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南铁路建设与发展论文 云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云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

2024-07-09 18:1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      言

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前沿,具有沟通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与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贯彻实施的一项重大科学决策。

云南省交通运输正处于大发展时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建设,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省情的现代交通发展道路,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从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来衡量,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交通运输高速发展、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建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阶段。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转型加速、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日趋加快的大环境中,运输需求总量将快速增长,对运输能力、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资源与环境约束更加紧迫,交通运输面临新的更大挑战。为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效能,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导。

《云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作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全省“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规划指导下,本规划统筹协调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促进运输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最大效率,加速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是指导交通运输发展和确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云南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包括: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与需求、指导思想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等五部分内容。

第一章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逐步得到缓解,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立体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骨架正在形成。但是,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云南交通封闭落后面貌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影响发展的各种矛盾依然突出。

一、“十五”发展成就

“十五”期间,全省交通运输发展较快,在交通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供给以及运输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发展。2005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24亿吨,比2000年增长19.0%;货物周转量655.5亿吨公里,增长36.7%;客运量4.21亿人,增长24.9%;客运周转量275.2亿人公里,增长15.7%。全省交通运输正在进入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进,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新发展阶段。

(一)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十五”期间,全省交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达到17.27万公里(不计民航航线里程),较2000年新增,增长3.3%。其中,公路里程16.76万公里,增长2.4%,二级及以上公路,增长1.16倍(其中高速公路,增长1.75倍);农村交通通达度明显提高,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14.24万公里,实现所有的乡镇、84.2%的行政村通公路;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5.5%;内河航道里程,增长74.9%,其中五级航道,六级航道,七级航道,七级以下航道,其余为库湖区航道;机场10个(昆明、保山、思茅、昭通、西双版纳、德宏芒市、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临沧),比2000年新增1个(临沧)。

(二)以航空为先导、陆路为骨架、水运为补充的交通构架正在形成

云南是国内通航民用机场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目前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民用航空体系较为完善、运输能力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的省区之一。2005年度全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25.4万人,已接近铁路完成的1576.9万人。2006年3月,航空运输客运量完成160.8万人,首次超过铁路的155.1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云南铁路发展的滞后,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航空客源强有力的拉动,航空运输也同时促进了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航空的先导作用已经显现,现实意义十分显著。大量游客、旅客通过航空运输进入云南,必须换乘其它运输工具到达目的地,密切衔接、相互促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雏形正在形成。

2005年,陆路运输承担着云南省全社会99%以上的货运量、客货周转量和95%以上的客运量,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过程中占据绝对关键的地位。云南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以昆明为中心,包括入滇通道、省内通道和出境通道三大部分,由中国腹地分别经桂、黔、川、藏四省区入滇,经省内路网,再由东、中、西三路出境通边达海的基本构架和总体态势。

“十五”以来,云南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抓紧推进澜沧江—湄公河航道整治、中缅陆水联运通道(即“一路一港”建设,包括瑞丽—缅甸八莫公路和八莫港的建设)等建设,使我省与东南亚国家的通道联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积极推进建设富宁港、水富港,使云南与泛珠三角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云南对外通道又有新的突破,水路交通已经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技术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综合交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运力结构较大改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运输设施方面,铁路电气化里程五年新增,局部路段时速已超,正在逐步改变“云南火车没有汽车快”的历史。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比重由2000年的1.42%提高到2.98%,其中高速公路增长尤为迅速。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设计、施工技术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特别是高原山区的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内昆铁路桥隧施工技术、高速公路长大隧道施工技术、高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技术、元江至磨黑高速公路红河大桥等等)。昆明国际机场已成为全国主要枢纽机场。

运输装备技术水准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在云南通航的民用飞机保持国际先进水准,机队规模不断扩张;汽车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从2000年生产2.21万辆提高到2005年的6.29万辆,增长1.85倍,部分车型技术性能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高原铁路大马力、高速机车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四)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较大改善

交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得到推广和普及,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全面启动。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建设中,首开我省公路收费、通讯、监控“三大系统”与土建工程同步建设的先例,在全国首次实施对12座特大隧道进行集中监控,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监控屏,大幅度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昆明等城市建立了信息化交管指挥中心,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依托不断提高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以高速公路快速客运班车为标志,旅客运输服务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和快速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捷、高效为目标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货物运输代理、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快递业务和信息服务等运输服务方式发展迅速,货物运输及时性和延展性有所提高。

