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学狗逝去的青春:秦砖汉瓦湮作古,杜陵野老婉儿愁(第五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俗话说秦砖汉瓦是因为秦朝的砖和汉朝的碗 记大学狗逝去的青春:秦砖汉瓦湮作古,杜陵野老婉儿愁(第五回)

记大学狗逝去的青春:秦砖汉瓦湮作古,杜陵野老婉儿愁(第五回)

2024-07-17 11:38: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生杂记》

摄•写生 

初出茅庐横行天下,百年修为寸步难行。                                                            

                                                ——题记 

接上回 

第五回:秦砖汉瓦湮作古,杜陵野老婉儿愁

(四)摄•西安

   从汉中出发,坐着大巴,穿过一条条隧道……黑白交错间,前往西安。

长途奔袭,头晕目眩,昏昏欲睡,故——

  胡乱抓起耳机,闭眼强眠。

  稍有梦呓,觉扯淡,遂醒。

  胡乱放下耳机,睁眼观影,

  或进若退,觉有趣,遂拍。

 渐渐地

 渐渐地

......

  油门声轻点,客车晃动着打乱隧道里昏黄的深邃; 近退间浮动,光影模糊了现实与梦境迷离的边缘。故我又头晕目眩,昏昏欲睡......

(无限循环ing......)

——睡意朦胧的星辰

阻挡不了我的行程

多年漂泊

日夜餐风露宿

为了理想

我宁愿忍受寂寞

饮尽那份孤独

 

抖落异地的尘土

踏上遥远的路途

满怀赤情追求我梦想

三百六十五里路

岂能让它虚度

 

那年万丈的雄心

从来没有消失过

即使时光渐去依然执着

自从离乡背井

已过多少三百六十五日

从故乡到异乡

从少年到白头

 

三百六十五里长路

越过春夏和秋冬

饮尽那份孤独 

——

三百六十五里路

写生考察:秦砖汉瓦博物馆

  秦砖赋华章,汉瓦遗风韵。要说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期,那非秦,汉二朝莫属。而在绚丽多彩的秦汉文化中最鲜明的符号呢,则尊“秦砖汉瓦”为首。

『秦砖』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古代建筑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砖随着春秋战国大型宫殿房屋出现而产生,千年来延伸发展,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品类繁多而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如同瓦当一样,在秦汉时代登峰造极,与瓦相比,砖则以其硕大厚重,更显雄昂大气之美。砖的出现晚于瓦,从咸阳遗址出土的板形薄花纹砖来看,砖最初使用可能非砌墙或铺地,而是用于檐墙脚下防水砌面。砖大面积用于铺地和砌墙则始见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秦砖又称“铅砖”,并不是说秦砖含有铅,而是指秦朝的砖质地坚固耐用,现在所见秦砖以始皇陵中出土居多,用骊山沉泥为原料制成砖陶烧成,骊山沉泥天然富含多种矿物质,烧制之后颜色呈纯正的青灰色,坚硬异常不易损坏,其在地下保存了数千年足以说明铅砖的质地之上乘。是为“击之有声,断之无孔”。

  古砖大都精工细作,棱角笔直,较后世的水磨砖有过之无不及。砖面采用绘画及雕刻技法,其内容丰富,构图简洁,线条飞扬,气韵生动,写意传神。内容包括年号砖,铭文砖,画像砖等,砖体则有条砖、曲尺砖、五楞砖、空心砖、铺地砖等五种不同形式,在建筑中各司其职,有不同的功用。纹饰有太阳纹,米格纹等,常常附带有游玩,狩猎,宴请宾客等画面。活灵活现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的状态——

  而对于书法学研究来说,着重关注的则是秦砖上的刻字,既铭文砖。

  秦砖印文(亦即陶文),主要形成于战国中晚期和秦统一时期。其文字可谓“典型的秦代小篆”,且多阴文,秦代印章中常见施用界格形式印文,如“咸新安盼”竟与文字印章极为相似,印面刻铁线小篆,结体均匀,笔画略微弯曲,秀美精制,实为难得。

