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格心理学对生活的启示 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感恩:人格研究的新专题

2024-07-17 13:10: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感恩(gratitude)一词源于拉丁词根gratia,意为高尚的、充满感激的。世界上一直有许多宗教推崇感恩的重要性,但感恩并没得到心理学界更多地关注①,只是在最近五年才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关切②。Emmons等认为,感恩是对所得恩惠的情感上的回应,表现了个体在成为受惠者时所表现出的感激之情③。Rosenberg认为感恩是一种心境、情绪或情感特质④。感恩情感是个体受到恩惠之后产生的感激之情,而感恩特质是个体能够体验这种情感状态的倾向, 也称感恩倾向。感恩特质包含四个方面:强度,感恩倾向高的人会体验到更强的感恩之情; 发生的频率,感恩倾向高的人会有更多的感恩经历,而感恩倾向低的人会较少地体会到感激; 对象的广度,指感恩倾向高的人会对他们的各种所得而感恩,而感恩倾向弱的人只对生活中很少的方面感恩; 密度,指个体在取得某项成就后对多少人表示感恩。不同个体在感恩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上⑤,以及在引起感恩的广度上都存在着差别①,感恩倾向强的个体感激体验的阈限值较低。Watkins等认为感恩是一种人格特质, 感恩的个体具有以下四种特征:他们在生活中没有被剥削感(具有满足感); 他们易于对帮助过自己,使自己幸福的人赞赏和感激; 他们倾向于赞赏一些简单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随时都能体会到的)快乐; 他们认可体验感激和表达感激的重要性⑥。Wood等认为,感恩是积极心理特质的典范⑦。尽管心理学界目前对感恩还没有形成一致看法,但西方人格心理学领域已展开了对感恩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一、感恩的理论模型

英国的Adam Smith在《道德情感理论》一书中第一次对感恩做了深层次的心理学解释。他认为感恩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情感,感恩的情感对于维持社会稳定非常重要。20世纪,一些认知情绪理论家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改。Heider认为,和一般的对社会行为的认知过程一样,个体在接受了恩惠之后会感到感激之情⑧。对恩惠所施目的的认知是决定一个人在接受恩惠后是否心存感激的最重要的因素。受惠者倾向于将感恩归因于内部动机,而不是外部的动机(责任或社会标准)。Ortony等将情绪定义为一种认知系统(由一系列的标准和态度组成)的产物,这种认知系统影响着人们对事件的理解⑨。感恩是在受惠者肯定施惠者行为时的钦佩和喜悦的混合。他们认为当施惠者的行为被评价为是值得称赞的、并非出于角色期望的(不是因为施惠者与受惠者的关系)、行为结果被受惠者评价为美好的时,受惠者更容易表现出感恩之情。Lazarus和Lazarus认为感恩是一种“移情情绪”,并提出了“核心相关主题”(core relational theme)的概念⑩。他们认为,每种情绪都与一个特别的戏剧故事情节或“核心相关主题”有关。“核心相关主题”帮助人们解释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评价这些事件与个人幸福感的关联。感恩的“核心相关主题”是对利他的恩惠的认可或欣赏。因而,只有当受惠者对施惠者为自己的利益所花费的努力产生移情时,才会体会到“核心相关主题”。

McCullough等提出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 认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在道德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⑪。感恩源于道德行为, 并且可激发道德行为。他们认为感恩有三种道德功能:道德计量功能,即对由他人提供的、能提高个体幸福感的恩惠而引起的社会关系变化的信息读取; 道德激发功能,即促进心存感激的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限制对施惠者的毁坏性行为; 道德强化功能,即施惠者的行为受到认可或赞赏后得到强化,因而在未来更可能表现出道德行为。

Wood等(2008)提出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个体在接受帮助后会对施惠者帮助的本质(帮助的价值、施惠人提供帮助所需的耗费、以及施惠人真正想帮助的程度)做一些归因,这些归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利益评价”⑫。利益评价会导致受惠者产生状态感恩的体验。另一方面,特征性解释偏差(characteristic interpretive biases)会促使感恩特质高的个体做出更多积极的利益评价,更多积极的利益评价能够解释不同水平的特质感恩和状态感恩间的关系。特质感恩与利益评价紧密相连,利益评价在特质感恩与状态感恩间起着中介作用。实验中操纵情境中的客观利益,变化的利益评价会导致个体状态感恩的变化。利益评价是解释人们为什么在接受帮助后会感到更加感激的发生机制。由于不同个体特质感恩上的差异,以及情境因素的不同,会导致个体产生利益评价上的不同,而利益评价上的不同又会导致个体状态感恩体验的差异。四者联系如下图所示:

