田民俗文化园(黄田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样板工程)

(八) 六大旅游小镇项目

1.宣纸小镇          

琴溪养老小镇

3.桃花潭诗画小镇     

4.查济艺术小镇

马头浙商小镇        

6.泾川航空小镇

(九) 十二个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化项目

1..桃花潭镇查济村           

桃花潭镇桃花潭村                   桃花潭镇厚岸村                

4.桃花潭镇宝峰村                   

桃花潭镇龙潭村                    

6.榔桥镇黄田村                   

榔桥镇溪头村                        

8.茂林镇奎峰村                       

茂林镇潘村村                         

10.云岭镇章渡村

琴溪镇马头村                          

12.黄村镇九峰村

(十) 五大特色民宿群项目 查济写生民宿群

2.蔡村竹海民宿群

3.章渡吊栋阁民宿群

4.桃岭山居民宿群

5.桃花潭诗画民宿群

第二十四条 近期建设项目

近期建设项目

乡镇名称

旅游集散中心、泾川文化休闲老街、“水西禅文化 太子泉”旅游度假区、青弋江骑游步道、狮子山“源榕庄”旅游度假项目、漕溪河旅游生态度假村、泾县上岭生态农业旅游度假村、龙潭山庄

泾川镇

新四军抗日军事体验园、大型红色旅游实景演艺、章渡吊栋阁民宿群、云岭星火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区项目

云岭镇

黄子山原生态户外运动公园、木梳工艺小镇、印象黄田

榔桥镇

田园综合体

昌桥乡

“夹岸桃花”景观带、查济艺术小镇、王稼祥故居纪念园、桃花潭自驾车房车营地、连虹生态园、查济画家村项目、桃花潭历史文化园、青弋江旅游航道

桃花潭镇

旅游接待中心、“梦笔生花”宣笔文化创意园、云邑•黄山•兰博基尼度假酒店、承流峰旅游项目、沙元村绿宝越野车营地、徽水ž桃源度假村、海纳农业体验基地、九峰旅游区

黄村镇

山水村颐悦彩虹谷项目、国家和平遗址公园、丕岭古道、红色遗产廊道、茂林文化休闲老街

茂林镇

泾县宣纸综合市场提升项目、小岭乡村休闲度假区

丁家桥镇

桃岭蜡烛钎旅游景区及集散中心项目、汀溪乡茶旅小镇、水墨汀溪提升项目、上漕村中医药养生基地、高山田园综合体

汀溪乡

月亮湾景区提升项目、虎头峡漂流项目、龙头山旅游开发项目、源·森林农业生态村项目、仙女湖民宿度假区项目、江南徽派民俗文化园项目、皖南川藏线综合服务中心项目

蔡村镇

国家养老皖南示范基地、马头小镇、中国园子、马头彩色森林公园、琴溪河—青弋江滨水旅游带

琴溪镇

第二十五条 储备项目

储备项目

乡镇名称

青弋江生态廊道、泾县文化休闲综合体、宣纸文化园、国家养老培训学校、老年急救中心、养老公寓

泾川镇

新四军水上战役模拟项目、两岸堡垒实战演习项目、景观活化项目、

古道宿营项目、云岭铁军文化广场建设项目

云岭镇

乌溪女儿谷瀑布景区、白华森林旅游度假区、涌溪避暑度假村、乌溪华夏书画山庄、梳乡文化园乡村旅游度假区、牛岭水库滨水旅游度假区

榔桥镇

盛世天年生态旅游项目、田坊村生态旅游项目

昌桥乡

桃花潭旅游风景道、新民骑游项目、来德书院和来德诗院建设项目

桃花潭镇

滨河旅游度假区、文旅主题村、先河文化产业园

黄村镇

濂长特色景观旅游村项目、螺丝坑生态体验区项目

茂林镇

九华古道景观长廊、后山传统工艺品文化园

丁家桥镇

皖南川藏线综合服务中心(上漕)、中华故事园、自驾游(房车)营地、汀溪河漂流、九里云海梯田

汀溪乡

西湾民宿、南坑竹海、小康爱民徒步游项目、蔡村农业观光园、竹海迪士尼

蔡村镇

大马头景区、大旵山景区、大赤滩景区

琴溪镇

 

第六章  全域旅游产品与业态创新 第二十六条 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一) 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符合泾县全域发展需求的“全季节+全时性”特色化产品体系,即一年365天,四季皆可游,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一天24小时,白天、夜晚皆可玩,构建五大核心品牌产品(红色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户外休闲、健康养生)和十二大全域延伸产品(山地度假、宗教旅游、养生养老 、文化产业基地、商务会展、旅游地产、廊道旅游、节庆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研学旅游、美食旅游)的“512”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二) 旅游产品设计 红色旅游产品

提升红色经典景区,建设大云岭旅游集聚区;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绿色生态为背景,创新展示手段、创新红色体验活动、创新红色旅游业态;开发红色观光游、红色研学游、红色体验游等旅游系列产品,塑造在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品牌。

文化旅游产品

加大对各级各类文保单位、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争创中国书法之乡。突出品牌化建设,打响“桃花潭文化牌”、“宣纸文化牌”、“红色文化牌”、“生态文化牌”。建设丁家桥宣纸产业园、黄村宣笔文化园、月亮湾乡村影视风情营地、琴溪健康小镇、黄田中华孝道园,打造中国宣纸宣笔之乡产业旅游目的地。推动宣笔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非遗和民俗节事活动走进景区、乡村、城市文化中心等各类舞台。运用高科技手段,强化文化创意,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支持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街区,休闲创意农业等业态发展。

乡村旅游产品

通过打造景观、完善设施、整合线路等手段,建设集农业观光、科普认知、农耕体验、摄影写生、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农业旅游示范区。实施造林绿化、森林增长提质工程,优化美化城镇、村庄生态环境。在国省道沿线和青弋江两岸实施绿化、美化、彩化措施,对沿线山坡进行林相改造,建设多色彩、多层次的森林生态景观长廊。实施森林旅游精品工程,加强“森林人家”等森林旅游接待服务品牌建设,培育一批森林旅游景区。

户外休闲旅游产品

分利用泾县全域山、水、田园、文化等资源条件,发展适合大众旅游市场需求的自助游、野营、徒步、飞行、水上、登山、攀岩、探险、轮滑、小轮车、极限运动等户外休闲体验产品。

健康养生旅游产品

依托泾县丰富的山水生态环境、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健康养老、医疗健康旅游、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养生、体育和医疗健康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以健康旅游的方式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以桃花潭友情、黄田亲情为代表的乡情为特色,打造皖南诗画山水田园养生养老度假示范地。

四季旅游产品

(春季)多彩泾县——赏花踏青旅游产品,夏季)畅游泾县——避暑度假旅游产品,宜人泾县——户外观光旅游产品,(冬季)健康泾县——养生运动旅游产品。

全时旅游产品

为充分体现旅游的全时性,利用清晨悠闲时光,依托山林、公园、滨水、草地等景观,开展晨跑、晨练、游船、登山、观日出、看花开、听鸟语等清晨休闲旅游活动,让游客有“晨之旅,悠然自得”的深度体验,开启一天的旅程。打造八大夜景(建筑物夜景观、构筑物夜景观、园林夜景观、水景观、休闲街区夜景观、道路夜景观、乡村夜景观、田园夜景观)。

(三) 旅游商品提升

结合泾县的农产品、手工艺品、创意工艺品和文化演艺等产品,打造泾县特色旅游产品,借助全省旅游文化创意品牌建设工程,打造泾县旅游商品特色品牌。

(四) 旅游线路设计 一日游路线

线路一:水西国家森林公园——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查济古建筑群——桃花潭景区——太平湖景区

线路二:江南第一漂——中国宣纸文化园——黄田古建筑群——赤滩古镇——水墨汀溪——月亮湾景区

二日游路线

线路一:D1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王稼祥故居——查济古建筑群(宿查济农家乐)D2桃花潭景区——中国宣纸文化园——水墨汀溪

线路二:D1月亮湾景区——赤滩古道——水西国家森林公园(宿泾县县城)D2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景区——太平湖景区

三日游路线

D1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景区——查济古建筑群(宿查济农家乐)D2水西国家森林公园——赤滩景区(宿泾县县城)D3月亮湾景区——水墨汀溪

自助游路线

皖南川藏线自驾游线路:(宁国)青龙乡—方塘乡—(泾县)桃岭—苏红村——汀溪乡—爱民村——蔡村镇

徒步旅游线路:许湾(丁家桥)——九华古道——小岭(丁家桥)

              里潭仓(茂林)——丕岭古道——星潭(榔桥)

第二十七条 全域旅游业态创新 (一) “旅游+文化“新业态

依托宣纸文化、桃花潭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意、文艺表演、文化展示、文化体验等手段,积极发展旅游演艺新业态,打造《 踏歌千年》和《 铁血新军》旅游演艺品牌产品。