(五)管理体制和投融资机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运输市场化进程加快

“十五”期间,重点实施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内容的交通体制改革。民航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机场属地化管理,成立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创新投融资方式,组建铁路、公路等专业投资公司;铁路行业加快了主辅业分离的进程,进行了以减少管理层次为目标的铁路分局撤销等改革。

随着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对运输市场的管制进一步放宽,开放度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附属服务和维修均不同程度对外商和民间资本开放,民间资本已进入航空运输业。

(六)交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受到重视

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公共安全,使交通安全上升到一个重要地位,交通安全工作明显加强。在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后,配套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协调机制,加大了对超载和各类违章的整顿治理力度,增加对安全设施的投入。铁路安全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等也得到加强。

交通节能和环保方面,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对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在大中城市积极倡导公共交通,帮助民众树立选择公交出行的意识;控制并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老旧运输工具等。

此外,“十五”期间建设了一批兼顾国防交通功能的基础设施项目,交通战备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二、“十五”发展经验

“十五”期间,是全省有史以来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最快的时期,投入最多、建设最快、成效最大,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确立优先战略地位,以规划为前提明确发展方向,促进交通大发展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交通建设,始终把加快交通发展作为优先发展战略目标,抓住机遇不断推进交通大发展。在促进交通发展过程中,认真研究国内外交通发展趋势,遵循发展规律,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扩大覆盖面为重点,结合全省实际,抓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规划研究等一系列规划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交通发展方向,加大政策措施和资金支持力度,为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和运输能力的较大增长提供了基本条件。

(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改善交通建设环境

各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国家民航总局等部门汇报衔接,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签订了一批加快我省铁路、公路、民航发展的合作协议和会谈纪要,推进了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得到国家支持,为“十一五”全省交通发展建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宏观建设环境。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解决交通建设项目存在困难,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

(三)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省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省预算内资金中安排交通建设资本金5亿元以上,用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交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并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外来投资者,采取“BOT”等方式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大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组建了铁路、公路等专业投资公司,创新投融资方式,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市区以及各大企业、厂矿、大型水电站的合作,通过投融资体制的不断创新,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拓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上市融资、发行建设债券、租赁转让建设开发特许权、推广BOT及TOT等项目建设模式等,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交通滚动发展,形成多渠道筹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格局。

(五)加大前期工作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十五”期间启动了一大批铁路、民航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工作基础,提高前期工作质量,为大丽铁路、玉蒙铁路、文山机场、腾冲机场等项目及早开工创造了条件,昆明新机场建设、富宁港建设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也在全面展开。铁路、民航、公路、水运等领域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加快交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全省“十一五”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全省交通设施规模和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瓶颈”制约因素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发展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布局不合理、等级低、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最突出的是铁路运输能力短缺,铁路骨架网络尚未形成;公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在一些地方仍然是通而不畅;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愈发突出。同时更应注意,交通建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体制尚未健全是云南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主要突出矛盾,运输市场建设滞后,市场机制仍需健全,交通发展总体上仍然以各种运输方式自成体系为特征,行业分割没有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综合交通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建立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章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与需求

2003年我国人均GDP迈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阶,步入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黄金发展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指导方针。“十一五”时期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上升阶段,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基础、创条件的关键时期。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研究云南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云南综合交通体系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去牢牢把握。

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总量规模上新台阶需要交通运输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和服务支撑,根据国外发展经验和全国乃至全省工业化、城市化所处阶段以及资源和产业分布特征,“十一五”交通运输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根据全国平均增长速度预计,全省到2010年全社会货运量和周转量将达7.5亿吨和730亿吨公里,客运量和周转量将达5.7亿人次和350亿人公里。

一、“十一五”面临的环境与机遇

首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云南积极参与滇沪滇浙合作、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与发展等机遇为云南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发展契机,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东盟10国国土面积、人口、生产总值均接近我国的一半,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20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是发展中国家间组成的最大的区域贸易集团,它将为中国和东盟带来互利双赢的局面。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我们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发展、壮大自己。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广州签署。这个中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是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这一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泛珠三角区域地缘相邻、人文相近、利益相关,发展潜力巨大。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电力、矿产、生物资源、旅游、高技术等领域与区域内其余十个经济体开展合作,实施“西电东送”、“外企西进”,不断探索泛泛联合(泛珠三角与泛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就能不断加快云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就能不断壮大云南经济实力,就能不断提高云南的经济地位。

