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名楼简介英文版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书评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徐舜寿)书评

2024-07-17 18:3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林左鸣 序

徐舜寿出生于浙江吴兴县的一个知识分子阿基听,父亲徐一冰,早年跟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从日本回国后,创办中国第一所体育学校中国体操学校。哥哥徐迟,著名作家,以诗人气质写报告文学,其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和地质之光,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夫人宋蜀碧,在翻译领域有所建树,与徐迟合译了托尔斯泰传等明珠。

56年8月,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任主任设计师,同时担任歼教1喷气式总设计师。58年7月,首飞。

61年组织创立了第一个飞机设计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第一任技术副所长。

64年,参与组建西飞,担任该所技术副所长兼首任总设计师。

亲自和组织设计了歼教1,初教6,歼8,轰6,运7等。

徐舜寿不仅组织和参与了多个飞机设计、飞机机构创建和航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航空科技人员,编写了大量著作,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飞机设计思想,为后人树立了高尚的为人风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个月完成歼教1全部设计图纸,两年内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全部使用国产材料、成品件(包括发动机)的喷气教练机,速度惊人

徐舜寿同志务实求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铭记。在浮夸风劲吹,盲目追求高指标的年代,他不盲从,不迎合,举出大量技术上的论据,反复说明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循序渐进。在飞机设计室,他首创了保证科学决策的技术委员会,这种开放、民主的技术组织形式,不仅使决策过程透明、民主,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倡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要求大家苦练基本功,把六分之五的时间用于钻研科研和钻研业务,他似父兄那样对待年轻人,鼓励年轻人要坐下来,钻进去,冒出来,争当技术尖子,绝不做技术官僚。

徐舜寿同志高瞻远瞩,开拓创新的态度,为每一位熟知他的人深深敬仰。面对一边倒,去啊年学习苏联的政治要求,他敢于不唯米格论,在研制歼教1过程中,大胆摒弃苏联飞机机头进气的气动外形设计,采用两侧进气,并对原准机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改动,作为飞机设计事业的领军人物,他明确提出不能仅靠牛顿三定律来领导和指导飞机设计工作,以一个航空科技领导者应有的敏锐和远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钻研高速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师创建后,迅即展开气动弹性专业的组建;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的50年代末,又在设计室组建了计算站,引进了当时国内能获得的模拟和数字计算机。60年代初,便在六院一所,设置自动控制专业;65年,开始关注当时还处于探索时期的飞机疲劳问题。

襟怀坦白、正直无私。总是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向领导直言相谏,为领导当好参谋,即使遇到不同意见,也直言不讳,据理力争,从不随波逐流。即使在wgdl时期,身处恶劣环境下,仍利用对他进行错误批判的机会,认真总结创办飞机设计事业的经验教训,而对投身我国航空工业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

编者:他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美德和西方现代科学、民主意识于一身。

徐舜寿女儿:

给了她200元,嘱:万一家里出事,可以应急

67年冬天,徐舜寿卧床不起,对妻子轻语:exhausted

6日上午,对女儿:我的问题没搞清楚,会影响你的前途。我对不起你,以后的路要自己走了。当晚,徐舜寿去世。

次年,女儿去北京接小弟回陕西,往返路费就是徐舜寿留的应急钱。

教育贡献

徐舜寿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航空工业的栋梁之才,如两院院士顾诵芬、工程院院士屠基达、工程院院士陈一坚、工程院院士管德、工程院院士陆孝彭、副总设计师程不时、陈嵩禄、郭松林、黄德森、高忠社、钟定逵、陈绍猷、吴克明、龚国政、付大卫等的培养和指导。[1]

1964年,徐舜寿将顾诵芬、管德等推荐为国防科委航空技术委员会气动力学有关专业成员,创建了中国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专业队伍,为歼-8飞机气动、防颤振设计储备了技术队伍。在601所确定的7个技术尖子,有3位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中国航空工业尤其是飞机设计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徐舜寿有着里程碑式的地位与贡献。他是新中国飞机设计的一代宗师,在他直接领导下培育出的飞机设计人员,遍布我国自主设计机型的重要岗位,他是中国的米高扬、苏霍伊、图波列夫。[2] (光明网评)

第一章 家世

南浔镇是浙江历史文化名镇,地处长三角。距离太湖2 ,距离杭州60公里,距离上海100公里。苕溪水,源自西天目山,从湖州出来分为72条,其中最北边的一条横贯南浔镇东西。南浔镇有88座石桥,河边有保存完好的名园、名楼,名人古宅。

古巷深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绿波三叠跨晴红,十里桑阴水市通。

湖州孤称吴兴,由汉代到清代正史立传的有285人。近代以来,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方。湖州历史文化名人馆。以开城鼻祖春申君黄歇为主雕塑,四座共26位历史文化名人的群雕组成的方案得到一致认可并付诸实施。

与赵孟頫、沈约、颜真卿、陆羽、吴昌硕等名人并列的,有一组以钱三强为主角,五位现代名人为一组的群雕,其中有设计东方红一号的著名地球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等,其中便有徐舜寿。

徐氏家族历史上比较殷实。曾祖父曾任军机处行走,后因深夜值班,受寒得病去世。

祖父家教甚严。

1905年父亲24岁留学日本,有志设立专门学校传播体育。回国创办中国第一所体操学校,第一个现代体育刊物 体育杂志,第一个现代体育家

桃李满天下:

上世纪20年代前创办的东亚体专、上海两江女子体转,上海体师,沪江女子师专、上海师专、浙江体专等体育专业学校创始人都是这里毕业。

徐一冰、徐迟、徐舜寿父子三人,都在不同领域创造性的开拓了自己的事业,做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徐一冰创办贫儿教养院,隔离、治疗、护理,半工半读,音乐,体育等。

父亲积劳成疾 1922年42岁去世。徐舜寿5岁。

母亲40岁,拉扯2儿3女,接任的贫儿教养员院长是个小人,赶走了陶一家。

大姐思想比较进步50年代在中科院工作,娟秀小楷,被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聘为院办公厅秘书。

二姐,嫁给银行家。

三姐在大连期间与沈阳卫戍区司令伍修权结婚。

哥哥徐迟大三岁,在39年左右,在香港和共产党接触较多。

第二章 学业

徐舜寿长得轩昂,仪表非凡,品学兼优

1924年上小学,学龄前自学了一年级课程,免修,进入二年级。一年后跳级到四年级。之后又跳级到六年级。三级跳。

1930年到省立南京中学高中

喜欢数理化,立志理工科

1933年 清华和南京金陵大学录取,去了清华机械系的航空专业

滑冰、网球、乒乓、文化生活

机械工程学系的第二期学生

庄前鼎先生很重视基础教育34年暑假聘请冯卡门来校任职并设计风洞,冯卡门不能来,推荐了跟随他10年的得力助手华敦德到我前面国家。当时候任教的还有王士倬(MIT回来)、冯桂联、张捷迁等。

徐舜寿年龄最小。同学中有成为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导弹总体和发动机专家 中国导弹和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梁守槃和曾任贵州大定第一航空发动机厂副厂长,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汪福清

徐舜寿:我年龄小,只知道读书,同学大都是小资,又多是学工程的,所以大多数有共同的缺点,功课第一,瞧不起政治运动

一二九运动,徐舜寿:因为我是南方来的学生,受到国民党影响,以为国民党是抗日的,有时候觉得游行是可以的,有时候又觉得学生闹得太凶。

37年5月,大学毕业,短暂的工作经历

分配到杭州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检验部门。觉得上司依靠洋人,气焰很甚,看不惯,去上海报考了中央大学航空机械特别研究班。