(二) “旅游+美丽乡村 “新业态

以诗歌、文房四宝、康养等为主题,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民宿发展,政府提供土地、产权、消防等方面的支持,打造特色民宿;以“一村一品”为开发原则,注重保护古村落、特色村落,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主题乡村。

(三) “旅游+养老养生 “新业态

充分利用泾县优质的山水生态环境,特色植物等特色资源,将养生养老与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家庭服务、旅游休闲、金融保险、互联网等相关领域相融合,因地制宜的建设“医养结合”、“旅居养生、候鸟养老”等各类养生养老平台和载体。依托泾县的旅游、医疗、养生等资源,引入“尊严养老”理念,提供以高端医疗、特色养生、休闲度假为内容的优质养老服务,发展候鸟式旅居养老产业,打造国内知名、老人舒心、儿女放心的高端颐养城,凸显乡村和自然生活方式型的养老体验,让老年人能够健康、幸福、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四) “旅游+运动康体“新业态

以体育基础设施、山地、绿道等资源为依托,按照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的思路,促进旅游与体育互动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探险、骑游、登山、滑翔、野营、漂流、古道”等融体育健身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重点利用皖南“川藏线”的知名度,完善加油站、汽车修理站、停车场、错车位、旅游厕所、旅游引导标识等旅游交通设施,营造特色自驾车观赏景观,打造国内知名度的自驾车旅游品牌。

(五) “旅游+廊道“新业态

以徒步旅游、漂流旅游、露营旅游、自行车旅游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发丕岭古道、九华古道、泾青古道等徒步旅游,实施青弋江百里山水画廊骑游步道,推进桃花潭-溪口水上观光廊道、水墨汀溪景区户外体育廊道。利用幕溪河公园绿道、青弋江百里山水画廊骑游道等,大力推广自行车绿道骑行。

 

 

 

 

 

 

 

 

 

 

 

第七章  全域旅游产业格局 第二十八条 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发挥旅游产业的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生效应,实现游客量突破,铸好旅游产业链条,促进人均消费升级,建好集生态文化创意大产业集群,至2020年,实现游客量突破7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70亿元。

第二十九条  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一) “四全”产业发展路径

打造全生态产业资源利用,全产业链设计,文旅科全要素融合,全方位也太创新的“四全”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二) “旅游+”发展路径 旅游+第一产业

结合茶产业、竹产业、瓜果业、渔业和桑苍业等产业,延伸出采茶体验游、精品茶文化游、竹海观光游、竹产品制作体验游、户外手植亲子游、水产垂钓休闲游、蚕桑养殖体验游等,打造汀溪兰香康养基地、涌溪火青观光园、泾县特尖采摘园、竹雕展览馆、竹食品工业体验馆、水果采摘山庄、琴溪河垂钓基地、蚕桑生产基地等。

旅游+第二产业

结合宣笔制造业、宣纸制造业、桃花潭酒生产业、制剪行业、油布伞产业、酱菜产业、榨油业等,延伸出宣笔制造体验游、宣纸加工体验游、酒文化体验游、制剪工艺观光游、油布伞生产观光游、酱菜加工体验游、手工榨油体验游,打造文房四宝主题公园、宣纸创意产业园、宣笔文化创意街区、桃花潭酒文化旅游综合体、后山剪刀艺术馆、油布伞文化园、酱菜生产产业园、手工榨油坊等。

旅游+第三产业

结合会议会展产业、文化创新产业、健康养生产业、互联网产业等,延伸出红色文化游、研学旅游、山水诗歌文化游、村落文化游、民俗文化游、文房四宝体验游、桃花潭酒制造体验游、中医药养生游、智慧旅游等,打造云岭红色旅游基地、文房四宝研学旅游基地、桃花潭实景演艺、查济文化博物馆、宣纸书画展览馆、桃花潭酒文化展示体验园、中医药养生基地、琴溪养老度假小镇等。

(三) 旅游产业链遴选

依托项目地文化背景、工业产业发展状况、社会资源、农林资源、环境与设施支撑情况等,以“旅游+”为发展契机,将泾县当地重要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得出目前适合泾县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产业链:红旅融合产业链、酒旅融合产业链、茶旅融合产业链、农旅融合产业链、竹旅融合产业链。

(四) 旅游产业发展集群

结合第一产业,打造蔡村镇竹产业集聚区、汀溪兰香茶产业集聚区、涌溪火青产业集聚区、琴溪江水产业集聚区;结合第二产业,打造宣纸产业集聚区、宣笔产业集聚区、桃花潭酒产业集聚区、榔桥木梳产业集聚区;结合第三产业,打造文创产业集聚区(大云岭新四军红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大桃花潭诗意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会议会展产业集聚区(泾县县城会展产业集聚区、汀溪会展产业集聚区)、健康产业集聚区(琴溪养老产业集聚区)。

 

 

 

 

 

 

 

 

 

 

 

第八章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第三十条 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一) 交通体系规划 铁路

加快宣泾城际铁路即宁高城际延伸线建设,加强泾县与南京都市圈的快速交通联系。

公路

推进芜黄高速建设,将泾县融入皖江高速公路网。加快宣泾高速建设,北接宣南铜高速,南接芜黄高速。规划期内,境内国、省道、县道的道路等级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乡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形成快速便捷的区域公路网。完善县乡级公路网,增加公路网密度;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实现农村公路网络化。

航空

规划建设泾县通用机场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提升泾县及周边地区综合运输能力,完善泾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车站

泾县综合客运枢纽站,毗邻高铁站,处于泾县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的核心地位,与高铁站、县城公交站场综合布设。

绿道系统

泾县绿道系统的建立主要依托城市快速 通道和旅游观光道路建立。整合S322、S214、S249、S357和G205等多条交通干道,形以一个大环为核心,多个小环相串联的环状绿道主环线。建设九条绿道延伸线连接全域旅游绿道环和多条县道、乡道纳入城镇绿道体系,串联乡镇绿道,建设全域绿道体验系统。

水上交通

对旅游区内码头船只逐步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加强码头水污染治理。其中尤其注意保护位于大坝上游部分码头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严禁开展任何影响环境的旅游项目。规划设置5个主一级码头(泾川码头、丁家桥码头、桃花潭码头、月亮湾码头、牛岭码头)、6个副二级码头(琴溪码头、宋村码头、桃岭码头、榔桥码头、桃花码头、红色码头)。秉承生态保护和水源地保护选择,选取无污染或低污染水上交通工具(如脚踏游船、竹筏、水上跳跳车、皮划艇、风力帆船等)。

自驾风景道路

结合四条旅游廊道,构建全域环形风景道和G205风景道,建设西部红色自驾风景道、南部乡村自驾风景道、东部山地自驾风景道和北部县城出入口、中部黄村出入口、南部榔桥出入口、西部桃花潭出入口。

完善道路“最后一公里”

大力推挤乡村道路建设,对现有村村通和山路进行统一修整改建,保障道路安全和畅通,同时实现景区道路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的交通互联。提倡引入共享单车新手段,提高景区交通可达性。在旅游执法大队、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协调下,建设旅游安全、应急 管理系统,推动旅游救助中心、旅游救助站建设。在执法大队、质量监管中心的配合下,成立旅游安全、应急管理平台,形成质量监管机制,保障旅游质量、旅游环境、旅游卫生的正常进行。

(二) 集散咨询体系规划

依托泾县县城交通集聚地位,在泾县南部高速出入口、高铁站、客运站三大出入口中间位置,建设泾县旅游集散与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快速公交、常规公交于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交通组织、信息服务、旅游组织、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的全域覆盖。依托榔桥高速口、蔡村高速口、桃花潭镇(S322节点)分别设立一处旅游集散中心,依托其重要交通区位,快速连接泾县景区景点。根据距离和游客需求,设置于风景道、旅游景区等地,提供休憩、观赏的节点和自媒体服务。

旅游集散服务体系一览表

级别

名称

位置

设施配备

建设时序

备注

一级集散中心

泾县集散中心

芜黄高速泾县出入口

中心大厅、售票区、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系统、加油站、享购中心、咨询处、监控系统、自行车租赁、紧急医疗站、公交站、无线网络、休闲建身设施、果皮箱。

近期

结合高速出入口、高铁站、客运站三大交通枢纽建设

二级集散中心

琴溪集散中心

宣泾高速泾县出入口

中心大厅、售票区、公共卫生间、停车场、加油站、标识系统、休闲座椅、问讯处、公交站、餐饮、无线网络、监控系统、休闲健身设施、自行车租赁点。

近期

结合高速出入口建设

榔桥集散中心

芜黄高速榔桥出入口

近期

结合高速出入口建设

桃花潭集散中心

桃花潭镇桃花潭景区(S322交通节点)

近期

结合主要交通道路建设

集散咨询服务点

宣纸文化园

泾县宣纸文化园

售票区、公共卫生间、停车场、标识系统、休闲座椅、公交站、监控系统、自行车租赁点。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新四军纪念馆

