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思维导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形式及其特点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思维导图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思维导图

2024-07-12 00:04: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传染病流行病学

11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流行病学

传染病流行病学旨在研究人群中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

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传染过程是个体现象,也是传染病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个过程。

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真菌以及朊病毒等各种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等。

病原体的特性

①传染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体内生存繁殖,引起感染的能力。常用二代发病率(亦称续发率)来测量。

②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疾病的能力。

③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④抗原性或免疫原性:指病原体引起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病原体的变异

①抗原性变异。

②毒力变异。

③耐药性变异。

外环境中不利于病原体生存的因素

外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如光、热、干燥、氧、放射性、声波、化学物质等不利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宿主

宿主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动物。

宿主的防御机制

(1)皮肤黏膜屏障

机体的皮肤和内脏腔壁黏膜形成完整的屏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阻拦病原体侵入体内,起到保护层的作用。

(2)内部屏障

①吞噬作用:机体组织中存在吞噬细胞,有吞噬、清理进入机体内微生物和清理衰老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作用。它们担负着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②正常的体液屏障作用:正常体液中的杀菌、抑菌物质配合其他杀菌因素发挥作用。

(3)特异性免疫反应

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①体液免疫是B细胞介导的免疫,主要通过产生抗体而发挥效应。

②细胞免疫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

感染谱

传染过程的结局可以通过感染谱反映。

感染谱又称感染梯度,是指宿主对病原体传染过程反应的轻重程度,包括隐性感染、显性感染、严重临床症状或死亡。

“冰山”现象

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中隐性感染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只有少数人在感染后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重症和死亡病例罕见,呈现出“冰山”现象。

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等。

隐性感染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发现。

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此外,传染病的流行强度还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

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染期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

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或体征出现的这段时间。

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等。

同一种传染病有固定的潜伏期。

潜伏期的长短主要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数量、毒力、繁殖能力、侵入途径和机体抵抗力有关。

有些病原携带者在潜伏期末即可排出病原体,具有传染性。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其用途

①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判断病人受感染的时间,用于追溯传染源和确定传播途径。

②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为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和检疫。

③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

④根据潜伏期来评价防制措施的效果。

采取一项预防措施之后,如果发病数经过一个潜伏期明显下降,则可认为该措施可能有效。

⑤潜伏期的长短会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

一般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常以暴发形式出现,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长。

评价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时的考虑

在评价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时,

除了考虑病人的病程(如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病情以及类型之外,

还应考虑防控措施及病人的职业、行为特征等。

严格的隔离措施能限制病原体的传播,但重症病人即使住院隔离治疗,也难以杜绝向外传播疾病的可能性;轻型或非典型病人通常不加隔离,可以自由活动,其活动范围和排出病原体范围较广泛,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传染源。

个别轻型病人由于在餐饮或托幼机构工作,可能引起传染病在单位暴发或流行。

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包括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

病原携带者的分类

病原携带者按其携带状态和临床分期分为:

①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指潜伏期内携带并可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这类携带者一般在潜伏期末就可以排出病原体。

如白喉、麻疹、痢疾、霍乱等。

②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指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在一定时间内向外排出病原体的人。

如乙型肝炎、伤寒、霍乱等。

③健康病原携带者:

指从未患过传染病,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意义的取决因素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及持续时间、携带者的职业、行为习惯、生活环境、活动范围和卫生防疫措施等。(“伤寒玛丽”)

人畜共患疾病

受感染的动物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可以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称为人畜共患疾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

人畜共患疾病分类

①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疾病:

这类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在动物间传播并延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传给人,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传播。

如狂犬病、森林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②以人为主的人畜共患疾病:

疾病一般在人群中传播,偶然感染动物。

如人型结核、阿米巴痢疾等。

③人畜并重的人畜共患疾病:

人和动物均可作为传染源,并可互为传染源。

如血吸虫病。

④真性人畜共患疾病:

病原体必须以人和动物分别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即病原体的生活史必须在人和动物体内协同完成,缺一不可。

如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等。

动物作为传染源流行病学意义的取决因素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流行病学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动物的接触机会和密切程度、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密度,以及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疾病传播的条件等。

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①在人群中多呈散发性,但也有些传染病传到人群后,原有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造成人传人的流行。

②多数动物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分布,此类传染病在人间流行之前通常先有动物间的流行。