其次,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云南交通建设高度重视。云南独具的区位优势正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国际大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国家有关层面正逐步形成共识。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等国家部委采取切实行动关心、支持云南交通建设。在国家交通专项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云南占有重要位置,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云南交通发展的高度重视,给云南交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云南已经迎来了新一轮交通建设高速发展期。要抢抓机遇,抓紧做好相关部委的工作,争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动云南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

第三,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交通建设。针对交通运输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已日渐凸显,解决交通运输“瓶颈”已刻不容缓的实际情况,云南省委、省政府将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发展云南经济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组建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项会议、下发政策指导性文件等方式大大推进了云南交通建设的进程。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就云南交通建设问题作出重要指示,就云南交通建设发展思路、运输方式的选择、筹措资金思路等重大问题都有相当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为云南交通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各族人民和各级政府对交通建设表现出极大热情,对交通建设给予了积极的协助配合,为掀起云南交通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四,困扰交通建设发展的关键——资金筹措问题已引起国家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后,云南省也出台了相应政策,通过筹备组建铁路、公路、民航等六大专业投资公司,搭建融资平台,不断增强融资能力。这些重大举措必将为云南交通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面临的交通运输需求

建设和完善符合省情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整体效率,是我省资源供给条件、实现运输一体化和降低运输成本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各种运输方式已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资源的可支撑性,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设和完善符合我省经济地理特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是“十一五”交通发展的重点任务。综合分析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原材料运输通道能力的需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运输需求量大。由于我国及我省资源和工业布局不平衡,我省未来还将依然保持能源、原材料运出省外,工业制成品运入省内各地,省内原材料由滇西、滇西南运至滇中、滇东地区的格局。由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省际运输通道能力及加快新通道建设,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同时,根据我省周边国家的资源状况,也要求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适应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快国际通道的建设。

二是消费结构调整对交通设施数量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不仅出行的次数、距离和时间增加,而且对出行模式的选择更加呈现多样性,对出行的要求除满足及时、方便外,对舒适、快捷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我省主要城市和较发达地区已开始进入汽车化时代,2005年底,全省共有机动车保有量327.6万辆,机动车驾驶员360万人,预计到2010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457万辆,机动车驾驶员510万人,汽车消费大众化,对道路设施数量、质量以及可选择性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三是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和利用国际资源,对建设云南国际大通道的需求。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不仅人均占有资源少,而且优质资源所占比例低。发挥我省区位优势,积极构建云南国际大通道,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是支持和加快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加快发展云南国际通道,特别是大能力的铁路通道,是保障我国进口能源和重要原材料运输安全的必由之路。

四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对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和可达性的需求。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是经济发展和经济起飞必须投入的社会先行成本。加快“西部大开发”,适应云南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贸联系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改善落后地区人民生活条件和福利状况,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更多地重视和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和普遍服务问题。随着区域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旅客运量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就业人员的跨区域大范围流动,将形成城际之间、跨区域之间强大的旅客运输需求。为此,要求交通运输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快改善旅客运输交通状况,提供快速便捷、高质量的旅客运输服务。

五是国防安全对国边防交通建设的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代的主题,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全球战略资源争夺的日趋激烈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尚未完成,要求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高国防交通能力。“十一五”交通布局建设和运输系统建设必须有利和适应提高国防交通能力的需要,保证军事斗争的需要。

第三章  “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铁路运输、重点建设城际轨道交通、扩展西部地区路网;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积极发展水路运输;优化民用机场布局;优化运输资源配置”。

云南省委七届七次全委会明确提出,继续加快推进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仍然将国际大通道建设作为对内对外的交通发展战略取向,把云南发展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现代客、物流的桥头堡。为此,围绕“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沟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推进合作,促进繁荣;发展云南,服务全国”的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云南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要求,遵循增强供给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和保障有效需求的原则,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方向,将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合作的交通枢纽作为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全面提升综合交通生产力水平、竞争力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有效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形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方针是: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保障,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以航空为先导、陆路为骨架(铁路、高等级公路)、水运为补充的省际、国际大通道网络体系,全面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加强国际大通道和昆明枢纽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二、发展目标

云南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把云南建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通过大力发展与改革,以进一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和建设为先导,加快铁路建设步伐,保持公路快速发展势头,发挥水运的补充作用,加大财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启动并推进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方式。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基本缓解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公平与效率充分兼顾,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运输质量明显提高,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管理体制获得创新;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能力充分、服务可靠的可持续综合交通体系。