37年8月14日,飞机工厂被炸,学校通知新生到抗战大后方重庆,9月到四川。

中大机特班4届30多人,有黄玉珊、李耀滋、柏实义、冯元祯、陆元九、谢安枯、昝凌、陆孝彭等。

39年3月,分配到国民党空军。徐舜寿到了成都的空军航空委员会技术所研究室

第三章 早期从事航空事业的经历

航空研究所1939-1941

迁到杭州,南昌,南京,重庆。

39年报到,派入空气动力学组

16名研究人员,分为器材、飞机、气动力三个组。

第一组器材组,组长朱霖;第二组设计组,组长王助,第三组空气动力学组,组长王士倬

1940年初,集体入国民党。

赴新疆41-42年

1941苏联为中国培训飞行员,在中苏边境的伊宁成立一个空军教导队,徐舜寿协助苏联顾问培训中国飞行员

从技术的角度,欣赏计划经济,比自由竞争能够更快的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不过并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有深刻认识。

编译委员会42-44年

新疆回来想回航空烟就算,但是分配到航空编译委员会两年,这个时期,认识了宋蜀碧

父亲是华西大学教授,她考上华西大学,是托尔斯泰传的翻译者

交往。。。

徐舜寿给她一封信,里面一朵雏菊,信纸上只有一句话:我爱你,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1944年,抗战时期,国民党决定建立航空工业,招收赴美留学生

44年11月,作为空军第四批出国实习生到美国。

先在麦克唐纳公司实习,后到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

46年回国后,受哥哥影响,逐步认可共产党,不过对政治没有充分的认识,一心还在技术。

到成都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47-48年

47年工厂迁到南昌

第五章 人生道路新的起点

去解放区 48-49

研究室飞机组49.9-50.11

周总理很重视这批人员,对粟裕说要用好

华东航空处所属航空工程研究室成立后,王裕齐任主任,李扬群任副主任,研究室下设飞机组,发动机组,电气仪表组等。飞机组的组长是曹金涛,副组长是徐舜寿,组员有陆孝彭,高永寿,黄志千,虞光裕、韩志华等。

50年9月,航空工程研究室记录徐舜寿的鉴定,记录工作经历:

1. 初教机 中型运输机 喷气式驱逐机是那种飞机机体制造厂设计;2.三野后勤部主办的 上海各仓库军用物资调查(1个月) 3 参加浙沪地区机场调查 计划及修建

徐舜寿:50年下半年,同志们因为干久了突击工作,想回到本行的岗位上,情绪很不稳定,而上级又没有及时处理。

49年12月加入共产党

在南京留守待命 50.11-51.7

组织8位同志在南京大学航空系演讲;和4位同志翻译俄文 飞机构造学。

徐舜寿、陆孝彭、齐志琨、高永寿

第六章 航空工业局

参加新中国航空工业的筹备创建 49-51

49年11月,重工业部决定筹办航空工业,筹备组负责人是后来成为发动设计室主任的吴大观。汽车组的组长是萌少弄。

吴大观带了几个人去南京接受航空技术人员

吴大观、李兆林、王世倬三人开始成立航空业务筹备小组

调入航空工业局51.7-56.8

重工业部部长何长工兼任航空工业局局长,段子俊、陈一民、陈平为副局长

陈一民、陈平、方致远等从大连建新公司过来,第二个来源是空军调过来,徐昌裕、徐舜寿、昝凌、刘多扑以及空军东北修理总厂的李兆翔、熊焰,第三个来源是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筹备处,负责人是吴大观。共15 6人。

52年8月7日,二机部成立,航空工业局划归二机部。代号仍为第四局

徐舜寿人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张仲明是一位老干部,曾在贺龙的不对当过师政委

,52年11月,张调到一个企业当领导,徐舜寿任科长。

52年,顾诵芬调到这个科。

苏联顾问裕徐舜寿在一套大办公室的里间

57年9月,徐舜寿随同聂荣臻率领的代表团到苏谈判米格19和杜16的技术转让,并考察。同团还有钱学森,苏联科学院院士杜洛德尼津宴请他时,徐舜寿任翻译。

51年2月,毛主席提出,准备开战五年计划,53年开始。

徐舜寿负责。

52年夏,中央颁布技术人员等级标准。对照要求自报公议。

徐舜寿认为自己完全有把握领导一个200人的团队,设计一架双发飞机,这是符合二级工程师标准的。按照规定程序,被正式评为二级。

54年,航空工业部决定专项制造,苏联援助下,仿制新机。

第一家初教5(雅克18)在南昌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54年7月11日首飞。

第一家歼5(米格17)沈阳飞机制造厂仿制成功,56年7月19日试飞。

伺候,昌飞用1年半,研制成功运5(安2)一五期间,顺利完成了从修理到仿制的国度。

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黄金时期

徐舜寿做出突出贡献。初教5的试制计划是苏联专家协助下,徐舜寿亲自编制。

苏联专家称他为航空工业局的飞机总工艺师

翻译出版飞机强度学53年。

关心设计人才的成长,学习新技术,组织购买书籍资料分发

筹办航空工业展,故宫展览。

54年九月,四局第一技术科设立了设计组,徐舜寿把黄志千请来当组长,成员有顾诵芬,程不时和李在田。

黄志千在1914年1月23日出生江苏淮阴,上交大航空系第二期,毕业后在国内飞机制造、修理厂工作,43年到美国康维尔,45年8月,进密歇根大学航空系读硕士,46年,根据民国航空工业局与英国格罗斯特协议,黄志千等到英国参加设计。四局以前,黄志千是112厂设计科的代科长。

苏联对资料密级要求高,政审严,由于历史和社会关系,不允许接触米格15等。黄志千请调,批准到航空工业局教育科。

徐舜寿调过来。

第七章 第一个飞机设计室 56-61

建立新中国的飞机设计结构

56年,周总理支持,国务院制定12年自然科学发展规划远景

徐昌裕和黄志千参加

4月,16位苏联科学院专家受邀访华,对这些专家权威做的关于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等科技发展的学术报告,徐舜寿深感佩服,深感自己大大落后了。

徐舜寿、黄志千认为中国应设立独立设计机构,徐昌裕是副局长,认同。

局长王西萍向112厂和410厂发命令,分别成立飞机、发动机设计室

徐舜寿为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叶正大、黄志千为副主任设计师。

叶正大是叶挺长子。

徐舜寿:

4个飞机工厂 112 122 130 211 有设计人员300人,其中大学毕业生约50人。他们对飞机构造大致熟悉,理论方面较差。另外,各院校约有几十位教授和讲师,在理论方面有研究。其中有20人曾在英美飞机厂参与过设计

设备有低速风洞3个,风速约150公里/h,略大于飞机起降速度,直径均1.5米

其他静力、强度国内可做

有十来种苏联飞机的资料,空气气动和强度的原始资料不多,图纸、技术条件方面还是相当多。

综上,认为可以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歼教机,发动机推力约1000-1400公斤,速度约ma0.7

。。。

艰苦创业

56年10月,飞机设计室正式在112厂成立。

黄志千 顾诵芬 程不时 徐舜寿等到112厂

顾诵芬:

条件困难。苏联并不热心,局总顾问态度是试试看,空军也不指望要自己设计的飞机,这种形式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开始总体和气动一个组,陆孝彭组长,后来分两个组,陆孝彭任歼教1总师