  这些秦砖印文,均为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文。如“宫屯”、“宫示”、“宫光”、“大水沈”、“左司高”、“左司空”、“左司娟瓦”等等。全见于大型秦砖之顶端。从已知秦的中央官府制陶作坊有大水、宫水、右水、左司空等管理机构看,属于“宫”字一类及“大水”一类印文均是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代号。这些秦砖印文,符合陶玺当初“物勒工名”性质,完全可以说,是忠实于传统,起源于秦,是延续至今的印章载体形式。

  综上所述,秦砖印文无疑是篆刻艺术的先驱,篆刻艺术是由金石的契刻发展而来,它同金石学的研究探讨是不可能分割开的。 

『汉瓦』

  瓦当,渊源于西周,流行于春秋战国,鼎盛于秦汉。瓦当,亦称瓦头,当和瓦,是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一般为圆形和半圆形,起着保护椽头和装饰屋檐的作用。其形貌不扬,不过方寸之间。但于细微处可见其雕工精美,别有洞天。

  这些存在于亭台楼阁中再普通不过的砖砖瓦瓦,却是秦汉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图案,文字相当宝贵。对了解当时的历史,思想,风俗习惯,政治等级,经济状况等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要知道,普遍用纸已是晋唐之后的事了,那么对于文字记录相当匮乏的前朝,这些砖瓦无疑是非常难得的遗珠了。

  瓦当在古文献记载中,最早用于建筑是从夏朝开始的。但就目前为止,考古挖掘出的瓦当年份还没有上溯到夏——最早的瓦当实物出土于西周早期的“召陈宫殿遗址”。而且,殷商时期的宫殿都是茅草和泥巴夯土堆砌而成,何须用瓦?这让人难免怀疑古文献中关于瓦当记载的真实性。

  ——

  这恐怕是个千古未解之谜了。

  西周时期的瓦当以半圆形为主,图案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几何纹,以素面瓦当为主。说明这一时期的人们使用瓦当只是注重它的实际功能。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各诸侯纷纷起事,各立为王。在军事需求推动生产工艺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各诸侯国的城市建筑日益增多,也促进了瓦当的改良,普及,与发展——这一时期的瓦当从素面转变到逐渐有了一些简单的纹饰。其中以云纹为主,另兼有双龙纹,饕餮纹,三鹿纹等。在图案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动物形象——如蟾蜍,鹿,豹,鸟等。

  秦统一六国后,更是大兴土木,瓦当也随之融入六国特色,内容多以生活日常为主,集中体现出大秦尚水写实的艺术风貌。

  到了汉朝,因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西域贸易逐渐展开,黄老之学的兴盛等等,这一切都推动了瓦当创作中艺术意识形态的发展,使得瓦当从形象走向了抽象,变得更加写意。所以,这个时期已经看不到表现日常生活的动物瓦当了,以四神瓦当为代表的,追求“饰文字以观美”以表达黄老之学的瓦当盛极一时,数量广泛。

  魏晋南北朝至宋,因佛教的传播,最早的云纹图案逐渐简化消失,表达佛教宗旨的莲花纹经过改良融合,逐渐替代我国传统的素瓣莲花成为新宠。

  到了辽金时期,图案瓦当延续前朝逐渐发展,文字瓦当则逐渐没落。其中以兽面纹瓦当为代表的各**案,成为了古代瓦当艺术最高峰——也是最后的高峰。元之后一直到明清便再无发展,直至如今被高楼大厦所替代

  ——

  成为了博物馆的文物。

  瓦当的历史暂且按下不表,作为书法学研究,着重看的便是三大类瓦当(画像,图案,文 字)中的文字瓦当。

  文字瓦当兼顾美观与内涵,也是图案瓦当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字瓦当出现始自西汉,此前也有,如战国秦时的“华市”、“吉羊大利”、“山利”、还有秦代的“竹泉富当”等。瓦当文字的字数有一字到十二字不等,尤以四字居多,特别是秦阿房官遗址出土的“维天降灵延元万年天下康宁”十二字瓦当引人注目。