——以完善民航机场布局和建设为先导:“十一五”期间,以建设昆明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重点,将昆明机场建设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新机场在2010年建成通航后旅客吞吐能力将达4000万人次以上,远期达6000万人次(预测昆明新机场旅客吞吐量2015年达到2700万人次,2020年达到4000万人次,2035年达到6000万人次);以此带动省内中小型枢纽和通勤(旅游)机场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中小型枢纽机场,新建腾冲、红河、会泽、怒江、泸沽湖等机场,到2010年机场布点总数达到16个;迁建思茅机场,扩建改造一批既有机场。“十一五”期间,通过增加省外、国外直飞全省各机场的航线以及省内各机场间的环飞航线,组建或控股至少一家基地航空公司,进一步提高民航吞吐能力。到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500万人次、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50万吨;预测到201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以上(昆明巫家坝机场扩容后可达到2000万人次左右)。

——加快铁路建设:争取“十一五”末铁路货物和旅客运输能力在2005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翻番,货物发送能力提高到1亿吨/年,旅客运输能力提高到3000万人/年;规划2010年路网规模超过,新建成铁路(大理经丽江至香格里拉、玉溪经蒙自至河口、大理至瑞丽铁路),建成复线(贵昆铁路云南段、成昆铁路广通至昆明段、广大铁路复线)。

——保持公路快速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省公路规模达到17.,其中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达到,“十一五”期间完成左右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公路建设以建设昆明至边境和省外干线公路全部实现高等级化为重点,加快通往国家一、二类口岸公路的高等级化建设。在积极发展高等级干线公路网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道路通过能力和行车安全性。

——发挥水运的补充作用:以“北进长江、东入珠江、南下湄公河、连接太平洋、沟通印度洋”的对外水运通道和水富、景洪、思茅、富宁、河口等重要港口以及洱海、滇池、小湾、大朝山等库湖区航运建设为重点,积极发掘水运资源潜力优势,2010年以前,实施对外水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右江、红河、中缅陆水联运等)和重要港口、库区湖区航运基础设施等工程,启动建设航电枢纽工程,相应建设运输需求较大的其它航段航道整治工程,初步形成对外水运通道和重要港口为主体的云南省航运体系。规划对外水运通道通航里程2010年为,其中四级航道、五级航道。

——加大财政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全力支持“一乡一路”和“一村一路”的建设,即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一条沥青(水泥)或弹石路,实现通乡公路路面硬化目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一条公路,通公路率达到99%。坚持国家与省的资金投入、地方配套、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建设发展的方针,对全省80个国家级、省级重点扶持县积极扶持,优先安排建设项目,加大资金倾斜。

——启动并推进城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以昆明为龙头的滇中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市群落,发展城际和城市快速轨道客运系统,特别注重结合昆明新机场建设,发展满足客流需求的机场与城区间的快速、大能力轨道客运系统。

第四章    发展重点

根据本规划提出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十一五”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重点将围绕昆明为核心的全省交通体系铁—公—航主枢纽的建设,以区域性、辅助性枢纽为支撑点,构建各枢纽间联系紧密、通达快捷,并以水运交通作为补充的综合运输网络。

一、综合运输通道

“十一五”期间,优先建设对支撑经济增长有重大作用的综合运输通道,尽快形成综合运输网络骨架。重点实施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干的中越、中老泰(昆明—曼谷)、中缅、经缅甸至南亚国际通道,以及昆明至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的省际通道,构建“七入省、四出境”综合运输陆路通道体系。

(一)“七入省”综合运输陆路通道

1. 广州至昆明通道(“珠三角”地区,广西、广东方向)

自昆明沿东南方向,经石林、开远、富宁的罗村口至广西百色,经南宁、玉林、梧州、肇庆至广州,在云南境内与国道主干线GZ75重合。

铁路:规划新建蒙自—文山—广西百色铁路,云南境内长约,规划争取在“十一五”末实施。

公路:滇桂界罗村口至昆明段全长,昆明至石林高速已建成,石林至锁龙寺拟建为高速,锁龙寺至平远街高速在建,平远街至砚山高速已建成,砚山至富宁拟建高速,富宁至罗村口高速在建。

2. 汕头至昆明通道(“珠三角”地区,广西、广东方向)