总体设计组,组长程不时

空气动力学组 组长顾诵芬

强度计算组 冯钟越

机身设计组 屠基达

机翼 沈尔康

起落架 吴孟伟

操纵系统 陈今

发动机 燃油系统组 陈嵩禄

液压冷气系统 郭松林

高空救生组 吴石青

特设组 周兴文(后胡诞园)

军械安装 胡除生

文件 标准 胡除生

后来理论外形专业放在总体组,颤振专业放在气动组

选拔人才。

抽调骨干,由于徐舜寿在四局第一技术科科长时候就非常注意培养各工厂设计人员,所以对三个飞机厂设计科人员都很熟悉。

211陆孝彭、沈尔康,122厂 屠基达320林家骅等都是各厂设计科科长或副科长

叶正大从122厂设计科挑选20多人,到新的设计室,冯钟越、李文龙 汪子兴 吴孟伟 李克唐 张颖芝 林梦鹤 席炆 赵智明 王培宏等

还有其他人闻风而动,慕名而来

徐舜寿很严格,对南航学生要求毕业成绩必须全是5分。

指示去选人的,选数学和力学成绩好的

徐舜寿曾归纳出,他选拔人才的标准三条:成绩、爱好、进取心

57年8月底,全室108人,技术人员92人,大学34大专33中专25,平均年龄22岁

朝气蓬勃的设计室团队

徐舜寿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解决实际困难。

金刚裕:徐舜寿常说,你们青年团要多搞些适合青年特点的运动,打打球,唱唱歌,跳跳舞,搞搞航模,出去走走,把团生活搞得生动活泼些,寓教于乐么。生活丰富了,心情畅快了,工作积极性自然上来了,不要像我们老头子,天天开会。

青年时代的程不时是文艺爱好者,回忆徐舜寿让他组织联欢晚会

金刚裕:成立初期,凭我的感觉,大家的心情都比较畅快,工作是有序的,高效的,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互相团结共事,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勾心斗角,可以说是一段心情舒畅、积极向上的发展时期。

又一次接受政治审查。

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

编制设计员手册。

培养设计师队伍:把能请到专家都请过来,苏联专家,铅印苏联专家谈话记录

请有经验的车间工艺员讲工艺知识,认为一个好的设计人员首先是一个好的工艺员。

对专家提出的要求:某一领域内有较高的理论修养,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在理论发掘和应用上有较高的造诣。自己主动学习,组织尖子 苗子一起学习。

密切关注航空技术发展趋势。建立相关专业,像颤振、计算机。

顾诵芬回忆:颤振专业是55年才发展成为一门跨领域的新兴学科,组织攻读,组织教授。。。。建立起这门专业

徐舜寿十分重视计算机,招聘计算数学人才,还送他们去计算所的计算机培训班

徐舜寿在前沿技术方面,身体力行。同时选材培养,即是导师,又做同学。在专家面前甘当小学生,甚至在年轻人面前也虚心受教。

成立技术委员会

他一直推行和采用的技术民主、博采众长、科学决策的方法与组织形式

正副主任设计师(徐舜寿 黄志千 叶正大) 主管设计师陆孝彭 总体 气动 强度 机身 机翼5个专业组9人组成,每周一两次,集思广益,同时各专业的领头人可以了解飞机的整体布局,提高设计协调能力。

使大家素质得到提升,培养即独立思考又集思广益的能力,这样一种发扬技术民主、培养和锻炼队伍的方法,反映很好。

第八章 中国第一家喷气式飞机的总设计师

歼教1 的方案设计

考察空军缺口,跟踪世界趋势。立足实际。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当时空军训练集分为高中低,高是乌米格14 中是雅克11螺旋桨 初级是雅克18

雅克11块消耗光了。

当时国内没有高速风胴,搞不出超音速,机翼不能后掠,后掠需要超音速风动

徐舜寿决定设计一种850迈的中型喷气式

利用歼5结构。

410设计一种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

真正搞过飞机的只有徐舜寿 黄志千 陆孝彭几个人,大部分人第一次

徐舜寿一方面组织歼教1设计、管理设计室的工作,同时也在技术一线,亲自参加设计

57年初,进入各结构设计组和系统组开始画打样图和系统原理图阶段

设计质量控制,采取严格的三级审查制度

先后14次亲自带队到空海军、航校及苏联专家进行审查,试飞员来评审

还要亲自向空军机关介绍歼教1,随身带着歼教1的三面图和总体布置图

熟读唐诗三百首,但不要唯米格论

在飞机设计方面,徐是应用人体工程学原理第一人

尽快把飞机外形设计出来

三结合制造第一架木质样机 设计人员 工艺人员 生产工人

八级木工

歼教1的发图和制造

打破常规过春节,早送银燕上青天 50天图纸发完

大跃进,进度一再提前

试飞员于振武是个高手,后来担任过空军司令员

徐昌裕:叶剑英、刘亚楼

由于大跃进形势已经到来,航空工业热衷于仿制跨音速的米格19,歼教1被冷落

发动机涡轮叶片折断,410厂忙于研制歼6用的涡喷,没有重视解决,歼教1停顿。

空军训练体制也变了,三级改为两级,飞行员在雅克18后直接上乌米格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空军又需要一种喷气式教练机,又想起歼教1,但图纸已进入三线的档案库,工艺装备全被销毁,无法回复。

苏联用捷克l29,日本tif2,都比我们歼教1晚了一年,歼教1要优于其他。这些国外机型都服役到80年代。

徐舜寿《快速设计喷气式飞机的经验》

坚持需要和可能相结合,选型得当

善于运用前人的经验,正确选择原型机

认真向国外专家学习,搞好大协作

不断总结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坚持勤俭办企业的方针

57年9月6日,聂荣臻为团长,陈赓 宋任穷为副团长的中国工业代表团赴苏联,就军事、兵工、导弹、航空等事项与苏联进行会谈。代表团有钱学森、李强、刘杰、万毅、张连奎、刘寅,另外还聘请21名火箭、原子能、飞机、电子专家。航空方面,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徐昌裕、飞机设计师徐舜寿,机载专家昝凌。

引进米格19,引进p2()东风1号) 地空b750(红旗1号) 空空k5(霹雳1号)海防导弹等5种。

57年,10月15《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

国防新技术协定

第九章 反右运动和红专辩论

领导监督还是保证监督。

56年1月,周总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毛主席:应该有大批知识分子

徐舜寿认为,设计室是机关性质,局党委和工厂党委定的,而党支部作用是保证监督,不必管具体工作

党支部感觉被冷落,觉得应该领导监督作用,要求讨论

党中央动员 大鸣大放帮助党整feng

讨论了1年,厂党委要求大家讨论,最后批准领导监督

设计室的年轻人

徐舜寿认为可能有些思想认识不清的事情,可能会说些过头话,不会是右派

有人提到金刚裕,徐舜寿表示工作积极,只是好发些议论,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讲些怪话,发发牢骚,不会是右派,徐说:金刚裕说党委、厂部有问题,只是对厂党委个别领导人有意见。

最后党组织定:在团支部工作中不服从党的领导,在厂工会代表大会中支持差额选举,说苏联出兵匈牙利是侵略,认为南航二届学生不是闹事。。。

62年,金刚裕带着右派帽子回老家浙江温州乐青农村,劳动改造,78年平反

一如既往

57年反右是一场由观点和言论决定命运的政治斗争

南航专52年建校,专科学校,第一节学生是专业军人,第二届是高中毕业生。第二届学生质疑南航专是否高等学校性质,发表很多激进言辞,官僚主义。。高教部教条主义祸国殃民。。