  瓦当文字的书体主要有篆、隶两大体系,同时还有小篆,隶书派生出的其它装饰性字体。秦至汉初的瓦文书法以十二字瓦当为代表,为秦代的标准小篆体。汉武帝时期篆书字体逐渐趋于宽博,以“屯则流施”、“加气始降”为代表。王莽托古其书体也复案篆,然用笔方折,以“澂邑漕仓”为代表。

  汉朝是瓦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继承前朝的动物纹,云纹以外,首次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瓦当。而且90%以上的文字瓦当都是汉朝的。

  东汉明帝起已使用了标准隶书,虽少了“蚕头燕尾”以及“波磔”的笔势,但又恰恰具备了汉魏以后真书的雏形,“与天久长”、“寿老无极”均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同时以异鸟虫篆为书体也随势而来——虽然袁安碑,袁敞碑类似风格代表了我们认知中的汉朝篆书主流,但其实汉朝也有非常多别具一格的篆书,例如鸟虫篆,悬针篆,但现在这种文字已经都消失了,实物中很难看到,但是在瓦当中可以寻觅一二。以“永寿嘉福”、“千秋万岁”为代表。

  东汉末年书法家曹喜就善悬针篆。张怀瓘《书断》卷中说:曹喜“篆、隶之工收名天下。”“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

  文字瓦当的形体随当面形式而异,变化多样,主要有结体、合体、朱白、双钩及合瓦等艺术形式,是为文字增繁就简,达到均衡匀满的视觉效果。其内容常见有宫殿祠舍建筑名称,如官署、粮仓、和纪年纪事,吉语纪念等。

  关于瓦当的艺术风格,一般宫署用瓦文字结体方正严谨;祠墓用瓦书体文字华丽,富民俗之风;私宅用瓦及吉语瓦书体最为活泼,当面排列富于变化,也最为美观。其中以二、四、六、九字者最为常见。其当面章法自然合度,瓦文流动飘逸的线条,实为陶文书法的极致。

  瓦当是一种平朴无华的普通陶器,同时又是一种文化。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瓦当文化各有特色。陕西秦汉瓦当,与秦兵马俑,秦代封泥以及西安碑林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精萃,它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我们所有人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图说中国100处著名建筑(上)》,金晶编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01)

《长安书法篆刻研究 ·上编》 庞任隆著,三秦出版社(2006.9)

写生考察:杜陵

  去往杜陵的路上,道路两旁种满了琳琅满目的花草树木。这一千二百亩的绿化,组成了西安的城市绿肺与天然氧吧——这么好的风景,何不建个公园让众人前来游玩?

  ——

  这便是我此行能前来的本质原因。

  行走在路上,不时会看见一些游客带着小孩在两旁的树林里喧闹,踩踏着遍地的枯叶吱呀作响——我不禁感慨,这杜陵本是英雄地,何故成园由孩嬉?为了城市的发展,开放游览这无可厚非,但这些来散步自拍的游客们,有几个是真正想前来凭吊古人的?大家对杜陵的真正主人又了解些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忆起了在少时,曾听家中长辈(爷爷)讲解杜诗。第一首了解到的,不是他什么诸如“三吏”、“三别”此类的皇皇巨著,而是非常冷门的一首《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通篇读罢,真的是不忍翻译。每一句、每一字都是罄竹难书。这牢骚满腹的晚年凄苦,或许正是因为暗合了爷爷的情思,所以我耳濡目染,印象甚深罢……老人一生经历坎坷,不过幸得有孝顺儿女在膝下侍奉,得以安享晚年。但那位在诗中自称杜陵野老的唐代老人,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历经五天绝食,在归乡的滚滚江水中乘一叶扁舟,或是自沉,或是病重,惶惶不知所踪