泾县云岭镇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桃花潭景区

泾县桃花潭镇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查济景区

泾县查济古村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江南第一漂

泾县牛岭水库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泾县县城西北侧

近期

结合村庄建设

水墨汀溪风景区

泾县汀溪乡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王稼祥故居

泾县桃花潭镇

近期

结合景区建设

(三) 旅游厕所体系规划

到规划末期 5A 级景区必须具备第三卫生间,同时完成第五空间厕所试点(泾县旅游集散中心和桃花潭景区试点等);有条件的 4A 景区有条件考虑增设第三卫生间。到规划末期全县建设 50 座以上旅游厕所(大于年度日最大游客接待量的5‰),实现 A级以上景区旅游公厕全覆盖。到规划期末旅游厕所突破公共服务设施的局限,根据所在区域的发展主题,将设施变成景观,实现功能化和景观化的高度融合,实现“ 厕所革命的突破”。鼓励临街临景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

(四) 旅游标识体系规划

外部标识由泾县各火车站、客运站等通往桃花潭景区、云岭镇、水墨汀溪景区重点景区、村镇,以及黄山、宣城、芜湖、池州等地的重要交通路段,如规划芜黄高速、宣泾高速高速、G205、S322等相关道路,泾县方向主要交叉口处、景区出入口处,按照国家统一标准进行统一设计和制作具有泾县文化特色的标识牌,设置带有泾县形象的大幅旅游宣传广告牌。内部标识体系分布设置主要地点有:内部交通路段、游览线路岔路口、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各个景区景点、旅游集散站和停靠点、旅游服务设施网点、娱乐设施网点、城区、景区非游览区域等,标识系统主要包括道路指示牌、服务指示牌、景点说明牌、宣传广告牌、忠告说明牌以及标志性景观建筑,并在有申遗价值的重要遗址遗迹、景点、建筑等地,显著位置设置保护性标志牌。

(五) 市政专项工程规划

1.给水工程规划

全域旅游给水系统的设施建设必须与旅游景观开发相协调,供水的各种管网设施建设和布局及供水能力等应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近期与远期需要,避免因未来客流增加,导致供水不足而必须重新建设。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力求以最短的距离铺设管网,满足供水要求。城区中心管网成环,四周辅以枝状管道,加强各供水分区之间的联系,提高整个管网供水能力,实现安全供水,达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节约资金的目的。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排水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紧密衔接;在各个景区景点设置中小型成套污水处理设备,度假区内净化装置宜采用埋地式;度假区内其他地区实行分散污水处理。分散污水处理可采用先进的人工湿地生物自然降解技术,利用水生植物通过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进行自然降解。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减少城镇硬化地面铺设,必要的硬化地面尽量采取透水性硬化铺设材料,加强对地下水补给,减少雨水排水量。近期内达到中心镇内雨水管普及率达到 90%以上,远期县域内城镇雨水管普及率争取达到 90%以上。配合整治疏浚河道和排洪渠道,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大量流失堵塞管渠,并定期清淤,保证雨水系统畅通。

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照明系统——桃花潭景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水墨汀溪景区等重点片区路灯采用独立的供电系统。户外路灯及景观照明电源由附近配电箱提供。室外照明系统采用绿色照明,减少光污染,并采用人工及光电控相结合方式。灯具选择与景区主题及特色小品相呼应。景区灯具的选择及使用范围应根据场地的特征进行设计,并与整个景区的小品主题相一致。室外夜景照明采用大功率高效泛光灯。正常照明按照国家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所要求的照度设计。照明电源电压均采用220V,灯具以配电子镇流器的高效节能灯为主。

电缆通道——规划区内的电缆全部采用埋地式。规划的电缆通道沿用电建筑外围就近敷设。规划的电缆排管管材为塑料管或钢管,管径为150,其容量为8根或10根。

WiFi全覆盖——根据实际需要在游客中心、商业街、酒店、别墅、会所及各管理处铺设电话管线。在适宜位置分布公共电话亭,电讯电缆线路采用穿管埋地敷设。设置数据通讯网,通信数据接入以WLAN为主,通过电信及有线电视网的网络接入。

项目选址——一方面应同现有电力设备保持充足的安全距离,另一方面应结合已批复的《泾县电力专项规划》(2016-2030),避开规划选址已经批复并报国土局备案的重点输变电项目。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景区垃圾桶——按照标准,景区内部垃圾桶每隔100米设置一个,实际操作可以约200—300米设置一个,同时在重要的交通节点(如乘船点、游步道和观光车交叉口处等)要设置垃圾桶; 重要景观节点、游客长时间停留处场所(如游客中心、游客接待处、重点项目)要设置垃圾桶;垃圾桶和厕所必要时要捆绑设置。

污水处理——引进移动式水循环厕所,实现生活污水的循环再生利用。景区厕所已不单单是满足游客生理需求的简陋场所,更兼有卫生、美妆、文化、商业、审美、节能功能。同时结合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合理配套污水集中处理站,所有旅游设施尤其是不移动的船馆必须实行管道排污,移动的船馆必须配备足够的储污罐,靠岸后进行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湖区;鼓励度假会所等有条件的度假设施配备循环用水设备。

防洪规划

城镇防洪规划在区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50805-2012)》,综合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性质、规模、区位条件,确定城镇防洪标准:根据《泾县县城防洪规划修编(2014-2030)》,建议青弋江泾县城区防洪标准为20-50年一遇,其中青弋江城区段按 50 年一遇洪水设计,幕溪河城区段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青弋江灌区总干渠城区段100 年一遇洪水设计。其他建制镇防洪标准应不低于 20 年一遇洪水设计。

抗震规划

规划确定泾县县政府作为泾县的抗震防灾的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按照各系统国家有关抗震设防的标准要求进行抗震设防,保证发生地震时各系统能够基本正常工作。要求县域各个分区及重要节点生命线工程及区域内的一些重点工程,在选择建设场址时应避开对抗震不利地段,特别要避开处于饱和状态液化土的液化地段和地下断裂带。疏散通道应邻近码头、公路、广场为外部避震疏散道路,县域各个分区内部主干路及次干路均作为避震疏散道路,在地震预警发布后,全面清理、疏通各疏散道路,确保道路的畅通。疏散场地主要结合各广场、公园、停车场、休闲带等开敞空间设置。

消防规划

消防站规划布局设置,保证消防站接到火灾报警5分钟内,消防车能够到达火场,及时控制、扑救火灾的基本要求,一般责任区面积为 4—7平方公里。加强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消防监督管理,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消防教育和消防宣传,积极动员全社会预防火灾,调动供水、供电、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助,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防治体系。

第三十一条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一) 住宿服务体系规划

打造高端酒店(国际化高星级酒店、特色文化主题酒店)、精品民宿(乡村民宿、主题客栈)、户外营地类(帐篷营地、主题营地、汽车营地)三大类住宿服务体系。

(二) 餐饮服务体系规划

以特色化、规范化为核心方向,挖掘泾县地方文化,推出泾县“泾常来”美食系列和创意特色宴,重点突破泾县旅游餐饮特色不足和规范性欠缺的问题。

1.本土老字号连锁化

整合泾县本土老字号餐饮店,推出优惠政策,通过市场化运作,形成老字号特色餐饮连锁店体系,壮大泾县老字号特色餐饮规模和分布范围。

2.打造泾县“泾常来”美食系列

通过梳理和筛选泾县最具特色美食,从政府层面推进泾县“泾常来”美食系列,在城镇、景区、古镇等游客集聚地进行布点,向游客宣传,打造为泾县旅游的一大吸引力。

3.特色小店开发工程

鼓励个体餐饮店特色化改造,塑造特色服务、特色菜品,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每年进行评选,对形成影响力的特色餐饮进行奖励,形成泾县精品特色餐饮店体系。

旅游餐饮服务规范化

制定泾县旅游餐饮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分星级酒店、主题餐厅、精品民宿客栈、高端连锁餐厅、大众连锁餐厅、特色餐馆、特色民族餐厅等分别制定相应管理规范,不定期抽查,定期评定旅游服务质量与信誉等级。管理规范重点内容包括餐饮特色、游客满意度、服装服饰、主题装饰等方面。

(三) 购物服务体系规划

立足泾县丰富的物产资源与红色特色文化资源,彰显泾县革命圣地和山水诗乡特色,结合文化创意,引进创意旅游商品开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并进行市场化开发,打造“泾品好礼”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成为泾县旅游产业收入的一极。

1.特色旅游商品开发

定期举办“泾县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鼓励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创意机构以及个人同时参与,评定等级并进行奖励,对旅游商品进行市场化生产和营销。引进旅游商品开发机构,对“龙凤好礼”进行顶层设计,从形象设计、外观包装、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规范。

扶持旅游商品开发企业

持本地旅游产业相关公司,形成泾县旅游商品开发本底企业品牌。

购物场所全域建设

购物服务应以县城、镇区集中设置,景区(点)分散布设为空间布局,在县城、镇区设置精品购物街、步行街,提供丰富多样的各类特色旅游商品。景区(点)则强调旅游商品的精致感、特色化,以手工艺品、特色农产为卖点,同时以顺应景区(点)主题和文化内涵进行商品的开发与包装。