图 1 图 1 感恩的社会认知模型

伴随着感恩理论模型的提出,也感恩的相关实证研究也逐渐兴起,这些研究主要关注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感恩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感恩与负债感的关系。

二、感恩的实证研究 1. 感恩与幸福感

近年来,关于感恩与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表明,感恩是典型的积极心理特质⑬,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视为一种增强个人幸福感的力量⑭B14,是幸福感强有力的预测指标⑮。另有研究发现,感恩与心理幸福感的各方面紧密相关,并且这种关系部分独立于五因素模型的30个层面⑯。在控制了五因素模型的30个层面后,感恩能够解释心理幸福感的大多数方面特有的差异。感恩与生活满意度、活力、幸福感正相关,而与抑郁、嫉妒负相关,而且这些关系不受社会欲望的影响,在同伴评分的测验中依然存在①。感恩的人可能比他人更幸福,部分原因是他们想要他们已经拥有的⑰。感恩的人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积极的看法,而感恩的归因又会引发更多感恩情感的产生,这在整体上提高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⑱。与幸福感正相关极高的特质感恩,与对生活的更积极的展望②,以及对社会情境的积极认识偏好有关⑫。感恩的人更可能寻求情感的和工具性的社会帮助,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接近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⑮。一项非自我报告的测验研究发现,操纵感恩变量,可以促进积极情绪和其他正性情绪的产生⑱。

2. 感恩与亲社会行为

Schwartz将感恩称为人类的“内部心灵”,一种能使社会中各种关系保持亲社会倾向的力量⑲。研究显示,习惯性地体验感恩的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①。特质感恩与积极情绪和亲社会行为正相关,而与嫉妒和对物质主义的追求负相关⑳B20。在大五人格测验中,感恩的人表现出高随和性。高随和性的人有移情的能力,愿意原谅他人,有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的倾向,这恰恰能促进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发生。感恩的人不仅把自己描述为有着积极的心态,而且也更慷慨、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人⑱。在同伴评价的测验中,感恩的人也被评为更有亲社会倾向①。

McCullough等认为个体通过体验感恩,会积极地做出亲社会行为⑪。他们将感恩比作道德的晴雨表,认为感恩可以激发人们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强化人们先前的好行为而鼓励人们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感恩可以阻止个体进行破坏人际关系的行为㉑。感恩的人更乐于助人,对周围的事物发展有着更为积极的看法,更易回报施惠者。Giacalone等认为感恩个体需要有较高的希望水平,才能将自己的亲社会倾向转化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充满希望的情绪状态是向前看的、以行动为指向的,高希望水平的人会有较高的问题解决期望和问题解决能力㉒。如果感恩个体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亲社会行为能够达到一个目标(如:处于低希望水平),那么他们不太可能会关注亲社会行为。Froh等研究发现,个体在青年时期的感恩与得到社会的、情感的、物质的各种好处有关㉓。感恩源于并能产生很强的社会纽带㉔,部分原因是通过鼓励人们为他人创造有意义的经历实现的。施惠者在亲社会行为得到强化后会感到幸福,旁观者也会感到敬畏,施惠者将来也可能会经历到感恩。这种聚焦于感恩的社会情感圈能够不断地延续下去。