  ——

  而那一刻,让幼小懵懂的我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也让我记住了一处表面像游乐园的英雄地:“杜陵”。

《宣帝刘徇小传》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题记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陕西境内,历代的帝王陵墓有82个,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一。于是相对于西方的埃及帝王谷,陕西则被考古学家们称为东方帝王谷。

  在这八十二个帝王陵墓中,最出名的当属西汉十一陵和唐代十八陵。而杜陵在十一陵封土中又是西安唯一能看到的汉代帝陵。

  汉朝的皇帝中为我们所熟知的,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后的文景之治,以及文治武功的汉武大帝。但再往后西汉的历史,对于没有深入研究过的大多数人来说,就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了。但实际上这个墓主人其丰功伟绩,不可不书

  ——

  武帝穷兵黩武,在位54年中数次受太子刘据劝谏,希望他能休养生息,停兵止伐。因此,二人之间嫌隙倍增。武帝到了晚年,在朝中与太子不和的奸臣以江充为首,制造了一起巫蛊之祸,陷害太子说他乘武帝病重之机,立蛊诅咒,要谋权篡位。武帝因身体抱恙,隐感时日不多,竟尽数信之。太子被逼无奈,只得起兵自保。最后,太子兵败自杀,武帝一怒之下将太子刘据一族满门抄斩,只留下一个刚出生五六个月的婴儿——

  太子之孙:刘徇。

  刘徇投入长安狱中,狱令丙吉身为彻查巫蛊案的长官,深知其中冤屈,便动了恻隐之心让女囚在暗中抚养刘徇……另一方面,以江充为首的奸臣上奏谎称长安监狱有“天子之气”,请武帝斩草务必除根。于是武帝下令血洗监狱,无论罪责大小,一律处死。狱令丙吉听闻后誓死抵抗,武帝见其状,或因感“天命不可违”,于是收回成命,大赦天下。刘徇因此又逃过一劫。

  汉武帝死后,因巫蛊之乱,皇室乏人。昭帝无嗣驾崩,继有刘贺登基,野史记载其在位27天里面竟做了1140多件荒淫无耻之事,故皇太后怒而废帝,刘徇自此登上政治舞台。(刘贺之事大多为奸臣所编,以促其速退。这里暂且不表)

  当是时,权臣霍光独揽朝政,得知刘徇来自民间,人微势轻,是做傀儡的不二人选。于是力促他登上皇位。在位后,刘徇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让霍光逐渐放下心防,甚至霍光将他刚出生的孩子毒死,他都选择了隐忍。就这样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直到把霍光熬死,继而重揽朝政。实施了一系列大政方针,拨乱反正。

  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养。将经济恢复到了与文景之治相媲美的时代。政治上,因为自己出身于民间,深知百姓疾苦,所以整肃吏治,以至政治空前清明。《循吏传》中汉朝大部分的清官均出自他执政的时期。军事上,匈奴在以往均以游击制敌,历代都未曾彻底降服。  而刘徇联系西域三十六国,仅凭一仗,就将匈奴赶到漠北。同时设置西域都护府,代表汉朝治理西域——这就是新疆作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最早的证据。

  丝绸之路的打通,刘徇功不可没。在张骞的时代虽然说有沟通,但那也只限于军事目的,边境一直是处于无休止的战乱中。而刘询在西域都护设立后终止了这一切,使得丝绸之路彻底扫平障碍,政治,经济,文化多元互通,交流合作成为可能。

  这四大功绩,让他治理的时期成为整个汉朝最富庶的时期,也让他一跃成为汉朝唯一拥有“庙号”的四个帝王之一(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徇),后世史学家尊称为“中兴之祖”。