(四) 娱乐服务体系规划

对泾县乃至皖南地区的民俗、民风进行深度挖掘。县城、旅游集镇建议结合节庆、国定长假的旅游旺季,安排常规性娱乐活动及节庆特色活动,组织集市、庙会、歌会、文艺展演等互动项目,提升游客的参与度。推进大型文化演出活动与旅游的结合,形成“全域有活动、处处有欢乐、白天夜晚齐欢享”的娱乐体系。

1.乡村休闲娱乐场所

完善并提升面向市民的娱乐服务设施,同时开发面向外来游客的娱乐服务设施,创意性策划娱乐体验类活动等;完善各区县民宿娱乐活动设施,增加农家KTV、民俗舞台等娱乐设施。

2.文化活态展示娱乐场所

以活态博物馆、历史街区、文化创意部落等形式,以高新科技为辅助,让游客参与其中,动态的展示泾县文化,寓教于乐。

3.度假区休闲娱乐场所

为大众休闲娱乐提供集聚空间,包括广场、休闲街等。

挖掘泾县民俗,丰富夜间活动

提取地方戏种,排练成大型文艺演出剧种进行表演,丰富游客夜生活,展示泾县传统文化。

开发少数民族表演,增加娱乐方式

在少数民族集聚的区域,应发挥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优势,将各族传统音乐、舞蹈、戏曲进行整合,由专业表演剧团表演,展示少数民族风情。

创新旅游时尚娱乐活动

对接现代旅游时尚娱乐消费,依托旅游区、景区、度假区生态空间与主题文化,结合文化创意,开发户外音乐节、户外创意帐篷节等;与电视娱乐节目合作,开发泾县特色时尚娱乐节目,如央视“五一七天乐”、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山东综艺“快乐向前冲”、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等。

(五) 自驾旅游体系规划

立足于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要求,面向自驾车游客,从汽车租赁、信息服务、食宿服务、露营服务等方面全面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

1.构建汽车租赁服务系统

引进大型连锁汽车租赁企业,规范本地汽车租赁市场,建立完善的汽车租赁服务网点,满足自驾游客租车、异地还车服务。 在高铁站、高速路出入口等客流集散地建设首批汽车租赁网点。

2.完善自驾游信息服务系统

建立泾县自驾旅游网,建立泾县自驾旅游综合服务系统。重点提供景区景点介绍、当地新闻、旅游线路推荐、综合旅游交通图、食宿预订、即时路况、气象信息、在线咨询服务、网上汽车租赁等服务。

3.提升自驾游设施服务系统

结合景区、旅游区建设,规划自驾车露营地、汽车公园,提供自驾补给、汽车维修及休闲娱乐设施。结合乡村精品民宿建设,建设汽车旅馆,为自驾客群提供针对性住宿、餐饮服务。在景观和视线较好地段,设置观景平台,满足短暂休憩和休闲服务。完善道路标识系统,增加照明设施、视线引导标志;完善自驾补给服务,建设自驾车旅游服务站体系,提供拖车、维修等服务。

4.建立自驾救援服务系统

开通泾县自驾救援服务专线,并与交通、医疗等部门对接,建立完善的自驾游救援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

(六) 旅游安全保障系统规划

1.医疗疗保障服务体系

布设综合医院于县城、旅游集镇,提升医疗品质与接待能力,各个乡村设设置医疗卫生室。在各旅游综合服务点设置急救医疗室,服务景区应急医疗保障。对于亲水项目等特殊项目,要配备专门的医疗救援人员,完善度假区120报警和救援系统。

应急指挥服务体系

在泾县县城城旅游综合服务区建立一处应急指挥中心,联合各旅游综合服务点的急救医疗室,构建应急指挥服务网,保障景区应急事件处理。

气象服务

旅游气象景观与气候资源——本身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泾县的气象景观与气候资源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

全域旅游气象支持——中国旅游天气网,加强泾县旅游局与气象局的合作,细化至景区景点;

交通沿线气象——交通拥堵状况和交通沿线气象预报,包括高铁、高速、航线等。绿色线代表适宜旅游交通,黄色线代表一般,红色线代表不宜;

旅游天气通——构建游前天气状况,游中温、湿、舒适度、穿衣指数、紫外线强度,游后离开旅游地交通气象状况的旅游地气象服务体系。

(七) 公共信息

1.旅游咨询中心

旅游咨询中心建设是示范区构建公共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完善现有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在各主要交通出口、车站、国家AAA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形成覆盖全区、提供多功能服务的旅游咨询网络,并在游客比较集中的场所设立旅游信息查询系统,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

2.旅游标识系统

通往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集聚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主要道路上,设置规范醒目的中英文交通指示牌。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旅游支线公路、公共活动场所、车站广场、主要街道等逐步普及旅游交通引导标识和旅游形象展示标识。完善旅游景区的导览标志设置。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完善导游服务系统,主要旅游景区逐步实现无线导游和多语种自动导游机服务。

 

 

 

 

 

 

 

 

 

 

 

 

 

 

 

 

 

 

 

 

 

第九章  “城-乡-旅” 融合发展 第三十二条 全域旅游城镇体系规划 (一) 规划思路

明确总体定位,分类差异发展,以泾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定位为核心,统筹考虑各乡镇资源特色、地理空间、发展潜力,明确泾县重点发展乡镇和支撑发展乡镇,并对各乡镇旅游发展进行差异化分工,明确各乡镇核心发展思路和产品发展导向。

(二)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城镇体系

划分目的地型旅游镇、门户型旅游镇、服务型旅游镇三种类型,三类旅游乡镇、引导产业转型。

1.目的地型旅游镇

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未来能够独立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城镇;产业结构导向:控制工业规模,发展循环性工业,减少工业对环境污染。结合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服务,逐步提升服务业比重,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促使产业结构往“三、二、一”方向发展,如;泾川镇、桃花潭镇、云岭镇、茂林镇、汀溪乡、蔡村镇。

门户型旅游镇

位于进入泾县主要国道、省道交通线上,或高速服务区临近城镇,作为泾县旅游形象门户打造;发展旅游汽车租赁、维修服务及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换乘服务、旅游购物服务等,提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如;昌桥乡和榔桥镇。

服务型旅游镇

包括景区服务型城镇、风景道服务型城镇、产业支撑型服务城镇;城镇重点结合景区开发,重点面向自驾游客,并积极推介全县旅游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如丁家桥镇、黄村镇和琴溪镇。

第三十三条 全域旅游乡村体系规划 (一) 规划思路

乡村是构成泾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发展指导下,在各乡镇相关规划的基础上,从旅游发展角度,将全县乡村旅游分工和发展导向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各类型乡村的旅游发展思路和重点方向。

(二) 全域旅游导向下的乡村体系

根据乡村旅游的文化特点,可以把乡村游分为以下几种:目的地型、景区依托型、交通依托型三大旅游村庄类型。

1.目的地型村庄

目的地型乡村旅游是指在自身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且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此类村庄本身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景区,也是游客旅游的目的地的选择所在。如具有红色意义的桃岭村、溪里凤村等。

①发展方向;强化特色、扩大营销

②发展思路:梳理自身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强化,在全域旅游的大格局下,深度整合旅游资源,把握重点,打造自己特色的产品和项目,进一步提高旅游核心吸引力。结合全域旅游智慧旅游规划,将此类村庄纳入到泾县统一的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并对本地区的旅游产品、目的地品牌进行推广、销售和维护。确立不同的乡村旅游主题,如田园观光、文化体验、养生养心、禅修研学等,规划设立多条独居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

2.交通依托型村庄

交通依托型乡村旅游是指在重要交通道路沿线或重要交通节点,依靠道路交通延伸线发展带动起来的乡村旅游带。

①发展方向:服务配套、美丽驿站

②发展思路:注重道路沿线风貌打造,挖掘泾县当地特色文化和特色资源,转化为建造符号,提高泾县文化旅游的可辨识性。就整体道路沿线而言,在保障绿化、亮化和硬化的同时,塑造特色景观小品,强化入口标识,打造一条沿线村庄示范带。发挥村庄的集聚功能,打造特色的乡村驿站并配以基础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服务支撑的同时也方便了村庄居民。

3.景区依托型村庄

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是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活动

①发展方向:景区配套、互补发展

②发展思路:依托景区发展战略制定自身旅游发展规划,将其发展纳入依托景区的旅游规划体系。在内容和功能上互补发展。功能上主要以餐饮、住宿等旅游配套服务主,与黄山的观光游览功能互为补充。加强与依托景区的线路连接。做好基础建设,提高乡村与核心景区的交通通达度,整合资源,将乡村与依托景区纳入同一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实施与依托景区的联合营销。积极参与依托景区的营销活动,借助景区的知名度和口碑,帮助自身宣传。与区域内景区进行联合营销,打造区域旅游大品牌。