100多人,5个人被划为右派。徐舜寿不认同。党支部有人提出徐舜寿反右斗争中是右倾阻挠。

57年6月,毛《这是为什么?》整风变反右

这和右派有何相干

金刚裕打成右派,还未组织处理,提出方案被设计员大骂,徐舜寿和陆孝彭支持金刚裕方案。

吴石青在鸣放会上,提出工厂北门盖了一个考勤楼,盖后没有用上,造成浪费。后来在设计室全室人员大会上,有人揭发这是反苏言论,继而上纲上线,反苏必反共

吴石青起来辩解,被认为顽固不化、四不认罪。组织决定极右分子 开除团籍,保留公职 劳动教养

徐舜寿:小吴,我刚出差回来,你的事我都知道了,既然到了车间,就好好劳动,好好改造自己的思想,争取早日回室里工作,室里有大量工作需要大家干

四局决定112厂搞东风107,东风106(后来的强五)交给320厂

徐舜寿组织东风107,

徐舜寿被批右倾机会主义,党支部年终改选,没有选上党支部委员。

因病住院,出来知道没有选上,情绪有些低落:

现在党委刚好批准党支部领导作用,而我没有选上支委,就是不要我领导,说明我水平太低,我也只好辞职了。

对红与专的思考。

两种观点,一方认为 业务水平基础差,红必须落实于专

一方认为,红就是突出政治,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徐舜寿认为落实于专

徐多次提及顾诵芬例子,有同志批评顾诵芬晚上洗脚都看书,徐为他辩解,技术人员就得有这个钻劲

徐舜寿 63年整风运动检查总结

对于部分红的干部,我的态度则是相反,认为他们不服管,不听话。。。我们室刚成立由外厂调来一批当年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的同志,其中一位是党员,学校当过团支部书记,来室后被团委指定为支部书记。。。我则在几次接触后,认为他意见多,也有个人主义,和一般人差不多。每当他提到我偏心,只重视大学生,反感很大,认为他在带头闹,一次室内改变工作时间后,他说,又是主任偏心,应该照顾中专学生的学习要求,自己就很不冷静,当了两个群众的面训了他两句。

对室内两位副主任,对旧知识分子出身的黄志千,总师照顾有余,帮助不足,对于他的一些不正确言论,如某些时候失败主义情绪比较严重的说法,也不加批评,不展开讨论,一方面因为自己也有类似想法,一方面认为他不轻易表达意见,如果随便谈话时冒一两句话就批评,影响团结

第十 大跃进时期的飞机设计 58-61

徐舜寿提出三个方向,要总体、气动组去摸

一是超音速战斗机 二是喷气轰炸机伊尔28改成行政专机,三是搞一个前三点起落架的初教接替雅克18

第一个交给顾诵芬考虑,徐舜寿嘱咐他去请教力学所郭永怀先生。郭永怀认为理论和实验都不支持,建议派人到苏联的设计局实习,顾诵芬说办不到。郭说,那就先念一下57年刚出版的 高速空气动力学和配气推进丛书 第六、七卷,即高速空气动力学一般理论和部件空气动力学,这本书钱学深和郭永怀都参加了编写。

第二个伊尔28项目由气动组汪子兴负责,经计算分析发动机耗油太大,达不到预计航程

第三个程不时负责

四局决定初教6

初教六在320厂研制成功

当时大跃jin已入高潮

鉴于设计室和工厂处于歼教1试制的高潮,而且还要上超音速的东风107飞机,两个型号不能都挤在112厂,四局决定,初教六放到320厂

徐安排初教六的主管屠基达、林家骅到320厂

强5方案论证

苏联雅克夫列夫设计局主管设计师马尔达文,到112厂审查歼教1,对中国人设计超音速歼击机很支持,提出一个建议,用单台米格19的发动机,设计ma1.4的轻型(4吨左右)三角翼的全天候超音速

叶正明在这个基础上考虑了一个轻型歼击机的方案,东风104

这时,米格19的图纸到沈阳,程不时提出米格19改两侧进气,东风106

6月,徐舜寿组织内部评审,认为东风104新工艺田铎,东风106有基础可行

后来设计组在东风104基础上设计了东风107

58年初,空军提出需要一种先进的强击机,派总体组组长程不时到部队调查

8月,四局在112厂决定,设计东风107,决定将106改为强击机,交给320厂

陆孝彭带队去320

屠基达:徐主任对陆孝彭是非常看重的,先后安排陆孝彭担任歼教1和强五的主管设计师,后来陆孝彭随强5到320厂,我知道徐主任是有意安排的,就是要给他创造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的机会,在对陆孝彭的使用、安排方面,徐主任功不可没

五年超英、十年赶美的口号下

原三级部副部长徐昌裕: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是长江里行船,风平浪静。大跃进时期,船入大海,狂风大浪。我们的航空工业也和全国一样,接受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影响,提出五年超英 十年赶美的大计划,提出大型轰炸机 大型运输机 还提出原子能飞机

全国都在搞航空。北航搞北航4号,哈军工以F105为蓝本,搞东风113,112厂也在大跃jin计划

东风107仓促上马

58年8月6日,王西萍局长主持下,研究。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参加,被动状态下仓促参加讨论。当时酝酿的是104.徐舜寿任为我国还不具备超音速基础:。。。

会议接受了空军领导人的建议,决定将104的ma提高到1.8,东风107

四局决定加速设计,59年8月研制成功。

徐舜寿在设计室内组织招标,程不时、顾诵芬、管德、冯忠越4人各搞一个方案。

程不时提出仿美国F8U抬机翼方案,后来被采取,但程不时不久后调离设计室

抬机翼方案遭到很多人反对。当时叶正明调到5院,也写信给黄志千,建议把机翼固定。

112厂的米高扬代表谢苗诺夫也反对抬机翼。他在59年给出一个ma2.65的超音速飞机的参数,起飞10吨左右,三角翼,有尾,机头进气

当时人军械组组长,后来601所总师办副主任的胡除生,在撰写的东风107飞机专题史:

。。。不懂,没有充分论证,没有基础

创建超音速风洞

63年整feng检查中,徐舜寿讲到:

担心:1 风动和结构研究设备的进度跟不上 2 新材料和新工艺进度 3 发动机和机载设备跟不上

58年6月,他找到顾诵芬,搞了一个风洞群方案。即现在626所得FL-1风洞

和一机部4设计院的2号低速风洞同时动工建造。

两个东风打擂台

58年9月,设计室完成东风107的草图并开始打样

9月19-22日,一机部赵尔陆部长在哈军工现场会,徐黄叶参会,参观东风113方案图纸。

赵说;你们能不能搞

叶正大当夜出去买回绘图器具,三人连夜感触一个东风107的m2.5的方案

几乎同一时间,国防科委9月北京召开东风113论证会,会议结论是可以试制

10月,军委副主席、副总理彭德怀主持会议,同意试制

决定成立领导小组,赵尔陆组长,刘亚楼、王西萍、刘居英副组长

第二设计室,教授罗时钧为主任,教员杨庆雄、黄序为副主任

为使东风107抢在113前,112厂不断加大第一室力量,120增加到325人

10月底,东风107打样结束

12月中旬发完图纸

屠基达:全国大跃jin的形势,又加上东风113的对立面,全室设计107图纸简直发了狂似的干,记得我有一次48小时没离开办公室,徐主任对我说,幸亏有你们年轻人干

107苏联审查不顺利

59年下半年,航空产品严重质量问题暴露,局、厂领导忙于处理质量问题,设计方面由设计室自己决定。徐舜寿觉得很难决策

此时正在引进米格21,形势变化不定,一会干自行设计,一会准备接受,忙忙乱乱无所适从

东风107停止研制

东风113 不能如期拿出设计图纸,进度缓慢,国防科工委要求加速。

59年10月22日,试制领导小组开会,决定停止107,全力113

合并。

合并后的设计室

王秀山为主任(哈军工 一系军械科中校主任) 罗时均、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杨庆雄、黄序、屠基达为副主任。

