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STEAM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以“冬奥会”为主题设计一个中学stem教学项目案例 优秀STEAM案例

优秀STEAM案例

2024-07-13 08:4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以初中生物学7年级下册“眼与视觉”的教学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近视的成因等知识,并积极防治近视。

引入问题与确定需求

“眼与视觉”是苏教版生物学7年级下册“人体感知信息”中第2课时的内容。学生需要认识眼球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了解视觉形成的过程、近视成因和矫正等知识,从而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但教材中有关眼球结构的教学主要是依据示意图及文字描述,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7年级学生尚未学习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这对于他们理解视觉的形成、近视成因及矫正有一定的难度。

近视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在近期全国普查中发现,中国近视患者已达6亿,其中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位居全球第一。青少年学生有必要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近视的成因等知识,并积极防治近视。在此背景下,笔者以“眼与视觉”内容为例,设计了STEM项目教学。

教学设计

1.以核心概念为基础,进行深度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与眼球、视力、近视相关的知识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重视学科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学习。在本节课中,笔者首先与学生围绕核心概念,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启迪思维,梳理了项目活动的探究主题(图1)。

在实际教学中,以核心概念为载体设计项目活动主题,并以项目活动的进行为明线,以学生核心知识、能力的发展为暗线,以近视这一常见、具体的情境为切入点,为学生的分组、活动策划与探究等项目活动打下基础。

2.以项目实践为载体,亲历探究过程

2.1组织课程内容,制定指导计划

确定了项目主题后,为保证项目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基于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等情况,进一步设计、规划学生的探究活动。学生的项目活动根据需要可贯穿课前、课上及延伸至课外。在备课过程中,为学生做好规划是实现项目教学有序、高效进行的必要保证(图2)。

2.2组建学习小组,开展项目探究

组建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采用课前同组学生完成一项任务,课上每组选1人组成新的学习项目研究小组,该小组也继续完成课后探究的方式;同时遵守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小组分组原则(表1)。

项目探究:各小组分配到项目任务后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要及时提供学习资料或进行相关技术指导,促进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成果展示与评价:各组完成项目活动后,以不同形式展示研究过程及成果(图3~图6),并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例如,引导学生对项目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以自制眼球模型项目活动为例:你在制作模型中用到哪些材料?你制作的模型有何创新亮点?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你觉得这个模型还有哪些地方可改进?通过小组间的经验交流促进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此外,还可从小组实践表现、作品制作成果及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

图3 课前项目活动——自制眼球模型

图4 课前项目活动——全校近视人数及成因等调查

图5 课前项目活动——调查视觉相关眼部疾病

图6 课后项目活动——采访医院专家及宣传视频拍摄

3.以跨学科STEM学习为核心,实现学科融通

学生在学习“眼与视觉”时,并不了解相关的物理学知识;而与物理学教师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在8年级学习物理学时,仅记得近视成因的结论,能回答其原因的学生寥寥无几。如何解决此问题?笔者进行了基于生物学科的跨学科项目教学的尝试。

3.1寻找知识融合的焦点

经过梳理,生物学内容包括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的成因及矫正、保护视力的方法等;物理学内容包括凸透镜与凹透镜、焦点和焦距、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视力的缺陷与矫正、光线会聚和发散等。基于生物科学的跨学科项目教学,首先应以生物学科知识为核心知识,以生物学科教学目标作为核心目标而重点关注,在此原则下,笔者将以下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融合(表2),并在生物学课上淡化焦点、焦距等内容。

3.2关注学科方法的融合

眼睛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器官,但晶状体如何成像?晶状体凸度变化对视力有何影响?这些抽象的知识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而物理学中“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正好可弥补此缺憾。为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视觉形成、近视成因及矫正等知识,笔者在本节课结合模型开展了STEM项目教学。

(1)利用光具探究视觉的形成及调节。

实验器材:光具,4组凸度不同的凸透镜。

实验指导:①思考光具中的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②保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调节物体距离,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物像(图7A、图7C);③观察清晰物像的特点,并记录此时物体与“晶状体”之间的距离(图7B、图7D);④比较每组距离是否相同,思考原因。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首先通过类比,将眼球结构与物理模型搭建联系,同时通过实验认识到在视网膜上呈现倒立的物像,再经过大脑处理后成为正立的像。其次,学生在比较数据时发现,每组物像清晰时记录的数据并不相同,这是为什么?通过小组之间进一步探究,他们推测出因为凸透镜的凸度不同,影响了看清物体的距离。这就是正常人眼的晶状体在睫状肌的调节下改变凸度大小,使人能看清楚远、近处物体的原因。

(2)利用光具探究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实验材料:光具,凸透镜、凹透镜等。

探究实验:①提出问题:近视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②作出假设:近视是由于晶状体凸度变大造成的;③设计并实施实验:看一看:换用凸度更大的凸透镜,观察物像变化。找一找:移动光屏,找到此时清晰物像的位置。探一探:探究还有哪些办法可使得光屏上重新呈清晰的物像?

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学生不仅了解到晶状体凸度变化会影响视觉,也可通过探究发现近视矫正的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式进行STEM教学,学生要经历以下探究过程:

①模型准备:通过观察、分析模型,建立模型与眼球的关系,并探索视觉形成的过程及特点;收集相关数据,构建“人看远、近不同物体与晶状体凸度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②模型假设:通过理性分析,结合模型提出假设:“晶状体凸度变大会引起近视”。

③模型构建:利用模型构建近视形成的原因,并尝试构建近视眼矫正的模型。

④模型检验与应用:通过远视眼的形成与矫正的类比探究,检验构建的模型;并进一步讨论模型在研究其他眼部疾病中的使用。

文章来源:中国知网

文章原名:《初中生物学“眼与视觉”STEM项目教学尝试》,有删减

作者:徐婷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

转自:STEAM教师

(声明:除21CN青少年科创家原创文章外,21CN青少年科创家分享和转载的文章皆为促进STEAM科创教育在中国的传播,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微信:mysteam123,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标题:《优秀STEAM案例 | 眼与视觉》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