自昆明向东,经石林、师宗、罗平、江底至贵州兴义,经广西百色、南宁至广东,在云南境内基本与南昆铁路、国道G324走向一致。

铁路:规划“十二五”期间对现有南昆铁路进行复线改造,云南境内段昆明至威舍长。

公路:滇黔界江底至昆明全长,昆明至石林高速、召夸至西桥高速已建成,目前石林—西桥—江底一级公路正进行高速改造。

3. 上海—贵阳—昆明通道(“长三角”地区,贵阳、上海方向)

自昆明向东,经曲靖市富源县的胜境关进入贵州,为国道主干线GZ65走向。

铁路:即贵昆铁路昆明至沾益段和盘西(贵州盘县至沾益西平镇)支线铁路。沾益—昆明增建二线在建,盘西支线云南境内长。

公路:GZ65线上海—瑞丽公路云南境内胜境关至昆明全长,胜境关至曲靖高速已建成,曲靖至嵩明高速在建,拟建嵩明至昆明高速复线。

4. 杭州—遵义—昆明通道(“长三角”地区)

自昆明向东偏北,经宣威至贵州六盘水,为贵昆铁路走向。

铁路:贵昆铁路云南境内全长,沾益—昆明增建二线在建,六盘水—沾益段增建二线计划2006年开工,2009年全部建成,云南出省铁路制约将大大缓解。

公路:六盘水(滇黔界)至昆明全长,滇黔界—宣威段为等外路,拟进行高速公路改造;宣威—曲靖段,目前已建成一级公路,规划进行高速公路改造;曲靖至嵩明高速在建,拟建嵩明至昆明高速复线。

5. 重庆—昆明通道(重庆方向)

自昆明向东北方向,经云南昭通、水富、四川宜宾可与重庆相连。

铁路:该通道铁路仅有2002年正式通车的内昆铁路。为打通滇东北地区与云南腹地的铁路通道,规划建设昭通—会泽—曲靖铁路,适时启动前期工作。

公路:GZ40线二河公路水富至昆明全长,水富至麻柳湾高速在建,麻柳湾至昭通二级已建成,昭通至待补高速、二级在建,待补至嵩明高速、二级已建成,拟建嵩明至昆明高速复线。

6. 北京—昆明通道(环渤海地区,成都、北京方向)

自昆明沿北偏西方向,沿北京—昆明国家高速公路走向,经元谋、四川攀枝花、西昌、雅安抵成都,再向北经绵阳、广元、汉中、西安、临汾、太原、石家庄、保定可达北京,即国道线G108走向。

铁路:成昆铁路目前运能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滇西南、滇西北铁路的发展,矛盾将更加激化,必须尽快对其进行复线改造,2006年将首先启动昆明至广通段扩能改造,规划实施广通至攀枝花段改造。

公路:北京—昆明云南境内段,螃蟹箐至昆明全长,螃蟹箐—元谋—武定高速在建,拟建武定至昆明高速公路。

7. 拉萨—昆明通道(西藏、大香格里拉方向)

自昆明向西,经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至滇藏界隔界河,为滇藏铁路、国道G214线走向。

铁路:规划建设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铁路,全长,目前大丽铁路正在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建设丽江—香格里拉铁路,香格里拉—德钦长,2020年前全部建成,形成第二条进藏铁路通道。

公路:西宁—景洪(G214)西部开发通道滇藏界隔界河至大理规划高等级公路长,其中,隔界河至香格里拉四级,规划“十一五”建成二级;香格里拉至松园桥已建成二级;松园桥至大理规划“十一五”建成高速。

(二)“四出境”综合运输陆路通道

1. 中越通道

自昆明向东南,经蒙自至国家一类口岸河口,出境后经越南老街可直达河内。

中越铁路通道:昆明至河口铁路改建后总长,目前昆明—玉溪南段已建成,玉溪—蒙自段在建,新建蒙自—河口段规划在2007年实施,2010年前全线建成。出境后即在越南老街与越南铁路网相连,经即可抵达河内,昆明至河内铁路全长。

中越公路通道:昆明至河口高速公路(即GZ40线)全长,昆明至石林高速已建成,石林至蒙自拟建高速公路(现状二级,),蒙自至河口高速在建。老街至河内公路里程也为,昆明至河内公路全长。