第三十四条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一) 美丽乡村发展规划 问题研判

泾县乡村发展具有特色化彰显不足,人居环境亟待改善,旅游产业融合较弱,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

2.规划理念

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游客与居民双重需求,依托美丽乡村现有的良好基础设施,提取自身特色文化,结合自身资源本底,打造一批以旅游产业为主,独居特色的全域旅游美丽乡村。经营全域美丽乡村、助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特色提升、环境改善、旅游发展、管理完善大大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特色化提升

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亮点。注重点、线、面结合,打造“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晴天看美化、雨天看净化、建筑看文化、村庄景区化”的精品示范村。

美丽乡村环境改善

清理积年留存垃圾,定期清扫路面,添置或更新环卫设施,垃圾及时清运,不留死角,清理杂草杂物、清理边沟,增加墙角路边绿化;清除乱写乱画和“牛皮癣”广告,采取艺术墙、文化墙形式美化墙面;清理乱搭乱建,依法拆除违法建(构)筑物;水面垃圾定期清理,河道湖泊更多采用自然生态驳岸。

美丽乡村旅游发展

发展旅游是美丽乡村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推动旅游发展将推动整体产业升级转型,有助于培养农村多元新业态。

①是建设一大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园,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吸引游客观光

②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打造一批精品民宿村落和特色主题村落,推动乡村休闲度假。

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做好“互联网+”,通过融合“旅游”+和“互联网+”,更进一步的推动农村发展。

 美丽乡村管理完善;建立村民理事会、实性民主管理。 规划思路 (二) 乡村旅游集聚群发展规划

丰富旅游产品、统筹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集聚、“+”集聚和空间集聚。

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集聚化、构建发展总路径,乡村旅游产业为核心,从产业融合、团队研发、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多个角度予以综合,构建起泾县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总路径。产业化的集聚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是泾县的县域范围内的合作方式。

+”集聚

“+”的集聚包括“要素+”、“业态+”和企业合作的各种“+”的集聚方式。“+”的集聚多要求距离较近,多为泾县内地镇域范围的、乡村范围的集聚。

“要素+”的集聚泾县各农场主已经在规划落实,即原本的农庄或农场,继续添加地域美食、特色住宿、特产购买、农耕鱼乐体验、垄上骑行或徒步等旅游传统要素的补充,多可由农场主自己投资进行提升式集聚,完善旅游基本功能。

“业态+”的集聚,即商养学闲情奇的集聚,是区域内部抱团的集聚方式,将区域内部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进行功能分区,整体开发。融合多元“+”元素、推动旅游“全”发展。

空间集聚

通过对泾县现状乡村旅游的梳理,整合潜力较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村镇,划分出4个乡村旅游集聚群,增强村庄与景区,村庄与资源的联系互动,如,桃花潭诗画乡村旅游集聚群、云岭红色乡村旅游集聚群、南部文化乡村旅游集聚群、北部田园乡村旅游集聚群。

 

 

第十章  全域旅游精准扶贫 第三十五条 全域旅游扶贫 (一) 宏观背景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中国正在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探索全域旅游。未来五年,中国要通过发展旅游帮助1200-140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全部脱贫人口的17-20%。 省旅游局印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指导目录》,明确提出将“八个一”作为重点村建设与考核的具体量化标准,即一个旅游接待点 (游客服务中心)、一个旅游停车场、至少一座旅游公厕、至少一个旅游点、至少一家农家乐(乡村客栈)、一组标识标牌、一篇导游词、至少一名导游(讲解)员。 省旅游局印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指导目录》,明确提出将“八个一”作为重点村建设与考核的具体量化标准,即一个旅游接待点 (游客服务中心)、一个旅游停车场、至少一座旅游公厕、至少一个旅游点、至少一家农家乐(乡村客栈)、一组标识标牌、一篇导游词、至少一名导游(讲解)员。 (二) 扶贫现状

泾县隶属宣城市,全县辖9镇2乡,144个行政村(社区),其中有扶贫任务的村(社区)142个;总人口35.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74万人,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1996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退出,成为全省70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9日,全县贫困人口,已死亡709人,销户383户,目前实有贫困人口16792人、9583户。  按分布统计,现有贫困人口分布在11个乡镇、142个村(居),其中贫困村中占26.3%,非贫困村占73.7%。目前实有贫困人口16792人、9583户。按致贫原因统计,一般贫困户2269户、5330人,占总贫困户23.68%;低保户6550户、10670人,占总贫困户68.35%;五保户764户、792人,占总贫困户7.97%。

辖区内拥有有新四军军部旧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等旅游景点。

泾县通过大数据+和旅游+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成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先行示范点。

第三十六条 创新扶贫模式 (一) 区分资源类型

区分贫困村类型,创新扶贫模式,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①景区依托型:主要乡村:建设村、龙潭村、苏岭村、大南坑村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休闲度假养生。

②生态资源依托型:主要乡村:高村村、奎峰村、濂长村、宋村、蔡村村、赤滩村等,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乡村生态农庄、现代科技农业、乡村老街文化旅游、传统民俗文化旅游。

(二) 探索扶贫模式 “政府+公司+旅行社十农民旅游协会”: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旅行社具有较强的客源市场开拓能力,负责开拓市场开展旅游接待:农民旅游协会可以较好地对分散的农户统一的规范管理,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而农户的直接参与则可以较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长。 “农户+农户”模式:村政府要支持和帮助一部分有能力、有热情的农户通过学习经验技术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过程中,使其成为示范户,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该模式的优势就是适合旅游发展的前期,投入成本少,农户参与性强。 “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①  农家乐模式: 农家乐主要是以观花采果、尝美食、参与农村耕作劳动为主题的旅游,其特征是旅游者参与性较强,也是比较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

②地域风情文化模式: 将原始的自然生态、秀丽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当地的乡情习俗融合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

③旅游农业开发模式:通过创造农业观光特色、农村聚落景观、科技农业景观等来吸引游客,农产品很新奇,现代感较突出。

4.“村集体”模式:村集体对旅游开发经营进行规范和管理,组织村民自愿参与村集体开发经营的旅游项目,而将家庭旅馆及其他旅游服务交由村民自主开发和经营。其优势是:易于统一管理、低成本、高回报;减少农户的盲目性;有利于解决利益冲突。

5.“公司+农户”模式:这种运营模式适合旅游发展进入“成长期”,有一定的旅游发展的基础,通过旅游公司的介入和带动,吸纳各村农民参与经营与管理, 利用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和富余的劳动力,开发各类农事活动, 展示真实的乡村文化。

第三十七条 明确创建目标

重点扶贫村通过“互联网+”“旅游+”的方式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造安徽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示范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新样板。

1.互联网+精准扶贫

通过大数据技术,扩大信息采集的渠道,提高数据加工能力和效率,深度挖掘数据的价值,为扶贫工作提供真实可靠、及时全面的决策数据,为最终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保驾护航 。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对商业管理、 企业经营、政府决策与实施、个人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构建和完善精准扶贫机制? 首先做的是:利用大数据甄别贫困人口、利用大数据管理扶贫项目和资金、利用大数据开展贫困监测和评估。

通过脱贫攻坚贫困人口监测,实现贫困人口的精准定位,全面监测泾县贫困人口状况。扶贫云会展示区、镇、村、街道等包含的贫困人口总数、贫困户总数、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人口构成情况。还能展示区、镇、村等村贫困人口的  致贫原因情况,包括:因病、因残、 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缺技术、 缺劳力、缺资金、交通条件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通过致贫原因分析,协助制定精准的扶贫措施。通过云模式、云目标,“两上两下双提高” 模式帮助扶贫。

①云上农校

精准培训线下农民,提高生产者技能素质,产业和效益双轮驱动,通过云上农校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素质提升,解决“怎么种” 。以重点扶贫村为核心,通过物联网+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等模式,打造定单化、标准化、工厂化、品牌化生产基地,解决“用什么种” 。

②云上农场

精准建立线下产业基地,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达小康”。云上农场分析研判市场供给需求,建立线下基地,解决“种什么”,以云上农校为平台,通过科研院校+专家+农技员+农户,组建专业化、规范化,产学研商研发生产营销团队,解决“谁来种,谁来卖”。

旅游+精准扶贫

充分挖掘旅游产业链,以旅游促进贫困村脱贫致富是泾县调整旅游供给侧改革,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战略。目前,旅游业是泾县扶贫发展的突破口和新兴支柱产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旅游+”促进产业脱贫,以“A“级景区创建与重点旅游景区、旅游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逐步丰富旅游产品,改善旅游供给结构,持续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以景区景点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通过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接待标准、不断规范服务水平、着力扩大产业规模、切实突出地域特色、精心搞好宣传营销的发展方向,鼓励村民直接参与旅游经营、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接待服务,取得农业收入之外的其他劳务收入,引导他们出售自家农副土特产品获得收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价格、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得租金、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