③有些动物源性传染病有严格的季节性。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传播因素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直接传给子代。

经空气传播

经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飞沫核和尘埃传播。

①经飞沫传播: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传染源呼气、打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易感者直接吸入飞沫后引起感染。

飞沫传播主要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

这种传播在一些拥挤而且通风较差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公共交通工具、电梯、临时工棚等较易发生,是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常见的传播方式。

②经飞沫核传播:飞沫核由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

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在空气中漂流,存留时间较长。

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等可以这种方式传播。

③经尘埃传播:含有病原体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随尘埃悬浮于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可感染。

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胞可通过此方式传播。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征

①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传播广泛,发病率高;

②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高发;

③在没有免疫预防人群中,发病呈周期性;

④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经水传播

经水传播包括饮用水传播和疫水接触传播,一般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通过此途径传播。

(1)经饮用水传播:主要是水源水被污染,如自来水管网破损导致污水渗入、粪便或污物污染水源等。

城市高层住宅蓄水池的二次污染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经饮用水传播所致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取决于水源污染的程度和频度、水源的类型、供水范围、居民的卫生习惯以及病原体在水中存活时间等。

其流行特征为:

①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

②除哺乳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差别;

③如果水源经常受到污染,则病例终年不断;

④停用污染水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2)经疫水接触传播:通常是由于人们接触疫水(被污染而具有传染性的水体)时,病原体经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如血吸虫病、钧端螺旋体病等。

其流行特征为:

①病人有接触疫水史;

②发病有地区、季节和职业分布差异;

③大量易感者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

④加强个人防护和对疫水采取措施对控制疾病传播有效。

经食物传播

经食物传播是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和少数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作为媒介物的食物可分为两类,即本身含有病原体的食物及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当人们食用了这两类食物,可引起传染病的传播。

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

①病人有进食相同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

②病人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引起暴发;

③停止供应污染食物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④如果食物被多次污染,暴发或流行可持续较长的时间。

经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通常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

(1)直接接触传播:是指在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易感者与传染源直接接触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如性传播疾病,狂犬病等。

(2)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污染物品是指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毛巾、餐具、门把手、玩具等,因此,这种传播方式又称为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手的污染在此类传播中起重要作用。

许多肠道传染病、体表传染病及某些人畜共患病均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①病例多呈散发,但可在家庭或同住者之间传播而呈现家庭和同住者中病例聚集的现象;

②卫生条件差、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病例较多。

经节肢动物传播

经节肢动物传播又称虫媒传播,指经节肢动物机械携带和吸血叮咬来传播疾病。传播媒介是蚊、蝇、蜱、螨、跳蚤等节肢动物。

(1)机械携带: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等)的病原体可以在苍蝇、蟑螂等非吸血节肢动物的体表和体内存活数天,但不在其体内发育。

节肢动物通过接触、反吐和粪便将病原体排出体外,污染食物或餐具等,感染接触者。

(2)生物学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因叮咬血液中带有病原体的感染者,将病原体吸人体内,通过再叮咬易感者传播疾病,如登革热、疟疾等。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繁殖,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中的某阶段后,节肢动物才具有传染性。

从节肢动物吸入病原体到具有传染性的这段时间,称为“外潜伏期”。

经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

①有一定的地区性,病例与传播媒介的分布一致。

②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消长与传播媒介的活动季节一致。

③某些传染病具有职业分布特征,如森林脑炎常见于伐木工人和野外作业者。

④有一定的年龄差异,老疫区儿童病例较多;新疫区病例的年龄差异不明显。

经土壤传播

经土壤传播是指易感者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含有病原体的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死于传染病的病人或动物的尸体可直接或间接污染土壤。

经土壤传播的疾病主要是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等)以及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性疾病(如炭疽、破伤风等)。

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意义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个人卫生习惯和劳动条件等。

医源性传播

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疗或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可分为两类:

①易感者在接受治疗或检查时由污染的医疗器械导致的疾病传播;

②输血、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而导致的传播,如病人由于输血而罹患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病原体通过母体直接传给子代。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和分娩时传播。

①经胎盘传播:有些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屏障,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肉感染。如风疹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等。

②上行性传播:病原体经过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球菌等。

③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在通过母亲严重感染的产道时受到感染。如淋球菌、疱疹病毒等。

