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过程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

2024-07-17 13:00: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易错点2 不能准确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历程是重点知识,也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易错易混点,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基本特点:

①一切土地归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

③在贵族受封的土地上,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主要包括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地主经营,土地兼并是获得土地的主要方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由自耕农经营,规模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②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数量,限制土地买卖。

③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易错点3 不能准确区分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类型

复习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类型:

中国古代手工业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方式。古代手工业的多种经营方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官营手工业

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要地位。其特点是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集中优秀工匠进行生产,资金雄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致,促进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其产品代表了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私营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因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长期处在夹缝之中,在曲折中发展。明中叶以后在许多领域超过官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拥有众多工人的大规模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3.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使用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从秦汉时期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形式渐趋稳定。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成为封建经济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因其阻碍商品交换而成为新经济因素产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4.关系

(1)民间手工业的发展为官营手工业奠定了基础。

(2)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封闭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易错点4 不能全面把握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从以上典例可知,同学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状况。复习备考时,需要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业兴起:商朝人善于经商,后经商之人被称“商人”;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2)初步发展:秦汉至隋唐发展较艰难,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3)繁荣时期:两宋、元朝商业的繁荣,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时空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以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初是物物交换,后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时还出现了纸币——交子。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以地缘为纽带的业缘组织。

3.特点

(1)商业起源较早,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3)商业活动不断打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4)历代政府采用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缓慢,虽取得发展和繁荣,但始终是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5)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渐趋萎缩。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1)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

(2)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

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南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的南迁,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易错点6 不能正确理解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全面理解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

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以来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实行的原因

①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②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③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④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3)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

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4)影响

①积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

a.抑商的结果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b.到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

易错点5 不能全面理解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全面理解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记忆点一】全面理解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

1.区别

(1)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它的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其生产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

(2)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本质属性是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和社会主义小农经济。随着社会属性的变化,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逐步加深。

2.联系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存在共性,即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3.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

(1)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是自然经济。

(2)在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并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

(3)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更多的是满足市场的需求。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小农经济被农业合作社代替。

(4)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生产和经营,虽然其本质上仍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现在的小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记忆点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私田出现。

(2)鲁国按亩纳税,促使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3)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统治,推动各国变法。

(4)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5)生产力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土地演变的根本因素。

【记忆点三】古代中国手工业

1.古代中国手工业类型

(1)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2)民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3)官营手工业

①历程

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全部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时期继续发展;西汉时将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

②代表了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最高水平,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工官”制度(官营手工业制度)使得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技艺失传。

(4)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①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②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民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2.古代中国手工业特点

(1)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2)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4)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

(5)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记忆点四】古代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

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宽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1)从周至唐

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扬州和成都成为唐后期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2)宋元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3)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繁荣,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2.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上看,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

(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来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出现了大批工商业城镇。

(4)从城市分布上看,城市的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紧密相联,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

【记忆点五】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

1.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3)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4)南方政权的重视。

(5)政治中心南移的影响。

2.历程

(1)奠基:先秦、秦汉时期

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

①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

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

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

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六朝时,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乎无差距。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超过:宋朝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8)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就整个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经济重心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步转移的。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及鼎盛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后来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步发展,赶上并超过了黄河流域,这一转变的完成时期大致是在两宋时期。

【记忆点六】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

(1)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于明清时期。

(2)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抑制商业发展,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防范人民的反抗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3)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商来华贸易。

(4)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点击排行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试剂和
说到实验室常用到的东西,主要就分为仪器、试剂和耗
不用再找了,全球10大实验
01、赛默飞世尔科技(热电)Thermo Fisher Scientif
三代水柜的量产巅峰T-72坦
作者:寞寒最近,西边闹腾挺大,本来小寞以为忙完这
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系统有
说到通风柜跟实验室通风,不少人都纠结二者到底是不
集消毒杀菌、烘干收纳为一
厨房是家里细菌较多的地方,潮湿的环境、没有完全密
实验室设备之全钢实验台如
全钢实验台是实验室家具中较为重要的家具之一,很多

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实验室药品柜的特性有哪些
    实验室药品柜是实验室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
    小学科学实验中有哪些教学
    计算机 计算器 一般 打孔器 打气筒 仪器车 显微镜
    实验室各种仪器原理动图讲
    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
    高中化学常见仪器及实验装
    1、可加热仪器:2、计量仪器:(1)仪器A的名称:量
    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
    今天盘点一下微生物操作主要设备和器具,别嫌我啰嗦
    浅谈通风柜使用基本常识
     众所周知,通风柜功能中最主要的就是排气功能。在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 win10的实时保护怎么永久关闭