苏联专家访华审查东风107,

顾诵芬:专家提出进气道必须随飞机速度自行调节,非空采用全助力操控必须做地面系统模拟实验。送给徐舜寿一本自动化方面的书。徐舜寿很重视,62年成立1所时,建议在总体室新建一个自动化组,并任命沙正平为组长。

在东风107,我被迫一步步提高指标,大概从1.4提高到1.8 2,而且每提高一步,信心降低一些,随波逐流,常常是几个人几个小时就把重大问题定了案。这样就造成后面方案通不过情况。

67年检查提纲》

另外徐舜寿对四局领导的冒进和急躁浮躁作风,采取高指标、瞎指挥等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简单做法,也是有看法的。他认为:

58年搞超音速是四局搞高指标,是哄抬,如大跃进开始以后,四局领导曾有一次要我们一个晚上拿出一个M2.5的方案来,四局召开各厂协调会和112厂召开的抢关键会等办法是穷比武,事实上没有成果。在107停下来以后主张搞试验机等,是困难重重

我在一次座谈会上曾说,去年我检讨的三个问题,没有风洞 飞机、材料附件跟不上,现在看还是这三个迷信,等于是说,我去年的看法没有错,还是四局看错了,厂党委看错了。

企业基本建设方面出现很多质量问题

59年主编的飞机零件设计原则,第一章徐舜寿写道:

抢时间也得有现实基础,破除迷信还得有科学分析,敢想敢干还要实事求是,战略上藐视困难还得再战术上重视困难,任何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的做法,只是使工作失常,反而做的更慢。

结论是:不经过试验就贸然试制是错误的。

东风113不了了之

合并后的设计室,徐舜寿已经不是主要领导.

第十一章 反右机会主义 59-62

向党交心

徐舜寿的很多话被定义为友情,反对方的领导,迷信专家不信群众 热衷名利刺激 脱离政治等。

批斗 瘦,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

顾诵芬看了资料,曾向屠基达表示不愿在设计室再干,想回上海去。

为徐舜寿委屈,自己也感到委屈。

牛萌冠和徐舜寿被批斗。都是33年考入清华。牛还是129运动领导人之一

60年2月,112厂委做出处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1. 反对党的领导,和党对立,向党争权

2. 认为党对科学技术只能原则领导,不能具体领导

3. 污蔑群众运动是人海战术,发动竞赛是穷比武

4. 污蔑党的以钢为纲方针,引起比例失调,并认为要不是中国农民好,觉悟高,会出乱子

5. 使用干部任人唯亲,亲右排左,抑制新生力量。

他依然执着

62年,开战全国反右复查,平反错误

六院已经成立,徐已到六院一所。

112厂62年重新甄别

一、关于反对党 向党要权

1. 技术委员会

2. 没选上的党委时候抱怨:只有提出辞职

3. 独揽大权,把党支部放到从属地位,是我的助手和工具,自认为老马识途,非我莫属

二、党对科学技术只能原则领导

1. 57年大鸣大放时期,黄志千谈起报纸上一些右派言论,问党能不能领导学校,徐舜寿:可以领导,问题是怎样领导法。我认为局党组在107号机提性能和时间要求太具体了,应像毛泽东对治理淮河那样提出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就行了,至于怎么修法就看我们(专家)的了。

2 59年报四局的一份总结:不经试验,冒然试制

认为决定十一上天是不对的,自己有责任,没有坚持原则

苏联咨询意见回来后,认为自己对领导宣传不够

3 58年对来访的邓:红专502已经试制成功,就是赵部长反对的那个。同年8月局王处张在107方案,他当众对王处长说:那就看贵局如何决定了。这种不尊重领导的态度是应该检查的。

哈尔滨和南昌会议决定107四月上马,7月下马,都没有让我们参加会议,是缺席审判。

辛辛苦苦搭了这个班子,闹到这地步,无脸见人了

4. 污蔑群众运动。。。

59年4月,对比武促进方法有意见,这种比武大会是哄起来的,会上你也保证,我也保证,会开完了,什么还是出不来

58年,107号暂停后,说,可不能像去年那样在会上两厂党委互相促进。

59年6月,去年相互促进是哄抬,穷比武,今后可不能这样干了。

凡是简单的劳动可以发动人海战术,但是洋的、高级的就有问题。

现在看,有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徐舜寿同志未经集体讨论,又未经上级批准,就在群众面前否定了以前的做法,在组织原则上是不允许的。

去年在赵部长面前检讨三个迷信,现在看还是那三个问题。

群众反映:听了徐主任的报告越听越泄气,徐主任像个秋后算账

5. 关于以钢为纲提法片面,不是中国农民好,觉悟高,非出乱子

比例失调,以重工业为纲是正确的,以钢为纲太具体了,钢不能带动一切。

供应较差的是辽宁,若不经过整feng学习,工人要闹事的。今年56月听说农村粮食定量很低,山东个别地区每天每人不过半斤,因而有些人跑到辽宁找职业,我也有这话总想法,若不是中国农民好,觉悟高,如果在西欧是要出乱子的。

6. 关于任人唯亲

1. 设计室的主要矛盾是技术水平和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对“右派分子”袒护

2. 我将人划为三类:有本事听话的一等,有本事不听话的二等,本事不大还不听话的三等,以个人爱好看待干部,不管他的政治条件如何。这是设计室一位同志对徐的评价,徐以此作为检讨材料,这不应该作为批判的依据。

第十二章 六院一所时期 61-64

参与组建六院一所

四局决定

112所飞机设计室243人,哈军工东风113 39人 空军第一研究所711人集中起来,组件六院一所。歼击机设计研究所

刘鸿志所长,翟曾平政委。徐舜寿、叶正大副所长,黄志千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

刘鸿志 20年陕西凤翔,38年入党,抗美援朝人东北空军航空工程部副部长,55年空军航空工程部党委委员,组织计划处处长 58年空军第一研究所所长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事业心强、知人善任的革命老干部

刘:徐舜寿是专家,是难得的帅才,在我接触的同志中,徐舜寿是很突出的一位好人,好同志

选为党委常委

63年2月,六院由国防科技委领导,业务上接受空军领导,64年3月,徐授予上校

64年,徐舜寿当选为第三节全国人大代表

刘鸿志:徐舜寿同志学识渊博 经验丰富 勤学奋进 思想开阔,在飞机设计方面由很强的领导才能,为人正直,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敢于坚持原则,敞开思想,直抒胸臆,从不见风使舵。为了他能够放手工作,要给他摘帽子,