3. 感恩与负债感

感恩和负债感(indebtedness)在心理学中常被等同,新近的一些理论和实验研究却指出了二者的差异:这两种情感是不同的体验,是对不同情景的不同反应㉕。负债感常伴随着负性情绪,如不适和不安,而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性情绪,是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自我报告的实验中,负债感与回避动机相联,而感恩与亲社会动机相联。负债感源于回报他人的责任要求,而感恩的境界高于此㉖。Watkins等在实验中操纵施惠者在感恩脚本中的期望发现,当施惠者的回报期望增高时,被试报告的感恩水平更低而负债感水平更高㉗。在施惠者未表示出强烈的回报期望时,被试更愿意做出回报。受惠者的感恩行为是对恩惠以及对受惠者与施惠者间关系赞赏的象征,与受惠者在未来帮助施惠者的期望呈正相关。感恩者感激地去报偿,去建立与施惠者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并不一定是为了卸下负担。感恩的正性情绪使受惠者对施惠者的目的更为敏感,对善意的帮助更会有感激的反应。如果施惠者强迫受惠者去感恩,那么受惠者将有更少的感恩体验; 当外部对受惠者回报恩惠的期望增加时,受惠者的感恩体验会进一步减少,而负债感会增加。这个发现对互惠理论也有一定的启示:施惠者把互惠标准定得越明显,受惠者就越少地感恩; 施惠者越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互惠,受惠者越不可能感到感激。

三、反思与展望

几个世纪以来,思想家们一直认为感恩对于建构和维持社会关系是必须的。正如哲学家Robert Solomon所指出的,感恩是一种重要的美德,而且可能是其他情感的核心。心理学界也曾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感恩进行研究,遗憾的是,之后很长时间感恩研究却一直未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直到最近, 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 感恩才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1. 感恩可以看作是一种人格特质吗?

我们发现,有学者把感恩看作是一种情绪体验,是人们在接受某种有价值的礼物或恩惠时的即时情绪体验; 也有学者认为感恩是一种心境,会持续一段时间; 还有学者把它看成是一种情感特质,一种稳定倾向,或者看成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道德情感㉘。

那么,感恩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再回到上述看法,这些看法看似不同,实则并无矛盾。感恩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情感,所以有“感激之情”一说,如此一来,感恩就像焦虑情绪一样,存在着状态和特质两种表现,因而可以分为状态感恩和特质感恩,前者与特定的情境相联系,后者则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尽管两者有别,但相互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比如经常体验感恩的人会形成感恩特质,而具有感恩特质的人更容易更频繁体验到感恩情绪。

那么,感恩真的可以看作为人格特质吗?在人格心理学领域,特质是用来描述人格特点的,指个体的任何持久的特征,它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可以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来进行分类,从而把人与人之间区分开来。我们从这个标准来审视一下。首先,感恩是个体比较稳定的特点吗?用感恩来描述个体的特点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个体的感恩是否稳定?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感恩的稳定性,但许多学者把感恩看作是一种情感,其实就承认了感恩的稳定性,因为情感本身就是比较稳定的。其次,感恩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吗?感恩是一种将个体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积极情感,一般是在个体认识到自己获得了某种恩惠之后产生的,这种恩惠源于他人的无私帮助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即个体得到恩惠后,感恩能够激发其做出善举以回报他人,因此,一个人一旦具有感恩,就会更多地发起善举。再次,感恩能把人与人区别开来吗?从日常生活来看,知恩图报的人和恩将仇报的人肯定有天壤之别,这两种人完全可以在感恩这一维度来分开; 编制和使用感恩问卷的学者更会体验到这种差异,而且可以用数据更加精细地描述这种差异。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更倾向将感恩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纳入人格心理学中来进行研究。

2. 感恩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人格特质?

在感恩的相关研究中,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是最深入的,感恩不仅与幸福感有高度的相关,而且对于个体幸福感具有独特的预测作用, 中介模式和调节模式两种理论模型都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认为感恩干预可有效增加个体感恩水平, 进而提升幸福感㉙。

感恩不仅与幸福感有紧密的联系,而且还与其它积极的情感如快乐、乐观、自我实现倾向、融洽的人际关系等有密切的关系㉚,也就是说,那些感恩倾向较高的人,他们体验更多的快乐,更加乐观,有更多的高峰体验,更能保持良好的人间关系。

此外,感恩与积极的处理方式、社会运作有关。感恩有利于激发人们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如助人行为,并且可以通过强化人们先前的好行为而鼓励人们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感恩还与宽恕有关,感恩的人更容易宽恕别人; 感恩也还与积极的回忆倾向有关,在回忆中,那些感恩倾向较高的人比感恩倾向较低的人体验更多地积极情感,也更容易回想起快乐的事件; 感恩的人有较高的宗教承诺,有宗教信仰的人会心怀感恩地去对待人和事物; 感恩倾向高的人还对周围的事物发展有着更为积极的看法。总之,大多数研究都支持感恩是与积极方式相联系的。