  汉武帝跟匈奴兵戎相见40余年,劳民伤财。自从武帝结束统治后,西汉王朝国力亏空,百业凋敝,濒临灭亡。这样民不聊生的现状,正是他通过上述的几十年的治理,才将大汉恢复了往日的辉煌——刘徇是凭一己之力而挽大汉之将倾,其中有自己的才华与实力,也似有些触底反弹的运气。但无论如何,自己在世袭罔替的轮回中究竟还是一个旁观者,封建王朝盛极必衰的宿命即使在他身前可以勉强维继,但他依然阻挡不了身后自己的子孙前来作死

  ——

  太子刘奭娶王政君为皇后,而这位皇后,正是王莽的姑姑。。。

  梁启超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此番评价用在刘彻身上未尝不可。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能带走的人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大才,就将文韬武略一起埋葬,伴着无奈的眼泪和叹息,纪入史册,建碑立庙,供后世知己者凭吊,为封建王朝上香。。。

  我怀着无比崇高的敬意,登上杜陵,因念“适墓不登垄”之忌讳,故只是稍作停留,便匆匆离去……如今我写到这里,因同样的顾虑,所以我在这文中只做简单介绍,还请谅解。详细风光尽在照片之中,请读者自行体会(当然,前提是还有认真看的读者╮( ̄▽ ̄)╭)

“杜陵陵顶海拔630多米,是西安市地势最高的地方。汉唐的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就是杜陵远眺。站在陵的顶端往南看,可以看到秦岭山脉的自然风貌,往北可以看到万家灯火的城市景观。即使现在经济发展使得城市高楼林立,但依然阻挡不了杜陵绝顶的伟岸,依然可以一览无余。”——

导游小姐姐,如是说。

  最后,选一段出师表,送给出师路上的诸葛亮,刘徇,李鸿章这些古人,也送给出师路上的我,老师,同学这些今人,更是送给出师路上的学校,书协,社会,和国家

  ——

  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写生考察:西安碑林

   说起西安碑林,其实之前艺考的时候就已经来过了。如今再踏入这片天下第一碑林,时过境迁,早已不似当年感悟——艺考时来看,主要是欣赏一些经典的名家名贴,通过对实物的接触做到形似就可以了,毕竟自己目标是二本,高考二本院校考的也大都是基础。而如今大三再来看,眼光则放在了一些不太知名的断碑残纸,目的近可为写生展,远则是为考研做准备,大概摸索一个自己的风格出来。。。

  张爱玲感慨人生有三大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这鲥鱼多刺,就像外行的看客来西安旅游不会选择碑林一样 ,觉得这里的风景尽是乱石林立,荒芜阴肃,且字如哑迷,好生无趣;

  这海棠无香,就好像我们这些似懂非懂的书法专业学生一样,刚踏进这行的门槛,兴意盎然却奈何胸无点墨,看到熟悉的碑仔细拍两张尽数保存,看到不熟悉却写得俊俏合意的碑,也拍两张后小心收藏,好不激动。可到最后创作写生展作品时翻出手机里杂乱的照片,苦思冥想,终是有心创新,无力下笔,隔月如年,毫无头绪;

  这红楼未完,就像我们的老师和一些天赋较好的同学,甚至说包括一些外国人在内,在这里统称“学者”吧!看这残垣破壁,有如读红楼未完,难免有憾——老学者观之,憾其神断,中学者观之,憾其文断,幼学者观之,憾其笔断。哲学,文化,书法各有所憾。而洋学者观之,无论尊卑,既是千里迢迢来中国不择胜景,竟会择碑林停之,若谈论起,虽非我族类,但恐怕是皆有感触,皆为所憾了。

  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里,有古代文人的镌刻题名,有王侯将相的歌功颂德,有官吏维护的金石收藏,也有寻常百姓的碑碣墓志。从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的全民参与,到圈起来成为文物保护鲜有流连,这其中不过百年时间。。。写到这里,我心里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思绪万千。想简单写写,但首困于题材所限,次困于截稿相逼,就不在这里扯犊子了。憾事暂且莫叹,先品吾观残碑所得吧!