2. 中老泰通道

自昆明向南,经玉溪、思茅、景洪至国家一类口岸磨憨、国家二类口岸打洛,出境后可经老挝北部200多公里就可进入泰国清孔。

中老泰铁路通道:昆明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全长,昆明—玉溪南段已建成,规划“十一五”期间新建玉溪至磨憨段约。目前老挝境内尚无铁路,如经万象至泰国廊开与泰国铁路网相连,需新建铁路约,廊开至曼谷现有铁路长,昆明至泰国曼谷铁路全长约,至老挝万象约。

中老泰公路通道:昆明—磨憨公路(也称昆明至曼谷公路)全长,即纵10西部开发通道(本路段与国道G213线重合),目前昆明至磨黑高速已建成,拟建磨黑至思茅高速公路,思茅至小勐养高速已建成,小勐养至磨憨一级、二级在建。由磨憨口岸出境经老挝南塔、会晒跨越湄公河进入泰国清孔至清莱、帕尧、南邦、达府、那空沙旺到达泰国首都曼谷。昆明至曼谷公路全长,其中老挝境内长,泰国境内长。

3. 中缅通道

自昆明向西,经楚雄、大理、保山至国家一类口岸瑞丽、畹町,直达缅甸仰光和印度洋沿岸。

中缅铁路通道:昆明—瑞丽铁路通道全长,目前已建成昆明—广通(即成昆铁路)—大理铁路,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昆明—大理复线铁路,新建大理—瑞丽铁路,争取2010年前全部建成。出境后新建铁路至缅甸腊戌接缅甸铁路网,经可达缅甸首都仰光,昆明至仰光铁路全长约。

中缅公路通道:昆明—瑞丽高速公路全长,目前昆明—安宁在建,安宁—楚雄—大理—保山高速已建成,保山至龙陵高速在建,龙陵至瑞丽二级已建成、规划2008年开工建为高速(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在2010年左右实现全线高速化;瑞丽出境后可抵达仰光,昆明至仰光公路全长。

4. 经缅甸至南亚通道

自保山向西至国家一类口岸腾冲,通过猴桥进入缅甸,经密支那至印度雷多,可达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三个南亚国家。

经缅甸至南亚铁路通道:保山经腾冲至猴桥铁路全长约,规划“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出境后新建铁路长度约,缅甸境内约、印度境内约,在印度雷多与印度、孟加拉铁路对接,形成与南亚相连接的便捷的陆上国际大通道。

经缅甸至南亚公路通道:史称“史迪威公路”,昆明经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可达印度雷多,全长,其中云南省境内长,缅甸境内长,印度境内长。云南省境内部分路段(至保山)为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昆明至保山长,保山至龙陵(蚂蟥箐)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长,预计2007年建成通车;蚂蟥箐至腾冲现为二级公路,长,规划改造为高速公路;腾冲至猴桥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正在进行,长,预计2007年通车;缅甸境内猴桥至密支那公路长,现由我省出资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预计2007年通车;密支那至班哨公路长;班哨至印度雷多公路长。

(三)航空网络

按照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要求,航空重点是抓好昆明新机场建设,把昆明新机场建成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和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力争2006年全面开工建设;预测到201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2700万人次,2020年达到4000万人次,2035年达到6000万人次的终期规模(2010年建成通航后旅客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人次,2035年能力达到6000万人次)。同时,进一步完善省内中小型枢纽机场、通勤(旅游)机场以及直升机机场的建设,形成以昆明国际机场为枢纽,以丽江、西双版纳、大理、芒市、香格里拉等为中型枢纽机场,并积极申报成为口岸机场;以保山、思茅、昭通、临沧、文山、红河、腾冲、怒江、会泽、泸沽湖等为小型机场;以昆明、丽江、大理、芒市、西双版纳为航空公司基地的云南民航运输网络。形成直飞欧洲、大洋洲、美洲以及东南亚、南亚主要国家和国内主要城市、省内环飞连接的航线网络结构和客货运输兼备的航空运输体系,组建或控股至少一家基地航空公司,做大做强云南机场产业,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云南由航空大省向航空强省转变的目标。

(四)水运通道

水运出省通道:重点是金沙江、右江两出省通道。

1. 金沙江水运通道。金沙江是云南通往长江及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金沙江下段已经拥有1000吨级船舶。云南境内主要是抓好水富港及千吨级向家坝通航设施建设,水富—宜宾航道改造,抓好金沙江千公里梯级航道改造。