有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领导层之间的互信,徐舜寿的心情是比较舒畅的

科研十四条。

刘鸿志:通过贯彻科研十四条,刚刚成立的刘元一所,迅速建立起正常的科研秩序,规章制度日臻完善,科技人员面貌焕然一新。所里安安静静、干干净净的科研环境已经形成。意气风发、刻苦学习、钻研技术蔚然成风,科研工作有章可循,蒸蒸日上。大家誉为这是科学的春天。全所上下团结一心,朝气蓬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之重,乘风破浪,去争取新的辉煌。

技术委员会和总工程师室

62年底,徐舜寿随空军副司令曹里怀,三级部副部长薛少卿,六院院长唐延杰失常航空工厂和部分所,发现厂 所之前不了解,协调不够好,各所分工也不明确

当时米格21摸头任务已经开始,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六院抓总,徐舜寿和吴大观联名提交专题报告,建议成立总工程师室

徐舜寿感到院领导需要一个参谋和咨询机构。

总工程师室 董绍庸 荣科 徐锡赞 徐培林 吴仲华(兼职)组成

徐舜寿建议上级建立航空建设的远景规划,航空系统副总错杂, 需要统一全面远景的规划,才能有秩序 平衡 有效的

领导摸透米格21飞机

摸透,来一次反设计

解决 what why how

全、快、好

摸透米格21是一所承担的第一个科研设计任务。

刘鸿志对徐舜寿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我曾非正式的多次在院长面前提起,再有2、3年时间,62式飞机完成一个全过程后,应该由徐舜寿担任一所所长,我自己愿意给他党政为。配合支持他把一所建设好

我18岁的时候,日本的飞机轰炸,是我的右臂留下残疾,我对搞中国人的航空工业、搞飞机设计我是很有感情的。

在六院,可以说,徐舜寿是院长在飞机设计方面的高参

一次开会,我说六院未来的院长应该是徐舜寿。。。,唐院长听后,没有反驳,看得出来也是有同感

支持强五试制

徐舜寿62年5月到南昌320厂,空军没有完全点头,工厂因为没有研制经费而停止生产

徐交了报告:

1.302的飞机时比较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

2. 设计已完成,工艺零部件也基本完成。不久可以静力试验。58年大跃进以来,112厂的107停,哈军工的113也没有真真试造出一个大部件来。说老实话,,迄今也是不了了之。302是仅有的一只蓓蕾,马上可以开花,可能还会结果。飞机设计,几年来最深的感受就是必须通过实践,对于四年以来仅有的实践机会,希望不要放过。

唐延杰院长表示,支持,决定从六院科研经费拨出20万

又出现 不少技术问题,徐舜寿曾安排陈一坚于63年底协助高镇宁,又派顾诵芬 管德去解答启动问题

人才培养之道

徐舜寿认为:

“一个大中专毕业生要在两三年内担负起工作,一般来说,根据专业要求,首先应学习和掌握设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础技术知识及其表达能力,而其重点内容应以飞机零件和组合件设计、常规计算为主。学习目的首

徐舜寿亲自为基本功大纲撰写了“总则”。“总则”对基本功的内容做了表述:

“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各室的基本功大体上包括如下内容:

(1) 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这方面的内容,航空院校毕

(2)生产实践知识。主要是飞机生产中的工艺知识和空军飞行部队中的使用维护知识。

(3)业务工作能力。它包括零、组件设计技能、计算技术、实验技术和外文水平。

外文水平,除有特殊要求的室,在其基本功大纲内单独

业务范围和职责。”

基本功训练大纲对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达到的业务工作能力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例如,对第二设计室(气动)“专业基础知识与业务工作能力”部分,就要求:

“一、具备理理论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如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相似理论、亚音速和超音速流的基本特性等),并能结合工作,灵活运用。

二、了解基本的误差理论,能够进行误差分析。

三、能够利用英文阅读参考书籍和文献,一小小时能读3~4页,对没有技术难点的文章正确理解其内容,没有重大的文法和概念错误。

四、各专业的具体要求:

1.性能计算(以下有四个方面具体要求,略)

2.必修著作(以下规定了5部学术著作,略)

3.参考资料(下列出6份学术著作及技术资料,略)”

《总则》还明确要求,“新同志到室工作后要在二三年内通过实际锻炼全面掌握本职的基本功;已入所而尚未达此要求者,应在一二年内将基本功补全。”

除了抓技术人员苦练基本功之外,徐舜寿从他的飞机设计实践中意识到,必须大力培养能够解决技术关键的专家。在1959—1961年开展超音速飞机设计时,他就深深地感到,虽然一般设计员的设计还可以,但一些关键技键技术问题突不破,因此,他认为,应当有意识地去培养一批能攻坚的尖子。

徐舜寿平时形象地把设计人员分为“坐大桌子”和“坐小桌子”的。他认为,一个设计机构里大部分应该是搞“常规”工作的设计员,这包括各结构、系统的设计员,也包括搞总体、性能计算、强度计算等的工作人员和试验室的试验员等。对于这些人的要求是,熟悉基本功,熟能生巧,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工作做得准而快,成为“快手”。另一部分如总体、气动、载荷、刚度,还有如颤振、操纵安定、复杂结构计算等等专业技术,则应为专家,人数比设计员少得多,对他们的要求是专得深,真正能解决技术关键。

在贯彻科研十四条时,与科研十四条同时批发的还有聂荣臻《关于当前自然科学工作中若干政策问题的请示报告》。这份报告指出:

“人才使用上有兵将不分、高低不分的现象,因为害怕个人突出,就放松了研究工作上的个人负责制度。

在人才的选拔、培养上,不承认个人之间才能、条件和努力程度的不同,以及由此而来的学术进步快慢、成绩大小的差别。

不了解在集体的进步之中有个人冒尖,更有利于带动集体的普遍提高,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这些分析说出了徐舜寿的心里话,他一向鼓励技术人员冒尖,要能“坐下来,钻进去,冒出来”。

徐舜寿平时很注意对室主任和技术骨骨干的观察,对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都很了解。他经过与叶正大、黄志千讨论,向所党委汇报并征得同意后,召开了所技术委员会,对培养人才的问题做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一个关于人才培养的专题报告。

1963年10月4日,这个报告以所的名义呈送院科技部和院政干部部,题目为《关于技术干部培养方面的几个问题》。报告中将技术骨干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技术尖子,第二类为尖子培养对象,第三类为一般骨干;并列出了对各类人员具体的培养措施。

“(1)研究和确定我所技术骨干队伍

① 第一类——技术尖子

其标准是根据聂总指示‘对那些有特殊才能的,特别努力钻研的,有较大成就的人,采取重点培养,重点支持’。对此三个方面的要求不能有所降低,确定技术尖子共7名,为占现有技术人员的1.6%(不包括1963年入伍学员)。他们都是1952年以前参加工作,搞过仿制机种和自行设计工作,后三名为室主任。

② 第二类——尖子培养对象

他们基本上具备了聂总指示的前两方面,在设计研究的成果不多或没有,少数在其他方面尚待观察一段时间,从发展前途来看,是有希望成为技术尖子的,列为培养对象。共34名,占现有技术人员的7.8%。

③ 第三类——一般骨干

在技术水平上比前两类要差些,但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搞过具体设计工作,都是1959年以前参加工作,其中有些是专业组长。共44名,约占现有技术人员的10%。

以上三类人员为我所技术骨干力量,共85名,目前占全所设计研究人员的19%左右。

(2)培养措施(主要是对第一二类人员)

①必须亲自承担重要的科研项目,通过具体科研题目锻炼提高技术水平,如果没有科研课题,则在摸透工作中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动向系统地分析资料,写出较像样的笔记。