  好了,下面就来看看我一些再观碑林的别样收获——

  诗歌是唐代文学殿堂中最璀璨的明珠,诗人是唐代封建王朝中士大夫阶级文化素养与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53000余篇唐朝诗歌和着15000余种唐朝文人墓志,是文学的锦绣华章,更是书法的翰墨春秋。此次碑林举办的唐代诗人墓志特展,无疑是给了写唐楷的我一个求之不得的拓宽视野之机会,更是惊喜。。。我浏览了众多墓志,其中《上官婉儿墓志》即在文学上给我以欣赏,也在书法上给我以启发,在此值得大书特书之

  这合墓志用高质量的青石制作, 呈正方形, 高、宽皆约75厘米, 在唐代墓志中可以算作大型墓志。墓志盖面和志石四侧减地线刻牡丹、忍冬、瑞兽、十二生肖, 造型优美、錾刻精细, 在唐代墓志线刻装饰图案中属难得的上乘之作。墓志盖顶面篆刻“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墓志正文正书982字, 措辞工稳, 文采华丽, 且书、刻俱佳, 其书风“丰腴流美”,符合当时流行的书风。

  上官婉儿墓出土年限不久,网上可见的对其书法的研究也基本为零。那从撰写者入手呢?上官婉儿的手下重臣张说和崔日用,是《昭容上官氏碑》的创作书写者,但这能否代表墓志也是此二人书写的呢?这显然也是无从考证——上官婉儿因政变被杀,也许是为了避讳,撰写者并未在墓志的字里行间中透出半点身份信息。所以,这个线索也断了。。。

  不过,从文中“太平公主哀伤,遣使吊祭,赙赠五百匹,词旨绸缪”“懿淑天资、贤明神助”两句推断可能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假借唐睿宗的旨意为她撰写的。但无论张说,崔日用,还是太平公主,在书法上均无建树,所以真的是晦涩难评。故学生只能结合胸中点墨,伴以费心苦寻之零碎资料,按己理解妄言之罢。

1.字形

  从上官婉儿墓志中我们可以窥得唐代楷书的发展变化史——唐代楷书承隋求变,发展较为复杂。尤其是墓志一类之书风,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脱胎于唐楷独立发展,或稍有融合。从上官婉儿墓志的所处历史时期往前推,在武德,贞观年间,碑刻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立刻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的楷书完全是隋代风貌,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时代风格,体现出南北书风融和,由北碑向唐碑过渡的特点以及楷书法度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上官婉儿墓志的时代虽处于此时期之后,但从整体章法来看普遍偏扁,纵向缩短,横势拉长,字左右间距较为紧密,而上下则略显宽绰,受北碑影响可见一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墓志字字独立中也可看出随着字形的变化章法稍有错落,走势并非凌厉而自有平和整肃之气,故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亦有创新。其弱化走势,强调平正之处,若溯其缘由,可从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欧阳询、虞世南中窥知一二。

2.笔法

  虞世南师从智永,更多地体现了南朝风范,而上官婉儿墓志受其影响,在笔画的转弯曲折处多以平滑过度,其自然流露之妙更多出于虞世南之笔意。至于欧阳询楷书则体现了南北书风的融和,并对楷书结构方式法度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楷书法度化的进程——体现在此墓志中则是多笔画的字疏密得当,收放自如。用笔不做北碑般侧倚取巧,线条中锋有力,起收笔随运而动,不做雕饰,上下字间连接自然,不以行书入碑,却似有行气。似钟繇小楷之气息。