2. 右江水运通道。这是珠江水系航运规划的西南水运出海通道的南线通道。目前,南宁至广州航道已达三级航道标准,通行1000吨级船舶。近期百色枢纽、那吉枢纽建成后,通过水库径流调节及下游航道整治,百色至南宁河段可达三级航道标准,通航1000吨级船舶。云南境内主要是抓好富宁港等港口、码头建设和航道整治。

水运出境通道:主要是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以及伊洛瓦底江3条河流,可建成国际陆水联运航道。

1.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水运通道。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2001年6月四国商船正式通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境内段景洪至中缅边界为五级航道,可通航300吨级船舶;境外段常年通航200~300吨级船舶。近期年通航能力可达600万吨。

2. 中越红河水运通道。从河口沿红河到越南海防,是云南最近的出海港口,它有望建成云南最便捷的一条水陆联运出海通道。目前,云南境内段可通行20吨级船舶;境外越南段可通行100~700吨级船舶。年通过能力最低可达100万吨以上。

3. 中缅陆水联运通道。目前,开通中缅陆水联运的外部环境良好,主要是积极促成缅方,争取签订中缅两国联运协议,尽快开通这条我国直入印度洋的战略通道。年通过能力可达2000万吨。

二、综合运输枢纽

根据云南实际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运输枢纽可分三级:主枢纽、区域性枢纽和辅助性枢纽。

——主枢纽:昆明作为云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中心,已经形成铁—公—航核心枢纽,即主枢纽,是云南综合交通体系中枢枢纽。“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昆明新机场建设;建设并完善昆明铁路、公路、民航机场主枢纽和快速过境疏解线,调整完善昆明铁路、公路客运站场布局,实现城区交通的内畅外通;结合城市规划,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区域性枢纽:根据云南运输线路布局情况、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规划,云南区域性运输枢纽可分为两大类共9个:一是区域中心城市枢纽,包括曲靖、红河(个开蒙城市群)、大理、玉溪;二是重点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及省界枢纽,包括丽江、腾冲、景洪、水富、瑞丽(畹町)。 “十一五”期间,要吸取昆明城区交通的经验教训,结合城市规划,做好各区域性枢纽规划及城市交通规划。

——辅助性枢纽:在区域性运输枢纽基础上,为更好地通边达省、形成网络,应建立一批辅助性运输枢纽,主要有楚雄、思茅、文山(富宁)、临沧、磨憨、河口、孟定、富源等。

三、发展重点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可从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来衡量。

(一)网络规模

全省综合交通体系的网络总规模达到17.左右,国际大通道初步形成。

●  铁路网从2005年的增至以上,新建,建成复线,复线率从零达到18%。铁路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初步缓解。

●  公路网17.28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从2005年的增至(其中高速公路达到),高等级公路比重达到6%以上。

●  民用机场总数从2005年的10个增至16个,初步形成以昆明机场为核心的、以干线机场为支撑的、以支线和小型机场为补充的,梯次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运作顺畅的机场体系。

●  对外水运航道,其中四级航道、五级航道,初步形成以对外水运通道为骨干的现代化航道体系。

●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实施阶段,昆明城区的道路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逐步建成,大中城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二)覆盖范围

到“十一五”末,全省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将基本覆盖全省各州市,覆盖区范围大大增加,在人们出行及货物交流时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成为可能。

●铁路:连接州市首府从2005年的7个增至11个(其中有5个民族自治州)和57个县(市、区),覆盖县的国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5%;覆盖约2100万人口,接近总人口的50%;连接了全省4个一类口岸(昆明空港、河口、瑞丽、畹町)。

●  干线公路: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省际通道的建设全面完成,建成省会连接12个州市首府的高速通道和3个州市首府的快速通道,10个州市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建成通向东南亚国家的3条高速通道、9条快速通道和连接周边省份的7条高速通道、10条快速通道;建成昆明绕城公路西南段、西北段、东连接线高速公路,昆明市过境交通压力大大缓解;建成连接全省重要旅游区的快速通道。

●  农村公路:

全省具备条件的乡(镇)通一条沥青(水泥)或弹石路。

——昆明、曲靖、玉溪、版纳、怒江等5州市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红河、迪庆、德宏等3州市乡镇通沥青(水泥)路达80%,通弹石路面20%。

——文山、丽江、保山等3州市通沥青(水泥)路达60%,通弹石路面40%。

——大理、思茅、昭通、楚雄、临沧等5州市通沥青(水泥)路达50%,通弹石路达50%。

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一条公路,通公路率达到99%。

●  机场布点:除玉溪、楚雄外覆盖所有州市首府,全省重点旅游区基本实现航空通达;昆明机场开通的国际航线将基本覆盖东南亚、南亚、东亚国家重要城市,国内航线将覆盖全国所有重要城市。