②围绕科研任务的完成,进行外出参观访问,加强技术协作,搜集资料,优先参加所内外的学术活动,以不断扩大知识领域。

3争取聘请一些专家、教授作为他们固定的指导人,做不定期的登门访问。

4建立学习和提高检查制度,尖子和室主任的学习计划、科研活动由技术副所长、正副总设计师分工负责、定期检查,同样第一二类骨干也要分工2~3人具体指导别人。

⑥精简会议,提高会议质量,会议内容尽量事先通知,做好准备意见,速战速决,属于通知性的内容可由别人代替参加或出书面传阅通知。

5在条件允许时,个别人可以重点进修。

6室内各种事物管理工作,如总务、卫生、农业生产、文体活动、保密、学习(政治与技术)、宣传活动等等,应当指导员与助理员多做些,科研人员辅助,以尽量减少室主任在这方面的精力。”

一所当时确定的7个技术尖子就是由徐舜寿亲自提出的:

“在一所时,1963年间按院要求上报了‘尖子’名单为:方宝瑞、顾诵芬、管德、沙正平、冯钟越、陈一坚②、李文龙。这七人的名单是党委通过的,但主要是我们技术指挥线提的,而且主要是我的意见。”

徐舜寿是一个非常讲求工作效率的人。他在培养人才方面,特别重视保证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的时间,把保证时间作为培养人才的第一要务。

当时的情况是,尽管科研十四条对保证科研工作时间做了明确规定:六分之五的研究工作

确保,不得占为他用。但各种政治活动、劳动生产等还是占用了设计人员不少时间。特别是一些技术骨干还担任着室主任等职务,这一问题就更为突出。徐舜寿为此心里十分焦急。

有一次徐舜寿听说,某室有位女同志因为自己的婚姻恋爱问题连续找该室主任谈了好几个晚上的话,帮助她正确对待找爱人的问题。徐舜寿就说:“应该叫主任不要去管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叫指导员去管。他一共只有这么点时间,天天去谈这些事情,怎么搞技术?”当时有一位指导员在场,就说:“人家找上门来,你管不管?”徐舜寿说:“最好是找上门来也不管。”

徐舜寿在党委会上提出建议:

“室主任和指导员在做政治思想工作上应各有侧重。室主任侧重做那些与业务工作、技术方针政策、学习培养等方面有关的活思想,其他则由指导员去管。对于政工干部要少而精,根据六院规定,按照职工的3%~3.5%来配置政工干部。政工干部要结合具体情况和特点,深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针对各类人员的实际思想做细致的工作,讲究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切忌方法简单。单。政工干部要学点技术常识,将来要逐步过渡由懂技术的干部来兼任指导员,这样便于沟通思想。”

甚至在一次过年的时候,宣传科让几个人去帮助布置标语,因其中有设计员,徐舜寿就要宣传科做计划,要说明几个工时才肯批,而且事后还派技术处的助理员去调查,看是不是超过了计划。

一所党委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如党委要把住关,不允许占用技术人员的科研时间;设计室上午一律不开会;机关上午不向设计室打电话、不找人等等。

在对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和设计队伍的成长上,徐舜寿始终有一种紧迫感。

“从整个技术人员来看,六分之五的时间保证是好的,但对技术骨干的时间保证是不够的。据统

计,自1963年1月至8月,很多室主任只有45%的时间用在科研业务上,有的甚至更少,只有8%。所里集中使用六分之一的时间有时太多,如搞各种活动有时集中时间太长,使科研工作间断时间太长,对工作影响很大。

在时间上,我有时和工厂做比较,我们是六分之五,而工厂是六分之六;我们每年有休假,而工厂没有。我们是两个六分之五的乘积为六分之四,我们的一年半等于工厂的一年。工厂的同志直接参加生产,对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大有好处,这样我们的技术人员成长会慢得多。从时间上来说,对我们设计所的干部成长确实大有影响。”

这一时期,全所上下形成了一股钻研业务的风气。603所原副总师高忠社回忆:

“在六院一所的那个时期,徐舜寿领导科研队伍大兴读书之风,清晨树林下、草场上书声琅琅,夜晚全所灯火通明,图书馆的灯光通宵达旦。白天走进办公室鸦鹊无声,除了工作都在埋头学习。老一所的技术人员至今回忆,无不不认为自己的成长是靠那几年钻研业务打下的基础。”

徐舜寿长期以来在培养人才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经过第一设计室几个型号以及一所摸透米格-21等项科研设计任务的锻炼,一支具有自行设行设计超音速歼击机能力的中国飞机设计队伍成长起来了。在这支设计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徐舜寿所期待的那种“真正能解决技术关键”的专家。

徐舜寿为此自豪地说:“我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行上都比我强。”

领导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试验验证是飞机设计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环节。飞机设计研究过程中,通常要做以下几类试验:风洞试验,结构强度的动、静、热力试验,系统原理方案试验,系统地面模拟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空中试飞试验等。

一所成立初期,科研试验设施几乎是一个空白,急需建设。一所一成立,所党委就提出了“边试验验、边建设,以任务带建设,因陋就简、逐步发展”的原则。按照所领导分工,由徐舜寿负责试验条件建设。

。。。

徐舜寿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对飞机设计机构如何建立试验设施有自己一套想法。他认为,飞机设计单位不要搞太多试验设备,能委托别的单位做的就由别的单位做,否则搞太多了就会分心,管不好飞机设计。对于测试设备,他也主张少做,多买现成的。在试验设备设计的工作中,他坚决贯彻所党委确定的工作原则和“勤俭办科研”的方针。

在试验室的设计建造过程中,许多重大关键项目的决策都是徐舜寿亲自拍板。

经过三年试验条件的建设,一所的试验条件无论从规模、专业设置和设备的现代化等方面,都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已基本上具备了研制马赫数为2.5一级歼击机的试验研究能力。

在科研设计一线

与徐舜寿共过事的人对他的工作作风都有着深刻的印象。除了主持必要的技术会议,他更多地是在他的办公桌上,或坐到设计员的画图桌、办公桌边,与技术人员平心静气地讨论技术问题,与技术骨干认真、反复地研究技术关键

他擅长召开技术报告会,让设计人员上台发言,他就坐在下面的第一排,手拿一本16开的笔记本,听到关键的地方,在笔记本上记一下,设计人员报告完成之后,他会提问。

徐舜寿的作风十分严谨,审查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非常认真细致。他常常随身携带一个小计算尺,对一些数据,有时还亲自用计算尺校核。他修改文稿时,一个词、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轻易放过,要求一笔一画都要清楚

徐舜寿一向倡导技术干部要深入到科研设计一线。在摸透米格-21飞机时,他要求室主任亲自编写、制定本专业的摸透工作计划和所需条件,亲自动手写摸透工作的技术分析报告。

当时有些领导干部整天因忙于开会、做计划或其他原因,坐不下来钻研业务。科研人员对此意见也很大,认为“在摸透中有的主管领导看不出问题,只能是原则指导、一般要求”;“对课题指导是打外围战,只能帮助了解有关协

徐舜寿认为: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由于技术领导不亲临一线,业务水平提不高,将会失去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将会与群众关系疏远,上下互不通气,使摸透工作处于自流状态。这样发展下去,不仅技术骨干作用发挥得比较少,而且会越来越被动。在技术上落后于形势发展,不仅对当前完成任务有影响,而且,对今后新机设计工作也是不利的。”