最后形成创新多元合作模式: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不同经济成分的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要向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倾斜。贫困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加入合作社,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等获得合作社入股分红,实现贫困村多手段、全覆盖的精准脱贫。

第三十八条 乡村旅游双创

依托生态、农业、文化等旅游资源,创新理念、模式、平台,促进乡村旅游双创。

创新创业

①创新经营理念: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田园变游园、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延展旅游产业链,让客人记得住“乡愁”“快旅慢游”。

②创新合作模式:实施“公司+农户”、“政府引导+协会管理+农户联动”等运作模式,培育品牌乡村旅游经营公司,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将独立小农户和大市场联系起来,依托传统视听媒体、微信微博自媒体等传播推广,有效提升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和产业层次。

③创新展销平台:政府主动策划重大节庆活动借助旅游节事活动举办农副产品、特色美食、旅游商品展销活动。利用科技手段搭建营销、管理、服务平台。

文创:依托宣笔宣纸文化、新四军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文化产业融入旅游发展进行文化创新,丰富旅游商品类型,形成地域特色。 农创:依托泾县生态旅游资源,山水自然风光和古村田园风情及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核心区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特色种植与养殖等创业项目。 科创:引导企业利用云计算、 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行创新创业结合乡村旅游商业管理、 企业经营、 政府决策与实施、 个人生活等。通过“互联网+”带动创新创业。 旅创:通过A级景区和重点旅游项目区建设,安排贫困户到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商品销售门店就业,推动贫困户参与旅游发展创新创业。

 

 

 

 

 

 

 

 

 

 

 

 

第十一章  智慧旅游规划 第三十九条 智慧旅游体系框架构建 (一) 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智慧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①发展“一云多屏”的全媒介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不仅局限于旅游门户网站,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触摸屏、数字电视和其他设备,全方位的向游客提供信息服务。对现有的泾县乡村旅游网进行升级,重点提升面向自助游、自驾游游客的信息服务能力;建立旅游信息服务屏体系,在自助触摸屏、咨询中心LED屏等信息屏上实现信息统一发布管理;通过和广电数字电视、酒店闭路电视系统等渠道合作,实现旅游信息在更广范围、更丰富的媒介上传播。

②发展“一云多路”的全通道旅游咨询服务,云计算数据中心统一的信息基础上,建设泾县旅游咨询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游客提供来自不同渠道的全方位的旅游咨询服务,例如游客通过旅游门户、手机应用主动查询信息,通过位于旅行社门市、酒店、超市、景区中的触摸屏等设备自助获取信息;游客通过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和景区周边的实体旅游咨询点进行人工咨询;游客通过网站在线留言、在线客服系统进行咨询;游客通过集中式的旅游呼叫中心进行咨询;游客通过拨打旅游服务商的电话等进行咨询。

2.打造智慧旅游人才服务平台

政府、高校、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打造智慧旅游产业人才交流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和信息的顺利流通,消除企业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的知识结构不对称等问题。对政府而言,注重实现人才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搭建人才供应、交流平台;及时宣传和解读中央对人才培训的扶持政策;利用区域自身优势及时向高校及培训机构传递旅游企业对人才培训的需求信息,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有无。

3.打造智慧旅游营销平台

建立泾县统一的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对本地区的旅游产品、目的地品牌进行推广、销售和维护。智慧旅游营销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旅游舆情把控能力和游客需求分析水平,建立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扩展在线营销渠道,逐步建立中小旅游企业营销管理平台,拓宽分销渠道,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规模数据仓库技术,挖掘客户信息,满足或者引导客户需求,构建精准营销系统,实现旅游产品与旅游客户需求精确匹配。

4.打造智慧旅游管理平台

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综合管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和智能客流统计平台。

(二) 智慧旅游三个中心建设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为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泾县旅游形象,旅游集团以下属旅游公共服务(集散)板块为主体,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建设,构建全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为载体,整合各项公共服务功能,建立全县地接服务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咨询服务中心、票务预订中心等4个分中心,构建集旅游咨询、票务预订、导游服务、集散地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智慧旅游综合协调调度中心建设

智慧旅游综合协调调度中心,是把旅游活动的各方面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调度工作,从而促进旅游活动协调有序的开展。在旅游活动中各方面要素都要调集起来,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管理者在智慧旅游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此需要加快智慧旅游综合协调调度中心的建设。

智慧旅游商务营销中心建设

智慧旅游商务营销中心是整合泾县现有的旅游资源,通过把旅游资源转变成旅游产品的手段,实现旅游资源的市场价值。把旅游活动本地发展不断向外拓展,不断拓展泾县旅游的产品影响力。

(三) 智慧旅游八大系统建设

1.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提供游客需要的服务和信息,及时而有效的为旅游者服务。

2.智慧旅游商务营销系统

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旅游消费,积极推动在线旅游平台企业的发展壮大,整合上下游及平行企业资源、要素和技术,推动“旅游+互联网”的跨界融合。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软件助推都市旅游经济区酒店、餐饮娱乐、景区实现OTO消费新模式,开启游客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支付模式,着力提高企业的资金运转效率。

3.智慧旅游12301旅游热线服务系统

12301旅游热线定位于政府对外服务的多媒体门户,是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全面服务于公众、开拓政府公益事业的信息服务平台。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咨询、宣传推广、旅游投诉、旅游紧急救援和政策发布等。

4.智慧旅游统计分析系统

智慧旅游统计分析系统是把旅游数据统计和旅游数据分析结合起来,为智慧旅游而服务,提高智慧旅游的服务质量。比如对景区的游客数量进行实时的统计,推测出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者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

5.智慧旅游诚信管理系统

智慧旅游的建设涉及到各个群体,由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旅游者等方面组成,社会的发展需要诚信,智慧旅游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也需要诚信条例的约束,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需要有自身的诚信意识,共同为智慧旅游建设添砖加瓦。

6.智慧旅游贴身服务系统

智慧旅游贴身服务系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行前体验、行程设计、网络预订、自助查询、旅游咨询投诉、行程反馈等多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智慧旅游项目管理系统

泾县智慧旅游项目管理系统是泾县旅游局以及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旅游项目动态管理的现代信息工具。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传送方式,采取一点上报多点使用的流程设计,实现对全各各级的旅游项目进行分类、分区域、分权限管理。

智慧旅游应急与救援系统

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前期准备,还需要旅游活动进行时的应急和救援准备,在旅游活动的参与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如何去处理这些特殊情况,就需要完善应急和救援系统,把特殊情况和未知情况的影响降到最小。

第四十条 智慧旅游服务体系规划 (一) 构建旅游企业智慧管理系统 旅游景区智慧管理系统

①智能停车场系统

智能停车场系统结合电子商务系统、一卡通系统为停车场管理提供全面、高效的管理手段,为增加停车场使用率,提高经营者经济效益,改善景区附近交通状况,加快驾驶人员停车效率、停车安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②导游导览系统

景区主要通过手机APP导游导览的方式,实现景区智能的导游导览。景区手机导游导览系统:将景区导游电子化,具有全程真人语音讲解,景区全景及景区附近地图,旅游线路规划及景区附近吃、住、行、游、购、娱信息。让游客获得全面、丰富的导游服务,完全实现把“导游装进手机里“。

③客流引导系统

针对景区的高峰客流,通过视频监控设备对客流信息采集,传输到中央数据库,由客流引导系统通过广播系统、LED屏幕和参观人员手机等终端发布客流预警信息,根据游客位置提供智慧路线,进行景区分流疏导。

④公共交通系统

景区通过建设景区内部交通系统,解决通常景区车辆运行中违规操作无法监督控制、调度方式缺乏科学依据、运营成本过高、游客对景区交通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如果景区道路坡度较大,考虑到大功率的电动车成本过高,可以考虑购买汽油景区交通车,交通车上配备GPS、摄像头、指挥中心调度系统,从而使每辆交通车实现定位、监控、调度、报警、信息沟通等服务。

⑤VERP(游客体验与环境保护)监测系统

VERP( Visito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 框架即游客体验与环境保护理论,是美国国家公园进行环境保护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框架,VERP框架通过对公园资源监测,可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结果,对公园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在环境达到或超过可接受变量的最小极限值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问题采取行动。

⑥智能化电子票务系统

构建官方网站,并与在线旅游服务商如驴妈妈网、去哪儿网、携程网等实现无缝连接,在线进行查询、购票、支付、改签,完成购票后游客即可通过手机凭证码或二代身份证在游玩当天现场自助取票。

⑦公共广播系统

景区网络广播系统是集背景音乐广播、消防紧急广播、游客疏导于一体;采用以太网网络技术,结合音频技术,是利用流媒体网络音频技术传输的一套数字化智能网络广播系统。

⑧售检票自助系统

建立手机电子门票系统,利用移动运营商提供二维码识别技术实现与旅游电子商务的深度捆绑,构建集电子售票、检票管理、数据实时统计分析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景区数据的动态把握以及管理。