3章法

  说完和前期碑的对比,再看看与墓志的对比。上官婉儿墓志和初唐墓志相比,整体章法更加规整,但也在一些点画细节处进行了丰富的变化处理,相比于前作在整体气息上缺失生气,但灵活有余。外在端庄规范,内在富于变化,秀雅而不失质朴,气格不野不俗,虽不足以体现唐代的时代特征,但就艺术水平而言,绝非平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时间来到了高宗、武则天时期,也正是上官婉儿墓志所在的时期,楷书逐渐发生了变化,进入了求变阶段,这一时期的楷书代表人物是褚遂良薛稷。在他们周围形成了书法家群体。楷书逐渐与隋碑拉开了距离,体现出新的特点,开始了楷书的新探索。体现在上官婉儿墓志中则是以褚体之细线组织块面为主,兼具对比。并且北碑遗意尚存,端庄平和,秀中含朴,雅而不俗,有法度而不僵化,具体体现在点画的接笔处——似接非接,常用各种角度出入锋之撇或点,来代替横竖以及一些打眼的笔画,外紧内松,点画开拓,笔势舒展,常含墨而驻笔,以尖接法束之,使得章法柔和简淡,游刃有余。恍然间,竟感通王宠小楷的风格尽数似,给我写生展作品以莫大启发。

总结

  上官婉儿墓志上启南北书风,中承唐墓之特点,下隔盛唐玄宗至肃、代、德宗之际以颜真卿为代表的笔画丰厚、结体宽博、气魄宏大、雍容典雅的楷书,终又对吾有融明王宠小楷之启发,风格鲜明,历史底蕴深厚,是我二次观赏碑林途中的最大收获。

参考文献:

《大众考古》2014年04期:来自大唐的秘密—上官婉儿墓考古解读

《唐代墓志书法探析》李徽,唐冬冬著(2005年6月)

   《上官昭容书楼歌》曾曰: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上官婉儿出生时,高人指点她将“称量天下士”,长大后,一语成谶,唐中宗将她置于朝堂之上,由她一人代朝廷评定翰林群才之诗文品次,说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未过之。她掌管宫中制诰,是为巾帼宰相,在宫变之时曾以死进谏,为力保李隆基父亲摄政不惜与韦后一党为敌,甚至削发为尼,服毒自尽,助李隆基夺位。可惜她心比男儿烈,身却不得男儿列。李隆基虽由衷暗佩其忠勇,暗惜其才貌双绝,但为了与太平公主相制衡,杜绝大唐再有女人祸乱朝纲,即使她一身清白,光明磊落,无错无过,还是将她斩杀,以绝后患——于是,曾经的一代才女,千年传奇上官婉儿,就这样因生错了女儿身,香消玉殒,抱憾千古,死时年仅47岁。。。死后坟墓被毁,盗掘殆尽,尸骨无存。如今只剩一方墓志顽石,简记生平,消逝在故纸堆中:

潇湘水断,宛委山倾

珠沉圆折,玉碎连城

甫瞻松槚,静听坟茔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

上官婉儿墓志落款

《上官婉儿墓志》局部

我穿梭在这人迹寥寥的碑林间,

一方方石刻或高或矮,

一个个汉字或密或疏。

远处催促上车的声音渐急,

我只能是如走马观花般快速掠过,

不知错过了

多少跌宕起伏的尘封故事

不知错过了

多少笔精形妙的书法佳作

 

待到门口

嫣然回首

那顽石还在

——

旧楼老墙头

  国人远走,洋人频留。文脉将断,即使把外国人抬高到“洋学者”之名是有些过,但做为一个学者中的初学者,其求学的素质比我们写生队伍中某些方寸未逛就扬长而去的初学国人来比,已是高出不少。扪心自问,即使是我,要不是为了生存,也许一辈都不会踏入这里两遍罢……   

  不过,若不是为了生存,我倒愿和一些“学者”好友一起,放下那些不懂装懂的敏感之自尊心,在这里寻一寒舍住下,卑微地低着头做一辈子扫林人。从初学者,扫到中学者,再到老学者;从读懂书法,到读懂文化,再到悟出哲学。虽没什么前(钱)途,但足慰平生。

  如果下一次来

  就是第三遍了

  希望不要再是虎头蛇尾

  走马观花

  ——

  当然

  还有如果的话

(未完持续)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