人群易感性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者所占的比例。

人群中易感者比例越大,则人群易感性越高。

人群免疫力

与人群易感性相反的是人群免疫力,即人群对于传染病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可以用人群中免疫人口所占比例来衡量。

引起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①新生儿增加。

②易感人口迁入。

③免疫人口减少。

④新型病原体出现或病原体变异。

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①预防接种:这是降低人群对传染病易感性的最主要因素。

②传染病流行。

疫源地

疫源地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

通常将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范围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疫源地连成片时称为疫区,如一个或几个村、居委会或街道。

疫源地形成的条件

形成疫源地需要有传染源和病原体能够持续传播的条件。

疫源地的范围大小与传染病的病种有关,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传染源的存在时间和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消灭疫源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①传染源被移走(住院、死亡或移至他处)或不再排出病原体(治愈);

②通过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到外环境的病原体;

③传染源周围的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没有出现新病例或新感染者。

当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时,针对疫源地的各种防疫措施可以结束。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土壤和动植物等,以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①许多传染病,特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呈现出地方性和季节性特点,主要与气候、地理因素对动物传染源的影响有关。如布鲁菌病的发病率以牧区和春季为高。

②虫媒传染病受自然因素影响最为明显。媒介生物的地理分布、季节消长、活动能力以及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的发育、繁殖等均受自然因素的制约,从而影响到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如登革热在夏秋季高发与传播媒介伊蚊孳生有关。

③自然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人类的生活习性和机体抵抗力等而改变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如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喜食生冷食品,增加了肠道传染病发生的机会;冬季气候寒冷,人们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增多,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升高。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如生产和生活条件、卫生习惯、医疗卫生条件、居住环境、人口流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等。

①生产和生活条件对传染病有明显的影响。如赤脚下水田劳动或捕鱼捉虾的人容易得血吸虫病。

②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可影响流行过程。如我国有些地区居民喜欢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食品而引起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甲型肝炎等病的发生。

③医疗卫生条件对传染病有着重要作用。如在免疫规划实施较好的地区,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④人口流动加速了传染病的传播。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国际/国内交流和旅游增加,黄热病、登革热等输入性传染病传入我国,并本土化。

⑤经济危机、战争或动乱、难民潮等因素促进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如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动荡局势使得这一地区20世纪90年代白喉严重流行。

⑥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使病原体和传播媒介耐药性日益增强。

⑦政府对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传染病的流行与蔓延。如对传染源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扩散。

传染病预防的策略

传染病预防可以采取全人群策略或者高危人群策略。

全人群策略是以整个人群为对象,果取预防措施,旨在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如儿童常规预防接种;

高危人群策略是将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用于重点人群,更加符合成本效益原理,如重点人群预防接种。

为了提高预防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多数情况下采取双向策略,即将针对全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联合起来使用。

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传染病监测、消除或减少传染源的传播作用、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传染病监测

传染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监测的一种,主要是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监测。

我国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为3类39种,其中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丙类11种。

(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消除或减少其传播病原体的作用,有效遏制传染病流行。

①对病人的措施:主要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②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甲类传染病及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有些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的职业和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乙肝病原携带者严禁献血。

③对接触者的措施:凡与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并可能受感染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留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④动物传染源的措施:根据感染动物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和经济价值,采取隔离治疗、捕杀、焚烧、深埋等措施。此外,还要做好家畜和宠物的预防接种和检疫。

(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传染源污染的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杀灭病原体。

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要采用不同的措施。

①消毒:是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病原体的一种措施,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②杀虫: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杀灭有害昆虫,尤其是传播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如蚊子、苍蝇、跳蚤等。杀虫也可分为预防性杀虫和疫源地杀虫,后者又分为随时杀虫和终末杀虫。

(4)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①预防接种:在传染病流行之前,通过预防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人群易感性,从而有效地预防相应传染病。这是人类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包括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②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防治药物的传染病,在传染病流行时对易感人群采取药物预防可作为一种应急预防措施。

③个人防护:在传染病流行时,易感者的个人防护措施对预防感染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传染病监测的主要内容

①人口学资料;

②传染病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

③病原体型别、毒力、抗药性变异情况;

④人群免疫水平的测定;

⑤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种群分布及病原体携带状况;

⑥传播动力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⑦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

⑧疫情预测;

⑨专题调查(如暴发调査、漏报调查)等。

留验

留验:即隔离观察。

对甲类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留验,即限制其活动范围,并要求在指定场所进行诊察、检验和治疗。