酒店智慧管理系统

①引进酒店客房智能管理系统

利用互联技术实现客房的网络化控制,包括客房人员的身份、房门的状态检测、保险箱状态、客房温度的远程控制,空调状态、客房状态,各项服务信息的声光提示及监控等等,一切实时信息尽掌握。

②构建酒店网络营销体系

依托泾县智慧旅游门户网站,与泾县重点景区进行捆绑宣传;同时与艺龙网、携程网等知名旅游网站实现无缝连接,扩大宣传力度。

旅行社智慧管理系统

①构建导游智慧管理体系

对导游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构建泾县导游信息管理系统,对导游人员信息、导游人员评价记录、导游证使用记录统一备案,导游统一换发和使用电子导游证,规范泾县导游人员市场。导游管理服务系统通过短信、彩信、手机客户端等平台,综合利用GPS定位技术及LBS定位技术,实现旅游局及旅行社对导游工作的管理(包括导游评价、培训、电子政务、政策公告、导游助手等)和导游行程的管理(包括导游线路管理、导游线路追踪)等功能。

(二) 构建游客智慧旅游服务系统 构建智慧旅游网络支持服务体系

①提供在线预定活动

网站公示泾县境内景点淡旺季票价信息,提供在线预订功能。

②开发虚拟旅游功能

引进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和超现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观赏泾县美景,同时,游客在出发游览之前可以根据虚拟游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区。

③提供旅游气象服务

与网络、手机app、交通标识系统等结合,发布景区最佳旅游时间、旅游路线、旅游舒适度指数等特色旅游服务产品,发布旅游气象环境指数,分布同时景观气象条件预报,如开花期、红叶期、积雪等物候检测预报。

构建智慧旅游移动应用服务体系

①设立电子触摸屏

在市区机场、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景区及部分高星级旅游饭店等主要游客集中场所,投放电子触摸屏,实现4A级以上景区、3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全覆盖,提供机票、车票查询预订、酒店预订、游线推荐、景区介绍等服务。

②开通泾县旅游专线

开通泾县旅游专线12301,为游客提供查询短信发送、旅游相关内容预订、英文服务、24小时接听、旅游路线推荐、旅游投诉受理等功能,实现旅游咨询的“一站式”服务。

③开发泾县旅游一卡通

推出泾县旅游一卡通,游客可以以实体卡、电子券、二维码、手机号认证等多种途径在景区,快速通关,并在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享受优惠。

④开发泾县旅游手机APP

通过游客下载手机导览客户端,或租用定制导览终端的模式提供自助导览服务,建立GIS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定位、导航以及自动播报功能。以音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向游客介绍景点信息,为游客提供游览路线、电子导游等服务。

(三) 构建智慧旅游服务支撑体系

1.网络支持

一是建设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管理部门之间内部网络,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二是加强公共无线局域网的建设,全面完成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游客集散中心免费WIFI全覆盖,游客可以连接互联网的同时也可以对景区的相关活动和设施进行实时查询。

2.数据支持

游客随时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登录泾县智慧旅游数据中心平台——泾县旅游全搜索,便捷、系统地获取泾县旅游信息。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旅游信息资源搜索服务,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提供了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标准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也为有关单位提供了信息资源共享的载体。

3.资金支持

确保泾县智慧旅游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智慧旅游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把资金落实到位。

4.相关人员及部门支持

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以及政府的相关工作部门需要把智慧旅游建设时刻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为泾县智慧旅游建设出谋划策。

(四) 泾县智慧旅游建设“1+3” 行动

1.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

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业务系统和景区游客流量监测和服务及信息发布系统,通过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融合,整合泾县内各景点、亮点旅游要素,实现景区人流负荷实时监控预警、游客相关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提供景区客流量、游客来源地、驻留时长、客流变化等详细参数,实时反映当地旅游业的相关情况,为景区、相关部门的日常运营及公众安全管理提供全面、科学的决策依据。

2.智慧运营

景区现场自动化,包括自助买票、自动验票、自助消费;消费自动化+电子化,包括园区消费自助化、电子化,全面支持移动互联网;资金电子化、便捷安全,包括统一支付清算平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经营分析、自动报表,包括全面数据化管理;决策智能化,包括汇集销售大数据和运营分析。

3.智慧营销

即帮助景区建设B2C直销渠道;拓展分销渠道,智慧管理;会员营销,帮助景区把“游客”变成“会员”,把“粉丝”变成“价值”。

4.智慧体验

通过智慧平台的搭建,为游客提供“五导”服务,即旅游过程中的导购、导游、导览、导航、导流五类线上服务。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建立起便捷的旅游信息传播网络和高效的旅游管理运营体系,促进泾县旅游经济的效益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章  全域旅游品牌营销   第四十一条 旅游品牌营销体系

在紧紧围绕“秀甲江南 纸在泾县”这一整体形象的基础上,整合资源,抱团出击,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及时有效的开展宣传营销活动,不断提升泾县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影响力,构建一大品牌(“秀甲江南 纸在泾县”),量大重要旅游节庆(中国宣纸文化旅游节、桃花潭文化旅游节),三大特色旅游赛事(中国泾县乡村公路自行车邀请请赛、桃花潭龙舟赛、油菜花马拉松赛),四季旅游营销行动(春游、夏爽、秋收、冬养)旅游营销体系。

第四十二条 旅游品牌营销策略 (一) 实施“1+N”营销计划

实施“1+N”营销计划,“1”主要是指泾县本级,“N”主要是各个乡镇的旅游资源整合;借助“1+N”营销计划,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手段,推动旅游营销的全域联动,实现精准营销。                           

(二) 推动“四位一体”全民营销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以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其他组织机构进行旅游营销的积极性;政府需要整合资源,设计营销策略,扮演策划实施者的角色。

启“主客共享”模式,让居民既是旅游业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当地居民一个方面要参与到旅游营销中,积极宣传泾县旅游,邀请亲戚朋友来泾县旅游;另一方面扮演 好主人的角色,对外地游客友好好客,提高好客度。

企业采用旅游+众筹”的营销模式,不仅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提升景区名气,同时让投资者变身观光推介者; 企业借助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游客利用微信、论坛、博客等媒体手段,将在泾县旅游的感受、体验写出来,形成良好的网络口碑,提高泾县旅游的美誉度;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媒体记者、微博和博客名人来泾县体验旅游,借助网络 平台即时发表旅游评论。

(三) 启动创新营销模式——高铁营销

1.全覆盖形象宣传

随着合福高铁的开通,泾县应抢抓“高铁时代”来临的重大机遇,提前营销,突出宣传。在高铁沿线城市进行全覆盖形象投放。推出“乘高铁,游泾县”1-2日、3-5日、6日以上“公路+铁路”的宜泾县高铁旅游精品线路。全力把“高铁旅游”打造成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举办沿线推介会

为加热“高铁游”,积极拓展高铁辐射沿线旅游市场,泾县旅游管理部门应前往南京、合肥、池州、黄山、浙江、芜湖等重点客源市场,召开旅游推介会。出台一系列高铁游优惠政策,开展高铁旅游系列促销活动。

成立“高铁旅游营销联盟”

泾县应联合省内、市内其他重点景区成立 “高铁旅游营销联盟”,实行抱团发展,有效整合区域内资源,形成聚合效应,从而提升整体品牌价值和竞争力,努力构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互动、互惠共赢的良好市场格局。

(四) 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的营销体系

围绕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片、旅游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和旅游APP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营销整合升级版,实现全媒体营销。

 

 

 

 

 

 

 

 

第十三章  综合管理体制   第四十三条 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 (一) 建立泾县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泾县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泾县县委书记任组长,成员由泾县文旅委、泾县司法局、泾县公安局、泾县工商局、泾县林业局、泾县国土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在完善“1+3”旅游管理体制基础上,实现多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此外在县文旅委下设办公室,由文旅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全域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各发展协调小组会议一个月召开一次。主要责任是:泾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情况汇报、重大项目方案审批、景区管理、宣传营销,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条例。

(二) 扩大旅游发展委员会权利 成为泾县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

响应成立市县两级独立的旅游发展委员会的上位政策号召,在旅游重点镇成立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重点村设立旅游发展办公室,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进入泾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参与相关规划的审议工作。

提升旅游规划的权威地位

泾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不仅要成为县城乡规划委员会的成员,参与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与旅游相关规划的论证与审核,而且提升旅游规划的权威地位,对旅游主题功能区内不符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理念与原则的相关项目享有“一票否决权”。

重点区块编制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规划

重点区块如:桃花潭景区、查济、云岭红色文化景区、水墨汀溪、黄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赤滩古镇、月亮湾漂流等重点区块。加强重点景区规划设计,突出景区主题,严控与景区无关项目建设。编制旅游引领的多规合一,统一规划目标、规划技术手段等,建立一个以全域旅游为轴心,包含国土、水利、交通、农业等多个部门多种规划的系统工程。

(三) 强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职能

实现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行政上的独立,强化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政策职能、规划职能、管理职能和市场营销职能,建立具有综合智能的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