为此,他提出:

“首先要改变领导作风,会要开得少而精;机关工作要深入一线,改进作风,端正态度,落实所党委提出的为科研工作服务的精神,当好科研工作的勤务员等要求。”

对待自己,他也是这样要求,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搞科研业务。

“我细算了一下,我参加各种会议的时间占40%,不算出差与有病的时间,我用在科研业务上的时间只有60%。我用很多时间出差、开会,没有时间来搞技术,长期这样下去,我只能凭基础工程和力学知识来领导技术。作为一个技术副所长、总设计师要求少开会,多抓些技术工作,并不等于脱离政治,只要在政治挂帅的前提下,搞业务工作,这种意见我认为还是对的。”

1963年9月,徐舜寿针对技术资料情报工作中的问题,对技术人员使用外文资料的情况亲自做了一次调查研究。他的调查做得十分认真细致,不是走过场,调查工作结束后,他写下了5000余字的《关于提高外文资料利用

在调研报告中,徐舜寿发现当时在一所“科学技术人员中是学俄文的多,再加以俄文机种图纸大多都已译成中文,因此,目前俄文的问题不大,而突出的问题是英文。”一些技术骨干“16开本英文杂志一页要看一小时至四小时不等。”因此“一些英文资料利用率自然很低”。他在调查中了解到“六位副主任大多没有每月去翻几次杂志的习惯”。

通过这次调查,徐舜寿建议:“继续增添图书期刊,特别注意难得文献(买、借、复制)和补过期杂志。”特别是“应立即开始为直升机所与重型机所储备书刊。”

他提出,应“明确要求每一个室在明年(注:1964年)内至至少有2人英文过关,标准是每一小时阅读3000个字母。”

“这次调查研究工作……也解决了我自己不少认识问题,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例如,我过去不主张在具体技术课题上做情报研究工作的,我认为,对于军事和政治首长们,诸如世界各国空军、航空生产、科学研究、新机种设计等等方面的综合性报道是需要的,但对于一些具体科学技术课题,诸如喷气襟翼、垂直起落飞机的操纵等等问题,则就是要科研工作者自己去查文献,看报告,自己去综合、分析、发展别人的观点,而不应该要情报人员来作综合报道。”

徐舜寿在工作中从不以专家自居,他待人谦逊,对待技术上比自己强的人,他都虚心向他们学习。有一次,他计算了一个数据,怕没有把握,又特意请人帮他核实。他看了核对结果后说:“还是你算得好,你比我强。”后来他在大会上说:“我算得就是没有别人好,他是真正的专家。”

呼吁尽早开展自行设计

在复制歼7图纸以后,六院下达了“摸透米格-21”的任务,并指示先不急于开展自行设计飞机。后来上级又下达了“摸着石头过河,在歼7生产出来之前,不准设计”的指示。

“1962年歼7飞机图纸全面复制,院指出今后要用一个阶段来‘摸透歼7’,先不急于上设计,对于这个方针,由于和我原来的想法不一样,所以我是不同意的,我当时认为1958年对飞机设计要求这么高是不切实际的,我的说法是:只摸透不设计,就不是实践的观点,就会影响设计人员的成长,影响今后设计开展的速度,所以应该在摸透的同时,小搞搞,哪怕发了图不制造,练练兵都好。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多次提出,要求上级摸透时要带着问题摸,并且可以在摸透的同时搞一些跨音速飞机、甚至于低速飞机的设计,也提出过搞一种双座歼7教练机设想。这种思想到1963年3、4月间发展得很猖狂。当时一方面是歼7图纸发完了,摸透已经开始了一个阶段,下面要求我们拿出深入摸的办法来,而自己又拿不出。另一方面是有两个国外考察团回国,报道了英、法、意、荷等国家的航空工业发展情况,如说英国,83万航空工业从从业人员,一年出多少架飞机、多少台发动机,法国一个小设计机构几十人还设计飞机等等,自己听了认不清两类国家、两种政治制度下面的航空工业是不能机械的从产量来做比较的,而是急躁起来,感到不快赶不行。

行。在3月份院行政技术座谈会上,在4月份张爱萍副总长召集的航空技术座谈会上,以及在院内大小会上都说要设计,也和另外几个同志打过几次报告,如一次说:‘以中国之大,陆、海、空军之众,现代战争之复杂……是需要飞机的’,要求请空军给我们出题目,说:‘只要空军需要,巡逻机、打U-2的飞机等,我们都可以设计。’计。’另一次是听说要仿制伊尔-14,认为这种飞机是40年代的产品,太落后,主张自行设计运输机。

在这一阶段,我确实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宣传这种思想,记得向徐副院长发过牢骚:光摸透,不设计不行,说‘我想设计都想疯了’。我连陈毅副总理讲的‘不怕慢,只怕站’,聂副总理说的‘多设计,少制造’,造’,甚至于连毛主席的《实践论》都曾引用来作为宣传这种和院的方针相对立、唱反调的论点。并且由于我的大施宣传,还影响了所里部分同志也有这种思想。例如有的同志也说,不让我们设计飞机是由于过去我们设计得不好,现在是‘一旦被蛇咬,三年见了草绳子都怕’。也有室主任一级的干部给所里打报告,提出要设计低空、低速、高机动性的飞机去打P2V等等。可见,我不但是自己带头反对院的方针,而且还影响了别的同志,使他们也不安心于摸透。”

5月31日,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和吴大观共同署名,向六院呈送了题为《关于设计什么飞机和发动机的意见》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们提出了一系列可以开展自行设计的设想:

后,以米格-21为原准机,开始设计一种音速2倍至2.2~2.3倍的歼击机,以半主动式导弹作为主攻武器,代替被动式的红外线导弹,航程较米格-21加长一半左右,发动机设计时设法改善其油耗性能,并在将来设法改善其油耗性能,并在将来设法延长寿命。这种飞机大致与苏联苏霍伊7相似,估计总量约9~10吨一级,推力约8~9吨一级。初步估计1962年开始设计,发动机1965年开始制造,飞机1966年开始试造。这样,样,在最近三年内是不需要很多投资和试造力量的。

强击机可以‘雄鹰302’为基础,

第十三章 十所时期

关注飞机疲劳问题

轰六空中试车台

816专项任务:轰六投原子弹

09工程:氢弹爆炸后飞机采样

运7测绘

。。。

第十四章 文ge风暴

坚持做人的原则

我相信党

。。。。。。

第十五章 厄境中的真情

共产党员的真诚

。。。

对老保姆的关心

第十六章 最后的时日 67-68 徐舜寿死时51岁

我打算在强度和轰八小组坐下来

猝不及防的形势变化

希望解脱

一生中最冷酷的日子

第十七章 科研设计思想关于飞机设计机构建设 徐舜寿科研设计思想二

一、飞机设计机构的目标

二、飞机设计机构的组织

三、人力资源的配置

非常强调效率

四 重视科学管理

五、技术委员会

六、重视向发达国家学习

关于飞机设计 徐舜寿科研设计思想二

一 飞机设计选型必须坚持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二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主张参考成功飞机进行设计的方法

注重向部队和飞行员学习

四、以试验为依据 确保产品的工艺性

五 稳步发展

关于人才培养

二 选拔技术人才的标准

三培养人才的方法

第十八章 风范长存

。。。。。。。。。。。

。。。

第十九章 贤夫慈父

体贴入微的好丈夫

慈爱的好父亲

第二十章 思念无尽

安息在故乡

二、徐舜寿文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