●  水运:覆盖公路、铁路的部分空白地带,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网的国土覆盖率,与公路、铁路共同构筑成云南省四通八达、经济、便捷、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

第五章    对策措施

云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跨地区、跨国界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跨国贸易、国际交流,还应当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充分处理好建设速度、规模、结构、体制、运行机制和效益等问题的关系。尽快发挥各重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是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成败的关键。

一、转变交通发展理念,加强综合运输规划,做好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要重视交通运输体系的公益性特点,转变发展观念,既要加大国家和我省政府资金投入力度,更要多渠道引进资金,政府引导与市场操作相结合,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二是重视规划工作,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做好总体规划并认真贯彻落实是顺利实现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根据国家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通过综合平衡和多方案比较,确定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和地域空间分布,切实做好重大项目论证工作,在着重做好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各专项规划,各规划应通过各种方式确立规划的法律地位,确保其严肃性和效力。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工作,切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前期工作质量,满足建设和发展需要。

二、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建立云南省交通建设基金,加强政府对交通建设的投资管理

在确保项目高质量、高速度建设的基础上,应以提高投资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建设资金的短缺是云南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合理利用资金,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发展云南交通运输事业当前应着手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相关要求,在云南省政府已出台的配套文件基础上,应考虑建立云南省交通建设基金。建立交通建设基金,一方面是落实“决定”要求,与国家交通建设基金相对应;另一方面也是当前云南交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铁路、公路、民航并重,以水运、城市轨道、管道为补充的发展方向,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议建立由省政府统一管理的交通建设基金,将省财政传统的投入模式逐步转移到综合立体交通的协调发展上来,实施好审批、核准和备案等制度。这些措施将有利于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达到投资最优化,有利于交通建设项目统筹布局。

交通建设投资管理应注意四方面具体工作:一是力保重点,避免分散,要根据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建设重点,确保重点骨干项目的资金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严格程序,科学管理,要按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管理,提高建设水平,努力降低造价。三是强化监督,确保质量,要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实行严格的项目评价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四是建立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制度,认真总结投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论证不足导致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低下问题。

三、创新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好并支持公路投资公司、铁路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尽快组建民航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交通体系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投融资体制的不断创新,形成多渠道筹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格局。一是采取合资共建共管方式,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有关省区的合作,广泛吸引国家和各省区资金;二是利用国际国内投资平台,在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前提下优选项目吸引国际国内投资;三是创新投融资方式,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拓展融资渠道,包括上市融资、发行建设债券、租赁转让建设开发特许权等等;四是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收回投资、实现滚动发展。

四、依靠科技创新,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输质量和运行效率

依靠科技创新是全面提高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水平,保证其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益的有效途径。一是在设计阶段加强科学研究和引进国际一流技术,按照交通发展的趋势使设计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尤其要对智能交通技术与现代物流技术予以重点关注,适时建设或预留相应的技术接口,为交通体系建设和后续提高通过能力和管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二是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强现有交通网络的技术改造,提高网络的技术等级和通过能力,这一点对于云南这样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省区尤为重要;四是加快改造传统设备,研制开发或引进配置联运设备,用运输工具和配套设备等现代化装备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

五、加快对外开放接口建设,尽快发挥云南国际大通道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云南扩大对外贸易带来了难得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使云南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更快、更多地受益。要本着“互利互惠,真诚合作,收费从宽,手续从简”的原则,制定和实施更为优惠的政策,加快边境口岸建设步伐,增强口岸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争取国家给予优惠的边境通关政策,积极促成和实施《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客货运输协定》,进一步简化出入境手续,大力提高通关效率,促进相关各国物流、人流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动,尽快发挥云南国际大通道的经济效益。

六、正确处理交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云南位于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加上云南能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减少交通能源消耗意义重大。一是在交通体系建设和运营中想方设法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损失,采取避让自然保护区,杜绝因片面追求减少初期建设成本而采用大填大挖的建设方案,尽量防止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减少运输能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二是要采取切实措施,高效、合理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超前规划,在眼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预留好发展条件,杜绝重复建设;三是推行节约资源的运输方式,鼓励清洁节能运输方式的发展,减少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实现循环经济模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