(四) 做好全域旅游顶层设计 在旅游规划体系方面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制定旅游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人力资源等专项规划和实施计划或行动方案。形成包含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大项目设计规划等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效的规划体系。

在旅游规划实施方面

加强旅游规划实施管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重点项目规划应报请人大或政府批准,提升规划实施的法律效力,并建立旅游规划评估与实施督导机制。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整体包装、联手共建,积极推行旅游“一票制” 。当前,要突出抓好重点旅游景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漂流、农家乐、民宿规范管理。近五年不允许新建漂流项目,对农家乐建筑高度、密度等建设风貌要达到相关条例要求。

在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方面

将旅游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中。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在实施“多规合一”中充分体现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

在中大项目建设方面

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设计和竣工验收等环节,可就其旅游影响及相应旅游配套征求旅游部门的意见,加强重大旅游项目审察,形成旅游重大项目会审机制,在重要的旅游及涉旅行业,出台相关的条例或管理办法,如《农家乐管理办法》、《河流漂流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旅游项目准入门槛,杜绝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五) 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构 旅游法庭

按照就地立案、就地开庭、调解优先三项原则,建立“电话接访、诉前调解、巡回审判”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机制。

2.旅游警察

主要负责开展旅游市场和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对策研究及法律政策宣传,查处涉及旅游活动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和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

3.旅游工商分局

旅游市场监管中,使工商的职能服务于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适应旅游产业面宽、点多、分散的现状,满足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需要。

游综合执法局

成立旅游综合执法局,人员由旅游、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将集中行使旅游、治安、市场监管、物价、交通运输等涉及旅游 市场秩序方面的行政管理权,其执法范围以泾县内旅游景区为主,同时包括涉及旅游业的农家乐、宾馆等场所。

(六) 建立旅游工作领导与协调推进机制

提升县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在全县政府部门中的地位,对产业、景区、行业进行三位一体管理,并加强综合协调功能、增加人员编制。健全旅游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各部门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会议,加强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与相关部门、旅游部门与旅游企业、旅游企业与旅游企业互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七) 成立各种文化旅游行业组织

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乡村民宿旅游协会、户外运动协会、自驾游协会、骑行协会、景区协会等。

第四十四条 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优化

提升文明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宣传诚信经营,推进各旅游经营单位诚信经营,组织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创建,推出最美导游、最佳旅行社,集中整治全县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消费环境,营造全民旅游服务氛围。

第四十五条 全域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一) 组织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全域旅游工作有序推进。泾县党委、政府要将全域旅游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全局予以定位和强化,建立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明确负责部门、明确完成时限、将全域旅游发展列入县区政府目标考核系统,形成全域旅游“全面抓、全面管、全面建”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

(二) 规划保障

以旅游为引领,推进多规合一。多规合一是全域旅游的基石,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县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各项旅游规划要经泾县及文旅委和规委审批,由泾县政府发布。要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纳入规委审批规划的范畴,并由泾县政府发布实施。泾县总体规划及相关旅游规划要与全域规划相衔接。水利、交通、林业、农业等规划要与全域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相关项目要严格遵循全域旅游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经程序发布后,要严格执行,相关项目上马要符合全域规划的产业发展方向。

(三) 资金保障

设立泾县全域旅游发展年度资金,专项用于扶持旅游各项事业发展,主要用于旅游龙头项目招商引进、购物旅游提档升级、旅游市场开发宣传营销、旅行社重点人才奖励、支持重点景区建设和创优升级、旅游规划编制等。建立泾县全域旅游投融资平台,推动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对接合作,建立以专业投融资机构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跟进,重点支持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的投入,加强扶贫资金整合,深入推进各层面涉农资金整合。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纵向一体、横向联动”的原则,综合利用现行各项扶贫政策,统筹安排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形成扶贫工作合力。

(四) 政策保障

1.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政策倾斜

县各部门政策要向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倾斜、为旅游出力,产业规划、项目安排、资金预算、土地利用、招商引资、人事调整等环节,要一路为旅游开“绿灯”,把旅游拉进门,向旅游“一边倒”;要建立为旅游产业“特事特办、速决速办”的绿色通道,践行“旅游兴县”战略,形成旅游政策高度特殊的体系结构,巩固提升旅游这一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

加大政府  投入力度

一是保障旅游业发展有专项经费,政府设置旅游发展资金与旅游营销专项经费;二是整合省市各部门资金投入到旅游项目之中,将适宜发展旅游的资金纳入整合范围;三是设置泾县旅游产权投资基金,搭建投融资平台,吸纳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参与,委托专门基金公司进行管理运作。四是积极推动实施PPP模式,吸引外部资金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大项目开发建设。同时,加大对小型微型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

3.制定奖励扶持政策

出台激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如组团旅行团进入奖励,创建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奖励,改水、改厨、改厕奖补,旅游厕所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奖补,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支持等政策。

4.落实旅游用地政策

将景区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对列入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和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用地给予支持;盘活乡村旅游用地;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体农用地、未利用地采取作价入股、合作联营或者租赁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

5.完善旅游财税政策

一是抓住中央政府加大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支持契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纳入支持范围。二是降低乡村旅游经营户税费标准。乡村旅游经营户可以按规定免税优惠;乡村旅游企业、小规模乡村旅游经营户用水用电等可享受相应优惠。

(五) 人才保障 泾县人才计划

推出泾县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高端旅游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红色旅游景区、古道遗产、农业资源、乡村旅游、古村古镇保护与活化、自然生态旅游、自驾车旅游、户外旅游、森林养护、节事庆典、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安全等方面技术人员,以及一批直接与游客接触的导游、餐饮、宾馆、商场等服务人员。

2.旅游人才标准化培训

设立旅游标准化系列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旅游委相关部门领导,定期针对来自饭店、旅行社、古道、民宿等不同部门的管理层以及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推广旅游服务标准化,提升泾县旅游人才标准化水平。

3.建立旅游人才培训体系

形成政府主导推进、行业交流合作、院校重点培养、培训基地专业培养、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社区居民素质培训的全域旅游人才培养体系,从内部解决旅游人才难题、全面促进旅游就业,提升泾县旅游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

(六) 监督考核措施

将全域旅游发展列入泾县党委政府考核目标。建立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责任制,将发展旅游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和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对下一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创新旅游数据征集、分析体系,探索建立适应全域旅游特点的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旅游电商企业合作,建立现代旅游的科学评价机制;建立并逐步完善考核机制, 要对监督检查、考核内容、评分办法、实施步骤、结果运用、工作要求等事项进行明确和规定。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通过听取汇报、查资料的办法,采取集中检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确保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投融资机制   第四十六条 全域旅游项目投资估算

泾县全域旅游项目建设总投资:79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96亿元,招商引资:412亿元,PPP模式投资:282亿元。

第四十七条 全域旅游投融资的模式

1.加大财政投入

逐年增加泾县全域旅游发展基金。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股权投资等方式对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给予支持。重点整合交通运输、城镇化、水农渔林、生态保护治理、旅游、乡村文化建设、养生养老等方面的财政资金,纳入全域旅游建设范围,统筹用于旅游与相关事业的融合发展。

2.强化政策支持

加快制定泾县全域旅游发展优惠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政策、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优惠政策、旅游创汇奖励政策、旅游促销奖励政策。通过积极的税收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吸引境外资金,促进旅游业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调整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通过“旅游+”大幅推进产业融合;以特色小镇为主导,引爆资本聚集。

投融资平台建设

建立泾县全域旅游投融资平台,成立泾县全域旅游发展投资集团公司,重点支持全域旅游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方面的项目投资。通过旅游运营网、旅游投融资网、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推广泾县区域旅游投融资和重点招商项目,实现对泾县全域旅游重点工作落地。

4.投融资工具运用

通过旅游项目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开发经营权、景区门票及其他收费权抵押借款方式融资。拓宽全域旅游融资渠道,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投融资模式创新,通过BOT(建设-经  营-转让)模式,大力发展旅游IP投资,将整体项目进行融资。

第四十八条 完善共建共享利益机制

1.旅游共建

引导居民参与建设,开发土地折价入股、村民现金持股、项目“众筹+认领”等多种发展新模式。带动各行各业参与建设,通过旅游+新型城镇化,促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通过旅游+新型工业化,促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旅游;通过旅游+农业现代化,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等等。政府牵头,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执法体系和旅游数据中心,落实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

旅游共享

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建立当地政府、开发机构、居民、游客的利益均衡机制。建立不同地区、城市与乡村的利益均衡机制。以产权再造打破独享的私有边界,分享经济是驱动全域旅游的崭新力量。比如:创客行动、度假租赁、股权众筹等等。

旅游惠民

通过旅游消费券、旅游年票、旅游一卡通、特殊人群优惠政策(老年人、学生、残障人士)等鼓励“泾县人游泾县”。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落实“2.5假期”制度。加强区域合作,扩大惠民范围。携手兄弟城市,实现旅游共赢。完善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卫生间等设施,提供轮椅租赁项目。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教师、学生、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的门票减免政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