医学观察

医学观察:对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应实施医学观察,即在正常工作、学习的情况下,接受体格检查、病原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

消毒的分类

消毒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

①预防性消毒:在没有发现明确传染源的情况下,对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

如乳制品消毒、饮水消毒、餐具消毒等。

②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疫源地消毒的分类

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当传染源还在疫源地时,对其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的物品及场所进行的及时消毒;

终末消毒是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的彻底消毒,从而清除传染源所播散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①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②停工、停业、停课。

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④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及相关物品。

⑤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⑥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措施。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指采用人工免疫的方法将疫(菌)苗和类毒素等抗原接种到人体,使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对相关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

疫苗

疫苗是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其中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也称为菌苗。

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由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疫疫苗等。

减毒活疫苗接种到机体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且由于免疫记忆获得长期或终生的保护作用。

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全身和局部的免疫效果。

与灭活疫苗相比,减毒活疫苗免疫力强,作用时间长,但要注意其潜在的致病危险,减毒株有可能发生逆行突变而在人体恢复毒力。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的方法灭活后制成的疫苗。

常用的灭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灭活疫苗主要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免疫力较弱,免疫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才能获得所需的免疫效果。

灭活疫苗具有稳定、易保存、有效期长等优点;但其组分复杂,副作用较大。

类毒素

类毒素:将细菌外毒素用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制成的疫苗。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使机体对相应疾病具有自动免疫作用,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有害的成分,提取病原体中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

如从百日咳杆菌中提取百日晐毒素和丝状血凝素等保护性抗原成分,可制成无细胞百日咳亚单位疫苗。

此类疫苗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合成肽疫苗

合成肽疫苗:采用人工方法按照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合成保护性短肽,与载体连接后加入佐剂制成的疫苗。

合成肽疫苗一旦合成可大量生产;是较为理想的新型安全疫苗;但合成肽分子小,免疫原性较弱,常需交联载体才能诱导免疫应答。

结合疫苗

结合疫苗:采用化学方法将细菌多糖共价结合在蛋白载体上所制备成的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用于提高细菌疫苗多糖抗原的免疫原性。

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等。

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利用DNA重组技术,把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遗传物质定向插入细菌、酵母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纯化后制得的疫苗。

包括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和DNA疫苗等。

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是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制剂接种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

这种免疫方式见效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主要用于紧急预防或免疫治疗。

免疫血清

免疫血清是抗毒素、抗菌血清和抗病毒血清的总称。

免疫血清含有大量的抗体,进入机体后可以迅速产生保护作用,但作用时间短。

一般用于治疗,也可用于紧急预防。

由于免疫血清为动物血清,含有大量异体蛋白,可引发过敏反应,使用前应做过敏试验。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或称为丙种球蛋白,是用正常人血浆或健康产妇胎盘与脐带血提取制备而成。

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麻疹、乙型肝炎等传染病。

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免疫状况不同,导致不同批号的制剂所含抗体种类和效价有差异。

人工被动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自动免疫是指同时给机体接种抗原物质和抗体,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并刺激机体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通常是在疫情发生时用于保护婴幼儿或体弱接触者的免疫方法,但只能用于少数传染病。

免疫规划

免疫规划是指根据国家传染病防制规划,使

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指儿童应该接种疫苗的先后次序、起始月(年)龄、剂量、间隔时间和要求,以达到合理使用疫苗的目的。

预防接种的组织形式

①常规接种。

常规接种是指预防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服务周期,为适龄儿童和目标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

②群体性预防接种。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威胁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的预防接种活动。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③应急接种。

应急接种是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预防接种禁忌证

每种疫苗的禁忌证各不相同,具体参照疫苗说明书。

(2)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包括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

①不良反应(或):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称为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②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③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④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偶合症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

⑤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心因性反应不是由疫苗的固有性质引起的。

(3)冷链及冷链系统

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冷链设施、设备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工具、冷库、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冷链是保证疫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冷链系统是在冷链设备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因素,即人员、管理措施和保障的工作体系。

免疫规划的效果评价

(1)免疫学效果评价

通过测定接种后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和抗体持续时间来评价免疫学效果。

(2)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可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现扬试验结果来计算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3)免疫规划管理评价

主要考核评价指标:建卡率、疫苗合格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覆盖(全程接种)率等。

因个人水平有限,以上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