尽管我们把感恩看成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但我们还应该看到,第一,感恩的稳定性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跨时间一致性的有关研究还没有展开,跨情境的一致性也还没有更多地佐证,因此还需要大量的研究。第二,关于感恩的结构,西方学者也没有给出相对明确的解释,感恩究竟是一维还是多维的,目前没有形成统一。第三,人格心理学创始人奥尔波特直接把特质看作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坚信每一种特质都可以找到生理基础,即使现在还没有找到,但总有一天会找到。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感恩的生理基础探讨还没有开始,当然,这样的研究需要神经生理技术的支持。第四,感恩的确与个体积极密切相关,在相当大程度上减少了个体的抑郁和压力,促进了个体的积极幸福感,这对于感恩的临床干预应该有极大的启示,提高患者的感恩水平应该是未来临床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诱导儿童和成年人的感恩的研究仍处于初期,还需进一步的系统研究。同时,临床患者是否会从感恩的练习中获益,还是会在反思中延长并加强沮丧情绪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除了已有的培养感恩的方法外,是否还存在行之有效的、长期的、能够引发感恩想法和行为的方法,以及是什么样的习惯性思维和态度会阻碍感恩的思考等等,这些都是日益增多的感恩研究需要解答的问题。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主要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来测量感恩,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自我报告方法的缺陷。使用自我报告的数据,会使结果易受潜在偏差的影响。而且一些研究结果虽然表明是显著的,但显著性相对较低,这也表明相当大的变异在研究中仍未能说明。如何进一步提高量表的信效度,并建立标准化常模,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考虑用更多的评定方法,如同伴评定法,或者制定一些反应的行为标准,更多地考虑使用直接测量实际行为的量表,或者使用定性的调查研究方法,比如参与观察法、半结构式访谈法等,以此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理解感恩这一变量。从已有研究的样本来看,目前的研究大多采用经典测验原理,所取的样本都具有独特性,大都是取自非临床样本,尤其是大学生和社区群体,样本规模相对较小,不能代表各个年龄和文化水平层次的群体。未来的研究中应把已有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样本,通过在其它不同的人群中的重复实验以便检验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如何。并且大多数实验只用了一个样本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的反应,那么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普及到其他样本中去,取样的限制是否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也值得思考。时间长度的限制会减弱研究中实验操作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大多用2-3周的时间来观察一种反应,但人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段内改变行为模式,是否需要更长时间段内的集中报告来取得更可靠的行为效应也同样值得思考。再者,在一些研究中,分配动机是在被试已经做出分配的决定后才测试的,那么被试很可能报告的只是他们的事后归因。另一些研究中,给被试的并不是实际的利益,因此得到的很可能是被试基于世俗的感恩理论做出的反应,而不是他们对恩惠实际的反应,将来的研究中更应该考虑在真实情景中影响被试反应的各种因素,以克服情境模拟法所带来的局限。

需要指出的是,感恩是受文化影响的,它深深地嵌入在文化框架中。尽管感恩在各个文化中广泛地存在着,是人类共有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具有跨历史性和文化普遍性㈝。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会对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在内,都在以某些标准评价和影响着感恩,因此感恩也具有文化特异性。就感恩的对象而言,中国人侧重感恩父母、师长,特别是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西方人更多地受宗教的影响,喜欢感恩上帝、陌生人和自然等等。就感恩的内容而言,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亲情伦理道德关怀,强调人际关系。就感恩的表现形式而言,中国人则看重互惠,即你帮助我,我帮助你,西方比较注重仪式。应该说,中国人的感恩还是比较独特的,可能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接受的是一种关系、社会取向的文化,强调人际之间的融洽、和谐,牺牲小我,保护大我,克己复礼,是一种包容式的个人主义文化。在华人文化中,人情、面子、关系和报恩等非常重要,注重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今天给你面子,日后给我面子。在社会互动中,无处不显现出感恩和报恩的特点,养儿防老也成为一种报恩,人际交往中的给对方面子也存在预期对方能够感恩,将来能给自己某种回报等等。因此在华人文化中对感恩的结构、形成和运作机制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有关感恩的研究主要存在于西方,那么东西方文化环境中感恩的形成及表达方式是否不同,以及有何不同,还期待能有更多的跨文化与多元文化比较的研究,特别是中国本土化的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